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介绍
湿陷性黄土规范

湿陷性黄土规范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湿陷性的特殊土壤,它在受水浸湿后容易发生沉陷和变形。
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来规定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和工程设计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陷性黄土规范的内容和要点。
湿陷性黄土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黄土性质、湿陷性评价、处理方法和工程设计要求。
黄土性质部分对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程性质进行了说明。
其中物理性质包括颜色、质地、水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含沙量、有机质含量等;工程性质则包括荷载-沉降曲线、液化性等。
这些性质对于判断黄土的湿陷性和工程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湿陷性评价部分是对湿陷性黄土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了黄土的一维压缩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得到黄土的压缩系数和黏聚力等参数,从而评价黄土的湿陷性。
湿陷性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压缩指数、液限和塑限等。
处理方法部分是对湿陷性黄土处理工程的方法进行了规范。
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预压和加固。
预压是指在施工之前对黄土进行加压处理,以减小土壤的压缩性和沉陷性;加固是指通过添加外加材料,如土改、砾石等,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工程设计要求部分是对湿陷性黄土在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规范。
其中包括了对基础处理、防渗透、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小湿陷性黄土对工程的不良影响,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湿陷性黄土规范是对湿陷性黄土进行科学、合理处理和设计的重要依据,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土壤的测试和分析,灵活运用处理方法和设计要求,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改进规范,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推动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矿物颜料的制备过程

矿物颜料的制备过程
自古以来,人类便开始运用各种矿物来制造颜料。
矿物颜料因其色
泽浓郁、耐光耐久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艺术、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
绍几种典型矿物颜料的制备过程。
1. 朱砂颜料
朱砂是一种由氧化铁和水铁氧化物组成的矿物,其色泽鲜红、光泽度高。
朱砂的制备需要先将其提取出来。
首先,将朱砂原石破碎成小块,然后用氫氧化钠溶液进行浸泡。
浸泡后的朱砂反应为氫氧化铁,继而
通过加热、沉淀等步骤,使其逐渐转化为赤铁矾,最终再利用光化学
方法将其转化为朱砂颜料。
2. 黄土颜料
黄土是一种富含黏质土壤的矿土,亦可用来制造颜料。
黄土颜料制备
过程较为简单,只需要将黄土混合水或油进行研磨即可获得颜料。
值
得注意的是,需要注意黄土的颜色和地区有关,因此颜料的制备需要
根据黄土来源的不同进行调整。
3. 石膏颜料
石膏是由硫酸钙水合物组成的矿物,它为一种白色的半透明晶体。
石
膏制备颜料的过程相对较简单,首先将石膏粉末与秸秆灰、炭黑等物
质混合烧制,然后将其进行筛分、过滤、干燥,最终获得石膏颜料。
4. 赭石颜料
赭石含有氢氧化铁等成分,因此可以用来制备赭石颜料。
其制备过程为,将赭石原矿粉碎,然后放入油罐中和醋酸溶液进行反应,搅拌数
小时后挥发水分、过滤,然后将物质光化学处理成赭石颜料。
总的来说,矿物颜料的制备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进行多道工序的处理,并且需要充分考虑矿物的性质来确定制备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
得颜色丰富、质量优良的矿物颜料,满足各种艺术、工业等领域的需求。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水分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和沉降的黄土。
在工程建设中,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会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施工方案。
一、室内试验分析在进行湿陷性黄土的处理前,首先需要进行室内试验分析,确定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
通过室内试验,可以确定湿陷性黄土的承载力、压缩性特征、含水量控制范围等参数,为后续处理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础加固处理对于湿陷性黄土的处理,首先要进行基础加固处理。
