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远期总体方案(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上海至崇明轨交新方案

上海至崇明轨交新方案
1.轨交线路现状:目前,上海市区通往崇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地面公交及轮渡方式,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2.交通拥堵问题:崇明区与上海市区之间的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尤其在节假日及周末,拥堵问题更加突出。
3.城市发展规划: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崇明区将打造成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技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构建高效、便捷的轨交网络。
3.技术保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项目技术水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人才培养:加强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项目实施能力。
5.社会监督: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质量。
六、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上海市至崇明区提供一条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线路,缓解当前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设计,力求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出行体验。希望相关部门予以重视,积极推进本项目实施,为上海市与崇明区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3.供电与信号系统
(1)供电方式:采用直流XX千伏供电,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稳定。
(2)信号系统:采用先进的车载信号系统,实现自动驾驶、精确停车等功能。
4.换乘接驳
(1)与市区轨交线路换乘:新规划线路与市区现有轨交线路实现无缝对接,方便市民换乘。
(2)与公交、轮渡等接驳:轨交站点周边规划公交站点、轮渡码头,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便捷换乘。
2.符合城市规划:本项目符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有助于推动崇明区与上海市区一体化发展。
3.环保合规:本项目在规划及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确保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五、项目实施与保障
1.项目立项:尽快完成项目立项手续,确保项目合法合规推进。
2.资金筹措:积极争取政府投资、社会资本等多种融资渠道,确保项目资金充足。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2019年底上海市完成地铁2号西延伸线(长6.2km )、3号线北延伸线(长15.6km )。

至此,上海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45km 。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到2019年,上海将有12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组成长达31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

根据远景规划,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共有17条线路(2019年建成12条),共设车站430座。

项目名称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4号线轨道线路长类型度(公里)地铁地铁地铁地铁21.26 18.4 24.97 27 17.04 31 33.1 35 23.3 31 - 120 - - - - - -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及规划起点已建项目火车站中山公园清河泾浦西大木桥莘庄龙阳路莘庄高科路江湾镇浦东蓝村路车站闵行开发区浦东机场16 14 19 26 11 2 27 28 22 12 33 38 27 23 - - - - -65.53 120 84.6 38.1 100 - - - - - - - - - - - - -1990-1996 1997-2000 1997-2000 -2019 -2019 2001-2019 -2019 2019-2019 -2019-2019 - - - - - - - - -终点车总投站数资(亿元)工期5号线轻轨磁悬浮磁悬机场快线浮列车6号线 7号线 8号线 9号线 10号线 11号线 12号线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 16号线 17号线 18号线轻轨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轻轨轻轨轻轨轻轨在建项目济阳路站港城路站外环路站龙阳路站市光路站成山路站松江新城站宜山路站拟建项目外高桥保税高速铁路客区站临港新城2城北路站虹梅路金海路丰庄路华夏西路环西二大道金桥上海西站环南二大道祁连山路虹口公园上海西站军工路长江西路华夏中路二、设备现状及发展上海轨道交通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所拥有的硬件设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

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

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

首都北京现有地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

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

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规划地位和作用 | 规划期限 | 规划区范围 | 规划指导思想 | 城市性质 | 城市发展规模 | 城市发展目标 | 城市发展方向 | 产业发展规划 | 对外交通规划 | 市域交通规划 | 环境景观规划 |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 住宅发展规划 | 科教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 近期建设规划 | 规划实施对策规划地位和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本规划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水平;(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城市性质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暂行)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暂行)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发布《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沪规政〔2005〕809号各区(县)规划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暂行)》已经2005年6月20日局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暂行)》二○○五年九月九日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暂行)第一条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用地和空间资源,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强轨道交通车站配套设施与周边环境协调,促进周边地区的开发规划与轨道交通车站相衔接,完善市、区两级规划管理部门协同管理的机制,根据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0157-92)、上海市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和《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相关技术规范,结合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地区规划控制实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的规划建设必须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即服从整体规划原则、方便乘客原则、交通优先原则、地上地下综合利用原则、功能协调原则。

第三条车站交通车站布局应尽量避开交通繁忙的城市主要道路和交叉口,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块的综合开发进行建设。

第四条轨道交通车站用地规模应综合考虑车站等级、功能、形式、远期客流量、周边地块综合开发、交通组织及施工方案等因素,既要保证车站功能,又要高效利用土地,合理确定轨道交通车站及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临时用地应严格控制规模,限时归还。

