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以太网技术发展及应用
万兆光纤组网方案

万兆光纤组网方案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云计算的普及,对网络的速度和带宽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百兆或千兆以太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网络应用的需求。
因此,万兆光纤组网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万兆光纤组网的原理、优势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万兆光纤组网的原理万兆光纤组网是一种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高速网络组网方案。
它采用了光纤传输信号,可以提供高达10Gb/s的传输速度。
万兆光纤组网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纤传输原理:万兆光纤组网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光信号在光纤中通过光的全反射进行传输。
由于光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光纤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2.光纤交换技术:在万兆光纤组网中,使用光纤交换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光纤交换机可以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将数据转发到相应的端口,实现高效的网络通信。
3.光纤收发器:在光纤网络中,每个节点都需要使用光纤收发器来转换电信号和光信号。
光纤收发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发送出去,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进行处理。
二、万兆光纤组网的优势万兆光纤组网相比传统的百兆或千兆以太网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更大的带宽万兆光纤组网可以提供高达10Gb/s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传统以太网的带宽。
这意味着可以同时传输更多的数据,满足现代网络应用对带宽的需求。
2. 更远的传输距离光纤传输的特性使得万兆光纤组网可以支持更远的传输距离。
与铜缆相比,光纤的传输距离更远,信号衰减更小,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
3. 抗干扰性能强光纤传输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能。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万兆光纤组网可以提供更稳定和可靠的网络连接。
4. 未来可扩展性强万兆光纤组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满足未来网络发展的需求。
随着网络应用的增加和带宽要求的提高,万兆光纤组网可以通过增加光纤的数量或者使用更高速的光纤技术来扩展网络。
三、万兆光纤组网的实施方案在实施万兆光纤组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光纤布线光纤布线是万兆光纤组网的基础。
3.13.1城域网技术

小结
对于传统电信行业用户,为提供对TMD业务、ATM业务、IP业务等 多业务支持,组成城域网可以采用POS技术或MSTP(EOS)技术。
对于非电信行业用户或新兴的电信行业用户,组成城域网可以采用 万兆以太网技术和光以太网RPR技术。
谢谢!
可以将传统的SDH复用器(ADM)、数字交叉链接器(DXC)、WDM终端、 网络二层交换机和IP边缘路由器等多个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网络设备,实现 基于SDH技术的多业务传送,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
采用MSTP设备能够提供EOS接入模式,路由器或交换机直接采用以太网的接口 ,如RJ45的接口。路由器通过RJ45接口直接与MSTP设备相连,从IP数据包或以 太网数据帧到SDH的VC的映射和封装由MSTP设备中的多业务板卡实现。
1 万兆以太网技术
宽带城域网的主流是采用万兆以太网直接在裸光纤或波分复用( WDM)光缆网上架构。
最简单的情况是,当一根光纤只传输一路数据时,在裸光纤上直接 运行万兆以太网。
如果需要传输多路数据可采用波分复用系统,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波 长通道。
2 光以太网RPR技术
光以太网RPR技术(Optical Ethernet RPR)是以太网和SDH技术结合的产物, 它采用双环结构,外环顺时针内环逆时针同时双向数据传输。
3 POS技术
