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将迁驻南沙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将迁驻南沙
佚名
【期刊名称】《海洋与渔业》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南海海洋研究所主体将迁驻南沙,大力发展南沙的海洋经济。
【总页数】1页(P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839
【相关文献】
1.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李莎;肖少如;黄林丛;李林
2.南海北部浮游生物调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生态学科组首次开放航次采样成果 [J], 宋星宇;黄良民;许战洲;李涛;苏强
3.我所南海区域海洋学研究成果喜人—纪念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创办人邱秉[J], 赵焕庭
4.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发现激素调控对虾卵巢成熟新机制 [J],
5.中科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落户南沙 [J], 南方日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已建成大科学装置新建大科学装置分布汇总

我国已建成大科学装置新建大科学装置分布汇总我国自20世纪以来,已经建成了许多大科学装置,这些装置在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在继续建设新的大科学装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学研究需求。
本文将对我国已建成和新建的大科学装置进行分布汇总。
已建成的大科学装置中,典型代表有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型大科学装置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实验装置。
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最高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拥有一系列世界顶级的大科学装置。
其中,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中心等大型装置。
这些装置在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研究成果。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我国国防科研机构,拥有一系列实验装置用于军事科技研究。
例如,位于长沙的河南实验基地,拥有高速飞行器试验场、高能激光器试验装置等。
除了上述已建成的大科学装置,我国还在建设新的大科学装置以推动科技创新。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国家高速冲击物理试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科学装置群等。
国家高速冲击物理试验中心位于北京,是中国科技部直属的大科学装置。
该中心用于模拟高速冲击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广泛应用于军事防护和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科学装置群位于广东珠海,该装置群由多个大科学装置组成,用于研究南海及周边海域的生物、地理等特征,以及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
这些新建的大科学装置将进一步加强我国在物理、材料、海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
总体而言,我国已建成了一系列世界顶级的大科学装置,并在建设新的装置以推动科技创新。
这些大科学装置在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南海海洋特色型创新研究院建设初步方案

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
创新
以开源和国产基础软件为核心推动
自主可控的核心架构发展
多IDC部署,提升运维效率
科研信息化:
分享科技网通信证 绑定科研协同平台 提供学术会议管理 使用科研协同平台 植入科学数据库 连接超算中心 ……
持续发展的ARP
ARP三期全面应用、注重效益 2012-2017
(3) 部门章
需要在部门印章使用登记本登记,并由该部门领导审核签批 , 所办公室、人事与教育处、科研与规划处等部门章。
取表、盖章
地点:一号楼902房(机要室) 联系人:罗江龙 老师 电话:3131
注意事项:
1、经办人必须具有有效ARP账号,劳务人员不能签字; 2、负责为相关文件执行人员,如申请人、课题组长、项目执行负责 人等; 3、部门审核人为相关管理或支撑部门负责人或具体业务主管; 4、盖所级章需要将审批签章表的电子版传luojianglong@
签章审批、宣传报道BM审查与ARP系统 所办公室 陈 忠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
党委
所务会
职代会
科研部门
管理部门 支撑部门 其它部门
重点实验室
研究室
野外台站
热中中 中中广广海
带科科 科科东东南
海院院 院院省省省
洋 环 境
边 缘 海
热 带 海 洋
海 洋 微
中 国 I
海 洋 药
应 用 海
热 带 海
申请
所内各部门需使用各会议室时,至少提前一天与所办公室联 系,明确使用时间、人数、需用设备等,所办公室负责统筹安排。
使用时间如有更改,使用者请速通知所办公室及会议室管理 员。
使用
浅谈科研院所的战略管理

浅谈科研院所的战略管理邱超凡【期刊名称】《科技中国》【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4页(P51-54)【作者】邱超凡【作者单位】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科研院所拥有知识水平较高、数量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科研院所要做好科技创新,必须注重战略管理,建立持续开展战略研究的体制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并做好战略的实施、跟踪、评估和动态调整工作,促进科研院所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地方和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和科学依据。
一、战略和战略管理什么是战略?战略,原为军事用语,含义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
辞海对“战略”的解释:“战略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
如大战略、国家战略、国防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等(巩丽荣,2017)。
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长期计划,是在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组织优劣势的判别,所提出的关于组织发展的全局性、纲领性、长远性的谋划。
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战略管理是组织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组织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进而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与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刘向兵、李立国,2004)。
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三个环节,三者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系统的战略管理过程(赵珺,2012)。
二、科研院所战略管理的意义战略管理对一个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构建自立自强的海洋科学观测探测技术体系的思考

