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内容
兵团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讲义

五、化肥的施用技术
1.化肥施用的种类
大量元素C、H、O、N、P、K,中量元素、、S,微量元素、 B、、 、、、。共16种。
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多在0.7-1.3%,碱解氮多在30-50,速效 磷多在15-35, 速效钾多在180-300 ,有效锌多数<1 有效硼多 数>2 ,有效锰多数6-9 ,其它有效、、含量丰富。
5、 养分缓释肥
养分缓释或控释肥料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营养特征,通 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手段调节养分的释放速率达到既可缓释 又可促释的目的,使养分的释放速率和作物生育周期需肥同步, 从而最大程度满足作物养分需要,减少养分的损失,提高养分利 用率。控释肥料比普通化肥生产复杂,因此,产品价格较高。目 前控释肥料多用于园艺,而在农作物上施用的比较少。
50-80
单位:667m2
高 250-280 14-16 5.0-6.0
0
单位:
高 270-300 13-14.5 5.0-5.5
0
>10 不施
<10 2.0-3.0 50-80
中等肥力滴灌棉田棉花产量与施肥量参
照表
亩.个
棉花产量
纯氮
纯磷
纯钾
总标肥
籽棉
皮棉
300
120
16
6
3
120
350
140
18.5
兵团培训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培训讲义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1、通过科学施肥,农民投入相同量的化肥可取得较多的利益。 2、通过合理施肥,农民的化肥投入可以减少,节省开支。 3、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定义及概况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 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 在合理使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在 作物生产前提出 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量、比例以 及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
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效果。
• (1)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2-4公斤/亩,钾肥 (K2O)0-3公斤/亩。
• (2)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氮肥(N) 12-14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 肥(K2O)2-5公斤/亩。
• (3)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 (K2O)4-5公斤/亩。
目标产量
• • 前几年单产平均法:目标产量=前几年
平均单产+前几年平均单产X前几年单产平 均递增率(前几年平均单产通常用3年或5 年的)。
回归方程法
• 回归方程法:通过试验或调查,在配方 • 施肥区域内,多点求得的作物最高单产和 • 当年空白单产的一组组对应单产,然后进 • 行统计分析,建立方程,求得目标产量。
• 磷肥、钾肥及30%的氮肥于定苗后施用,余下 70%的氮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均采用沟施 或穴施,施肥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施后及时 覆土;对缺锌土壤每亩补施锌肥1公斤。
• (4).微肥的施用 玉米对锌非常敏感,如果土 壤中有效锌少于0.5毫克/公斤—1.0毫克/公斤, 就需要施用锌肥。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在酸性条件 下比碱性条件要高,所以现在碱性和石灰性土壤 容易缺锌。长期施磷肥的地区,由于磷与锌的拮 抗作用,易诱发缺锌,应给予补充。常用锌肥有 硫酸锌和氯化锌,基肥亩用量0.5公斤—2公斤。 如果复合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锌就不必单独施锌肥 了。
小麦养分吸收量
• 小麦养分吸收量(千克) = • 目标产量(吨)×每吨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
(千克) (1)
2、土壤供肥量的计算
• • 土壤供肥量通过土壤化验来计算。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定稿讲义

引言1.1研究的目的意义土壤养分对于农作物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种养分的丰富、协调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前提.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土壤管理水平的改变,土壤肥力状况会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农作物高产优质的要求,及时了解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科学指导施肥十分重要。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理位置34°22′~36°22′N、117°24′~119°11′E, 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
