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讲课)
《克和千克的认识》课件(1)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书第89页第4题)
150( 克 ) 4 (千克 )
450 ( 克 ) 100 ( 克 )
1 千克棉花和 1 千克铁比较, 哪个重一些?
一样重。
书 第90页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 蜂鸟,大约只有 2 克重。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 鸵鸟,大约有 100 千 克重。它的一个蛋就 重 1 500 克。
我今年10岁,重30克。今天,我去超 市买了一枝长15克的铅笔,买了一袋重200 千克的果冻。 15厘米 200克
30千克
古代的秤其实就是现在的杆秤。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经济的发展,社
会的进步,对衡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东汉初
年,木杆秤应运而生,成为后人创造戥秤的
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法制计
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
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 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每天 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 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 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 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 饭吃光 。
2、写出体重。(书第88页第2题)
30 千克 ____ ____ 35 千克 ____ 65 千克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900
2 100 200 Kg 300
400
500 600
100
1 900
700 800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书第88页第1题)
500 克 ____
600 克 ____ ____ 200 克
我们学到了什么?
1、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有 ( 克 )和( 千克 )。 2、1千克=(1000 )克,1千 克又叫( 1 )公斤。 3、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 常用( 克 )做单位; 称一般 物品的重量时常用 ( 千克 )单位。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1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千克和克的复习。
(1)问:重量单位哪个大,哪个小?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三、时、分、秒的复习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克和千克的认识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
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克和千克认识克和千克课堂ppt

03
他小组再接再厉。
THANKS
内容概述
本节课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了解克和千克的定义,然后学 习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最后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和案例分 析。
02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定义
1 2
克
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非常 轻的物体的质量。
千克
千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也称为公斤,通 常用于表示较重的物体的质量。
3
单位换算
1千克等于1000克,1克等于0.001千克。
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食品质量
在购买食品时,包装上会标明 食品的质量,如糖果、饼干等
。
称重工具
使用电子秤、台秤等称重工具来 称量物品的质量。
测量工具
使用天平、砝码等测量工具来测量 物品的质量。
克和千克的转换
转换方法:将克转换为千克时 ,将克数除以1000即可;将千 克转换为克时,将千克数乘以 1000即可。
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即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但密度不变时,质量 与体积成正比。
04
实践活动
实验活动准备
实验物品:天平、 电子秤、砝码、硬 币、水果等。
实验时间:约2课时 。
实验场地:实验室 、教室等。
实验目的和方法
实验目的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关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05
课堂互动
问题和解答
1
老师向学生们抛出关于克和千克的问题,鼓励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提问。
2
对于正确回答或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老师 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对于学生们的疑问,老师耐心解答,并引导他 们从问题中寻找答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公开课用)

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对衡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东汉 初年,木杆秤应运而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实行法制计量的文明古国,无论从古代计量
精度上看,还是从计量单位和计量管理体制 上看,都是举世无双的。
秤的认识 指针
0
500克
1千克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书第88页第1题)
世界上最小的鸟: 蜂鸟,大约只有 2 克重。
世界上最大的鸟: 鸵鸟,大约有 100 千 克重。它的一个蛋就 重 1 500 克。
思考题
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哪一个 重一些?
一样重
小莉的妈妈买了8千克的西瓜,付给售货员 20元,找回4元,平均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1)先求买西瓜用去多少钱? 20-4=16(元) (2)再求平均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16÷8=2(元) 列综合算式: ( 20-4 )÷8
____ 500 克
600 克 ____ ____ 200 克
2、写出体重。(书第88页第2题)
30 千克 ____ ____ 35 千克 __ 65 __ 千克
1、一个苹果重150( 克 )。
2、一个南瓜重4(千克 )。
3、一个排球重450(
克)。
4、一个西瓜重5(千克 )。
(1)菠萝的重量是(
(4000)克
4千克
3000克
( )千克
我们学到了什么?
1、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有( 和( 千克 )。
克)
2、1千克=(1000 )克,1千 克又等于( 1 )公斤,也等于我 们平时所说的( 2)斤 3、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 常用( 克 )做单位; 称一般 物品的重量时常用( 千克 ) 单位。
《克和千克》教案公开课

