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概论论文

光纤通信概论论文

光纤通信概论摘要:本文主要是论述光纤通信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展望。

另外光纤通信因其具有的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光纤光缆已经进入了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大幅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使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关键词:光纤历史,系统原理;特点,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一、光纤通信史回顾1.古老的光通信设备---烽火台2.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光通信仅仅作为一种信号灯使用,如马路上的红绿灯。

3.高锟提出光纤通信:1966年,英籍华人、年轻工程师高锟发表了关于通信传输新介质的论文,他指出利用光导纤维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从而奠定了光纤通信的基础。

4. 光网络----电网络(1)最早的光电报:这种系统的工作依赖于天气,并且光电报的操作者必须受过专门的训练,熟知庞大的密码本的内容,因此,光电报并没有进入并改变普通市民的生活,最终于1881年被废弃。

(2)电报:美国画家莫尔斯研究出能够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办法,并在1844年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电报。

在以后的几十年间,电报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

(3)电话: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20世纪初期,随着绝缘金属地线和铜丝1 / 8拉制技术的发明,电话遍及美国。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电话系统代替了电报系统。

●模拟通信,技术很成熟,就是将模拟信号与载波进行调制,使其带有一定载波特性,又不失模拟信号的独特性,接收端通过低通滤波器,还原初始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首先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对于采样幅值进行编码(0,1编码),然后进行调制,相移键控等。

接收端还原即可。

(4)光电话:1880年,贝尔又发明了光电话。

他利用太阳光来传送话音。

贝尔的光电话是现代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雏形。

(5)光纤:1951年,荷兰科学家Abraham Cornelis Sebastian Van Heel证明玻璃纤维的外涂敷层有助于将光保持在纤维内部(光纤结构的基础。

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光纤通信技术作为高质量、高速度、大容量、高保密性的信息传输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组成结构、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第二章: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射器、光纤、光探测器等组成。

光发射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最后被光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依靠光的全反射效应实现信息的传输。

当光线从介质的相对折射率较大的一侧射入到相对折射率较小的另一侧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如果入射光线超过了一定的入射角度,那么光线就不能折射而被反射回来。

这种现象称之为全反射。

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光纤传输光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

第三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发射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主要由激光器、光电调制器、驱动线路、光纤连接器、插件和传输控制系统等组成。

传输介质则是利用高度纯净的光纤进行信息传输。

接收端主要由探测器、前置放大器、解调器、驱动线路和光纤连接器等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需要严格维护光路的整洁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铜缆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系统更具有优势。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输速度更快。

光纤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二,比铜线传输速度快了数百倍,从而可以大幅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

2.传输距离更远。

相比于铜线和无线技术,光纤的传输距离更远,可达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

3.传输容量更大。

光纤的带宽非常宽,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可以满足当今社会信息传输的大容量需求。

4.传输安全性更高。

光纤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和电磁波干扰,从而保证了信息传输的高度安全性。

此外,光纤通信系统还可以利用激光光束加密技术,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一)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一)

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一)光纤通信概述通信原理论文光纤通信是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通过利用光纤传输光的方式来传输信息。

相较于传统的电缆传输方式,光纤传输方式有着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传输容量,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之中。

光纤通信的传输原理由两部分构成:信号的传输和光波的传输。

信号的传输是指电子信号通过光纤中的信号处理器进行数字化,然后通过调制器将其转换为光信号。

光信号的传输是指在光纤中的光信号的传输。

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光纤通信的传输原理。

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是指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它的速率一般用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bps)来表示。

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很高,可以达到1Gbps或更高。

由于传输速率越高,传输的数据量越大,因此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也很大。

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传输容量决定了光纤通信可以传输多少数据,传输速率决定了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光纤通信主要有两个部分构成: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是指发送信息的终端设备,它通常由一个数字到模拟转换器、一个调制器和一个激光二极管组成。

接收端是指接收信息的终端设备,它通常由一个接收器和一个放大器组成。

在光纤通信中,发送端的任务是将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其通过光纤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的任务是收集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其发送到接收端的终端设备。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高容量的通信方式。