*通信作者修改稿收到日期:2022年6月18日专题:海洋观测探测与安全保障技术Ocean Observation and Security Assurance Technology引用格式:吴园涛, 任小波, 段晓男, 等. 构建自立自强的海洋科学观测探测技术体系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7): 861-869.Wu Y T, Ren X B, Duan X N, et al. Thoughts on constructing self-reliance and self-strengthening marine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detectiontechnology system.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37(7): 861-869. (in Chinese)构建自立自强的海洋科学观测探测技术体系的思考吴园涛1*任小波2 段晓男3 文质彬1 董丹宏4 殷建平5 沙忠利6 赵宏宇7 蒋 磊8 江丽霞1 沈 刚11 中国科学院 重大科技任务局 北京 1008642 中国科学院 科技促进发展局 北京 1008643 中国科学院 前沿科学与教育局 北京 10086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7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沈阳 1101698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三亚 572000摘要 海洋是国家战略必争领域,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
海洋观测探测技术是认识海洋的基本手段,是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权益维护的重要基础。
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简介

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简介1 简介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9月正式成立,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学术平台。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长期从事南海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有先进的海洋探测仪器设备和调查船,积累有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海洋构造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与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期从事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大陆边缘地质与成矿学研究,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地球化学测试仪器,在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研究方面在国内具有很强的学术优势。
为两所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专家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形成了在学科配备、人才队伍和仪器设备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支边缘海地质研究力量,增强了边缘海地球动力学及海洋沉积过程与环境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实验室以“两洋一海”(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海)为主战场,研究边缘海-大洋地质与环境演化过程及其资源效应。
开展海洋岩石圈结构、演化动力学及其资源效应;海洋沉积过程及环境演变;岛礁结构、形成演化与生态地质三个方面的研究。
2愿景与使命立足南海,跨越深蓝,抓住国家重大需求,尽早进入国家与中科院的“十三五”规划以及“一带一路”规划,打造精锐队伍,取得科研突破,为成为具有特色、国际知名和不可替代性的实验室而努力。
学术发展上,推动多学科研究,促进海洋尖端技术研发与科学的互动,以“两洋一海”(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海)为主战场,研究边缘海-大洋地质与环境演化过程及其资源效应,研究方向:(1)海洋岩石圈结构、演化动力学及其资源效应;(2)海洋沉积过程及环境演变;(3)岛礁结构、形成演化与生态地质。
人才建设上,发挥实验室的传统优势,吸引高端人才,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支站在国际前沿、具有研发尖端技术能力的团队。
3发展历史4领导团队主任(兼):林间特聘研究员常务副主任:颜文研究员副主任:夏少红、闫义(广州地化所)、孙珍、冯东研究员学科组:实验室下设16个学科组林间,主任(兼),博导,特聘研究员,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并任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生联合项目教授。
建设海洋强国民族复兴的必然——访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王芳

建设海洋强国民族复兴的必然——访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
究所研究员王芳
鲍晓倩
【期刊名称】《中国产经》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记者: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海洋强国战略?王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洋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拓展的主要领域。
【总页数】1页(P3-3)
【作者】鲍晓倩
【作者单位】《中国产经》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4.41
【相关文献】
1.海之子——记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武光海研究员 [J], 孙继文
2.光耀大海——记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武光海研究员 [J], 孙继文
3.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调查动态与我国现状——访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研究员 [J], 代安娜;陈硕
4.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贡献——访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张占海[J], 王少勇
5.依托海上风电场建设广东海洋立体观测网——访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红兵 [J], 高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

