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养猪现状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和未来

行业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
育种是生猪养殖业的基础 疾病防控能力是生猪养殖业的关键 食品安全控制能力是生猪养殖业的生命线 企业大规模一体化经营模式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润民公司简介及竞争优势
一、公司简介
润民集团(简称润民)是一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属下有种植、饲料、 中兽药、育种养殖、屠宰和猪肉深加工、有机肥料生产、生物制药和品牌连锁等8大版块,涵盖从 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可靠。润民是中国生猪全产业链经营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润民全资控股的“江西润民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润民农科)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
行业内主要生产企业 :
我国较大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主要有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
公司(000735.SZ)、河南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002477.SZ)、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600975.SH)、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000860.SZ)、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002505.SZ)等、河南牧原食
行业地位:润民的市场定位是业界最佳种猪企业和最佳优质猪肉食品供应商。
润民公司简介及竞争优势
二、经营模式
润民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公司自养+合同制农场饲养(年出栏1000头以上),简称公司+农场。
三、润民公司具体竞争优势
核心技术竞争优势 生猪育种优势 市场优势 政府大力支持优势 猪肉品质明显优于市面知名品牌
产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是国家级生猪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企业、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
示范基地、省一级扩繁场、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 省人民政府“菜篮子工程”项目、深圳市人民政府“菜篮子工程”项目、深圳市无公害农产品示范 基地、赣州市扶贫龙头企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军需教学示范基地。 润民旗下的国际标准化养猪育种基地八戒王国,位于粤赣交界处的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镇岗乡 高峰村的崇山峻岭之间,养殖区占地约12600亩,种植区超过25000亩。基地方圆数十平方公里荒 芜人烟,常年青山绿水,风景秀美,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防疫条件国内一流,是目前亚洲地区单体 规模最大的生态养猪场。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0200515

二、中国生猪养殖产业处于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纵观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猪供给严重不足,1949-1978年。开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期, 国内经济缓慢恢复,生猪产业发展非常缓慢,市民以凭“猪肉票”消费 猪肉。1978年全国生猪存栏3亿头,能繁母猪存栏2415万头,出栏量 1.61亿头,猪肉产量789万吨,年人均猪肉占有量8.2千克。
4.产业与金融深入结合
由于生猪养殖天然周期的存在,生猪价格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即 “猪周期”。猪周期对整个产业链影响巨大,猪价上下波动,产业链 上下游经营利润极不稳定,市场风险很大。产业规避风险的诉求很迫 切,从国内外市场发展经验来看,生猪产业融合金融工具将成为产业 上下游规避风险、稳定生产的趋势。
2.养殖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正处在规模化发展起步加速阶段,生猪养殖专业化进程在不 断加快。未来行业龙头不断纵横向整合壮大,其他养殖户将走专业化分工,生 猪养殖模式将会越来越标准化、专业化。除了传统的繁育到肥猪出栏一体化的 养殖模式外,种猪培育→仔猪哺育→育肥饲养,各养殖阶段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比例将不断增加。
3.养殖模式多样
(1)根据生产组织模式划分主要分为散养和规模养殖,散养模式目前在我国占 比在加速下滑,规模养殖占比在加速增加。规模养殖中“公司+农户”和“公司 自繁自养”两种模式相对较多,近几年国家政策鼓励农民养殖合作社形式,发 展也比较迅速。“公司+农户”模式正在成为我国大型养殖企业的一种扩张方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公司提供仔猪、饲料、疫苗等,生猪养殖环节由农户完成, 在养殖过程中执行统一的养殖技术、规定饲料以及疫苗的使用,并配备专业技 术人员指导,根据合同将猪成品交由公司回收并进行统一销售。公司完成销售 后根据委托养殖合同以及合作农户的养殖管理成绩等情况与合作农户进行结算。 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是“公司+农户”模式创始者并且是发展最成功 的企业。 “公司自繁自养”模式是生猪饲料、育种、养殖均由公司完成。国内 以公司自繁自养模式为代表并发展成功的龙头企业是牧原股份。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精)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及今后发展趋势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
自80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
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
