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期末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世界科技文化史期末考试答案!!!!

世界科技文化史期末考试答案!!!!

世界科技文化史(一)1科技文化的特点有:A、系统性B、国际性C、基础性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 D2下列对文化描述错误的是:A、人类为了生存与理想而进行B、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C、在精神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D、只包括精神产品正确答案: D3下列哪一学科不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A、科学技术史B、生命科学C、科学哲学D、科学社会学正确答案: B4我过历史上比较看重科技文化的A、制度层次B、器物层次C、行为规范层次D、价值观层次正确答案: B5科技文化的特点不包括A、实用性B、系统性C、国际性D、基础性正确答案: A6以下哪门学科不不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A、科学技术史B、科学社会学C、自然科学D、科学哲学正确答案: C7科学哲学的研究脉路是:从思想史到社会史,从学科史到综合史。

正确答案:√8科学哲学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基础。

正确答案:×9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使人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革的特殊能力活动和产品。

正确答案:√10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与理想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能力及其全部产品。

正确答案:√世界科技文化史(二)1下列属于现代科学技术史奠基人的是:A、库勒B、萨顿C、霍尔特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B2下列属于中国科学技术普及运动战线的是:A、全民科普B、重点科普C、防止科学技术异化D、严格控制科学发展正确答案: C3《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A、蕾切尔卡逊B、勒庞C、都德D、霍布斯正确答案: A4石器制造的发展过程不包括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C、后石器时代D、新石器时代正确答案: C5原始社会最好的技术工具是A、石器B、棍棒C、弓箭D、标枪正确答案: A6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A、梅森B、杜博斯C、沃德D、蕾切尔卡逊正确答案: D7科技文化远比人文文化要重要。

正确答案:×8学习科技文化史有助于树立融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于一身的大文化。

尔雅选修课《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尔雅选修课《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尔雅选修课《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达尔文进化和演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的着作《地质学原理》影响。

•A、赫顿•B、拉塞尔•C、赖尔•D、马尔萨斯我的答案:C2产业革命最早开始于()。

•A、农业•B、服装业•C、纺织业•D、采矿业我的答案:C3通过对星星位置的观察,印度人确定了27宿,和中国28宿对应起来少了()宿。

•A、井•B、参•C、危•D、牛我的答案:D4科学体制化的标志不包括()。

•A、专门的机构•B、资金的来源•C、社会的认同•D、学术的交流我的答案:C5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角度看,细胞分裂的方式是()。

•A、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D、不对称细胞分裂我的答案:C61606年,()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出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

•A、汤若望•B、南怀仁•C、徐光启•D、李之藻我的答案:C7《几何原本》最早于()传到了中国。

•A、13世纪•B、14世纪•C、15世纪•D、16世纪我的答案:A8米利都学派认为,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的途径是()。

•A、研究万事万物的演变过程•B、研究典型事物的演变过程•C、研究万事万物的基本结构•D、研究典型事物的基本结构我的答案:C9古希腊的柱式不包括()。

•A、多立克柱式•B、爱奥尼克柱式•C、科林斯柱式•D、奥尼斯柱式我的答案:D10清代用的天文历法体系是源自于()。

•A、哥白尼•B、第谷•C、托勒密•D、德雷耳我的答案:B11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新的力学形式是()。

•A、连续介质力学•B、量子力学•C、电动力学•D、统计力学我的答案:B12下列观点中,符合第谷的理论的是()。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B、太阳围绕地球旋转•C、行星围绕地球旋转•D、行星和地球轨道互不干涉我的答案:B13下列农书中,结合了南北方农业特点的是()。

•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农桑辑要》我的答案:C14()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化起步。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考试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期末考试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3哥白尼的著作除了涉及到了天文方面,还涉及到了()方面的容。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4罗蒙诺索夫最早被派遣到欧洲其他国家学习()。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5生物发展的方向是由()决定的。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6尼采认为,基督教是()的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7中国古代关于天的自然观的学说不包括()。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8四因说是指()。

•A、本原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B、本原因、形式因、逻辑因、目的因C、质料因、形式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9达尔文理论里的重大缺陷之一在于,新物种的出现是离不开()的。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0教父哲学在表达上的观念强调()。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1古希腊原子论最伟大的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2()对《崇祯历书》进行了删改并进献给了清朝皇帝。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3《几何原本》最早于()传到了中国。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4哥白尼参考了()提出的日心理论的模型。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5达尔文进化和演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的著作《地质学原理》影响。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7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角度看,细胞分裂的方式是()。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8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量的计算是通过()完成的。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20关于能量守恒定律,错误的是()。