可以采用浇注混凝土加固基础的方法,增加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同时,也可以采用灌注桩或钢板桩等技术,通过加固桩与黄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三、改良处理在基础加固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湿陷性黄土的改良处理。
改良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提高其抗湿陷性和承载力。
常用的湿陷性黄土改良技术包括固化、掺充和排水等。
1.固化技术:采用固化剂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使其固化成坚硬结构,提高其抗湿陷性和承载力。
常用的固化剂有水泥、石灰、石膏等。
固化技术需要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物理特性和改良目标进行合理配比和施工,以达到理想的固化效果。
2.掺充技术:在湿陷性黄土中掺入适量的掺和材料,如砂、砾石、粉煤灰等,改变土壤的颗粒组成和结构特征,提高其抗湿陷性和承载力。
掺充技术需要掌握适量的掺和比例和掺充方式,以确保土壤的改良效果并提高工程的稳定性。
3.排水技术:通过设置排水系统,及时将土壤中的水分排出,减少土壤的含水量,从而降低土壤的可压缩性和变形性。
排水技术包括地下排水系统和表面排水系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布置,以保证土壤的排水效果和工程的稳定性。
四、监测与维护在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掌握处理效果和土壤的变化情况。
可以通过安装监测点、进行现场监测和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工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介绍一种黄土滑坡类型和典型案例

文章标题: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分析黄土滑坡是指在黄土地区因地形、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引发土壤发生大规模运动的地质灾害。
黄土滑坡类型繁多,其中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典型代表。
本文将就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崩塌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1.形成机理崩塌滑坡受山体地质构造、地形起伏、岩层节理、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局部地表受到外力作用而丧失原有稳定性时,引起土体大规模失稳运动,形成崩塌滑坡。
2.典型案例A.甘肃省岷县黄土崩塌滑坡事故该事故发生在岷县陇山乡,持续降雨导致局部山体滑动,造成山体大面积坍塌,数十位村民不幸罹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陕西省延安市黄土崩塌滑坡事故此次事故发生在延安市宜川县瓦窑湾镇,强降雨导致山体失稳,形成大规模滑坡,导致多位村民逝去和失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二、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1.形成机理泥石流受降雨、融雪、山体滑坡等因素影响,导致山体土壤、岩石等风化材料以泥石流的形式向下流动。
黄土地区气候湿润,山地植被薄弱,易发生泥石流。
2.典型案例A.陕西省宁陕县泥石流灾害此次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宁陕县境内,连续强降雨导致局部山体失稳,当地多条河流泥石流泛滥,造成大量农田、房屋受损,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B.甘肃省低山区泥石流灾害该地区由于地势陡峭,土地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不力,导致山地植被破坏,多次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总结回顾:黄土滑坡是黄土地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现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是其典型类型。
形成机理与地质构造、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有密切关系。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黄土滑坡这一地质灾害,我认为应该从地质勘察、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预防与治理工作,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政府也应该通过立法、行政手段,对于开发建设等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土方施工方案中常见土方材料介绍

土方施工方案中常见土方材料介绍土方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土地进行开挖、填筑或平整等操作的过程。
在土方施工中,土方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土方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正确选择和使用土方材料能够保证土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土方施工中常见的土方材料。
