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玻纤池窑投产的陈年旧事
改革十年来我国玻璃熔窑的长足进步

改革十年来我国玻璃熔窑的长足进步
陈正树
【期刊名称】《玻璃》
【年(卷),期】1989(016)006
【摘要】玻璃熔窑是平板玻璃工厂的心脏,这是因为一旦玻璃熔窑出了问题,玻璃工厂的生产就要停顿,小则进行热修抢救,也要耽误几天生产,大则必须放掉玻璃水进行冷修,经济损失就更大了.所以对玻璃熔窑的尺寸和结构改变都小心翼翼,生怕改变后会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总页数】4页(P4-7)
【作者】陈正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1.623
【相关文献】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长足进步——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巨大成就的考察 [J], 李超
2.玻璃熔窑蓄热室筒形、条形、十字形格子砖的应用对比 [J], 唐福恒
3.从热平衡测试看近年来我国玻璃熔窑节能工作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J], 陈伍珍
4.高起点引进技术是促进平板玻璃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大型玻璃熔窑十年变[J], 许维钧
5.改革十年来我国证券投资事业的十大变化 [J], 吴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玻璃窑炉设计技术之单元窑

玻璃窑炉设计技术之单元窑第一章单元窑用来制造E玻璃和生产玻璃纤维的窑炉,通常采用一种称为单元窑的窑型。
它是一种窑池狭长,用横穿炉膛的火焰燃烧和使用金属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的窑炉。
通过设在两侧胸墙的多对燃烧器,使燃烧火焰与玻璃生产流正交,而燃烧产物改变方向后与玻璃流逆向运动。
因此在单元窑内的玻璃熔化、澄清行程长,比其它窑型在窑内停留时间长,适合熔制难熔和质量要求高的玻璃。
单元窑采用复合式燃烧器,该燃烧器将雾化燃料与预热空气同时从燃烧器喷出,经烧嘴砖进入窑炉内燃烧。
雾化燃料处在燃烧器中心,助燃空气从四周包围雾化燃料,能达到较好的混合。
所以与采用蓄热室小炉的窑型相比,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助燃空气。
当空气过剩系数为1.05时能完全燃烧,通过调节燃料与助燃空气接触位置即可方便地控制火焰长度。
由于使用多对燃烧器,分别调节各自的助燃风和燃料量,则可以使全窑内纵向温度分布和炉内气氛满足玻璃熔化与澄清的要求,这也是马蹄焰窑所无法达到的。
单元窑运行中没有换火操作,窑内温度、气氛及窑压的分布始终能保持稳定,这对熔制高质量玻璃有利。
现代单元窑都配置有池底鼓泡,窑温、窑压、液面及燃烧气氛实行自动控制等系统,保证了难熔的E玻璃在较高熔化率下能获取用于直接拉制玻璃纤维的优质玻璃液。
所以迄今在国际上单元窑始终是E玻璃池窑拉丝的首选窑型。
单元窑与其它窑型相比的不足之处是能耗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单元窑的长宽比较大,窑炉外围散热面积也大,散热损失相对较高。
采用金属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的优点是不用换火,缺点是空气预热温度,受金属材料抗氧化、抗高温蠕变性能的制约,一般设计金属换热器的出口空气温度为650—850。
大多数单元窑热效率在15%以内,但如能对换热器后的废气余热再予利用,其热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
配合料在单元窑的一端投入,投料口设在侧墙的一边或两边,也有设在端墙上的。
熔化好的玻璃从另一端穿过沉式流液洞流至称为通路的拉丝作业部。
第一节单元窑的结构设计一、单元窑熔化面积的确定单元窑熔化面积可用公式F= G/g表示。
窑制玻璃工艺

窑制玻璃工艺窑制玻璃工艺是一种古老的玻璃制造工艺,它是通过将玻璃原料放入高温窑中,使其逐渐熔化并形成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
这种工艺具有许多优点,如能够制造出大型和复杂的玻璃制品、生产效率高等。