•A、亥姆霍兹偏重于理论的推导B、迈尔由哲学的思辨及血液的观察得出C、焦耳由热功当量的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23随着古代文明的衰落,中世纪欧洲科学史在探索的形式、对象、容和成果上都是以()为中心展开的。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24进化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25从欧拉开始,第一次把()放到了数学的中心位置。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6青铜器中除了铜,还需要添加()。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27贝克勒耳发现射线是因为底片()。

科技与文化期末考试试题

科技与文化期末考试试题

科技与文化期末考试试题### 科技与文化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归功于以下哪项技术的进步? - A. 机器学习算法- B. 大数据分析- C. 云计算技术- D. 量子计算2. 以下哪项不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A. 互动性- B. 多样性- C. 静态性- D. 创新性3. 虚拟现实技术(VR)在以下哪个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A. 电影制作- B. 游戏娱乐- C. 教育培训- D. 医疗手术4. 以下哪项技术是物联网(IoT)的核心组成部分?- A. 传感器技术- B. 云计算- C. 移动通信- D. 区块链5. 5G技术的主要优势不包括以下哪项?- A. 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B. 更低的延迟- C. 更高的能耗- D. 更广泛的覆盖范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大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2. 描述一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挑战。

3. 阐述文化保护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科技如何促进文化的发展。

2. 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如何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附加题(10分,可选做)1. 假设你是一名科技与文化领域的研究员,请你设计一个研究项目,旨在探索科技如何帮助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要描述你的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

注意事项:-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 请确保你的答案清晰、准确,并且有逻辑性。

- 附加题为额外加分项,不做不影响总分,但可以提高你的最终成绩。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科学技术史是研究人类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回顾和探讨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从而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科学技术史的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科学技术史。

试题一:请简述《自然之书》和《伊利亚特》对科学技术史的重要影响。

答案:《自然之书》是由罗马哲学家普林尼编写的26卷的百科全书,它详细记载了古代物种分类、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书在中世纪欧洲广泛流传,对于中世纪以后的自然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伊利亚特》则是古希腊史诗家荷马所著的史诗作品,以描写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诗中融入了许多关于古希腊神话和历史的故事。

虽然《伊利亚特》并非科学著作,但该作品中所涉及的天文、医学、武器等领域的描写,对于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为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提供了有趣的背景。

试题二:请列举一些现代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答案:现代科学技术史上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以下列举其中几个:1. 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该著作提出了日心说,并推翻了古代的地心说,对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阐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该发现为电磁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为后来的发电机、电动机等电器设备奠定了基础。

4.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这个发明标志着电能照明时代的开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业生产模式。

5. 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成功飞行:这次历史性的飞行开创了飞行器的时代,为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题三:请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史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答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电子科技史_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电子科技史_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电子科技史_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哪位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答案:赫兹2.下列哪一项不是贝尔实验室的成果?答案:发明集成电路3.下列哪一项手机制式是我国科研成果第一次成为国际电联标准答案:TD-SCDMA4.对比美国的GPS、欧盟的伽利略和俄罗斯的GLONASS三大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哪一项技术是其他定位不具备的?答案:具有定位和通信双重作用5.中苏友好协定下,苏联在成都援建的雷达工厂的名字?答案:锦江电机厂6.下列哪些人对雷达的理论发展作出贡献?答案:多普勒_赫兹7.雷达的英文全称是什么?(全小写)答案: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8.哪位科学家提出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现代电子计算机均按此原理设计答案:冯•诺依曼9.世界上第一座电台是由哪个公司成立的?答案:西屋公司10.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是___机答案:109乙11.人们在电、磁的探索中,也不断加深对世界、对物质的认识。

下列哪位科学家通过金箔实验,提出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模型。

答案:卢瑟福12.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每秒计算过亿次的巨型机___一号机答案:银河13.下列哪种收音机被称为无源收音机?答案:矿石收音机14.下列哪种是我国使用的彩电制式?答案:PAL15.下列哪个不属于电子测量仪器?答案:电阻16.下列哪些公司是/曾是电子测量仪器公司答案:惠普_泰克_鼎阳_优利德17.“一厂一校一所”中,“一校”指的是哪所学校?(学校现名全称)答案:电子科技大学18.下面哪些器件不属于有源器件?答案:电容19.发明真空三极管的科学家是谁?答案:德弗雷斯特20.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电磁感应原理?答案:法拉第21.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曾经评价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者:“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问这位科学家是指下列哪一位?答案:基尔比22.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可以用机械替代人进行繁琐重复的计算工作”这一重要思想?答案:莱布尼茨23.哪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并被后人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答案: 图灵。

