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创业事迹材料5篇(优秀版)

创业事迹材料5篇(优秀版)

《创业事迹材料》创业事迹材料(一):现年36岁的XXX是个农村退伍军人,在岐山经营着一家看似不大的餐馆,但是只要认识他的人都会说:小伙子脑子灵活,能吃苦,不服输,是个能人。

说到岐山大家都会想起岐山擀面皮,就是这个人,把岐山几百年来的特色小吃--------岐山擀面皮做的有声有色,他的连锁加盟店已经在全国有136家,最远的加盟店已经开到了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地。

3年来培训全国各地的学员600多名,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简接产生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每年销售的辣面,调料,3000多吨,机器设备400多台,为岐山本地企业的发展和带动地方就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记得岐山县一位副县长以前说过:赵恩强企业不大,但是他是个产业链的连接中心,有了他才使岐山擀面皮这个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联成一条龙,拧成一股绳,做大做强,做出实力,做出品牌。

悟道,得道,行道,传道。

--------他是一个传道者。

大家都明白做小吃吃苦耐劳是最基本的,起早贪黑也是务必的,正是他在部队练就的军人本色为他从事小吃行业打下了基础,从2008年创业以来,他都每一天凌晨3点起床,带领学员和员工做面皮,到6点前都务必送到每个店里,3年来,他都风雨无阻,骑着三轮摩托送货,冬天,冻得手脚都肿的穿不上鞋了,2008年他在无意中看到西安的张军擀面皮,河南的二胖擀面皮,苗老太擀面皮在全国超多开店,招收学员,甚至好多人只明白河南擀面皮而不明白岐山擀面皮,他很痛心,自我从小吃擀面皮长大的,祖祖辈辈吃擀面皮,在岐山本地从事擀面皮加工生产的农户有上千家,大多是祖传的,然而由于农户大多都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才使岐山擀面皮这个金字招牌没有给本地人带来可观的效益,反而使得河南人看到了商机,做出了名堂。

经过在全国多地的考察,他发现岐山擀面皮在全国尤其是北方适应性强,推广方便,复制简单,经济效益可观,所以决定大力发展岐liuxue86。

山擀面皮。

2008年11月,他贷款3万元投资擀面皮机器设备,厂房,先后拜访岐山各地的面皮老艺人,学习技术,建网站,注册:御京粉,商标,开始批发擀面皮,在批发过程中培训学员,改善机器,统一配方和制作工艺,3年来,从面皮批发,零售,培训,到机器设计,改善,销售,到技术输出,连锁加盟,走出了一条以岐山擀面皮为主,其他岐山小吃为辅的康庄大道,从一个看到小吃行业的悟道者,到精通技术的得道者,再到发展推广的行道者,最后成为一个思己利人的传道者。

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最新版)

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最新版)

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余承江,男,1966年12月19日生,汉族,中共党员,安徽省寿县迎河镇人,现为寿县迎河镇余氏生猪养殖厂厂长。

创业奔向致富路。

自初中毕业后,余承江利用农活闲遐之际,就尝试做起了生猪贩运生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在周转资金短缺、经营经验匮乏的起步阶段,真可谓举步维艰。

但他努力做到坚守信誉至上、诚实待人原则,不怕吃苦,敢于拼搏,通过向熟人赊购生猪,向亲友筹借资金等办法,解决了周转资金不足问题;通过向同行学习,在实践中细心摸索,逐步积累丰富了自己的经营经验。

他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热心,硬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生猪贩运生意越做越顺,越做越红火,不仅每年创造了20多万元的税费,还解决了当地农户售猪难的问题,同时自身经济状况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余承江是个头脑灵活、不满足现状的人,九十年代来,他牵头动员亲友和同行合资购置了10余台大货车,广泛联系收购全国各地大型养殖厂生猪运销上海,经过几年打拼,他开始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

余承江还是一个富有爱心和上进心的人,他在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后,总想着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

无论是当地防汛,还是对外赈灾,他都会积极捐赠;对身边的困难家庭或孤寡老人,他也会热心慷慨相助,通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努力,他于200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他默默在心底立下誓言,他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繁荣家乡经济、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做出贡献。

