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PPT讲稿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精品PPT课件

危害之二—对植物的影响
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能诱导其体内 产生某些对酶和代谢具有某些毒害作用 和不利影响的物质,间接引起植物伤害。
例如把镉与疏基氨基酸和蛋白质结合, 就会引起氨基酸蛋白质的失活,甚至导 致植物的死亡。
危害之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土壤,农产品质量下降。土 壤中的污染物会通过各种食物链,经过 逐级生物富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 可以通过影响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间接 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工 矿烟囱、废物堆和公路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由城市—郊 区—农区,随距城市的距离加大而降低,特别是城市的郊区污染 较为严重。此外,还与城市的人口密度、城市土地利用率、机动 车密度成正相关;重工业越发达,污染相对就越严重。
此外,大气汞的干湿沉降也可以引起土壤中汞的含量增高。 大气汞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后,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有机物 的吸附或固定,富集于土壤表层,或为植物吸收而转入土壤,造 成土壤汞的浓度的升高。
来源及分布之二—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
施用含有铅、汞、镉、砷等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
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一般过磷酸 盐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Hg、Cd、As、Zn、Pb,磷肥次 之,,氮肥和钾肥含量较低,但氮肥中铅含量较高,其 中As和Cd污染严重。经过对上海地区菜园土地、粮棉 地的研究,施肥后,Cd的含量从0.134 mg/kg升到0.316 mg/kg,Hg的含量从0.22 mg/kg升到0.39 mg/kg,Cu、 Zn 增长2/3。通过新西兰50 年前和现今同一地点58个土 样分析,自施用磷肥后,镉从0.39 mg/kg升至0.85 mg/kg。
土壤污染的最终受害者是人类,重金属 对土壤的持续污染以及土壤中污染物的 长期存在,必将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巨 大的、严重的、潜在的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精品PPT课件

土壤污染修复按修复技术分为
生物修复 化学修复 物理修复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原位化学淋洗 异位化学淋洗 土壤原位钝化 固化修复技术 物理分离修复
换土法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优缺点
类型 生物修复
修复技术
优点
缺点
植物修复
成本低、不改变
土壤性质、没有 二次污染
耗时长、污染程 度不能超过用于 修复植物的正常
• 本产品开创性地把成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硅酸盐技术 应用到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向上来,研发出了拥有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用于耕地土壤重金 属污染修复的产品。本产品不仅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 复效果好,而且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钙、镁、 硅,也是一种对土壤有显著改善功能的好肥料,可以明显 提高水稻的抗逆性、抗病性,显著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 量。
2、成本低 试验期的成本为现有技术路线的三~
五分之一左右,大规模推广后成本可降到现有成本的 十分之一以下。现有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方案 的成本大部分为人民币3~5万元/亩,有的甚至高于 10万元/亩。
3、操作简便,适应范围广
本产品仅做基肥均匀撒施即可,严重污染区域同样适 用,无需专门培训操作人员便可大规模推广。
土壤污染修复按土壤使用性质分为
一、场地修复 指对因堆积、储存、处理、处置或其他方式 (如迁移)承载了有害物质(包含重金属污染物、化学污染 物等)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或具有潜在风险的区 域进行修复,其土壤的使用性质是可变的,多方面的。
二、耕地土壤修复 指对受到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的 农业耕地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不能改变土壤的使用 性质,不能破环土壤的耕作性能。
此前,国内所有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方案和技术路 线中,没有能在水稻田试验中稳定降镉幅度超过50%的技 术或产品出现。因此,学术界暂时只能把如韶关凡口矿区 和大宝山地区周边等重金属严重超标的受污染耕地种植区 域建议改变其种植结构,短期内已经无法修复并种出合格 农产品。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ppt分解