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广阔,土层深厚,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垦殖历史悠久,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基地.1979~1985年完成全国性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由于有机肥、N、P化肥的大量施人,近年来大型农用机械的运用导致秸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养分状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市一直未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壤普查,仅零星开展了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本试验研究是2010年配合兰山区在辖区枣沟头镇7个行政村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7]。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多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效的目的[1]。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只有掌握好关键的技术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测土配方施肥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为此本试验针对大豆种植区的土壤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测定其各种养分的含量,找出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养分限制因子,参考现有的科研成果,对小麦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效的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指导大田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2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配方施肥技术从80年代开始研究,以前推广的重点是专用肥的使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一、引言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肥力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为了重要的农业技术。
本次培训我们将重点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
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来进行精确施肥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对土壤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等指标,再根据目标作物的养分需要量,进行合理化施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方法1.采集土壤样品首先,我们需要采集土壤样品用于分析。
采集样品时要选择代表性好的地点,并避开人工施肥的地块。
在一个地块中每隔一定距离,挖掘足够深度的土方,取其中的表土和深层土壤混合作为样品,将其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2.土壤样品的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入容器中,轻轻浇水,用手搅拌均匀,将大块的土壤打散。
然后,将样品进行空气干燥,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干燥机来加速样品的干燥。
干燥后,将土壤样品进行细碎,使其颗粒均匀。
3.土壤样品的分析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送往专业化验室进行分析。
常见的分析项目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情况和养分不足或者过剩的程度,为我们提供施肥的依据。
4.施肥方案的制定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目标作物的施肥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施肥方案应包括作物所需的不同养分元素的种类、配比和用量等信息。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1.采样时要注意避免混入杂质,保持土壤样品的纯度。
2.采样要注意采集全面代表性好的样品,避免单一取样导致结果偏差。
3.土壤样品处理时要保持干净卫生,避免污染。
4.土壤分析实验室要选择具有一定信誉的机构,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5.施肥方案的制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盲目施肥。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 - 3 提 供 化 验 结 果 不 及 时 。 一般 情 况 下 , 从 土 样
进 入 化验 室算 起 ,做 上 述提 供 的五 个 项 目,一般 可
7~1 0 d内提 供 结果 。
3 . 4 试 验 示 范 带动 不 够 。没有 示 范 就没 有 影 响 力 。
在工 作 中要 找两 方 面 的典 型 ,一 是土 壤养 分 过度 积 累 的地块 ,做 好 减肥 量 的 示 范 ,二是 土壤 养 分 比例 不协 调 的地块 ,做 好施 肥 比例 调整 的示 范 。当 获得 同样 的产 量 而减 少 了用 肥 量 ,测 土配 方 施肥 的 步伐
{ 肥料( 主 要是 氮 、 磷 、钾 肥 ) 的施 用 量 、施 肥 时 期 2 . 5 按 方 购 肥 。测 土 配 方 之 后 ,把 配 方 按 农 户 按
作物 写 成清 单 ,相 关企 业按 方配 肥 销售给 农 户 。 2 . 6 科 学 用 肥 。 配 方肥 料 大 多 是 作 为 底 肥 一 次 性 施用 。要掌 握 好施 肥深 度 ,控 制 好 肥料 与作 物 植株 的距 离 。用 作 追肥 的肥 料 ,掌握 追 肥 时机 ,提 倡水 施 、深 施 ,提 高肥 料利 用率 。 2 . 7 田间 监测 。平衡 施肥 是 一个 动 态 管理 的过 程 。
F 的吸 收 总量 相应 增 加 ,再 提 高 ,对氮 的吸 收量 相 t 减少 ,钾 相对 增 加 ,磷基 本 稳 定 。
.