开拓养殖新领域。

通过多年的生猪贩运业务,余承江跑遍了全国许多大型生猪养殖厂,经过细心考察,他萌发了在家乡创办现代化养殖场的念头,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县畜牧部门的鼓励和支持。

说干就干,2016年4月份余承江一期投资600万元,在迎河镇酒流村十迎公路旁建起了自己的生猪养殖厂,占地面积共30亩,新建标准化猪舍7幢,饲料房及配料房一幢,办公和职工宿舍用房一幢,循环化养鱼塘一口,沼气池一口,新购二元母猪180头,育肥猪300头,种公猪8头;二期计划新征厂地20亩,扩建标准化厂房,新建冷库和新上深加工设备。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

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这是由事迹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选择。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x,男,现年45岁,现为x光华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

2015年回乡创业,在x村流转中高山贫困户土地和林地28万亩,发展高山林果、中药材、跑山黑猪等特色种养和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高海拔现代农业示范园。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x同志将公司发展与当地群众的需求结合,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和扶贫帮困工作,用实际行动带领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致富不忘乡亲。

x外出务工数十载,从煤窑到铁矿,虽然小有所成,然而,几回梦里不是在老家他时常想,虽然现在自己现富裕起来了,但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还穷,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生活,而且年岁大了,挖矿也不是长久之计。

他希望,有一天,自己家乡、房前屋后也能挖出个“金娃娃”,能带领自己家乡的人也能致富。

2014年,通过多方的考察,反复的思考,仔细的分析和对比,他认为发展特色种养业有着很大市场空间,而自己家乡有着良好的林地及富硒资源环境,自己为何不回老家进行发展呢带着这种想法,2015年3月,x回到了阔别的家乡x村。

同时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的大力支持,随后在人迹罕至的x村流转荒山林地28万亩,注册成立光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起光华农业园区,从事“绿色生命工程”生态畜牧养殖规划和各项准备工作。

在先期发展富硒黑猪外,还要发展富硒种植业,逐步形成生态循环农业。

目前投资x万元,建成黑猪繁殖、养殖基地百余亩、圈舍x栋,引进山东莱芜黑猪x头。

种植七叶一枝花、厚朴、黄柏、柴胡、云木香等中药材x亩。

完成从“矿老板”到“猪老板”的华丽转身。

帮扶改善生活条件。

在发展过程中,x积极争取项目,对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及维护,确保水、电、路、桥入园,目前投资建成一条x公里园区道路,修建x米便民桥一座方便了群众,饮水工程x处,输电线路x杆公里,既解决了园区自身建设的需要,又有力的解决了沿线居住x余户群众的道路出行、饮水、用电问题,有力的改善了周边居住群众的生存生活条件。

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一: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xxxx,xx镇xx村人,原来是县医药公司的董事长。

因多种原因,离开了医药公司,返乡创业。

四处考察项目未果,村支部书记xxxx建议其找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唐善利主任,探讨创业项目。

xx在唐善利主任的建议下,带领人员参加了泗阳县农干校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学习,明确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和项目。

根据所学的生猪养殖技术以及和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联系,xx投资3500多万元成立了苏种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苏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两个子公司:宿迁市银农苏钟猪养殖有限公司和宿迁市圣农苏钟猪养殖有限公司,分别坐落在xx镇xx村、沈圩村。

这是继宿迁市广源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建成后,又一大型养猪场落户xx镇,加上50多户小规模养殖户和洽谈之中的养殖项目,使得xx镇的养殖产业已初具雏形。

苏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xx、张雪冰、唐善曙、薛家虎等四位外地客商申报注册。

两个公司第一期占地面积150余亩,投资3500余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流动资金XX万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存栏苏钟能繁母猪2500头,年出栏商品猪3万头,还可为入股农户及周边养殖户提供猪苗0.5万头。

苏钟猪因产仔率高,育肥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而成为江苏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

xx镇苏钟猪扩繁基地的建成将成为江苏省目前最大的苏钟猪扩繁基地,每年可带动入股的500名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

