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5篇】-最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5篇《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论文开题报告篇一论文题目: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选取《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它顺应普高课改要求,而又能促进我校的各科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质量。
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
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正确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就会产生教育创新的精神力量,就能积极进行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就全国而言,许多家教育科研单位和学校都做过,他们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科研经验。
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虽然,许多学校和教师接爱了课改新理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教和学的有效性还不高。
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当然专业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
中国的教师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我们的课改实践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我们应当有自己最丰富的、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点的案例宝库。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有效教学”:(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对所记录的典型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
冶金毕业设计

冶金毕业设计冶金毕业设计冶金工程是一门涉及金属材料的开采、提炼、加工和应用的学科,它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冶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内容以及如何成功完成毕业设计。
首先,冶金毕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将我们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通过毕业设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冶金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要求,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毕业设计也是对我们整个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回顾,是对我们学术成果的展示和证明。
其次,冶金毕业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础,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与冶金工程相关的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
选题时,我们可以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然后是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在毕业设计中,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或模拟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是结论和建议。
在毕业设计的结尾,我们需要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要成功完成冶金毕业设计,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
首先是明确目标。
在开始毕业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方向,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成果。
其次是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然后是深入研究。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选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技术进展。
接下来是实践操作。
在毕业设计中,实践操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或模拟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是撰写论文。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果是一篇完整的论文,我们需要将研究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阐述。
在完成冶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学习资源和工具。
例如,我们可以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冶金 毕业论文

冶金毕业论文冶金毕业论文冶金学是一门关于金属的研究和应用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致力于探索金属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质,以及如何将这些性质应用于制造和加工过程中。
冶金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从矿石开采到金属制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一、冶金学的历史冶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金属制造工具和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金属的认识和应用也逐渐深入。
例如,古代埃及人使用火焰和石制工具将铜矿石熔化,并制造出铜制品。
这些早期的冶金技术为后来的冶金学奠定了基础。
二、冶金学的分支领域冶金学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分支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应用。
其中一些分支领域包括:1. 冶金冶炼学:研究如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将其纯化和合金化。
2. 金属学:研究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如何改善其性能。
3. 材料科学:研究金属和其他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制备方法。
