姚再男——国内丙烯酰胺类企业巡礼
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合成工艺设计

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化工、纺织、制药等行业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的合成工艺设计。
首先,从原料角度考虑,丙烯酸是制备丙烯酰胺的主要原料。
通过丙烯酸的加氢反应,可以得到丙烯醇。
然后,通过丙烯醇的脱水反应,可以得到丙烯酰胺单体。
因此,在工艺设计中,首先需要安排丙烯酸的加氢和丙烯醇的脱水反应。
在加氢反应中,我们可以选择催化剂为铜锌铝催化剂。
反应温度可控制在150-200°C,反应压力可控制在1-3MPa。
丙烯酸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可控制在2-4小时。
反应结束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残余的丙烯酸,得到丙烯醇。
在脱水反应中,我们可以选择催化剂为磷酸氢二铵催化剂。
反应温度可控制在250-300°C,反应压力可控制在0.5-1.5MPa。
丙烯醇与脱水剂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可控制在3-6小时。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减压蒸馏去除残余的脱水剂,得到丙烯酰胺单体。
接下来,考虑留存物料的处理。
在加氢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和残留的丙烯酸需要去除。
可以使用分离器将水分和丙烯酸分离,然后通过再生装置进行丙烯酸的回收和再利用,而水分则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再利用。
在脱水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脱水剂需要去除。
可以通过冷却和减压蒸馏将脱水剂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再生装置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综上所述,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的合成工艺设计包括以下步骤:丙烯酸的加氢反应、丙烯醇的脱水反应、留存物料的处理、产品的后处理。
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实现高效、高产的丙烯酰胺单体合成。
丙烯腈、聚丙烯酰胺简介

1、企业简介安徽巨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公司坐落于濉溪县经济开发区,在原濉溪县柠檬厂基础上重组。
2012年9月“聚丙烯酰胺搬迁扩建工程(6万t/a)项目”在县开发区二期工业园建成投产,老厂停止运行。
现公司资本金3637万元,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经营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该产品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石油开采、造纸、选矿、冶金、建材等领域。
现公司产能已形成6万t/a,拥有系列产品达50多种。
公司总投产5.6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16亿元,占地224亩,在职职工396人,2、聚丙烯酰胺产品用途简介聚丙烯酰胺素有百业助剂之称,是全球消费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类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除了用于采油和环保以外,造纸、选矿、洗煤、纺织、冶金、水泥增强剂、高吸水性树脂、黏合剂、皮革复鞣剂等行业需求也将平稳增长,而且运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目前,聚丙烯酰胺在我国用量最大的领域是油田三次采油,其次是水处理和造纸,其消费结构为油田开采占81%,水处理占9%,造纸占5%,矿山占2%,其它占3%,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是水处理和造纸,还用于选矿、洗煤、冶金、纺织、制糖和土壤改良等领域。
3、重大危险源简介: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辨识。
通过辨识,本项目北厂区的原料罐区及南厂区的DAC储罐区构成危险化学品三级重大危险源。
4、储罐区简介:本项目所用原料丙烯腈、丙烯酸、液碱、盐酸、白油用储罐储存于北厂区原料罐区。
原料罐区内设两台2000m3丙烯腈内浮顶罐、两台200m3丙烯酸储罐、一台200m3白油储罐、一台200m3液碱储罐、两台100m3盐酸储罐。
在南厂区设有DAC罐区。
DAC罐区用来储存DAC装置所用的液体原料及副产品乙醇。
罐区设两台100m3卧式氯甲烷储罐、两台200m3丙烯酸乙酯储罐、两台200m3二甲基氨基乙醇储罐、一台200m3乙醇储罐、一台100m3共沸物储罐(中间罐)。
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Acrylamid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见于高温加工食品中。
它以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的形式存在,无臭。
在高温下,淀粉与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反应生成丙烯酰胺,从而使食物产生致癌物质。
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丙烯酰胺的生成与食品加工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有关:温度和时间。
高温加工过程中,如油炸、烘烤、烤制或炸制,会促使淀粉和氨基酸的反应,产生丙烯酰胺。
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丙烯酰胺含量越高。
此外,食物的pH值和含水量也会影响丙烯酰胺的形成。
碱性环境和较低的含水量会增加丙烯酰胺的生成。
丙烯酰胺的健康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评估,丙烯酰胺被认定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被列为2A类致癌物。
丙烯酰胺与多种癌症如肠癌、卵巢癌、膀胱癌等的发生有关。
此外,丙烯酰胺还与神经系统损伤、生殖系统异常和发育问题等健康问题有关。
为了减少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各国政府和食品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欧盟已制定了关于限制丙烯酰胺含量的法规,并制定了食品安全准则,对食品行业进行监管。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少丙烯酰胺的生成,如控制加工温度、调整加工时间、改变pH值和添加抗氧化剂等。
此外,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尽量选择低丙烯酰胺含量的食品,避免高温加工食品的过度摄入。
此外,科研人员也在进行丙烯酰胺风险评估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其影响和规避风险。
他们正在研究丙烯酰胺的生成机理和相关破坏性反应,以便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
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丙烯酰胺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总结起来,丙烯酰胺在高温加工食品中的形成是由淀粉和氨基酸的反应产生的。
高温和加工时间越长,丙烯酰胺的含量越高。
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可能引发多种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减少丙烯酰胺的风险,政府、食品监管机构和科学研究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研究工作。
如何进一步降低微生物法丙烯酰胺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生水解反应生成丙烯酸, 反应如下 J :
C ,H N+ , 堡 CHCONH, பைடு நூலகம்C C H 0一 堕H
,
HC C N , H0 塑 旦 c ,H O H+ ,H O H + , HC C O
NH3
而丙烯酸又是导致反应终产物电导高而又难以 精 制 的重 要原 因之 一 , 同时 丙 烯 酸 作 为水 合 反 应 的 副产物又会增加丙烯腈 的单耗 , 从而增 加了生产成 本。因此需要对腈 水合 酶进行筛选 , 减少腈水解酶 的产量 。 研究发现, 丁烯 腈 对腈 水 合 酶 生 产 菌株 具 有 定 向选择的作用, 当固态平板培养基 上丁烯腈 的含量 在1 %左 右时 , 多产腈 水合 酶 的菌 株 能够 存 活 , 少 而
生产工艺方面如何进一 步降低丙烯 酰胺生 产企业 的生产成本进行 了研究。
关键词 : 发酵 ; 水合酶 ; 腈 腈水解 酶; 向选择 ; 定 水合 中图分类号 :Q 2 .6 T 2 55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8- 2 X( 0 2 0 0 8 0 1 0 0 1 2 1 )5— 0 7— 2
第 5期
鞠 振盛 , : 等 如何进一步 降低微生物法丙烯酰胺生产企业 的生产成本
。8 7・
如何进一步降低微生物法丙烯酰胺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鞠振盛 , 向东,郑海梅 李
( 营科 创 生物 化工 有 限公 司 , 营 广饶 东 东 27 0 ) 5 30
摘要 : 由于国内生 产企业 的生产水 平参 差不齐 , 导致 微生物法丙烯 酰胺 生产技术的优点 不能较好 的体现 , 为此本 文针对丙烯酰胺
作者简 介: 鞠振 盛( 9 3 ) 山东东 营人 , 18 一 , 国家 注册 安全 工程 师 , 主要从 事 生 物技 术 与化 工安 全 方面 的研 究 , E—m i a l
丙烯酰胺MSDS

