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经纱对三维角连锁结构复合材料准静态侵彻性能的影响
不同结构纺织复合材料准静态侵彻实验分析及有限元模拟

S N H ni U aj n a
( oeeo ete ogu nv ̄t, hnh 2 12 ) Clg f xl,D nhaU i i Sa  ̄, 0 60 l T i e y g
料 抗侵彻能力稳定 。
关键词
三维正交机织 ; 双轴向纬编 ; 准静态侵彻 ; 有限元模拟
Qu s—Sa cP n ta o x ei na ayi a dF M i lt n ai— tt e ert nE p r i i me tl An ls n E Smua o s i
i V M T a s gh s t r f B Q St d h F M m l o , e n h t ir sla h s1 m n fe( U A ) dui t f a o A A U o ot E s u tn w fudt th auer ut dt i 0 e et n n n e ow e e i a i o a efl e n ed a c
a eb ss h r ce n to l n ls s te ds lc me t la u v s o o c mp s e n t fi r c a im,b tas st a i,t e at l o ny a a e h ipa e n — o d c re t o o i s a d i al e me h n s h i y f w t s u u o l
AB RA T i r ce s d e wo df r m tu t ' f txi o o i s t a r l e— dme s n l o h g n l h b d ST CT h s at l t is t i ee 8 - l e o e t e c mp s e h ta e l  ̄ i u f lc n s l t h i n i a i o o a y r o t i
含减纱2.5D机织碳

含减纱2.5D 机织碳/环氧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机制张典堂,窦宏通,董放,江昊(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摘要:针对锥形回转体构件常用的减纱工艺,设计和制备了不含减纱、含半列减纱和含整列减纱2.5D 机织碳/环氧复合材料。
分别设置54J 和72J 的冲击能量,采用落锤冲击仪对3种复合材料开展了低速冲击试验,获取了载荷-时间曲线,并采用Micro-CT 开展了损伤形貌和损伤量化分析。
基于低速冲击损伤“局部”分布特征,建立了一种宏-细观混合有限元模型,开展了3种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数值模拟,并揭示了失效机理。
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力学响应曲线及损伤形貌与对应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相比于不含减纱试样,在54J 冲击能量下,含半列减纱和整列减纱试样的冲击损伤体积分别增加了21.0%和34.8%;在72J 冲击能量下,含半列减纱和整列减纱试样的冲击损伤体积分别增加了15.7%和24.4%。
可以看出,减纱点的引入明显降低了结构的承载效率。
关键词:减纱;2.5D 机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机制;混合模型中图分类号:TB3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员远苑员原园圆源载(圆园23)园6原园园24原09收稿日期:2022-12-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702115,12072131)通信作者:张典堂(1986—),男,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制备。
E-mail :**************************.cn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mechanism of 2.5D woven carbon/epoxycomposites with yarn reductionZHANG Diantang ,DOU Hongtong ,DONG Fang ,JIANG Hao(Key Laboratory of Eco-Textil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The 2.5D woven carbon/epoxy composites without yarn reduction袁with half rows yarn reduction and with all rowsyarn reduction were designed and prepared for the common yarn reduction process of conical rotating members.The impact energy levels of 54J and 72J were set袁respectively.Low-velocity impac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three composite materials using a drop hammer impactor袁and load-time curves were obtained.Micro-CT was al鄄so used to carry out the damage morphology and damag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A macro-meso hybrid finite ele鄄ment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野local冶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Numer鄄ical simulations of low-velocity impacts of three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failure mecha鄄nism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curves and damage morpholog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Meanwhile袁compared with without yarn re鄄duction.At the impact energy of 54J袁the impact damage volume increased by 21.0%and 34.8%for the speci鄄mens with half-row yarn reduction and whole row yarn reduction袁respectively.At the impact energy of 72J袁the impact damage volume increased by 15.7%and 24.4%for the half rows yarn reduction and all rows yarn reduc鄄tion袁respectively.