4. 金属加工工程:研究如何将金属材料加工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制品,例如铸造、锻造、焊接等。
5. 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金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并开发防护措施。
三、冶金学在工业中的应用冶金学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冶金冶炼学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矿石开采和金属提取过程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金属学的研究成果则被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设计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材料科学的研究成果则被应用于开发新型材料,例如高强度和耐腐蚀的合金。
金属加工工程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例如汽车零部件、航空器零件等。
金属腐蚀和防护的研究成果则被应用于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四、冶金学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尽管冶金学在科学和工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矿石资源的逐渐枯竭,矿石开采和金属提取变得越来越困难和昂贵。
此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冶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冶金学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冶金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冶金工程硕士毕业论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等离子束表面冶金Fe基涂层的研究等离子束表面冶金耐磨镐型截齿的研究大型冶金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与实施研究冶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商业银行冶金物流融资产品设计与推广大连市冶金工业发展问题探讨四川省冶金机械厂发展战略研究冶金企业危险辨识与动态监控预警方法研究基于.NET的有色冶金信息化服务平台及一种网络爬虫的研究与实现基于无线网络的冶金起重机结构应力远程监测技术研究冶金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研究安徽省冶金业绿色物流效益模型系统研究大型冶金建设工程的施工招标钢铁冶金计算应用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粉末冶金件表面塑性变形强化规律的研究粉末冶金模具资源共享技术与协同设计系统的研究氮化铁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机理的研究吉林省冶金研究院改制方案研究UMG-Si制备过程中湿法冶金除B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实验研究冶金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评价研究云南冶金集团供应链管理系统规划研究冶金复合双金属管界面力学性能研究冶金级硅直接制备太阳能级硅预处理实验研究等离子冶金梯度碳化物高强韧截齿刀头组织性能研究激光淬火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某冶金企业钢管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实现基于安全检查表的冶金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研究冶金级硅造渣精炼除硼动力学研究粉末冶金粉尘对呼吸系统健康影响大型冶金企业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研究多功能数控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实验设备的研制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冶金工艺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循环经济的天津冶金企业节能减排对策研究湿法冶金置换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湿法冶金置换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首钢冶金废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冶金地质单位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与设计磷吸杂改善产业化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性能氯化物熔盐去除冶金级硅中杂质硼的研究ABB公司中国区冶金服务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加入WTO后国有冶金企业防止人才流失对策研究生物冶金技术在R公司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基于数据的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控制补偿方法的研究国内有色冶金项目EPC总承包商的质量保修管理分析鸿泰公司粉末冶金制品市场拓展策略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S冶金矿业集团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冶金级硅造渣氧化精炼除硼研究鞍山市冶金行业发展对策研究低硅烧结矿分形结构及冶金性能的研究冶金废渣对低阶煤低温催化干馏影响的研究大型冶金企业风险管控研究铜对磷硼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冶金项目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研究粉末冶金汽车同步器齿毂精密成形模具研究粉末冶金模具PDM系统的研究开发冶金炉渣梯级利用技术研究大型冶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控制与管理研究铜冶金城市铜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仿真预测系统的开发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预算管理研究湿法冶金浓密洗涤过程控制策略研究基于胜任力的有色冶金设计院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铁氮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探索与铁氮相变的理论研究基于UG的粉末冶金模具CAD系统精整工艺模块的研究与开发基于内部控制的有色冶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包头冶金工业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冶金产品价格的决策与分析粉末冶金钼板轧制工艺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研究基于UG的粉末冶金模具成形模CAD系统的开发研究冶金熔化过程中利用电极烧结废料增硅增碳的实验研究基于安全人机工程理论的钢铁冶金天车作业安全研究磷、硼对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