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如何防治口腔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中医中药如何防治口腔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口腔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现代医学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仍然是困扰患者和医生的难题。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防治口腔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中医认为,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正邪相争的过程。
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而邪气侵袭则是肿瘤形成的外在条件。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放疗、化疗等现代医学手段虽然能够有效地去除肿瘤病灶,但往往会损伤人体的正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为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创造了条件。
中医中药则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目的。
一、扶正固本扶正固本是中医防治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重要原则之一。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只有当人体正气充足时,才能抵御邪气的侵袭,防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在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常用的扶正方法包括益气养血、滋阴补肾、健脾和胃等。
益气养血法常用于肿瘤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出现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气血两虚症状时。
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白芍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数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滋阴补肾法适用于肿瘤患者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肾阴亏虚症状时。
常用的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龟板等。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健脾和胃法常用于肿瘤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症状时。
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半夏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二、祛邪解毒祛邪解毒是中医防治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祛邪就是祛除邪气,消除肿瘤形成和发展的病理因素。
恶性肿瘤治疗中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分析

【 摘要 】 中医药在 恶性肿 瘤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 它能依据患者的个体 差异进行辨证施治, 在扶正祛邪、 攻补兼施, 发挥抗癌功效的同时,
对正气损伤极少或无损伤, 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疾病的发 生几率,降低放 、 化疗后引起的毒 副作用, 从而全面提 高放、 化疗的成 功率, 改善患者 的 生存 质 量 。
【 关键词 】 中医药; 辨证 施治 ; 副作 用 ; 毒 生存质量
【 中图分类号 】 2 3 R 7 【 文献 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6 2 2 2 ( 0 2 0 一 4 6 0 17 — 5 3 2 1 ) I 0 3 — 2
用, 如中药中的扶正药物大部分具有提高淋巴 , 并可增强B、 K T、 细胞的吞噬
法 。
品( 年纪大的患者治愈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 、 蛋类、 大豆粉、 动物的肝 肾、 瘦肉、 鸡 肉、 鱼、 酸奶等。 日 餐。 每 6 术前一天晚 上 如果没有糖尿病 、 ( 食道