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yarn reduction point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load-bearing efficiency of the structure.Key words :yarn reduction曰2.5D woven composites曰low-velocity impact曰damage mechanism曰hybrid model近年来,随着2.5D 机织预成型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2.5D 机织复合材料因其细观结构设计性强、力学性能优异和近净成形等优势,愈发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发动机喷管、航天天线罩和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等锥形回转体部件[1]。
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弹道侵彻破坏细观结构尺度

2023-11-09•引言•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概述•弹道侵彻破坏机理研究•细观结构尺度对弹道侵彻破坏的影响•优化设计及性能提升策略目•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弹道侵彻破坏是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重要研究内容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该材料在弹道侵彻下的破坏细观结构尺度有助于优化其抗冲击性能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与发展针对该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优化及其在防护结构中的应用仍需深入研究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复合材料在军事、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关于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弹道侵彻破坏的研究尚不充分研究内容分析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特征;研究该材料在弹道侵彻下的破坏机制;探讨抗冲击性能优化方法及其在防护结构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测试、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进行材料的细观结构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其次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弹道侵彻过程,并分析破坏细观结构尺度;最后根据实验和模拟结果,总结抗冲击性能优化方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02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概述机织复合材料定义与特点•机织复合材料是一种由有机和无机材料通过纺织工艺制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和体育器材等领域。
•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是一种先进的机织复合材料,其结构特点是采用角联锁编织技术,使得材料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其性能优势包括高强度、高刚度、抗疲劳、抗冲击等特点,适用于制造高性能的工程结构和部件。
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编织、热压成型和后处理等环节。
其中,编织工艺是关键环节,需要采用专门的编织设备和工艺技术。
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参数调整,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
03弹道侵彻破坏机理研究弹道侵彻破坏过程分析弹道侵彻破坏的扩展分析弹体贯穿过程中,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演变和破坏模式的转变。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三点弯曲循环加载初期损伤特征的开题报告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三点弯曲循环加载初期损伤
特征的开题报告
本文研究的是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初期损伤特征,主要针对该材料在三点弯曲循环加载过程中的初期损伤进行分析,探究其损伤特征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包括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在现代航空、汽车、船舶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情况,以及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伤问题。
阐述研究该材料初期损伤特征的意义,包括为优化材料设计提供参考,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介绍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失效机理、损伤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3. 研究方法
介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材料试验、数值模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
