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
高考文言文断句与翻译练习

13、用斜线“/”为下列文段断句。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 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 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答案: 读书 / 始读未知有疑 / 其次则渐渐有疑 / 中则节 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 / 疑渐渐释 / 以至融会贯通 / 都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
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
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
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
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墨子·亲士》) 答案: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 / 故能大 / 圣人者 / 事无 辞也 / 物无违也 / 故能为天下器。
答案:曾子衣敝衣以耕 /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 / 曰 / 请以此修衣 / 曾子不受 / 反 / 复往 / 又不受 / 使 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 / 人则献之 / 奚为不受 / 曾子 曰 / 臣闻之 / 受人者畏人 / 予人者骄人。
翻译: ①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②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答案: ①即使国君对我有赏赐,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 惧吗? ②曾参的话,足够用来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
答案: 宋人或得玉 / 献诸子罕 / 子罕弗受 / 献玉者曰 / 以 示玉人 / 玉人以为宝也 / 故敢献之 / 子罕曰 / 我以 不贪为宝 / 尔以玉为宝 / 若以与我 / 皆丧宝也 / 不 若人各有其宝
2、用斜线为下面语段断句。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 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 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 答案: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 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 / 归亦 捧心而颦其里 / 其里之富人见之 / 坚闭门而不出 / 贫 人见之 / 挈妻子而去走 /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 惜乎。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湖阳公主新寡/ 帝与共论朝臣 / 微观其意 / 主曰 / 宋公威容德器 / 群臣莫及 / 帝曰 / 方且图之 / 后弘被引见 / 帝令主坐屏风后 / 因谓 弘曰 / 谚言贵易交 / 富易妻 / 人情乎 / 弘曰 /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 / 糟糠之妻不下堂 / 帝顾谓主曰 / 事不谐矣
复音虚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 复音虚词得保持完整,
词
若、至于、足以、何以
不能点断
句中连词、以,而,于,为,则 介词
往往用于句中,在他 们前后一般不断句。
叹词
嗟夫,嗟乎、呜呼
独立,断句
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 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 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 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法 (三)抓虚词,理关系
类别
句首 发语词 句首 时间词
句末 语气词
常见例词
夫、其、盖、唯、盍、斯、今、凡、且、 请、窃、且夫、若夫、至若
“顷之”、“未几”、“已而”、“既而”、 “俄而”、“向之”、“斯须”
陈述句末尾 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 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 哉、夫
断句技巧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就在其前面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就在其后面 断句。
1、(2021·全国Ⅰ卷)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 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 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2024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文言文断句

练一练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 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 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 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练一练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 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 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高考真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021年全国乙卷) A.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 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B.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 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 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D.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 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
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
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
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
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
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 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高此考真类题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 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 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 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 项,选定正确项。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 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 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 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 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召置门 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 项断句正确。故选C。
新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文言断句

考点文言断句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2.考点精讲(文言断句方法)3.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1.考点分布(2024、2023新课标I、Ⅱ,T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2022/2021/2020新高考I、Ⅱ,T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①题型上,客观题与主观题兼而有之。
②分值,3分。
【备考策略】1.研读课本: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因为历年的文言文试题都与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密切相关。
2.归纳整理:整理归纳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和词汇,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3.专题研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
4.仿真练习: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文言断句方法(1)词性断句法。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2)语序、句式断句法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③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奈、若)……何”“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得无……乎”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 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 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 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
。吴廷尉担负河南太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非常重视(他 )。孝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太守吴公政尉。
2.关注动词和形容词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
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 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高三第一轮复习
下 雨/天/留 客/天/留/人 不/留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 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 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的情势考查,二是直接给指 定句子或段落断句。
真题演练 202X新高考卷Ⅰ
根据一特点进行断句。
[教材示例]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 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六国论》)
参考答案: 秦以攻取之外 / 小则获邑 / 大则得城 / 较秦之所得 / 与战胜而得者 / 其实百倍 / 诸侯 之所亡 / 与战败而亡者 / 其实亦百倍 / 则秦之所大欲 / 诸侯之所大患 / 固不在战矣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1.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夫A为人主B者C非欲养D祸于E内而疏F忠臣G硕士H于外I盖其渐J积而势K使之L然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夷行曰:“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击之。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L必M不为N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今天A 德城兵才B 千余C 若D 战E 不利城F 陷G 必矣H 不若I 以恩J 义抚K 而安之L 必M 不为N 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4.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士A君子B之有勇C而果D于行者E不F以G立H节I行J谊K而L以M妄N死O悲P名Q 岂R不S痛T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
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
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
如斯诋毁,有似咒诅。
5.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3分)A.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B.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C.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D.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A。
XXX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B。
XXX匿于深山,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C。
XXX匿于深山,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断句

