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石油钻井科研院所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石油钻井科研院所
佚名
【期刊名称】《钻采工艺》
【年(卷),期】2007(30)4
【摘要】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始建于1973年8月,1999年3月被中国石化集团确定为重点研究院,主要担负着石油钻井、石油滩海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技术服务,具有API、ISO9001和HSE认证资格。
下设11个专业技术研究所、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心,建有8个大型科研实验室,其中4个胜利油田重点实验室,滩海工程模拟实验室为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钻井液检测检验实验室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国石化集团;钻井工艺;科研院所;石油钻井;国家计量认证;重点实验室;ISO9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43
【相关文献】
1.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膨胀管钻井、完井、修井技术[J],
2.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胜利分院 [J],
3.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胜利分院 [J],
4.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胜利分院 [J],
5.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胜利分院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图壁储气库监理介绍-(2)

-第7页-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1、钻井院概况
3)煤层气与储库工程技术研究所
形成了地下 储气库钻完井、 盐穴造腔、注 气排卤等工程 的物理模拟和 数值模拟技术
储气库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情况
a.阶段 1
b.阶段 2
c.阶段 3
图 3.14 含夹层正循环造腔流体运动变化规律
图 4.8 盐穴造腔模型 8-10 号
大港储气库
-第10页-
形
成
排出卤水
注
注入原油
采
油
工
艺
方
案
注入淡水 采出原油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2、储气库相关的工作业绩
2)近五年项目承担情况
承担2项国家课题、3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1项北京市科委项目,11项可行性研究项目
1.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西气东输金坛地下储气库地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2.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天然气储气库技术研究》 3. 国家发改委项目《储油库工程可行性研究》 4.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西气东输二线云应、平顶山、淮安地下储气库钻采工程可行性研究》 5.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西气东输二线麻丘含水层储气库钻采工程技术可行性研究》 6.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中缅管线上法气藏储气库和安宁盐穴储气库钻采工程技术可行性研究》 7. 中石化项目《川气东送管线金坛和王场盐穴储气库工程可行性及初步设计研究》 8. 集团公司重大科技攻关课题《西气东输二线配套地下储气库技术研究》 9.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盐穴储气库工程建设标准与规范编制(8项)》 10. 新疆油田开发公司《呼图壁地下储气库钻完井工程可行性研究》 11. 北京市科委《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工程技术及配套装备研制》 12. 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储气库钻完井技术集成配套与试验》 13. 勘探生产分公司《低压油气藏储气库钻井技术跟踪评价 》 14. 集团公司《枯竭气藏地下储气库钻完井技术规范》
肩负使命“钻”劲十足——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综述

际一 流 ”的长 远发 展 目标 ,脚 踏 实地 压钻 井 实验 室 、岩石 力学 实验 室 、欠 平 衡实 验室 、钻 井液 与储 层 保护 实验 的快速发 展。
室 、煤 层气 工程 实验 室 、储 气库 工程
技 术研 究 院 (以下简 称 “ 中石油钻 井 术的研究 。
博 士 后 工 作 站 揭牌 仪 式
院 ” ), 并于20年9 06 月正式揭牌。
பைடு நூலகம்
该 院 正 按 照 “ 跃 、协 作 、务 有油 气钻 井技 术 国家 工程 实验 室和 两 活 实 、创 新 ” 的发展 理 念 ,瞄准 “ 内 国 力 ”的近 期 目标 以及 “ 国内 第一 、国 个 集团 公 司钻井 科技 基础 条 件平 台 , 井 下控 制工 程检 测 与标 定实 验室 、控
富的经验 。
术研究 ,在煤层气u型井 、多分支水平 井钻完井 没计与施工技术服 务 ,两井对 接连通技术研究与服 务,绳索取心技术 与服务 ,地 下储库钻完井 、老井封堵 、 造 腔 、注气排 卤、已有溶腔改造 、气密
精锐 之师 能力全面
中 石 油 钻 井 院 下 设 “ 所 一 厂 九
成 果 丰硕 凸显 实 力
中 石t 由钻井 院 目前 承担 国 家科 技 攻 关项 目1 余项 ,省 、部级 科 技攻 关 0 项 目5 余项 ,科技成果层 出不穷 。2 1 0 00
年 “ 近钻头地质导 向钻井 系统与工业化
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 化学 固壁 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技术及工 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 前已经掌握和 正在研发控压钻井技术与 装备 、钻井液与储 层保护技术 、固井 完 井技术 、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井 下控制 技术 、连续管技术 与装 备 、套管钻井技 术 、膨胀 管技术与 工具 、储气 ( ) 油 库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投标数

本报告于 2020年6月24日 生成
2/7
每日80000+条信息更新,多维度检索、企业资 质匹配、甲方监控等功能,让中标快人一步!