它的传输原理由信号的传输和光波的传输构成,传输速率和传输容量都很高。

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协调工作,光纤通信可以将信息准确、快速地传输到目的地。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光纤通信在未来的通信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的原理主要依靠光的全反射和光的波导特性来实现。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带宽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光纤通信的原理基于光的全反射。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将会发生全反射,完全留在光密介质中传播。

光纤的核心部分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光线在光纤内部不断发生全反射,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这种全反射的特性使得光纤可以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输,而且信号几乎不会受到衰减和干扰。

其次,光纤通信的原理还依赖于光的波导特性。

光纤的结构是由一根纤维芯和包裹在外面的护套组成,光线主要是通过纤维芯来传播的。

纤维芯的直径非常小,通常只有几微米,这就使得光线只能沿着纤维芯的轴线传播,而不会发生散射。

这种波导特性保证了光纤通信的高效传输,同时也保证了信号的保密性,因为外部无法轻易窃取到信号。

除此之外,光纤通信的原理还涉及到光的调制和解调技术。

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器进行数字信号的转换,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最终到达解调器进行信号的解析。

调制和解调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纤通信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可靠的信号传输质量。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全反射和波导特性,通过光的调制和解调技术实现信息的传输。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带宽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的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光纤通信原理论文第一篇:光纤通信原理论文光纤通信原理论文浅谈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掺铒光纤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铒(Er)离子的光纤,它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核心。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

WDM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的容量。

成为当前光纤通信中应用最广的光放大器件。

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对光信号直接进行放大的光放大器件。

在使用光纤的通信系统中,不需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一种技术。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Er3 + 的光信号放大器)是1985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首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纤通信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是由一段掺铒光纤(长约10-30m)和泵浦光源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掺铒光纤在泵浦光源(波长980nm或1480nm)的作用下产生受激辐射,而且所辐射的光随着输入光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就相当于对输入光信号进行了放大。

研究表明,掺铒光纤放大器通常可得到15-40db的增益,中继距离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0km以上。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科学家们为什么会想到在光纤放大器中利用掺杂铒元素来提高光波的强度呢?我们知道,铒是稀土元素的一种,而稀土元素又有其特殊的结构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利用在我学器件中掺杂稀土元素的方法,来改善光学器件的性能,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因素。

另外,为什么泵浦光源的波长选在980nm或1480nm呢?其实,泵浦光源的波长可以是520nm、650nm、980nm、和1480nm,但实践证明波长980nm的泵浦光源激光效率最高,次之是波长1480nm的泵浦光源。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结构:EDFA的基本结构,它主要由有源媒质(几十米左右长的掺饵石英光纤,芯径3-5微米,掺杂浓度(25-1000)x10-6)、泵浦光源(990或1480nm LD)、光耦合器及光隔离器等组成。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摘要: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等光电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使其在光纤中快速、安全地传输的一门新兴技术。

光纤是一种理想的传输媒体,它具有传输时延低、高通信质量、高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光纤在高速以太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论文主要分析了光电信号的转换、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光纤在通信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电转换;全反射1. 引言光纤是用光透射率高的电介质构成的光通路,它是一种介质圆柱光波导,它是用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

光纤通信就是在发送端利用半导体激光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利用光导纤维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光波通过纤芯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传导,有光脉冲相当于1,没有光脉冲相当于0。

同时,接收端利用光电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做成光检测器,检测到光脉冲时将光信号还原成电信号。

在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10MHz的量级,因此一能做到使用一根光个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其它常高,约为8的传输媒体的带宽。

同时利用光的频分复用技术,就纤来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使得光纤的传输能力成倍地提高。

2.理论模型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发送端使用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使得光信号以大于某一角度入射到光通道,此时光信号在光纤以全反射的方式不断向前传输,并在接收端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光电检测电路主要由光电器件、输入电路和前置放大器组成。

其中,光电检测器件是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它把被测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入电路为光电器件正常的工作条件,进行电参量的变换并完成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匹配;前置放大器能够放大光电器件输出的微弱电信号,并匹配后置处理电路与检测器件之间的阻抗。

