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浩-沥青路面新材料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

交通工程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

交通工程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随着交通工程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被应用到道路建设、桥梁构建、交通管控等领域中,以提高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

本文将针对交通工程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进行划分,分别介绍其应用和优势。

新材料1.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一种专业用于路面建设的材料,它是一种由沥青、矿物颗粒、水泥等乳化混合而成的成品,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交通建设领域中。

沥青混合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异的耐久性能:沥青混合料由优质原材料制成,可以经久耐用、抗拉性强,同时还能承受各种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良好的耐水性和抗油性:沥青混合料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特殊的处理剂,使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抗油性,可以避免因雨水和车辆流量带来的损害。

(3)高效的施工性能:沥青混合料施工方便快捷,可大大缩短工期,并且具备优秀的自流性,能够更好地适应路面变化。

2.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兼具高强度和高抗震性能的建筑材料,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道路、桥梁及隧道等交通建设领域中。

钢筋混凝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强度、高韧性:钢筋混凝土使用钢筋与混凝土胶合,因此拥有优异的抗拉和抗弯能力。

(2)良好的耐久性能:钢筋混凝土的所有材料都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这使得其长期使用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形或劣化现象。

(3)优异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在抗震性能方面优于传统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新技术1. 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系统,依靠先进的传感器、控制中心、通讯网络等技术,能够实现对车辆、路况等信息的高效识别和管理。

智能交通管控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交通效率:智能交通管控系统能够实现对道路流量、信号灯、红绿灯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从而大大缩短驾车时间。

(2)提高交通安全性: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交通事故的预测和避免,为交通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科学、安全的保障。

改性沥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研究

改性沥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研究

改性沥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8-25T09:05:48.05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8期作者:刘建呈[导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刘建呈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以高速公路为例,截至2021年底,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16万公里大关,位居世界首位。

但是,随着公路里程的逐年增长,公路在高温下的抗车辙能力、低温下抗裂能力以及耐磨能力等技术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则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为此,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改性沥青材料在公路道路建设中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这种新材料能够有效改善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而延长了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着重围绕改性沥青新材料的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予以全面阐述。

关键词:改性沥青;公路道路;技术要点;具体应用改性沥青材料是以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作为改性剂,与沥青或者沥青混合料充分结合而形成的新型沥青结合料。

与普通的沥青混合料相比,改性沥青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防水能力以及抗疲劳能力,因此,在公路道路建设中收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际应用效果,特别在后期的道路工程维护方面,改性沥青的应用效果表现的尤为明显。

1 改性沥青材料种类1.1 橡胶类改性剂在公路道路建设中应用的橡胶类改性剂多以合成橡胶为主,主要包括丁苯橡胶(SBR)、氯丁橡胶(CR)、乙丙橡胶(EPOM)、丙烯酸丁二烯(ABR)等,而使用频率最高的改性剂为丁苯橡胶。

当橡胶与沥青或者沥青混合料结合以后,沥青软化点提升、延度增加,这就使沥青的延伸性能与韧性得到有效改善。

以丁苯橡胶改性剂为例,如果在沥青当中掺入3%左右的丁苯橡胶,那么沥青材料的延度将达到150cm以上,这就使沥青路面的抗开裂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因此,这种改性沥青更适合于寒冷或者高寒地区的公路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的新材料与新技术

沥青路面的新材料与新技术

沥青路面的新材料与新技术沥青路面是我们日常出行中最常见的路面形式之一,它的主要构成是沥青和石子,通过混合、铺设、压实等步骤形成。

在近年来的道路建设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沥青路面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也越来越多,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有哪些。

一、沥青混合料中的新材料1.1 聚烯烃纤维聚烯烃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弹性的新型材料,它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抗疲劳性、抗水损性和防碎裂能力,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聚烯烃纤维还能降低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和收缩性,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进一步改善路面的性能。

1.2 沥青改性剂沥青改性剂是指将某些化学物质或高聚物加入沥青中,以改善其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改性剂有聚合物、橡胶、沥青混合物等。