《克和千克》教案精品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克和千克的含义;2. 让学生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3. 让学生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换算。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克和千克的含义1. 克: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符号为g,1克等于1克的质量;2. 千克:千克是质量的高级单位,符号为kg,1千克等于1000克的质量。
2.2 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 1千克= 1000克;2. 1克= 0.001千克。
2.3 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换算1. 运用克和千克对日常生活中的质量进行计量,如水果、蔬菜、药品等;2. 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的换算,如将200克转换为千克,或将5千克转换为克。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1. 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克和千克的含义;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克和千克的换算过程。
3.2 小组讨论法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3 问题解决法1. 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解决;2.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1. 利用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质量的计量单位;2. 引出克和千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克和千克的含义和换算关系1.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克和千克的含义;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克和千克的换算过程。
4.3 小组讨论和分享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用)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p85-86 练习十八1、2、3题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于“克和千克”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出示主题图)前几天,这几位小朋友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一些物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6个苹果重1千克;一盒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师:老师还调查收集了一些同样的数据:一袋盐500克,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45克,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茶叶450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
(PPT出示)师: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受1克有多重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一枚2分的硬币,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
说说你有什么感觉?生:很轻,非常轻,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师:我们可以用天平来称出这个小正方体有多重。
克和千克的认识精品PPT课件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设计人:
下面哪句话是表示重量的?
1、小红身高1米。 2、小亮的书包4斤重。 3、明明大约30千克。 4、我的钢笔长10厘米。 5、小东家离学校500米。 6、一个果冻18克。
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150(克) 4千( 克)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450(克 ) 100(克 )
下面这两段话写得对不对?
1.张小明今年10岁,30克 重.他去超市买了一枝铅笔长7克, 买了一袋果冻重200千克.
2.他去公园看见了世界上最小 的鸟:蜂鸟大约2克重,还看见了世 界上最大的鸟:鸵鸟,大约100千 克重,它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请仔细想一想, 同学们,请仔细想一想,我们 分别有多重? 分别有多重?
3
2
要买1千克瓜子 可以怎样买 要买 千克瓜子,可以怎样买 千克瓜子 可以怎样买?
400克 克
200克 克
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爷爷: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 身高已经120千克,体重已达30克, 每天早上吃 身高已经120千克,体重已达30克 120千克 30 千克 120厘米 30千克 120厘米 30 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 60千克的蛋 250克的牛奶 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 60克 60克 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 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 千克的馒头 100克 100克 妈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妈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1千克 爷爷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 爷爷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
1.填空 填空 2000克=( 2 )千克 克 ( 6千克 ( 6000 )克 千克=( 千克 4千克 克=( 4500 )克 千克500克 ( 千克
4000克
2千克 千克+200克=(2200 )千克 千克 克 (
2000克
2
填上合适的单位
3
千克
800 克
498 克
2
千克
你会连线吗? 西瓜 35克
课外实践题: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 菜场买菜 * 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
超市购物清单(菜场买卖清单) 超市购物清单(菜场买卖清单)
物品名称 例:梨
数量 4个
重量 500g
方便面
5千克
3.在 5千克 千克
里填上“﹥、﹤或=。 ﹥ 4500克 克
600克 ﹤ 60千克 克 千克 300克 ﹤ 克 1300克 ﹤ 克 300千克 千克 13千克 千克
4.想一想,说的对吗?× 、小明今年 岁 约重2千克 千克。( ) 2、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 、一个乒乓球约重 克 3、1千克铁比 千克棉花重。(×) 、 千克铁比 千克棉花重。( 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克和千克
二年级下册 教师: 教师:王娟
你见过哪些秤?
电子秤 天平 盘秤 弹 簧 秤
磅秤
台秤
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将所要称的物品用塑 同桌合作, 同桌合作 料袋装起来。 料袋装起来。 2. 先试着估测物品的质量,再用 先试着估测物品的质量, 弹簧秤称量。 弹簧秤称量。 3.称量时动作要轻,保持教室安静。 称量时动作要轻,保持教室安静。 称量时动作要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