一、窑制玻璃工艺的历史窑制玻璃工艺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之久。
最早的窑制玻璃遗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埃及。
在欧洲,这种工艺开始流行于罗马帝国时期,并在中世纪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手工业。
直到19世纪末,随着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出现,窑制玻璃工艺才逐渐被淘汰。
二、窑制玻璃工艺的原理窑制玻璃工艺主要是利用高温将各种原材料(如二氧化硅、碳酸钠等)融合在一起,并使其逐渐冷却形成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
这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的混合:将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玻璃原料。
2. 熔化:将玻璃原料放入高温窑中,使其逐渐熔化。
3. 成型:在玻璃熔体表面上吹气或用工具慢慢地拉伸、压制等操作,使其成为所需的形状。
4. 冷却:将形成的玻璃制品从窑中取出,并逐渐冷却到室温,使其固化。
三、窑制玻璃工艺的优点1. 制造大型和复杂的玻璃制品:由于窑内空间较大,可以容纳较大尺寸和复杂形态的玻璃制品。
这对于一些需要进行特殊设计和加工的产品非常有优势。
2. 生产效率高:相比于手工制造,窑制玻璃工艺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并且生产效率高。
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产品质量稳定:由于是在恒定的高温环境下进行生产,窑制玻璃制品的质量稳定性较高,不易出现瑕疵和变形等问题。
4. 可以制造多种类型的玻璃:窑制玻璃工艺可以生产各种类型的玻璃制品,如透明玻璃、彩色玻璃、钢化玻璃等。
四、窑制玻璃工艺的应用窑制玻璃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等领域。
其中,建筑领域主要是用于生产大型的建筑幕墙、天花板、隔断墙等;家居领域则主要是用于生产灯具、花瓶、餐具等;装饰领域则主要是用于生产图案精美的彩色玻璃。
五、窑制玻璃工艺存在的问题1. 生产成本高:相比于其他一些现代化生产工艺,窑制玻璃工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因此其生产成本较高。
池窑拉丝电助熔接地与接地电极

池窑拉丝电助熔接地与接地电极吴嘉培【摘要】总结了从1970年以来,对玻璃熔窑采用电熔、电助熔而引发的对地电压参数,对接地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等加以归纳与论述.结果显示,今后玻璃熔窑采用电助熔时,为合理使用接地电极,可以参考以下建议:拉丝池窑接地电极应与窑电助熔主电极采用同种材料;在接地电极的下游不要再设置电极加热装置;接地电极不同时作可能通电的工作电极;可采用多重接地电极,并密切监视第1支接地电极的接地电流;电助熔电极宜采用电极列垂直于玻璃液流布置与对称供电.【期刊名称】《玻璃纤维》【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7页(P22-28)【关键词】池窑拉丝;电助熔;接地电极;等电位;电化学【作者】吴嘉培【作者单位】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1.77+6我国玻纤工业池窑拉丝与玻璃棉生产技术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如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简称南玻院)与杭州玻璃厂合作的0.8~1.2 t/d中碱、无碱全电熔池窑拉丝,与苏州玻璃厂和玻纤厂合作的3 t/d、6 t/d全电熔玻璃棉生产池窑,以及南玻院的1 t/d全电熔高强池窑拉丝等都是采用全电熔制、全电料道,虽然都有铂金漏板,但全窑都是浮空运行,全窑不作接地处理。
当时玻纤工业普遍采用的代铂炉拉丝技术,由一对电极的代铂炉和一块漏板组成。
由于供电简单,没有高次谐波叠加,整个炉体不作接地处理,处于电浮空运行状态。
到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池窑拉丝在原上海耀华玻璃厂实施。
鉴于当时的能源结构,熔化部采用重油。