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祈福广场(透水构筑物)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18.06项目名称: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祈福广场(透水构筑物)工程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祈福广场(透水构筑物)工程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木兰湾旅游度假区、铺前湾内,南侧为铺前港、东寨港,属文昌市铺前镇管辖范围。
与海口市区直线距离约25公里,处于海口市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距美兰国际机场约18公里,距在建的铺前跨海大桥约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具体位置见图1。
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规模: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祈福广场(透水构筑物)工程为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的配套工程,为透空式桩基结构。
祈福广场(透水构筑物)总面积约29.75万m2,离岸最近处约2.2km,坐落在-6.5~-7.5m等深线以内,广场顶高程8.5m。
祈福广场(透水构筑物)整体呈圆形,直径690m。
水系将广场一分为三:中间为直径280m的内圆,为广场核心区,其中央60m直径区域坐落妈祖像,边上布置博物馆和演艺大厅;东西两侧为对称的半圆环,圆环内直径380m,外直径690m,各通过30m的连接桥和中央核心区互通。
水系为南北开口,开口宽59m~99m,然后以5m的宽度绕广场核心区一周。
本项目施工期可能会对水域产生污染的污染源包括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施工船舶含油污水和含油废物。
其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是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物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生物的损害。
营运期重点考虑工作人员和游客生活污水、人工岛冲洗废水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主要为工作人员和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
桩基建设改变了海域自然属性,项目建成后将引起工程区及附近水动力的变化,进而导致地形地貌和泥沙冲淤环境的变化;项目建设破坏了底栖生物赖以生存的底质环境,并造成部分底栖生物的直接死亡,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浮游生物、游泳动物等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改变区域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可能对工程区域局部海域的生态适宜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2002年2月)创新文化建设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五大目标之一,建设与知识创新工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科技持续创新和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对推动知识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维,提升研究所的整体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海洋所自1998年以来,按照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目标、方向和总体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包括组织机构的改革、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断凝炼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发展战略目标,大力引进国内外杰出人才,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今年二月,南海海洋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为了进一步搞好与科技创新相配套的创新文化建设,创建有南海海洋所特色的创新文化,把我所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按照中科院党组关于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所的实际,经党政领导班子研究,制定南海海洋所创新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创新文化建设的目标通过确立我所科技价值观和建立以创新激励机制、创新评价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南海海洋所创新机制,构建我所的创新文化体系,推动我所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营造以人为本、有利于激发个人创新思维和提高研究所整体创新水平的持续创新、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建设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努力把我所建设成为不断涌现创新思想、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国家一流研究所,争取进入中科院30个国际著名研究所行列,成为民族先进文化的产生和传播基地。
二、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要规划和具体实施措施(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1.指导思想和主要规划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中科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和“三老四严”(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严肃、严密、严格、严谨)的优良传统,弘扬“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围绕科技创新和南方海洋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建立符合知识创新工程总体目标和具有我所科研活动特征的价值观念和创新意识。
⑴核心价值观。
要引导职工树立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创新目标相一致的科技价值观;提倡创新发明,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科学管理;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好国家、研究所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将追求自身价值、个人利益与南海海洋所的价值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为实现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我所战略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⑵科研精神和科研作风。
要引导职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大胆开拓、大胆创新、奋发进取;弘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发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信守科研职业道德,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鼓励个人学术自由,营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谐宽松的思想氛围和学术环境,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要以凝聚科研工作的团队创新精神为目标,积极鼓励标新立异,大胆质疑,敢为天下先;要处理好个体创新与团队创新的关系,协同攻关;不仅在科技工作中要有创新意识和思维,而且在管理工作、技术开发工作、后勤服务工作中也要强调创新意识,破除旧观念旧框框,不断开拓新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取得实效。
⑷整体社会形象。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在社会上起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南海海洋所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既强调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又强调其社会效益,以尽可能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回报地方,回报社会;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宣传我所的创新成果和先进模范人物;在相关领域,通过各种方式,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有关政策提供咨询。
努力展示我所作为科技国家队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我所的知名度和显示度。
⑸科学思想传播。
重视科普工作,利用广东海洋学会、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等学会组织,以及海洋生物标本馆等科普基地,向社会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
