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及其价值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及其价值分析

为 颈 总动 脉 分 又处 , 37 颈 内动 脉 起 始段 , 7 8 颈 总 动脉 主 干 , 85 占5 .%, 占2 _ %, 占1 .%。超 声特 征 表 现 为 四 种 类 型 : 平 斑 、 扁 软
斑 、 斑和 溃 疡斑 , 硬 临床 追 踪 随访 及 c MRI 查 证 实 总计 有脑 梗 死 1 例 , 52 其 中 , 斑 块 及 溃 疡 斑块 易被 血流 冲击 T、 检 9 占3 .%, 软
Do plr m a e u e u n e l ig o i f a e o ce ot ls o f c o i re y. e e o e, o r s n i g te t n s C e u e p e y b s f l i a y d a n s s o t r s l r i e i ns o a td a t r Th r f r c re po d n r a me t a b s d r h c r n t r v n e e r li c e i to e e e tv l o p e e tc r b a s h m c s k f c i ey. r
atr aoi c mmu i (85 ) t snc fa rso h lq eicu e u y e : a,oth d,n le l u .h r r rei c t o a r s ns 1 .% . r o i et e ftepau n ldd f rtp s f t sf,a ad ucrpa eT eewee Ula u o l r q
【 要 】 目的 摘 探 索超 声对 颈 动脉 粥样硬 化 斑 块 的诊 断 价值 。方 法
张 宇虹
尹 秀 玲
通过 对 16 ' 54 中老 年健 康 体 检 人 员 颈动 脉 检 测 , 诊  ̄ ] 共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7 0 %为 中度 狭窄 , 7 0 % -9 9 %为 重度 狭 窄 , >9 9 %为
颈动 脉闭 塞 。记 录 颈 动 脉 血 流 速 度 也 是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 重 要 指 标, 通 常采 用 血流峰 值 ( P S V) 及舒 张末期 流 速 ( E D V) 、
由于颈动 脉血 流动 力 学 的特 征 , 颈 动 脉硬 化 斑 块 好发 于 颈 内 、 外 动脉 分叉 水平 的机制 已得 以证 实 , 动脉
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明确 的关系 。颈动脉狭窄 引起 的脑卒 中 占缺血 性 脑病 的 1 5 %_ 8 _ , 颈动 脉 的狭 窄
程度 是常用 来作 为卒 中患者危 险性 的标 准之 一 。常用 形 态 学 NA S C E T法 : 颈 动 脉 <3 0 %为 轻 度 狭 窄 , 3 0 %
血 及脱 落 , 从 而成 为脑 栓塞 的重要 栓子 来 源 。因硬斑 、
膜 为 纤维 结缔 组织 , 超 声 特 征 为 回声 高 于 内膜 层 的强
回声亮 带 。 I MT ̄0 . 8 mm 为 正 常 , 0 . 8 ~1 . 0 m m 为 动 脉 内膜增 厚 , ≥1 . 0 mm 为早期 动 脉 粥样 硬化 的诊 断 标 准… 。国外 的报 道 略有不 同 , Ya ma s a k等 【 2 ] 研 究指 出 , 随着 年龄 的增 加 I MT增 厚 , 但 不 超过 1 . 1 mm。

硬化 斑 块结构 、 形态 与 缺 血性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的发 生 及 临 床症 状 的出 现与否有 着 密切 的联 系 。超声 检查 不仅
可以探 测颈 动 脉血 流状 态 _ 3 J , 而 且 是 目前 判 断 斑块 形 态 和 内部结 构 较 为理想 的一 种简 便手段 。可 以从形 态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加 。本 研究 通过对 9 5例缺 血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及 9 0例
2 结