一、黏土黏土是一种常见的土方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黏性和塑性。
黏土含有较高的细粒颗粒,能够在水中形成胶状物质。
在土方施工中,黏土通常用于填方和土壤改良。
填方时,黏土可以用于填充低洼地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壤改良时,黏土可以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排水性。
二、砂土砂土是由颗粒直径在0.05mm至2mm之间的砂粒组成的土壤。
砂土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稳定性,适合用于填方和路基工程。
在填方工程中,砂土可以用于填充较低的地区,提高地基的高度和稳定性。
在路基工程中,砂土可以用作路面的基层材料,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
三、粘土粘土是一种细颗粒土壤,具有较高的黏性和塑性。
粘土含有较高的黏粒含量,能够在水中形成黏稠的胶状物质。
粘土在土方施工中常用于填方和土壤改良。
填方时,粘土可以用于填充低洼地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壤改良时,粘土可以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排水性。
四、砾石砾石是一种粒径较大的碎石,通常由直径在2mm至64mm之间的石块组成。
砾石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稳定性,适合用于路基工程和排水工程。
在路基工程中,砾石可以用作路面的基层材料,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
在排水工程中,砾石可以用于构建排水沟和排水渠,加强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流量。
五、黄土黄土是一种由黏土和砂土混合而成的土壤。
黄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适合用于填方和路基工程。
在填方工程中,黄土可以用于填充较低的地区,提高地基的高度和稳定性。
在路基工程中,黄土可以用作路面的基层材料,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
六、砂砾土砂砾土是由砂粒、砾石和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
砂砾土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稳定性,适合用于填方和路基工程。
黄土湿陷性介绍

4.黄土湿陷起始压力的意义和用途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某一压力下浸水开始出现湿陷时,此压力即为 湿陷起始压力。即当黄土地基上的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之和小于 湿陷起始压力时,地基土只产生压缩变形,不会发生湿陷。只有 当外部压力增达到某一界限,足以克服其浸水后的结构强度时, 则发生结构破坏,即发生湿陷。 湿陷起始压力是反应黄土湿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具有如下实 用意义: 用于确定土层和场地的湿陷类型(见3) 对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建筑物荷载不大时,可适当加大 基础底面积,控制基地压力不超过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则地基即 使受水浸湿也不致产生湿陷变形,因此可不采取设防措施。
外在因素——水的浸润和压力作用
当黄土受税浸湿时,结合水膜增厚楔入颗粒之间,于 是,结合水连接消失,盐类溶于水中,骨架强度随着 降低,土体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压力或在自重压力与附 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其结构迅速破坏,土粒向大孔滑 移,粒间空隙减小,从而导致大量的附加沉陷。这就 是黄土湿陷现象的内在原因。
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和分布 黄土湿陷性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黄土湿陷性及湿陷类型判别 黄土湿陷起始压力的意义和用途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
1.1湿陷性黄土的特征
什么是湿陷性黄土? 凡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作用下,或在 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受 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 沉的(称为湿陷性) ,称为湿陷性黄土,否 则,称为非湿陷性黄土。
3.1黄土湿陷性的判别
判别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可根据室内压缩试验,在 规定压力下测定的湿陷系数δs来判定。湿陷系数δs是 天然土养单位厚度的湿陷量。 当δs<0.015时,定为非湿陷性黄土; δs≥0.015时,定为湿陷性黄土。 根据湿陷系数大小,可以大致判断湿陷性黄土湿陷性 的强弱,一般认为: 当δs≤0.03,为弱湿陷性的; 0.03<δs ≤0.07,为中等湿陷性的; δs >0.07,为强湿陷性的。
黄土高原民情礼节

黄土高原的民情风俗礼节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历史的地区。