这些材料可以提高沥青的粘附性、弹性模量、耐久性和抗老化能力,减少路面的龟裂和变形,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1.3 矿物粉体矿物粉体指的是在石材、煤矸石、铁尾矿等矿物资源的选矿或工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加工后能用于沥青混合料中,不仅能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还能提高混合料的性能。

矿物粉体对沥青混合料具有填充作用,能够填补沥青中不充分反应的细微空洞,提高混合料的致密性和强度性能。

二、沥青路面的新技术2.1 热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指的是将旧路面沥青破碎、加热、筛选,再加入新的沥青改性剂进行混合,形成新的混合料后重新铺设新路面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铺设方式,热再生技术能够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同时还能够改善路面性能,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在我国,热再生技术正在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2.2 超声波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路面的厚度、密度和结构等参数,对路面的质量进行评估。

该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对路面进行拆卸和破坏性测试,减少了成本和时间浪费。

同时,超声波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路面病害的诊断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路面问题。

2.3 智能路面技术智能路面技术指的是通过将路面与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相结合,来提高路面的管理和维护效率,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目的。

科研开发 绿色先行

科研开发 绿色先行

科研开发 绿色先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能源结构转型已不局限于能源行业本身,而是扩展到资源这个更大的范畴。

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作为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探索能源转型之路,研发绿色环保材料,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市政、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其中交通涉及面最广,资源消耗量最大,绿色环保路面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既能实现资源再生利用又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材集团”)副总经理柳浩直言:“建材集团在能源结构转型之际,把生产和推广绿色清洁、生态环保的路面材料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在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理念的指导下,将研发资源再生利用、低碳环保道路材料,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需绿色路面材料的供应为发展目标。

”近日,本刊记者与柳总就优质绿色路面材料的开发、应用、推广等话题进行了深度对话。

《国企管理》:在能源结构转型之际,绿色清洁、生态环保被提到新的高度。

对此,建材集团做了哪些探索?柳浩:建材产业属于典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型产业,原材料来源不足和价格偏高已成为制约道路建设的资源瓶颈,而钢铁、煤炭的生柳 浩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面对面MANAGER FORUM聚焦/本刊记者 张玉玲 张莎莎国企管理2016.05. All Rights Reserved.产又会带来大量的钢渣、铁尾矿等废弃物,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如果能让这些废弃物变成道路材料的替代品,这样既实现了资源再生利用又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又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为此建材集团研发中心把“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作为主攻方向,并树立起“绿色”品牌建设的观念。

研发中心针对钢渣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了“钢渣在公路工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将废弃钢渣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针对废旧轮胎处理带来的社会和环境压力,研制了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缓解环节污染问题的同时还降低了行车噪声;针对北京房山、门头沟等矿产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开展了“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经过加工的煤矸石,可代替石灰岩碎石用于沥青混合料生产;“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沥青摊铺时有害气体排放;这些都是近年来,建材集团在绿色环保工程建设方面进行的研发和探索,可以说是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在国内绿色环保道路材料研发方面也一直走在前列。

小议道路工程中几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小议道路工程中几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小议道路工程中几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建设和修缮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交通工具的性能和舒适性,而道路工程则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建设和修复过程中,几种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一、再生铸造沥青混合料技术铸造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用于道路建设的材料,它是由石料、沥青和一些添加剂混合而成。

该混合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适宜的排水性能。

然而,铸造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和其他废弃材料,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再生铸造沥青混合料技术是一种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和其他可回收材料,以此再生生产新的铸造沥青混合料的技术。

这种方法减少了浪费,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

二、微波辅助无缝修补技术在传统的道路修补中,通常使用沥青或水泥将损坏的部位糊起来,这种修补方式容易生成新的裂缝和积水问题,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微波辅助无缝修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修补方法,利用微波辐射的热作用,将修补材料快速加热至高温,达到快速固化和粘合的目的。

与传统的修补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修补后无缝隙、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三、聚合物纤维加筋道路技术聚合物纤维是一种材料,其特点是韧性较好、耐高温、耐腐蚀,主要用于加强混凝土和水泥等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聚合物纤维加筋道路技术利用聚合物纤维增强道路表面层的耐久性和韧性。