1
成都
2020-06-1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2
成都
2020-06-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3
成都
2020-06-10 川渝地区定向井工具操作服务
4
成都
2020-05-29 川渝地区三参数随钻测井工具服务(第二次)
5
成都
2020-05-07 长宁-昭通地区平台钻井防碰测量工具服务
8
成都
2020-05-12 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环球广场1604会议室
9
成都
2020-05-07 长宁-昭通地区平台钻井防碰测量工具服务
10
成都
2020-04-16 川渝地区三参数随钻测井工具服务
本报告于 2020年6月24日 生成
4/7
每日80000+条信息更新,多维度检索、企业资 质匹配、甲方监控等功能,让中标快人一步!
【工矿工程建筑】 (3)
序号
地区
日期
标题
1
成都
2020-01-10 140MPa法兰管线物资采购
2
成都
2019-12-12 油气井测试作业地面管线固定服务
3
成都
2019-08-02 向钻井地面数据采集房采购
2.4 投标企业前五名(近一年)
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第34卷第5期2010年10月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Vol.34No.5Oct.2010收稿日期:2010 08 18 作者简介:苏义脑(1949-),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油气钻井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苏义脑,黄洪春,高文凯(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介绍新时期油气钻井工程定位、特征、发展趋势及正在经历的3个转变;分析用工程技术提高单井产量与采收率的4种途径:增大井底压差、减小油气流动阻力、增大井眼与油层接触长度和保护油气层;论述利用钻井新技术提高单井产量的可行性.结合保护油气层、特殊工艺井钻井等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阐述应用油气钻井新技术提高单井产量与采收率的效果、优势与前景;指出提高单井产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规划,应该大力发展相关钻完井关键技术与装备.关 键 词:钻井;提高产量;提高采收率;保护油气层;特殊工艺井中图分类号:TE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891(2010)05 0027 080 引言油气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油气资源需求旺盛,石油供求缺口加大.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生产原油1.89×108t,净进口原油已高达1.99×108 t,原油进口依存度首次超过国际警戒线达51.29%.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油气资源消费大国,资源供给面临空前的压力,已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为解决中国油气资源安全供给问题,除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加快探明储量的开发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外,提高单井油气产量和采收率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截至2008年底,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87×108 t,如果采收率再提高1%,则相当于可采储量增加了2.87×108 t.近30a来,国外油气钻井工程的作用与技术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且见到了很好效果.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当今钻井工程技术定位、发展趋势和方向,充分发挥它在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1 当今钻井工程的定位、特征和发展趋势钻井工程是石油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钻井为代表的工程技术和勘探、开发共同构成支撑石油工业上游业务的三大支柱.钻井工程的功能是构建从地下储层到地面的油气通道和采集地层信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和高技术(四高)是当代油气钻井工程的特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钻井的“高技术”特征,即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特点愈加明显[1].纵观当今世界钻井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向“更深、更快、更经济、更清洁、更安全和更聪明(六更)”的方向发展.