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诱导因子家族
缺氧诱导因子及其在炎症中的作用进展

60生垦主亘匡箜金鱼塾盘查!!!!生!旦筮!!鲞箜!塑曼!垫』!£丛旦丛曼坐曼!堡!!!璺!!翌!!!!!∑!!:!!!堕!:!综述缺氧诱导因子及其在炎症中的作用进展朱海云1(综述),李银平2(审校)(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2.天津市天和医院,天津300050)【关键词】炎症,缺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脓毒症中图分类号:R364.5文献标识码:A D O I:10.3969/j.i ssn.1008—9691.2010.01.0291992年Sem er l za和W ang[11首先报道了缺氧诱导因子一1(H I F一1),它是在缺氧条件下哺乳动物体内产生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
H I F一1通过调节其目标基因等途径影响糖、能量和铁的代谢,调节血管张力,以及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缺血性心血管功能障碍、肿瘤、休克及炎症等病理生理过程[1]。
近年研究证明,H I F一1也是一种重要的炎症调节因子,参与调节急慢性炎症的过程[2].1H I F一1的构成和靶基因H I F一1是由a亚基和B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两者都属于bH L H—PA S (bas i c—hel i xl o—l oop—hel i x—per—ant—s i r e)家族蛋白,两个亚基具有以下的结构特点:①基本的螺旋一环一螺旋区域介导二聚体形成,形成完整的D N A连接区域}②具有二聚体形成的PA S区域;③羧基端一侧具有1个或多个有效的转录激活区域,可直接或间接与转录起始物反应影响基因转录。
口亚基在缺氧时上调,B亚基为结构性表达。
人H I F—l a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14q21~24),H I F一16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1q21)。
人H I F—l a e D N A全长为3720bp,开放阅读框为2478bp,编码826个氨基酸,57和3’非翻译区分别为28bp和1211bp。
小鼠H I F.1a cD N A全长为3746bp,开放阅读框为2430bp,编码810个氨基酸,5’和3’非翻译区分别为125bp和1188bp,与人的H IF—l a e D N A序列有90%的同源性Is]。
缺氧诱导因子-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 n e eea a zd a c r r n l e .Reut : h oi v yrt o I w y s l T ep s ii a f F一1 i p n rai c rio a a 2 1 ( 5 4 ) 0 s t t e H n a ce t ac m sw s5 . % 2 / 8 .N c n
c s s o o m a a c e s s is s Th ea in hp nd ci i a sg fc n e o F 一 1 e pr s in i n r ai a e fn r lp n r a e t ue . s e r lto s i a ln c l ini a c f HI i x e so n pa c e t c
HI 一 1 e p e so s eece n 5 c s s o r lpa c e s sts u s The p st t ae o F 一 1 i a c e F d x r s in wa d t t d i a e fno ma n r a e is e . o ii y r t fHI vi 仪 n p n r—
e au tng p o n ss i n r ai a c r v la i r g o i n pa c e tc c n e .