3 . 1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积 极 性 不 高 。一 是 配 方 施 肥 工
作 量 大 ,工作 环 境恶 劣 ,科 技 工作 者 待遇低 ,化 验
积 极 性 不 高 。二是 农 民对 测 土 配送 施 肥 认 识 不 足 ,
测土配方施肥培训计划

测土配方施肥培训计划一、前言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而施肥则是土壤肥力的调整过程。
正确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测土配方施肥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农民施肥水平,改善土壤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目标1、了解土壤施肥基本知识,掌握土壤类型分类及其性质特点;2、掌握测土方法、测土工具的使用;3、掌握施肥原则和方法;4、掌握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水平;三、培训内容1、土壤施肥基本知识1.1 土壤的分类及特点根据成土过程和成土因素,土壤可以分为石质土壤、粉质土壤、壤土壤三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土壤成分和理化性质,土壤可以分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
不同类型的土壤有其特点和适宜的作物,了解土壤的分类及特点对于合理施肥非常重要。
1.2 土壤养分含量分析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掌握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技术。
2、测土方法2.1 样品采集选择合适的土壤样品采集点,采集土壤样品。
教授合理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技巧,使学员掌握土壤样品采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2 样品分析对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分析,了解土壤的肥力情况。
通过分析土壤样品,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
3、施肥原则和方法3.1 施肥原则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
教授施肥原则,包括按作物的需要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施肥、科学施用各种肥料等。
3.2 施肥方法授予施肥的各种方法,包括基础施肥、追肥施肥、叶面喷施等,指导农民掌握正确的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果。
4、施肥技术4.1 氮、磷、钾肥的施用技术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了解氮、磷、钾肥的性质和施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用氮、磷、钾肥。
4.2 有机肥的施用技术有机肥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结构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了解有机肥的使用原则和方法,指导农民合理施用有机肥。
工艺方法——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工艺方法——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艺简介综合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氮肥用量以目标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确定,磷、钾肥用量以土壤丰缺指标确定;施肥运筹根据土壤肥力水平与质地条件、自然降雨与灌溉水平和小麦需肥规律等采用一次或分次施肥的方式;肥料品种选择以土壤酸碱度、肥料性质确定;施肥方式上,大量元素肥料以土壤施肥为主,中微量元素肥料与防灾减灾以叶面肥为主。
(一)基肥1、普通小麦(1)高产区该区主要包括宛城区、新野县、唐河县、社旗县等县区的高标准粮田集中区域,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主要土壤类型为黄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等。
该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1-15-9或相近配方(以45%为例,下同),一般亩产550kg以下麦田,底肥用量在40kg/亩左右(实物用量,下同);550kg以上麦田,底肥用量在45kg左右。
(2)中低产区该区主要包括西峡县、淅川县、南召县、桐柏县、内乡县等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粗骨土、水稻土等。
该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0-15-10或相近配方,一般亩产低于400kg/亩的麦田,底肥用量为40-45kg/亩,亩产400-550kg/亩的麦田,底肥用量为45-50kg/亩。
2、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分布在盆中平原中高肥力区。
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中壤至粘质,土壤肥力较高。
在施肥上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1)高产麦田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3-12-10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约为40-45kg/亩,硫3-5kg。
(2)中低产麦田区域大配方为22-12-11kg/亩,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在40kg/亩左右,硫3-5kg。
3、优质弱筋小麦主要集中在桐柏等低山丘陵地方,土壤肥力中等。
在施肥上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氮肥,增加磷肥、钾肥的用量。
区域大配方为18-16-11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在30-40kg/亩。
(二)追肥也称根外施肥,可以弥补前期施肥量不足或根系在后期吸收力下降造成的损失,达到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减少干热风为害,增加小麦产量。
优质强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

优质强筋小麦的生长特点
适应性强
优质强筋小麦对土壤和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 适应性,能在多种环境下生长。
生长速度快
优质强筋小麦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速度较 快。
分蘖能力强
优质强筋小麦的分蘖能力强,能够形成更多 的分蘖和穗数。
抗病能力强
优质强筋小麦对一些常见的小麦病害具有较 强的抗性。
优质强筋小麦的营养需求
0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降低化 肥使用量和成本,减少环境污 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对于优质强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 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加强技术推广和服务, 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还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 施肥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福锁, 王激清, 张卫峰,等. 中国土壤和植物养分管理现状与改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6): 802-809.
[2] 赵秉强, 张福锁, 廖西元,等. 我国肥料管理制度与政策体系框架构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5): 651-657.