这种技术可以使道路表面长期保持平整,减少路面的裂缝和破损,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四、高弹性修补胶技术道路经常会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缝和坑洞,这些表面瑕疵虽不影响道路通行,但会影响道路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传统的修补方法往往需要进行切割、清除污垢、打磨等操作,不仅浪费时间成本,而且修补后效果也不够理想。

高弹性修补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修补方式,它可以快速地填补道路表面的裂缝和凸起,不需要较长时间的养护和维护,道路还能够保持平整和美观。

道路与桥梁专业毕业论文--沥青路面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道路与桥梁专业毕业论文--沥青路面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论文题名:沥青路面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沥青路面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摘要: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历史还很短,在10多年前,我国的沥青路面仍以沥青表处,灌入式路面及沥青碎石路面为主要形式。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形式。

但是,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车辆渠道化等,使沥青混凝土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

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成不久就不能满足交通的要求,早期破坏时有发生。

尽管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是建立在路面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基础上的,依据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发生结构层材料疲劳破坏这种原理,决定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

但实际上,沥青路面仍然普遍存在着在设计年限内由于其他原因而发生的早期破坏。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在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上下功夫,使路面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沥青改性材料,沥青路面现存的问题,车辙绪论在我国,公路的落后主要是筑路材料和施工手段的落后。

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引进国外先进施工机械、拌和机、压路机等设备,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在材料方面,高速公路的沥青材料都采用了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的优质沥清,并且大多是国外进口沥青,但仍然会出现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

沥青路面的发展与变革,实际上是路面材料变革的历史。

现在沥青路面的差距最主要的是材料的差距,包括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已经普遍认识到材料质量对于路面质量、使用寿命的重要性。

现在大家对沥青的质量已经比较重视了,认识到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一定要采用符合“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的要求,认识到没有国产合适的沥青时,购买进口沥青从长远看经济是核算的。

但是,对集料的认识远没有对沥青那样重视。

从整体上看,我国沥青路面建设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个落后主要体现在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规范规定使用寿命是15年,可实际上没有几年,就要大规模维修,可以发现,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所差的除了管理以外,就在于粗细集料的生产和使用上。

沥青混凝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沥青混凝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沥青混凝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道路、停车场、机场跑道等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其具有耐久性强、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沥青混凝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涌现,为其性能改进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一、新工艺:1. 热再生技术:利用专用设备将旧沥青路面回收再利用,经过加热、破碎和筛分等过程,使其成为可再生的沥青混凝土料,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冷拌技术:采用低温下进行施工,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损失,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3. 高效施工技术:引入智能化设备,如自动化搅拌站、自动化摊铺机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减少了人力成本。

二、新技术:1. 空心纤维技术:将纤维材料添加到沥青混凝土中,使其形成空心纤维结构,提高了抗裂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2. 超声波检测技术:通过超声波检测仪器对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质量进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工程可靠性。

3. 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材料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如添加纳米氧化铝可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老化能力,添加纳米粉末可以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

三、新材料:1. 聚合物改性剂:将聚合物改性剂添加到沥青混凝土中,可以提高其柔性和抗裂性能,使其更适应高温和低温环境的变化。

2. 矿物粉料:将石粉、粉煤灰等矿物粉料添加到沥青混凝土中,可以填充沥青中的空隙,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抗水性能,减少路面沉降和龟裂。

3. 橡胶粉料:将废旧轮胎经过处理后制成的橡胶粉料添加到沥青混凝土中,可以提高路面的弹性和耐久性,减少路面噪音和车辆对路面的冲击。

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沥青混凝土在性能和工程应用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需要经过科学的评估和实践验证,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对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投入,推动沥青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道路交通和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可靠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已经成为了各地重视的问题之一。

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路面作为道路的重要部分,道路的平整程度、防滑性、耐久性、耐磨性等方面对车辆行驶以及行人安全都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该材料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背景与发展情况沥青路面材料是一种以沥青为主要原材料,添加一定的骨料和填料,加工后形成的一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和维护中。

传统的沥青路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容易龟裂、易损耗、易老化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因此,对于沥青路面材料进行改良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