西门子变频器在华营销策略研究基于QHSE的冶金建设项目管理研究大型冶金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研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基于环境信息披露的我国冶金行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湿法冶金全流程建模与优化湿法冶金浸出过程建模与优化高性能粉末冶金渐开线直齿轮的研究与开发基于UG的粉末冶金工艺性判别系统开发与研究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性能改善冶金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和遗传算法研究碱性液腐蚀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的研究熔融态冶金级硅中杂质的挥发去除行为研究基于SolidWorks的粉末冶金拉下式成形模CAD系统的开发原位合成莫来石晶须韧化微波冶金用刚玉—莫来石耐火材料的研究湿法冶金浓密洗涤过程建模及关键变量预测湿法冶金铜萃过程铜组分含量预测方法的研究湿法冶金铜萃取过程的建模与优化基于UG的参数化粉末冶金模具图形库的研究与开发高强度、高复杂度粉末冶金齿轮的设计及制备粉末冶金模具CAD系统开发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冶金行业烟气特性及其除尘器的选型研究冶金重型车车架结构优化方法的研究热锻条件下大型钢锭内部主要冶金缺陷的演变大型冶金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研究制备微冶金结合涂层的电弧喷涂方法工艺研究Al-P系中间合金粉末冶金合成工艺研究19世纪下半期俄国煤炭业和黑色冶金业发展述略某航空发动机粉末冶金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研究重钢铁矿石冶金性能及合理经济配矿的研究冶金硅太阳电池的欧姆接触制作及质量分析基于JSP技术的冶金设备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的研究基于装配模型的粉末冶金成形模CAD系统的开发粉末冶金316L不锈钢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冶金工程EPC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莱芜市Y粉末冶金厂1万吨粉末冶金制品项目可行性分析冶金建设工程质量评判与信息管理方法研究粉末冶金闸瓦的研究与设计120T冶金重载运输车有限元分析及关键部件优化冶金企业内部铁路运输区域安全监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汉钢烧结矿冶金性能试验研究冶金设备检修维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于数据驱动的生物氧化冶金过程控制及优化研究云南冶金科研中心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策略研究粉末冶金热锻连杆的有限元分析单面焊陶瓷衬垫熔渣与熔池金属冶金行为研究熔体发泡法与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泡沫钢工艺研究粉末冶金多元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利用低品位、高含碳冶金尘泥制备金属化球团研究镍包铜复合粉末的制备工艺及其粉末冶金行为的研究JQ型无铅汽油发动机粉末冶金摇臂镶块的研制冶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冶金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冶金焦化有毒物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电子束熔炼冶金硅中杂质蒸发行为研究泡沫铝芯三明治的粉末冶金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冶金企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双层辉光离子渗含钛表面冶金高速钢及其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含氮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制备的热力学分析及性能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江油冶金机械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冶金级硅精炼除硼研究粉末冶金铝基固体自润滑材料的研究我国冶金企业R&D组织设计研究真空冶金法提纯高铝掺杂单晶硅尾料湿法冶金铜萃取组分含量软测量方法研究冶金项目施工进度控制优化及管控系统研究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探析湿法冶金浸出过程建模与优化温压粉末冶金模具工作状况的数值模拟钙脱氧的氧化物冶金钢中夹杂物及大线能量焊接性能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Fe-锰锌铁氧体基软磁材料的研究中国二十二冶集团A类冶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冶金硅太阳电池的P-N结制造工艺分析与优化冶金材料微波介电性能变温测试技术研究冶金工业出版社人力资源规划研究中间包冶金过程模拟与结构优化闭孔泡沫铝与铝及铝合金覆板的冶金结合等离子束表面冶金Fe基涂层的研究等离子束表面冶金耐磨镐型截齿的研究大型冶金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与实施研究冶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商业银行冶金物流融资产品设计与推广大连市冶金工业发展问题探讨四川省冶金机械厂发展战略研究冶金企业危险辨识与动态监控预警方法研究基于.NET的有色冶金信息化服务平台及一种网络爬虫的研究与实现基于无线网络的冶金起重机结构应力远程监测技术研究冶金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研究安徽省冶金业绿色物流效益模型系统研究大型冶金建设工程的施工招标钢铁冶金计算应用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粉末冶金件表面塑性变形强化规律的研究基于供应链的有色冶金企业原料供应管理系统设计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航空冶金特种工艺质量控制研究等离子原位冶金碳化钨结晶过程研究改善昆钢焦炭冶金性能研究有色冶金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钨钼冶金过程中氨氮废水的治理研究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中长期战略研究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研究创新型冶金企业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管理机制研究钢铁冶金企业大宗材料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冶金多晶硅的电学性能研究粉末冶金精密成型压机新型模架设计与优化邯钢高炉原燃料冶金性能对喷煤量影响的研究双层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离子液体在黄铜矿湿法冶金中的应用研究准格尔矸石电厂CFB灰中提取冶金级氧化铝工艺研究高碱度CASMTN六元熔融还原炉渣冶金性能研究Al_2O_3/SiO_2比对烧结矿成矿特性与冶金性能影响研究200T全自动粉末冶金压机的研制基于物理冶金学和BP网络的热轧带钢组织—性能的模拟和预测冶金余热回收节能方案的研究冶金法提纯工业硅的研究冶金法多晶硅铜沉淀行为研究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感应烧结过程研究在升级冶金级硅衬底上用ECR-PECVD沉积多晶硅薄膜冶金法多