科学简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科学简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科学简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革命的起点通常被认为是哪个世纪?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8世纪答案:C2. 牛顿的三大定律是在哪个世纪提出的?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8世纪答案:C3.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于哪一年?A. 1859年B. 1869年C. 1879年D. 1889年答案:A4. 量子力学的诞生是在哪个世纪?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22世纪答案:B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哪个世纪提出的?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22世纪答案:B6.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是在哪个世纪?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22世纪答案:C7. 克隆技术首次成功克隆哺乳动物是在哪个世纪?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22世纪答案:B8.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是在哪个世纪?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22世纪答案:B9. 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是在哪个世纪诞生的?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22世纪答案:B10. 人类首次观测到引力波是在哪个世纪?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22世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科学家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A. 伽利略B. 牛顿C. 爱因斯坦D. 亚里士多德答案:A、B、C2. 以下哪些理论是20世纪物理学的重要发现?A. 量子力学B. 相对论C. 牛顿力学D. 热力学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A. 细胞学说B. DNA双螺旋结构C. 万有引力定律D. 物种起源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发现?A. 哈勃定律B. 黑洞C. 相对论D. 引力波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A. 互联网的发明B. 人工智能的发展C. 牛顿力学D. 量子计算机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科学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牛顿第一定律?A. 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C. 物体会改变其运动状态D. 物体会加速运动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波的?A. 需要介质传播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只存在于地球表面D. 无法通过实验验证答案:B3. 在化学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什么原则?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能量最低原理C. 电荷守恒原理D. 质量守恒原理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DNA分子结构的?A. 线性结构B. 螺旋结构C. 环状结构D. 网状结构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光合作用的?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A6. 在物理学中,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在封闭系统中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在开放系统中总量保持不变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相对论的?A. 时间是绝对的B. 空间是绝对的C. 时间与空间是相对的D. 质量是绝对的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量子力学的?A. 物体的运动遵循确定性原理B. 物体的运动遵循概率性原理C. 物体的运动遵循经典力学定律D. 物体的运动遵循电磁学定律答案:B9. 在生物学中,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B. 间期、中期、后期、末期C.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 间期、前期、后期、末期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基因工程的?A. 通过自然选择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B. 通过人工选择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C.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D. 通过杂交技术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 \( F \) 等于质量 \( m \) 乘以加速度\( a \),其公式为 \( F = m \times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30分) “过去的教训是将来行动的指南”。这就是“以史为鉴”。实际上,技术史是一门研究技术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中的成败实例都是财富,都值得借鉴。 技术史是技术发展、成功的历史,但技术史中“过去的教训”也是很多的。例如桥梁史中列举了许多事故,其中有两起分别是因为没有考虑气象学中的风压和风振(风速变化频率和桥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破坏力极大)造成的。再如建造桥墩的沉箱法,过去约百年中由于没有采取逐步减压,潜水员病曾夺走了无数条沉箱工人的命。 科学技术史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理论,实施人才全面素质教育。史实与理论的产生条件相联系,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的时代背景与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具有极端的艰苦性,为面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的困难增加了克服的信念,培养了我们的坚强品质;而在了解科学成果被发现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来思考、检验,让我们更具备了创新的能力与精神。

科学发展史是地基,究竟科学这做大厦能盖多高,地基是必须的! 20世纪的100年是风云变幻的100年,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畅想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必将激发青少年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懈追求.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18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世界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任何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电话掀开了人类通讯史上的新篇章;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几千年来,从马车到轿车再到火车、飞机、磁浮列车;从煤油灯到白炽灯、霓虹灯再到节能灯;从书信到电话、电报再到视频聊天等的飞跃,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结晶.除此之外,还有人类的成功登月,迈出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再有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破解了生命的千古密码,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进步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崭新又美好的生活.回首过去,火药的发明,使我们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使我们拥有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促进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问世,促进了航海、贸易的发展,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地球.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科技落后了.而今世界各国大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面对这个局面,中国做出了实施“863计划”应对世界科技的挑战.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断增大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使我国逐步向科技强国迈进.如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七”成功发射、龙芯的开发研制„„科技使我们生活幸福舒适,是科技把我们未来描绘得如此美好.