电信城域网支持IP业务可以在SDH网上采用POS(IP over SDH)技术或基于 EOS(Ethernet over SDH)的MSTP技术。
在以EOS技术为特征的MSTP设备出来以前,通常采用POS技术。 POS技术通常在数据设备上实现,即路由器或交换机的WAN侧接口采用STM-
RPR环上的设备共享环上的所有或部分带宽。RPR既可以应用在SDH环物理层 上,也可以应用在以太网物理层上。也可以直接应用在裸光纤上作为路由器的 线路接口板。
以太网技术的最新发展(上)

whc m pis t tEt e e a e n e o v d r m ih i le ha h m th b e v l e fo a LAN e h o o y b s n s a e di n r ig o l n h l- p e s t c n lg a e o h r d me a a d wo kn n y i afdu l x d
d f r n r q e ce ;d t ela oc d v d o i g s ma o u ia e n e af d p e r uld p e p r t n, i e e tf u n is a a a w l s v ie a i e e s n ma e y h c m n c t d u d rh l u lx o l u l x o ai e - f — e o whl e d sa c e n t r o e s ma p n f m v r l h n r d me e o 4 m . I i p p r a b e i o c i e t t n e t ewo k c v r y s a r h i h o e s e a u d e t r t s 0 k n t s a , r f hs r a h e i ti l
已经 从 一项 只 能传输 数 据 的基 于共 享 介质 的半 双 工局 域 网技 术 发 展成 一 项 涵 盖 局域 网 、城域 网 和广 域 网 的综 合性 技 术 ,其传 输 速率 可从 1 b s 1 b s 0M / 到 0G / 调节 ,传 输介 质 可选 择共 享 总线 型 同轴 电缆 或 星形 连 接 的 铜质 双 绞线 、各 种 波长 的单 模或 多 模光 纤 以及 不 同 频率 的无 线 频 道 ,它可 以在 全 双 工 或 半 双 工 模式 下 传输 数 据 、
万兆以太网在图书馆的应用

1 以太网发 展的 历史
与 S N FO O E C一12帧 结构 的触 合 ,可 与 O 9 C一12电路 、 9 S N T S H设备一起运行 ,保 护传统基础 投资 ,使运 营商 O E/D 能够在不同地区通过城域 网提供端到端以太 网。
连 接 。速 率 为 1M i 0b Vs的 L N P Y 另 一 种 是 连 接 S H A H 。 D/
中传 输的多媒体数 据 ,电子 图书馆 、数字化 档案文字 系统
等大量增 加 ,网络 中并 发数据增 大,突发性操作频 繁 ,进 而产生了网络访 问量 及数据传输 量猛增的问题 ,原有 的网
络 的 传 输 能 力及 实 时 性 面 临从 而引发网络带宽 与供应不足 的矛盾。网
络的带宽越来越成 为图书馆 网上资源和服务 的瓶 颈。解 决 以上矛盾 的答 案 应用 万 兆 以太 网 (0 i b t m t 写 1Gg i Eh e 简 at e
别为 3m、1k 0 0 m、4 k 0m,其 中 L N P Y还包括 一种可 以使 A H
用 D M 波 分 复 用 技 术 的 1G A E—L 4规 格 。WA H WD 0BS X NP Y
信 以太网作 为一种局域 网基本介质接 入技术 由于其 高度 息 化 灵 活 性 和 实 现 的简 单 性 ,近 年 来得 到 迅 猛 地 发 展 。 与 早期 以太 网是在 2 世纪 7 0 0年代首先 由 X rx 司发明 e 公 o
1 G g bt t e t e h oo y u e e & o nv ri b ais 0 ia i E h me tc n lg s d i n ro f u i esy l rr , n t i e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太网(Ether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一种,通过局域网(LAN)连接计算机与其他设备,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本文将为大家探讨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 初代以太网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市场上的计算机数量增长迅速,但相应的数据传输技术却无法应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于是诞生了以太网,最初只能传输10Mbps的数据速率。
它的传输速度虽然与现代网络相比较较慢,但是它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一直被认为是计算机行业的标准。
2. 发展至以太网2在20世纪80年代,以太网的发展进入了以太网2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以太网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到了100Mbps,并在网络中引入了交换机,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以太网的世界标准化为了促进以太网技术的发展,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决定对以太网进行标准化。
