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植物染料通常有如下几种
天然的植物染料—蓝草

天然的植物染料—蓝草植物染料蓝靛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
采集蓝草制作蓝靛在中国的古籍中早有记载。
据古书《夏小正》记载,我国在夏代已种植蓼蓝,并已知道它的生长习性,“五月,启灌蓼蓝”。
就是说到了农历五月,蓼蓝就要开始栽种了。
在《诗经·小雅·采蓝》中记载:“终朝采蓝,不盈一詹”;《说文》中记载:“蓝,染青草也。
”;《荀子劝学》中记载:“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这些古籍诗文中所说的“蓝”,就是指的蓼蓝。
由此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来进行织物染色的国家。
不过可以用来制作蓝色植物染料的蓝草除了蓼科的蓼蓝之外,还有十字花科的菘蓝、豆科的木蓝,爵床科的马蓝等等。
东汉时期,马蓝曾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就有专业性的产蓝区。
文学家赵歧路过此地,看见山岗上到处种着马蓝,有感而发,写下一篇《蓝赋》,作序说:“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以种蓝染绀为业。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然后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时间是“热时一宿,冷时两宿”。
将浸液过滤,按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搅动,等沉淀以后“澄清泻去水”,“候如强粥”,则“蓝靛成矣”。
用于染色时,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并使发酵,把靛蓝换原成靛白。
靛白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从而使织物上色,经空气氧化,织物便可取得鲜明的蓝色。
这种制靛蓝及染色工艺技术,已与现代合成靛蓝的染色机理几乎完全一致。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对蓝草的种植、造靛和染色工艺,进一步作了全面性的阐述和总结。
他在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说:“凡蓝五种皆可为靛。
茶蓝即菘蓝,插根活。
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
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
”在靛蓝染色方面,书中指出:“凡蓝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记数。
其最佳者为标缸。
”。
据江苏的《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
植物染料靛蓝,茜草、苏木套染希赛尔桑蚕丝交织缎

植物染料靛蓝,茜草、苏木套染希赛尔桑蚕丝交织缎
中纺院江南分院去年就开始研发的两种纤维交织缎。
使用的是100%桑蚕丝与100%希赛尔交织提花。
植物染的套染是古已有之,目的是增加更多的花色。
新材料是现代的应用。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完善,新织物的花色越来越丰富。
当老工艺与新材料相遇,就碰出更多的火花。
非遗技艺的传承也在与时俱进。
但前提是保证原染料、原工艺不变。
这个面料是采用了纤维素纤维与蛋白质纤维交织提花。
植物染的紫色和紫红均是套染的。
上篇发的是靛蓝与苏木的套染。
做植物染的人都知道,苏木是常使用的红色染料,有一些优点,但也有不足,就是色牢度欠缺。
为弥补这个缺陷,本次增加了色牢度较好的茜草染料。
具体操作:靛蓝先染一遍,再用苏木/茜草按比例配比的染料套染。
三种染料的配伍与两种纤维呈现不同的颜色来,形成提花的底布与花卉图案的两色效果。
这是化学合成染料染色所不具备的特色。
面料的正反颜色有区别,这也是植物染交织缎的特色。
染料:靛蓝、茜草、苏木。
面料:100%桑蚕丝与100%希赛尔交织提花缎
染色:李俊玲,黄逸武
技术指导:黄荣华
出品:中纺院江南分院黄荣华工作室时间:2020年3月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原创不易,谢谢您的赞赏!
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植物染色