两组共检出颈动脉
2 1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 .
查体者进行颈动脉检查分析,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颈 动脉 粥样 硬化 的诊 断价值 , 旨在有 效 预防缺 血性 脑
粥样硬化 14例 , 3 其二维声像 图表现为: 颈动脉内膜 回声增强变厚 , 表而粗糙 , 连续性差 , 有中断现象。可 见形态不 一、 大小不 等 的粥样 斑块。斑块形态不规 则, 内部呈低 回声或等 回声者 为软斑 ( 1 ; 图 ) 斑块纤 维化、 钙化 , 内部呈强 回声 , 方伴有声影者为硬斑 后 ( 2; 图 )斑块范围较广 , 形态及不规则 , 内部 回声不均 匀、 强度不等者为混合斑块 ( 3 。彩色多普勒表现 图 ) 为: 早期斑块 , 管腔轻度狭 窄时 , 致 管腔 内血 流束变 细, 色彩 明亮 , 湍 流 。病 变广 泛 , 管 腔 中 一 度狭 无 致 重 窄时 , 管腔血流束边缘不整齐 , 窄处呈现五彩镶嵌 狭
动脉粥样 硬化是严 重危 害人 类健康 的常见病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病 因不在颅 内而在颅外段 颈动脉… ,8 6%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严重的颈
动 脉狭 窄 。在缺血 性脑 梗死 的病 因中 ,0 6 %为 颈动 脉
【 文章编号】 05 - 0 (00 1— 0- 2 3 3 4 2 1 )214 0 4 5 2
明显增宽 , 收缩期峰值流速加快 , 舒张期反向血流消
失。完全闭塞时闭塞段测不 出频谱 , 闭塞近段血流速
度减斑块检 出率及其特征 9 . 5 (M  ̄13m I T . m判 定 为斑块形 成) > 的有无、 形态、 大 例脑梗死患者 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 小 、 围及 整个 管 腔 的血 流 动力 学 情 况 , 时检 测 收 硬化斑块 7 范 同 8例 , 出率为 8 . % , 检 2 1 双侧颈动脉共检 2 以软 斑及 混 合 斑 为 主 , 表面 多 呈不 规 缩期 峰值 血 流速度 、 张 末期 皿 流 速度 、 舒 阻力 指 数 及 出斑 块 18块 ,

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

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

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及颈动脉分叉部位的早期诊断。

方法:选择35~69岁来院检查颈部血管患者649例,分不同年龄组观察讨论右侧锁骨下动脉及颈动脉分叉处硬化病变发生率。

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硬化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两者呈一致性改变,年龄越小,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发生率高于颈动脉分叉处发生率,二者的差异相对较大,年龄越大,二者发生率差异相对较小。

结论: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指动脉变性、钙化和纤维增生后形成粥样斑块引起的全身性病变,是心脑缺血性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当今世界,心脑血管疾病是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为此,根据颈动脉为人体表浅的大中动脉,是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这一特点,通过颈动脉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状况,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讨论超声探查颈动脉尤其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及颈动脉分叉处对诊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选择35~69岁来院检查颈部血管患者649例,男389例,女310例,分35~49岁、50~59岁、60~69岁3个年龄组,观察分析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

检查方法:使用飞利浦IU22和东芝6000超声仪器,探头频率7.5~12MHz,患者取仰卧位,双手自然平放身体两侧,充分暴露颈部,采取纵断面及横断面配合扫查,首先二维灰阶顺序观察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内部结构,重点观察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及颈动脉分叉处,注意有无斑块及斑块的位置,大小,数目及回声强度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管内血流情况,注意有无充盈缺损。

诊断标准:正常动脉管壁由三层结构,最内层称内膜,是动脉上皮细胞附着层,中间层称中膜,肌肉组织为主要成分,为动脉弹性和硬度的基础,最外层称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的病理变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脑血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及时发现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等多个领域,而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和评估中,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和外膜的厚度、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等参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准确的评估。

这些参数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血流的畅通程度,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

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够观察到血流中的斑块和血栓等异常情况,从而及早发现并干预治疗,有效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成为评估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工具,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且无创伤、无放射线,非常适合用于长期随访和复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成为临床上常规的筛查手段,可大大提高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水平。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可导致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及时的诊断和干预对于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识别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并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大大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生率。

颈动脉粥样硬化还与一些其他疾病如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评估的还可以对其他相关疾病进行初步的筛查和评估,为患者综合性的治疗提供帮助。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它是一种准确、安全、无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于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颈动脉粥样硬化如何超声诊断?

颈动脉粥样硬化如何超声诊断?