不久的将来,养殖业将会成为xx镇木材加工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篇二:返乡创业典型材料今日返乡创业——大木厂镇马进洞村吕昌军养羊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 XX-3-25 14:44:06 浏览量:348 ) 我叫吕昌军,家住大木厂镇马进洞村三组,现年28岁,初中文化程度,全家5口人。

我的童年和其他同龄人并无两样,在无忧无虑中成长,在活泼顽皮中长大。

步入初中后我渐渐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同学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带的粮食少,穿的衣服单,没有零花钱,放学、上学靠步行,看到骑车的同学除了羡慕外,更多的是嫉妒。

创业之星事迹材料范文

创业之星事迹材料范文

创业之星事迹材料范文创业之星事迹材料篇一余水、男、汉族、1975年07月出生,家住湄潭县抄乐乡落花屯村,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子弟,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年少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就开始为生活而奔波,家庭的重担就落在我的头上,在刚踏入社会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我做过零零散散的小工,开过拖拉机、小货车,但由于自己年轻缺乏社会经验,最终血本无归,不但没找到钱,反而欠下了很多的债,这段日子,别提我多灰心丧气了,干什么都没有兴趣。

过了一段时间,因生活所迫和在亲人的鼓励下,并凭借自己几年的磨练,或多或少的社会经验,我开始谋求自己的自主创业之路。

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除了有过人的胆识外,就是要能敏锐的觉察到创业的时机和找到生财点,在当时,农村经济在蓬勃的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日益的提高,很多农村家庭都在搞房屋修建,由于那时抄乐没有一家砖厂,他们修建房屋需要到很远的地方运砖,我认识和看准了这一点,于是东拼西凑了一点资金,在自己家旁边开了个砖厂,自己亲自动手干,只要别人需要用砖,我是拚了命,没日没夜地工作,咬牙坚持力争在第一时间为大家解决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不但还清了以前的债务,自己也有了一些积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过去鼓励读书人发奋图强的一句俗语。

创业也是一样,只有把勤劳当作一种资本,比别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才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经过自己一年的辛勤努力,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得到乡亲的一致好评。

在尝到第一次创业的甜头之后,更增强了我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于是,我扩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我雇佣了几名工人,开了一个预制厂,因为我知道,农村搞建设,不但需要砖,还需要预制板盖房,通过我自己两年多的奋斗和努力拼搏,最终得到了回报,我花了二十多万元,修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楼房。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来发展壮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发展的扩张;“先谋于事”,借势造势,才能以最优的配臵整合更多的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创造最佳的机遇,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利润。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篇一)**,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市**镇**社区人,一名看似普通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农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

一、棉花无土育苗种植,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他多次到市农业局棉麻站请教,还多次参加农广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

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

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棉花。

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他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足。

**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棉花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得到了丰收。

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棉花种植能手。

与他同时栽植的几户农民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

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积极性,开始全村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之后全村棉花无土育苗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购置农用机械走上致富之路。

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也意识到,光靠种棉花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家乡种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及妇女,每到“双抢” 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传统的种田相当费时费工,于是一条商机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决定购买农用机械,于是到农机市调查了一番,要买一套农用机械要投入几十万,虽然自己小有积蓄,要全部家当投入里面还要举债,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但还是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创新创业事迹材料三篇(大学生)

创新创业事迹材料三篇(大学生)

创新创业事迹材料三篇(大学生)【篇一】**,男,中国共产党员,1990年9月出生于****,**年7月园林专业毕业。

如今,**的菜园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已经走上百姓的餐桌,成为**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带头人,实现了从大学生到“蔬菜种植能手”的转变,走上了“大棚蔬菜种植”的创业路、“党员帮扶带富”的领航路。

此后,获得**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先进个人奖”,**年被评为“**市十大创业之星”。

拒绝安逸,立志高远毕业之后,**来到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一家企业从事蔬菜生产,工作虽稳定安逸,但公司固定的生产模式却使得这位满腔热血的年青人陷入了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和难以完全学以致用的窘境。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市蔬菜科技示范园参观学习,对于示范园生产模式与运作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自费去了素有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县学习蔬菜种植,在家乡**市张家山镇,租种了20亩菜地,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菜农。

