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版城镇绿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版城镇绿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城市绿道作为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和休闲运动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版城镇作为一个人口较多、交通繁忙的区域,建设绿道既可以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又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规划1.项目目标(1)打造绿色生态屏障:通过绿道的建设,将版城镇连通起来,形成绿色生态屏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建设绿道将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等活动的场所,满足居民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
(3)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绿道的建设可以为居民提供骑行、步行等交通方式选择,减轻交通压力。
2.项目内容和范围(1)绿道路线规划:根据版城镇的实际情况,确定绿道的路线,连接各个重要景点和居民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绿道系统。
(2)道路硬化:对绿道进行硬化处理,确保居民在绿道上的安全和舒适。
(3)绿化美化:在绿道两旁进行绿化美化工作,种植各种绿化植物,提升绿道的景观价值。
(4)设施建设:在绿道沿线设置休息亭、公共卫生间、健身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便利设施。
三、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1)居民休闲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也在增加。
绿道作为休闲活动的场所,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2)生态环境改善需求: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绿道的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竞争分析当前市场上还没有类似的绿道项目,我们的绿道项目将是该区域的首个绿道,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绿道建设所需的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地,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
2.经济可行性(1)投资收益率:绿道建设的投资收益率较高,通过收取使用费、广告费等方式可以获取收益。
(2)资金筹措渠道: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3.社会可行性绿道建设项目符合人们对于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怎么写城市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怎么写城市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针对城市绿化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分析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原因和影响因素,确定了该项目的可行性。
该报告还分析了项目的目标、方法、预期成果和实施计划,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风险分析。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材料的收集和分析,本报告得出结论,认为城市绿化建设项目是可行的,并提供了一些策略和建议来提高项目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城市绿化建设、可行性研究、目标、方法、预期成果、实施计划、建议、风险分析一、引言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绿地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城市绿化建设项目并不是在每个城市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可行性研究,为城市绿化建设项目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原因城市绿化建设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城市绿地可以提供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带来舒适和放松的感受。
其次,城市绿地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吸收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并提供氧气。
此外,城市绿地还可以调节城市气候,缓解高温和大气污染的问题。
最后,城市绿地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然而,城市绿地建设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城市用地的有限性使得绿地建设受到限制。
其次,投资、维护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也对城市绿地建设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人们对城市绿地建设的认识和意识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三、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1.目标:a.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b.改善城市环境质量;c.增加城市的景观美感;d.提高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2.方法:a.在空闲地、道路和建筑物周围建设绿地;b.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类型;c.采用可持续的绿化技术,如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d.加强绿地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绿地的品质和功能。
3.预期成果:a.提供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b.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c.降低城市气温,减缓城市热岛效应;d.增加城市景观美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绿道

可行性研究报告绿道题目:绿道建设可行性研究一、前言绿道是指沿着河岸、铁路、城市周边或者其他适合的地形的线性绿色带状空间,通常是用于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滑轮或者其他户外活动。
绿道建设是一个多方面的工程,需要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
本报告将对绿道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挖掘绿道建设的潜在利益和可能的风险,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与建议。
二、市场背景现代社会对休闲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户外进行运动和休闲活动。
而传统的公园和广场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绿道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除此之外,城市化进程也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得日益拥挤和缺乏自然氛围,绿道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场所,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此外,绿道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绿道周边的商业、餐饮、旅游等产业都有望获得发展机会。
因此,绿道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对健康和休闲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可行性研究1. 成本分析绿道建设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征用、道路铺设、绿化美化、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等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建设区域的土地成本,然后是基础设施和道路铺设的成本,最后是绿化美化和管理维护的成本。
这些成本需要和预期收益相比较,以确定绿道建设的可行性。
2. 政策法规及环保要求在绿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环保要求。
比如需要协调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确保绿道建设不会违反相关规定。
此外,还需要确保绿道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和保护工作。