详细阐述每种研究方法的原理、优点和适用范围。
4. 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
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主要包括研究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在三点弯曲循环加载过程中的损伤特征,探究损伤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进而为该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度
列出本文的研究计划与进度,包括研究时间表、论文的组织结构和
具体实验步骤,以及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工作。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初期损伤特征,为该材料的应用和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维角联锁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热老化特征

摘要 :研 究 了三维 角联 锁碳纤维复合材料 未老化及 9 0 o C、 1 1 0 o C、 1 8 0 o C老化 1 6 d的 弯曲力学性 能。对比三 维角联锁 复
合材料 弯曲. 挠 度 曲线 、 破 坏 形 态及 S E M纤维特征 , 分 析 老 化 温 度 对 复 合 材 料 弯 曲性 能 的 影 响 。通 过 环 氧 树 脂 D S C 分析 、 红 外
结束 后 , 自然 冷却 至室 温后 取 出 。
1 . 3 弯 曲测 试
参考 A S T M D 7 9 0标 准 , 采 用 MT S 8 1 0对试 样 进
料 受等 温热 老 化后 的 弯 曲力 学 性 能 。 探 究 老 化 温 度 对 三维 角联 锁 复合 材 料 弯 曲性 能 影 响 机 理 , 对 复 合 材 料优 化设 计及 长 期服 役有 实 际意义
1 实
验
1 . 1 原 材 料 及 制 备
三维角 联锁 复合 材 料 预 制件 ( 机织物 ) , 经 密 为 8根 × 7层/ c m, 纬密 为 3 . 8根 × 7层/ c m, 织 物 面 密度 为0 . 4 6 c m 。经纬 纱 原 料 为 T 3 0 0  ̄ T 7 0 0碳 纤 维 。
纱线组合方式及针迹密度对织物纰裂性能的影响

纱线组合方式及针迹密度对织物纰裂性能的影响张宇群;罗胜利;袁彬兰;胡惠强;严丽【摘要】本文以轻薄化纤面料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不同捻度及不同细度比的经纬纱线组合设计对面料缝口纰裂性能的影响,并且讨论了四种(9针/3cm、12针/3cm、15针/3cm和20针/3cm)不同的针迹密度对面料缝口纰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捻或弱捻纱织造的面料缝口纰裂性能较差,采用细经粗纬的纱线组合可以使织物获得较好的抗纰裂性能.针迹密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针迹密度会导致样品产生缝纫损伤,进而造成面料抗纰裂性能变差.【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5页(P78-82)【关键词】纱线组合方式;针迹密度;纰裂;影响【作者】张宇群;罗胜利;袁彬兰;胡惠强;严丽【作者单位】国家纺织品服装服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家纺织品服装服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家纺织品服装服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家纺织品服装服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家纺织品服装服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正文语种】中文轻薄面料质地轻盈透明、薄轻滑爽,备受女性消费者青睐,但是此类面料在穿着过程中易发生纰裂现象,严重影响着服装的质量和外观[1]。
机织物在其织造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纬纱线的原料、经纬纱线细度、经纬纱线的组合设计、经纬密度、织物组织结构、后整理等诸多因素[2-5]。
面料在成衣加工过程中又会受到一系列缝纫工艺参数的影响,如缝线类型、缝针大小、针迹密度等[6]。
所有这些参数都将会影响服装缝口的强力和外观,如果企业缺乏对这些参数的了解,仅凭经验去加工生产,可能会导致织物纰裂性能测试不合格。
本文分别选择织造和缝纫工艺中较为重要的两个参数经纬纱线组合设计以及针迹密度为着眼点,重点探讨其对轻薄化纤面料缝口纰裂性能的影响。
1 试验1.1 试验材料1.1.1 不同细度比的经纬纱线组合织物经纬纱线组合方式可分为粗经细纬、细经粗纬及经纬基本相等3种方式,粗经细纬(即经纱特数大于纬纱特数)的组合方式较少用于服装领域,多用在轮胎帘子线、复合材料中。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准静态低周疲劳多尺度力学响应与损伤分析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准静态/低周疲劳多尺度力学响应与损伤分析与传统层合板复合材料相比,三维正交机织物复合材料具有有效层间分层阻抗、显著断裂韧性、较高面内强度和损伤容限。
在轻质飞行器、舰艇和高速车辆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进行三维正交机织物复合材料准静态/循环拉伸循环载荷下力学响应与损伤机理多尺度有限元分析。
本文研究思路如下:(1)将三维正交玻璃纤维机织物和不饱和树脂在室温下采用VARTM成型技术加工成三维正交机织物复合材料;(2)依据纤维束(经纱、纬纱和Z纱)体系结构、纤维等体积含量原则和周期性边界条件,建立细观/中观/宏观跨尺度几何单胞模型;(3)以几何单胞模型和其内纤维/基体性质为起点,用Fortran90语言编写含有裂纹生成和损伤演化及交换准则多尺度用户定义材料子程序(User-defined material subroutine, UMAT);(4)将用户定义子程序(UMAT)导入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Standard分别计算准静态/循环拉-拉循环载荷力学响应和损伤演化;(5)对比分析预测和实验结果,二者比较吻合;此外,该多尺度材料破坏失效和循环加载行为预测子程序模型适应性和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试验验证,尤其是复合材料复杂异形构件多轴向/循环载荷加载。