癌) 可多吃些无脂的糖果。 食谱的安排可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增加全脂或脱 脂奶1 酸奶1 2 鸡蛋1 大豆粉适量或豆腐1 , 份、 - 份、 个、 份 动物肝或肾适量。
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主要有热疗、 免疫( 包括基因治疗在内)化 , 疗、 放疗、 手术、 内分泌及中医药等 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中, 西医和中医 系统、 骨髓
能力 , 抗 肿瘤 。 有效
均有其优势及局限性, 西医能准确诊断肿瘤 , 并清除癌灶, 根治 陛 以 手段治 疗肿瘤 , 但手术及放、 会引起一定的毒副作用, 导致预后不 良, 化疗 往往 患
者的生存质量较差。 中 采取 医药治疗能有效弥补西医治 疗的缺陷, 降低其 毒副作用 , 提高手术及放 、 化疗效果。 本文对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中医药药理 机制及I 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 现综述如下: 1 中医 药的药理机制及临 床应用分析
中医中药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

中医中药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机体受某些有害因素刺激而产生的新生物,以局部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恶性肿瘤的危害不仅在于它损害身体的各器官,而且还会产生各种癌症并发症,如积水症、疼痛症等,最终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人们的生命。
医学对肿瘤的,主要是手术治疗配合方、化疗。
手术虽能虽能去除原发病灶,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肿瘤细胞的再生与繁殖,而这正是日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放、化疗虽能杀灭癌细胞,但同时也使大量的正常组织细胞受到损害,诱发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心脏功能损害,使病人的身体更加虚弱,难以接受进一步治疗。
为了提高癌症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我所运用消癌解毒汤和益气固本汤治疗各类肿瘤11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12中男46例,女6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0岁,平均53.8岁。
均为临床经影像学、病理诊断明确的确诊患者。
其中经过手术的85例,未经过手术的27例。
曾经接受放化疗治疗的98例,未曾接受放化疗的14例。
其中乳腺癌27例,宫颈癌25例,胃腺癌20例,食道鳞癌15例,肺腺癌12例,膀胱癌4例,肝管癌3例,肠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各2例。
治疗: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运用消癌解毒汤和益气固本汤配合,消癌解毒汤基本方为(麝香、牛黄单研另冲四天一克)穿山甲10克先煎,苡米30克,青黛3克(另冲)半夏10克,瓦楞子15克,半枝莲30克,重楼6克,鳖甲15克,文术6克,百花舌草30克,蜈蚣一条,壁虎一条,南星10克,石见穿15克,山慈姑6克,夏枯草30克,郁金6克,青皮10克,白屈菜15克,炙甘草3克。
益气固本汤基本方西洋参5克,白术15克,云苓10克,炙甘草10克,淮山药15克,苡米30克,沙参10克,麦冬15克,元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旱莲草30克,首乌10克,白芍10克,莲子10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
中医外治法治疗恶性肿瘤

Ac a d e mi c s t u d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5 1・
1 抗癌 对 于一些颈部及 腹股 沟淋 巴结 转移 癌 、皮肤 癌等 用一 些消肿止 痛 、化瘀 散结的 中药可起到 良好 的抗 癌作 用。 姚越 苏等… 用血 竭 、大枫 子 、橡皮 等数 十 味 中药 ,按
效1 7例 ,有效 7例 ,无 效 6例 ,总 有效 率 8 0 % 。王 孝 平 等 用针 刺 治疗 化疗 后 顽 固性 呃逆 ,治 疗 组选 内关 、中 脘 、足三 里 及 翳 风 4 穴 ,对 照 组 予 以 6 5 4 - _ 2注 射 液 ,
中 医外 治 法 治 疗 恶 性 肿 瘤
田智 萍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 二人 民医院肿瘤科 ,四川 【 摘 攀枝 花 6 1 7 0 0 5
要】 探析中医外治法在恶性肿瘤及并 发症治疗 中的应用 ,包括 直接抗癌 、止 痛 、消逐胸 腹水 、治疗 手术和放 化疗 并发症 、减