晶硅中的缺陷及磷吸杂实验研究粉末冶金钼管热挤压工艺基础研究冶金企业煤气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及泄漏扩散模拟冶金熔体表面性质分析的数字成像检测系统研究冶金炼钢工业厂房施工工期进度管理工业硅的冶金法提纯研究南钢高炉炉料冶金性能及炉渣粘度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冶金专业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大型冶金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和预测模型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项目管理模型冶金高炉工程进度控制研究基于人力资本定价的企业中层经理薪酬激励研究粉末冶金钢—铜合金双金属翻边轴瓦材料的研制耐液锌腐蚀粉末冶金材料的研究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特征摩擦组元与铜基体的界面及其对摩擦磨损机理影响研究用低品位矿和钼渣湿法冶金制备钼酸盐的研究粉末冶金材料结合面特征参数识别与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及其变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冶金过程中统计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优化程序的研制粉末冶金法制备SiCw/AZ91复合材料研究利用冶金渣余热催化气化城市生活垃圾的试验研究双膜工艺深度处理冶金综合废水中试研究粉末冶金Fe-2Ni-1Cu-0.6C合金烧结助剂的研究氧化物冶金工艺对热轧EH40钢板大线能量焊接性能的影响粉末冶金钛合金及多孔钛研究砷污染治理及砷资源回收利用的清洁生产新技术研究冶金法制备高纯硅工艺研究铁矿石冶金性能测控网络系统的研究数字视频技术在冶金过程监控中的应用合金元素对粉末冶金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铝合金激光焊接冶金研究火法冶金工艺处理电子线路板并富集贵稀金属的试验研究NdB_6合成及多元(TiB+TiC+Nd_2O_3)/Ti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技术高能球磨粉末冶金制备工艺对Al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机械合金化-粉末冶金SiCp/6061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问题研究湿法冶金浸出过程监测与故障追溯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硬切削粉末冶金气门座圈的研究冶金矿山矿井安全现状模糊综合评价研究PTA原位合成含TiB_2金属陶瓷涂层的冶金过程及组织控制粉末冶金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机械性能的研究准高速列车用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的研制鄂尔多斯电力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问题研究放电等离子烧结WC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及其性能研究冶金工业企业建筑环境色彩改造研究冶金石灰竖窑燃烧过程的仿真模拟研究冶金工业废渣类添加剂对燃煤助燃脱硝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固定合同总价模式下冶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粉末冶金A1CuMgSi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真空感应熔炼和定向凝固提纯冶金级硅研究冶金行业机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与研究冶金法去除工业硅中杂质的研究基于模糊粗糙理论及智能优化算法的冶金备件采购优化研究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烧结矿冶金性能测控系统的设计铁矿石冶金性能测控系统设计及其智能炉温控制算法研究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组织性能研究湿法冶金浓密洗涤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粉末冶金烧结钢用渗铜剂的成分与性能研究稀土添加对粉末冶金钛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钨湿法冶金离子交换新工艺的研究粉末冶金结合微弧氧化制备医用钛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表征江苏Metallurgy机械公司目标集聚战略研究泡沫铝粉末冶金复合加热法制备技术的试验研究高砷冶金废料的回收与综合利用冶金工业厂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策略研究MoS_2在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的作用机理云南冶金集团管控模式优化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泡沫铝材料的工艺研究基于VTK的冶金流动过程仿真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新型Si-Al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Cu/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三层氮化硅薄膜的设计及研制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涂层的耐腐蚀性研究PCBN刀具切削粉末冶金气门座圈切削性能研究单向压制时粉末冶金台阶零件的密度分布规律研究利用含钛冶金渣制取光催化材料的实验研究AZ31B镁合金焊接冶金性能研究冶金桥式起重机静动态特性和疲劳寿命分析粉末冶金法制备β-SiCp/Al电子封装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等离子刻蚀周边工艺与冶金硅太阳电池的漏电粉末冶金气门座的合金设计及组织性能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粉末冶金电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制备Fe-Al-Cr合金层及其性能研究褐煤制备冶金还原气的研究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损害认定机制研究利用硅片切割废料研制冶金辅料的实验研究等离子束表面冶金高硅涂层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Cu/TiB_2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的研究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国际创业战略研究压力容器用钢氧化物冶金技术研究Mg_2B_2O_(5w)/ZK60镁基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法制备及性能研究冶金尘泥含碳球团还原动力学研究物理法提纯冶金级硅及其机理研究超纯铁粉制备粉末冶金铁基结构材料及其渗碳处理性能研究冶金法制备多晶硅的晶体生长及其杂质缺陷研究氧化镁真空炭热还原物料制备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生物医用多孔钛及性能研究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层的耐空蚀性能研究冶金企业内部铁路运输地面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宁夏英力特河滨冶金