更深是指在现有基础上向更深地层更深水下寻找和开采油气;更快就是提高钻井速度;更经济就是降低“吨油”钻井成本;更清洁就是注重环保和保护储层;更安全就是注重钻井作业安全特别是人身安全;更聪明就是不断追求创新,通过各种智能化技术、新型钻井方式和新井型的变革来大幅度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果,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钻井工程和技术正在经历“三个转变”,或曰“三个扩展”,即钻井的功能由构建一条传统意义上的油气通道向提高勘探成功率和开发采收率及油气产量转变(扩展);钻井技术也由单一解决工程自身问题向解决“增储上产”问题转变(扩展),如水平井、分支井、欠平衡钻井、地质导向钻井、储层保护钻井液等技·72·术即为其例;我国的钻井科研逐步从学习和跟踪国外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扩展),以充分保证钻井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勘探、开发的“下位”技术,钻井的目的是为“上位”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服务和技术保证,勘探、开发需要钻什么样的井,钻井工作者就要钻成这样的井,而且要保证钻好这样的井.2 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钻井技术提高油气井单井产量与采收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贯穿于地质、钻井、开发、采油等作业的全过程中.总的来说需要做到“摸清情况,优化设计,优质施工”.摸清情况就是需要在前期地质及勘探过程中,把准油气产层层位,精确描述各项油藏参数,为后续挖潜增效提供基础和依据;优化设计即在钻井和采油过程中优选适当的工艺技术手段,通过保护油气储层、增加井底压差、减小油气运移阻力、增大井眼与油气层接触长度,以实现油井的产量最大化;优质施工即在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设计的优质、高效、安全与可靠实现.油气田开发工作者致力于减小油气运移阻力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发展了压裂、酸化、热力采油技术等,以及用注聚合物驱和化学驱来减小运移阻力和增大驱油波及体积;还有一系列技术着眼于增加井底压力,如水驱、气驱、排水降压等,在经济合理、最大限度的开采石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在探索其他一些新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近些年来,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井眼轨迹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水平井、分支井及大位移井等特殊工艺钻井技术的规模应用,将井的功能由原来的“构建地面与井下的油气通道”扩展为大幅度提高井筒在储层中有效进尺与增大油藏直接连通能力;新型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欠平衡钻井(包括气体钻井、泡沫钻井和充气钻井液钻井等)技术迅速发展,将钻井液的功能由携岩与保持井下安全拓展到保护储层与提高单井产量领域;智能完井、连续管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正逐渐改变传统的油、气生产方式,其在优化油井生产效率及挖潜增效方面的巨大潜力日益凸显.国内外油气开发的历史与近些年的成功经验证明,钻井新技术已成为大幅度提高单井原油产量与采收率、降低石油开发成本的有效途径.2.1 油气层保护技术钻井是首先接触油气层的工艺环节,改变油气藏原始状况和物性参数,因而直接影响到油气井的产量、寿命、增产措施的效果和开发效益.因此,钻井过程中保护油气层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经典油气井产能公式,当油气井完钻,油层条件、油井条件及生产方式确定后,地层渗透率是影响单井产量与采收率的最主要因素.保护油气层的核心问题就是保护地层的渗透率.目前国内外钻井保护油气层技术主要集中在新型钻完井液和钻井工艺上.(1)新型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油气钻探过程中,钻井液完井液等入井流体始终与井内流体和地层接触,对储层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有利于发现并保护油气层,有利于取全取准资料和及时正确评价储层.因此,保护油气层首先要合理选择和设计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确保处理剂与储层岩石和储层流体配伍,无毒且能生物降解,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图1 国内外主要钻井液类型统计对比 近年来,国外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发展较快,普遍着眼于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的统一,出现了一批新型钻完井液.典型代表是油基类钻井液技术迅速发展和系列配套,应用比例接近50%,很好地保护了油气层和减少复杂事故,已成为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如墨西哥、委内瑞拉等中南美洲国家)指定必须采用的钻井液.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见图1).(2)欠平衡钻井技术.造成油气层损害的另一主要因素是井内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欠平衡钻井是指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允许·82·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4卷 2010年地层流体流入井眼、循环出并在地面得到有效控制的一种钻井方式.包括低密度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泡沫钻井、气体钻井、雾化钻井、充气钻井液钻井、淡水或卤水钻井液钻井及泥浆帽钻井等.