丙烯酰胺MSDS第一部分:标识化学学品名称:丙烯酰胺英文名:acrylamide分子式:C3H5NO 分子量:71.08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丙烯酰胺79-06-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是一种蓄积性的神经毒物。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
轻度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重试可引起小脑病变,中毒多为慢性经过,初起为神经衰弱综合症,继之发生周围神经病。
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抽搐,瘫痪等。
重试中毒出现以小脑病变为主的中毒性脑病。
出现震颤、步态紊乱、共济失调,甚至大小便失禁或小便潴留。
皮肤接触本品,可发生粗糙、角化、脱屑。
本品中毒主要因皮肤吸收引起。
慢性影响: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为可疑致癌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炎、高热可燃。
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卖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镜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工作场严禁吸烟。
丙烯酰胺的安全性

环境中的丙烯酰胺
01
丙烯酰胺也可通过工业生产、汽 车尾气排放等途径进入环境,对 环境造成污染。
02
环境中的丙烯酰胺可通过大气沉 降、雨水冲刷等方式进入水体和 土壤,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 成潜在威胁。
丙烯酰胺的减排措施
针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严格的食品加工标准,限制食 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以降低丙烯酰胺的生成。
丙烯酰胺的安全性
• 丙烯酰胺简介 • 丙烯酰胺的安全性评估 • 丙烯酰胺的来源与控制 • 丙烯酰胺的风险管理 • 结论
01
丙烯酰胺简介
定义与性质
定义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 于丙烯酸的酰胺类衍生物。
性质
丙烯酰胺为白色晶体,具有吸湿 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 溶于乙醚。
合成与应用
合成
丙烯酰胺主要通过丙烯腈的水解和氧 化等反应制得。
国际标准
02
03
行业指导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丙烯 酰胺的暴露限制标准,以降低潜 在的健康风险。
针对食品加工行业,制定减少食 品中丙烯酰胺产生的指南和措施。
安全风险与不确定性
风险评估
01
全面评估丙烯酰胺的暴露水平和潜在的健康影响,以确定安全
风险。
不确定性
02
由于缺乏长期研究,对于丙烯酰胺的某些健康影响仍存在不确
应用
丙烯酰胺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合成聚丙 烯酰胺,用作絮凝剂、增稠剂、流变 改性剂等,也用于医药、染料、涂料 等领域的生产。
暴露途径与健康影响
暴露途径
丙烯酰胺主要通过食物和饮用水等途径暴露于人体。食物中 的丙烯酰胺主要来源于高温烹调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热 解产物。
健康影响
丙烯酰胺读法