第五条中心城范围内及规划确定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应采用地下车站。

中心城范围外,可采用高架车站或地面车站。

第六条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建(构)筑物间距控制要求:(一)地面和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外边线外侧距现状居住建筑的距离除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0米,并满足安全、环保、消防、卫生等要求。

上海地铁2030官方规划

上海地铁2030官方规划

上海地铁2030官方规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公布了,其中受人关注的是对未来城市交通建设的规划。

未来,上海将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上海市轨交运营规模将超过830公里。

▲最新规划图▼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项目实施后,车站总数将达到600余座!上海地铁线路将增加到24条线路!届时上海地铁运营规模将超1000公里!之前的环评公示上看,上海地铁还将新增,19号、20号、21号、23号、崇明岛线、嘉闵线、机场联络线等!规划中的线路,地铁19号线▼轨道交通19号线起自闵行梅陇,终至宝山杨行。

主要沿济明路、浦东南路、江杨南路走行。

全长约40km,设站30余座。

地铁20号线▼轨道交通20号线一期起自上海西站,终至共青森林公园。

主要沿交通路、场中路、嫩江路走行。

全长约20km,设站10余座。

地铁21号线▼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起自国际旅游度假区,终至浦东新区高行。

上海装修网了解到,该线路主要沿哥白尼路、广兰路、杨高北路、东靖路走行。

全长约28km,设站10余座。

地铁22号线▼纵贯浦西中外环间的22号线路,可以直接对接20、18号线,串起机场拓展区、静安大宁、普陀桃浦、中环、长宁临空、闵行金虹桥等区域。

地铁23号线▼轨道交通23号线一期起自闵行开发区,终至徐家汇。

线路主要沿东川路、龙吴路走行。

全长约29km,设站20余座。

地铁24号线▼为贯穿中心城的南北走向线路,主要沿何杨铁路支线、杨树浦路、北洋泾路、锦绣路、陈行公路走行,经杨浦区、浦东新区。

25号线是本次规划中新增的。

在徐汇区战略指引图中出现了新增的25号线。

图中可以看到25号线为徐汇区始发向西走行的轨交线,但目前,轨道交通25号线暂未有明文公示。

轨道交通26号线▼此次规划中,多城区战略指引图中都可以看到26号线,这是26号线第一次出现在公开文件中。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05•【字号】闵府发〔2021〕28号•【施行日期】2021.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闵府发〔2021〕2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有关单位:现将《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2021年8月5日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发展战略,根据《闵行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助力闵行区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的现代化主城区建设,高质量推进闵行区“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结合闵行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交通发展回顾“十三五”以来,闵行区综合交通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发展,交通配套体系和管理措施制度更加健全,较大程度缓解了闵行区道路交通拥堵,较好满足了闵行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主动适应了闵行区城市建设的发展转型,为建设现代化主城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至“十三五”末,7项指标全部达成,各项重点任务提前并超额完成,基本建成了互联互通的道路交通网络,初步建成了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建立了集约高效的交通配套体系,加强了综合交通管理。

“十三五”规划指标实现情况(二)规划编制发挥引领作用根据《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2015-2035)》《闵行区“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十三五”期间闵行区组织开展了《闵行区中运量网络规划(2017-2035)》《闵行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18-2022)》《闵行区公交停保场布局研究》《闵行区充电设施建设规划》《闵行区公交枢纽布局研究》《闵行区道路网络优化研究》《重点区域BRT和交通网络优化研究》《闵行区住宅小区周边建设定向停车场库规划》等编制工作,为补全交通短板、指导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意见-沪府发[2013]46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意见-沪府发[2013]46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意见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意见(沪府发〔2013〕4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

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本市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交通出行服务需求相比还有差距。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公共交通体系,努力满足市民群众的需要,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意义(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人口集聚,资源能源相对匮乏。

若采用以小汽车为主的发展模式,将占用更多土地,消耗更多能源,产生更多污染,使城市土地、能源、环境问题更趋严峻。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引导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集约节约用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履行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公共交通作为市民群众的主要出行方式,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服务行业。