颈动脉粥样硬化如何超声诊断?当人体的动脉壁上有脂质、钙质等物聚集,这些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在动脉壁上形成斑块,久之导致细胞壁失去了原有的弹性,这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根据病变血管的不同,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如头晕、胸闷等。

人体的冠状动脉、颈动脉等均容易出现粥样硬化,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该病的一个显著特点为缓慢进行,也就是说在儿童阶段就开始发生,因此,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多用超声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且随着声学造影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下面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进行简单介绍。

1、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生理学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长期的过程,很多患者在儿童阶段就已经发生,且有研究发现一例患者,家族中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在11岁时动脉管壁就有僵硬的表现。

在动脉粥样氧化暂未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等疾病前,血管内皮已经发生变化,会出现功能障碍,如血管紧张度调解功能异常,因此可通过检查血管内皮是否出现障碍来进行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

在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患者需要静止休息15分钟左右,然后测量上臂肱动脉血压,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测试三次,并将结果取平均值,每次的测试需要间隔五分钟。

然后患者平躺,开始检查左侧和右侧的颈总动脉,测量血管内径、内膜-中膜厚度以及多普勒血流参数,注意上述各项参数也需要测量三次,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所有参数测量完成后,可得到动脉壁运动度、僵硬度、扩张系数以及顺应系统,上述四项诊断生理学指标需要通过公式进行计算[1]。

2、血管内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超声是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在超声的基础上,和导管技术相结合,可将血管内部的情况用图像显示出来。

血管内超声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当使用冠状动脉造影后无法检查确诊,此时可应用血管内超进行诊断;第二、需要对病变位置的情况详细了解时,可通过血管内超声显示出病变处的图像,从而可得到斑块的大小、性质等信息;第三、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超声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超声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年1 2月收治 的 8 6 例 脑梗 死患者为观 察对象 , 所有 患者 均接 受 双侧颈动脉彩 色多普勒超 声检 查 ,分析患者的临床检 查结果。
结果 脑梗死 8 6例患者 中, 6 1 例 患者被诊 断为颈动脉 粥样硬 化斑块形成 , 发生率约为 7 0 . 9 3 %。扁 平斑型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 块发生率较 高, 主要发 生于颈动脉分叉部位( B I F ) , 且右侧发 生
率 略低 于 左侧 。 结 论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斑 块 是 脑 梗 死 患 者较 为
不 同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 I A) 和肢体活动障碍症状 。 1 . 2 方法 选择 H P -S O HO S 1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 7 . 5 MH z ,主要检查部位为 :颈外 动脉
i n l f u e n z aA( H1 N1 ) i nMe x i c o [ J ] . NE n g l J Me d , 2 0 0 9 , 3 6 1 : 6 8 0 - 6 8 9 .
感等病 毒感 染不 同, 肺部间质性 改变较轻 , 且短 期治疗后 可完
全 吸收 。
变化对于 临床及时观察和客观评估病情进展情况 、 有效控制病
参 考 文献
[ 1 1 R o g e l i o P e r e z - P a d i U a , D a n i e l a d e l a R o s a - Z a mb o n i , S a m u e l P o n c e d e
i n a F a t a l C a s e o f P a n d e mi c S w i n e - O r i in g I n n u e n g a A( H1 N1 ) m. MR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
功能活动。所 以, 哮喘与肺、 脾、 肾 三 个脏 器 有 着 密 切 的联
系 。观察组所 应用 的中药 中生 黄芪配伍 太子参 作为 君药 , 2 . 2 尿蛋 白与 白蛋 白的变化 : 两组尿蛋 白及血 白蛋 白治疗前 组 问对 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 0 5 ) , 治疗后组 间对 比, 差
之阴, 白术 以理脾 之 阳, 广郁 金配伍 川芎 既能行气 又能活血 ,
能 加强 活血化 瘀 , 炒 当归 能 活血养 血行 血 , 怀牛 膝与 杜仲相 伍, 肝肾同补 , 效力倍 增 。治 疗后观察 组有 效率 为 9 5 . O %, 对
照组为 7 5 . 0 %, 观察 组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 P<0 . 0 5 ) 。两组 尿 蛋 白及 血 白蛋 白 治 疗 前 组 间 对 比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4 5例 , 动 脉 硬 化血 栓 性脑 梗 死 1 5例。影 像 学 上单 侧 病 变
2 2例 , 双侧病变 3 8例。同期选择 6 O例健康 人群作为对照组 ,
3 讨 论
[ 1 ] 周鸿艳 , 代巧 妹. 肾病综 合征并发 症病 因病 机的初 步探
讨[ J ] . 吉林 中医药 , 2 0 0 9 , 2 3 ( 1 ) : 2 . [ 2 ] 翟文生 , 郑 宏, 任现 志. 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血 瘀为本初 探[ J ] . 陕西中医 , 2 0 1 2 , 2 5 ( 1 2 ) : 1 1 .

