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图案设计1 中外纺织品图案纹样史
隋唐纹样

唐代玉饰纹样
1龙纹,龙形一般头细长,上颚长尖,端部略翘,龙身似蛇身但较短。2云纹, 用来表现云朵的花纹,在唐代刻碑,金银器,玉器上频繁出现。3兽面纹,目 前仅有一对唐朝金兽面玉锡被发现带有唐朝经典兽面样式
铜镜纹饰
双鸾衔绶葵花镜 双鸾衔绶(寿)带,故有献寿的意义。
狻suan猊葡萄纹铜镜
吉祥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图案大约起始于商周,而 真正发育却是在唐朝时期,唐朝时期牡丹盛行,因此在服饰中的牡丹图案 寓意雍容华贵,象征‘大富大贵’;龙凤图案则象征‘富贵’,‘吉祥’, ‘幸福’;寿字,松鹤形,寓意‘延年益寿’;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则表 示‘五福捧寿’等
纹样分类
隋唐朝流行的图案纹样可分为:联珠 纹,宝相花纹,团窠纹,卷草纹,主 要表现在唐朝金银器,唐锦,瓷器及 建筑装饰等。 构图:散点式,对称式,连珠式,成 双成对的动植物构图
联珠纹,又称连珠纹,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已有之,盛行
于唐代。图案的形式是在大圈中装饰圆点环状圆点串珠,圈内原点对称或单个的纹样。 这种图案较明显的受波斯装饰艺术的影响,是传统图案吸收外来文化艺术营养的结果。
唐三彩 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 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 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 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
唐三彩. 马
马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 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 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 们现在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 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 颈部比较宽。唐马的造型特 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 中带动,你们看到这是一匹 静立的马。但是它通过马的 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 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 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 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 动静一样,它通过这样的细 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 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
南京云锦

南京雲錦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帄的織物。
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戊,位于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禦用品貢品,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裏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
亦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海南黎族織機←--作為中國最高貴的織錦,中國絲綢最高技藝標志的南京雲錦,鼎盛時曾擁有3萬多臺織機,近三十萬人以此和相關產業為生,是當時南京最大的手工產業,在中國的歷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會影響,雲錦不傴是南京人的驕傲,也是全人類文明的驕傲。
被古人稱作“寸錦寸金”的雲錦,是用5.6米長、4米高、1.4米寬的大花樓木質提花機,由上、下兩人配合操作生產出來的。
它的生產工序用目前流行的電腦語言來解釋較為形象,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的職明才智。
“挑花結本”,相當于軟件設計,它用古老的繩索繩記事的方法,把花紋圖案色彩轉變成程序語言,再上機進行織造。
此工藝技術要求很高,實際上是一種以線為材料,進行儲存紋樣程序的創作設計過程。
他不傴要把紋樣按織物的具體規格要求,計算“分寸秒忽”,將紋樣在每一根線上的細膩變化表現出來,還要按紋樣圖案的規律,把繁雜的色彩進行最大限的同類合並,編結成一本能上機織造,讓織手讀懂的程序語言花本。
機上坐著的人,稱作“拽花工”,只要按過線順序提拽即可,相當于在敲電腦鍵盤。