论文主要工作有:(1)准静态拉伸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其准静态拉伸和三点弯曲性能,获取其载荷-挠度曲线、最大强度、损伤和断裂形貌等特征;初步分析准静态拉伸和三点弯曲加载方式试样力学响应特征和损伤失效机制;(2)循环拉伸疲劳测试:在应变控制加载下,用MTS-810试验机测定哑铃形状试样循环拉伸疲劳力学响应和损伤演化过程。
根据不同应变水平下一定周期载荷后局部损伤分布和特征分析试样疲劳损伤机制;(3)多尺度几何单胞模型:三维正交机织物复合材料面内呈周期性分布,依据其经纬纱密度、纤维束层数和Z向厚度等尺寸参数和纤维束交织结构形态,首先,建构含有树脂基体纤维束层次中观单胞几何模型(Meso-RUC);其次,根据试验试样和多尺度单.胞几何模型中纤维等体积原则,建立仅含有纤维和基体两相组分细观单胞几何模型(Micro-RUC),其中单纤维在树脂基体中呈正六边形周期性分布;为充分研究三维正交机织物复合材料表而和内部区域内在结构差异,因其经纬纱系统在内部区域沿厚度方向周期性排列,分别提取内层单胞几何模型(Inner meso-RUC)和表层单胞几何模型(Surface meso-RUC)。
防弹防刺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此,国家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投入也逐年增加,警用装备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防刺服、防弹衣被公安民警、海关等执法人员及保安人员、出租司机等人员大量使用。
由于执勤时面对的威胁主要是小型火力武器(如手枪)或刀具等锐器,舒适的软质防护装备越来越受到青睐。
但对于软质防刺服和防弹衣而言,材料的防刺机理和防弹机理不尽相同,而软质材料的防刺过程是:由于刀刺是一个低速持续的过程,材料的抗剪切强度越大,刀尖变形越快速,从而阻止锐器继续向前行进,达到防护的目的;防弹主要是依靠材料的抗拉伸断裂强度,材料的拉伸强度越大,高速冲击的弹头或破片等抛射物在冲击材料、拉断/拉伸材料的过程中耗散其能量越多,从而使抛射物变形、阻止它前进。
将防刺服与防弹衣的性能合二为一,在有效防护、机动灵活及轻量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可能在一种产品上实现综合防护效能。
因此,研究既具有防刺性能的柔软、轻便、舒适又具有防弹性能的防弹防刺服是当务之急。
[1]1防弹防刺服的标准由于各国/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
其防剌、防弹标准也不一样。
在国外,只有英国的2003版警用防护服标准《PSDB BODY ARM OUR STANDARDS FOR UK POLICE(2003)》将防护服的防刺和防弹性能结合在一起。
但是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
在国内,目前还没有颁布专门的防弹防刺服标准。
对于防弹防刺服的评价,都是以防弹衣和防刺服两个标准同时作为参考。
目前,比较通用的防弹衣和防刺服相关标准有:美国司法部《NIJ0101.06Ballistic Resistance of防弹防刺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周杰才吴登鹏殷祥芝刘义龙(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射阳224300)[摘要]防弹防刺服作为一种重要的警用防护装备,对其研究开发相当迫切。
本文对防弹防刺服相关标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防弹防刺服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脂 体 系 选 用 江 苏 吴 江 学 联 树 脂 厂 生 产 的
6 1 0 1 环 氧树脂 作 为基体 树 Hale Waihona Puke , 浙 江永 在 化 T有 限公
司生 产 的 6 5 0聚酰胺 树脂 作 为 固化 剂 。为便 于树 脂
体 系在 三维织 物 中 的流 动 与 渗 透 , 同时 还 添加 了丙
随着 纤维 增强 复合 材 料 应 用 领 域 的不 断 扩 大 , 三维 纺织 增强 复合 材料 因具 有优 异 的力学 性 能及 可
注 。 国内外 已有众 多 学者就 材料 在准 静 态下 的侵彻 性 能及 相应 力学 响应 历程展 开 了研究 。已有 文献 显
根据需 要 自 由设 计 。 的 结 构 得 到 人 们 的 广 泛 关
采用 1 8 . 7 r e x的锦 纶 长 丝 进 行 了 一 步 法 包 缠 。 经 织
1 . 2 . 1 机 织增 强体 经 向截面 结构 采用 文 献 [ 1 1 ] 所 报 道 的方 法 试 制 了 1 ~ 4 具 有 不 同填经纱 含量 的机 织增 强体 试样 。它 们 的经 向 截 面结 构依 次如 图 1 ( a )~( d ) 所示 , 即 以角 连 锁结 构 为基 础 , 分 别在 经 向不添 加 、 添 加 1层 、 2层 和3层 增 强填 经纱 。 图 中水平 直 线代 表 填经 纱 ,曲线 代表
关 键 词 角 连 锁 结 构 ; 复合材料 ; 准静态侵彻性 能 ; 填 经 纱
中 图分 类 号 : T S 1 0 5 . 1 文献标志码 : A
Ef f e c t o f s t uf f e r wa r ps o n q ua s i — s t a t i c pe ne t r a t i o n p r o pe r t i e s o f
・
7 0・
纺 织 学 报
第3 4卷
体 中预制 件 结 构 。 、 纤 维 种 类 、 纤 维 体 积 比含 量H 、 板材 厚度 等 诸 多 因素 的 影 响 。本 文 以玻
造后 织物 中锦 纶 长 丝 的含 量 仅 1 %左右 , 对 复 合 材
料成 型过 程 中树脂 的渗 透影 响甚 微 …, 因此对 复 合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 d v a n c e d T e x t i l e Ma t e r i a l s a n d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 Z h e i f a n g S c i — T e e h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n g z h o u , Z h e j i a n g 3 1 0 0 1 8 ,C h i n a )
目( y 2 0 1 2 2 6 1 6 6)
作者 简 介 : 李艳 清 ( 1 9 7 5 一) , 女, 讲师, 博 士 生。主要研 究方 向 为纺 织结 构 复合 材料 的 制备 及其 性 能。祝成 炎, 通信作者,
E- ma i l :c y z h u@ z s t u. e d u. e n。
a r e i n c r e a s e d be c a u s e e a c h g r o u p o f s t u f f e r wa r p s ha s o b v i o u s a n d c o r r e s po n di n g e n e r g y a b s o r p t i o n a r e a i n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6— 0 8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0 3— 2 7