要突出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将公共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以新一轮《上海市交通白皮书》为引领,以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公共交通运营质量,保障广大市民群众享有公平、普遍、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使广大市民群众愿意乘公共交通、更多乘公共交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远期总体方案BY: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2011-3-15 14:04[轨道交通规划]总体思路:东部服务新浦东拓展区发展,中部服务黄浦江滨核心区建设及闵行宝山城市化水平提升,西部带动青嘉松、沿沪地区与虹桥商务区、中心城区有效实现一体化。

着眼长三角,放大有利因素、抑制预期不利因素;统筹五大板块,有效衔接多重制式的其他公共交通,锚固交通枢纽,服务“两轴一圈两带”,增加规划对城市功能带建设的服务引导功能。

既有线路规划:1号线:蕰川路-莘庄,北段自城桥至蕰川路;2号线:浦东机场-徐泾诸光路;3号线:上海南站-江杨北路;4号线:内环线;5号线:莘庄-南桥新城、闵行开发区6号线:港城路-济阳路;7号线:花木路-美兰湖;8号线:市光路-航天博物馆9号线:松江南站-曹路10号线:虹桥枢纽、航中路-港城路11号线:安亭、嘉定北站-迪斯尼乐园12号线:友东路-金穗路13号线:张江路-华江路14号线:陆行-星华路15号线:上海大学-紫竹科学园区16号线:虹口足球场-吴泾金都路17号线:军工路嫩江路-马桥旗忠18号线:场北路-航头19号线:横沙、东滩-申江路金海路;支线城桥-东滩;20号线:徐泾-东方绿舟;21号线:龙阳路-临港滴水湖。

破题自嘉定开始-------------嘉定区轨道交通深化方案:规划对应策略方针:联动昆山主城及花桥,增加主城区及安亭首位度;明确与太仓边界限止,在其南侧有效引导嘉善、昆南、平湖、吴江,实现一体化。

11号线主线:向徐行、曹王(与沪通铁路换乘)、罗泾(南)延伸;支线向花桥、陆家方向适时延伸,与苏州市线路换乘。

14号线:向曹安路北侧封浜、黄渡住宅基地、同济黄渡科教研发港、11号线昌吉东路站换乘、安亭火车站方向延伸。

13号线:向纪王庙、华腾路、白鹤老镇、新胜路东官田泾桥、赵屯方向延伸。

17号线及23号线:17号线自虹桥枢纽、金运路、黄家花园路、南翔北站、南翔地铁站、丰翔路,指向大场、保德路、闻喜路、殷高路、嫩江路、洲海路、杨高北路方向,向南至张江、康桥、新场、奉城方向;反向去莘庄、七宝、马桥、荷巷桥、庄行、亭林、吕巷、平湖方向。

23号线南北向走诸光路,北部自城北路霜竹路出发,经嘉定北站、城中路、南门、远香湖(东云街)、马东园区、南翔东社区、云翔站、翔江公路、诸翟联友路,向南走沪亭路、姚北路、车墩折向西去石湖荡、松江南站地区。

新增3条线:A线自外冈、墨玉北路、安亭站、汽车城核心区、安亭新镇西侧,经油墩港东侧重固核心区及青浦枢纽,指向佘山、松江大学城、马桥旗忠、颛桥、吴泾澄江路、陈行、年家浜路、周邓公路,指向浦东中部地区。

预留向昆山蓬朗及前进路延伸的接口。

B线自宝杨路码头、宝安公路、马陆站、嘉金高速东侧走廊、普铁黄渡站、嘉金高速西侧黄渡住宅基地联群路、明珠路,转泗泾站(换9号线)、松江新城生态商务区、松卫北路、米市渡、泖港镇、320复线、金山北站、枫泾站、枫泾商务区,至盛泽。

(9号线南段自平湖、嘉善、枫泾、朱泾、米市渡至松江,其中金山北站至枫泾国际商务区站与此线共轨)C线自朱家桥(嘉定工业区核心区)、胜辛北路、嘉定西站、嘉安公路、上海赛车场配套区、方泰配套区、嘉松北路、绿苑路、新凤路、白马塘、方家窑、佘山站、洞泾站(此段与9号线共轨)、折向西南至广富林、泰晤士小镇(顺三新北路)、仓桥、新农、干巷、张堰、杭州湾大道、金山新城枢纽。