这些政策法规和环保要求都将影响绿道建设的可行性,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协调。
3. 风险分析绿道建设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比如在土地征用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纠纷和争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资金不足或者工期延误等问题。
此外,管理维护也是一个风险点,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绿道的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怎么写城市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怎么写城市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研究报告编号
PM4G-2023-X
二、研究报告主题
研究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三、编制单位
国家建设工程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报告编制日期
2023年3月10日
五、研究内容
城市绿化建设项目是指以城市全面发展和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通过
建设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森林公园、植树绿化、建设绿色廊道和其它绿色
建设等,以改善城市环境,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建设项目。
本研究将针对城市绿化建设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
六、研究方法
1.收集文献材料:针对城市绿化建设项目,搜集国内外有关文献,研
究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的历史发展、成功案例、可行性分析与研究方法等。
2.现场调查:开展现场调研,以了解社会现状,掌握城市绿化建设项
目的需求,进行绿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3.预算核算:根据具体建设情况,计算预算成本,并分析有利润点,进行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七、研究结果。
绿色廊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廊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的退化和城市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家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其中绿色廊道是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
绿色廊道是一种通过沿着城市主干道或交通干道设置绿化带、公园、自行车道等方式,解决城市交通、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型城市设计概念。
本报告将对绿色廊道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研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1.分析绿色廊道在城市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其对城市环境、交通和生态的影响。
2.研究不同类型的绿色廊道在不同城市中的实施情况,总结其优缺点与成功经验。
3.分析绿色廊道的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探讨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4.提出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参考国外相关经验,为绿色廊道的推广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与综述,了解绿色廊道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现状和成效情况。
2.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城市居民对绿色廊道的看法及期望,了解公众对于绿色廊道的认知和需求。
3. 实地考察法:选择若干城市进行实地考察,探究绿色廊道的布局、设计和实施情况,了解其在城市生活中的实际影响。
四、研究内容1. 绿色廊道的意义与作用分析绿色廊道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它以城市主干道和交通干道为基础,将绿化带、步道、自行车道等绿化设施融入其中,构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连续生态廊道。
绿色廊道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风貌,还能够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增强城市的生态韧性。
此外,绿色廊道还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绿色廊道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在国外先进城市,绿色廊道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例如,纽约的高线公园、伦敦的自行车高率等案例都为绿色廊道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绿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绿道建设是指利用现有的水岸、铁路、遗留空地等资源,改建成为供游客骑行、散步、休闲的绿色通道。
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调研1. 市场需求市场调研显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徒步等方式来度假和休闲。
建设具有环保理念的绿道是满足市民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也将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和青睐。
2. 技术路线根据调研结果,建设绿道需要充分考虑线路的景观优势和环保性,并且需要保证通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3. 环境评估项目建设需要评估周边环境,考虑对植被和动植物的影响,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是绿道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根据前期调研,绿道的建设技术成熟,可以通过对原有线路的改造和加固,使之变成适合骑行、散步等休闲活动的绿色通道。
2. 经济可行性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建设绿道有望获得市民的积极支持和使用,从而带动周边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 环保可行性通过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估,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周边的植被和动植物,确保项目的环保可行性。
四、风险评估1. 建设风险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需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预案和防范措施。
2. 经济风险绿道建设的投资较大,可能会面临建设成本增加、市场需求下降等经济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规避措施。
3. 环保风险如果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可能会引起社会的质疑和反对,需要通过环境评估和环境保护措施来规避风险。
五、项目建议1. 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包括技术路线、建设周期和预算等内容,形成可行性的计划。
2.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3. 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和营销策略,确保项目的市场可行性。
某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道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绿道的建设既可以提供人们锻炼、休闲的场所,又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
因此,对于绿道的可行性研究,既具有实际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某地区绿道建设的可行性,探讨其建设的必要性,切实有效的提出可行的建设规划,为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二、绿道的概念和特点绿道是一种特殊的城市休闲设施,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它是由绿色带(如树木、花草等)与道路组成的,绿道既是一种城市景观,也是人们休闲的场所和锻炼的场所,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绿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绿道具有一定的环保功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城市空气,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2. 绿道可以提供人们锻炼、休闲的场所,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