与菜农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上创业路。

知识运用到实践,开辟新的种植模式创业初期,**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租种了20亩地,在种植技术和品种上独具创新,错开销售周期,实施轮做,种植良种黄瓜、茄子、花菜等蔬菜。

在农闲时间,他还通过与菜农们分享书本上的蔬菜种植技术,共同讨论出了一套结合实际的种植方法,并加以实验。

同时,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帮助菜农把产品推销到超市、商场。

凭借品种优良、种植技术先进的优势,**年上半年,他蔬菜大棚里的西红柿、茄子、黄瓜和花菜等品种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供不应求,每亩实现效益可达5000余元,年盈利**万元。

积极帮助农民就业,做新时期共产党人由于在大棚蔬菜加工、销售、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种植的蔬菜吸引了各大超市竞相购买,引来了周围的一些菜农向他学习菜苗培养和种植技术。

两人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帮助当地农民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并带领菜农建立起了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 杨元庆:联想集团的致富带头人杨元庆是中国IT行业的重要人物,也是联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作为联想的领导者,他在过去的几年中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

杨元庆的成功源于他对市场的洞察力和对品质的追求。

他坚信创新是经营的关键,因此投资大量资源用于研发。

他的努力使联想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使自己成为一位致富带头人。

2. 马云: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致富带头人马云是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前任执行主席。

他以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开拓和领导能力而闻名。

马云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面临失败和挫折。

然而,他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并寻找新的商机。

通过他的努力和勇气,阿里巴巴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马云的成功故事激励着无数创业者,他被视为致富带头人的典范。

3. 周鸿祎:360公司的创始人,网络安全的致富带头人周鸿祎是中国一家知名网络安全公司360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他以其在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而闻名。

在他的领导下,360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周鸿祎的励志故事吸引了众多创业者,他的成功经验成为追逐梦想和创业致富的典范。

4. 马化腾:腾讯公司的创始人和成功企业家马化腾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他以其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领域的创新能力而享有盛誉。

马化腾带领腾讯公司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推动了社交媒体和游戏行业的发展。

他的成功事迹激励着年轻人,鼓励他们勇敢创业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5. 丁磊:网易公司的创始人和互联网创业的致富带头人丁磊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网易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作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和互联网创业者,丁磊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他在创办网易之初就确定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坚持不懈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青年创业先锋”评选活动候选人推荐材料

**青年创业先锋事迹材料

——江苏***有有限公司***

***,江苏普泰隆阀业公司总经理,福建安溪人,一个**“新市民”,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80后。1984年出生的他和众多的80后相比,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从当年只身一人前往上海打工到如今的小有成就,这10多年的创业打拼让他品尝到了同龄人不知道的酸甜苦辣,那些走过的艰辛创业风雨路程,让他倍感珍惜。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84年出生在福建安溪参内乡田底村,家中历来务农为生。初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原因没有继续读书。2000年初,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年轻气盛的***也有了一种外出闯一闯的念头,那年刚满18岁的他只身一人外出打工。在上海奔波一年后,到**投靠亲戚,找了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来到**后,***发现**的民营企业遍地开花,许多老板也是创业致富,置身其中,不禁有所触动。他一边打工一边想:**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而且有的人也是空手起家然后逐步发展壮大的, __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办一个企业呢?他萌发了自己办厂的念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查,最终将自己的创业项目锁定在自己打工时比较熟悉的阀门加工上,走出了创办企业、改变贫穷的第一步。

二、努力拼搏,艰辛创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企业创办之初,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企业刚创办时,只有***一个“光杆司令”,既是采购员、推销员,又是生产工人和货物搬运工。常常为了接一个单子,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有了订单,又要自己生产,没有人手,他就自己干。为了