连带调整深化青虹地区、松江、宝山轨道交通方案:宝山地区:7号线自美兰湖顺沪太路至罗店,转向曹王车站,换沪通铁路。

(曹王车站建议改为嘉定东站);1号线顺蕰川路向北,走盛桥、罗北路至罗泾南枢纽;新增D线,自崇明城桥方向来,至罗泾镇后,顺潘泾路至罗泾南枢纽,过束里桥,至大场副中心用地,与18号线、17号线,并连接大场铁路客站后,顺场中路向东,过北郊站向南,在市北商务区设站后,顺中环路,经大柏树折向南,顺南北通道,指向陆家嘴、浦三路、召稼楼、航头、新场、宣桥、宣黄路至铁路浦东站、老港、综合区方向,折向滴水湖北。

新增E线,自月浦、江杨北路、吴淞置换区内部、淞发路、军工路至复兴岛滨江、庆宁寺、金桥路、平度路换9号线及17号线,至广兰路换2号线,继续向南,至孙桥居住区、迪斯尼西配套区及核心区、上海东站,顺大川公路南下,至大团、四团、海港开发区、芦潮港重装备园区及物流区、滴水湖西。

新增F线,自宝杨路码头起,经滨江森林公园、凌桥、江心沙、高化预定区、复兴岛(南)、杨树浦路、北京东路(天津路枢纽)、新闸路、昌平路、曹家渡、长风商务区、虹桥卡、临空北、诸翟、徐泾北居住区中心、北青公路、淀山湖镇、锦溪。

青虹地区:原20号线改与2号线在明珠路蟠龙路换乘接顺,并自东方绿舟向西延伸至金泽。

12号线向西,在佘山与9号线换乘,过凤凰山,进入佘山北居住区,至青浦新城三分荡商业区。

新设G线,自虹桥枢纽顺崧泽大道向西,至重固核心区及青浦枢纽,指向漕盈路、沈巷、练塘。

新设H线体系,自崧复路青浦枢纽南北向引出,北至重固北部综合服务区接通13号线西段,南部连通佘山北大型居住区(与12号线同台换乘),指向涞坊路,折向蟠龙路-金光路,回转至华隆路向西,直至白鹤南部预设副中心区域,至新胜路折向北与花桥沿沪大道线路连通,直至花桥站、昆山东部副中心方向,总体呈现自青浦枢纽引出的拐钉(花桥-青浦枢纽)加环状(外加连通13号线走向作为13号线西段的一条支线纳入13号线运行)。

此外,在规划新增A线和C线之间,北至13号线,南至12号线,设立一条区域联络线(在嘉松路-赵重路之间中线走向)。

松江地区:5号线支线西延伸,自闵行开发区至松江南站。

另就浦东、闵行、徐汇、奉贤系列线路调整作出判断:2号线不再去惠南;3号线自龙漕路以南分叉不再进入上海南站(与后滩南站联络线十字相交),而是顺龙吴路南下,至华泾、吴泾核心区;5号线主线至南桥商务区为止;6号线西延伸1站至江滨路;8号线自航天博物馆向南至鲁汇连成一体,不过大治河;9号线向东明确至曹路火车站;10号线向东延伸至高东;11号线北段自迪斯尼向东经东站、中部核心区、祝桥,至浦东国际机场南扩区;12号线至金穗路为小交路车,大交路车继续顺巨峰路向东至凌空路;13号线向东延伸一站连通2号线后,折向凌空路-南祝路,与11、16、21号线和A线相连,至宣黄公路D线为止;14号线向东顺锦绣东路至合庆;15号线自紫竹科学园区向南经南桥指向柘林、漕泾,向北指向大场核心区铁路客站;16号线自吴泾元江路北侧,指向8号线江月路车站,向东指向召稼楼北部综合区,顺周祝公路至浦东中部地区和上海东站;18号线向北接入铁路大场客站。

新增I线:自17号线东延伸段高化核心区站引出,走东靖路、华东路(创新中路换2号线),唐黄-微捷路,六奉路,航三路,联跃路,剑川路,至旗忠居住区。

新增J线:自11号线黄石路车站引出,顺滨江干道至吴泾剑川路,折向金汇。

新增K线:自朱泾向东,走亭林、南桥、南桥东、金汇、闸港、浦江镇滨江、三林HQ地块滨江、后滩、周家渡。

新增滴水湖环线;新增南站至后滩联络线。

继续建设苏州金鸡湖至虹桥、青浦、南站、浦东机场,以及杭州东站、萧山机场的磁悬浮线路。

市中心区:执行“中圈”轻轨计划,建设完善5条轻轨线路。

重点是“三纵一横三跨江”的地下区域AMP(地下小轻轨传送系统,平均每300米设一站,类似目前外滩人行隧道),以作为联系CBD三个组成部分、取代支路公交过境功能、完善步行体系的一个举措,起到衔接转输作用。