【 e od 】ac ac a i m ; I — ; r ns K yw rspnr t rn a HF l po o s e ic c o a g i
【 关键 词 】 胰腺癌 ; 缺氧诱 导因子 一 ; 1 预后 【 中图分类号】 759 R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2 49 (0 1 1 — 27 0 17 — 92一 2 1)1 25 — 4
s nw s lsl cr le i m r i P= . 1 )n N t e P= .2 ) adw sngt e orl e i i a oe or a dwt t o z o c y et hu s e( 0 0 5 adT M s g ( 0 0 1 ,n a ea v r a dwt a i c et h
缺氧诱导因子-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HF一1 I 是一个 由 仪和 p2个 亚 单 位 组 成 的异
源二聚体。仪和 p亚单位的氨基端均含有碱性 一 螺 旋 一环 一螺 旋 ( ai hl bs ex—lo c i op—hl ,b L ex H H) i
( 07—1 20 2-3 0收稿)
缺 氧诱 导 因子 一1 心血 管 疾 病 中 的研 究 进 展 在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 (501 300 ) 马芳 芳综述 沈晓 丽审校
摘
要
缺氧诱导 因子 一 是哺乳 动物体内维持氧稳态平衡 的主要转录调节 因子 ,其靶基 因编码 的蛋 白具有促进 氧转 1
5 C ugF 4 h n L,NahR ,Oc n oJe 1 t G a d t .Dex g a o iea ‘ a oy u n sn d
d cs o t u t f 一4 一h &o 一2一n n n r n o e o sDNA y  ̄ o e a 8ee d g n u l
g n , a u i u tt n lh tp ti e a o e u a a c — e e n q e mu ai a os o n h p tc l r c ri o l n ma Cac n g n ss 2 0 o . r i o e e i , 0 2;1 1:1 8 7 1—1 8 79
84 76
5 S vc A . B r ve S. L n ai t a . 1I a cn sai 3 o i o o i o e re I e 1 ’e e ri o tt l e a d p o p p oi o e t l o 一 h d o y o e a n He a n r a t t p tn a 4 o e i f y rx n n n i L l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禁忌
• 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 2.对本品或其 他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过敏者。 3.合并感染 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
• 注意事项
• 1.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星期 1次,维持期每两星期1次),注意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 (确认红细胞压积在36vol%以下),如发现过度的红细 胞生长,应采取暂停用药等适当处理。 2.应用本品有时会 引起血清钾轻度升高,应适当调整饮食,若发生血钾升高, 应遵医嘱调整剂量。 3.对有心肌梗塞、肺梗塞、脑梗塞患 者,有药物过敏病史的患者及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应慎重给 药。 4.治疗期间因出现有效造血,铁需求量增加。通常会 出现血清铁浓度下降,如果患者血清铁蛋白低于100ng/ml, 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应每日补充铁剂。 5.叶酸或 维生素B12不足会降低本品疗效。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 效。
• 贮藏 • 2~8℃避光保存 • 有效期 • 24个月
谢 谢 观 看!
• 药代动力学
• 皮下注射给药吸收缓慢,2小时后可见血清促红素 浓度升高,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8小时,骨髓 为特异性摄取器官,药物主要为肝脏和肾脏摄取。 促红素给药后大部分在体内代谢,动物(大鼠) 实验表明,除肝脏外,还有少部分药物在肾、骨 髓和脾脏内降解。肾脏不是促红素的主要排泄器 官,使用促红素的贫血患者,药物以原形经肾脏 排泄的量小于10%。
•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
•
•
仙桃一医新生儿科
•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刺激骨髓 造血的糖蛋白类激素,是一种含唾液酸的酸性蛋白。人类 EPO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22区,相对分子量为34, 000,有4个糖基化位点。自从1989年美国Amgen公司[3] 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uEPO), 其理化 性质和生物学活性与天然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相同。EPO 通过与靶细胞上特异性的EPO 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结合发挥生物效应。传统认识中, EPO 是一种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促进红系祖细胞增生、 分化和成熟的内分泌激素,对机体供氧状况发挥重要的调 控作用。
缺氧诱导因子-1的稳定性调节

缺氧诱导因子-1的稳定性调节刘波【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5)006【总页数】5页(P548-552)【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稳定性调节【作者】刘波【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暨贵州省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在研究缺氧诱导的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基因表达时发现的一种DNA结合蛋白,其分布和作用十分广泛,目前已确定的靶基因已有130多种,且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血管再生与重塑、促进神经再生、葡萄糖的运输及酵解、红细胞生成、氧化应激和炎性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本文结合国内外对HIF-1的研究报道,系统综述了HIF-1的结构及其稳定性调节。