由于减少了压差,阻止了滤液和固相进入储层,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和保护中、低压油藏,以获取比常规过压钻井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另外,欠平衡钻井还可以克服液柱的压持效应,提高破岩效率,解放钻速,缩短建井周期,减少钻井液对储层的浸泡时间,降低污染,提高产量.这些优点使得该技术在北美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欠平衡钻井数已经占其总钻井数目的1/3或更多.图2 中国陆上2005~2009年欠平衡钻井数统计 近年来,国内欠平衡/气体钻井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全国完钻290口(见图2),占年钻井总数的1%.欠平衡/气体钻井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储层保护、油气发现水平和单井产量.如2005年6月,在吐哈盆地典型“三低”储层进行了多口井氮气钻井,使该地区首次获得了高产油流,其中红台2-15井同比红台204井改造前油气当量提高了3.62倍.胜利油田滨南地区滨425—平1井采用充氮气欠平衡钻井,裸眼完井投产后,初期日产原油28t(是邻井直井的4~5倍),日产天然气1 300m3.2.2 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我国从“七五”、“八五”连续开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攻关以来,已形成了水平井、定向丛式井、分支井和大位移井等一系列特殊工艺井钻井及配套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井下控制工程领域不断取得进展与地质导向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井眼轨迹在油层中朝着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方向任意延伸.在油藏地质条件不是很确定的条件下,这些钻井技术能够充分保证钻井工程、油藏工程与采油工程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互补和统一,实现了“少井多产”的目标.(1)水平井钻井技术.水平井是指井眼轨迹达到水平后(或井斜角大于86°),井眼继续延伸一定长度的定向井.其突出特点是井眼穿过油层的长度长,有效连接地下各个不同油藏或不同流体单元,最大限度增大了油井和油藏的接触程度,以及增大油藏直接连通能力的通道,所以油井的单井产量高.水平井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井眼轨迹有效控制和导向钻井.水平井是目前油气开采中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普遍应用的钻井新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规模应用[2],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越来越低,特别适用于裂缝性油藏、底水、气顶油藏或低渗油气藏实现高效开发[3].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统计,美国和加拿大年钻水平井数分别占总井数12%和20%(见图3).通过水平井的应用,使美国石油可采储量增加了13.7×108 t.目前美国水平井钻井成本已降至直井的1.5~2倍,甚至有的水平井成本只是直井的1.2倍,而产量是直井的3~8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国内陆上水平井应用规模、领域、水平和效果近年来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累计年钻水平井1 000口以上(见图4),提高新井单井产量3~5倍,取得了“三提”(提高了新井单井平均日产量、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三降”(降低了开发钻井数、降低了土地占用总量、降低了开发操作成本)的显著效果;同时,规模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水平井技术的快速进步.但总的来看,国内水平井应用规模还不算高,占年钻井总数5.3%(见图3),比例是美国的1/2.钻井技术的进步促成了水平井与其他新技术的集成应用,特别是“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水平井+气体钻井”等技术集成的推广应用,使单井产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如四川广安002-H1水平井采用井下套管阀实施全过程欠平衡钻水平井,水平段钻遇储层1 663m,储层钻遇率82.7%,直接投产,单井产量是邻近直井压裂的5倍.四川广安002-H8水平井采用氮气钻水平井(见图5),用EM-MWD测量轨迹,气体钻水平段长438.8m,直接投产,单井产量是邻近直井压裂的10倍.伴随水平井、分段压裂等钻完井关键技术的突破,长水平井钻井技术开始规模应用,并为页岩气高效、·92·第5期 苏义脑等: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图3 2008年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完成定向井、水平井及所占比例对比图4 中国陆上2005~2009年完成水平井井数统计图5 广安002-H8气体钻水平井钻井示意经济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美国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气2000年钻井井数为937口,以直井压裂为主;2008年钻井1 863口,水平井占56%,日产量也从2000年的22.65×104 m3提高到2008年的45.3×104 m3.