在1983年,IEEE批准了10Base-T的标准,这是一种使用双绞线传输数据的技术,使得以太网在这之后的趋势上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4. 以太网的现状如今,以太网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变化中。
在现代网络中,以太网已经成为常见的技术,并且继续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中。
在今天的以太网技术中,传输速度提高到了百Gbps的级别,并且技术越来越倾向于无线网络。
5. 未来的以太网发展尽管以太网技术已经过了40多年的时间,但它仍在不断变化,以求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以太网将继续追求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同时也会更加注重网络安全。
在总结这篇文章之前,值得注意的是,以太网技术虽然已经被广泛适用,但其他技术的涌现可能会对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的锤炼,未来的网络环境可能会更加多样化,并且需要新的技术来提供更好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网络世界中,以太网在过去四十多年中一直处于前沿地位,并继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希望未来的以太网在不断革新中继续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万兆以太网规范

5.5.1 万兆以太网规范 5.5.1 万兆以太网规范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得出,就目前来说,万兆以太网标准和规范都比较繁多,在标准方面,有2002年的IEEE 802.3ae,2004年的IEEE 802.3ak,2006年的IEEE 802.3an、IEEE 802.3aq和2007年的IEEE 802.3ap;在规范方面,总共有10多个(是一比较庞大的家族,比千兆以太网的9个又多了许多)。在这10多个规范中,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于光纤的局域网万兆以太网规范,二是基于双绞线(或铜线)的局域网万兆以太网规范,三是基于光纤的广域网万兆以太网规范。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基于光纤的局域网万兆以太网规范 就目前来说,用于局域网的基于光纤的万兆以太网规范有:10GBase-SR、10GBase-LR、10GBase-LRM、10GBase-ER、10GBase-ZR和10GBase-LX4这六个规范。
10GBase-SR 10GBase-SR中的"SR"代表"短距离"(short range)的意思,该规范支持编码方式为64B/66B的短波(波长为850nm)多模光纤(MMF),有效传输距离为2~300m,要支持300m传输需要采用经过优化的50μm线径OM3(Optimized Multimode 3,优化的多模3)光纤(没有优化的线径50μm光纤称为OM2光纤,而线径为62.5μm的光纤称为OM1光纤)。
10GBase-SR具有最低成本、最低电源消耗和最小的光纤模块等优势。 10GBase-LR 10GBase-LR中的"LR"代表"长距离"(Long Range)的意思,该规范支持编码方式为64B/66B的长波(1310nm)单模光纤(SMF),有效传输距离为2m到10km,事实上最高可达到25km。
10GBase-LR的光纤模块比下面将要介绍的10GBase-LX4光纤模块更便宜。 10GBase-LRM 10GBase-LRM中的"LRM"代表"长度延伸多点模式"(Long Reach Multimode),对应的标准为2006年发布的IEEE 802.3aq。在1990年以前安装的FDDI 62.5?m多模光纤的FDDI网络和100Base-FX网络中的有效传输距离为220m,而在OM3光纤中可达260m,在连接长度方面,不如以前的10GBase-LX4规范,但是它的光纤模块比10GBase-LX4规范光纤模块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电源消耗。
以太网详细介绍

Balanced Copper Xcvr Shielded Balanced Copper Cable
2005©
zqiangwu@
GBN支持的传输供介质
1000 Mbps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802.3z CSMA/CD Ethernet
1000BaseLX (1300 nm)
多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550米 单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3000米
铜基连接距离最大为25米,基于5类无屏蔽双绞线的连接距离增至 100 米的技术
可选的千兆位介质无关接口(GMII) 基于光纤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
