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盐碱地开发种植水稻的可行性及技术措施

盐碱地开发种植水稻的可行性及技术措施

盐碱地开发种植水稻的可行性及技术措施0、引言新源监狱位于新源县境内的哈拉布拉,耕地中有1/3为盐碱地,因此我们开展了盐碱地种稻技术试验。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一套适应盐碱地的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盐碱地水稻种植优势条件1.1水源充足新源监狱农业生产用水来自于伊犁河最大的支流特克斯河,水源充足,利于灌溉,为改良盐碱地实施活水洗碱、以水压碱,以及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保障。

1.2光热资源丰富新源监狱所在地光热资源丰富,4-9月日照时数1700-1800 h,≥10℃有效积温2800-3000℃,无霜期150-170 d,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需求。

1.3砂土和秸秆资源丰富新源监狱盐碱地质地粘重,属于红胶土。

附近砂土资源丰富,可以满足盐碱地压沙改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的需要。

同时,还采用稻草、麦草和其他农作物秸秆进行沤制返田,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2、盐碱地水稻优质高产种植技术措施2.1改造条田平整土地过去新源监狱多为大条田,实践证明这种大条田排水排盐的效果差,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后采取大条田改小条田。

增挖排减渠等措施,显著增强了排水排盐效果。

同时还便于平整土地,适时耕作,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质量。

实践证明,平整质量较好的耕地比平整粗放的耕地脱盐率提高80%,盐斑危害减少15%,保苗率提高40%。

2.2活水洗碱“盐碱随水来,盐碱随水去”,适时掌握好田间的灌水和排水,用流动的水将盐碱带走,降低水田的PH,使水稻正常发育生长。

要做到“三要三保证”,一要有充足的水源,保证适时灌排洗碱,洗离不开水,没有水谈不上洗,洗要适时适度;二要建立高标准的灌排水渠道,保证单灌单排,降低地下水;三要先洗后泡田,保证水田土壤所含盐碱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利用秋翻地春返碱的特点,早春放水洗盐碱,一般将水田浸泡3-4 d后排水,以池水变清PH呈中性为标准。

2.3以水压碱就是在水稻生育期,前期始终保持水层,用地表水压住地下水,阻止盐碱在地表的运动。

水稻耐盐碱新品种培育

水稻耐盐碱新品种培育

水稻耐盐碱新品种培育导言: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贡献。

然而,水稻对盐碱地的适应性较差,限制了其在一些盐碱地区的种植。

因此,培育水稻耐盐碱新品种成为了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水稻耐盐碱新品种培育的意义、目前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水稻耐盐碱新品种培育的意义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对大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具有负面影响。

然而,全球的盐碱地面积广泛,约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7%左右。

如果能够培育出耐盐碱的水稻品种,将极大地拓展水稻的种植区域,增加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安全水平。

此外,水稻耐盐碱新品种的培育也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水稻耐盐碱新品种的研究进展1. 选育耐盐碱水稻的传统方法传统的选育耐盐碱水稻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品种间的杂交,并通过长期的选择和筛选来获得理想的耐盐碱性状。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出耐盐碱的水稻品种,但遗传进展缓慢,周期长,效率低下。

2. 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耐盐碱品种培育中的应用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水稻耐盐碱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CRISPR/Cas9技术可以针对特定基因进行精确的编辑,从而增强水稻对盐碱逆境的抵抗能力。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快速培育出耐盐碱的水稻品种,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区和环境条件进行定向编辑,实现精准选育。

3. 生理和遗传研究的突破水稻耐盐碱品种培育不仅依赖于基因编辑技术,也离不开对水稻耐盐碱机制的深入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探索水稻对盐碱逆境的生理反应和遗传调控机制,发现了一些关键基因和途径。

这些研究为培育耐盐碱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水稻耐盐碱新品种培育的未来发展方向1. 多基因联合编辑技术的应用水稻对盐碱逆境的抵抗能力受多个基因的调控,因此,单基因编辑的效果有限。