“2 000m长水平井+多段压裂完井”技术极大提高了美国页岩气开发产量与采收率.2000年美国页岩气年产量为122×108 m3,2007年美国页岩气总产量接近500×108 m3,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8%以上;2009年五大页岩气生产盆地年产天然气已达图6 美国页岩气产量及增长趋势(据NavigantConsulting,Inc.2008年)900×108 m3(超过中国常规天然气年产量),并处于强势发展中(见图6).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资源量达30×1012 m3,开发前景广阔,但页岩气藏渗透率非常低(0.01~0.000 01)×10-3μm2,要实现经济、高效开发需要钻井核心技术的突破.(2)分支井钻井技术.分支井是国外用来提高产量和采收率的又一利器.据美国统计,分支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到2008年底,全球共钻各种类型分支井8 750口,其中美国5 400多口,加拿大2 300余口,已经实现了系列化和标准化.所谓分支井是在单一井眼里钻出若干个支井,并且回接到单个主井筒的钻井技术,其效果相当于在井下开发了加密井,实现一个井眼中获得最大总水平位移,增加了单井泄油面积,提高了综合效益.除了具有水平井的常规优势外,还可钻遇多个不同空间位置的产层,特别适用于低渗透油层、重油油藏、多层薄油层、裂缝性油层、复杂断块油藏的高效开采,而施工综合成本低于单个水平井(见图7).·03·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4卷 2010年图7 各种井型单位产量成本对比(数据来自壳牌石油公司) 根据分支井的数量、方向及与主井眼的连接方式,分支井通常种类:迭加式双或三水平分支井、反向双分支井、二维双水平分支井、二维三水平分支井、二维位移(offset)四分支水平井、二维反向四水平分支井、迭加/定向三分支水平井、辐射状四分支井、辐射状三分支井、迭加辐射状四分支井等.随着技术进步,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多分支井类型:鱼叉型、鱼骨型、树根型、混合型.依据功能和完井连接的复杂性,分支井技术级别划分为TAML(Technology Advance-ment of Multilaterals)标准1~6s级.目前,分支井技术已朝着MRC(最大储层有效进尺)钻井、ERC(极大触及储层井)钻井新技术方向发展[4].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指在水平段侧钻出2个或2个以上分支井眼的水平井,是高效开发油气藏的理想井型,能够让即便采用了水平井开发也仍处于经济边缘的油田开发产生经济效益.如美国AustinChalk地区和欧洲北海地区,用多分支水平井开发,其“吨油成本”达到了最低.Austin Chalk地区的直井∶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的吨油成本比为1.0∶0.48∶0.39,欧洲北海地区为1.0∶0.77∶0.56.该技术进一步减少开发井数量,即减少了开发井钻井进尺,大幅提高单井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图8 中国石油2006~2009年完成分支井统计 近年来,国内分支井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分支井完井技术已达到国际TAML4级,并向5级迈进,实现了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如1998年9月,南海西部公司钻成我国海洋第一口多底井(Wll-4-A11B,11C),产量是斜井单井的3倍.2002年,渤海SZ36-1油田钻成水平四分支井SZ36-1-CF1,开井生产后初产能为79m3/d,是邻井的3倍.我国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日趋成熟,配套技术能力逐渐增强.如中国石油集团发明了DF-1型和膨胀管定位分支井系统,并进行了规模化应用.近4年来共完钻各型分支井100余口(见图8),开发效益成倍提高.辽河图9 边台3-H3Z井双主分支鱼骨水平井示意油田静52-H1Z井实现水平段内钻进20个鱼骨分支,水平段累计进尺4 334m,各项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辽河边台潜山采用分支水平井整体开发,共部署实施分支水平井7口,其中边台3-H3Z在第一分支井眼、第二分支井眼中分别完成了6个鱼骨分支和5个鱼骨分支,油层内总进尺4370m,是国内目前结构最复杂的分支水平井(见图9),该井日产油是相邻直井的15倍.在中国长北区块低孔、低渗气田,Shell公司利用国际上先进的分支水平井经验,采用单支水平段长2 000m的多分支水平井,实现了低效气田的高效开发.目前已投产12口双分支水平井,其中有9口井的日产量·13·第5期 苏义脑等: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超过100×104 m3/d,整体生产情况比原设计超出30%.图10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开发示意 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已成为我国低产煤层气经济开发的主体技术.截至2009年底,中国石油在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中规模实施多分支水平井,完成16个井组48口羽状分支井(见图10),5~10个分支在煤层中平均穿越4 280m长.目前投产36口井,最高单井日产气量达4.6×104 m3,平均单井日产气1.0×104 m3,是直井压裂后产气量的6~10倍,建成了2.5×108 m3煤层气生产能力.(3)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大位移井是指井眼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之比在2以上的井,主要应用于海上油田和滩海油气田的开发以实现“海油陆探”和“海油陆采”,或开发陆上几个不相连的小断块油气田.