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国有大型冶金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建设研究Nox在三相流化床中催化氧化难选冶金精矿循环条件的研究夹杂物对粉末冶金涡轮盘应力强度因子及裂纹扩展寿命的影响研究粉末冶金Fe-C-Cu-Cr-Mn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粉末冶金Ti-47Al-2Nb-2Cr合金高温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研究粉末冶金FGH4169高温合金的制备、组织、力学性能及热加工性能研究合金元素对粉末冶金镁锌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北票市粉末冶金产业集群升级对策研究湿法冶金置换过程监测与故障追溯冶金企业铁路运输编组取送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优化冶金企业生产与物流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湿法冶金过程中若干金属富集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高强高耐磨粉末冶金热作模具(GFR)材料组织设计与制备泡沫铝的粉末冶金制备方法及其相关性能研究回转窑焙烧优质活性冶金石灰的质量研究烧结工艺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国有冶金企业集团战略管理模式研究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AZ91镁合金组织及显微硬度的研究粉末冶金原位合成Al-Cu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第三冶金公司数据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弧熔炼—粉末冶金制备Fe掺杂高锰硅化物热电材料造球技术在冶金再生资源中的应用研究大型冶金建设项目管理的研究——宝钢2~#彩涂工程全过程管理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深孔钻机粉末冶金刹车块研究微细铬铁粉对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性能的影响重钢五流方坯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及冶金效果的研究大型冶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研究汽车同步器粉末冶金同步环用湿式铜基摩擦材料粉末冶金法制备Ni包覆TiC颗粒增强H13钢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短碳纤维表面处理及粉末冶金法制备Cf/Al复合材料的研究纳米金属合金粉体制备及其粉末冶金特性研究(Fe-Ni与W-Ni-Fe纳米合金制备研究)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铬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基于抽样模拟技术的有色冶金配料过程优化方法研究大系统理论在钢铁冶金加热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冶金动力企业的备件管理研究K417G热裂纹粉末冶金修复技术研究重金属湿法冶金过程钙镁结晶的基础相化学研究宁夏英力特河滨冶金有限公司高纯硅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基于分段形态表示的冶金能源缺失数据填补铁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的作用冶金铁矿企业提升质量管理竞争力的研究与实践冶金行业喷印标记执行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核电槽楔铜合金电真空冶金及成型工艺的研究粉末冶金反应合成碳化钒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基础研究粉末冶金渗铜钢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中国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干部管理研究合金元素对粉末冶金低合金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研究基于SOA的冶金行业检化验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重钢LF炉品种钢精炼渣料配方优化及冶金性能研究Fe-Mn-C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粉的预混合制备研究粉末冶金电加热烧结炉的温度控制系统电渣冶金炉渣成分与物相的变化研究粉末冶金TiAl合金的包套轧制工艺及其热处理研究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粉末冶金温压高性能铁基材料的研制粉末冶金纳米羟基磷灰石—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活性制备工艺对铁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基体及其摩擦锰锌铁氧体软磁复合材料的粉末冶金工艺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Nb_3Al超导体及其超导性能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纳米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八钢高炉入炉原料的冶金性能及配料优化研究高温冶金炉煤气爆炸特性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硼酸镁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钨钼分离理论及新工艺研究非均相含钛冶金熔渣流变特性及导电性研究热处理对粉末冶金Ti-47Al-2Cr-2Nb-0.2W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SDM冶金设计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转底炉处理冶金含锌尘泥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冶金烧结除尘灰气力输送试验与应用新民冶金配料厂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熔体处理对提高高性能铝材冶金质量和力学性能的作用研究冶金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以重钢股份公司为例矿产资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组织再造分析深孔钻机用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的研究电子束熔炼提纯冶金级硅工艺研究高速铁路用Cu-Fe粉末冶金刹车材料的研究包套轧制—粉末冶金法制备泡沫铝夹心板材料的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Ni-Co-Al系高温合金的摩擦学性能研究NbC颗粒增强45CrMoV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气基直接还原竖炉用氧化球团的制备及其冶金特性研究川威LF炉精炼渣的组成及冶金性能的研究昆钢LF炉精炼渣的组成及冶金性能的研究辽宁冶金技师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粉末冶金制备Cu/Invar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的研究有色冶金污泥的稳定化/固化处理研究粉末轧制及相关粉末冶金方法制取变形镁合金板带材的研究我国经济过剩运行下冶金行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电磁净化技术理论及工艺研究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实训中心的成本控制研究耐高浓度铁离子的菌种驯化及其浸矿实验研究粉末冶金钼合金热锻的性能和显微组织研究基于改进GTD法的冶金煤气流量缺失数据填补小模数弧齿锥齿轮粉末冶金成形齿面的设计与模具制作冶金企业铁路运输取送车优化调度方法研究能源预测及能源优化技术在冶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国内冶金行业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冶金设备用宽温铁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冶金专业论文