新型沥青路面材料主要是指在保持传统沥青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改性剂、增韧剂、抗老化剂、高分子材料等添加剂的方法,改善或弥补其一些缺点,提高其性能和质量,实现对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更好服务。

二、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特点新型沥青路面材料在传统沥青路面材料的基础上,具有以下性能特点:(一)耐高温性能:新型沥青路面材料中添加的抗老化剂和高分子材料等特殊添加剂,可以提高其耐高温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高强度性能:新型沥青路面材料中添加的改性剂和增韧剂等特殊添加剂,可以提高其强度和韧性,增强其抗拉伸、压缩等能力,进一步提升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三)良好的防滑性能:新型沥青路面材料中添加的高分子材料等特殊添加剂,可以提高其摩擦系数,增强其防滑性能,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滑动、打滑等问题。

(四)良好的环保性能:新型沥青路面材料中添加的环保型添加剂,可以降低其VOC排放,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应用前景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cm石灰岩
黄亦路K6-K6+500
2.5cm玄武岩
黄亦路K6+500-K7
2.5cm石灰岩
长度(m) 900 1000
1000 600
1000 700 500 500
黄亦路 黄徐路 凤德路 漷小路
2.橡胶沥青超薄磨耗层解决方案
UTARAC应用
3.大粒径排水结构层解决方案
4cm 6cm 8cm 14cm 12cm 29cm
橡胶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
1.橡胶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工程应用
橡胶沥青性能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结果
试验方法
运动粘度180℃
Pa·s
1.0~4.0
3.28
针入度25℃
0.1mm
40~80
68.8
软化点 TR&B 弹性恢复25℃

>47-56
%
>55
58.6 67.0
延 度 5℃
Cm
>10
废旧轮胎
制备橡胶沥青
铺筑道路
2004年交通委科研项目“废胎胶粉改性沥青应用研究” 2006年路政局科研项目“橡胶薄面层应用技术研究”
2006年制定我国首个地方性的橡胶沥青及混合料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水稳定性能:
1.橡胶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热拌沥青混合料排放的问题
温拌
热拌
研发方向
高性能、长寿命、 多提功高能性材能料
固节体约废资弃源物 循环利用
研发 方向
降节低能能减源排消耗、 减少废气排放
沥青路面新材料新技术
提高性能、改善功能方面节能减排、再生利用方面
特种沥青混合料解决方案 路面抗车辙解决方案 排水降噪磨耗层解决方案 超薄磨耗层解决方案 层间粘结改善解决方案 大粒径排水结构层解决方案 彩色沥青混合料解决方案 半柔性沥青路面解决方案
沥青路面新材料及新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市政路桥绿色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柳 浩 总工程师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发展与成就
发展与成就:
高速公里与通车总里程猛增 路网完善、四通八达
北京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空隙率(%) VCAmix(%)
13~18
≤VCAdrc
沥青膜厚度 (µm)
≥12
析漏(%) 飞散(%)
≤0.2
≤20
车辙动稳定 (次/mm)
≥2600
大粒径排水结构层的应用