2020/10/7
2020/10/7
2020/10/7
• 2、污水 • 未经处理的工矿企业污水排人下水道与生活污水
混合,造成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 Cd等的含量逐年增加。如淮阳污灌区土壤Hg、 Ca、Cr、Pb、As等重金属1995年已超过警戒线, 其它灌区部分重金属含量也远远超过当地背景值。 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 量的增加,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据调 查,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约1.5万吨Hg, 340万 吨Cu, 500万吨Pb,1500万吨Mn和100万吨Ni。
超积累重金属植物。植物挥发是依靠植物根系吸收重金属,
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挥发到大气中。目前研究最多的是Hg
和Se。
2020/10/7
2020/10/7
• 2、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吸附积 累重金属;改变根际微环境,达到提高植物对 重金属的吸收,挥发或固定效率的目的。如动 胶菌、蓝细菌、硫酸还原菌及某些藻类,能够 产生胞外聚合物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成络合物; Macaskie等分离的柠檬酸菌可分解有机质生成 HPO2-4与Cd形成 CdHPO4沉淀;国内研究人员发 现有些微生物能把剧毒的甲基汞降解为毒性小、 2020/10/7可挥发的单质Hg。
蓝细菌
2020/10/7
硫酸还原菌
2020/10/7
• 3、农业生态修复
农业生态修复包括农艺修复和生态修复。前者 改变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 链的植物,选择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肥, 或增施能够固定重金属的有机肥等来降低土壤重 金属污染;后者调节土壤水分、养分、pH值和土 壤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生态因素,调控 污染物所处环境介质。但该技术修复周期长,效 果不明显。
2020/10/7
2020/10/7
• 2、污水 • 未经处理的工矿企业污水排人下水道与生活污水
混合,造成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 Cd等的含量逐年增加。如淮阳污灌区土壤Hg、 Ca、Cr、Pb、As等重金属1995年已超过警戒线, 其它灌区部分重金属含量也远远超过当地背景值。 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 量的增加,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据调 查,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约1.5万吨Hg, 340万 吨Cu, 500万吨Pb,1500万吨Mn和100万吨Ni。
超积累重金属植物。植物挥发是依靠植物根系吸收重金属,
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挥发到大气中。目前研究最多的是Hg
和Se。
2020/10/7
2020/10/7
• 2、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吸附积 累重金属;改变根际微环境,达到提高植物对 重金属的吸收,挥发或固定效率的目的。如动 胶菌、蓝细菌、硫酸还原菌及某些藻类,能够 产生胞外聚合物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成络合物; Macaskie等分离的柠檬酸菌可分解有机质生成 HPO2-4与Cd形成 CdHPO4沉淀;国内研究人员发 现有些微生物能把剧毒的甲基汞降解为毒性小、 2020/10/7可挥发的单质Hg。
蓝细菌
2020/10/7
硫酸还原菌
2020/10/7
• 3、农业生态修复
农业生态修复包括农艺修复和生态修复。前者 改变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 链的植物,选择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肥, 或增施能够固定重金属的有机肥等来降低土壤重 金属污染;后者调节土壤水分、养分、pH值和土 壤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生态因素,调控 污染物所处环境介质。但该技术修复周期长,效 果不明显。
土壤中重金属的测ppt课件

-
15
三、植物的各个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
树皮
Odukoya 等(2000) 在尼日利亚Abeokuta市不同污染水平 的地点,集了印度楝(Azadirachta.indica)、榕(Ficus spp.)和猴面包树等7种树木的树皮样品,用原子吸收光 谱法测定了Pb、Zn、Cu的含量。Pb、Zn浓度(分别1.9— 159.8、16.5 —659.1gg·g一干重)和交通车辆的数量成 正相关,表明人为因素是造成 空气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Cu含量较低(4.220.7gg·g一干重 ),和交通车辆的数量无 关。
农业生产中的畜禽养殖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发展,其对周围土壤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
5
-
6
一、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3、交通运输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道路两侧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
胎磨损产 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沉降,而 污染元素则主要为 Pb、 Cu、Zn等元素。它们一般以道路为 中心成条带状分布,强度 因距离公路、铁路、城市以及交 通量的大小有明显的差异。
学领域根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原理,常用各种元素的同位 素成分来区分各种地质体的物质来源。 其中铅同位素的研究较多,它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始于20 世纪60 年代,而从90年代以来被广泛用于环境样品,以监 测和示踪铅的来源变化,在国外这种方法已越来越多被应 用于土壤地球化学领域研究污染物的来源,并能有效的区 分出自然来源还是人为来源。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对有关工作也进行了一 些尝试, 但相对应用较少,如路远发等。对杭州市土壤Pb污染进行 了Pb同位素示踪研究,将土壤与杭州市的汽车尾气、大气 等环境样品进行对比发现,随着土壤受污染程度的增加, Pb同位素组成逐渐向汽车尾气Pb漂移,表明汽车尾气排放 的Pb为其主要污染源 。
土地重金属污染ppt课件

事件:中国多个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公害”。 “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的警钟。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 源
自然来源
1、成土母质的风 化过程对土壤重金
人为干扰输入
1、不同工矿企业工业生 产对土壤重金属的额外输 入; 2、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 的土壤重金属输入 3、交通运输对土壤重金 属污染的影响
伤害肾脏
长期接触一定剂量的镉主要导致肾脏损害 ,表现为尿中含大量低分子量蛋白,由于 肾小管功能受损,造成钙、磷和维生素D 代谢障碍,进而造成骨质软化和疏松,严 重者极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 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导致慢性中毒
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镉只有1%~5%被 胃肠道吸收,所以食用镉超标大米是机 体摄入镉的一种可能,大量长期食用会 导致慢性中毒。
浓度多成垂直 递减分布
长期存在于
土壤中,浓 度多成垂直
合物或螯合物,导致重金
属在土壤中有更大的溶解 度和迁移活性;
递减分布
2
土地的危害及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 危 害 和 影 响
植 人 水 生 态 资 环 物 体 源 境
影响植物根和叶的发育。 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等,如水俣病等。
污染饮用水和海洋资源。
主要污染物为 镉、镍、铜、 砷、汞、铅等
36.3%
16.1%
其中重度污染 点位比例为1.1 %
21.3%
7.0%
其中镉重度 污染点位比 例为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1
定 义 及 来 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
定义: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 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由于人 类活动将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明显高于原生含量、并 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土壤重金属修复PPT课件