毒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指出 中医外治法在恶性肿瘤临床应用 中具 有简 、廉 、效的独特 优势 ,结 合剂型 的改革 ,展望透 皮给药技 术的发展 , 使得 中医外治法在肿瘤临床应用 中大有可为 。 【 关键词 】 外治法;恶性 肿瘤
1 0 mg ,每 日一次肌注 ,胃复安 ,2 0 m g ,每 日一次 肌 注 ,结 果 :治疗组 3 5例 ,痊 愈 2 2例 ,显效 9例 ,无效 4例 ,有效 率8 8 . 5 7 %。对 照组 3 l 例 ,痊 愈 9例 ,显 效 5例 ,无 效 1 7
略论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

是 多种病 因综合 作 用 的结 果 , 及 邪 毒 、 涉 七情 、 食 、 饮 年龄 与 体 质 虚 为气血 亏虚 、 胃衰败 ; 部 症状 有胁 痛 、 脾 局 瘕块 、 胀等 ; 表 腹 全身 等 , 对发病 机理 也有 一些 认 识 。 并 现有水肿 、 形瘦、 衰惫等, 若处方配伍不当, 则更难奏效。 1 病 因 4 验 案 隋代巢元方认 为 :积聚者 , “ 由阴阳不和 , 腑虚弱 , 脏 受于风 钱 小琴 , ,1 , 淳 县某 公 司 职员 。2 0 年 4 2 初 女 3岁 高 08 月 7日 邪 , 于脏腑 之气 所为 也 ”“ 核 者 , 忽 有核 , 搏 ;恶 内里 累累 如梅 李 、 小 诊。 去年 7月起出现左侧肢体作麻 , 头昏,l E角左歪。 经高淳县人民 如豆 粒… …此风 邪挟 毒所 成 ” 由于 本病 的 剧烈性 与 难治 性 , 分 医院 C 。 部 T提示 : 额颞 叶 占位 , 虑为脑 胶质 瘤可能 , 右侧 考 于今年 2 月 学者 已提 出癌毒 学说 l 年龄 在肿 瘤 发病 中有 着重 要 的意义 , l I 。 年龄 2日 术摘除 。 下 自觉体 乏欲 寐 、 手 刻 或左侧 体麻 , 少 , , 纳 口苦 面色少 愈大 , 发病率 愈高 。赵养 葵在 论 噎膈 时 说 :惟 男子 高年 者 有 华 , 薄 , 质淡 红 , 细 。20 癌的 “ 苔 舌 脉 08年 2月 2 0日病 理 , 叶 星形 胶 质 颞 之 ”张景岳 指 出 :少 年少见 此症 , ; “ 而惟 中年 丧耗 伤者 多有 之 ” 。 细胞 瘤 Ⅱ一 Ⅲ级 ,肿瘤 大 小 :. mxe x c 3 e 3m lm。20 年 3 1 5 08 月 3日 古 代 医家认 为一些 肿 瘤 的发 生发 展 与精 神 因素 有关 , 李梃 MR 报 告 : 侧 额颞 叶可 见 长 T 、 T 信 号 影 , 态 欠规 则 , 如 I 右 l长 2 形 境 云 : 结伤 脾 , 肉消 薄 , 搏 而 为肿 , 肉瘤 ”朱丹 溪认 为乳 界 欠 清 , 强 扫 描 , “ 郁 肌 外邪 日 ; 增 病灶 内局 部可 见 条 形 、 环形 强 化影 , 化 欠均 强 癌是 由于 “ 恚郁 闷 , 忧 晰夕 积 累 , 气 消 阻 , 脾 肝气 横逆 ” 致 。一些 匀 , 态欠 规则 。 证 : 搏结 脑 腑 , 伤正气 , 经脉 。 所 形 辨 癌毒 耗 阻滞 治法 : 不 良的饮食 因素 能促 使肿 瘤 的 发生 ,医碥 》认 为 :酒 客多 噎膈 , 扶 正抗癌 , 痰散 结 , 《 “ 化 活血 解毒 。处方 : 黄芪 1g天 花粉 1g天 生 5, 5, 好热 酒者尤 多 , 以热伤 津 液 , 管 干涩 , 得人 也 ” 宋 《 咽 食不 。 济生方 》 冬 1 , 精 1g土 鳖虫 6 , 制黄 2, g 山茨 菇 1g漏芦 1g制 南星 1 , 5, 2, % 说 :过 餐五 味 , 乳 酪 , 食 生冷 果 菜 , 蓄 胃脘 …… , 则 积 炙 僵蚕 lg炙 鳖 甲 ( 煎 )2 , 菖 蒲 1g陈皮 lg砂 仁 ( 下 ) “ 鱼腥 强 停 久 O, 先 1g石 0, O, 后 结为 瘾瘕 ” 。 4 , 血藤 1g炙水 蛭 4 , , l , 煎 , 两次 温服 。 g鸡 2, g7剂 日 剂 水 分 2 基本病 机 二诊 :0 8 5 4日。 情平 稳 , 足 心热 , 昏少作 , 20 年 月 症 手 头 左侧 正气亏损 : 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各脏腑功能在肿瘤发病中 肢 体麻 木 , 薄 , 质淡 红 , 细 。 方 : 方 , 苔 舌 脉 处 原 加炒 白术 lg7 , O,剂 有着 重要 的作用 。 明朝张 景岳 说 :脾 肾不 足及 虚弱 失 调之 人 , “ 多 日 1 。 煎 , 两次 温 服 。 剂 水 分 有 积聚 之病 ” 明朝 徐春 圃也指 出 :气 血 日亏 , 火 渐 炽 , 何 不 ; “ 相 几 三诊 : 0 年 5月 1 2 8 0 1日。夜 寐 欠 安 , 肢体 仍 有麻 感 , I V苦泛 至 于膈噎 ” 。 酸 , 薄 , 质淡 红 , 弱 。处 方 : 诊方 , 苔 舌 脉 初 去石 菖 蒲 ; 加炒 淮 山药 癌毒 滋生 : 病 的病 机 过程 虽 异 常 复 杂 , 总 由癌 毒 的 滋 生 1g炙 乌贼 骨 ( 煎 )5 ,4 , 1 , 煎 , 癌 但 5, 先 1g 1 剂 日 剂 水 分两 次温服 。 与 留著某处 为先 , 由正 气 日亏 , 力 监察 与抵 御 而致 。 毒一 旦 多 无 癌 四诊 :0 8 5月 2 l 20 年 5E。