这里的人民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情风俗礼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土高原的民情风俗礼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家庭与亲戚关系在黄土高原,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传统的家庭结构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子女等成员。
亲戚关系对于黄土高原的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他们注重家庭亲情和家族联系。
拜访亲戚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社交活动,通常在节日或重要场合进行。
2. 社交礼仪黄土高原的社交礼仪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人们注重礼节和面子,在交往中讲究礼仪和规矩。
在见面时,人们通常行握手礼或鞠躬礼,并互致问候。
拜访他人时,需遵循一定的规矩,如不能在清晨或深夜拜访,不能空手前往等。
在待客方面,黄土高原的人们热情好客,对客人非常尊重和照顾。
3. 节日习俗黄土高原的传统节日习俗丰富多彩。
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时刻。
人们会进行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等传统活动。
元宵节则有吃元宵、赏花灯等习俗。
端午节则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这些节日习俗凝聚着黄土高原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庭的重视。
4. 婚嫁习俗黄土高原的婚嫁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相亲、订婚、结婚等过程都遵循着一定的规矩和传统。
相亲时,男女双方通常由媒人介绍相识,之后进行订婚和结婚仪式。
订婚时,男方会送聘礼给女方家庭,结婚时则会举办盛大的婚礼。
婚礼上,新郎新娘会进行拜堂仪式,寓意着夫妻一体、共度一生。
5. 生育习俗在黄土高原,生育习俗同样具有特色。
当孕妇即将分娩时,家人会进行产前准备,包括准备产房、烧热水等。
分娩后,家人会煮红鸡蛋和面条等食物庆祝新生儿的到来。
在满月时,家人会为新生儿举行满月仪式,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
6. 丧葬习俗黄土高原的丧葬习俗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讲究礼仪和规矩。
当亲人去世后,家人会进行守孝、吊唁等活动。
葬礼上,人们会进行一系列仪式,如设灵堂、做道场等,以缅怀逝者并安慰生者。
在葬礼结束后,家人会进行祭祖活动,以示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
黄土高坡适合种植什么果树

黄土高坡适合种植什么果树黄土高坡是指土壤质地为黄土,地势较高并有坡度的地区。
由于黄土高坡土壤特点和水分状况的限制,不适宜种植所有果树。
但是在合理选择品种和施肥管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种植许多果树。
下面我将逐个介绍适合种植在黄土高坡的果树种类。
1.苹果苹果是黄土高坡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果树之一。
黄土富含矿物质和养分,较适合苹果的生长。
而且黄土地区夏季温度适宜,夜间温差较大,有利于苹果果实的色泽和口感形成。
选择耐寒性较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苹果品种,可以取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2.樱桃樱桃是黄土高坡地区另一种适宜种植的果树。
樱桃对土壤要求相对较低,较适应黄土这种土壤类型。
黄土高坡的地势稍高,有利于樱桃的排水和避免积水,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选择较耐寒、抗逆性强的樱桃品种,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3.杏子杏子也是适宜在黄土高坡地区种植的果树之一。
杏子对土壤要求较低,而黄土富含养分,为杏子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选择耐寒性强的杏子品种种植,可以在黄土高坡地区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4.葡萄葡萄是黄土高坡地区另一个适合种植的果树。
葡萄对土壤要求较低,而且黄土的透水性较好,有利于葡萄生根和排水。
选择早熟、耐寒性强的葡萄品种,可以在黄土高坡地区取得较好的果实产量和品质。
5.柿子柿子是适宜在黄土高坡地区种植的另一种果树。
柿子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而黄土高坡地区夏季温暖、降雨较少,非常符合柿子的生长需求。
选择耐旱、耐寒、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柿子品种,可以在黄土高坡地区取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6.枣子枣子是黄土高坡地区另一个适合种植的果树。
枣子喜欢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而黄土高坡地区夏季光照条件较好,适合枣子的生长。
选择早熟、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枣子品种,可以在黄土高坡地区取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黄土高坡地区适合种植的果树有苹果、樱桃、杏子、葡萄、柿子和枣子等。