1 HIF的结构和稳定性调节Semenza[1]等于1992 年最先确立了 HIF -1 的组成结构,并证明了其cDNA的编码顺序。
它属于PAS家族(PER-ARNT-SIM),由120KD的氧依赖性β亚基和91/93/94KD的非氧依赖性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转录因子,α和β亚单位均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家族。
HIF-β又称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在细胞内稳定表达,不受氧浓度的影响。
而HIF-α是决定HIF生物学活性的亚基,HIF-α表达对细胞内氧浓度高度敏感,被称为“缺氧基因表达的总开关”。
在常氧条件下,HIF-lα的表达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只有5 min的极短的半衰期,细胞内的HIF-1α表达后,脯氨酸羟化酶(proline hydroxylase,PHD)立即加载到HIF-1α亚基氧依赖降解区(oxygen-dependent degradation domain,ODD区)Pro402或Pro564上,形成脯氨酰残基。
缺氧诱导因子与肾脏疾病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1 年 5 月第 41 卷第 3 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May 2021 ,Vol.41 NO. 3575缺氧诱导因子与肾脏疾病黄颖欣钟莉娴崔爽尹良红综述刘墦娜审校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广州510630通信作者:刘墦娜,Email:135****1216@126. com【摘要】慢性肾脏病(CKD)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公众健康问题,肾性贫血是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对肾性贫血的一般治疗手段多为外源性补铁和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0),而近年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稳定剂能够纠正肾性贫血,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H IF是一种检测和适应细胞氧水平的调节器,转录激活调节氧稳态与代谢的基因。
本质是一种低氧诱导、DNA结合蛋白二聚体。
另外有实验发现H IF稳定剂对急性肾损伤有治疗效果。
H IF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项热点,本文主要介绍H IF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H IF稳定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肾机能不全,慢性;缺氧诱导因子;贫血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0XSLT10) ;2019年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4) ;2020年适宜技术立项清单(202006081543379258);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研项目(20202043);暨南大学二十一批教学改革项目(扣2019043)D0I:10. 3760/431460-20200218-00053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 n d u c i b l e factor, H I F)是一•种检测和适应细胞氧水平的调节器,转录激活调节氧稳态与代谢的基因。
本质是一种低氧诱导、DNA结合蛋白二聚体,包含a和(3两种亚单位。
H I F-a亚单位存在三种亚型,H I F-l o u HIF-2a和H I F-3a[n。
缺氧诱导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并以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为对照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52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7%(30/52)和63.5%(33/52),HIF-1α与VEGF阳性染色均呈棕黄色细颗粒状,前者表达于细胞核,后者表达于细胞质。
鼻咽慢性炎症组织HIF-1α与VEGF的表达均呈阴性,两者与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在鼻咽癌中,HIF-1α与VEGF有较高的阳性表达,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鼻咽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图分类号】R73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72-02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鼻咽癌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肿瘤抑制基因的低调节而导致促进瘤细胞生长的活化;另一方面是诱导肿瘤血管的生成。
缺氧诱导因子-1 (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l) 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可调节多种靶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红细胞生长素(EPO)等的表达,其活性对于维持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促进血管生长及肿瘤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且受多种癌基因的调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调节血管新生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