血小 板偏 少 , 有时 头 昏 , 口苦 , 肢体 留结 , 阻碍经 络气 机运 行 , 津液 不 能正 常输 布则 留结 为 痰 , 液不 仍有 麻感 , 薄 , 质淡 红 , 弦。处 方 : 方 , 血 苔 舌 脉 初诊 加炒淮 药 1g1 5,4 能正 常运行 则停 留为 瘀 , 癌毒 与痰 瘀 搏 结 , 形成 肿块 。瘤体 形成 , 剂 , 1 , 日 剂 水煎 , 两 次温 服 。 分 则狂夺精微以自养, 致使瘤体迅狂胀大 。 机体因失养而迅速衰弱, 五 诊 :08年 6 8E。 时觉 头 昏, 20 月 l 左侧 肢体 麻 木 , 口苦 , 苔 脏腑 功能 因癌毒 内扰 而失 调 , 症 叠起 。 诸 癌毒 伤人 , 进行 性 发 薄 , 质稍 红 , 弱 。处 方 : 方 , 炒 淮药 1g 1 剂 , 1 , 病呈 舌 脉 初诊 加 5 ,4 日 剂 展 , 体质强 健者 , 难免 病情 恶化 。 毒伤 正 , 虽 也 癌 正气 亏虚 , 制 水 煎 , 两次 温服 。 无力 分 约癌 毒 , 癌毒愈 强 , 则 而癌 毒愈 强 , 愈耗 伤 正 气 , 此 反复 , 陷 又 如 终 六诊 :0 8 6月 2 20 年 2日。 自觉 耳部 少有 闭气 , 阴雨天 肢麻 值 毒猖正损 , 难以回复之恶境。 稍 剧 , 薄 , 质稍 红 , 苔 舌 脉弱 。处 方 : 方 , 初诊 改石菖 蒲 1gi 炒淮 5;/ / / l 如肝 癌 的病 机过 程 , 由外 邪 、 先 湿热 毒邪 、 损等 伤及 正 气 , 药 1g1 剂 , l , 煎 , 两次 温服 。 劳 5 ,4 日 剂 水 分 致使 正气 难 以御 邪 , 毒 久滞 , 病 之性 愈强 而 酿成癌 毒 。 毒 邪 其致 癌 七 诊 :08年 7月 6日。 近 日 MR 示 : 20 年 3 1 20 I 与 08 月 3日 阻 隔经络 气血 , 滞 津凝 , 阻血 瘀 , 为癌 瘤 , 气 痰 成 留于肝 体 , 日渐 增 外 院 MR 片 比较 , 常 信 号影 范 围有 缩 小 , 变 明显 , 化 效 应 I 异 囊 强 大 , 见 右胁 下 肿 块 ; 故 阻滞 气 机 则 胁 痛 ; 滞 经脉 则 腹 壁 经 脉 显 减 低 。诉 肢麻 缓 解 , 瘀 口苦 , 寐欠 安 , 昏 , 薄 , 质淡 红 。 小 夜 头 苔 舌 脉 露 ; 伤脉 络则吐 血 ; 机壅 滞而不 能 布津 , 水 聚腹 中 ; 损 气 则 癌瘤夺 精 弦 。 方 : 诊方 , 夜 交藤 2g7 , 1 , 煎 , 两次 温服 。 处 初 加 5,剂 日 剂 水 分 微以自 , 养 则形体 日瘦。 病至中、 , 晚期 癌毒伤正, 津气亏耗, 机体机 八 诊 :0 8 7 1 2 0 年 月 3日。 肢麻 感觉 已不 显 , 部不适 , 清 脘 偶泛 能 愈益 失 调与 衰弱 , 见 面 萎虚 浮 、 骨 枯槁 、 肉尽 脱 、 下 瘾 涎 , 时 体 乏 , 可 大 大 胁 有 苔薄 黄 , 质 稍 红 , 舌 脉小 弦 。处 方 : 诊 方 , 泽 漆 初 加 积 、 痛剧烈 、 满胀 、 衰 惫 、 疼 腹部 息微 吐血 虚脱 、 志 昏厥 之 恶候 。 神 1g法夏 1 ,4 , 1 , 2, 1 剂 日 剂 水煎 , 两次 温服 。( 分 以初诊 方加 减 , 3 组方 治疗 患者坚 持 门诊治 疗 至今 , 3 每 个月 定期 复查 未 发现 明显 异 常 ) 本病 以抗 癌解 毒为 基本 大法 [ 具体 治 疗应 合用 它法 , 化痰 2 1 。 如 按 语 : 本 案 系癌毒 搏 结脑 腑 所致 , 毒耗 伤正 气 , ① 癌 故见体 乏 软坚 、 逐瘀 散结 以消其 局 部肿 块 ; 益 气 、 、 、 以复其 体虚 不 欲寐 , 培 血 阴 阳 面色少 华 , 纳少 , 苔薄 , 质淡 红 , 细 ; 舌 脉 阻滞经 脉 , 故见左 侧 足 ; 理脏 腑功 能 以顾其 兼症 。 调 现代 药理 研 究结 果表 明, 多 中药 体麻等。②在治疗上仍 以抗癌解毒为主。癌毒伤正, 诸 故应结合益气 具 有相 关 的抗 肿瘤 作 用 , : 棱 莪术 、 寄奴 、 红 花 子 的抗 肝 养阴扶正 ; 如 三 刘 水 因系局部有形之结 , 故仍应结合化痰软坚消肿。初诊方 癌 作用 ; 打穿 、 石 八月 扎 、 石上 柏 、 花 粉 的抗 消化 道肿 瘤作 用 ; 天 山 用生黄芪、 天花粉、 天冬、 制黄精等益气养阴、 扶正抗癌 ; 土鳖虫、 山 慈 菇 、 藻 、 星 、 爪草 、 蚣 的抗 肺 部肿 瘤 作用 等 。 因此 , 结 茨菇、 海 南 猫 蜈 可 漏芦、 制南星、 炙僵蚕、 炙鳖甲等抗癌解毒、 软坚散结 ; 石菖蒲 合现 代药 理 的最新研 究成 果选 择 抗癌 中药 , 行配 方 。 进 化痰开 窍 ; 陈皮 、 仁理 气 和 胃助 纳 ; 血藤 、 砂 鸡 炙水蛭 活血 通络 , 以 本病 以癌毒 为先 因 , 以痰 瘀 交 阻 为前 期 基 本 病理 , 以局 部 肿 治肢体麻木。③二诊起 , 酌入淮山药以加强培补气阴; 六诊时加大 块为 临床 特征 之一 ,故组 方 必须 同时 伍用 抗 癌解 毒与 化 痰祛 瘀 、 石 菖蒲用 量 以治耳部 闭气 ; 诊时 合用泽 漆、 八 法夏 以化痰止涎 。 软 坚散 结 药物 进行 治 疗 。 由于 各 型恶 性 肿 瘤 的病 机 过 程极 为复 参考 文献 杂, 治疗尚应综合兼顾 , 分清 主次 , 特别是在本病晚期, 治疗应注 f 赵智强. 1 】 略论周仲瑛教授 的“ 癌毒 ” 学说及其临床运用. 新中医, 意处 理好 三方 面的关 系 , 气 与 正气 、 部 与全 身 、 能失 调与 19, (0 :. 即邪 局 机 98 0 1)6 3 【 赵智强. 2 】 中医毒邪 学说与疑难病治疗. 北京: 民卫生 出版社. 人 南京 中医药大学 ( 109 2 02 )