人类跨入了21世纪,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恩惠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更多的不安甚至灾难.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气温变暖,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前苏联的切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的水俣病、我国的太湖蓝藻事件等就是铁的证据.即使只为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研制出了化肥、农药,目的是提高农业产量,但化肥、农药使粮食、蔬菜、水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浸染上某些毒素,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又如克隆技术对传统道德伦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复制的人与基因提供者是兄弟还是父子?所以,世界各国对克隆技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制定法律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管理,并严禁用它复制人类;再如原子弹如落到恐怖分子手中,将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过去的见面拜年变成时尚的短信问候,方便快捷的同时使得人际关系冷漠.有许多人甚至上网成瘾,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由此在医学上开始对网络成瘾病理机制进行研究. 如何抑制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专家建议:建立高科技的预测和评估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筹措专项研究高科技负面影响的基金.科学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珍惜与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自觉地避免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等.对于科技带来的环境现状,各国都达成共识,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为拯救人类赢得了一次机会;各个地区也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的地区白色垃圾,统一处理;针对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研发了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这些不都有赖于科技的发展吗?

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树立“绿色化学”、“生态农业”、“低碳生活”的理念,怀着一颗责任心生活,团结协作,共同面对挑战,爱护我们的家园.让科技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更加惬意,更加美好吧!

2关于我国科学技术界的院士制度,近年各界议论纷纭,颇多嗤议,谈谈你对我国院士制度和院士的认识(答题控制在500-1000字)。下面的材料仅供参考。(30分) 中国现代最早的国家级科学院——“中央研究院”于1928年由国民政府建立,蔡元培出任第一任院长。20年后,中央研究院经过评议和选举,产生了中国的第一批共81名院士。 中国科学院筹建学部,历时一年于1955年6月成立,聘定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大致相当于前中央研究院院士)233名。 1990年11月,国务院决定从第二年起,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学部委员工作。次年,中国科学院选举出了210名学部委员,至1991年中科院学部委员总数为528人。 1993年10月,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宣布成立中国工程院。次年中国科学院第七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每届增选不超过60名。 到2003年1月,中国两院共有院士1332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7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234人。 到2002年为止,中国的三大科技奖之一的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五年空缺。 2001年,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达64526篇,比2000年增长了29.9%;占世界论文总数1472280篇的4.4%,所占份额提高了0.8个百分点。 我国的发明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批准量主要来自外国,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量据了解只相当于美国的1/40、韩国的1/4. 目前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总数高居世界各国榜首,但其中世界知名者屈指可数。有人认为,中国院士的总体水平恐怕连美国二、三流大学教授的平均水平都不如。

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上的领先往往以科学技术的体制化为前提,作为科技体制化的产物之一,院士制度在国家的科技发展与创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院士制度的效能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科技体制的运行,反映了国家科学体制化程度的高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某种意义上说,院士制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发展及其走向,和国家发展的核心利益密切相关。系统分析发达国家科学院的基本建制,归纳概括其运行规律,对于我国院士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无疑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从院士称号的荣誉定位角度看,在当前我国科技发展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的情况下,把院士定义为国家最高并且是终身的学术荣誉称号,一方面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验相背离,另一方面也可能对社会和科学家自身都造成理解的错觉。毫无疑问,即使是一般的科学家,也大多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自觉的科学追求,但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仅靠道德和自律是不够的,良好的科学建制和制度设计,才是不断激励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力源泉。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院士称号进行理性定位和合理宣传,将有助于激励当选院士的科学家持续做出贡献,也是科学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实际上,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都是严格保密的,对于我国急需的那些重要科学技术都需要自主的科技创新才能解决。而且许多还达到了超过了国际的领先水平。做出这些成果的许多学者、专家就有许多被选为了我国的院士。必须根据国际的实际水平评选我国的院士并给以终身荣誉。 此外,重视新兴交叉学科和科学普及传播工作,也应在院士制度中得以切实体现。一个成熟的院士制度,不但能使杰出科学家及时获得国家认可,也应使全社会不断获得最新科学思想的启蒙。 最后,应当强调的是,我们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积累的经验教训都还很不充分,客观理性对待现行院士制度运行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