冶金毕业学习报告摘要冶金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 同时冶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从石器时代到随后的青铜器时代, 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融合了冶金的发展。
关键字: 电气自动化冶金未来引言冶金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 同时冶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从石器时代到随后的青铜器时代, 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融合了冶金的发展。
本人所在的岗位是车间的电气维修工, 负责本车间低压线路、电机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修理与保养工作。
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熟悉所辖范围内的电力、电气设备的用途、构造、原理、性能及操作维护保养内容。
严格遵守部颁电路技术规程与安全规程, 保证安全供电, 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
要经常深入现场, 巡视检查电气设备状况及其安全防护, 倾听操作工的意见, 严禁班上睡觉。
认真填写电气设备大、中检修记录(检修项目、内容、部位、所换零部件、日期、工时、备件材料消耗等项)积累好原始资料。
掌握所使用的工具、量具、仪表的使用方法并精心保管, 节约使用备件、材料、油料。
搞好文明生产, 做好5S管理。
、作为一个学习了冶金知识专业的员工, 要把本岗位与冶金有机的结合起来,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的发展方向, 而冶金行业也在向高精度、连续化、自动化、高效化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 在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 钢铁工业向高精度、连续化、自动化、高效化快速发展, 使钢铁生产工艺、产品和技术装备呈现出如下特点:1.流程短、投资少、能耗低、效益高、适应性强和环境污染少的新技术、新工艺被不断应用;2.提高产品的外形尺寸精度、改进表面形貌和改善内部质量的技术受到重视;3.生产技术装备向大型化、现代化、连续化迈进。
精炼炉钢包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精炼炉钢包设计参考文献1.王成喜.我国大中型电炉炼钢技术现状调研和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2: 3-4.2.李中金,刘芳,王承宽.我国钢水二次精炼技术的发展[J],特殊钢,2002,23(3):10-14.3.魏衡江.钢水二次精炼自动化概况[J],冶金自动化,1995, 2(3): 5-9.4.马竹梧,邹立功,孙彦广.钢铁工业自动化[J],炼钢卷,2000, 10(14): 259-261.5.陈伟庆.美国的炼钢技术现状[J],钢铁,2000, 35(6): 66-69.6.虞明全.德国电弧炉炼钢的最新进展[J],工业加热,1999,23(2): 13-16.7.李里,周瑞和,薛念福.攀钢连铸钢包热循环的现状与分析[J],钢铁钒钦,2002,23(1):6-11.8.倪满森.降低出钢温度实现低过热度连铸[J],炼钢,1999, 15(5): 10-13.9.李士琦,李伟立,刘任刚.现代电弧炉炼钢[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5, 67-75.10.李中祥译.炼钢电弧炉设备与高效益运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17-40.11.员卫国.炼钢电弧炉电极升降微机控制的回顾和总结[J],工业加热,2000,7(1):1-4.12. YS.KOO, T.Kang etal. Thermal Cycle Model of Ladle for Steel Temperature Control in Melt Shopandits Application [C], Steelmak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89: 415-421.13.马廷温,王平.跨世纪的电弧炉炼钢技术[J],特殊钢,1995,16(2): 3-9.14. J.W.Hlinka, A.W.Cramb, D.HBright.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Thermal History of ALadle of Steel [C], Steelmak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85: 35-47.15.沈才芳,孙社成,陈建斌.电弧炉炼钢工艺与设备(第二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46-60.16.姚一清等译.三相电弧炉的电气设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58,55-65.17.马廷温.电弧炉炼钢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89-95.18.刘小河,程少庚,苏文成.三相电弧炉电气系统的模型探讨[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8, 4(1): 73-82.19. N丄.Samways, T.E.Daney. Factors AffectingTemperature Drop Between Tapping and Teeming [C], Proceedings of Electric Furnace Conference, 1959: 268-283.20.李京社,武骏,李士埼.交流电弧炉的工作电抗模型与电气运行合理化[?!],炼钢,1999,15(6): 40-43.。
冶金工程毕业论文

冶金工程毕业论文冶金工程毕业论文冶金工程是一门研究金属和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的学科。
作为一名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是我们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机会。
本文将探讨冶金工程毕业论文的一些重要方面,包括选题、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等。
一、选题选题是冶金工程毕业论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一个好的选题能够为研究提供方向和动力,同时也能够吸引导师和评审委员会的兴趣。
在选择选题时,我们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同时也要关注行业的热点问题和需求。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研究新型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或者研究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变化等。