3. 绿道的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性。
三、绿道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绿色环境和休闲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绿道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促进城市生态建设:绿道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3. 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绿道的建设可以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4. 增强城市文化底蕴:绿道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
四、绿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1. 对绿道建设的区域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建设区域的地理、生态、人口等各种情况,分析建设绿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分析资金来源和投入:建设绿道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需要分析建设资金来源和投入的可行性。
3. 制定建设规划和措施:对绿道建设的规划和措施进行制定,包括建设路线、绿化设施、休闲设施等。
4. 进行社会和公众的调查:了解公众对绿道建设的态度和需求,分析绿道建设的社会影响和公众接受度。
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绿道的发展现状及意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绿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城市中的机动车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绿道的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绿地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绿道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同时也能减少城市机动车的使用,减缓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因此,可见绿道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道的可行性分析1.社会意愿:从现实情况来看,人们对于绿色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
城市绿地不足,城市人口密集,人们急需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因此,绿道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需求。
2.技术可行性:绿道建设不涉及高新技术,施工难度不大。
同时,绿道可以利用城市现有的一些空地资源,无需大规模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绿道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能够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提高周边房地产的价值,对城市经济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4.生态环境可行性:绿道是一种绿色环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行性。
绿道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增加绿色空间,改善城市风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综上所述,绿道的可行性是显而易见的。
绿道的建设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因此,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绿道的建设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绿道建设的影响及对策1.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绿道的建设将会对城市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绿道的建设能够增加城市绿地资源,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缓环境污染。
同时,绿道的建设还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观光与旅游。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绿道的建设将会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提高周边房地产的价值。
绿道的建设还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绿道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例如,绿道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占用土地资源,引起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影响城市建设进程。
同时,绿道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会对城市财政造成一定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镇绿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11.2项目提出的理由21.3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21.4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2.1健康绿道概述52.2项目建设背景62.3建设的必要性15第三章建设条件183.1自然条件183.2基础设施223.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其他条件22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244.1建设内容244.2建设规模24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255.1设计依据及相应技术规X255.2功能265.3设计方案27第六章节能减排设计426.1节能设计依据426.2节能原则426.3节能措施436.4结论46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477.1环境影响分析477.2环境评价依据477.3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48 7.4环境保护措施及防治对策50 7.5建议和结论52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558.1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55 8.2建设工期安排55第九章项目组织与管理569.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569.2管理措施56第十章招标方案6110.1招标X围及招标组织形式6110.2招标方式6110.3招投标相关要求62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63 10.5招标备案6310.6项目招标事项基本情况表64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511.1投资估算的依据6511.2投资估算6511.3资金来源6711.4资金使用计划68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6912.1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6912.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7012.3社会评价结论73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7413.1的风险分析7413.2风险规避措施75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7814.1结论7814.2建议78附图:绿道选线定位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市**镇绿道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改建1.1.3项目业主1、企业名称:2、经营住所:3、经营X围:农业企业、农村新型社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项目投资服务;农业保险业务咨询;工程土地平整(以上项目不含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限制和需前置审批的X围);集中试供水(凭卫生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经营)。
4、注册资本:**万元人民币5、法定代表人:1.1.4建设地点**市**镇**村、**村、**村、**社区。
1.1.5建设目的为将**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从2010年起,大力推进健康绿道体系建设,明确了市级区域绿道3年完成的建设目标。
****镇位于**市区域绿道6号(茶马遗风)辐射X 围,是区域绿道的重要节点,**绿道体系的建设对**镇的产业发展、城镇形象以及区域影响力的提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2项目提出的理由1、本项目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需要。
2、本项目是完善交通体系的需要。
