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复试试题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汇总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科学技术史专业复试指导

2013年科学技术史专业复试指导
一、复试比例及主要内容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及口语考试在面试中进行。
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
笔试部分主要进行专业综合测试,重点考察考生对科技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笔试时间为3个小时。
二、复试科目: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占200分。
主要内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重要人物和重大成就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不同时期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历史特点;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线索;懂得重要科学技术概念的历史特点及其与当今教科书中对应的科学技术概念之间的差异;重要科学技术史事件产生的社会背景、过程;重要科学技术史事件产生的文化、经济、社会影响等。
参考书目:姜振寰科学技术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三、面试的基本要求及主要内容:
面试基本要求: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对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
面试主要内容:
(1)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
(2)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
(3)外语听力及口语;
(4)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
(5)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6)特长与兴趣;
(7)身心健康状况。
在参加面试时(初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以及校内外推免生),考生需提供成绩单、以及能够反映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及证明等)。
科技史复试试题资料

科学技术史试题集合1.请写出下列科学理论、试验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原创者。
(每题2分,共30分)(1)浮力定律(2)光的电磁波理论(3)原子的有核模型(4)光发射和吸收的量子论(5)共价键理论(6)核裂变的发现(7)细胞学说(8)细菌水平上的免疫学原理(9)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现象(10)大陆漂移学说(11)宇宙膨胀的发现(12)群论(13)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14)电话(15)青霉素2.请写出下列科技成就或科技著作的创作者。
(每题2分,共20分)(1)都江堰(2)龙骨水车(3)候风地动仪(4)水运仪象台(5)简仪(6)《伤寒杂病论》(7)《齐民要术》(8)《梦溪笔谈》(9)《天工开物》(10)《本草纲目拾遗》二下面六题中任选四题作答。
(每题25分)1.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如何逐步突破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的?新天文学所需要的力学基础又是如何逐步建立的?试围绕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和牛顿的工作来回答这一问题。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论有何异同?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的考察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为什么说他的自然选择理论需要新的遗传学的支持?3.试联系热机、电机、有机合成、晶体管、基因工程(五种任选其中之一)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来说明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影响。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三大高峰期,依次是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和晚明时期,试列举这三个时期的代表性成就,并联系时代背景略作说明。
5.(1)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分别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哪几部图书的影响最大?它们的译介者又是谁?(2)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过程中,曾先后使用“格致”、“西学”、“西学格致”和“科学”来称呼Science,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当时的含义是什么?6.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一、简释下列词语(每词3分,计45分)《九章算术》天元术盖天说金元四大家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西学东渐李约瑟难题四元素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燃素说皇家学会史密森学会二、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分期,目前通行的中国科技史著作大多是按朝代划分的,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其利弊何在?(15分)三、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孟德尔的工作,并就其成就“迟迟不被学界重视,后来才被重新发现”的现象,说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文体部复试题目及答案

文体部复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以下哪项运动被誉为“运动之母”?A. 篮球B. 足球C. 田径D. 游泳答案:C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科学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京剧答案:D3. 以下哪部作品是莎士比亚的悲剧?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第十二夜》C. 《仲夏夜之梦》D. 《威尼斯商人》答案:A4. 以下哪位作曲家被誉为“音乐神童”?A. 贝多芬B. 莫扎特C. 巴赫D. 肖邦答案:B5. 以下哪项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A. 高尔夫B. 橄榄球C. 电子竞技D. 国际象棋答案:B6.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家》B. 《春》C. 《秋》D. 《狂人日记》答案:D7. 以下哪项是中国传统的节日?A. 感恩节B. 圣诞节C. 春节D. 万圣节答案:C8. 以下哪位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A. 顾拜旦B. 萨马兰奇C. 罗格D. 巴赫答案:A9. 以下哪项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A. 油画B. 雕塑C. 京剧D. 芭蕾舞答案:C10. 以下哪部作品是海明威的代表作?A. 《老人与海》B. 《百年孤独》C. 《了不起的盖茨比》D. 《安娜·卡列尼娜》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E. 《聊斋志异》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奥运会的核心价值观?A. 卓越B. 尊重C. 友谊D. 公平竞争E. 和平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莎士比亚D. 贝多芬E. 但丁答案:ABCE14. 以下哪些是现代艺术的流派?A. 印象派B. 表现主义C. 立体主义D. 浪漫主义E. 超现实主义答案:ABCE15.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的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E. 清明节答案:ABCE16. 以下哪些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A. 田径B. 游泳C. 乒乓球D. 篮球E. 橄榄球答案:ABCDE17. 以下哪些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A. 《第十二夜》B. 《仲夏夜之梦》C. 《威尼斯商人》D. 《罗密欧与朱丽叶》E. 《皆大欢喜》答案:ABCE18.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A. 京剧B. 书法C. 油画D. 国画E. 舞蹈答案:ABDE19. 以下哪些是鲁迅的作品?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家》E. 《狂人日记》答案:ABCE20. 以下哪些是海明威的作品?A. 《老人与海》B. 《太阳照常升起》C. 《永别了,武器》D. 《了不起的盖茨比》E. 《丧钟为谁而鸣》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21.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科学技术史》试题