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肿瘤血管的新生,并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HIF-1α及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IF-1α与VEGF的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对策。
缺氧相关基因

缺氧相关基因缺氧是指细胞或组织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遭受的一种应激状态。
缺氧状态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引发一些基因的表达变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缺氧相关的基因。
1. HIF-1α基因: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基因是一个与缺氧密切相关的基因。
HIF-1α基因的蛋白质产物HIF-1α激活了一系列与缺氧应答相关的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 GLUT-1)等。
HIF-1α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缺氧时显著上调,从而促使机体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VEGF基因:VEGF是一种与新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
缺氧条件下,HIF-1α激活VEGF基因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及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从而增加血管形成。
VEGF的表达上调可以提高组织缺氧状态下的氧气供应,改善缺氧损伤。
3. EPO基因:EPO (erythropoietin)基因编码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
在缺氧条件下,HIF-1α激活EPO基因的表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
EPO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血液的氧载体,改善缺氧状况。
4. NOS基因:NOS(nitric oxide synthase)基因编码一类产生一氧化氮的酶。
在缺氧状态下,一氧化氮的生成量会增加。
一氧化氮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动性等方式,调节血液供应,从而改善缺氧状态。
5. HMOX1基因:HMOX1(heme oxygenase 1)基因编码一种可以分解血红蛋白的酶。
在缺氧环境下,HMOX1的表达水平上调,通过降解血红蛋白产生的细胞色素,释放所需的生物效应子,如一氧化氮等,从而保护细胞免受缺氧引起的损伤。
6. SOD2基因:SOD2 (superoxide dismutase 2)基因编码一种抗氧化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可与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HRE)特异结合
–均受到细胞内氧张力的调节
不同点:
–同源性:
同种系、不同亚基:同源性较低 同亚基、不同种系:同源性则高
人与小鼠HIF-1α 的cDNA之间有90%的同源性,而HIF-1α 和HIF-2α 的同源性仅为48%。
–组织分布:
HIF-1α ——几乎所有组织 HIF-2α ——内皮特异的PAS结构蛋白(EPAS-1)(结构、稳定性、 二聚体形成、DNA结合等与HIF-1α 相似)
三、HIF-1的分子结构
HIF-1为由α、β组成的异二聚体: HIF-1 α (功能性亚基)——120kD HIF-1 β (结构性亚基)——91/93/94kD(与磷 酸化程度有关) cDNA序列分析-genebank查询: HIF-1 α为新发现的细胞核因子; HIF-1 β为已被鉴定的一种核因子——芳香烃受 体核转运体(ARNT), HIF-1 β= ARNT
人、大鼠、小鼠各组织中HIF-1有广泛表达 缺氧(7%O2、60min)仅能使HIF-1 mRNA在 大鼠脑、肺、肾组织中的表达有限地 (modestly)增加
ODD
1211bp
HIF-1α cDNA 结构示意图
HIF-1 β:789/774氨基酸
HIF-1的DNA结合结构域与PAS家族
PAS Domain HIF-1α HIF-1β (ARNT) SIM PER bHLH bHLH bHLH A PAS B A PAS B A PAS B A PAS B PAS 家族与 PAS 结构域示意图 826aa
缺氧与基因表达及其调控
——缺氧诱导因子家族(HIFs)
柳君泽 第三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本节主要内容:
一、HIFs家族的组成与发现过程 二、HIF-1的生物学活性特性 三、HIF-1的分子结构 四、HIF-1的合成、降解与活性调节 五、HIFs家族成员的比较
一、HIF家族的组成与发现过程
HIFs的组成:
缺氧因子家族的发现年代与作者 年代 作者 Semenza GL,et al Ema M,et al. Gu YZ,et al 发表刊物 Mol Cell Biol,12(12) :5447 Proc Natl Acad Sci USA,94:4273 Gene Exp,7(3) :205
HIF-1 HIF-2 HIF-3
3、羟化
(1)ODD的Pro564、Pro402 (2)脯氨酸羟化酶(HIF prolyhydroxylase,HPH):Fe+3、O2
五、HIFs家族成员的比较
HIFsα 亚基的比较 cDNA 全长 HIF-1α HIF-2α (EPAS-1) 2000 HIF-3α (可能是负调节因子) 3720 阅读框 2478 1878 2004 826 626 668 19 号 14q21-4 同一亚基不同种 系之间高; 同一种系不同亚 基间低。 蛋白 基因定位 同源性 NAD CAD 区 区 + + + + + -
AHR-HSP90-ARNT
HSP90
AHR-ARNT ↑
四、HIF-1的合成、降解与活性调节
HIF-1α的调节环节
HIF-1α的合成(表达)调节 – mRNA的转录 – 转录后 – 翻译水平 – 翻译后加工 HIF-1α的活性调节 – 核内定位 – 磷酸化 – 其它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C-Jun、Jab1、CREB、P300 HIF-1α的降解调节 – 磷酸化调节 – 羟基化调节
结构域的功能:
bHLH:与DNA结合,并参与蛋白的二聚体化 PAS:与蛋白的二聚体形成有关,并参与DNA 的结合。 200~350保守的氨基酸组成; 中间含有A、B两段特殊结构,各有51aa重复, 间隔100aa左右。
ARNT的功能:
配体 (dioxin,xenobiotic ) AHR-HSP90 + ↓ ARNT ↓ DNA
缺氧 EPO mRNA↑
?