光电信号输入电路的静态计算图解计算法是利用包含非线性元件的串联电路的图解法对恒流源器件的输入电路进行计算。

光纤通信的物理原理

光纤通信的物理原理

光纤通信的物理原理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它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光的全反射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纤通信的物理原理。

一、光的传播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光纤通信中,我们主要关注光的波动性质。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约三分之一。

光的传播路径遵循光的全反射原理,即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被完全反射回来。

二、光纤的结构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

纤芯是光信号传输的核心部分,通常由高折射率的材料制成,如二氧化硅。

包层是纤芯的外层,通常由低折射率的材料制成,如氟化聚合物。

包层的作用是保护纤芯,使光信号能够在纤芯中传输而不被损耗。

三、光的传输方式光纤通信主要有两种传输方式: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指只能传输一种光模式的光纤,通常用于长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是指能够传输多种光模式的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传输。

四、光的调制与解调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和解调的过程。

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光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解调是将光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的过程,常用的解调方式有光电转换和光解调。

五、光的衰减与色散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发生衰减和色散。

衰减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主要由光纤材料的吸收和散射引起。

色散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不同波长的光速度不同而引起的信号失真现象,主要有色散引起的色散和波导引起的色散。

六、光的放大与调制为了弥补光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光纤通信中常常需要对光信号进行放大。

光的放大主要通过光纤放大器来实现,常用的光纤放大器有掺铒光纤放大器和掺铒掺镱光纤放大器。

光的调制是指对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实现信息传输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直接调制和外调制。

七、光的接收与解码光信号在接收端需要经过接收和解码的过程。

光纤通信论文六篇

光纤通信论文六篇

光纤通信论文六篇光纤通信论文范文1光纤通信是一种以光线为传媒的通信方式,它主要利用光波实现信息的传送。

光纤通信技术最基本的系统组成有三大板块,主要有:光的放射、接受和光纤传输。

该通信系统可以单独进行数字信号或者模拟信号的传输,也可以进行类似于多媒体信息和话音图像多种不同类别的信号的混合传输。

光纤通信的基本特征如下。

1.1宽频带,大容量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光纤可容纳的传输带宽高达50000GHz。

光源的调制方式、调制特性以及光纤的色散特性确定了光纤通信技术系统的容许频带。

比如说,有一些单波长光纤的通信系统,通常使用的是密集波的分复用等简单一些的技术,从而避开通信设备存在瓶颈效应等电子问题,促使光纤宽带发挥乐观的效应,增加光纤传输的信息量。

1.2抗干扰光纤通信有一个特殊好的优点,就是它拥有极强的抗电磁干扰力量。

由于光纤通信的主要制作原料——石英,具有极强的绝缘性、抗腐蚀性,所以光纤通信具有极强的抗干扰力量。

光纤通信也不会受到电离成的变化、太阳黑子的活动和雷电等电磁干扰,更不会在意人为释放电磁的影响,石英为光纤通信技术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光纤的质量轻、体积小,既能有效节约空间又能保证安装便利。

而且,制作光纤的原始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温度稳定度高、稳定性能好,所以使用寿命一般都很长。

光纤通信优势明显,促成了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且这个应用过的范围还在不断的拓展。

2光纤通信技术进展特点2.1扩大了单一波长传输的容量当今社会仅单一波长传输的容量就高达40Gbit/s,并且相关部门在这个基础上已经开头讨论160Gbit/s的传输技术。

在讨论40Gbit/s以上的传输技术时,应当对光纤的PMD做出详细的要求。

2021年,美国优先在LTU-TSG15会议中提出了将新的光纤类别引入40Gbit/s系统的倡议。

并且认为在PMD传输中一些问题有待探讨。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举世瞩目的特地的40Gbit/s的光纤类型将会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通信原理论文
浅谈掺铒光纤放大器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掺铒光纤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铒(Er)离子的光纤,它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核心。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