测试题一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
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V,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X。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世界科技文化史题目及答案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作者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
2
欧洲中世纪短时期的实验之风的代表人物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
3
中国第一位国际科学史主席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
4
格罗塞特提出了着名的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
3
数学和谐性假说认为,数的德性应该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
4
()提出天体运动规律遵循均匀而有序的原则。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
5
注重经验考察的学派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
6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1
逻辑理性的萌芽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
2
西方实验理性的鼻祖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
3
近代微积分思想的先驱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
4
()是古代数学分析的先驱。阿基米德
科技史与文化考试试题

科技史与文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项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A 珍妮纺纱机B 蒸汽机C 飞梭D 骡机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A 西门子B 爱迪生C 贝尔D 卡尔·本茨3、以下哪种技术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成果?()A 计算机技术B 航天技术C 克隆技术D 原子能技术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文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印刷术5、近代以来,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A 科学的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B 文化的繁荣促进科学的创新C 科学与文化相互独立,没有关联D 科学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6、以下哪项不是古希腊科技文化的重要成就?()A 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B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C 托勒密的地心说D 哥白尼的日心说7、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变化不正确的是()A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B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C 分散生产取代集中生产D 城市化进程加速8、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以下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是()A 网络购物B 在线教育C 远程医疗D 以上都是9、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下哪种思维方式是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A 创新思维B 逻辑思维C 形象思维D 直觉思维10、以下哪项不是科技发展对文化传承带来的挑战?()A 传统文化的遗忘B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C 文化交流的便捷D 文化创新的压力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_____世纪。
2、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_____时代”。
3、电灯的发明者是_____。
4、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_____》。
5、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_____。
6、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_____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史试题集合1.请写出下列科学理论、试验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原创者。
(每题2分,共30分)(1)浮力定律(2)光的电磁波理论(3)原子的有核模型(4)光发射和吸收的量子论(5)共价键理论(6)核裂变的发现(7)细胞学说(8)细菌水平上的免疫学原理(9)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现象(10)大陆漂移学说(11)宇宙膨胀的发现(12)群论(13)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14)电话(15)青霉素2.请写出下列科技成就或科技著作的创作者。
(每题2分,共20分)(1)都江堰(2)龙骨水车(3)候风地动仪(4)水运仪象台(5)简仪(6)《伤寒杂病论》(7)《齐民要术》(8)《梦溪笔谈》(9)《天工开物》(10)《本草纲目拾遗》二下面六题中任选四题作答。
(每题25分)1.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如何逐步突破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的?新天文学所需要的力学基础又是如何逐步建立的?试围绕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和牛顿的工作来回答这一问题。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论有何异同?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的考察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为什么说他的自然选择理论需要新的遗传学的支持?3.试联系热机、电机、有机合成、晶体管、基因工程(五种任选其中之一)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来说明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影响。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三大高峰期,依次是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和晚明时期,试列举这三个时期的代表性成就,并联系时代背景略作说明。
5.(1)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分别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哪几部图书的影响最大?它们的译介者又是谁?(2)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过程中,曾先后使用“格致”、“西学”、“西学格致”和“科学”来称呼Science,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当时的含义是什么?6.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一、简释下列词语(每词3分,计45分)《九章算术》天元术盖天说金元四大家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西学东渐李约瑟难题四元素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燃素说皇家学会史密森学会二、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分期,目前通行的中国科技史著作大多是按朝代划分的,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其利弊何在?(15分)三、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孟德尔的工作,并就其成就“迟迟不被学界重视,后来才被重新发现”的现象,说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简述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发展的影响,并说明德国何以在19世纪下半叶“后来居上”的原因。
3,有人认为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受到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的影响。
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给出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一、请简要列举下列人物在科技史上的主要贡献,每人最多不超过三项。
(每人4分,共60分)托勒密、笛卡儿、牛顿、道尔顿、布拉德莱(James Bradley)、法拉第、巴斯德、李比希、贝塞麦(Sir Henry Bessemer)、祖冲之、贾思勰、郭守敬、徐光启、李善兰、华罗庚二、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0分)。