草木染----一种天然的染色方法,利用大自然随手可得的材料对布料进行染色,草木染不但颜色质朴,淡雅,经久耐看,而且经过草木染得布料有防霉抗菌作用,对人体皮肤尤为有好处。
自有生命的地方就有色彩,有色彩的地方就有文化,有色彩文化的地方就有情意,有情意的地方就有人文的深度。
在长远的历史中,人类都从天然材料中染得天然的色彩,天然染料包括矿物、动物与植物染料三类,其中又以植物染料为大宗。
《唐六典》有言“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
”为此,我们得以了解植物染色在传统染色的重要性。
科技人员在研究中国古、旧地毯时发现,数百年前生产的地毯是植物染色,历经沧桑而不退色,依然光彩照人。
天然染色的特点有:(1)采用原生态的染料植物为染料来源。
这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礼物,与人类共生共存,生生不息。
是一种最自然的染色方法。
(2)使用天然染料染色不仅可以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危害,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染色废水的毒性,有利于减少污水处理负担,保护环境。
(3)天然植物染色,使毛光润又有油性。
植物染色的特点是:颜色柔和,不刺眼,不伤毛质中所含有的油性。
对羊毛有保护作用,最大的优点是越用越漂亮,颜色越变越柔和,颜色保持年限可超过地毯的使用寿命,。
(4)植物染色中部分染料是名贵的中草药材,染出的颜色不仅纯洁艳丽,色泽柔和。
而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伤皮肤,对人体有呵护保养作用。
许多染料植物兼具有药草或避邪的作用,如染蓝的染草具有杀菌解毒、止血消肿的功效;又如染黄色的艾草,在民间是趋吉避凶的护身符,其它如苏枋、红花、紫草、洋葱等染料植物,也都是民间常用的药材,这些兼具药草与染料身分的植物,能使染料具有杀菌、防皮肤病、防蛇虫与提神醒脑等特殊疗效。
(5)天然植物染色主要针对的是天然纤维,而天然纤维与植物染料几乎是同宗同根,有很好的亲和作用。
(6)植物染色产品的颜色具有独特的魅力,除了具有天然的色泽以外,植物沉静柔和而具有安定力的气质,色泽与色感并不因时日而改变。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中国古代的颜色、染色及植物染料2011-11-29 13:42:34资料来自网络,搜集整理后形成中国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几经挫折磨难,很多书籍工艺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流传下来,但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文化依然有很多,我们在使用汉字、汉语,还有我们的民族服饰—汉服等,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等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有“丝国”、“瓷国”等称呼。
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丝绸制作衣裳了,而汉服的制作也与很多工艺、审美有关,汉服上的图案、色彩、印染、织绣等在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
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服的消失,使得今天人们读到汉服相关的诗词文献时,犹如“盲人摸象”出现了很多错误,也不利于我们的理解,如今我们重新穿上了汉服,但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与汉服有关的诗词文献,就简单介绍下染色、植物染料及颜色方面的常识。
❤天然染色❤中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天然染色中使用植物染料为最多,用途也最为普遍。
如树皮、树根、枝叶、果实、果壳;花卉的鲜花、干花、花叶、花果;水果的外皮、果实、果汁,及草本植物、中药、茶叶等很多都可以用来染色。
矿物类染料,如朱砂、赭石、石青等,动物染料,如胭脂虫,紫胶虫、墨鱼汁等。
远在周朝就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
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
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
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
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宋应星.《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了蓼蓝、马蓝、木蓝、苋蓝等诸种可以制靛之蓝。
赤色,中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而称橙红色为红色。
植物染色材料

植物染色材料
植物染色材料是一种天然的染色材料,它们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用于染色。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染色各种纤维,如棉、麻、丝、羊毛等。
植物染色材料的使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植物染色材料的种类非常丰富,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蓝靛、茜草、木槿花、紫草、槟榔、橡皮树、榆树、桑树等。
这些植物染料的颜色也非常多样,包括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等。
不同的植物染料还有不同的染色方法和技巧,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需要染色的物品来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植物染色材料的优点在于它们是天然的,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同时,植物染色材料的颜色也非常鲜艳、持久,不易褪色。
此外,植物染色材料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植物染色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植物染色材料的染色效果受到天气、季节、土壤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染色效果的一致性。
其次,植物染色材料的染色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困难。
此外,植物染色材料的染色成本较高,价格也比化学染料贵。
总的来说,植物染色材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染色材料,它们具有
天然、环保、鲜艳、持久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品、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重视,植物染色材料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浸染艺术2

浸染艺术浸染亦称竭染,主要是将被染物浸渍于含染料及所需助剂的染浴中,通过染浴循环或被染物运动,使染料逐渐上染被染物的方法。
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
利用植物染料,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
植物染料是指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作为染料。
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植物染料在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
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
植物染料始于中国,远在周朝开始就有历史记载,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
在秦代设有、唐宋设有、明清设有等管理机构。
从大自然中萃取矿物与植物等染料,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攫取其它的颜色。
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
国产植物染料通常有如下几种:蓝色染料——靛蓝;红色染料——茜草、红花、苏枋(阳媒染);黄色染料——槐花、姜黄、栀子、黄檗;紫色染料——紫草、紫苏;棕褐染料——薯莨;黑色染料——五倍子、苏木(单宁铁媒染)。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
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
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
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
红茶植物染料