老中医: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解析

问:在肿瘤治疗中,什么时候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答: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一直深受欢迎。事实上,肿瘤一旦确诊后,如患者已经确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或靶向药物等无论何种治疗手段,都可以考虑配合中药治疗,部分晚期患者或因限于种种条件而不能采用上述治疗时,或者上述治疗间歇期为促进其尽快恢复,或为下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或在完成各种治疗之后为了巩固疗效、长期生存,都可以考虑用中药治疗。 问:在现代肿瘤治疗中,中医中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答:虽然笼统地说都是为了延长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但情况不同,中医药治疗的针对性也有所不同。如手术后患者常体质虚弱,出现乏力、自汗、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肠道功能迟迟不能恢复,某些腹腔手术患者为了预防发生肠粘连;化疗期间及之后,经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乏力、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放疗期间及之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口干咽痛、吞咽疼痛、咳嗽气憋等;肝脏介入治疗后经常出现发热、腹胀、便秘、厌食等……,这些都是可以用中药解决的。 问:现代中医治疗肿瘤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答:最根本的不同是所处时代不同了,中医看病所面临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来说,由于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显著改善,肿瘤患者接受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更普遍、更复杂、更新更快,而这些手段在针对肿瘤细胞的同时,又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损伤患者的身体、影响脏器功能,不同病人又可产生不同的问题,这些已经超出传统中医理论的范畴;还有,在病人完成某种治疗之后或其间歇期,病人恢复很好的时候,传统的望闻问切往往没有什么异常,这时就无法进行一般的辨证施治,只能笼统地以“扶正抗癌”为唯一思路迎合患者“延长寿命”这一单一目的。 问:中医治疗肿瘤的思路是怎样的? 答:现代中医治疗肿瘤必须考虑的更多才能达到多方面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确实延长患者生命。就是必须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即一要从中医学角度认识患者所得肿瘤的特点,二要考虑患者曾经所接受治疗可能对其阴阳气血、脏腑功能造成的影响,三要考虑即将进行的治疗可能对其阴阳气血、脏腑功能造成的影响,四要考虑目前患者的症状和舌苔脉象。这样就突出体现了传统中医学强调“整体思维”和“预防为主”的思想,因而会有更好的长期效果和整体效果,而传统的望闻问切只涉及到其中的第四条。 问:中医临床治疗肿瘤需要了解什么情况? 答:中医治疗恶性肿瘤,除了要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了解患者的大致病史及体力、饮食、大小便、睡眠及其它自身症状和舌苔脉象等基本情况之外,还应了解肿瘤部位包括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肿瘤的细胞类型及其生物学特点,已经、正在和将要采取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及其主要副作用等现代医学知识,还要了解在过去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及目前所存在的情况,特别是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色素及肝肾功能等。因此,肿瘤患者看中医应带上必要的病历资料和检验、检查报告。 问: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有什么优势? 答: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特别是到了衰竭阶段,或者已经采用多种治疗方案和治疗手段,而病人体质已难以承受或不愿意接受新的针对肿瘤的治疗时,或者无法采取针对肿瘤的有效治疗而胃肠道、呼吸系统等脏器的生理功能已受影响或患者有诸多不适症状时,采用中药治疗可以达到缓解或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甚至稳定病情、延缓发展、延长寿命的效果。 