语文微专题——文言断句一基本知识文言断句“三原则”“三步骤”“四方法”二断句四法:1.依名、动、代词断句句子成分基本结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朕、孤、寡人、臣、仆、妾、自、余、予、彼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卿、阁下、足下2.依虚词断句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疑问句末尾——与(欤)、邪(耶)、乎感叹句末尾——哉、夫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微点拨]用虚词断句要灵活(1)“以、于、为、则”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叫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尾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1、神宗立,(祖无择) 任职银台司。
初,词臣制诰命,许受润笔之资。
王安石与无择同任制诰,安石辞一家所馈不得不欲取置司院梁上安石忧去无择用为公费,安石闻而恶之。
《宋史·祖无择传》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安石辞/一家所馈不得/不欲/取置司院梁上/安石忧去/无择用为公费B.安石辞一家所馈/不得/不欲取/置司院梁/上安石忧/去无择用为公费C.安石辞一家所馈/不得/不欲取/置司院梁上/安石忧去/无择用为公费D.安石辞/一家所馈不得/不欲取/置司院梁上/安石忧/去无择用为公费译文:王安石推辞一家所给润笔费没有成功,王安石不想要,又推辞不过,就放到办公室的梁上。
王安石因服丧而离职。
祖无择却收下该润笔费作为公费开支。
2、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
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D.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译文: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信,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石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停止)。
文言断句步骤一、通读语境(上下文),了解大意。
二、找出选项中的差别点,先易后难进行排除,把题目简化为二选一。
三、借助“方法”,巧妙断句。
1、注意名词代词定主宾。
2、注意句首句末虚词。
3、注意顶针排比对偶修辞断句。
4、注意对话词语断句。
5、注意固定句式和语法关系。
第四步:通读检查3、黄福,字如锡,昌邑人。
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
上书论国家大计。
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建文时,深见倚任。
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
译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B.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C.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D.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文:成祖列出奸党二十九人,黄福是其中之一。
成祖入京师后,黄福迎接并归附。
李景隆指出黄福是奸党,黄福说:“臣本来应该死,只是被视为奸党,臣心中不服。
窍门1:标名(代)词,定主宾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或宾语,它们的前后要进行断句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第二人称:尔、汝(女)、卿、若、乃、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第三人称:彼、之、其近指代词:是、此、斯、兹远指代词:彼、夫、其疑问代词:问人:“谁”“孰”“何”;问事:奚、胡、曷(何)、安、焉。
4、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
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
女指浚(王浚)告母,邈遂妻之。
浚后参征南军事,羊祜以知己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高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所抑之。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羊祜以知己/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高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所抑之B. 羊祜以知己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高/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所抑之C. 羊祜以知己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高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所抑之D. 羊祜以知己/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高/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所抑之译文:羊祜以深交知己待他。
羊祜的侄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为人志向太高,奢侈浪费不守名节,不可专任他,应该对他有所抑制。
探究: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译文:天底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那么困难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去做,那么容易的也就变困难了.人们学习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去学的话,困难的也变容易了;不去学的话,容易的也会变困难了窍门2:借助虚词连词断句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虚词时要善于归纳它们的规律。
文言中常见虚词连词⑴句首的发语词:“盖、凡、窃、诸、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句首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⑵句末语气词: “者、也、矣、欤、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④复句中的关联词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虽、虽然、纵、纵使、假使、是故、则、然则、或、况、且、至于、于是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顷之”“未几”“斯须”“俄而”“开元初”(开元初年)“太和中”(太和年间)。
6、西南之名产有荆山之麝香焉楚人有逐麝者麝急则抉其脐下麝投莽中逐者趋焉麝因得以逸令尹屈文闻之曰是兽也而人有弗如其知者或以贿亡其身或累及其家何其知不如麝耶西南之名产/有荆山之麝香焉/楚人有逐麝者/麝急/则抉其脐下麝/投莽中/逐者趋焉/麝因得以逸/令尹屈文闻之曰/是兽也/而人有弗如其知者/或以贿亡其身/或累及其家/何其知不如麝耶中原的名贵特产中,有荆山出产的麝香。
楚国有人追捕麝鹿,麝鹿被追急了,就从脐下擦下麝香,扔到草丛里,追麝的人赶着去拾麝香,麝就乘机逃脱了。
楚国的令尹屈文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这仅只是一只兽啊,但它的智慧,有的人都赶不上。
有的人贪图财物,丢了自己的性命,有的人连累了全家,为什么他们的智慧反而不如麝鹿呢?”探究: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7、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沛公说:“他和你谁年长?”张良说:“项伯比我年长。
”沛公说:“你帮我喊他进来,我得以兄弟之礼对待他。
”窍门3:对话标志词断句对话、引语常用标志词有: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8、常从容与信言诸将各有长短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常从容与信言诸将各有长短∕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各有长短。
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
"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
窍门4:修辞断句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探究: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9、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顶针10、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探究: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排比)11断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靠者也。
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鳏”(鳏夫),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孤儿).这四种人,是世界上穷苦而无依靠的人12(对偶)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13、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于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易见终于使中人不可及也。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 藏于心/ 行于身/君子之治也/ 始于不易见/ 终于使中人不可及也。
译文:君子的话少而真实,小人的话多而虚假。
君子的学习,传入耳中,记在心里,从自身做起。
君子做事,从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开始,最终使普通人不能赶上。
探究:下列断句,有什么特点1、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劝学》3、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5、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固定格式窍门5:根据特殊句式断句1表判断的“…者”(…的人)“…也”2疑问代词+语气助词表反问的固定句式有:“何…为”(何必…呢)“其…乎”(难道…吗)“何…之有”(有…呢)“不亦…乎”(不也是……吗)“安…哉”(哪里…呢)“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3其他:“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所以…”(…的原因)等在标志词前后断句一、凭语感大意选项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二、巧用方法先易后难三、题目做完凭借语感和语法再读一遍练一练: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对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对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对魏惠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陛下会相信吗?”魏惠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惠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