旋转导向技术、优质钻井液、减摩降扭技术和漂浮下套管技术的突破,为大位移井成功钻井及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国外已成功钻成数百口大位移井[5],水平位移超过10 000m的井有3口(英国Wytch Farm油田的M11井、M16井、阿根廷Ara油田的CN-1井),其中M16井水平位移最长10 728.4m,水平垂深比达到6.55.英国Wytch Farm油田的大位移井,屡创世界水平位移纪录,经济效益显著,投资降低了50%,即节省了1.5亿美元,使油田提前3a开发.图11 庄海8断块大位移井实现“海油陆采”示意 我国南海西江24-3/24-1油田大位移井成功实现了“一台(平台)多采”,其中XJ24-3-A14井创出当时水平位移8062.7m的世界纪录,XJ24-3-A14/A17井试产期间日产油量达7 000桶.南海东部流花油田B3ERW4大位移井创造了水平位移5 634m、水垂比为4.58(从海底泥线算起为6.13).大港油田庄海8断块距1号人工岛直线距离3~5km,目前已钻成了11口大位移水平井,成功实现了浅滩海地区“海油陆采”(见图11).(4)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通过“测、传、导”的功能,即通过近钻头地质参数与工程参数的测量、井下与地面的双向信息传输和地面控制决策,引导钻头及时发现和准确钻入油气层,并在油气层中保持很高的钻遇率,从而提高发现率和油气井产量,达到“增储上产”的目的.该技术大大缩小了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几何靶区,并实现对油层的地质跟踪,可实现1.0m及以下薄油层的有效动用.在薄油层水平井中,它的这一优势愈加突出.如墨西哥湾的某油田,先前使用常规技术所钻8口井的总产量仅为923桶/d;后来,Anadrill公司应用地质导向技术在该油田钻成1口高质量的水平井,日产原油达1 793桶,使这一枯竭的油田得以重新复活.中国石油LUHW1833井,油层厚度薄(仅1~2m),构造复杂,采用地质导向实钻水平段长304m,油层钻遇率91.8%,单井产量提高了4倍.·23·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4卷 2010年图12 CGDS-1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示意 中国石油集团研制成功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CGDS-1(China Geosteering DrillingSystem)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见图12)已实现产业化,目前具备年产10套的能力.至2010年5月,该系统在冀东、辽河、四川和江汉等油田应用累计28口井,取得很好的效果,所钻最薄油层厚度仅为0.66m,大大提高了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岩性的认识及施工决策水平,有效解决我国薄油层、非均质储层、边底水油藏等复杂地质和油藏条件下单井产量低和采收率低的问题.(5)超短半径水射流径向钻井技术.超短半径水射流径向钻井是利用高压水射流冲蚀地层钻孔,利用高压软管作为送进喷管,能在现有井筒内较容易地钻出多个径向分支井,不需复杂的造斜、轨迹控制等操作,目前广泛研究与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水力深穿透技术和水射流钻径向水平孔技术[6-7].该技术能够以极短曲率半径钻穿套管并向周边地层钻出一段长几十米的水平通道,不仅穿过近图13 水射流钻径向水平孔技术示意井污染带,而且没有传统射孔造成的二次压实带,使油井完善程度提高(见图13).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已经由最初的解堵、近井带改造和薄油层、垂直裂缝性油藏等特殊油藏的增产作业技术,逐步发展为具有普遍意义与作用的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国外多家公司正在不断地研究开发径向水平钻孔工具,其中加拿大的PE公司在1984年首先开发出了第一代产品———“喷管”式径向钻孔工具,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应用百余口井,一般一趟钻可钻出4~8个径向孔眼,是常规射孔加砂压裂投产井油气产量的2~3倍.近年来,我国许多单位对径向水平钻孔工艺、工具进行了研究探索.国内天津波特耐尔公司经第三方引进WES技术,于2007~2009年作业30多口井,主要用于深度2 000m以内的井.安东石油公司2009年9月,引进RadJet工具,开展了多口井的现场试验.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09年完成了水射流钻径向水平孔所需的相对方位定向工具、地面设备及相关井下工具的研究与现场试验,掌握了自牵引喷嘴及马达驱动对套管钻孔等核心技术.(6)“U”型井钻井技术.所谓“U”型井是指从地面相距一定距离钻2口井(1口直井1口水平井或2口水平井),并使2口井在储层内连通的井型.该技术国外主要用于开发稠油和煤层气,提高产量和采收率.如俄罗斯鞑靼石油有限公司在稠油开采中试验成功“U”型井的蒸汽重力泄油,可突破目前注蒸汽开发条件下稠油油藏SAGD水平井水平段长度限制,克服水平井蒸汽吞吐递减过快的难题,有效补充能量,显著提高了厚层非均质稠油油藏的单井产能和最终采收率.澳大利亚研究的“U”型井钻井新技术在煤层气开发领域获得成功,在煤层中钻长度超过2 000m的水平井,在其末端钻一口对接井连接,用于排水采气,煤层气产量提高了3~8倍.2.3 其他几项技术(1)连续管技术.连续管技术已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中一项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钻井、测井、修井及增产作业等多个领域[8],连续管作业机被誉为“万能作业机”.用连续管钻定向井的费用是常规方法的25%~75%,钻侧钻井成本是常规侧钻的30%~40%.连续管排水采气已成为死井·33·第5期 苏义脑等: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211230379_石油钻井中长筒取心技术研究