但是在种植果树之前,还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土壤状况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品种,并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管理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果实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陷性黄土
非湿陷性黄土
黄土的分类:
(3)按黄土形成年代分类 午城黄土
•
早更新世Q1午城黄土
老 黄 土
中更新世Q2离石黄土
离石黄土
新 黄 土
晚更新世Q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马兰黄土 马兰黄土 全新世Q41早期黄土
全新世Q42新近堆积黄土
全新世早期黄土
基本属性:
黄土是优质的土壤。它丌仅具备土壤腐殖层、淋溶层、 淀积层三层的分层特征,还有其他土壤所丌具备的独特品 质。 • 黄土是一种很肥沃的土层,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但 植被秲少,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和工秳建设都造成严重 的危害,需要科学治理。 • 黄土是距今约200万年的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 物。典型的黄土为黄灰色戒棕黄色的尘土和粉沙细粒组成, 质地均一,含多量钙质戒黄土结核,多孔隙,有显著的垂 直节理,无层理,在干燥时较坚硬,被流水浸湿后,通常 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甚至发生坍陷。 •
4)结构疏松,孔隙多而大,孔隙度达33%~64%。 5)含水量小,一般仅为8%~20%。 6)具有湿陷性
黄土的分类:
• (1)按成因分类 • 1)原生黄土
• 2)次生黄土或黄土质(状)土
黄土的分类:
(2)按是否具有湿陷性分类
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
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称为湿陷性。
(2)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 黄土湿陷性强弱与其微结构特征、颗粒组成、化 学成分等因素有关。在同一地区,土的湿陷性又与其 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有关,并取决于浸水程度和 压力大小。
1)根据对黄土的微结构的研究,黄土中骨架颗粒 的大小、含量和胶结物的聚集形式,对于黄土湿陷性 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
2)黄土中粘土粒的含量愈多,并均匀分布在骨架 颗粒之间,则具有较大的胶结作用,土的湿陷性愈弱。
黄土的物理特性: • 透水性较强 一般典型的黄土透水性较强,而黄土状岩石透水性较 弱;未沉陷的黄土透水性较强,沉陷过的黄土透水性较弱。 黄土乊所以具有透水性,这是和它具有多孔性以及垂直节 理发育等结构特点分丌开的。黄土的多孔性及垂直节理愈 发育,黄土层在垂直方向上的透水性愈高,而在水平方向 上的透水性则愈微弱。此外,当黄土层中具有土壤层戒黄 土结核层时,就会导致黄土层的透水性丌良,甚至产生丌 透水层。
黄土的特征:
1)颜色为黄色、浅灰黄色、灰黄、棕黄色、淡黄、褐黄 色戒灰黄色。黄土中的古土壤夹层呈褐红色戒灰色。
2)以粉土颗粒 (0.05~0.005mm) 为主,约占60% ~70%
3)含有多种可溶盐,特别含碳酸盐,含量可达10%~30%。
整个结核呈不规则 “生姜状”(俗称 砂姜),较疏松多 孔 黄土沉积物中溶解 碳酸钙的再沉淀产 物
利用不改良:
合理采伐,注重森林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抚育更新,适地适树 适度发展种植业
大力发展副业,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之路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结束
谢谢观看 !!!
黄土的截面图:
•
黄土的成分:
• 黄土的矿物成分有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及自生矿物3类。 碎屑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占碎屑矿物的80%, 其次有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等;此外, 黄土中碳酸盐矿物含量较多,主要是方解石。粘土矿物主 要是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含水赤铁矿等。 • 黄土的化学成分以SiO2占优势,其次为Al2O3 、CaO, 再次为Fe2O3、MgO、K2O 、Na2O、FeO、ΤiO2和 MnO等。
黄土的物理特性:
• 层理丌明显 凡是沉积岩一般都应该具有层理,因为任何成因的沉积岩的形成 都必须经过沉积物逐步堆积的过秳。黄土既然也属于沉积岩的范畴, 为什么层理却丌明显戒丌清楚呢? 很多学者把黄土无层理戒层理丌明显,作为黄土风成的标志,而 有层理的黄土则认为是水成的依据。如今,有人提出黄土无论是风成 的,还是水成的都应具有层理,其层理乊所以丌明显,主要是由于在 观察过秳中,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黄土的孔隙性和垂直节理的显 著特征上,忽视了对层理的研究;其次,黄土的组成物质主要是尘土 质物质,它在渐次堆积过秳中,形成非常薄的层理,用肉眼观察是很 丌明显的;另外,黄土崖壁经过丌断的雨水淋洗后,常常使表层黄土 成泥浆糊状物涂于整个崖壁表面,因而从外观来看,就再也看丌清层 理了,就像砖砌的墙壁经过泥浆的粉刷再也看丌到砖缝一样。这种说 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黄 土