第20页/共23页
邱廷省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四川有色 金属,2003(3):48-51
郭观林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化学固定修复研究进展,应用生 态学报,2005,16(10):1990-1996
陈承利,廖敏,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微量元素 科学,2004,11(10):1-5
第16页/共23页
(3)利用某些低等动物修复措施
• 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和鼠类)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因而能一定程度地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 含量.
第17页/共23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展望
(1)超累积植物筛选与培育。超累积植物是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的一种 适应性突变体,往往生长缓慢,生物量低,气候环境适应性差,具有很 强的富集专一性。因此,筛选、培育吸收能力强,同时能吸收多种重金 属元素,且生物量大的植物是生物修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主要内容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 展望
第1页/共23页
现状
有资料表明,我同重金属污染的农业土地面积约2 500万m2,每年被 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 200万t,因重金属污染而导致粮食减产高达l 000多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农业部环保监测系统曾对全国 24省、市320个严重污染区土壤调查发现,大田类农产品超标面积占污 染区农田面积的20%,其中重金属超标占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80%。 据中国农业部的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污水灌区面积约140万hm2,遭受重 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灌总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面积占 46.7%,中度污染面积占9.7%,严重污染面积占8.4%,并且以Hg和Cd的 污染面积最大。
邱廷省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四川有色 金属,2003(3):48-51
郭观林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化学固定修复研究进展,应用生 态学报,2005,16(10):1990-1996
陈承利,廖敏,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微量元素 科学,2004,11(10):1-5
第16页/共23页
(3)利用某些低等动物修复措施
• 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和鼠类)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因而能一定程度地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 含量.
第17页/共23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展望
(1)超累积植物筛选与培育。超累积植物是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的一种 适应性突变体,往往生长缓慢,生物量低,气候环境适应性差,具有很 强的富集专一性。因此,筛选、培育吸收能力强,同时能吸收多种重金 属元素,且生物量大的植物是生物修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主要内容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 展望
第1页/共23页
现状
有资料表明,我同重金属污染的农业土地面积约2 500万m2,每年被 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 200万t,因重金属污染而导致粮食减产高达l 000多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农业部环保监测系统曾对全国 24省、市320个严重污染区土壤调查发现,大田类农产品超标面积占污 染区农田面积的20%,其中重金属超标占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80%。 据中国农业部的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污水灌区面积约140万hm2,遭受重 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灌总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面积占 46.7%,中度污染面积占9.7%,严重污染面积占8.4%,并且以Hg和Cd的 污染面积最大。
《重金属污染》课件