选择适宜的肥料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优质强筋小麦的需肥特点,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品牌。
精确施肥
控制施肥量
根据优质强筋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精确控制施肥量,确保作物获得适量的养分。
合理分配肥料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优质强筋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的分布情况,合理分配肥料,确保作物各个生长阶段 的养分供应。
[3] 张卫峰, 陈新平, 张福锁,等. 中国复合肥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5): 1279-12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前言: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测试土壤养分含量和田间肥料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
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根据研究,每生产100 公斤籽粒,小麦植株需吸收纯氮3.1 公斤、磷1.1公斤、钾3.2公斤左右,三者比例为2.8 : 1.0 : 3.0,随产量
水平的提高,小麦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
冬小麦起身以前麦苗较小,氮、磷、钾吸收量较小,拔节期植株开始旺盛生长,拔节期至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占全生育期的56%,磷占70%,钾占60%左
右。
据调查,我国西北麦区麦田严重缺磷,普遍缺氮,钾相对充足,黄淮海麦区高产田缺钾,部分麦田缺磷。
通过测土,了解土壤各种养分供应能力,从而确定小麦合理施肥方案,使小麦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肥料流失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优质、高效和高产的目的。
只有根据上述小麦的需肥量和吸肥特性、土壤养分的供给水平、实现目标产量的需肥量、肥料的有效含量及肥料利用率,配方施肥才能达到小麦需肥与供肥的平衡,获得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
第一讲: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
1、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和化肥相比较,具有养分全面、改善土
壤结构等优点,因此说保证一定的有机肥用量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一般亩用有机肥2000-2500 公斤,多用更好。
2、稳氮、磷,增钾肥。
对于我县多数麦田来说,县土肥站建议
稳定现有氮肥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具体施肥指标是:低产田(亩产150-250 公斤): 每亩小麦需施肥折合纯氮6.5
-7公斤,五氧化二磷3.0 -4.5 公斤,氧化钾5-6公斤。
具体施肥
时掌握亩用小麦配方肥(18-12-18 )40-50 公斤或亩用碳铵40公斤,
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15 公斤。
高产田(亩产300-500
公斤)每亩小麦需肥量折合纯氮12-16公斤,五氧化二磷5-8 公斤,氧化钾8-12公斤,锌肥1 公斤,具体施肥掌握氮肥60%作基肥(含
种肥),其余均作底肥一次性施入,亩施底肥用量为小麦配方肥
18-12-18 )50-60公斤,加锌肥1公斤或亩用碳铵50-60 公斤,磷酸二胺10-15公斤,氯化钾20公斤,硫酸锌1 公斤。
小麦配方肥与一般复合肥相比较其主要好处一是养分含量有保证,保证达到国家标准;二是配比合适,适合我县实际情况和小麦需要。
3、提倡追肥。
小麦一生中吸收的养分虽然前期十分重要,但用量少,
其需肥高峰一般在中期偏后,因此说,应提倡追肥,特别是氮肥在土
壤中易于流失,有水浇条件地块应分次追施,建议追肥比例为50%。
当然无水浇条件地块仍应采用“一炮轰”施肥方法。
第二讲: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研究分析表明,小麦每生产100kg 籽粒,约需氮3.1 ±1.1kg 、磷(P2O5 1.1 士0.3kg、钾(K2O 3.2 士0.6kg,三者的比例约为2.8 : 1 : 3.0 ;随着产量水平提高,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再提高,对氮的吸收量相对减少,钾相对增加,磷基本稳定。
小麦起身期之前,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相对较少;起身以后,养分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拔节至孕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达到一生的高峰期,对氮、磷的吸收量在成熟期达最大值,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期达最大累积量,其后钾的吸收出现负值。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吸收后的积累分配,主要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
苗期吸收的营养元素主要用于分蘖和叶片等营养器官的建成; 拔节至开花期主要用于茎秆和分化中的幼穗; 开花以后则主要流向籽粒。
磷的积累分配与氮的基本相似,但吸收量远小于氮。
钾向籽粒中转移量很少。