- 51 -工 业 技 术石油是世界工业的血液,石油能源的稳定供应关系到国家的宏观发展计划。
为了获取石油能源,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石油勘探技术[1]。
在石油勘探的过程中,如何对岩石取心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
在不能直接观测到地表下深层岩石的物态时,通过岩心采集进行分析,进而掌握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这是高效开采石油能源的前提。
随着世界范围内较易开采的油田日益减少,石油资源勘探逐步向更深更复杂的地下岩层推进,这就给钻井取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常规的方法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缺陷或不足。
中长筒取心是钻井取心领域的新技术,对石油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中长筒取心的一次取心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长度,单次作业可以深入岩层20m~30m 的地下空间。
中长筒取心获取岩心不仅数量更多,效率也非常高,可以达到常规取心技术的3倍左右[3]。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长筒取心已经成为取代常规取心技术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应用的关键技术。
该文将针对中长筒取心的难点、工具的选择、工具强度的校核等方面进行研究工作,为中长筒取心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中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
1 石油钻井中长筒取心难点及工具为了便于全文研究工作的进行,该文先对石油钻井中长筒取心的难点及工具进行分析。
1.1 技术特点中长筒取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对岩石取心的效率较高,可以达到常规取心工作效率的2.5倍以上,最高可以达到常规取心效率的3倍。
从技术上看,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中长筒取心的单次进尺深度非常大。
所以,和常规取心技术相比,中长筒取心技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岩心样本。
当然,中长筒取心技术的实现难度也大大高于常规取心技术,其与常规取心技术相比的变化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和常规取心技术相比,中长筒取心技术在取心筒数量、取心筒长度、取心工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工具吊装、井口组装、井口出心等方面也要做出技术的改变。
从技术改变的具体情况看,中长筒取心要使用更多的取心筒,多个取心筒的使用也导致了取心筒总体长度的增加。
中石化工程院钻井液技术新进展

科研成果情况
➢2013年共承担任务23项,其中国家项目6项、集团公司项目10项,油田部2 项,工程部3项,院长基金1项,横向1 项。 ➢ 2012年以来共申报专利26件(其中国外1件);申报中石化专有技术4项, 完成认定4项;完成标准制修订5项(3个院标准,集团公司1个,修订1个)。 ➢2012以来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2等奖1项,集团公司3等奖1项,局级奖1项。 ➢ 2012年四结题项目顺利验收,其中两个项目排名第1、第2(共28项目)
工程院结构框架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钻井液队伍
队伍情况
大陆架公司 海外中心液领域从业人员超过50人,教授 高工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科研成果情况
★近两年技术重大进展 油基钻井液、改善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技术、高分子中空微珠技术等 ★成熟技术推广 高温钻井液、高密度钻井液、新型聚胺钻井液、堵漏技术等 ★成果转化
实验室情况
拥有大型仪器设备150余台(套),自主研发设备8台( 套),业务范围涉及钻井液化学、钻井液工艺、防漏堵漏、 井筒强化、油气层保护、环保等。精良的队伍与先进的实验 条件有力支撑了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继续完善并推广应用技术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_企业报告(业主版)

\
标结果候选人公告
TOP7
扭力冲击器等工具加工框架招标 阳三力诚信石油设
中标结果公示
备有限公司
\
2022-10-15 2022-06-21 2022-09-26 2022-06-21 2022-06-21 2023-02-06
TOP8 扭力冲击器等工具加工框架
濮阳市珠峰石油机 械有限公司
\
2023-01-19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14 日 生成
3/1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旋冲螺杆钻具加工中标结果公示
四川深远石油钻井 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55.6
TOP3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 2022 年西南 工区水力振荡器等常用井下工具 技术服务
四川省顺祥油气工 程有限公司
\
