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温度测量装置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概述•温度控制系统是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
它通过测量环境温度并对温度进行调节,以维持设定的温度范围内的稳定状态。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单片机简介•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
它可以作为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器,通过编程实现温度的测量和调节功能。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控制系统中重要的部件,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和数字温度传感器等。
在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并通过单片机的模拟输入接口对其进行连接。
温度测量与显示•单片机可以通过模拟输入接口读取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
通过数值转换算法,可以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温度数值,并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常见的温度显示方式有数码管和LCD等。
温度控制算法•温度控制系统通常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
这种算法通过比较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计算出调节量,并通过输出接口控制执行机构,实现温度的调节。
在单片机程序中,需要编写PID控制算法,并根据具体系统进行参数调优。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用于实际调节环境温度。
常见的执行机构有加热器和制冷器。
通过单片机的输出接口,可以控制执行机构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温度的调节。
界面与交互•温度控制系统还可以配备界面与交互功能,用于设定目标温度、显示当前温度和执行机构状态等信息。
在单片机程序中,可以通过按键、液晶显示屏和蜂鸣器等外设实现界面与交互功能的设计。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涉及到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与显示、温度控制算法、执行机构以及界面与交互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编程实现,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自动调节,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舒适性和效率。
以上是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原理的简要介绍。
基于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
。
:
!
,
,
传 统 检 测 温 度 的 方 法 是 用 模 拟 温 度 传 感 器 信 号 经 取 样 放 大 后 通 过 模 数 转 换 再 交 给 单 片机 处 理 这种方 易 受 干 扰 不 易控 制 且 精 度 不 高 因 此 本 文 介 绍 种 新 型 的 单 线 温 度 系统 D S l 8 8 2 0 他 能 代 替 模 拟 温 度 传 感 器 和 信 号 处 理 电路 直 接 与 单 片机 沟 通 完 成 温 度 测 量 该 系统 结 构 简 单 现 场 温 度 以 线 总 线 的 数 字 方 式 输 出 大 大提 高 了抗 干 扰 能 力 适 合 于 恶 劣 环 境 下 进 行 现 场 温 度 测 量 关键 词 : 单 片 机 ; D s l 8 8 2 0 ; 数 字 显 示
摘
要
:
。
、
,
。
法 经 过 众 多器 件
一
,
、
。
,
,
一
,
,
,
,
。
.
。
中图分 类 号 :
T P 3 11 1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7
-
9599
( 20
10
)
05
—
0054
—
02
D
e s
ig n
.
o
f M CU T
E
n
e m
P
e n
p
g Y g
o n a
eld te
m
pe
r a
tu r e m e a s u r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第11--12周: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3周:准备答辩。
第14周:答辩。
五、所需技术条件
Protel99SE开发环境,可以进行原理图及PCB设计;keil开发环境,可以进行软件编程。
另外需要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包括51单片机、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显示电路、振荡器等)及单片机程序烧写工具等。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张璇.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与实现[J].高科技产品研发,2010.