1 、小麦需肥规律
依据我省小麦专家多年研究成果,每形成500 公斤小麦产量,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3.25 公斤,五氧化二磷5.2 公斤,氧化钾
12公斤,若按2006年我市小麦平均单产338公斤计,我市平均一亩
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有效量分别是8.96 公斤、3.52 公斤和
8.11 公斤。
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亦有变化,其中磷的吸收量变化不大,对氮、钾的吸收量比例则有一些变化,产量越高,吸收氮比例越小,钾则相反。
2、土壤有效养分变化情况和施肥规律
我市自第二次土壤普查(1980 年)后,由于肥料用量,尤其化肥用量不断增加,有关土壤地力的主要指标均不同程度增加,从去秋
和今年土肥站取土化验粮田结果看,土壤有机肥质由0.56%提高到
1.34%,增幅139%,全氮由0.039%增加到0.087%,增幅123%,速效
氮由38ppm增加到77.5ppm,增幅104%速效磷则由4ppm提高到
26.4ppm,增加了5.6倍,只有速效钾的情况例外,全市平均61.1 ppm,
与上次普查基本持平。
小麦施肥规律和其他作物一样, 主要有二大规律, 一是最小养分限制规律,简单说作物产量高低决定于土壤中(相对小麦需要)缺少的养分,而不是决定于所有养分的供应情况, 应用中我们应努力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二是肥效递减律, 简单说就是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增加, 一定肥料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
根据我县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和基本施肥规律,我们认为,全县
小麦总的施肥原则是,增加有机肥用量,稳定氮肥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第三讲:施肥技术
小麦的施肥技术应包括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施肥量
(kg/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亩)-土壤当季供给养分量(kg/
亩)/ {肥料养分含量(X肥料利用率(%},计划产量所需养分
量可根据100kg籽粒所需养分量来确定;土壤供肥状况一般以不施肥麦田产出小麦的养分量测知土壤提供的养分数量;在田间条件下,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为30%-50%磷肥为10%-20% 高者可达到
25%〜30%钾肥多为40%〜70%有机肥的利用率一般为20%-25%
左右。
一般中低产田应增施磷肥、氮磷配合,产量在200kg/亩以下
的低产田,氮磷比为1 :1左右;产量在200〜400kg/亩时,氮磷比
以1 : 0.5为宜;产量在500〜600kg/亩时,氮磷比以1 : 0.4为宜。
施肥时期应根据小麦的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确定。
一般冬小麦生长期较长,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麦田极易出现前期生长过旺而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
后期追施氮肥,对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较好小麦吸收的氮素,约有
2/3 来自土壤,1/3 是当季肥料供给的。
所以,小麦目标产量是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常年高产试验得出的。
第四讲: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施肥量
本地区,强筋和中筋小麦栽培必须注意保持土壤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的平衡,并做到在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因土壤肥力基础精确施肥。
每亩生产小麦400kg〜500kg〜600kg的高产与超高产麦田:0-20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全氮0.09%,碱解氮70~
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90mg/kg,有效硫12mg/kg及以上
的条件下,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2kg〜14kg〜16kg,P2O55kg〜6.2kg
7.5kg , K2O5k「6.2kg 〜7.5kg , S4.3kg。
每亩生产小麦300kg〜400kg
的中产水平麦田:0-20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8%左右,全氮
0.06%~ 0.08%,碱解氮60~70mg/kg,速效磷10~ 15mg/kg,速效钾
60~80mg/kg,有效硫12mg/kg及以上的条件下,每亩总施肥量:纯
氮10kg~ 14kg, P2055kg'- 7kg, K2O5k~7kg, S4.3kg。
上述产量水
平麦田,均提倡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
在高产
田或与超高产田,全部有机肥、磷肥,氮肥的50%,钾肥的5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结合浇水追施余下的50%氮肥和50%
的钾肥。
在中产田,土壤肥力较低的麦田,可较高产田适当增加底施氮肥的比例。
硫素提倡施用硫酸铵或硫酸钾或过磷酸钙等形态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