国外养猪业发展特点:一、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
在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
二、猪品种和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
三、饲料工业发达: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四、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多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养猪业。
目前仍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养猪发展速度在加快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有三种:一、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一般每户饲养1或3-5头,作为家庭的副业,较为粗放。
我国养猪产业发展现状

46我国养猪产业发展现状杜 傲(毕节市畜牧站,贵州毕节 551600)摘 要: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我国养猪产业由非洲猪瘟开始时期的一度低迷到现在的蓬勃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养猪行业和整个产业的发展,本文深度分析了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我市养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猪;发展现状;猪肉1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概况从2018年我国首次报道非洲猪瘟以来,我国的养猪行业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考验。
在此期间,我国农业农村部相继出台了很多有关非洲猪瘟检测,防控等方面的政策,从严禁养猪,严禁调运,到恢复生猪生产,养猪行业在近三年的发展道路上一波三折,规模生产上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和疾病防控压力。
一时间,生猪生产成为难题,猪肉价格业因生猪屠宰量的降低而直线攀升。
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很多小型的散养户由于管控不当,造成了更多猪群的感染和发病,疫情难以有效得以控制。
因此,养猪行业需要重新调整当前的布局,改变原有的或者传统的经营模式,制定新的防控措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扩大规模生产,追求眼前利益。
2 我国猪肉消费和进口猪肉走势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猪肉消费走势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猪肉消费的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猪肉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由升转降;二是城乡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差距缩小;三是猪肉在肉类消费中占比持续缩小;四是猪肉消费的季节性特征趋弱;五是猪肉消费受新冠疫情和价格上涨呈现下降趋势[1-2]。
在非洲猪瘟疫情前后,我国进口猪肉的价格也有所波动,2016 年我国进口猪肉价格为2049 美元/t,之后总体回落。
2018 年由于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肉价格跌至1527美元/t,之后有所回升。
2019年又涨至2271美元/t,创历史新高。
综合来看,在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抢占市场,不考虑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我国在2021年进口猪肉会在100~200万t。
3 恢复生猪生产2019年上半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国生猪出栏3.13亿头,同比减少2075万头,同比下降6.2%;2019年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3.48亿头,同比减少6143万头,同比下降15.0%。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畜牧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可谓是蒸蒸日上,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越来越快地向前奔跑。
说实话,从养猪、养牛到养羊,这些“小伙伴”们不仅在我们的餐桌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也逐渐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蛋”。
如今,养猪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少农民靠着养猪发家致富,真是“家有一猪,富可敌国”啊。
不过,养殖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环境保护、疫病防控等问题也是让人头疼的事。
1.1 养猪业的崛起提到养猪业,大家可能会想起“猪肉涨价”的新闻,确实,猪肉价格波动得厉害,时而飞涨,时而跳水。
不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故事”。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爱吃肉,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猪的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许多农户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养殖方式,科技感满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一来,大家的餐桌上不仅有了新鲜的猪肉,也让养殖户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1.2 牛羊养殖的新趋势除了养猪,牛羊养殖也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养羊成了一项“致富快车道”。