添置设备筹资金,曾经跑遍了银行找寻贷款却因为外地人的身份吃了闭门羹,订单要交货,把他急得团团转,四处找人帮忙,终于有朋友伸出了援助之手,借给了他三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至今回想起来,***对那段创业初期的经历依然唏嘘不已。靠着自己的脚踏实地,订单慢慢多了起来,工人也逐步稳定了下来,xx年在璜塘上村工业园找到了合适的厂房,公司终于开始走向了正轨。xx年,在璜塘上村村委的帮助下,又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规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截至xx年底,公司拥有员工32人,其中大学本科生8人,实现营业收入1000多万,利税18.5万元,为一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搏击商海,创新创业。企业要发展,要壮大,产品是根本,没有适应市场的产品作保证,企业就没有希望。为了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要,***常常自己亲自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后,再传授给聘请的师傅。他在生产中不断摸索,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从客户需求的角度研发各类产品及其配件,逐步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技术创新带了丰厚的回报,在获得6项专利的同时,更为公司赢得了双良集团、三房巷集团、中石油的青睐,产品销路进一步拓宽,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公司在xx年被评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带头人,***把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动力推动着公司的发展壮大。

四、学习奋进,知识创业。发展无极限,追求无止境。***经常说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这样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虽然自己是初中毕业,但是对于自己的要求却一直很高,已经是老板的他依然通过进修拿到了大专文凭,今年更是自学计算机CAD制图,专心准备参加工程师的考试。他

说知识就是财富,今后要做大做强企业,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使公司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富而思源,勤俭创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磨练,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知名度。有的人对***说:你现在是一个老板了,该享受享受了。听到这样的话,他总是一笑了之。平时除了喝茶钓鱼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爱好。赚到了一点钱,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讲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听说到村干部为了成立村级关爱基金到处筹集资金,***主动捐出了3千元,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爱心和责任感。

“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深知,今天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的一小步,但创业的青春无悔。

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小山村里的大红人

在xxxx县xxxx乡一个人数不到200人的小村民组里,有位远近闻名的带头致富“大红人”――xxxx。今年刚满27岁的他,已是xxxx县的养殖大户,自xxxx年创业以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借助农村党员创富工程,带领周围16户、68人走上发展养殖、共同致富之路。

xxxx从小生活在一个土地贫瘠、环境贫苦的小山村,初中毕业后面对生活的压力,他早早的外出广州打工。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是他内心深处依然有个梦想,那就是能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小山村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

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谋划,xxxx年,他带着家禽养殖技术和自筹的10万元资金,回到三甲村贺家院组开始创办长远养鸡场。当时鸡舍面积只有600?,鸡苗2000只,由于缺乏技术的支持,产蛋率只有75%,又因交通不便,运输和销路困难重重,每年花费在这上面支出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再加上购买鸡苗、饲料等,养殖场一年下来的收益也就只能维持一家人日常的开支费用。

xxxx乡党委、政府在了解到xxxx的困难后,积极协调各方技术支持,并沟通周边的几个零星养殖户,整合资金。于xx年初,由xxxx牵头,应用自家土地,建立了蛋鸡养殖基地。乡党委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与县直有关部门协调,依山修通了一条直通养殖基地的路。

xxxx乡党委还充分利用远教平台引导xxxx学习实用技术,帮助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学习先进技术,xxxx将原来的一般鸡种换成优质罗曼粉鸡种,鸡苗由以前的130-140天的生长期,缩短到110-120天,饲料也由单一饲料改为豆粕、麸皮等多种饲料,这样一来,既保证了鸡蛋的质量又提升了鸡蛋的营养价值。在销售上,乡党委、政府利用远教网络平台、媒体和各种农经网对其进行宣传推广,现如今养殖基地的鸡蛋供不应求。几年发展下来,xxxx的养殖基地已经成为周边最大的养殖基地,场地面积占地2000亩,存栏14500只,出蛋率93%,每天赢利3000多元,目前还在扩建中。

为了帮助当地的群众共同致富,xxxx和几个养殖户商量决定,对周边有能力的群众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并传授技术,带领他们发展养殖。同时赠送一些鸡苗,定期到他们的养殖场帮助他们熟悉养殖过程中的细节问题,xxxx还负责各养殖场的销售。几年来,共带动了当地13户、68人共同致富,成为远近驰名的创业带富领路人,他的养殖基地也成为农村党员示范带创基地,同时他个人也在xx年成功当选为县、乡两级党代表。