示, 三维 纺织 复合 材 料 的 准静 态 侵 彻 性 能 受 到 增 强
基金 项 目 : 浙 江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Y 4 1 0 0 1 1 8 ) ; 浙 江省科 技 厅 国 际科 技合 作 项 目( 2 0 1 2 C 2 4 0 1 3 ) ; 浙 江 省 教 育 厅 年 度 项
填 经 纱 对 三 维 角 连锁 结构 复合 材 料 准 静 态 侵 彻 性 能 的 影 响
李艳 清 , 祝 成 炎 ,田 伟 ,张红 霞
( 浙 江理 工 大 学 先 进 纺 织 材 料 与 制 备 技 术 教 育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浙 江 杭 州 3 1 0 0 1 8 )
摘
要
为 研 究 填 经 纱 对 三 维 角 连 锁 结 构 增 强 复 合 材 料 准 静 态 侵 彻 性 能 的影 响 , 以 玻 璃 纤 维 为 原 料 制 备 4种 经 向
截 面结 构具 有 不 同 填 经 纱 层 数 的 三 维 角 连 锁 结 构机 织 物 , 并 以真空辅 助成型 工艺获得 复合材 料 , 采 用 集 中 准 静 态 压 痕 试 验 方 法 获 得 侵 彻 位 移一 载荷 、 位移一 瞬时能量吸收量曲线 , 分 析 材 料 在 准 静 态 侵 彻 下 的力 学 响 应 历 程 及 特 性 。 结果表 明 , 在 立 体 织 物 的经 向增 加 填 经纱 , 各 组 填 经 纱 在 复合 材料 的 位 移一 瞬 时 能 量 吸 收 量 曲线 中均 对 应 有 明 显 的 能量 吸收区 , 使 复 合 材 料 所 能 承 受 的 最 大 侵 彻 载 荷 和 能 量 吸 收能 力 增 加 , 但复合材料的破坏位移却减少 。
t h e p l a c e me n t— i n s t a n t a n e o us a b s o r be d e n e r g y c u r v e s o f t h e c o mp o s i t e s ,b u t t h e b r e a k a g e d i s pl a c e me n t o f t he c o mp o s i t e s i s d e c r e a s e d. Ke y wo r ds a n g u l a r i n t e r l o c k e d s t r u c t u r e;c o mp o s i t e; q u a s i — s t a t i c p e n e t r a t i o n p r o p e r t y;s t u f f e r wa r p
c e n t r a l i z e d q u a s i — s t a t i c i n d e n t a t i o n t e s t .T h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wh e n t h e wa r p wi s e s t u f f e r wa r ps o f t h e 3一 D f a b r i c i s i n c r e a s e d, t h e h i g h e s t p e n e t r a t i o n l o a d a n d e ne r g y a b s o r b e n c y o f t he 3- D wo v e n c o mp o s i t e s
第3 4卷 第 7期
2 01 3年 7月
纺
织
学
报
Vo 1 . 3 4. NO . 7
J o u r na l o f Te x t i l e Re s e a r c h
J u 1 .,2 0 1 3
文章 编 号 : 0 2 5 3 — 9 7 2 1 ( 2 0 1 3 ) 0 7 — 0 0 6 9 — 0 5
材料 性能 的影 响可 以忽 略不计 。
璃纤 维 为原料 , 设计 制 备 了 4种 经 纬 组 合 和纤 维 体 积 比含量 相 同 、 经 向具有 不 同填 经 纱 分 布 的 三维 角 连锁 结构 增强 复 合材 料 , 利用 集 中准 静 态 压 痕试 验 方法 获 得其 维 角连锁 结构 增强 复合 材料 的侵 彻位 移 载荷 曲线 , 分析 填经 纱对 三维 角连 锁结 构增 强 复 合 材料 准静 态侵 彻性 能及 其力学 响应历程 的影 响 。
Ab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o bt a i n t h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t u f f e r wa r p s a n d q u a s i - s t a t i c p e ne t r a t i o n pr o p e r t i e s o f 3 一 D a n g u l a r i n t e r l o c k e d wo v e n c o mp o s i t e s, f o u r ki n ds o f 3一 D a n g u l a r i n t e r l o c k e d wo v e n f a br i c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l a y e r s o f s t u f f e r wa r p i n t h e wa r p wi s e c r o s s — s e c t i o n s t r uc t u r e we r e ma d e wi t h g l a s s f i b e r s,a n d t h e c o mpo s i t e p l a t e s r e i n f o r c e d wi t h t h e s e f a b r i c s we r e m a n u f a c t u r e d b y t h e me t h o d o f v a c u um a s s i s t a n t mo l d i n g . Bo t h t h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d i s p l a c e me n t— l o a d c ur v e s a n d d i s pl a c e me n t— i n s t a n t a n e o u s a b s o r b e d e ne r g y c u r v e s we r e o b t a i n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q ua s i - s t a t i c me c ha n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c o ur s e a n d p r o p e r t i e s b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