機下坐著的人,稱“織手”,他使用“通經斷緯”的技術(緯線由不定數的彩絨段拼接而成),挖花盤織,粧金敷彩,就能織出五彩繽紛的雲錦來,他面前的織造面即相當于電腦顯示屏,這種工藝,至今尚不能被機器所替代。
雲錦的織造工藝高超精細,除前面介紹的“挑花結本”、“通經繼緯”以外,夾金織銀也是雲錦的一大特點。
織物顯得雍容華貴,金碧輝煌,滿足了皇家禦用品的需要。
正因為長期是宮廷用品,一味法語精,在制作中不異工本代價,才使雲錦後來居上,達到織錦工藝登峰造極度的地步,雲錦主要有“織金”(用黃金打成箔,切成絲,捻成線織就)、“庫錦”、“庫緞”、“粧花”四大類品種,用于皇帝龍袍、皇後鳳衣、霞披、嬪妃的麗裝靚服、宮廷裝飾及坐、褥、靠墊、枕被等實用品。
图案设计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评《纺织品图案设计与应用》

图案设计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评《纺织品图案设计与应用》王敬(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41000)纺织品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纺织品不仅要满足实用功能,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欣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我国纺织业发展迅速,在纺织品生产时需要重视图案艺术设计,通过多种多样图案设计来提升纺织品图案水准,这样不仅提高了纺织品质量,同时也显著提升了纺织品的艺术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
《纺织品图案设计与应用》一书是周慧主编,吴训信、王明星为副主编,由化学工业岀版社在2016年出版发行。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我国纺织品图案设计与应用工作,因此对当前我国纺织品图案设计的了解非常深刻,所做的研究也颇具实用价值"本书作者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紧紧抓住纺织品图案这一关键词,对纺织品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对本书的细读可以发现,作者在进行纺织品图案介绍时引用了大量案例进行介绍,每一章节都配置了大量案例说明,使得本书具有更高的可阅读性;通过对本书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作者在进行图案分享时更加重视图TEXTILE PATTERN案设计的时代感,与其他纺织品图案设计书籍相比,更加突出时代价值,这也是本书与其他书籍的主要不同之处,体现了本书的一大特色。
此外,本书还具有以下特征:1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纺织品图案设计研究,在对纺织品图案设计分析时提岀了许多自身观点。
在本书章节中,作者花费了一定篇幅重点针对当前我国纺织品图案设计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指出,我国纺织品图案设计形式主要包含:(1)织花图案。
织花图案属于我国民间艺术设计的一种形式,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全世界各民族都十分重视自身传统工艺设计的传承与弘扬。
织花图案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一项我国传统的宝贵艺术形式被继承。
中外传统服饰图案介绍与鉴赏 (NXPowerLite)

莫里斯纹样
英国传统纹样 图案以装饰性的植物 题材居多,茎藤、叶 属的曲线层次分解穿 插、排序紧密,具极 强的装饰意味
博戈朗纹样
起源非洲(马里)的传统纹 样,图案以简洁的几何形式 为基础单位,呈四方或二方 散点方式排列,用色多为单 色 主要用色:赭石色、黑色和 褐色
基坦卡纹样
非洲民族服饰用料之一 题材:动物、植物、景物、几何题材、宗教题材等 表现形式:与蜡染织物相似,以靛蓝、深棕色的线与面连接图案的 各部,蜡染冰裂纹组织形成装饰意味的网状体组织
富于韵律和气势之美的汉代纹样
2、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两宋纹样
魏晋南北朝民族间交流日益频繁,图案出现塞外风格有西域特色的纹样,如 葡萄纹、狮子图案、卷草纹和莲花纹等。这种规范、工整的特点在唐宋时期 表现得尤为突出。
魏晋南北朝纹样 同时佛教兴起给装饰注入新的活力,表现在石刻、壁画、漆器、瓷器中
第三部分 中外传统服饰图案介绍与鉴赏
中国历代服饰图案介绍与鉴赏
1、商周、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纹样
这时期中国服饰图案显得比较抽象、概括,色彩相对单调。秦汉后期图案风 格开始多变,服饰图案日趋工整,布局严密,骨骼上采用上下均匀、左右对 称形式越来越普遍,织物也越来越华丽
中国新石器时代纹样
商周青铜几何纹样
波斯纹样
纹样形式:其一为排列 上的波形连缀结构式, 其二是连圆结构式,其 三是区域性质的对称结 构式
埃及纹样
宗教主题和世俗生活 的相互渗透,绘画和 雕塑艺术的深刻表现 是埃及图案风格的主 要依据 造型特点:常以侧面 姿态出现
希腊装饰图案
表现在雕塑和陶器上,以舞蹈、战争、生活场面内容以及神话故事描绘为主