[2]薛乾等.多功能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
[3]房小翠等.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机电接口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4]王质朴等.MCS-51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6]IEC 60950-1: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Safety –Part1:General equirements.2008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课题来源:(1)教师拟订;(2)学生建议;(3)企业和社会征集;(4)科研单位提供
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艺术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调研报告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14]A Study on a Platform of Neighborhood EV Control System with Road-Infra Servers2010
[15]Optical beat noise reduction using FM to AM conversion of injection-locked FP-laser diode in reflective SOA based WDM/SCM-passive optical networks.2009
51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数字温度计设计

51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数字温度计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51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数字温度计设计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数字温度计在各种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测温仪的设计

(二二 〇 一 三 年 十二 月科研训练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测温仪的设计 学生姓名:X X X学 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 别:电子系 班 级:通信10-1班 指导教师: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测温仪的设计XXX(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10080)摘要:为了克服传统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主要缺点——需要测量者与被测目标近距离接触以及测量不方便。
在考虑仪器测量高精度前提下,以追求最低成本为原则,研制了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热释电红外测温仪,实现了对物体表面温度快速准确的测量。
本文也设计了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介绍一种采用51单片机和TN系列传感器实现红外测温。
红外测温打破了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模式,它根据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不与被测物体接触,具有不扰动被测物体温度分布场,温度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测温范围广,稳定性好、可同时测量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的特点。
此外还介绍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比较适合人体红外检测的热释电传感器PM611的优点和等效电路,阐述了基于热释电传感器的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讨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简单介绍了测温系统的适用条件。
关键词:温度测量;单片机;红外线;非接触式热释电中图分类号:TP212.11 文献标识码:ADesign of infrared thermometer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XXX(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ner Mongolia,Hohhot,10080,China)Abstract: To decrease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method of temperature measuring such as close contact between measurer and the target and inconvenience when measuring, we developed a non-contact type piezoelectric infrared thermometer, realizes fast and accurate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This article also designed the overall system architecture infrared thermometer,introduces a 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TN series sensor was adopted to realize infrared measuring temperature. Infrared measuring temperature broke the traditional contact-typ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infrared radiation energy of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to determin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bject, not contact with the object under test, with no disturbanc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ield object to be tested, the temperature of high resolution, fast response, wide temperature range, good stability, can simultaneously measure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get temperature.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operational principles of piez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and the structure of hydroelectrically sensor PM611.It formulates the theory of the thermometer based on hydroelectrically sensor and studies how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the system.Finally,it indicates the conditional demand of the system.Key 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frared; non-contact type piezoelectric由于医学发展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一般的温度计已经满足不了快速而又准确的测温要求,例如车站和机场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进行人体温度测量。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_单片机C语言课题设计报告