问:为什么治疗肿瘤还要用汤剂? 答: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现代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已有多种中药制剂,包括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针剂等,都有一定效果,但传统的汤剂仍是临床专家所喜用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中成药的加工工艺不能达到汤剂的全部效果,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医强调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同是某一种肿瘤但患者不同,或者同一患者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所接受治疗不同,那么其体质特点、气血虚实和脏腑功能都是不一样的,汤剂以其组方的灵活性更便于适应临床千差万别的情况,所以更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问:如何认识验方治疗肿瘤? 答:民间流传有一些所谓治疗肿瘤的验方,尽管有的验方会有部分患者治疗有效,甚至获得“治愈”,但绝大多数未经严格、科学的临床验证或实验研究,不可轻信,更不可长期使用。从理论上说,验方也有其适应症,也须按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确定患者是否适用;从客观上说,大多数民间验方中都含有有毒成份或未知成份,其有效剂量、中毒剂量、中毒反应、救治方法等情况未明,因此不提倡盲目应用。
老中医李济生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运用大黄、芒硝等攻下药物的体会

老中医李济生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运用大黄、芒硝等攻下药物的体会李济生老中医,为教授、主任医师,行医35年,学验俱丰,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的经验,尤其是在运用大黄、芒硝等攻下药物的体会上,更是独具特色,别有心得。
肿瘤患者多见于邪盛正虚,按中医传统辩证,属于元气大亏,阴阳虚衰之候,理当大补气血,固护元气。
但根据李济生多年来的经验,补法并未能使癌症患者身体强壮,肿瘤也未见消失,最终不治而亡。
我们认为,癌肿是因病而致弱,癌毒是发病的主因,只有大量地驱除癌毒,才能有效地固护元气。
于是我们大胆的将有破积,驱毒,攻积之攻的通里攻下法用于临床。
实践证明,攻下法不但适用于体壮的癌症早期,而且还适用于体弱的癌症晚期(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的复发癌),其临床疗效也超出预料之外,正如金元时期的攻下派代表人物张子和所言;“邪去而正安”,“大积大聚,大病大秘,大涸大坚,下药乃补药也。
”[典型病例] 秦万杰,男,50岁,吉林省汪清县农民。
病人1992年5月出现咳嗽,胸痛,胸闷,呼吸不畅,痰中带血,明显消瘦。
至七月突然出现咯血,先后二次约800毫升,经延边医学院附属医院x线胸片提示:左第四肋间有3.5×3.5厘米大小的肿瘤阴影,并于气管镜检杳找到癌细胞,诊为周围性肺癌。
[治疗] 1992年8月6日就诊我处,但见咳喘,痰中带血,胸痛憋闷,面红汗出,乏力消瘦,发热,腹胀,口渴喜饮,大便已数日末行。
听诊左侧呼吸音明显减弱。
心音(一),触诊:腹部胀满拒按,脐周围明显压痛,舌红,苔白厚而黄腻,两脉沉弦而实,证属癌毒於肺,腑气不通。
拟攻下祛癌,解毒养阴。
[方药] 白花蛇舌草30克鱼腥草30克全瓜篓15克夏枯草20克仙鹤草20克熟大黄土15克厚朴15克槟榔15克二丑10克天冬15克北沙参15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服药15天后,热退咳减,痰中无血,胸闷气短,随之改善,二便如常,饮食渐增。
曾因减大黄而出现便秘,故原方剂量继服至二月已无明显症状,之后经常来索药常服,15年追访存活至今,已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
著名中医治疗癌症方药及实例(3篇)

第1篇摘要: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癌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著名的中医治疗癌症方药及其应用实例,以期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一、中医治疗癌症的原理中医治疗癌症主要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推拿、食疗等。
其中,中药内服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
二、著名中医治疗癌症方药1. 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治疗癌症的经典方剂,主要成分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等。