用色:很直接,常用纯度 较高的色,以黑色调整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辽宋卷

57婴戏纹 58花卉纹
59芙蓉人物纹 60花卉纹
61卷草纹 62蝶恋芍药纹
64簇四盘雕纹
63紫鸾鹊纹
65对羊孔雀纹
1
66独窠牡丹对 孔雀纹
2
67联珠四鸟纹
3
68雁衔绶带纹
4
69球路飞鸟纹
5
70莲塘双雁纹
71 “千秋万岁”盘 凤纹
72对鹿纹
73大雁纹 74菱格朵花奔狮纹
1
75云鹤纹
2
76团窠四鸟衔 花纹
19联珠梅花蜂蝶纹 20联珠梅花蜂蝶纹
21菊花纹 22蔓草纹
1
23折枝梅花纹
2
24团窠芭蕉纹
3
25刺绣小花
4
26团花纹
5
27重莲团花纹
29折枝花卉纹
28折枝牡丹纹
30柿蒂纹
01
31折枝小 花纹
02
32花卉纹
03
33折枝小 花纹
04
34折枝花 球路流苏纹
06
36团窠花 卉纹
05
35花卉纹
38团花纹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辽宋卷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文物
团
丝绸
时期
窠
特点
牡丹
设计
纹样
丝绸 花纹
纹样
图
花卉
折枝
凤纹
球路
纹团
菱格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以考古发现及传世的辽宋时期的丝绸文物为研究基础,通过对这些古代丝绸的设计素材进行提取、 分类、重绘,来展现这个时期丝绸文物的纹样题材、色彩搭配、纹样表现风格等,并揭示纹样特点与当时时代文 化背景的关联。
中外蜡染对比二

唐代的《树木象树》蜡缬屏风
南北朝时,蜡染除棉织品外, 还应用于毛织品中。隋唐时期, 蜡染技术继续发展,以《树木 象树》为代表作的蜡染制品, 色调文雅、层次分明,是蜡染 艺术品中的精品。宋代以后, 由于蜡染只适宜低温染色,色 谱也有一定局限性,中原地区 的蜡染技术被其它印花技术所 代替,在少数民族地区却流传 至今。
贵定、龙里、开阳一带的苗族蜡染。
贵 定 蜡 染 头 巾
居住在这一带的苗族将蜡染与刺绣 结合在衣裙、背扇、帽子等服装的 显要部位上,加上一块挑绣图案, 而在头帕、包帕、背扇上,则保持 着蜡染的固有风貌,其纹样构图严 谨,线条生动,层次分明。在小孩 子的口水兜上,纹样更出现多种造 型。
榕江 苗族蜡染。
这里兴华乡的苗族蜡染极有特色,多见龙的纹 样。 龙纹主要绘十土3年举行一次的“鼓社 祭”庆典的鼓藏幡之——卜,龙形似蛇体,或 盘旋,或舒展,头部有锯齿纹。有的鼓藏幡上 的蜡染分为12个方块,表现出12种不同的几何 纹图案,如鱼、蝶、蚕等。迎灵时每户人家都 要挂幡,走在仪仗队前,渲染出一派庄严、肃 穆和神秘的气氛。“踩歌堂”时有些男性穿的 花袍、戴的头帕、系的腰带,也用绘有龙纹的 蜡染布制作。近年来,也有人将吹芦笙跳舞的 场面绘入蜡染之中。
从传世的和出土的蜡染实物看,蜡染在唐代是盛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 的三色蜡染、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对树象羊缬屏风”,都是唐代遗物。还有 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 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期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 年)蓝色缬绢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蜡缬纱,还有敦煌英 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这批遗存的蜡染 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底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吉 朴典雅、唐代的蜡缬和蜡缬纱的底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份是白色 花纹,在贵州省平坝县下坝的棺材洞里,前些年出土了宋代苗族点蜡幔及鹭 鸟纹彩色蜡染衣裙。这些都是蜡染流传悠久的历史见证。
古代纺织品中的刺绣图案研究

古代纺织品中的刺绣图案研究作者:李影来源:《纺织报告》 2016年第12期摘要刺绣图案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由于它风格多种多样,有的精致细腻,有的粗犷简洁,且色彩运用灵活和式样改变容易,从而使其在古代纺织品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刺绣图案;历史发展;纺织品中图分类号:J523.6文献标识码:A1 刺绣的概述刺绣又名“针绣”,古称“黹”、或“针黹”,俗称“绣花”[1]。
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社会,多数学者认为刺绣是图腾崇拜,纹身的延续。
刺绣的图案、色彩都带有明确的权利和地位象征。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它在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相传最早“舜令禹刺五彩绣”,至夏、商、周以及秦汉时期刺绣已得到很大的发展。