单片机C语言课题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温度检测电气系2011级通信技术一班级通信技术一班通才达识,信手拈来通才达识,信手拈来1摘要本课题以5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智能化温度测量。
利用18B20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号,将需要测量的温度信号自动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单总线和单片机交换数据,最终单片机将信号转换成LCD 可以识别的信息显示输出。
基于STC90C516RD+STC90C516RD+的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的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设计采用18B20温度传感器,其分辨率可编程设计。
本课题设计应用于温度变化缓慢的空间,综合考虑,以降低灵敏度来提高显示精度。
设计使用12位分辨率,因其最高4位代表温度极性,故实际使用为11位半,位半,而温度测量范围为而温度测量范围为而温度测量范围为-55-55-55℃~℃~℃~+125+125+125℃,℃,则其分辨力为0.06250.0625℃。
℃。
设计使用LCD1602显示器,可显示16*2个英文字符,显示器显示实时温度和过温警告信息,和过温警告信息,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当温度超过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播放《卡农》,当传感器异常时播放嘟嘟音。
单片机C 语言课题设计报告语言课题设计报告电动世界,气定乾坤2目录一、设计功能一、设计功能................................. ................................. 3 二、系统设计二、系统设计................................. .................................3 三、器件选择三、器件选择................................. .................................3 3.1温度信号采集模块 (3)3.1.1 DS18B20 3.1.1 DS18B20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4 3.1.2 DS18B20特性 .................................. 4 3.1.3 DS18B20结构 .................................. 5 3.1.4 DS18B20测温原理 .............................. 6 3.1.5 DS18B20的读写功能 ............................ 6 3.2 3.2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1602LCD................................. 9 3.2.1引脚功能说明 ................................. 10 3.2.2 1602LCD 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 10 3.2.3 1602LCD 的一般初始化过程 (10)四、软件设计四、软件设计................................ ................................11 4.1 1602LCD 程序设计流程图 ........................... 11 4.2 DS18B20程序设计流程图 ............................ 12 4.3 4.3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13 五、设计总结五、设计总结................................. ................................. 2 六、参考文献六、参考文献................................. ................................. 2 七、硬件原理图及仿真七、硬件原理图及仿真......................... .........................3 7.1系统硬件原理图 ..................................... 3 7.2开机滚动显示界面 ................................... 4 7.3临界温度设置界面 ................................... 4 7.4传感器异常警告界面 (4)电气系2011级通信技术一班级通信技术一班通才达识,信手拈来通才达识,信手拈来3温度温度DS18B20 LCD 显示显示过温函数功能模块能模块传感器异常函数功能模块数功能模块D0D1D2D3D4D5D6D7XT XTAL2AL218XT XTAL1AL119ALE 30EA31PSEN29RST 9P0.0/AD0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3.0/RXD 10P3.1/TXD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17P3.6/WR 16P3.5/T115U180C51X1CRYST CRYSTAL ALC122pFC222pFGNDR110kC31uFVCCGND234567891RP1RESPACK-8VCC0.0DQ 2VCC 3GND 1U2DS18B20R24.7K LCD1LM016LLS2SOUNDERMUC八、程序清单八、程序清单................................. .................................5 一、设计功能·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以及液晶显示器等构成高精度温度监测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测温系统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测温系统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2011 / 2012 学年第 2学期课程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上机项目:基于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测温系统设计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2班1摘要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温度是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普遍而且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
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热电阻。
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这些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
我们用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方式来测量。