TOP4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 2022 年西北 工区钻井提速工具技术服务框架 协议标段 2
(4)非金属矿物材料(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油井水泥弹性剂 ZYMA 委托加工 濮 阳 市 市 区 和 平 化
框架协议中标结果公示工厂(普通合伙)源自165.52022-09-15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产品(1)
4/1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中石化中原工程钻井院抗盐高温 高压降滤失剂 HTASP、阳离子烷 基糖苷 CAPG 等加工框架招标(标 段 2)中标结果公示
辉县市善水化工科 技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石油集团 (CNPC) 旗下的一家直属专
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石油钻井和井下作业的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装备仪器的研制与生产和战略决策的参谋与支持等业务。
我院前身是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院钻井工艺研究所,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从事钻井工程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
2006年3月,中国石油集团为进一步提升钻井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增强工程技术服务核心竞争力,在整合相关技术、人才和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通过多年的科技创新与发展积累,我院形成了控压钻井技术与装备、井下控制技术等14项特色技术(群);拥有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胺基钻井液体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形化重点技术和产品;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并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01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
我院独立研制成功的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精细压力控制系统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我院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膨胀式尾管悬挂器产品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认可和青睐,连续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商业应用达40余井次;我院的“北石”钻井顶驱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成功开发出了全系列产品,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我院正在研究试验的连续循环钻井装置、远距离穿针工具、胺基钻井液体系等技术和产品都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市场前景。
我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建设,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建成了钻井、完井和井下控制工程等学科体系,并取得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拥有包括一名工程院院士在内的硕、博士研究生导师和高级专家队伍,有多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和经验,并广泛参与了海外技术支持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了在钻井工程及相关领域较强的“科研-产业-服务”一体化综合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秉承绿色、国际、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国内外石油工程技术领域的科研攻关与技术服务。
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技术交流,同时也期待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而富有价值的合作。
我院的国家油气工程实验室,欢迎同行来进行研究合作或独自开展实验;对我院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可以共同商谈合作推进的方式;我院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非常期望有合作方来共同进行推广;对同行和相关者所提供的新项目、新研究内容,我院是开放、弹性、敏捷和共赢的合作者。
科技创造价值,合作共享双赢。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推进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进步而努力奋斗!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