3、本项目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1.3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1、**市绿道规划建设导则》;2、《**市绿道系统体总体规划》;3、《**市绿道系统规划》;4、委托方提供的资料;5、其他相关资料。
1.4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1.4.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改建绿道全长20000米,平均宽3.5米,其中:彩色压印水泥砼路面宽2.5米,两侧各有0.5米宽的绿化带。
2、建设规模彩色压印水泥砼路面铺装面积50000平方米,绿化带面积20000平方米,自行车租赁站10个,导视系统20套,驿站10个(一级驿站1个,面积1000平方米;二级驿站4个,面积2400平方米;三级驿站5个,面积250平方米)、绿化带为8000㎡,垃圾桶50个,厕所5座,雨水管网250米,护栏780米,绿篱580米,标识标牌200个,绿亭10座。
1.4.2项目施工进度安排建设期6个月,2011年6月-2011年12月。
1.4.3项目总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300.00万元。
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1123.43万元,占总投资的86.4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14.67万元,占总投资的8.82%,;预备费为61.9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1.4.4资金筹措建设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资金支出。
1.4.5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项目拟在6个月内完成,项目资金使用安排为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使用资金。
1.4.6结论绿道建设综合涉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建筑风貌控制、河流水系保护治理、乡镇村落建设、文化古迹遗址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田园保护、林盘保护等内容,实现绿道景观性、多样性、通达性、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通过完善城乡绿道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承载量,将为**市下一步实现城乡建设规划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背景与必要性、项目规划及建设内容、建设方案、节能减排、环境评价、项目组织管理、项目招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风险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分析与评价,该项目在实施方面是可行的,符合国家政策。
2、本项目建设方案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符合节能的要求。
对项目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
3、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市的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分析表明,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健康绿道概述2.1.1健康绿道涵义1、健康绿道涵义绿道源自发达国家,是一种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空间通道,集合了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于一体的综合功能。
(1)绿廊系统:主要由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构成,是绿道的主体。
(2)人工系统: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
2、**健康绿道涵义根据《**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叙述,**健康绿道是结合**特色、贯通全域城乡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山体、田园、林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以及城镇乡村、历史文化古迹、现代产业园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车旅游的绿色廊道。
2.1.2绿道构成1、发展节点: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等重要游憩空间;2、慢行道: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等非机动车道;3、标识系统:包括标识牌、引导牌和信息牌等标识设施;4、基础设施:包括出入口、停车场、照明等配套设施;5、服务系统:换乘、租售、保安、厕所、小卖部等服务设施。
2.1.3绿道分类1、绿道分为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都市型绿道。
2、绿道分级(1)区域绿道:与城乡绿道相结合,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2)城乡绿道:连接城乡重要功能组团,对城乡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3)社区绿道: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绿道。
其中,**市**镇绿道项目为田园生态型绿道。
2.2项目建设背景2.2.1**市健康绿道建设规划1、**市绿道规划建设导则根据《**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叙述,**市绿道由市级统一规划,贯穿全域的骨干绿道。
**市绿道布局图详见图2-1。
图2-1 **市绿道布局图考虑自然、人文资源的分布特点,总体形成**市绿道“九大主题线”。
(1)1号线主题:****线路总长:约158km骑行时间:8—11小时核心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时尚魅力之都、生态田园之城图2-2 **市绿道1号线布局图(2)2号线主题:****起止点:****镇—****线路总长:约192km骑行时间:10-13小时核心资源:千年古堰、道佛圣地、熊猫故乡、湖光山色图2-3 **市绿道2号线布局图(3)3号线主题:运动挑战起止点:****镇—****镇线路总长:约149km骑行时间:10—12小时核心资源:山地挑战、果林野趣、客家文化图2-4 **市绿道3号线布局图(4)4号线主题:**新生起止点:**社区—**线路总长:约65km骑行时间:3-4小时核心资源:湔江丽景、新貌图2-5 **市绿道4号线布局图(5)5号线主题:水韵田园起止点:绕城高速—线路总长:约184km骑行时间:11—15小时核心资源:精华灌区、农耕文化、多彩苗圃、文明迁徙图2-6 **市康绿道5号线布局图(6)6号线主题:茶马遗风起止点:**河(***城段)—****镇线路总长:约88km骑行时间:4—6小时核心资源:茶马古道、山水古镇、庄园博览图2-7 **市绿道6号线布局图(7)7号线主题:**江岸起止点:**镇—**镇线路总长:约92km骑行时间:4-6小时核心资源:五津水城、南河渔家、金马碧波图2-8 **市绿道7号线布局图(8)8号线主题:锦绣东山起止点:绕城高速—**镇线路总长:约87km骑行时间:4-6小时核心资源:特色田园、现代农庄、东山画廊图2-9 **市绿道8号线布局图(9)9号线主题:XX新城起止点:***镇—线路总长:约102km骑行时间:5-7小时核心资源:生态河畔、产业新城图2-10 **市绿道9号线布局图2、构建绿道体系根据《构建健康绿道体系,推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叙述,为推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市将从2010年起到2012年底,以绿道体系建设为纽带,通过构建串联自然、人文景观等要素的绿色线型开敞空间,使都市公园绿道、滨水游憩绿道、郊野休闲绿道、自然生态绿道、风景名胜绿道等多种绿道空间形式交织形成绿道网络,像“城市绿枝”一样触及城乡每个角落,将中心城区与自然山水林地连接成城乡共融的绿色纽带,并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名木古树、农业观光和风景游憩林地贯通融合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
充分梳理城乡开放空间,确定绿道网络重要节点,合理规划绿道网络体系,构建互通共享的城乡绿色脉络,以绿带(道路两边、河流两岸)串联城市绿岛(块状绿地)、绿舟(楔形绿地)、绿珠(林盘、小游园、小广场、历史文化建筑),形成城乡一体的健康绿道体系。
并从生态、文化、休闲、景观、交通这五个方面来实施“两环一线”“三山一陵”、“两湖四河”、中心城区公园体系、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外环路生态带建设和田园风光保护六大类、140个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形成一线多区、一区多景的景观格局,使“山、水、田、林、城”相互交融,实现“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生态建设目标,初步展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本生态特质。
(1)“两环一线”健康绿道指绕城高速两侧约90公里健康绿道建设,三环路两侧约40公里健康绿道建设,**---**---**快速通道两侧约150公里健康绿道建设。
(2)“三山一陵”生态公园指包括健康绿道、绿化、文化体育及配套设施建设的凤凰山片区和十陵风景区,天回山片区,以大熊猫繁育基地为主体打造生态公园的虎头山片区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