红茶染料染色植物染料是从植物的根、叶、树干或果实中取得的。
据估计,至少有1000~5000种植物可提取色素。
如菖草、紫草、苏木、靛蓝、红花、石榴、冬青、杨梅、柿子、黄栀子、桑、茶等。
植物染料原主要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着色,我国在近几年也开发了数十种不同来源的植物色素。
纺织品染色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用植物色素,至今少数民族地区的蜡染、扎染也还应用天然的植物色素。
一、植物染料的分类及应用植物染料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化学组成一般可分为:叶绿素类、类胡萝卜素类、姜黄素类、靛蓝类、蒽醌类、萘醌类、类黄卤酮类等七大类。
天然植物染料色谱七色俱全,但鲜艳明亮不够,不少品种的水洗和气候牢度不够满意,其浓度与色相也不稳定。
较满意的植物染料有:姜黄、桅子黄、红花素、槲皮苷、茜草色素、靛蓝、栀子蓝、叶绿素、辣椒红和苏木黑等。
用于丝绸、羊毛等蛋白质纤维染色的植物染料较多,色谱较齐全。
而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的种类不太多,色谱也不齐全,主要染料有靛蓝、栀子蓝、叶绿素、辣椒红、苏木黑、可可色、栀子黄、姜黄和茶叶等。
用于合成纤维染色的植物染料种类更少,色谱了也少,着色率较差,虫胶、姜黄和洋葱染料可以对洗涤染色,在弱酸条件下用高温高压(先媒后染)法染色,得色量较好。
二、植物染料的染色(一)染色方法及工艺流程植物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不同,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染色方法有无媒染染色(桅子黄、桅子蓝)、先染后媒染法染色和先媒后染法染色。
对合成纤维有常压染色和高温高压染色。
一般染色工艺流程是:染液制备(植物与水混合煮沸1h左右,提取染液)→染色(染液加热,浸入织物15~30min)→媒染(染色织物浸入媒染浴中30~40min)→水洗→干燥。
如直接染可进行多次染色,先媒染后染色的织物上染率较高,先染色后媒染的织物匀染性较好。
三、主要工艺染液制备(植物与水混合煮沸1h左右,提取染液)→染色(染液加热,浸入织物15~30min)→媒染(染色织物浸入媒染浴中30~40min)→水洗→干燥。
天然植物染色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天然植物染色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天然植物染色一直是一种受人们欢迎的染色方法。
与化学染料相比,天然植物染料具有极佳的环保性,其中包括减少有害废弃物的产生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对于纺织品制造商来说,天然植物染色也具有很大的经济和市场优势。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天然植物染色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劣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植物染料的种类天然植物染料的来源有很多,如茶叶、根、叶、花、果实、树皮等。
在这些植物材料中,含有各种不同颜色的染料物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染料:1. 橙黄色:蓼(Rumex acetosa)、西番莲(Coreopsis tinctoria)、大黄(Rheum officinale);2. 红色:茜草(Rubia tinctorum)、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苦参(Sophora flavescens);3. 蓝色:蓝靛(Indigofera tinctoria)、甘蓝(Isatis tinctoria);4. 绿色:姜黄(Curcuma longa)、绿豆(Phaseolus mungo);5. 黄色:大黄(Rheum officinale)、藏红花(Crocus sativus);6. 紫色:苦木(Morus alba)、藤黄(Rhus succedanea)。
这些植物染料都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包括黄酮类、多酚类、酚酞类、类黄酮类等。
这些化合物的存在决定了染色效果和染色速度等,因此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染料成分进行调整。
二、天然植物染色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天然植物染色在纺织品上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高端服装和定制品的制造中。
与合成染料相比,天然植物染料具有更好的质感和纹理,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以下是一些天然植物染色在纺织品上的应用:1. 棉织品棉是最常见的纺织原料之一,也是天然植物染色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棉织品可以使用大多数植物染料进行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