WDM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的容量。

成为当前光纤通信中应用最广的光放大器件。

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对光信号直接进行放大的光放大器件。

在使用光纤的通信系统中,不需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一种技术。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Er3 + 的光信号放大器)是1985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首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纤通信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是由一段掺铒光纤(长约10-30m)和泵浦光源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掺铒光纤在泵浦光源(波长980nm或1480nm)的作用下产生受激辐射,而且所辐射的光随着输入光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就相当于对输入光信号进行了放大。

研究表明,掺铒光纤放大器通常可得到15-40db的增益,中继距离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0km以上。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科学家们为什么会想到在光纤放大器中利用掺杂铒元素来提高光波的强度呢?我们知道,铒是稀土元素的一种,而稀土元素又有其特殊的结构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利用在我学器件中掺杂稀土元素的方法,来改善光学器件的性能,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因素。

另外,为什么泵浦光源的波长选在980nm或1480nm呢?其实,泵浦光源的波长可以是520nm、650nm、980nm、和1480nm,但实践证明波长980nm的泵浦光源激光效率最高,次之是波长1480nm的泵浦光源。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EDFA的基本结构,它主要由有源媒质(几十米左右长的掺饵石英光纤,芯径3-5微米,掺杂浓度(25-1000)x10-6)、泵浦光源(990或1480nm LD)、光耦合器及光隔离器等组成。

信号光与泵浦光在铒光纤内可以在同一方向(同向泵浦)、相反方向(反向泵浦)或两个方向(双向泵浦)传播。

当信号光与泵光同时注入到铒光纤中时,铒离子在泵光作用下激发到高能级上,三能级系统),并很快衰变到亚稳态能级上,在入射信号光作用下回到基态时发射对应于信号光的光子,使信号得到放大。

其放大的自发发射(ASE)谱,带宽很大(达20-40nm),且有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于1530nm和1550nm。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优点:
1.掺铒光纤的放大区域恰好与单模光纤的最低损耗区域相重合。

那么,被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的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小,能传输比较远的距离。

2.对数字信号的格式及数据率“透明”。

单模光纤损耗谱和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增益谱
3.放大频带宽,能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几十甚至上百个信道。

4.噪声指数低,接近量子极限,意味着可级联多个放大器。

5.增益饱和的恢复时间长,各个信道间的串扰极小。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分类:
1.功率放大器(booster-Amplifier),处于合波器之后,用于对合波以后的多个波长信号进行功率提升,然后再进行传输,由于合波后的信号功率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对一功率放大器的噪声指数、增益要求并不是很高,但要求放大后,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

2.线路放大器(Line-Amplifier),处于功率放大器之后,用于周期性地补偿线路传输损耗,一般要求比较小的噪声指数,较大的输出光功率。

3.前置放大器(Pre-Amplifier),处于分波器之前,线路放大器之后,用于信号放大,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在光信噪比(OSNR)满足要求情况下,较大的输入功率可以压制接收机本身的噪声,提高接收灵敏度),要求噪声指数很小,对输出功率没有太大的要求。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应用:
掺铒光纤放大器在常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应用,可以省去大量的光中继机,而且中继距离也大为增加,这对于长途光缆干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其主要应用包括:1、可作光距离放大器。

传统的电子光纤中继器有许多局限性。

如,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时,中继器要作相应的改变;设备由低速率改变成高速率时,中继器要随之更换;只有传输同一波长的光信号,且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等。

掺铒光纤放大器则克服了这些缺点,不仅不必随信号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而且设备扩容或用于光波分复用时,也无需更换。

2、可作不发送机的后置放大器及光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

作光发送机的后置放大器时,可将激光器的发送功率从0db提高到+10db。

作光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时,其灵敏度也可大大提高。

因此,只需在线路上设1-2个掺铒放大器,其信号传输距离即可提高100-200km。

此外,掺铒光纤放大器待解决的问题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独特优越性已被世人所公认,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掺铒光纤放大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在长距离通信中不能上下话路、各站业务联系比较困难、不便于查找故障、泵浦光源寿命不长,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将会得到完满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