该方剂具有温补肾阳、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气血两虚、瘀血内阻的癌症患者。
实例:某患者,男,65岁,患有晚期肺癌。
经检查,患者出现气短、乏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等症状。
中医诊断为肾阳虚,采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2. 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常用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丹参、三七、冰片等。
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肿瘤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状。
实例:某患者,女,58岁,患有晚期乳腺癌。
患者出现乳房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诊断为瘀血内阻,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食欲有所改善。
3.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治疗癌症的经典方剂,主要成分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等。
该方剂具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气血两虚的癌症患者。
实例:某患者,男,70岁,患有晚期肝癌。
患者出现乏力、腰膝酸软、口干舌燥等症状。
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4. 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常用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鳖甲、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肿瘤在目前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粗略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病约600多万,其中有较大量的人接受各种形式的传统医学治疗,在我国每年新发病的100多万病人中,则有80%左右的病人运用中医药治疗。
经中医药或中医药为主的方法治疗后,可提高5年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提高肌体免疫力,减轻手术、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对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期。
中医药的治疗已逐步成为我国防治肿瘤的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恶性肿瘤具有预防作用。
恶性肿瘤是人体阴阳失衡,体虚邪入五脏六腑所致,通过中医药的免疫调整作用,平衡肌体的阴阳可达到预防癌症的效果。
例如:云芝、木耳、松蕈、冬菇等菌类植物所含多糖体,刺梨、猕猴桃、无花果、山楂等果类所富含的抗坏血酸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免疫功能均有增强和调整作用。
人参、大枣、白术、绞股蓝、乌龙茶等,能阻断致癌物质的致癌活性,同时也能抑制癌细胞的增长。
研究还表明,中医药对恶性肿瘤具有治疗作用。
如中药复方,可减轻晚期癌症病人的痛苦;在放、化疗过程中,配合中药治疗,可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强疗效;对晚期癌症、手术及放化疗禁忌症患者,以中药为主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点:1、保持人体器官的完整性;2、适应范围广,适用于早、中、晚各期及经过其它方法治疗的康复病人;3、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4、生存质量高,中西结合治疗,治愈率、好转率、生存质量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恶性肿瘤仍是现代医学领域待以攻克的堡垒,多种手段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疗将不断为人们所用,由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肯定,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极大的关注,中医药的参与率将不断提高,扶正培本通过提高肌体免疫机制与癌细胞相抗,具有广阔的前景。
新区医院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