2005©
zqiangwu@
GBN的优点
千兆以太网采用和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一样的可变长的 (64-1514byte)IEEE802.3帧格式 千兆以太网在不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的前提下得到更高的 带宽。千兆网和以前的以太网以及快速以太网几乎一样, 都支持相同的IEEE 802.3帧格式、全双工和流控制模式。 根据IEEE802.3x的定义,当两个节点以全双工通讯时,线 路上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千兆以太网在全双工模式 下遵循该标准进行通讯 ,也遵循标准以太网的流控制模 式来避免冲突和拥挤简单、直接的转移低成本;支持新应 用程序能力强;弹性化的网络设计简单、直接的转移到高 性能平台
2005©
zqiangwu@
千兆网的技术规范
规范名称
1000BASE-LX
传输介质
62.5um 多模 50um 多模 10um 单模 62.5um 多模
编码方式
8B/10B 8B/10B 8B/10B 8B/10B
传输带宽
500MHz 400/500MHz
万兆以太网在高校教学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看 教 _ 的 教案 课件 、作 业 习题 、实 验 要求 J 币 等, 可在 网上提 出需要 解答的问题 ; 同样 , 教师 也 可在 网 k 及时 回答 、归纳 .总结 学生的疑 点, 相互 促进 , 交流 讨论 , 疑示范 。 答 教学 网站 突破 了时 间和空 1】 日的限制 , 它提 供实时和非实时教学 台。教师不出校园 , 在 学 校演播 室内就可通过 各种} 频教学( 见 会议) 系 统 、计算 机 网络 系统 完成学 生的面 授辅导任 务, 在教学 过程 中实现 双 向沟 通和交流 , 实现
实 时 教 学 , 大 节 省 r人 力物 力 。 学 校 还 可 以 火
按照教学计划的进 度和要求 , 选拔 最优秀的主 讲教 师 , 这些教 师的课堂 教学资料 , 将 包括声 音 、图像 、教案 和多媒体背景素材进 行组 合 , 制 作成视频 流课件 , 通过 教学网站发布 。学生 在学 校机 房甚至 花宿舍 即可 反复用 计算机点 播 、调 看和下戡这些课件 。 。对于各种作业练 习, 由学生完成 后以电 子邮 件 E 可 mal i 发给 老 师批改。这种非吠时 交互 教学的方式 , 已突 破 了传统 时空的限制 , 能人大增强学 习者 的学
维普资讯
;j :4 ; j】 — i}
,。 。 。。 . 。
科 教 探 索
万兆以太网在高校教学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刘敏 ( 河北 科技师范 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0 6 0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 要 : 着 网络应 用特 别是视 频,语 音应 用的快速 发展 , 随 语音 .视频和其他 大数据量 的数据 类型都" t在 已经融合的 网络 上频繁传  ̄- - 输 ,P电话 .视 频会 议 . 大 容量 数 据 库 群 等应 用促 使 对 带 宽 的 需 求 日益 增 长 。 万 兆 以 太 网( GE 技 术 的 推 出, 供 了一 种 简单 的 带 宽升 I 1 0 ) 提 级途径 ,解决 了带宽不 断增加 的问题 。高等 学校 如何 利用 高速 网络 为教 学服 务是我 们值得探 讨的 问题 。 关键 词: 万兆 以太 网 教 学网站 高速 网络 中图分类号 : 4 G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3 7 Z 0 ) 4c一0 3 - l 1 7 —9 9 ( 0 8 0 () 0 0 0 6 5 简化 了S DH 帧结构 。与千 兆以太网相 比, 随着校 园网络应用的 急剧 增长 , 高校多媒 销 , 体 网络 教学 、数 字 图书 馆等 应用 不 断展 开 , 1 G 0 E增 强了物理 层的网络管理 和维护 , 在物 同时 , 又避 免 了繁琐 校 园的骨干 网承受着不断升级的压 力 , 当初 理 线路 上实现保护 倒换 ; 从 的快速以 太网到现在的千兆 网络 , 很快将过渡 的同步复用 。此外 8 2 3 e 支持 自协商 , 0 a 不 还 到 万兆 刚络 , 利用 1 GE高速链 路构建校 园网 可以简化 故障 定位 。 O 的骨 干链路 和各分部与本部之 间的连接 , 可实 现端到端 的以太网访问 , 进而 提高传输效率为 2 万 兆以太 网在学校 教育教 学 中的 应用 用 户提 供 诸 如 多媒 体 业 务 、数 据 流 内 容 、 随着 高校 多媒 体 网络教 学 、数字 图书馆 S AN 等服务 。万兆 以太 网设 备具有 高带宽 、 等应用的展开 , 高校校 园网将成 为万兆以太 网 时延 、网络管 理简 易等特 性 , 非常 适用 校 的重要应 用场合 。利 用 1 GE 高速链路构 建 0 园骨 干 网建 设 。 校 园网的骨 干链路 和各分 校区 与本部 之 的 随着万兆技 术的应用 , 来 网络 设计者 可 连接 , 将 可实现端到 端的以 太网访 问 , 进而提 高 以用万兆以太 网作为 整个网络 的基础 , 提供更 传输效率 , 有效保证远程 多媒体教学和数字 图 低的 网络 时廷 、足够 的带宽 保证突 发数据 的 书 馆等 业 务 的 开 展 。 