2 6 7 2・
吉林 医学 2 0 1 3年 5月 第 3 4卷 第 1 4期
表 1 两组疗效 比较 ( 例)
丰富了临床用药 , 为 以后 肾 与哮喘 的进一步 研究 提供 了可靠 的依据。中医认 为 , 脾气 通过 对饮食 消化 吸 收, 把水 谷精 微 、 津液上升于肺。肺气 以宣 为益 , 以降为顺 , 肺气 宣则 气机 畅 , 通过心肺化生气血 , 以营养全身五脏六腑 , 供 给人 体各器官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06 .吉林医学2011年1月第32卷第3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人群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上述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此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上述老年疾病非常重要[1]。

自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以来,一直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昂、有创等弱点很难普及[2]。

近年来超声检查发展迅速,超声成像技术出现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文章探讨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9年7月~2010年6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64例。

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50~89岁,平均65.5岁。

其中单纯高血压15例,单纯糖尿病15例,单纯高脂血症14例,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并存2项或3项者20例。

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1.2 诊断方法:选择德国西门子HS9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诊断系统,高频探头及脱机分析软件。

受检者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偏向检查对侧,检查前先安静休息10 min。

将高频探头横置于胸锁乳头肌前缘或后缘,探测到颈总动脉横断面时向下移动至颈总动脉起始处,从颈总动脉起始处逐渐向上移动探头,沿血管走向显示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直至颈内动脉人颅显示不清为止的纵断及横断面,仔细观察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

2 结果
本组64例病例检查出有颈动脉斑块的60例,其中斑块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有25例,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的有15例,位于颈外动脉起始部的有4例,位于颈总动脉主干的有6例,双侧颈动脉均有斑块者10例。

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学形态学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扁平斑:动脉管壁偏心性增厚,正常三层结构消失或破坏,本组共20例,占33.3%。

②软斑:斑块突出于管腔内,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混合性回声或均匀弱回声,多为弱回声团,本组15例,占25.0%。

③硬斑:由于斑块内钙化或纤维化,局部回声增强,后方回声衰减或有声影,共10例,占16.7%。

④溃疡斑:超声表现为斑块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平,共15例,占25.0%。

狭窄度>50%者12例。

狭窄度>70%者5例。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变厚并失去弹性的几种疾病的统称,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

非动脉粥样硬化形式包括小动脉硬化和Monckeberg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变特征为动脉某些部位的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

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

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粥样硬化斑块通常是散在的,可以在主动脉至直径3 mm的动脉内膜发生,最常见于冠状动脉,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现已基本清楚,但对这些变化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目前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T强化血管造影检查、核磁共振造影检查及彩色双功能超声检查。

已有资料表明高频超声能够准确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并可初步判断斑块性质。

具体来说,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暴露,加上高频超声的应用,可明确显示颈动脉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性质,故可作为筛选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常规首选方法,及早有效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同时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不但可以直接显示血管充盈及血流速度,还可以显示血管IMT和三层结构、增厚的程度和位置,斑块的位置、大小、形态、数量,管腔狭窄程度,具有定位准确、直观无创、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为心脑血管病患者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在本组诊断中,根据斑块的回声情况将其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溃疡斑。

其中软斑斑块突出于管腔内,呈均匀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

表面有连续的轮廓回声及光滑的纤维帽;硬斑斑块回声增强,其后方可伴有明显声影;溃疡斑斑块呈混合型回声,表面不光滑。

扁平斑动脉管壁偏心性增厚,正常三层结构消失或破坏,所占比例最大。

表明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及早发现斑块,确定其性质,及时进行相关干预,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总之,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易于重复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检出和监测,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4 参考文献
[1] 佟海燕,宋灿罗,赵春华,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分析及超声评价的意义[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27(2):204.
[2] 张春东,勇强,李治安.动脉硬化的影像学检测方法[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27(2):311.
[收稿日期:2010-11-19 编校:朱建梅]
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江斌(湖北省枣阳市西城开发区医院,湖北枣阳 441200)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64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超声颈动脉检测。

结果:本组64例病例检查出有颈动脉斑块的60例,斑块主要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多数为扁平斑和软斑。

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易于重复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检出和监测,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
. 临床经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