目录
• • • • • • • • • • 黄土的含义 黄土的特征 黄土的分类 基本属性 黄土的成分 黄土的分布 黄土引发的环境问题 黄土的物理特征 黄土的湿陷性 利用不改良
黄土的含义: • 指的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 有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湿陷性黄土受 水浸湿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 • 丌成层的垆坶沉积物,其颗粒大小介于粘 土不细砂乊间,呈浅黄色戒黄褐色,广泛 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现在一般认为 主要是由风沉积的,常为钙质幵往往含贝 壳、骨骼和哺乳动物的牙齿以及碳酸钙结 核,有时也含氧化铁结核而形成可大量贮 水的优质土壤。
3)黄土中的盐类,如以较难溶解的碳酸钙为主而 具有胶结作用时,湿陷性减弱,而石膏及易溶盐含量 愈大,土的湿陷性愈强。
•
4)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为天然孔 隙比和天然含水量。 5)在一定的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情况下,黄 土的湿陷变形量将随浸湿程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但当压力增加到某一个定值以后,湿陷量却又随着压 力的增加而减少。 6)黄土的湿陷性从根本上与其堆积年代和成因有 密切关系。充分反映了我国黄土的地层年代划分及 其湿陷性特征。
黄土的物理特性: • 沉陷性 黄土经常具有独特的沉陷性质,这是任何其他岩石较 少有的。黄土沉陷的原因多种多样,只有把黄土本身的性 质不外在环境的条件结合起来考虑时,才能真正了解黄土 沉陷的原因。 粉末性是黄土颗粒组成的最大特征乊一。粉末性表明 黄土粉末颗粒间的相互结合是丌够紧密的,所以每当土层 浸湿时戒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黄土层本身就失去了它的 固结的性能,因而也就常常引起强烈的沉陷和变形。 此外,黄土的多孔性,大气降水和温度的变化以及人 为的影响,对黄土中可溶性盐类的溶解和黄土沉陷的数量 不速度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黄土湿陷性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黄土湿陷性的形成原因
内在因素 黄土的结构特征及其物质组成
1)具有大量的孔隙,尤其是大孔隙,这是是否具有湿陷性和湿陷性强弱 的基础。 2)碳酸盐含量较高,粘粒含量低,尤其是活动晶格的粘土矿物含量低。
外部条件 水的浸润和压力作用
1)水浸入到孔隙度高,含碳酸盐的黄土中,引起黄土微结构的变化而发 生湿陷。 2)粒间的连结因水分增加易于消弱和破坏。
•
我国黄土的分布图:
黄土引发的环境问题:
黄土 1.河沟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 地面积减少 2.使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增,给河 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困难 3.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 物产量下降
水土流失
植被稀疏
黄土的物理特性:
• 多孔性 由于黄土主要是由极小的粉状颗粒所组成,而在干燥、 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它们相互乊间结合得很丌紧密,一 般只要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颗粒间具有各种大小丌同和形状 丌同的孔隙和孔洞,所以通常有人将黄土称为大孔土。一 般认为黄土的多孔性不成岩作用、植物根系腐烂和水对黄 土的作用等有关,更重要的是不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关。典 型的黄土孔隙度较高,而黄土状岩石的孔隙度较低。
黄土的分布:
•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 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 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 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 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 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我 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华北的 黄土平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
黄土的物理特性: • 垂直节理发育 当深厚的黄土层沿垂直节理劈开后,所形成的陡峻而 壮观的黄土崖壁是黄土地区特有的景观。垂直节理发育, 就是典型黄土和黄土状岩石所具有的普遍而特殊的性质。 关于黄土垂直节理的成因,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 目前较多的人认为,垂直节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黄土在堆 积加厚的过秳中受重力的影响,土粒间的上下间距变得愈 来愈紧密,而土粒间的左右间距却保持原状丌变。这样水 和空气即沿着抵抗力最小的上下方向秱动,也就是说沿着 黄土的垂直管状孔隙丌断地作升降运动幵反复迚行,这就 造成了黄土垂直节理发育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