最初由于对电料道技术认识不足,通路电极大量损坏,对地电压过高,进而不得已将通路改成燃油作业通路,因而池窑也就不存在对地电压与接地要求。
1978年笔者在南玻院一座带电助熔与电料道的制球池窑上,发现对地电压影响单孔铂金料碗与制球工艺的运行,采用接地技术后成功排除了故障。
关于金牛玻纤公司2#池窑采用美国OC公司技术冷修扩能项目对比方案分析

油气、地矿、电力设备管理与技术1692017年6月上 第11期 总第263期冀中能源金牛玻纤于2003年6月和2004年10月建成了两条池窑拉丝生产线,其中:1#池窑产能1.5万吨,2009年对其进行了扩能冷修改造,产能提高到3.5万吨,设计寿命到2019年;2#池窑设计产能2.5万吨,2009年对其进行了简单加固性维修,目前已持续运行近十年,超出设计寿命。
经有关专家多次到现场评估,认为该池窑可维持运行到2014年底。
为安全起见,金牛玻纤拟采用美国O C 公司先进的玻璃配方和池窑拉丝生产技术,对2#池窑进行冷修扩能技术改造。
1 金牛玻纤公司现状金牛玻纤公司2010年亏损1915万元、2011年盈利19万元、2012年亏损5998万元、2013年亏损2971万元、2014年1-5月份亏损1133万元。
造成金牛玻纤连续性经营亏损的主要问题:一是制造成本较高,综合成本高出500元/吨以上,在目前工艺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挖潜的空间很小。
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仅为先进企业的1/3,综合售价低500-1000元/吨。
2 项目建设的内容建设规模:2#池窑技改后年产各种玻璃纤维制品5万吨,其中新增产能2.5万吨。
主要改造内容包括:2#窑炉系统扩能、拉丝作业线改造、烘干系统扩能、各系统配套设施等。
2#池窑技改完成后,拟对1#池窑进行玻璃基础配方及必要设施升级。
3 项目方案的比选方案一:对金牛玻纤2#池窑进行简单冷修,更换池窑耐火材料及必要配套设施,复制原有技术,保持原有产能,利用最小的投资实现生产延续。
该方案预计投资4000万元,经测算,项目实施后,预计金牛玻纤每年亏损1981万元。
该方案的经济效益较低,属于维持性经营,无法提升市场竞争力,更不能扭转目前亏损局面,难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方案二:金牛玻纤停产。
金牛玻纤2014年上半年预计亏损916万元,下半年按照效益最大化组织生产,预计亏损1012万元,全年预计亏损1928万元。
池窑拉丝高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性能研究

池窑拉丝高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性能研究辛德国;王海祥;成梦圆;徐西刚【摘要】研究了用池窑拉丝法生产的高锆耐碱玻璃纤维纱的拉伸断裂强度和耐碱性能,对比研究了高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拉伸性能和四种碱液浸泡后网格布的耐碱性能.所有试样的拉伸断裂强度超过相应标准值30%~100%,在(23±2)℃、浓度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水泥浆液中浸泡28 d后,所有试样的断裂强力保留率均大幅超过相应标准值,热熔耐碱网格布坯布断裂强力保留率达到经向94.3%纬向91.8%.研究表明,高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超高断裂强力和超强耐碱能力.【期刊名称】《玻璃纤维》【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7页(P15-21)【关键词】高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拉伸断裂强力;耐碱性;断裂强力保留率【作者】辛德国;王海祥;成梦圆;徐西刚【作者单位】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泰安 271000;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泰安271000;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泰安 271000;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1.77+7.70 前言耐碱玻璃纤维含有氧化锆,当遇到碱性物质时,纤维表面的ZrO2会转化成含Zr (OH)4的胶状物并经脱水聚合在玻璃表面上,形成致密的膜层,从而阻止碱性物质对耐碱玻璃纤维的侵蚀[1-4]。