丙烯酰胺读法丙烯酰胺(Acrylamide)是一种无色结晶固体,化学式为C3H5NO,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和亲水性。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从丙烯腈通过加水解反应制得。
丙烯酰胺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聚丙烯酰胺的制备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反应中。
然而,近年来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形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合物,并可通过食物摄入进入人体。
丙烯酰胺的读法是“bǐng qiàn yǎn”,其中丙烯指的是由丙烯腈得到,酰胺指的是胺基与酰基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丙烯酰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在高温条件下,淀粉或含有大量还原糖的食物在烘烤、炸炒或者烘烤过程中,与氨基酸、糖胺等氨基化合物发生反应。
人体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后,它会通过口腔、胃和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被分布到全身。
丙烯酰胺在体内可以与DNA和蛋白质反应,使它们发生氧化损伤或交联,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对丙烯酰胺的研究表明,它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存在明确的关联。
丙烯酰胺还可能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食品安全方面,对于丙烯酰胺的形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减少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产生量,一些相关措施已经提出。
例如,控制烹饪温度和时间可以有效降低丙烯酰胺的含量。
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烹饪时间可以减少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形成。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烹饪方式,例如选择煮、蒸、炖等方法而不是烤、烘或炸,以减少丙烯酰胺的生成。
另外,一些食品工业企业已经采取了措施以减少丙烯酰胺的形成。
一些烘焙公司已经改变了产品制造过程和原料选择,以减少丙烯酰胺的含量。
国际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委员会(International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Council)也在不断研究和制定相关规定,以确保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安全水平。
总之,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形成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水解及成胶规律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水解及成胶规律蓝 飞,徐元德,孟祥海,陈 征,张 乐,王 威(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摘要]利用丙烯酰胺(AM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 )共聚物、纳米硅颗粒、乙酸铬交联剂等原料制备了AM/AMPS 共聚物铬冻胶堵剂,分析了AMPS 单体含量和纳米硅颗粒用量对共聚物水解及铬冻胶体系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AMPS 单体含量的提高,共聚物水解速度降低,铬冻胶体系成胶时间逐渐延长;纳米硅颗粒对共聚物水解基本没有影响,但可提高冻胶强度和长期稳定性。
90 ℃下AM/AMPS 共聚物铬冻胶堵剂最优配方为:0.8%(w )AM/AMPS 共聚物聚合物(AMPS 单体含量为50%(x ))、0.3%(w )乙酸铬、0.1%(w )硫脲、0.6%(w )纳米硅颗粒。
该配方的铬冻胶堵剂的成胶时间为21 h ,可满足现场作业对成胶时间的需求,成胶后弹性模量大于16 Pa ,突破压力梯度可达2 MPa/m 以上,属于高强度冻胶,封堵能力强。
[关键词]铬冻胶;水解;AM/AMPS 共聚物;单体含量;纳米硅颗粒[文章编号]1000-8144(2021)05-0448-06 [中图分类号]TE 39 [文献标志码]AHydrolysis and gelation study of acrylamide/2-acrylamide -2-methylpropanesulfonic acid copolymerLan Fei ,Xu Yuande ,Meng Xianghai ,Chen Zheng ,Zhang Le ,Wang Wei(Tianjin Branch ,CNOOC (China ) Co.,Ltd.,Tianjin 300459,China )[Abstract ]Acrylamide(AM)/2-acrylamide-2-methylpropanesulfonic acid(AMPS) copolymer chromium gel plugging agent was prepared with AM/AMPS copolymer ,nano silicon particles ,chromium acetate crosslinker and other auxilaries. The effects of AMPS monomer content and nano silicon dosage on the hydrolysis of copolymer and gelation properties of chromium gel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AMPS monomer content ,the hydrolysis rate of copolymer decreased and the gelation time of chromium gel system gradually increased. Nano silicon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hydrolysis rate and gelation time ,but could improve gel strength and long-term stability. At 90 ℃,the best formulation of chromium gel plugging agent was as follows :0.8%(w ) polymer(50%(x )AMPS in copolymer),0.3%(w )chromic acetate ,0.1%(w )thiocarbamide and 0.6%(w )nano silicon. The gelation time was 21 h ,which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field operation. The elastic modulus was greater than 16 Pa and the breakthrough pressure gradient could exceed 2 MPa/m ,suggesting high strength and strong plugging ability.[Keywords ]chromium gel ;hydrolysis ;acrylamide/2-acrylamide-2-methylpropane sulfonate copolymer ;monomer content ;nano silicon[收稿日期]2020-11-12;[修改稿日期]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