二、研究方法在进行冶金工程毕业论文的研究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两种。
实验方法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得数据和结论,而理论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计算来获得结果。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我们需要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可行性。
对于一些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持的研究,我们可以选择实验方法;而对于一些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的研究,我们可以选择理论方法。
三、实验设计如果我们选择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那么实验设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实验的目的、变量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合理安排实验的顺序和时间,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
四、结果分析在完成实验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结果分析是冶金工程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反映我们研究的成果和价值。
在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使用图表、统计方法和理论模型等工具来展示和解释实验结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讨论和比较,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五、结论冶金工程毕业论文是一项研究性的工作,它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本毕业设计主要设计出钢坯喷号机喷号装置,完成喷号机总体装配图。
钢坯喷号机喷号有很多种实现形式:一种是机械打击式,即用钢针在钢坯上直接打出需要的字符,这种方法对打字装置的机械强度要求较高,因此不采用;一种是高压涂料喷射式,利用高压涂料喷射在钢坯表面形成需要的字符,对喷号装置运动轨迹要求较高,切喷嘴易堵塞;我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与高温涂料混合喷射式,喷嘴对着字模喷射,保证了字迹清晰,压缩空气与涂料不在一个喷嘴,当喷射完毕,向涂料导管喷射压缩空气,解决了堵塞问题。
本设计中的钢坯喷号机字模托盘采用一个圆形分叉支架,在每个支架前段放置字模,当要求喷射某个字符时,伺服电机带动托盘旋转,将所对应的字模转至指定位置,而不是一个位数用一个字模钢带的方法,节省了成本。
字模托盘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开题报告
院 (系): 冶金工程 专业班级: 冶金0801 题目名称:年产90万吨连铸坯的 电弧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 * * 学 号: ********* ****: * *
2012年03月22日 1.文献综述(含主要参考文献) 1 基本现状 1. 1 .世界粗钢产量发展 1850 年, 现代工业化炼钢方法问世, 是以热铁水为原料的酸性转炉和碱性转炉炼钢的方法, 稍后问世的平炉炼钢方法可以消化大量废钢铁料。1900年前后, 电弧炉炼钢方法问世, 主要以废钢铁为原料, 生产特殊钢。其实, 在此之前, 以各种直接还原方法制取钢铁制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现代工业化炼钢方法以高的生产率、优良的质量和低廉的成本, 帮助钢铁产品成为社会最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前期平炉炼钢方法居统治地位, 后60 年为氧气转炉炼钢方法居主导地位。2000 年前后, 大致形成了氧气转炉钢和电炉钢年产量各占2/ 3和1/ 3 的局面。全世界粗钢产量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钢铁生产经历了初期、平炉主导期、转炉主导期、电弧炉取代平炉时期、新世纪电弧炉及转炉高速发展5 个阶段, 特别是2000 年以来,世界钢产量以每年7 020 万t 的增量高速增长。 1.1.1.电弧炉炼钢现状 电弧炉炼钢是钢铁工业的主要炼钢方法之一,电弧炉炼钢是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直接体现了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不直接使用铁矿和焦煤等不可再生资源,减轻了环境负荷。随着废钢积累量的增加,电弧炉炼钢将成为钢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2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现状 1.2.1.总结近30 年来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原料多样化。相继采用铁水、DRI/HBI、碳化铁等作为电弧炉原料,不仅使电弧炉的适应性更强,更是稀释了废钢的残余元素,提高了钢水质量,拓展了电炉钢产品范围。 (2)合理供电。从传统的交流炉向超高功率、高阻抗交流炉及直流炉发展,在降低电网污染的前提下实现低电流长弧操作,大大提高输入功率,缩短冶炼周期。直流炉的优势还在于对电网的污染小、电极消耗低、基本上可以无偏弧、噪音相对较小、对溶池有搅拌作用等。 (3)能量多元化。为降低电(能)耗,提高能量输入强度以缩短冶炼周期,多种形式的能量利用技术被采用,如机械式氧碳枪、二次燃烧、炉壁氧- 燃烧嘴、底吹气等。同时,为利用炉气中的余热,各种废钢预热手段相继出现。 (4)余热利用。降低电弧炉炼钢总能耗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能量消耗,其中废气的余热再利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电弧炉炼钢技术发展集中体现,是基于不同的解决方案,各种炉型的不断涌现,如竖炉、Consteel炉、双壳炉、CONARC 炉、ECOARC 炉等形式的电弧炉。这些炉型的成功应用,均从不同的方面推进了电弧炉炼钢设备及工艺技术的进展 5)绿色环保。三级除尘、综合利用电弧炉除尘粉、炉渣再利用等已成为常规的环保措施。众多电弧炉均重视全封闭冶炼,在控制烟尘放散方面采取了专门的措施,特别是ECOARC 炉,可将二恶英放散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1.2.2、我国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现状 1)实现了炉子容量大型化,形成了电弧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三位一体”或电路冶炼—炉外精炼—连铸—连轧“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电弧炉流程。 (2)电弧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不少钢厂在冶炼周期、电耗、电弧炉利用系数、生产率等方面已进入国际先进甚至国际领先行列。 (3)通过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吹氧、用电、智能控制等多方面有所创新,这些创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电弧炉炼钢技术及电弧炉炼钢生产的快速发展__ 2. 我国电弧炉炼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废钢资源急缺 近十余年来我国钢产量居世界首位,然而由于总的废钢积累不足,废钢资源急缺,废钢价格较高制约了电炉钢比重的提高。