要在媒体上广为宣传,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建好海洋科普示范基地,向青少年和全社会开放,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并取得实际成效。
⑹科研管理与服务。
深化机关管理部门、技术支撑系统、行政支持中心和后勤服务系统的改革,为全所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
2.具体实施的主要措施⑴组织职工深入学习院党组关于创新文化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学习路甬祥院长、郭传杰副书记有关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学习大连化物所、西安光机所等兄弟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对创新文化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的深入学习和广为宣传,使创新文化的正确价值导向和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职工心中扎下根并形成自觉的行动。
⑵召开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开展研讨活动,并邀请上级领导和有关先进单位介绍经验,使职工对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性有基本的了解,形成共识。
通过研讨活动,凝炼提升南海海洋所精神、创新价值观和文化特征。
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凝炼我所的科学创新目标。
2002年初完成近期(五年)的科技目标的凝炼。
⑷制定和完善鼓励发明创新的奖励政策,如对SCI论文的奖励政策等,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大胆发明创造、敢于标新立异并做出成绩者给予奖励。
2002年完成。
⑸建立创新专项基金。
重点支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三个优势学科的发展。
2002年建立。
⑹建立发明基金,支持有创新发明的课题或个人继续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2003年建立。
⑺开展经常性学术讨论活动。
学术讨论活动原则上每月举办一次,有需要时不定期举办。
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
⑻编辑出版我所《创新案例》。
结合我所改革创新的实际,把我所在具体的科学创新研究、组织管理中体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管理等具有创新亮点的实际工作案例撰写出来,并编辑出版。
2003年完成。
⑼发挥工会(职代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
在创新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中,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入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并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按分工做好创新文化建设各项工作。
⑽要动员全所职工参与创新文化建设工作,并成为创新文化建设的主体。
使创新文化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⑾在制定创新基地建设统一考核评价体系时,要把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成效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并要占一定的分数比例。
2002年开始实施。
⑿管理部门、支撑系统和后勤服务系统在日常工作中要强调创新高效,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
⒀改革后勤服务中心现行体制,成立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按企业法人运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参与市场竞争。
2002年完成改制。
⒁海洋环境工程中心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向企业化过渡,独立核算,建立企业运行新机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2002年完成。
⒂成立科技产品开发中心。
加快我所以海洋生物产品为主的产品开发工作,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同时制定科技项目和产品开发的有关规定,在政策上鼓励科技人员或项目组创办企业开发产品,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社会化多做工作。
2002年完成,以后逐步完善。
⒃积极参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并努力做出表率。
我所大院在取得海珠区、广州市两级“安全文明小区”称号的基础上,要大力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健全完善安全文明小区公约、家属区管理制度、治安联防制度、环境卫生制度、防火安全制度等,并结合园区环境建设,努力把我所大院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祥和安定的安全文明小区。
⒄通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我所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成果;积极推荐我所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参评全国、省、市、区以及中科院、分院等各级各类奖励,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府、政协推荐我所的专家学者出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或政府决策顾问,积极参政议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咨询,从而增加我所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我所的社会地位,增强我所的竞争优势。
⒅抓好以海洋生物标本馆为主的海洋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努力建设具有中等发达国家一流水平的海洋科普示范基地,并向青少年和全社会开放。
2003年完成。
⒆调整我所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加快普及公民海洋科学知识,宣传我国海洋权益,增强公民海洋国土意识。
⒇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钢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增强职工的公民道德意识。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向灾区、贫困山区、弱势群体、教育基金等捐款捐物活动。
(21)开展家庭美德建设。
与新港街四居委联合在我所大院开展“文明家庭”共建评比活动,倡导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充满爱心的家庭美德和邻里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22)努力推动我所关心下一代工作上新台阶。
十几年来,我所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中科院以及省、市、区、街道的肯定,涌现了洪辉同志这一先进典型。
所里要加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支持力度,及时调整“关工委”成员,加强领导,并在年度经费预算上给予大力支持。
所“关工委”主办的刊物《青少年园地》要重新包装,提高刊物质量和水平,扩大发行范围,促其越办越好,不断扩大其在我院以及省、市、区的社会影响。
(二)建立行为规范,完善规章制度1.总体要求和主要规划规范和制度的建立要敢于破旧立新,打破旧框框,摒弃旧观念,建立新制度新规定,规范创新行为,以确保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南方海洋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建立我所职工道德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使我所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依法治所、民主办所、高效有序。
不断激励创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所的发展,相应的制度规范还应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⑴制定南海海洋所职工道德行为规范。
针对科技工作人员、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等三类人员的工作特点和道德要求,制定南海海洋所《科技工作人员道德行为规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道德行为规范》、《企业工作人员道德行为规范》。
⑵组织职工学习讨论三类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
除组织职工学习外,还要加强舆论宣传,使之深入人心,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能自觉遵守。
⑶建立较为科学、合理、完整、激励创新的规章制度体系。
规章制度体系根据所改革创新和开展,不断加以完善。
要贯彻“依法治所、以德兴所”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依法办事,努力使我所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