放眼望去,白花花的羊群在草原上吃草,那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且,随着牛奶消费的增加,奶牛养殖也迎来了黄金时期,鲜奶、酸奶、奶酪等产品层出不穷,吃得我们都是口水直流啊。
可以说,牛羊养殖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
2. 畜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畜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挑战也不少,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
大家都知道,畜牧业的废弃物处理是一道难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环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可别小看了这问题,像“牛粪味”这样的苦恼可不是人人能忍受的。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地方开始尝试新的环保措施,比如利用粪便发电、生产有机肥料等,真是“因势利导”,既环保又能赚钱,真是一举两得。
2.1 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再说到疫病防控,养殖户们可得时刻保持警惕。
你想啊,疫情一来,损失可就大了。
如今,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疫病监测系统,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随时掌握家畜的健康状况。
养猪市场分析

养猪市场分析一、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概况(一)世界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概况畜牧业是农业的组成成分之一,养猪业又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养猪的历史久远(我国约有7000年之久),猪作为一种肉畜,养猪业一向在畜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
猪肉是人类生存,延续不可缺少的动物性营养食品,是世界消费最广泛的红肉。
世界肉类构成近三四十年来世界肉类构成的变化,猪肉作为人类主要肉食来源,并未因猪肉是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品而改变其主导地位(尽管其消费量有所减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猪肉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猪肉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性蛋白,也是人类的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不仅如此,猪由于①适应性广,饲养地区范围大,②多胎高产、饲养期短、产肉多,③杂食性、饲料转化率高等优越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性,给生产者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深受生产者的欢迎,养猪业为人类提供了肉食、肥料、轻工业原料,还可作为实验动物和出口创汇等用途,所以,养猪生产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始终占居重要位置。
世界养猪生产的发展是随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提高的。
现代家猪都是从人类狩猎所余的野猪驯化而来,野猪驯养不是开始于一个中心,而是由居住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程度进行着。
中国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就已驯养猪,埃及于三千五百年前才开始养猪,欧洲于罗马时代后猪才成为主要家畜,美洲大陆本来没有猪,是十六世纪欧洲移民带入的。
人类驯养野猪因为它是一种小型的产肉和产仔多的动物,且具有杂食性,驯养后的猪,在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活需要的不断变化中,家猪一直朝着肉用家畜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变化成现代肉多脂少,耗料省和繁殖力强的瘦肉型猪种。
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起始于西方,二次大战后的40年代国外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商品猪生产,至70年代开始了趋向于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称为康法门特饲养方式),养猪生产才有了很大发展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型养猪工厂,并随动物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养猪生产从种猪繁育到肥育,从屠宰到产品加工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
当前养猪生产的现状和对策

收稿 日期 :0 91 —0 20 —03 王 文君 , , 98年 生 , 男 16 本科 , 牧 师 。 畜
2 应 对 措 施 和 建议
2 1 抓 住 机 遇 .
在 市场 波 动不 断 的情 况 下发 展 养猪 , 当注 意 如果农 户养 的猪 得 病 , 旦 病 死 , 失会 无 法 估 量 。 应 一 损 抓好 四个 时期 , : 谷 期 、 展 期 、 峰期 和 下 滑 因此 , 即 低 发 高 养猪 户应 改变 “ 治 轻 防 ” 重 的思 想 , 立 “ 防 树 以 期 。生猪 市场 波动 中的低谷 期是 养猪户 进入 的最 佳 为主 ” 的观 念 , 养 猪 场 选 址 、 舍 设 计 、 序 化 防 从 猪 程 时机 , 时仔猪 、 猪价 格 低 , 展 养 猪 的投 入 成 本 疫 、 学饲 料配 方等 基础方 面人 手 , 大 限度地 防止 此 种 发 科 最 较低 ; 猪市场 逐渐走 出低 谷进 入发展 期 时 , 生 养猪 户 疫病 的发 生 。有 条件 的农 户 、 模猪 场 , 根据情 况 规 应 要 加快扩 大养 殖规模 ; 生猪 市场 进入高 峰期 时 , 猪 将猪 瘟 、 养 猪丹 毒 、 肺 疫 、 气 喘病 、 猪 黄 白痢 、 猪 猪 仔 副 户 应尽快 出栏 生猪 , 以取得 最好 的效益 ; 到生猪 生 伤寒 、 小病 毒 、 待 细 乙脑 、 球 菌病 、 染 性 胃肠 炎 、 链 传 口 产 进入 下滑期 时 , 养猪 户 的重点 应放 到压缩 存栏 、 提 蹄疫 等列 入免 疫 程序 , 期 进 行 免 疫 注射 。而一 旦 定
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
.