2 刺绣图案的历史发展我国刺绣工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千二百多年前,就有关于刺绣的记载。
在春秋时代以前,衣绣只能是帝王公卿们才能穿的,以示统治者的尊贵,在民间没有广泛的流行。
到了西周,贵族服饰常常是先画后绣以进行装饰。
2.1 周—春秋战国时期周代刺绣图案相对简单,制作也比较粗糙,到战国时就渐趋精美,善于运用“锁秀”,也就是辫子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非常活跃、工艺技术飞速进步的时期,许多丝织品种均是首次发现。
此时期,刺绣工艺渐趋成熟,刺绣图案在色彩上富丽和谐、色调统一、层次分明。
题材以经过变形、夸张的龙、凤、虎最流行,刻画精妙,神情兼备。
布局错落有致,对比和谐,整个画面富有韵律感[2]。
图案造型简洁而浪漫,且刺绣常常以绢、纱、锦、罗等丝织物为地,极具有典型的楚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刺绣是当时龙凤艺术的集中表现,其浪漫的风格使龙、凤图案产生任意的想象,随心的变化,自由的设计,龙凤纹样可以经常和花藤枝蔓相缠连,以致常常难以区分。
这件潘龙飞凤纹绣(图1),上部采用S形的对龙作主题,口衔一条小龙的尾巴,下部是高冠展翅的斜立对凤,凤下也有一条小龙,在对龙之间,是当时表现太阳的扶桑树。
华丽的凤冠和凤翅构成整幅图案的菱形骨架,使整体布局满而不乱,非常有章法,这种布局方法在战国刺绣中已经非常成熟,同墓所出土的另两件龙凤虎纹绣和凤鸟花卉纹绣都是极好的例子[3]。
中外设计史第二章2中国手工艺时期设计

陶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中国又有“瓷 的故乡”之称,中国和陶瓷英文拼写都是 CHINA,可见陶瓷在中国手工艺历史上的重要 地位。
2.3.1 中国原始陶器
陶:由普通的粘土或陶土制作而成,烧
制的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质地较粗 糙,气孔多,较吸水。
瓷:由高岭土或特殊的瓷土经过1200℃
可分为三种,一种为玫瑰椅; 一种为四出头官帽椅;另一种为圆 椅。
四出头官帽椅
圈
椅
在椅凳家具中, 圈椅、交椅、 官帽椅都是明 式家具的代表, 其中圈椅尤其 受到人们的推 崇,通常作为 厅堂之上的首 座,人们称之 为“太师椅”。
床榻
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称之为“榻”,明代床榻 有时亦称为“床”或“小床”;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围子 的叫“罗汉床”;床上有立柱,柱间安围子,柱子承顶子的叫 “架子床”。
明代是我国家具设计的巅峰时期,从家具的样式
材料到制作工艺都达到最高的水平。明代家具的造 型非常简洁明快,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都达到前所 未有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式样极为丰 富,成套家具的概念已经形成。布置方法通常是对 称式,如一桌两椅或四凳一组等等,在制作中大量 使用质地坚硬、耐强度高的珍贵木材。家具制作的 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 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 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 相济的独特风格。
模仿青铜器造型的白陶鼎
山东潍坊出土的龙山文化白盉陶
汉代,制瓷技术提高,烧制
出质地细密的瓷器。主要为 青瓷,“青”为一个统称, 釉色为黄、绿、青、蓝等颜 色的瓷器都可以成为青瓷。 汉代青瓷以青白色和黄绿色 为主,外部以堆贴、印纹、 雕镂等多种方法进行装饰, 还有以马、羊等动物造型或 装饰的瓷壶、瓷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inted jars, from graves at Naqada and Abadiya
3300-3100 B.C. Pottery 彩绘陶罐,公元前3300-3100年
Beaker with sheep and goats, From a grave at Naqada(埃及)
3600 B.C.
纺织品 图案 设计 教学课件
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彭雪漾
纺织图案理论知识
纺织品图案设计是实用美术的一个分支。
什么是实用美术?
实用美术是艺术的一大门类,与造型美术概念对比而言,是实用性与审美
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艺术。
主要指运用一定造型手段和艺术技巧,对生活实用品和陈设品进行艺术加工 的装饰艺术,如染织工艺、家具工艺、陶瓷工艺、装饰绘画、象牙雕刻、商 业广告艺术等。我们装饰专业所学的大部分专业课都属于实用美术范畴。
楔形文字
Standing figure of Lugaldalu 站立人像
Cuneiform inscription in Sumerian Limestone 楔形文字 碑铭 苏美尔 石灰石
Mesopotamia, 美索不达米亚 Adab (modern Bismaya)
Early Dynastic III,ca.2550-2250 B.C.