我们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温度范围为-55~125 ºC,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 ºC。
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被侧温度值,而且采用三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的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STC12C5608AD单片机的一种温度测量及报警电路,该电路采用DS18B20作为温度监测元件,测量范围0℃-~+100℃,使用数码管驱动芯片CH451显示,能设置温度报警上下限。
正文着重给出了软硬件系统的各部分电路,介绍了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STC12C5608AD单片机功能和应用。
该电路设计新颖、功能强大、结构简单。
关键词:温度测量DS18B20 STC12C5608AD CH451目录2摘要 (2)第1章绪论 (4)第2 章时间安排 (5)第3章设计方案及选材 (6)3.1 系统器件的选择 (7)3.1.1温度采集模块的选择与论证 (7)3.1.2 显示模块的选择与论证 (8)3.2 设计方案及系统方框图 (8)3.2.1 总体设计方案 (8)3.2.2 系统方框图 (9)第4章硬件设计 (10)4.1 总系统组成图 (10)4.2 温度测量传感器部分 (10)4.3 控制部分 (10)4.4 显示部分 (11)4.5 报警部分 (12)第5章程序流程图设计 (13)5.1 主程序流程图 (13)5.2 温度采集流程图 (14)第6章总结 (15)参考文献 (16)3第1章绪论现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它不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使控制的设备或执行的操作更加精确。
基于单片机的AD590的温测控系统设计 (1)

1.系统方案的设计1.1系统结构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对数字信号的高敏感和可控性、温湿度传感器可以产生模拟信号,和A/D 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性能,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一套检测系统,其中包括A/D 转换、单片机、温度检测、湿度检测、显示、系统软件等部分的设计。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本设计由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三个部分组成的。
(1)信号采集 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多路开关组成; (2)信号分析 由A/D 转换器、单片机基本系统组成; (3)信号处理 由串行口LED 显示器和报警系统等组成。
1.2 系统结构原理图该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8031嵌入式系统、加热设备、加湿设备几部分组成。
结构原理框图如图2-2所示。
]8[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测量温室内的温湿度经过AD 转换送入8031进行处理,测量结果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多路开关 A/D 转换多路开关 湿度检测 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单片机温度检测图1-2系统结构原理图A L E P 00P 01P 02P 03P 04P 05P 06P 07W RP 20R DI N T 1X T A L 1X T A L 2E A V S SR E S E T V C CT X DR X D P 10P 11P 12P 13P 14A T 89S 52QQDC K 74L S 7420p F 20p F6M H z+5+22u F 1k 200复位按键+5+5D 0D 1D 2D 3D 4D 5D 6D 7S T A R T A L EO E E O C C L KA B CR E F (+)V C CR E F (-)G N DI N 0A D C 08093265741u A 741001u F22K+1247K68K 15K+547KA D 59020K 001u F -12-5温度传感器M O C 3011330+5330100001u F 电炉2201K W10A /500V74L S 16474L S 16474L S 164a b c d e f g ha b c d e f g ha b c d e f g h47K *3+574L S 04I N 4004*23D G 12B蜂鸣器+12图1-3电路图处理器室温测量电路触摸屏A/D 转换器放大滤波电路温度传感电路烤箱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上位机软件2.硬件设计2.1 AD590AD590温度传感器是电流型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温度的测量可得到所需要的电流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引言„„„„„„„„„„„„„„„„„„„„„„„„..4 2 方案设计„„„„„„„„„„„„„„„„„„„„„„..5 3 单元电路设计„„„„„„„„„„„„„„„„„„„„..6 4 系统软件设计„„„„„„„„„„„„„„„„„„„„..12 5 课程设计总结„„„„„„„„„„„„„„„„„„„„..14 6 电路总原理图„„„„„„„„„„„„„„„„„„„„..15 7 电路仿真„„„„„„„„„„„„„„„„„„„„„„..16 8 参考文献„„„„„„„„„„„„„„„„„„„„„„..17 9 程序附录„„„„„„„„„„„„„„„„„„„„„„..18 1 引言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测温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智能化是现代温度控制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特别是近几年来,温度控制系统早已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温度控制一直是一个未开发的领域,却又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一个世纪问题。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温度测量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意义。
在本设计中选用AT89C52型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件,采用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通过数码显示管并行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本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包括温度采集电路和显示电路;二是对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应用C语言实现温度的采集与显示。最终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总体设计。其系统构成简单,信号采集效果好,数据处理速度快,便于实际检测使用。 2 方案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装置方框图:
图1 总体方案框图 2.1电路总体说明
2.1.1 温度的测量用PT-100的热电阻来测量温度。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阻值也发生变化。 2.1.2 运算放大电路是可以把信号放大。 2.1.3 A/D转化是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 2.1.4 选用AT89C51的单片机来控制温度的变化。 2.1.5 在选用数码管将温度显示的数码管上面。
温度的测量 运算放大 A/D转化
单片机