一
、
目 前 我 国 养猪 生 产 的 现 状 分 析
、 、
。
,
因经 济条件 基 础设 施 管理 水平 等不 目前 我 国 养 猪 生 产 的 经 济 类 型 大 致 有 以下几种 : ( ) 专业 饲 养育肥 猪 河 这 种类 型 是 指养猪户 到仔猪 专业 市场 南 或 专业 生 产 仔 猪 场 购 买 断 奶 后 的 仔 猪 进 五 土 行 育 肥 直 到 9 0 10 0 千 克 时 出 栏 这 种 经 粮 营方 式 简 单 易 于 起 步 而 且 不 需 要 多 少 技 油 术 可 根 据 市 场 行 情 的波 动 随 时 上 马 或 下 食 马 风 险 较 小 但 该 方 式 的 主 要 缺 点 有 :仔 品 猪供 应不 稳 定 对 仔猪疫病和 免疫情 况 不 有 可能 了 解 很 清 楚 易 将 疫 病 带 到 猪 场 有 引 限 发 疫 病 的 危 险 同时 也 易 受 市 场 波 动 的 冲 公 击 收益 随仔猪和 大猪 的市场 价格 而 变化 司 如果 养猪是 临时行 为 若 能 较好 把 握 市场 行 情 的 可 选 择 该种 养猪类 型 代 (二 ) 生 产和 销 售 断奶 仔 猪 程 广 这 种类 型 是 指 养猪专业 户 饲 养母 猪 果 军 生 产 仔 猪 待仔 猪 断 奶 后 饲 养 到 定 体 重 互 矗 省 南 河 的动 物 疫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方 式 时销 售给育肥 猪 饲养 户 这 种 经 营 流 动 资 金 投 入 较 少 很 少 到场外 购 猪 从 外 界 带 入 疫 病 的 机 率减 少 因 而 能 保 证 猪 场 这 种 类 型 是 指 养猪户 要 历 经 从 种 猪 生 良 好 的健 康 状 态 但 这 种 方 式 固 定 资 金 投 产 仔 猪 培 育 肉猪 育 肥 出 栏 销 售 的 整 个 生 入 较 高 不 但要 建 造 怀 孕 母 猪舍 哺乳母 猪 产 经 营 管理 过 程 是 第 种 养 猪类 型 和 舍 和仔 猪保育舍 而 且 种猪饲养 和仔 猪 培 第 二 种 养 猪 类 型 的合 并 这 种 经 营 方 式 从 育都有较 高的技术要 求 每头 仔 猪 的利润 场外 购猪 的机 率小 猪场健 康有 保 障 可 获 较 小 阂 为另 部分 利润分摊 到 育肥 猪 上 得仔猪 和 育肥 猪 两 部分 收 益 因而 每头 猪 了 利 润 较 高 但 该 方 式 的 固 定 资产 和 流 动 资 如果 饲 养 者 的 专 业 知 识 和 技 术 优 势 倾 金 投 入 高 技 术难 度 较 大 需 要 掌 握 各 个 环 向 于 饲 养母 猪 和 仔 猪 但 流 动 资 金 不 足 时 节 的饲 养 管 理 技 术 收 益 也 受 育 肥 猪 市 场 经 型 的 济 可选 择 该种 养猪类 但饲养仔猪 的波动而 变化 收 益 比较 微 薄 还 易 受 市 场 行 情 变 化 的 冲 该 种 养 猪类 型 虽 然 要 求 掌 握 较 全 面 的 击 因此 生 产 和 销 售 仔 猪不 是 种 很 好 的 养猪 技术 和资金 投 入 相 对 较 大 但受 市场 养猪类 型 波动 的影响 和受外来疫病 的风 险相对较 (三 ) 全 程 饲 养 小 养猪收益 相 对 较稳定 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国外养猪业现状 养猪业是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世界猪存栏数,1975年为6.84亿头,1995年达9亿头;2004年为9.50亿多头,其中中国4.80亿多头,占世界猪存栏数的一半。2006年世界猪肉总产量1.05亿吨,比1980年增长一倍。美国的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目前,美国已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猪肉出口国。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养猪业逐年提高,2001年为例,生猪存栏为5980万头,生猪屠宰总量达到9950万头,猪肉年产869万吨,这些数字都占世界产量的10%左右。美国生猪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多美元,整个养猪行业为美国提高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2010年,生猪存栏为6393万头,猪肉年产882万吨。预计2012年达到964万吨。
综合分析,国外养猪业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特点: 1.1 种猪资源优势明显 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都属于世界著名的猪种,全球分布广泛。控制出口种猪是世界养猪强国的典型特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猪出口国,有核心群母猪700-2000头。丹麦2006年-2007年共出口种猪7万头,而2010年-2011年增加到20万头。加拿大现有种猪场630个(原种猪场250个),登记的纯种猪有10万头,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分别占37%、15%、44%。 1.2 规模化养殖 1970年美国共有养猪场87.1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100头;1975年有64.7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为87头;1994年养猪场减少为20.8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为458头;2005年减少到6.94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增加到871头。