创业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22年一直坚守着创业致富的梦想,虽历经众多坎坷,但从未停过创业的步伐;

她,干过冷饮批发,贩过鸡蛋,还搞过铲车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敏感地捕捉着一个个行业的商机,不断摸索着、前行着;

她,就是xxxx市xxxx镇xxxx村十一组村民xxxx,今年45岁,如今经营者一个辐射周边乡镇的粮库。

如今的xxxx皮肤颜色有点深,可年轻时也曾美丽过。嫁给丈夫xxxx时,朱家较为贫寒,连第一次访亲时的家电,还是公婆为撑脸面而向亲友临时“借”的。面对这样一个家境,她没有抱怨,而是和丈夫xxxx一道不断探索着致富门道。xxxx年,她和丈夫东挪西借,凑足4万元建起了半间房屋大的活动“冰箱”,做起了冷饮批发生意,兼代储存牛肉和羊肉。那时候,xxxx和丈夫几乎不分日夜地干,每天凌晨1点就起床,卸下外地客商送来的冷饮;天亮后,丈夫骑着摩托车将冷饮送到本镇、张桥、河失、广陵等乡镇及靖江季家市的零售户,而她则在自家店里销售冷饮,通常夏季每天需忙到晚上10点多,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天道酬勤,xxxx夫妇的汗水换来了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后来,建起了30吨储存能力的冷库,成为全市三大冷饮批发商之一。那时农村用电还紧张,三夏大忙期间经常停电,可冷饮一旦保不住低温就会融化。为此,她又专门添置了一台柴油机,一旦停电就立即加足马力发电,确保冷库正常运行。在xxxx眼里,辛苦算不了什么,酷暑夏天穿着棉衣进出冷库,经受住了冰火两重天的“烤验”;60多个种冷饮,品种不同,价格各异,她记得丝毫不差。

冷饮批发,每年就5至8月份的四、五个月时间,其他月份除了种好田,干什么?闲不住的xxxx就冬天贩卖鸡蛋,春节前还到集镇农贸市场卖对联。随着农村超市的增多,xxxx的冷饮批发生意越来越冷清,甚至出现亏损。“任何行业都有盛衰,关键要看准其趋势,适应其变化,抓住其先机。”这是她多年闯荡市场的心得之一。xxxx2年,忍痛将几十万元的冷库当做废铁卖了,放弃经营了10年的冷饮批发生意,搞起了铲车加工。没想到,由于技术不过硬,发往东北的两批货质量不合格,一下子亏了10万元,使生产经营陷入困境。xxxx4年,苦撑不下去的xxxx夫妇再次连续几天茶思不香、彻夜未眠。“东方不亮西方亮”,看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新趋势,当年xxxx夫妇就多方筹资12万元,购买一台收割机,当起了走乡串村的麦客。后又投入24万元,添置了一台新式收割机。36万元,那两年可到城里买一套面积较大的商品房,可在xxxx看来,购置房产将使资金固化,而投入经营则能生钱并增值。于是,她抢得了农业机械化收割的先机,很快就掘得了创业致富的又一桶金——10万元。

与一般农民创业者不同的是,xxxx夫妇还逐渐学会了“发明创造”。收割机因缺油突然在田间熄火怎么办,学过机械、干过车工的其丈夫xxxx想法设法在收割机上加了一个副油箱,及时补充用油,确保了抢天时收割到位。xxxx年,夫妇俩投入50多万元搞起了物流运输,将米厂的稻糠送到相关企业,用于生物发电。他们在米厂发现了一桩怪事:灌装一袋稻糠劳务费50元,但由于又脏又累,几乎没有人肯干。没多久,xxxx就在收糠的卡车上装上了风机,进行抽吸上货,一下子解决了这一难题,引得我市和周边的米厂纷纷效仿改革。如今,物流车辆已由当初的2辆车子增加到5辆,聘用2名驾驶员及亲戚4人帮助管理,服务于11家米厂,年获收入2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