化学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重金属污染,特 别是对于高浓度、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效果 显著。
详细描述
化学方法包括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化学萃取法 等。这些方法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化学试剂, 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易溶于水的物质,从而降 低其生物可利用性。
优缺点
化学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等优点,但 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 。
研究新型的重金属捕集剂,能够更有效地从土壤、水体等环境中提 取和分离重金属,降低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重金属污染的实时 监测、预警和智能化管理,提高防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3
参与国际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性的重金属污染防 治项目,共享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
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共同开展重 金属污染防治的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 共享。
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各 国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加强宣传教育
01
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途径,加强对公众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
02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如志
愿者活动、社区共建等。
倡导绿色生活
03
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重金属排放,从源头上预
防重金属污染的发生。
THANKS
感谢降、水 体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植物和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对生物的影响
详细描述
化学方法包括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化学萃取法 等。这些方法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化学试剂, 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易溶于水的物质,从而降 低其生物可利用性。
优缺点
化学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等优点,但 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 。
研究新型的重金属捕集剂,能够更有效地从土壤、水体等环境中提 取和分离重金属,降低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重金属污染的实时 监测、预警和智能化管理,提高防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3
参与国际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性的重金属污染防 治项目,共享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
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共同开展重 金属污染防治的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 共享。
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各 国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加强宣传教育
01
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途径,加强对公众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
02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如志
愿者活动、社区共建等。
倡导绿色生活
03
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重金属排放,从源头上预
防重金属污染的发生。
THANKS
感谢降、水 体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植物和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处理34页PPT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处理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前研究较多的联合技术包括生物联合技术、物
理化学联合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联合技术。
原位化学钝化修复是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一种或多种物 质,通过发生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 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赋存状态,降低其在 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从而减少重金属对土壤生物 的毒害和在农产品中的迁移积累。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钝 化修复剂主要包括硅钙物质、含磷材料、有机物料、黏土矿 物、金属氧化物、生物炭及新型材料等。
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 土壤重金属污染。
汞
镍
镉
铜
重金 属
铅
锌
铬
砷
• 主要污染来源: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 大气自然沉降及降水
污水灌溉
污染的土壤
农用物资的 不合理使用
固体废弃物
• 重引金起植属物危生害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
人体致癌 致疾 致突变
1931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的“ 痛痛病” 是镉中毒的典型案例。 2005年的广东北江韶关段镉严重超标事件 2006年的湘江湖南株洲段镉污染事故 2009 年的湖南省浏阳市镉污染事故 2009 年陕西凤翔县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 、湖南武冈市数百名儿 童血铅超标 、广东清远市数十名儿童铅中毒 2011 年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 2012年广西河池龙江河镉污染事件
技术
联合修 复技术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 的不同特性,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来分离或固定土壤中的 重金属,达到清洁土壤和降低污染物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 的技术手段。
1.客土、换土、去表土、深耕翻土法 此类方法适合于小面积污染土壤的治理。客土法是在污 染
土壤表层加入非污染土壤,或将非污染土壤与污染土壤混匀 ,使得重金属浓度降低到临界危害浓度以下,从而达到减轻 危害的目的。换土法是将污染土壤部分或全部换去,换入非 污染土壤。深耕翻土是翻动土壤上下土层,使得重金属在更 大范围内扩散,浓度降低到可承受的范围。
6.固化/稳定化是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某一类或几类 固
化/稳定化药剂,通过物理/化学过程防止或降低土壤中有毒 重金属释放的一组技术。
7.离子拮抗技术: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离子间存在拮抗作用, 当土壤中某种重金属元素浓度过高时,可以向土壤中加入少 许对作物危害较轻的拮抗性重金属元素,进而减少该重金属 对作物的毒害作用,达到降低重金属生物毒性。
形态以去除其污染的一种方法。
•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是因地制宜地调整一些耕作管
理制度以及在污染土壤中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 物等,从而改变土壤重金属的活性,降低其生物 有效性,减少重金属从土壤向作物的转移,达到 减轻重金属危害目的的技术 农业措施主要包括控 制土壤水分、改变耕作制度、农药和肥料的合理 施用、调整作物种类等。
植物固定(Phytostabilization)是指利用植物根系固定土 壤重金属的过程 重金属被根系吸收积累或者吸附在根系表
面 ,也可通过根系分泌物在根际中被固定。
植物挥发(Phytovolatilization)是指利用植物根系分泌 的
一些特殊物质或微生物使土壤中的 Se、Hg、As等转化为挥 发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是指利用
动物、微生物或植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削减土壤环境中的 重金属含量或通过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从而降 低其毒性。
•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达到对土壤重金属的净化作
用:(1)通过生物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 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 物可利用性;(2)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 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 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其修复效果好、投资小、费用低、 易于管理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 重视,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指利用植物提取、吸 收、分解、转化和固定土壤、沉积物、污泥、地表水及地下 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技术的总称。包括:
植物提取(Phytoextraction)是指利用超积累植物吸收污 染
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在地上部积累,收割植物地上部分从而达 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土壤淋洗
污染土壤
淋洗液淋洗
土壤固相中重金属
达到修复目的 将液相回收处理
土壤液相中
3. 电热修复
污染土壤
高频电压产生电磁波
热能
挥发性重金属分离 污染物从土中解吸
对土壤加热
熔化土壤
达到修复目的
冷却后形成玻璃态物质
4.电动修复
污染土壤
通电流
金属离子等向电极运输
达到治污目的 集中收集处理
5.玻璃化技术指将重金属污染土壤置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 待其冷却后形成坚硬的玻璃体物质,这时土壤重金属被固定 ,从而达到阻抗重金属迁移目的的技术 。
• 主要特点:
• 1.形态多变:随Eh、Ph、配位体不同,常有不同
的价态、化合态和结合态。形态不同引起有效性 和毒性的不同。
• 2.很难降解:污染元素在土壤中一般只能发生形
态的转变和迁移,难以降解。
• 3.隐蔽性 • 4.通过食物链富集
污染土 壤修复
技术
物理化 学修复
技术
生物修 复技术
农业生 态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课件
•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
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
市工业发展、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越来 越多的土壤问题出现,危害人类健康。
• 土壤重金属污染(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 soil)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 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