数码管显示 3 单元电路设计 3.1温度测量电路 图一为热电阻的三线制测温电路,可以消除和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如图一,热电阻的三根导线接到测温电桥,其中两根引线的内阻分别串入测量电桥相邻两臂的电阻上。引线的长度变化不影响电桥的平衡,所以可以避免因连接导线电阻受环境影响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我们采用pt-100的热敏电阻,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测温的精度在1度左右。 Pt-100的工作原理:当PT100在0摄氏度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欧姆,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成近似匀速的增长。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比的关系,而更应该趋近于一条抛物线。 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计算公式: -2000≤t<850℃ Rt=R0(1+At+Bt2) (2) Rt为t℃时的电阻值,R0为0℃时的阻值。公式中的A,B,系数为实验测定。这里给出标准的 DIN IEC751系数:A=3.9083E-3、 B=-5.775E-7、 C=-4.183E-12 根据韦达公式求得阻值大于等于100欧姆的Rt -〉t的换算公式: 0≤t<850℃ t=(sqrt((A*R0)^2-4*B*R0*(R0-Rt))-A*R0)/2/B/R0 PT100温度感测器是一种以白金(Pt)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属于正电阻系数,其电阻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如下:R=Ro(1+αT) 其中α=0.00392,Ro为100Ω(在0℃的电阻值),T为摄氏温度因此白金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又称为PT100。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Rt=Rt0[1+α(t-t0)]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Rt=AeB/t 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图2 热电阻测温电路 3.2 运算放大电路 因为通过PT-100热电阻测的温度的信号很小,所以我们采用具有一定抗共模抗干扰能力的减法差动放大器电路,所以我们才有LM244这个四运算放大器。减法差动放大电路只对U有放大作用。
从图中可以看到U1、U2两个同相运放电路构成输入级,在与差分放大器U3串联组成三运放差分防大电路。电路中有关电阻保持严格对称,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U1和U2提高了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之比,即提高了信噪比;
(2)在保证有关电阻严格对称的条件下,各电阻阻值的误差对该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CMRR没有影响;
(3)电路对共模信号几乎没有放大作用,共模电压增益接近零。 因为电路中 R1=R2、 R3=R4、 R5=R6 ,放大倍数是: Avd=U0/Ui1-Ui2=-[(Rp+2R1)/Rp]*(R5/R3) 通常,第一级增益要尽量高,第二级增益一般为1~2倍,这里第一级选择100倍,第二级为1倍。则取R3=R4=R5=R6=10KΩ,要求匹配性好,一般用金属膜精密电阻,阻值可在10KΩ~几百KΩ间选择。则 Avd=(RP+2R1)/RP
先定RP,通常在1KΩ~10KΩ内,这里取RP=1KΩ,则可由上式求得R1=99RP/2=49.5KΩ 取标称值51KΩ。通常RS1和RS2不要超过RP/2,这里选RS1= RS2=510,用于保护运放输入级。 A1和A2应选用低温飘、高KCMRR的运放,性能一致性要好。
图3 运算放大电路 3.3 A/D转化 A/D转换的目标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选用ADC0804。ADC0804是一款8位、单通道、低价格A/D转换器,主要特点是:模数转换时间大约100us;方便TTL或CMOS标准接口;可以满足差分电压输入;具有参考电压输入端;内含时钟发生器;单电源工作时(0~5)V输入电压范围是0~5V;不需要调零等等。 1.转换时序 ADC0804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见,各控制信号时序关系为:当CS与WR同为低电平时,A/D转换被启动而在WR上升沿后100μs模数完成转换,转换结果存入数据锁存器,同时INTR自动变为低电平,表示本次转换已结束。如CS、RD同时来低电平,则数据锁存器三态门打开,数字信号送出,而在RD高电平到来后三态门处于高阻状态。 2.零点和满刻度调节 ADC0804的零点无需调整。其中Vmax是输入电压的最大值,Vmin是输入电压的最小值。当输入电压与VIN+值相当时,调整VREF/2端电压值是输出码为FEH或FFH。 3.参考电压的调节 在使用A/D转换器时,为保证其转换精度,要求输入电压满量程使用,如输入电压动态范围较小,则可调节参考电压VREF,以保证小信号输入时ADC0804芯片8位的转换精度。 4.接地 模数、数模转换电路中要特别注意到地线的正确连接,否则干扰很严重,以致影响转换结果的正确性。A/D、D/A及取样-保持芯片上都提供了独立的模拟地(AGND)和数字地(DGND)的引脚。在线路设计中,必须将所有的器件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别相连,然后将模拟地与数字地仅在一点上相连接。地线的正确连接方法。 转换数据的传送 A/D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应及时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数据传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认A/D转换的完成,因为只有确认完成后才能传送。 模拟转换电压范围:0~+5V,即0≤Vin≤+5V。 分辨率:8位,即分辨率为1/28=1/256,转换值介于0~255之间。放大倍数在ADC0804的精度之间。 由于设计误差要求为1℃,1℃对应的输入电压为(1/100)*5=0.05V,8位A/D转换芯片的分辨率为1/256*5V=19.53mV 转换精度-它是A/D转换器的最大量化误差和模拟精度的共同体现。8位转换器的最大量化误差为9.765mV(80mV0.5=9.765mV,)全量程的相对误差为 0.19%(9.765mV/5V100%)放大倍数满足A/D转换精度。 图4 A/D转换电路 3.4 单片机 单片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使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MCS-52单片机有一个复位引脚RST,采用施密特触发输入。单片机的复位方式可由手动复位方式完成。 AT89C52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振荡器。引脚XTAL2和XTAL1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作为反馈器件的片外晶体谐振器与该放大器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电容C2和C1和外接晶体谐振器一起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虽然对外接电容的值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震荡器频率的高低、震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和温度的稳定性会由电容的大小影响。所以,此电路系统的晶体振荡器的值为12MHz,电容的种类应尽量选择陶瓷电容,电容值大概30μF。在电路板焊接时,电容和晶体振荡器应尽可能安装得靠近单片机芯片,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震荡器可靠稳定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