据统计,1992年养猪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全美国的84.2%,其出栏的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2%,1000-2000头的养殖场占8.9%,出栏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0%,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6.9%,出栏的商品猪占全美国的58%。 日本的养殖户由20世纪60年代的70.2万头减少到90年代的1.9万户,户均养殖规模由5.7头增加到545.2头。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1993年饲养规模在29头以下的农户每头猪的生产成本是40201日元,饲养规模在500头以上的农户每头猪的生产成本是29990日元。 丹麦的养殖模式也不断扩大,1984年养猪场有5.2万个,1994年减少到不足2.8万个,1994年存栏数在1000头以下的养殖场占全丹麦79.3%,其养殖数量占全丹麦的24%,1000-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全丹麦10%,养殖数量占全丹麦54.3%。 荷兰在2000年拥有2.92万个养猪场,而2006年养猪场减少到2.12万个,平均养殖规模则不断增加,100头以下的猪场从1998年的7454减少为1701个,而饲养规模大于1000头的养猪场从1998年的1757个增加到47378个。1998年-2008年十年间,养殖母猪头数大于250头的农场从1139个增加到1746个。据报道,2009年荷兰生猪出栏数超过1万头的养猪场有136个。 总体看来,全球养猪强国的养殖规模在不断增加,猪场数量逐年减少,逐步走上了工业化的养猪道路。 1.3集约化、自动化生产 美国的养猪场大多采用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程度高。大多数猪场不设围墙,没有专门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也没有饲料加工厂等。种猪场只负责生产仔猪、育肥场只负责育肥、保育场只负责保育,不同养殖场的分工明确,日常管理专业性强。同时,集约化、自动化、工厂化、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较高。养殖场内采用全自动控制的饲喂系统,定时、自动添加饲料;自动饮水系统保证猪只24小时内自由饮水,而且可向饮水内添加药物。在美国,一个饲养1200头猪的养殖场,只需要一台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将仔猪断奶头数和断奶重、配种的繁殖母畜头数、妊娠母猪的配种日期等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用计算机管理整个猪场,从而大大降低了养殖场的管理人员数,节约成本。 荷兰的养猪场自动化程度很高,除了30%的养殖场应用母猪自动化饲养管理系统外,大多数的养殖场都可以施行场内自主供暖、自动通风、自动饲喂。但是,产房的自动化应用难度较大。由于荷兰的人工费用高(每小时30欧元左右),所以产房的管理较为粗放,经常发生无人接产,新生仔猪死亡率的情况,给养殖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此情况下,荷兰自主研发了可升降的产床,该产床的漏缝地板可以升降。母猪站立时,产床自动下降,仔猪无法进入母猪的躺卧区,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母猪躺卧压死仔猪;母猪躺卧后,产床自动上升,仔猪可以随意进食。 加拿大的养猪场也采用自动化的饲养方式。生产过程分为五个环节:配种、妊娠、产仔、保育和肥育,其中,产仔、保育和育肥环节实行单元式全进全出。不同的生产环节都采用计算机自动喂料、饮水、清粪、自动控制舍内温湿度和通风。 1.4完善的管理制度。 美国养猪业的管理法规比较健全,从饲料、种畜禽,兽药生产到饲养、加工、运输环节都有法规可循。例如针对猪肉产品安全卫生的《联邦肉类产品检查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为了有效执法,联邦政府有7600多名监督员,分布在6000多个单位,负责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美国生猪交易市场的管理也很健全,具有多种交易方式。其中生猪期货市场对于稳定生猪生产,维护生产者利益均起到一定作用。 荷兰的养猪场大都有一整套完善的猪群登记制度:给每头初生仔猪建立养殖档案,直到出栏。一方面可以积累必要的原始资料,为育种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跟踪制度,有力的监管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保证生产健康、安全、优质的猪肉产品,有利于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荷兰养殖户的准入制度较为严格,必须达到以下条件,才可以从事养猪:(1)有销售订单;(2)有粪污接收者证明;(3)有生产许可证,每个许可证450欧元;(4)在制定区域建厂。 加拿大的养猪行业具有严格的卫生和防疫制度:对种猪采用PSS DNA测试,淘汰含有PSS基因的猪只;外来人员不得接近猪场;卫生消毒程序严格。通过以上措施加拿大已经消灭了猪瘟、口蹄疫和伪狂犬等疫病。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其他的猪场疫病:(1)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技术;(2)采用“三点式”生产方式,仔猪、母猪和商品猪分开饲养,距离大约在3千米以上;(3)兽医定期到养殖场抽检,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的指导猪场的采取疫病防控措施。 1.5专业化、多样化经营 美国养猪业有4种成功的经营方式。分别是独自自营、合同生产、公司经营和生产合作社。独自自营是所有产品都是自己生产的,自产自营,家族(家庭)式,完全独立的经营模式,家族拥有(租赁)全部的资产,承担全部的债务,债权和收益。这种模式相对较少。