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 人像蓝白印花棉布
西汉·印花敷彩纱丝绵袍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
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泥金银印花纱)
印花敷彩纱纹样工艺流程图
织锦纹样——汉代织锦图案是丝绸图案中最具代表的图案类型。 从记载和已发掘的实物来看,以动物纹最为突出,各种现实或想 象的奇禽异兽布满了织锦的整个画面,同时也有大量云纹,少量 花卉纹,如茱萸、灵芝等。
(明清百子纹样)
(清代暗八仙织锦)
慈 禧 及 宫 妃 合 照
பைடு நூலகம்
外国纹样发展梳理
两河流域文明
古古代代两两河河流流域域的的纺纺织织品品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5000B.C.-3000B.C.
苏美尔人建立城邦→被阿卡德王国覆灭→苏美尔人复兴,建立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 人和阿摩利人覆灭,建立巴比伦城邦→第六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 立古巴比伦王国,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赫梯灭巴比伦,穆尔西里一世建立亚述帝国→ 迦勒底人灭亚述帝国,在巴比伦建国,史称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8年被波斯覆灭。
(回纹)
(勾连雷纹)
(山形纹)
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使用凸版印制陶纹,至周代始用于印章、封泥,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将凸版印花技术用于织物,西汉时期已经具 有了相当高的水准。
中国纹样发展梳理
•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 – 公元220年)
印花纹样—— 西南少数民族运用蜡染工艺染成蓝白花布来制作被褥、帐子 等家居纺织品,并逐步流传到中原以致全国各地。
它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特点与 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又具有 精神的愉悦功能,二者密不可分。
纺织品图案设计作为实用美术
设计对象:不同原材料的纺织品 不同的使用目的:服装服饰、家居纺织、陈设装饰
效用:功能分区、风格氛围、装饰美感
绵羊、山羊大口瓶 公元前3600年
V-necked pleated Dress from a Tomb at Asyut 2000B.C. Linen cloth
V领 褶皱 服装 麻织物 墓室出土 公元前2000年
Garden pond, From the Tomb of The reckoner Of grain, Nebamun, On the west Bank at Thbes 1390B.C.
科普特 壁挂 5-6世纪
Hare,one of Several small Egyptian panels Woven during The third or Fourth century That incorporate A hare nibbling Grapes. The weaving Is very fine, The eccentric Wefts have Produced curves Without making Slits. 野兔吃葡萄 埃及 3-4世纪
除了用作服饰面料之外,还用作桌围、门帘、被面等家居用品,图案由寓 意吉祥的花草、鸟蝶、人物、文字等纹样组成,其中著名的“双喜百子图” 被面是浙南地区流传广泛的夹缬蓝印花布制品
中国纹样发展梳理
• 明清(公元1368 年 - 公元1840年)
织锦纹样——随着织锦技术又一次高 度发展,为大循环、精变化的织锦纹 样创造了条件,受达官贵人、文人墨 客追求浮华精致的审美趣味影响,织 锦纹样设计逐渐形成繁复细腻的设计 风格,在规整的几何纹中穿插精美的 花卉称为“锦上添花”。
鱼,埃及羊毛织物,3-6世纪 这是现实主义风格延续的经典装饰艺术。
公元4世纪,古埃及初期的基督美术和装饰美术形成的“科普特样 式”织物中,已有织锦、编结、型版印、蜡染等多种工艺。
科普特样式特点: ①图案多样,编带纹、神话人物纹、亚历山大大帝像、田园 生活题材等。造型显示出自然和写实主义特点。 ②静穆、庄严,形象饱满 ③用色浑厚,多用黄色、桔色、不同的绿色 ④几何形和几何体的运用蕴含着现代审美意识和工艺要素。
汉代长乐明光锦 在锦纹中夹织吉祥铭文也是汉锦一大 特色。如“宜子孙”、“万年益寿”、 “长生无极”、“长乐明光”等
中国纹样发展梳理
• 魏晋南北朝隋唐(公元220年 – 公元907年)
魏晋南北朝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时期。
织锦纹样——具有西域特色的动物和植物题材开始出现,比如狮、 象、天马、葡萄、忍冬等。在构成方式上,波斯风格的团窠(ke)、 联珠、套环、龟甲等几何骨架被大量运用。到了唐朝,由于国力 强盛政策开明,纹样设计发生质的飞跃,中西合璧。常见花纹有: 雁衔绶带、鹊衔瑞草、鹤衔方胜、盘龙对凤、麒麟、狮、天马、 孔雀、葡萄、卍(wan)字,花样繁复,风格富丽华美。
科普特圆形织物
5-6世纪 这种圆形织物经常 用在服装上,例如 束腰大衣。
Coptic tapestry, Woven fifth or sixth Century A.D. The central medallion Is filled with winged female spirits, derived From Greek motifs, Ducks and fish. Pagan motifs such As these were often Incorpoarted into Coptic weaves.