3.大粒径排水结构层解决方案
LSPM优异的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单位
车辙动稳定度(60℃) 次/mm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
UTARAC-10试验路
试验路
UTARAC-10类型
漷小路K2+100-K3+000 2.5cm石灰岩
漷小路K12+360K13+360
凤德路K9+200-K10+200
2.5cm玄武岩 2cm玄武岩
凤德路K10+200K10+800
黄徐路K5-K6
2cm石灰岩 2cm玄武岩
黄徐路K6-K6+700
1.沥青路面抗车辙解决方案
重载作用下路面力学响应
有限元模型
非均匀分布竖向荷载
200
50
0 -150
100
-350
纵向应变 竖直应变
0
-550
0
0.04
0.08
0.12
0.16
-100
-750
时间(s )
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
0.05
0.1
0.15
0.2
时间(s )
1.沥青路面抗车辙解决方案
路面剪切应力分析
2005年5月开始,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 限公司、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及美国 Meadwestvaco公司合作开展温拌技术研究
• 应用前提: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
用性能。
• 采用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AC类和SMA类
2.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卓越的路用性能
温拌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
3.大粒径排水结构层解决方案
工程应用
工程应用
经过两年多的高温、重载作用,没有出现明显的车辙,车 辙深度在10mm以下
第二篇
节能减排、再生利用
1.橡胶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救救我!
2010年北京废轮胎产生量超过1400万条/年!
1.橡胶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降低路面噪声和工程造价
0 .0
0 .5
1 .0
1 .5
面 层 模 量 增 减 百分比
基层模量越大,面层结构承受的剪应力却越大。
1.沥青路面抗车辙解决方案
现场调查
通过百分率 (%)
100 AC-16沥青混
90 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
80
70
60
50
最大密度线
40
配合比设计标准级配曲线
30
施工控制级配范围
20 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厂拌热再生技术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 温再生技术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技术 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钢渣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8个方案
5项新技术
第一篇
提高路用性能、改善材料功能
1.沥青路面抗车辙解决方案
2.橡胶沥青超薄磨耗层解决方案
UTARAC-10: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的橡胶沥青混合料 摊铺厚度在20-30mm之间,设计厚度为25mm和20mm。
SSI≥0.83;PSSI≥83;PCI≥70 。 若路面结构性破损较少,PCI可放宽到60。
集SMA与OGFC优势
2.橡胶沥青超薄磨耗层解决方案
最 大 剪 应 力 峰 值 (MPa)
0 .4 1 0 .4 0 0 .3 9 0 .3 8 0 .3 7 0 .3 6 0 .3 5 0 .3 4 0 .3 3 0 .3 2 0 .3 1 0 .3 0 0 .2 9 0 .2 8 0 .2 7 0 .2 6
-0 .5
凹 型 分布 均 匀 分布 凸 性 分布
-0 .4
-0.2
0.0
0.2
0.4
X axis Title
均匀分布时垂直断面剪应力分布
z axis Title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05
0.23
0.20 0.14
0.17 0.11
0.08
0.26 0.23 0.17
0.20 0.11 0.14
0.08
处理前
高速公路应用
处理后
收费站车辙处理
1.沥青路面抗车辙解决方案
处理前
高速公路应用
处理后
累计应用150万平方米
高速公路车辙处理
2.橡胶沥青超薄磨耗层解决方案
使用范围:
高速公路 城市道路 桥面、高架路 其他重交道路
特点:
抗滑、降噪 迅速开放交通 新建+预防性养护
17.0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试验TFOT
质量损失
%
<0.4
0.19
25℃针入度比
%
>80
94.9
5℃延度比
%
>40
89.1
高温状态下,橡胶沥青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橡胶沥青应在24h内使用完毕
临时储存,温度为145~155℃,不超过3天,搅拌
橡胶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贮存时间不宜超过10h
T0625 T0604 T0606 T0662 T0605
0.05
-0.30
-0.35 -0.40
0.05
-0.4
-0.2
0.0
0.2
0.4
非均匀分布时X axi垂s Title直断面剪应力分布
τ /MPa max
0.40 0.38 0.36 0.34 0.32 0.30 0.28 0.26
0
凸型分布 凹型分布 均匀分布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E/MPa
公里
问题与挑战
问题与挑战:
公路重载、超载——损坏严重 道路修建需大量资源与能源 极端天气——炎热与冰雪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
沥青路面水损坏
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坏-唧浆
沥青路面产生的水损坏-坑槽
沥青路面开裂
横向裂缝
纵向裂缝
废旧轮胎带来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问题
铁矿排放的铁尾矿 废弃的钢渣
废旧路面材料 堆放的煤矸石
0.00 0.04
-0.05 -0.10 -0.15 -0.20
0.21 0.16
0.09
0.19
0.19
0.19 0.19
0.16
0.12
0.14
0.16 0.14
0.12 0.07
0.0.30 -0.35 -0.40
0.04
0.07
0.04 0.04
大粒径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胶结料及矿料性能
胶结料一般采用改性沥青 粗集料抗压耐磨、针片状含量少、与沥青粘附性优等 细集料一般要求采用石灰岩加工制成的机制砂 矿粉一般采用碱性的石灰岩石料磨制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