合同生产是一种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双方签订合同,确定某一时间以某一固定的价格提供固定数量的断奶仔猪。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猪场是自己的,与公司签订的代养合同也是自己的,另一种农户与公司签订了代养合同,但猪场不是自己的,而是由其他有猪场的人提供,代建或者合作。公司经营是由各自股东共同投资组成公司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养猪业之前并没有特别多特别大的养猪公司,随着养猪业发展,公司经营模式的出现,规模越来越大。猪场和猪场之间为了扩大规模优势,不断地联合兼并,一些原来并没有养猪的人或者投资机构加入了这个行业,与原有养猪的人合资组建了更大的公司等。生产合作社作为一种合作经营方式,通常不提利润只有管理人员工资。早年的养猪合作社中,会员养猪户大都是一条龙生产,后来不少合作社的养猪户共同建立母猪场,各农户就不再养母猪了,而是从公共的母猪场引进断奶小猪来养。 养猪业由副业生产向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养猪场主体规模将由1000头扩大到1万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成为新时期养猪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如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养猪业大国不仅在繁育体系、品种改良、性能测定、饲料营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还开发出相对完善的肉产品市场体系、建立信息技术平台和服务组织,率先完成健康养殖模式的成功推广;美国、荷兰相继开发出SHOAT模型、畜禽舒适环境模型,成为世界上猪场环境应激的典型预警系统;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组织执行机构、控制处理等横向动物疫病监控体系。另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的“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正被世界多国借鉴并实施,主要体现在“从地头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纵向管理体系,包括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的监测检验系统的形成等方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上畜禽养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代谢及其调控、养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动物应激及其福利、动物排泄物无害化增值处理方法研究、技术开发和标准制定、动物产品安全生产及其检测技术等。当前国外健康养殖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采取多学科集成和交叉研究;增强本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速度的数字化与标准化研究。 2 国外养猪业发展趋势
2.1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 高度集约化工厂化养殖与完善的饲养管理措施是现代养猪生产的主要特征。虽然世界各国都能养猪,但是由于经济与环境保护以及动物福利等原因,生猪的生产主产区逐渐向饲料主产区进行转移,从而来节约饲料的运输成本。 2.2 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禁用抗生素 1986年瑞典已经开始在畜禽饲料中禁用抗生素,丹麦于2008年禁用抗生素,用于治疗用途的抗生素需要兽医师同意。欧盟在2006年规定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2.3 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扩大,以及抗生素的逐渐禁用,动物的健康及疫病防控成为了养殖场的重点环节。养猪高度化发达的国家将采取更加科学化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体系。如巴西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提供口蹄疫的接种疫苗,瑞典则规定猪场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2.4 关注动物福利 在目前的养猪生产中,大多采用全漏缝地板或半漏缝地板,妊娠母猪饲养于限位栏内。欧盟规定,到2012年母猪配种后四周内可以饲养在限位栏内,其他时间则禁止饲养在限位栏内。养猪发达国家多采用替代系统来养殖生猪。欧洲部分国家,例如美国、英国等将母猪饲养在舍外,妊娠及哺乳母猪饲养在具有防寒设施的草地上。虽然舍外养殖可以满足空间的要求,但是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环境压力、疾病防治措施等的影响。所以在未来的养猪发展过程中,寻求合理、优化的养殖方式是提高动物福利的重要方面。 2.5 加强环境保护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不仅危害饲养员的身体健康,还成为大气、土壤和水质的重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低碳生活”口号的提出,全球将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畜牧业的减排势在必行,各个国家将会研发更加环保的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措施,减少畜牧业带来的环境危害。例如,荷兰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