传送 , 并在 L AN、MAN 和 w A 中使用以 2 1 数字化校 园 N . 太 网技 术实现 端到端 的连接 。 由于能够 端到 数字 化校 园的核 心是 指用 全数字 化 的信 端采 用以 太 网技 术 , 话音 、数 据等 各种 业务 息 获取 、存 储 、传输 及处 理技 术 , 控制 和 去 在以 太 网技术 上的 融合 将成 为现 实 。 操 纵整 个学校 的事务 。其 中电子 技术 、非接 触 I 卡 技术 、单 片机技 术 、计算 机 网络技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兆以太网技术发展及应用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万兆以太网(10GBase-T)技
术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网络应用的主流,本文综合阐述了10GBase-T技术、
市场及应用。应用10GBase-T铜缆布线解决方案构建高性能网络核心成为
行业发展趋势。
关键字:万兆以太网 标准 10GBase-T铜缆布线 线性传输性能
一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以太网(Ethernet)技术由施乐公司(Xerox)于1973年提出并实现,它
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共享访问方案,将多个工作站都连接在一
条总线上,所有的工作站都不断向总线发出监听信号。但在同一时刻,只能
有一个工作站在总线上传输,其它工作站必须等待传输结束后,再开始自己
的传输。由于以太网技术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加上设计技术上的一些优势
(如结构简单、算法简洁、良好的兼容性和平滑升级)以及关键的传输速率的
大幅提升,它不但在局域网领域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城域网甚至广域网范围
内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
最早的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Mbps。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
式的局域网技术,由Xerox公司于1975年研制成功。而在1979年7月
至1982年间,当时的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共同制定了以太网的
技术规范DIX。在这个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太网标准,并在1989
年正式成为一种以太网技术的国际标准。在20多年中,以太网技术经历了
不断发展,成为迄今最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
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一种高速以太网技术,给用户带来了提高核心网络
的有效解决方案。它继承了传统以太网技术价格便宜的特点,采用与10M
以太网相同的帧格式、帧结构、网络协议、全/半双工工作方式、流控模式
以及布线系统。由于这项技术可以不用改变传统以太网的桌面应用和操作系
统,因此可与10M或100M的以太网很好地配合工作。在升级到千兆以太
网时,不必改变网络应用程序、网管部件和网络操作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
保护用户投资,所以这项技术的市场前景十分被用户看好。
再发展就进入到以太网的万兆时代。万兆以太网使用IEEE 以太网介质
接入控制(MAC)协议、IEEE 以太网帧格式和IEEE 帧格式,不需要修
改以太网介质接入控制(MAC)协议或分组格式。所以,能够支持所有网
络的上层服务,包括在OSI七层模型的第二/三层或更高层次上运行的智能
网络服务,具有高可用性、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含IP语音(VoIP)
在内的服务质量(QoS)、安全与策略实施、服务器负载均衡(SLB)和
Web高速缓存等特点。
二 10GBase-T万兆以太网技术
万兆以太网技术(10GBase-T)始于2002年6月标准的正式发布。
在物理层,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与传统以太网连接速率为10Gbps
的“LANPHY”,另一种为连接SDH/SONET速率为的“WANPHY”;
WANPHY与SONETOC-192帧结构的融合,可以与OC-192电路和
SONET/SDH设备一起运行,保护了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使运营商能够在
不同地区中通过城域网提供端到端以太网。在传输介质方面,目前可以支持
9um单模、50um多模和多模光纤。在数据链路层,继承了以太网的帧格
式及最大/最小帧长度,支持多层星型连接、点到点连接及上述拓扑的组合,
充分保证对已有应用的兼容性,对上层应用没有影响,使得升级风险极低。
与全双工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一样,万兆以太网也采用全双工,因此