缺氧
(1%O2)
Hep3B或HepG2细胞
+
EPO 3’ HIE
HIF-1的分离纯化: 活性检测——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W18探针) 分离纯化——离子交换层析、(W18)亲和层析、 甘油梯度沉降分析、凝胶电泳分子量测定、紫 外交联分析 cDNA克隆——克隆、序列分析、Genebank查找
(一)HIF-1的磷酸化与核内转移
(1)HIF-1的核内转移 细胞中有少量(basal level)的HIF-1 α (但 无活性),缺氧可诱导HIF-1α从头合成; HIF-1 β(ARNT)表达相对固定,但缺氧、 缺氧-复氧可引起HIF-1β蛋白在细胞内的重分 布,机制类似STAT(信号转移与转录激活子) 的核内转移。
1992 年 1997 年 1998 年
基因的缺氧诱导性表达调控。基础医学与临床,1997;17(1):15~21
HIF-1的发现过程:
整体动物实验 转基因动物:转入人EPO的小鼠(肝、肾) 离体器官 体外培养细胞:Hep3B、HepG2 ————EPO的表达受缺氧刺激因素的诱导
缺氧 贫血 CO CoCl2
789/774aa 655aa
1218aa
PAS:(Per-ARNT/AHR-Sim): Per:控制果蝇生物节律周期的period基因产 物; ARNT/AHR:分别为哺乳细胞中的芳香烃受体 (AHR)和芳香烃受体核转运子(ARNT), 调节细胞内分解(代谢)多环芳烃化合物有关 的酶的基因的表达。 Sim:果蝇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前体的中线细胞 中Single-minded基因表达的一种核蛋白,调 节与中线细胞羽化有关的基因表达;
(2)HIF-1的磷酸化 缺氧诱导HIF-1的DNA结合过程中,伴有磷酸化过程 – HIF-1分子中富含丝氨酸和苏氨酸,为磷酸化位点; – 蛋白激酶抑制剂:
丝/苏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处理,缺氧的Hep3B细 胞内HIF-1结合DNA的活性下降
– 蛋白磷酸酶抑制剂:
丝/苏氨酸磷酸酶抑制剂、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处理,可使 缺氧的Hep3B细胞内HIF-1结合DNA的活性增强
血管内皮,介导缺氧诱导的VEGF的表达,可能在血管的形成中发挥 更重要的作用
HIF-3α ——一定组织表达
有研究提示HIF-3α 可能是缺氧诱导靶基因表达的负性调控因子,转 染HIF-3α 的细胞可抑制HIF-1α 和HIF-2α 所调节的靶基因的表达。
六、整体组织器官中HIF-1的表达
共同点:
–均是由α 、β 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
α :主要功能亚基,受缺氧调控 β :已知蛋白质(ARNT),对缺氧不敏感 蛋白-蛋白、蛋白-DNA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调节其表达 缺氧可诱导其表达(转录、翻译);增强DNA结合活性 氧张力调节降解:富氧促进降解
–α 、β 亚基均含bHLH-PAS结构域
HIF-1α基因结构和定位
• 人HIF-1α基因位于14q21~24 • 由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组成 •编码826个氨基酸的蛋白
cDNA结构:
HIF-1 α:826氨基酸
bHLH A PAS B 2478bp ↓ 826aa
Pro564、Pro402
5’ -UTR ↑ 28bp
3’ -UTR
HIF-1 + DNA → DNA-蛋白复合体
抑制剂
蛋白激酶
P P
(丝/苏、酪)
DNA(w18) P + P
蛋白磷酸酶
(丝/苏、酪)
抑制剂
(二)HIF-1的羟基化与蛋白降解
特点: 1、多个蛋白酶——蛋白酶体(proteasome) 2、需先活化——泛素化、pVHL化、羟化 3、受O2调控——氧依赖性降解(ODD)
二、HIF-1的生物学活性特性
仅存在于缺氧细胞(核)中; – DNA结合活性受氧分压的严密调节; – CoCl2、DFX(desferrioxamine,一种铁螯合剂) 也具有诱导细胞粗提液产生DNA结合活性的特点; 无细胞特异性:各种哺乳细胞 – EPO产生(EPO-producing)细胞 – 非EPO产生(non-EPO-producing)细胞; 从头(de nove)合成:放线菌素D、放线菌酮可阻断 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