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原因是: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大量钢材用于建筑,回收周期长,废钢生产量较小。②钢铁生产总量增长迅速,其中转炉炼钢消耗掉大量的废钢。我国转炉钢产量特别大,所消耗的废钢量也相当大。③非理性消耗。我国还未形成先进合理的废钢回收、分类、管理机制,也影响了废钢资源的有效回收。电弧炉炼钢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2.2、电力紧张,发电能源结构不合理电弧炉是用电大户,虽然今年来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迅速增长,火力发电所占比例很大,水力、风能、核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很低,对石化能源依赖度很高。 2.3、电弧炉炼钢企业年生产规模较小,规模效益竞争力较差。 3.、电弧炉炼钢技术发展前瞻 3.1、以高纯铁源为基础的电弧炉炼钢洁净化生产平台如前所述,电弧炉炼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受制于铁源的供应,我国使用铁水热装技术实为一种无奈的权益之计。观察现在的各种流程,不难发现钢铁生产实际上是一种提纯铁金属的过程;精矿中铁的纯度约为65- 67%,生铁中铁的纯度约为93- 95%,粗钢中铁的纯度提高到99%左右,而精炼得到的洁净钢纯度高达99.9%。可以设想直接还原制铁技术进一步发展,产能大规模、若能以适当价格提供99.0- 99.9%纯度的含铁原料,将为电弧炉炼钢流程生产高性能洁净钢提供技术发展的平台。 3.2、与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相匹配的低碳或非碳冶金钢厂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对钢铁技术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能源技术的影响更为直接,历史上炼焦工业化生产是高炉炼铁技术出现的前提,大规模工业空气分离技术促进了氧气转炉的发展,强大的电力供应是电弧炉炼钢生产技术发展的保障。当前,电力工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洁净能源的利用改变了一百年来的电力供应,诸如微电网、分布式供电等,可以预见,与之密切相关的电弧炉炼钢技术也将有重大的发展。直接利用光伏发电技术的无碳或低碳炼钢工艺将可能是一种未来的方向。 总之,电弧炉炼钢技术正向着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低排放、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废弃物资再资源化、使用洁净能源的电弧炉炼钢技术在未来会有持续、创新的可喜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健.电弧炉炼钢技术若干问题的实践与认识.钢铁,2006 [2]洪新.电炉短流程回顾和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冶金,2005 [3]郝磊.对电弧炉炼钢技术现状的综述.高校理科研究, [4]李士琦, 郁 健, 李京.社电弧炉炼钢技术进展.中国冶金,2010 [5]徐匡迪, 洪新. 电炉短流程回顾和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J ] . 中国冶金, 2005, 15( 7) : 1. [6]崔健, 刘晓. 电弧炉炼钢技术若干问题的实践与认识( 1) [ J] . 钢铁, 2006, 41( 2) : 1.
2.任务书提出的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2.1任务书提出的要求:
2.1.1完成设计任务,写出毕业设计说明书; 2.1.2绘制设计图3张; 2.1.3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译文1篇(字数不少于4000字); 2.1.4完成专题研究,参照科技论文的格式写出研究报告
3. 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和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3.1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和关键问题: 3.1.1炼钢厂车间总体设计方案; 3.1.2电弧炉炼钢主要设备选择(型号规格、数量); 3.1.3电弧炉炼钢车间生产工艺布置; 3.1.4根据产品大纲选择典型钢种进行物料平衡、热平衡的计算; 3.1.5电弧炉炉型设计; 3.1.6绘制出设计图三张(电弧炉炼钢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电弧炉炼钢车间工艺布)。 3.2解决的思路: 3.2.1通过实习及查阅文献了解国内的电弧炉生产方式、炉型设计和车间布置。 3.2.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同类生产的主要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 3.2.3查阅专业文献,结合毕业实习,收集当前电炉炼钢工艺技术、车间设备设计等资料。 3.2.4根据厂址选择原则以及水文地质、交通运输、原料及产品市场等建厂条件进行论证选址 3.2.5考虑经济、能源、环保、节能等因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钢种,尽可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4.所需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4.1.1 参考工具书 [1]李传薪主编,钢铁厂设计原理(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2]孙培林主编,电炉炼钢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3]沈才芳主编,电弧炉炼钢工艺与设备,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4]李士琦,李伟力等,现代电弧炉炼钢,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5]陈家祥主编,连续铸钢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6]2005-2009年钢铁类(钢铁、特殊钢、钢铁研究学报等)杂志。 [7]《现代电炉炼钢手册》 [8]王新江主编,现代电炉炼钢生产技术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9.01 4.1.2 主要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绘图设备等 4.2解决办法 (1)图书馆与网络:查阅与设计相关的工具书和文献资料; (2)计算机:用于绘图和计算,记录毕业设计进程,编写毕业论文; (3)现场实习:参观电弧炉炉型和车间布置,了解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4)绘图室:完成设计图纸。 (5)遇到问题时,与同学讨论或及时向老师请教,解决困难
5.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序号 设计(论文)各阶段任务 日 期 备 注 1 搜集设计相关资料,进行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 2.21-3.20
2 完成外文译文、完成专题研究 2.28-3.28 3 完成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 3.29-4.06
4 完成炉型设计和炼钢工艺设计 4.07-4.18 5 完成车间生产工艺布置对主体设备进行选型和设计 4.19-5.09
6 生产组织编制及技术经济指标确定 5.10-5.14 7 绘制设计图 5.15-5.31 8 打印毕业设计说明书、答辩 6.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