在一定范围内,锆含量越高,纤维的耐碱性能越好。
如一家法国银行在伦敦的总部大楼-雷昂乃斯信贷大楼(Gredit Lyonnais Building)GRC外墙挂板使用了耐碱纤维,该建筑已经使用超过 40年!在2015年对其进行翻新改造时,仅对外墙进行重新涂漆,除此之外,外墙材料未进行其他处理[5]。
氧化锆是一种难熔物质,锆含量越高,玻璃熔制越困难。
生产锆含量较高的玻璃纤维时,玻璃的熔化、澄清、均化和成形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
早期采用二步法生产耐碱玻璃纤维,氧化锆含量只能达到14.5%左右,而且由于二步法二次熔化坩埚的热容量小,玻璃液温度稳定性差,产品性能稳定性较差。
玻璃窑用耐火材料的新进展

l ; l ( % ) 6 8
I 3
I 7
1 . 7
( ) . 3
低 熔 点物 质 富集 任格 子 体
极 大缩 短材 料 的使 川 t 寿 命 总之 , 玻璃癣 l 作 环 境
, t 格 子 体 丛质 反 J 、 ,
甜刻 , 使 耐 火材 料 受
液 的 护 , 这
。 …丁 不 能 得 钏 从 部下 流
・ 』 × l : 域 的 侵蚀 述度 很 快 . 常
f 【 f 址. 随 符
全 轼 燃 烧 术的 比8 0 f 大 幅 『
玻璃行 、 I l , f f } 水甲 1 晰 提 高 与
推广 , 帔 峭 炉 的 熔 化 温 度 村 f 玻 璃 I 部结构他J I I 的 传统
侵 入 的通 道 ; 另 一方 面 , 形 成结 石 、 条 纹 及 气泡 等缺 陷, 严 重影 响玻 璃 质量 I 。池 壁 砖直 接接 触熔 化 的玻
文 主要叙 述 了玻璃 窑炉 面临 的主要 侵 蚀 , 介绍 一些 为 玻 璃 窑重 点 区域 开 发 的 新 型耐 火 材 料 。使 用 这 些 材 料后 , 可 望 延 长 窑 炉 的寿 命 , 改 善玻 璃 质量 , 提 高 回 收余 热 的 效 率 , 减低 对环 境 的污 染 , 为玻 璃 T业 的技 术 升 级 提 供 有力 支 持 , 为 玻璃 企 业 的 节 支增 收 、 节 能
匕 夕 , 除J 窑炉 f J I I ^ 『 I , J 大幅 丁 f f 5 , , f l i 刁 投卡 : 不出
这 - i x : 域 受 到 的化学 侵蚀 、 热 陵蚀 、 机 械 蚀 郜较小
但址, 玻 璃 液 也 没 仃能 力熔 化玻 璃 巾 的f i l l 小 r j _ 、 祭 纹 等缺 陷 所 以 , 要 使 川 熔 铸 — 氯 化 砖 、 p瓴
玻璃纤维制作工艺

玻璃纤维制作工艺
玻璃纤维的制作工艺有“陶土坩埚法”、“代铂坩埚法”、“池窑法”三种工艺方法。
“陶土坩埚法”是最原始的工艺方法,其原料主要为废碎玻璃。
“代铂坩埚法”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工艺方法,其原料为玻璃球。
陶土坩埚法和代铂坩埚法都被称为坩埚拉丝法。
坩埚法也称“二步法”,是将矿物原料根据要求的配方制成玻璃小球,而后送入代铂拉丝坩埚内再熔后拉丝。
该方法不仅造成了能源的二次浪费,而且单机产量差,生产成本高,不能满足多种品种(玻璃纤维管、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片等)生产的需要。
“池窑法”是目前最先进的工艺方法,其原料是以“叶蜡石”为主的矿粉混合料。
池窑拉丝法也称为“一步法”,它不需要先制成玻璃小球,而是直接将各组分天然矿石原料按配比同时投入池窑内熔融拉丝。
鱼坩埚拉丝法相比,池窑拉丝法具有工序简化,能耗降低、铂铑合金占用量少,生产综合成本低及能满足多品种、高品位需要等一系列优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9 7 0 年 ,杭州玻璃 厂一喳 日产 1 . 2 吨 的1 2 块 漏 板 无 碱 电熔 拉 丝 池 窑 ,进行了现场技术鉴定 。
煤气加热,拉丝漏板则采用电加热。 采 用上述加 热方 式 的设计 意图 是 ,先 用 煤 气 将 填 入 的玻 璃 球 熔
出 了 突 出 的贡 献 1
艺还 刚 刚起 步 ,全行 业正忙于 建立 正 常的生产及 工业配 套体 系 ,尚无 过 多的精力 考虑此事 。但 是 ,国际
上这 一先进 的拉丝 工艺技术 ,却 引 起了 我国玻纤行 业老一辈 的科技 工
在 “ 一 五”末期诞 生后 的较 长
一
作者 的极 大关注 与浓厚兴趣 ,并 由
形炉体 因受冷却水 的强制冷却 ,使
在总结杭 帅 1 全 电熔 池窑拉丝 的
基础 上 ,1 9 7 1 年 由上海耀华 玻璃厂