“三纵”:四川中路——人民路——南仓街走向线路,供有轨电车(地下化)行走,向北通向四川北路,向南通向世博园区,在黄浦区境内与南京东路、小南门、南浦大桥三个轨交车站和外滩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通道换乘;曲阜路-乌镇路-新昌路-黄陂路-马当路走向线路,向南沟通马当路车站、新天地车站、黄陂南路车站,向北沟通新闸路车站、曲阜路车站,将淮海中路-太平桥、人民广场-南京西路、新闸路背面-苏河湾三个商业商务集聚区相连,并与地下商街紧密沟通;康乐路-福建路-露香园-三牌楼-小南门-王家码头-浦电路通道,将南外滩、豫园、苏河湾华侨城、南京东路、竹园商务区等要点连接起来,并连通浦东和浦西。

“一横”,主要是预留北京东路走向的轨道交通线路,作为集散城市核心区客流的新通道,减轻2号线负担(临港线和青浦线、18号线等接入2号线后,负担更重),远距离向浦东腹地和浦西腹地延伸。

“三跨江”的另外两跨,主要是改造外滩观光隧道,还原其原来的行人过江通道的设计目的,并延伸到陆家嘴东方明珠广场,与空中和地下的人行网络相连,为废除金陵东路和东昌路轮渡做准备;同时在船厂三期地块和上海航交所地块之间,建设一条连通提篮桥商业街区和陆家嘴东扩核心街区的AMP,并在可能前提下延伸到世纪大道枢纽地块。

建设虹桥核心区、真如副中心小区域传送体系。

[快速公交规划]将宝钱公路(外冈-罗泾)、下盐公路(老港-林海公路)、凌空-华夏东-川南奉-团青公路(曹路-南桥)、临港分区连接道路,建设为市域快速公交专用路,辟设封闭式优先路权线路。

增设穿梭中巴、沿沪跨界公交,调整保留长距离高速公交;延伸宵夜公交。

跨界公交:赵屯-张浦、石浦;太仓南郊及长途车站至嘉定北、西站及朱家桥;太仓港、浏河至罗泾;汾湖开发区至金泽;海门、启东至城桥、东滩;周庄至朱家角。

建设青浦、张江曹路地区、崇明新城的有轨电车系统[铁路规划]上海需要一个怎样的s线系统:原则限定:1,不用追求一味的高速度,那样必然是高成本。

2,票价地铁化,两者可以换算换乘;应低于长途汽车20%左右票价。

3,工作日和节假日执行不同的时刻表。

4,利用既有线为主,适当铺设辅助线,不要铁道部参与。

运行原则:以上海市及苏浙两省周边范围区域内每日往返通勤为服务对象,服务市郊地铁覆盖盲点城镇;沪通线南通以近;沪镇线江阴以近、沪宁线及松陵-青浦联络线苏州、松陵以近;沪湖线长兴以近;沪杭线海宁以近;沪乍线海盐以近。

其设定考虑在于:苏州主城及昆山、太仓,为与上海接轨最迫切者,同城过界通勤最为现实,而其自体内部轨道交通规划孱弱,需多次换乘方可抵达上海,同时高铁已被证明不适用,上海接口的地铁也不适应进入花桥、张浦、锦溪、太仓城、浏河以远区域造成单程运行距离过长);而常州及无锡市主城在京沪动脉上,国铁覆盖程度较大,同时也规避了不必要的竞争,长途汽车可以继续生存,因此不进入;西虹桥开发后,为提升上海自身区域利益,应带动吴江的盛泽、汾湖、松陵一同成长,并促进西虹桥对太湖南岸的带动作用;嘉兴地区本身社会事业和公共建设并不发达,距离上海主城板块也远,与金山区并无挤出效应,中慢速普铁的S线反可以带动节点城镇利益均沾;南通作为产业导入快速增长区,人文和经济都很好,与上海可以共生,而其社会事业基础不高,无苏州市这样的规避需求;江阴和张家港、常熟,毕竟是县城,若不去辐射他们,必然被苏州、无锡某种意义上带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