(宋荔枝童子纹锦)
(元满池娇纹样)
印花纹样——宋代嘉泰年间,嘉定县安亭镇一户归姓人家将夹缬工艺改进。 《光绪嘉定县志》描绘:“以灰药布染青.俟干拭去,青白成文.有山水 楼台人物花果鸟兽诸象。”明代将这种工艺简便的药斑布”改称“浇花 布”.从江南地区逐渐盛行到全国各地.明清时期达到了蓝印花布生产的 鼎盛时期。
Coptic roundel from Egypt, woven in the fifth or sixth Century A.D.with A border of floral Decoration around A central piture. Tapestry roundels Were often Incorporated into Garments such as Tunics.
Sleeve fragment of a linen tunic with double decorative band Egypt,6th century 麻料 束腰外衣袖子残片 双层装饰边 ,埃及 6世纪
北朝→真丝地小黄花绞染上衣
唐朝的印染业十分繁荣,种类有夹缬、蜡缬、绞缬、拓印、碱印等。 除做服饰面料外,还是家居的装饰布料。
唐→真丝地夹染小花
唐→花鸟纹刺绣夹缬罗 (绿色部分)
(唐)羊木臈缬屏风(日 正仓院藏)
(唐)鹿草木夹缬屏风(日 正仓院藏)
中国纹样发展梳理
• 五代宋元(公元907年 - 公元1368年)
家纺图案的种类
包括了家居中一切纺织品图案设计,主要有:
床单、被套、床罩、枕头、毯类等床上用品图案设计; 窗帘、门帘、沙发-椅座-凳套、桌布、墙布壁纸、地毯等家居装饰布图案设计; 毛巾、浴帘、洁具三件套等盥洗室纺织用品图案设计; 餐巾、抱枕、靠垫等家居纺织品图案设计; 居家服、围裙、厨房用手套、拖鞋等家居服饰图案设计。
尼罗河流域文明 埃及
Boats, fragments of a shroud From a grave at Gebelein 3300 B.C. Linen cloth 划船,裹尸布残片 公元前3300年,麻
• 埃及纹样
埃及的染织纹样以古代埃及绘画、雕塑为基础,实质上属于宗教艺术。其主要题 材为狩猎、捕鱼、收割、酿酒等生活场景,其次是埃及的象形文字,以及各类崇 拜的圣兽如斯芬克斯等,此外还有象征宇宙的涡旋纹,万字纹以及生命之树、古 代陶器、各种武器等。
织锦纹样——宋朝纹样的风格在保持唐风之外,受到宋代花鸟绘画成熟的影响,传递出自 然朴实、野逸寓情的文人雅士风格,从强调对称的构图开始演变成自由构图的折纸花鸟和 灵活大对称的景象宝花、侧式宝花,风格轻快、洒脱、典雅。元朝延续唐宋时期的纹样风 格,然而因为蒙古族习惯用金装饰服饰、帷幔的习俗,促使了织锦中织金的流行,显得尤 为富丽堂皇。
总之,家纺图案历史悠久,内容包罗万象,图案的形式和工艺丰富多样,兼具实 用和审美的双重属性,更是人类热爱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表现。
纺织品纹样的发展历史
中国纹样发展梳理(印染、织锦)
先秦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隋唐 – 五代宋元 – 明清 – 近代
中国纹样发展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