没有固有的距离限制。由于万兆以太网仍然是以太网,使用了相关的管理工
具和体系结构,因而能缩短实施和推广的时间。
在制定后,IEEE着手10GBase-T网络在铜线上传送标准的研究和制
定。2002年11月成立了两个研究铜线万兆以太网的组织,一个组织研究
在Cat5e或Cat6双绞线上的10GBaseT;另一个组织正在研究用4对同
轴电缆实现万兆以太网的方法。西蒙公司于2003年1月率先在全球市场推
出10Gip全系统10G布线解决方案。近期推出的MTP即插即用型光纤网
络布线解决方案,可保证对重要数据中心链路具有前瞻性的支持,包括
10Gb/s,未来的40Gb/s以及100Gb/s的应用。目前,西蒙是唯一拥有
全套7类/F级连接器的公司。西蒙的TERA系统是完全支持4连接情况下
100米万兆传输的7类F级布线系统,也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支持多媒体
应用的标准化铜缆布线系统。
随着10GBase-T标准的制定,万兆以太网的光模块技术也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万兆以太网光模块已有300针MSA模块、XENPAK、XPAK、X2
和XFP五种。其中300针MSA模块属于第一代模块,最初面向SDH网
络而设计,尺寸大并且价格比较昂贵。Xenpak是面向万兆以太网的第一代
光模块,相对300针MSA而言价格低且尺寸校现在各个光模块生产厂商正
在积极进行小型化10G光模块的研发。Xpak和X2是Xenpak模块的直
接改进版,体积缩小了40%,光接口、电接口都与原来保持一致。Finisar
等公司正在研发的XFP相比以上各种MSA都不同。在电接口方面没有采用
标准的XAUI接口,而是采用了自行规定的XFI接口。XFP支持局域网PHY
和广域网 PHY,具有可插拔、尺寸更加小巧、价格更有竞争力等特点。
三 10GBase-T技术的应用领域
万兆以太网技术突破了传统以太网近距离传输的限制。除了应用在局域
网和园区网外,也能够方便地应用在城域甚至广域范围,来构建高性能的网
络核心。
1.宽带IP城域网
10GBase-T网络设备可提供高密度万兆、千兆以太网接口,为服务提
供商和企业用户提供城域网和广域网的连接。万兆以太网在裸光纤上最远可
以传送40~80公里,满足城域范围的要求。也可以连接DWDM和
SDH/SONET设备实现广域范围的传输。
2.企业和校园
医疗行业会采用10GBase-T技术,尤其是涉及到数字化放射治疗计划
的时候。通过一种新出现的叫做熔合的过程能将多张反映身体结构和新陈代
谢变化的图像合在一起。利用这一技术,治疗计划制定者能利用这些图像使
放射束充分对准肿瘤而对周围组织的伤害最小。视频也将会受益于这项技
术。实时交互式视频会出现在大学、培训中心,也许下载一部电影将变得与
下载一首歌一样容易。另一个会采用这项技术的是CAD/CAM行业。CAD
文件正变得越来越大,会因各种原因被模拟和展示,在有些情况下还被应用
到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机器人。在工程方面,这将使工程师们为测试任何的情
形建立更好的模型。
3.数据中心和Internet交换中心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大量的数据访问需要一个可升级、高性能
的内容服务汇聚网络。数据中心需要汇聚数百计的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
线路,在用户端,服务器汇聚网络要提供具有L2交换、L3路由的高密度
GE/10GE路由器和交换机。万兆以太网设备可满足汇聚网络的需求,并为
未来网络升级预留了的空间。
中石油北京数据中心项目现场
四 10GBase-T铜缆布线
开发这项技术的主要驱动力是成本,现实应用需要降低成本。
10GBase-T技术标准的目的是用3倍的成本实现10倍的性能,衡量的标
准是目前使用的最先进的以太网技术(以千兆以太网技术来衡量,成本是其
3倍,性能达到其10倍)。对于大范围的实施万兆以太网来说,利用光纤
传输的解决方案已经被证明过于昂贵,因此铜缆的解决方案得以被开发。
测试表明,10G以太网需要至少500MHz(起初是625MHz)的线性
传输性能。大多数的增强五类电缆只有150MHz或250MHz,标准也只要
求有150MHz。六类虽没有被强制其性能达到500MHz,但对于高带宽传
输是更好的媒质;许多制造商提供的电缆标称600MHz,正是预计到有应
用需要更高的性能。万兆铜缆以太网10GBase-T标准工作组宣布的布线系
统支持目标包括:4连接器双绞线铜缆系统信道;100米长度 F级(7类)
布线信道;55米长度 E级(6类)布线信道;100米长度 新型E级(6
类)信道。
开放式机架安装现场
在过去十年,对带宽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以太网应用从10BASE-T、
100BASE-T、1000BASE-T发展到现在的10GBASE-T。众所周知,芯
片存储和处理能力每18个月增加一倍。网络设备和布线基础设施必须和这
种更新速度保持一致。出于上述原因及其他诸如不断增加的基于IP应用之
类的因素,对10G布线系统提供的带宽需求只是时间问题。布线系统是网
络设备中最难升级的一部分,其使用寿命至少10年,是有源网络电子设备
生命周期的两倍。尽管布线系统只占整个网络总投资的5%,但它却是构建
整个网络的基础。因此当打算更新或升级网络时,最好是投资高质量、高性
能的布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