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有技术而没有科学,你读过中国科学技术史之后,对此是如何认识的?2,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简略论述科学与技术之关系的演变。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写下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0分)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是否应该算作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现在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方面有人指出,他对于科学的发展没有做出任何积极的贡献,无论他或别人用他推荐的科研方法都从未获致成功,而且他对其他一些研究者的实际功绩毫无所知。
而另一方面,他的拥护者却坚持,由于他关于科学和科学的社会重要性的思想,特别是他表达自己思想的卓越方法,使得他对人类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四、关于我国科学技术界的院士制度,近年各界议论纷纭,颇多嗤议,谈谈你对我国院士制度和院士的认识(答题控制在500-1000字)。
下面的材料仅供参考。
(30分)中国现代最早的国家级科学院——“中央研究院”于1928年由国民政府建立,蔡元培出任第一任院长。
20年后,中央研究院经过评议和选举,产生了中国的第一批共81名院士。
中国科学院筹建学部,历时一年于1955年6月成立,聘定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大致相当于前中央研究院院士)233名。
1990年11月,国务院决定从第二年起,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学部委员工作。
次年,中国科学院选举出了210名学部委员,至1991年中科院学部委员总数为528人。
1993年10月,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宣布成立中国工程院。
次年中国科学院第七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每届增选不超过60名。
到2003年1月,中国两院共有院士1332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7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234人。
到2002年为止,中国的三大科技奖之一的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五年空缺。
2001年,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达64526篇,比2000年增长了29.9%;占世界论文总数1472280篇的4.4%,所占份额提高了0.8个百分点。
我国的发明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批准量主要来自外国,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量据了解只相当于美国的1/40、韩国的1/4.目前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总数高居世界各国榜首,但其中世界知名者屈指可数。
有人认为,中国院士的总体水平恐怕连美国二、三流大学教授的平均水平都不如。
(以下八题分为1、2、3、4四组,每组包括A、B两题。
要求考生在每组中任选一题共四题进行回答,每题25分。
)1A试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1B试论哥白尼的科学贡献及其意义。
2A为什么说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形成时期?2B为什么说末元时期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3A试论图灵在现代计算机理论发展中的贡献。
3B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生物学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4A试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B试论“西学东渐”的历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多学科综合性著作有(2分)(1)墨子(2)测圆海镜(3)齐民要术(4)四元玉鉴(5)梦溪笔谈(6)天工开物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者有(3分)(1)刘洪制定《太初历》(2)杨辉著《数书九章》(3)李淳风撰《隋书•律历志》(4)宋应星撰《农政全书》(5)王叔和撰《脉经》(6)李戒撰《营造法式》3. 指出下列说法中正确者,并将不正确者改正(5分)(1)汉代论天有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2)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是借助于珠算盘完成的。
(3)《制图六体》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理论。
(4)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奠基于清末明初。
(5)金元医学四大家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代表。
四、试对下列观点进行评论。
(25分)1.沈括发现“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断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表明沈括预见到石油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8分)2.郭守敬等制定的《授时历》施行了300多年,说明它的准确度相当高。
(8分)3.清朝是中国科学技术的一个高峰。
(9分)五、以精练规范的文字诠释下列条目。
(15分,每小题3分)1.考工记2.周髀算经3.天元术4.活字印刷术5.王祯农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科技通史适用专业:科技史从下列6个论述题中任选五题回答。
每题20分,总分100分。
1,梅森《自然科学史》是一部很有影响的科学史著作,英文原著出版于近50年前,现作者正在改写此书。
设想你就是原作者,随着当代科学史学的发展,你将如何反思原著的得失,并在重写此书时加以修订和改进?请择要加以阐述。
2,简述默顿论题(Merton‟s Thesis;初见于《17世纪英格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主要内容,并请评述该论题的学术意义。
3,分析、评述以下命题并以科学史史实说明你的看法: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纳唯物主义立场与方法的情形下作出的。
譬如,牛顿年轻时自发运用了唯物主义,所以在科学和数学上均作出了重大发现,但他晚年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沉迷于神学与炼金术,因此在科学和数学上再无建树。
4,试举出两部综合性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原著,简介其内容,并分析其特点。
5,试就历史上中国与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的若干史实,简要阐述物质与文化交流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6,请你对以下一段论点略加分析和评论:当代的中国学者前仆后继,热衷于求解“李约瑟难题”,似乎找到了传统中国何以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的答案,也就找到了发展中国现代科学的钥匙。
其实绝非如此,中国近现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更应该从近现代中国社会中去找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科技通史适用专业:科技史从下列6个论述题中任选5题作答。
每题20分,总分100分。
1、略述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科学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2、15世纪之初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比哥伦布或达•伽马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其技术水平也较后者先进,但为什么两者在世界历史上作用不可同日而语?3、科学在17世纪的欧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请任选这一世纪中的两位著名科学家,阐述其科学贡献。
4、简论康熙帝对清代科学发展的作用。
5、略论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上的应用前景。
6、活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科学家约占有史以来科学家总数的90%,但对二战以来科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则不足所有科学史文献的10%。
何以如此?这种局面对于科学史学科的发展是否有利?请阐述你的看法。
人大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使希腊人感到困惑的三个几何学难题2、儒略历3、《天士开物》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5、赫歇耳6、互补原理7、慢中子效应8、齐奥尔科夫斯基9、普利高津10、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人类认识“元素”的历史过程。
2、哥德尔定理说明了什么?3、爱因斯坦在科学方面有哪些贡献?4、简述人类在天文观测手段方面的进步及其对天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近代以来生命科学发展的主线索。
2、论述50年代以来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意义天大科学技术史(含当代科技发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中国古代的“论天三家”是指____说、_____说、_____说。
2、北宋科学家________研著的________一书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3、刻卜勤发现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包括___________定律、________定律、__________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