设 计 的 油 电结 合 型拉 丝 池 窑 ,投 入 了 工 业 性 生 产 ,后 来 发 展 成 全 火 焰
得 与炉体 内壁接触 的玻璃液也被 冷 凝。正是靠这层被 冷凝而 又与 炉内
丝 试验 ,但 终因技术 不过关 ,未获 成 功 ,球法拉 丝一直 占全行业 的绝
的技 术封锁政 策 ,致使 我 国对 池窑
拉丝 技术 诀窍 ~无所知 。但 是 ,我 国玻纤行业的老一辈 ,愣是凭着强烈 的责任感 ,为实现池窑拉丝 ,踏上了 漫长而又艰辛的探索 试验之路。
右 ,但它却 显示出 无比的优越性 与
安装了数 十个 煤气喷 嘴。该 煤气为 上海耀华玻璃 厂拉制平 扳玻璃生产
用 的 煤 气 发 生 炉 煤 气 。 池 窑 澄 清 部 、主通 路 及成 型通 路上仍 采 用 上述
织技术 人员赴杭 州 ,与杭州玻璃厂 合作进行了8 块漏板的电熔小池窑拉
丝 组 合 试验 。
外观形状像 一个外侧焊有冷却 水管 的碗形炉体 。炉体上方设 有玻 璃粉 料加料装 置 ,其 中心区 域安装有三
个世纪从 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弱 到强 的坎坷发展历程 。
的新路 ,有力地推 动了以池 窑拉丝 技 术为代 表的玻纤行 业科技进 步 , 对 我 国玻璃 纤维产 业结构 的优化 升
级 ,起 到 了 示 范和 推 动 作 用 。 同 时 ,为我国玻璃 纤维工业 彻底摆脱 落后状 态 ,跨入 世界强 国之列 ,做
院和 上海耀华玻 璃厂组成三 结合试 验小组 ,在 上海耀华玻璃 厂 。 进行了 为期数 月的小型池窑拉丝试验 。
这 座 小 型 池 窑 的成 型 通 路 上 ,
共安装了8 块铂铑合金拉丝漏板 。试
验时 ,池窑熔化部添 加 的原料 是无 碱玻 璃球 。熔化 部胸墙部位对 称安
装 了 两 块 大 型 钼 电极 。在 其 上 部 则
强 大的生命 力 ,逐渐发 展成 为世界
玻璃 纤维 工业 生产技术 的主流 。当 时 ,我国玻璃纤 维工业球 法拉丝 工
对主导地位。
直到 “ 七 五” 中期 国家实行 改 ”期 间科研攻关和 “ 九五 ” 期 间消 化吸收 、创新提 高 ,经过全 行业 与科研设 计单位 的共同努 力 ,
8 o o  ̄ L 。
功玻璃纤 维池窑拉 丝工艺技 术 ,并
立即投入 了工业生产 。虽然 世界上 首座池 窑的年产 量 只达到 l o o o  ̄左
由于 当时国外对 我国采取 严密
生 产 技 术 束 缚 下 摸 爬 滚 打 , 虽然 “ 二五 ” 中期 ,进行过小 型半煤气 法池窑 拉丝试验 , “ 三五 ”末期进 行过小 型全 电熔及 油 电结合池 窑拉
玻璃液成分相 同的玻璃体作 为波歇 炉 的炉衬 ,才彻底防止 了耐火材料
化 ,再利用玻璃 在熔融状态可 以导
电 的 原 理 启 动 铝 电极 ,最 后 用 电加
热方式 ,将 玻璃液进 一步加热到 符
合 拉 丝 的 温 度 ,流 到成 型 通 路 的拉
丝 漏板 上实 现拉 丝 。
型池窑 。该 池窑共 安装了3 8 块 拉丝 漏板 ,其漏 板 孔数 由2 0 0  ̄ L 发 展 到
我国玻纤池窑投产的陈年 旧事
有 中国特 色的 自主知识产权的池窑拉丝成套 技术与装备国产化 ,
推动了以池窑拉丝技术为代表的玻纤行业科技进步 , 对我国玻璃纤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 文/ 危良才
漫长而又艰辛的探 索试验之路
我 国玻璃纤 维工业 自二十世纪 五十年 代末期诞 生以来 ,经历了半
此 萌发 了 定 要将 此 先 进 工 艺 技 术 在 我 国落地 生根并 开花结果 的远大
理想 。
段 时期 内 ,我 国玻纤 工业一直 采
用原 苏联 的全铂坩埚 、石蜡乳剂 、 球法拉丝的落后生产技术 。 数 十年来 ,全行业在 此落后 的
1 9 5 8 - 1 9 5 9 年 ,美 国率先研究成
SP CA 流金岁月 G o l d e n Y e a r s
四个小故事 见证产业优化升级
在 这 数 十 年 的 探 索 试 验 及 发 展
壮大 的坎坷 历程 中 ,有许多鲜 为人 知的故事 。
故 事 之 一 :早 在 1 9 6 3 年 ,当 时
的北 京玻璃研 究院 、北京玻璃 设计
才实现 了有 中国特色 的 自主知识产
权 的池窑拉丝 成套技术 与装备 国产 化 的总体 目标 ,打破 了国外对 池窑 拉丝成 套技术 的主要装 备的垄断 局 面 ,为实现 我国玻璃纤 维生产技 术 升级 换代及 高质量玻璃 纤维制 品国 产 化 ,走 出了一条低 投入 、高 产出
J AN 2 0 1 3 N O. 1 S P C A P C B I n f o r m a t i o n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