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利用多基因联合编辑技术,使水稻同时具有多种耐盐碱性状,以提高水稻的整体抵抗能力。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重计, 可用 鲜鸡 蛋代替 , 以鲜鸡 蛋放人 溶 液 中露 出
l 硬 币 大 小 即 为适 宜 。 元
培技 术经历 了数 次变革 ,每 次变革 都促 使水 稻生
产 获 得 突 破 性 进 展 。 此 , 入 开 发 和 积 极 推 , 滨 因 深
1 . 浸种 最常用 的方 法是 把种 子装入 透水 性 .3 2
0o .N1 4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任 永 泉 ,孙 久 红
( 辽 宁省 盐 碱 地 利 用研 究 所 , 宁 盘 锦 14 1 1 辽 200
2 盘 山县 太 平 镇 农 科 站 , 宁 盘 锦 1 4 0 辽 2 1 0)
1 旱育壮秧技术
选择高产 、 质 、 病性好 、 优 抗 生育 期 适宜 的耐 盐碱 品种 。 采用 隔离层 旱育秧 技术 培育壮 秧 。 注重
进行 催芽 。 先保持 3 ~ 2 c高温 破胸 2 ~ 0 h 首 0 3 I C 0 3 ,
然后 把温 度控 制在 2 ℃左 右催 芽 , 长 l 2 n l 5 芽 ~ l n 为 限 , 种 前摊开 晾芽 6 8 h 播 ~ 。 13 配制营 养土 . 选择 无 盐碱 、 病 菌 、 无 无虫 卵 、 草籽 的肥沃 无
好 的编 织袋 内或 浸种 专用 网袋 内 ,浸入 1 I 8 c 左 = 右 的清水 中 4 6 d - 。
海盐 碱地水 稻高 产栽培 技术是 非常 必要 的 ,特 别
是我 国北方 滨海 稻区 , 重要 的商 品粮生 产基地 , 为
稻米 品质优 良 , 国内外市场 竞 争力很 强 , 发并 在 开 推广 应用滨 海盐碱 地水 稻高产 栽培技 术 对其粮 食

盐碱地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论文

盐碱地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论文

盐碱地水稻高产种植技术[摘要] 根据水稻的生物学特性及锦州市盐碱地水稻种植现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盐碱地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关键词]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锦州市水稻种植区大都分布在低洼盐碱地带。

近年来,随着海水倒灌现象的不断加重,水稻种植区土壤盐碱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我们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盐碱地稻田盐分的发展运动规律,总结出盐碱地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一、培肥地力主要措施有增施农家肥、秋季深翻、施用腐植酸肥料、秸秆腐熟还田等。

品种选择应选择适合本地的抗盐碱优良品种。

主要有盐丰47、盘锦一号、盘锦二号等。

二、苗床管理播种前将床土ph调整到5.5左右。

可用酸水调节。

方法是将少量硫酸慢慢的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均匀后浇撒到苗床上,使床土在1~2d内ph调整到5.5~6.5之间。

也可用水稻床土调节剂调节ph,具体方法见各厂家的使用说明书。

三、移栽前洗碱一般盐碱地稻田深层土壤含盐量都较高,具有周期返盐碱的规律:每年的水稻生产季节由于灌溉的作用,土壤含盐量降低,;但经过冬春干田期的土壤水分蒸发,深层土壤盐分很快返回地表,使淡化了的耕层土壤含盐量又上升。

所以稻田盐碱不论轻重,每革都要认真进行泡田洗碱,把耕层土壤含盐量降到最低限度。

方法是插秧前泡田整地时,将土壤中盐碱充分溶解,及时排掉泡用水。

反复2次效果较好。

四、科学施用氮肥1.选用合适的氮肥种类尿素在分解时会造成局部强碱性反应,氯化铵能使土壤盐分加重,所以盐碱地水稻田施用氮肥应以硫酸铵和碳酸氢铵为主。

2.缓青期禁止追肥稻苗返青时已受盐碱危害,不要追肥,待缓苗结束后正常管理。

五、缓苗期管理水稻插秧缓苗期耐盐临界浓度为土壤含盐0.1%,当土壤含盐达到0.15%时即导致秧苗受害。

受害秧苗表现为返青迟缓,发根差,新根少,叶片呈浅黄绿色,个别田块植株发红,心叶有萎蔫现象,并从底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管理上增加水量,经2~4d大水后,池面保持5~6cm水层。

六、中期水分管理1.水量管理(1)分蘖期浅水管理。

新改良技术: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亩产千斤

新改良技术: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亩产千斤

新改良技术: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亩产千斤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盐碱地的改造,让这个不适合生产的土地变成良田如今已经实现了吉林省的示范基地已经做到了。

眼下正值水稻抽穗期,在吉林省前郭县500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里,200多名远道而来的种植户对眼前郁郁葱葱的水稻赞叹不已。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带领团队,研发出最新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将脱盐、洗盐时间缩短到1~2年,不但大幅降低了改良成本,缩短了改良周期,而且改良当年就获得高产。

2016年吉林、黑龙江等
地测产数据表明,改良当年产量普遍达到亩产千斤以上。

现场可以看到,该基地部分采用传统方法改良土地种植的水稻成活率低、分蘖数少、植株矮小、抽穗速度慢,水稻预期产量不容乐观,甚至可能绝产。

这与改良示范田郁郁葱葱的水稻长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缓控释技术、抗盐碱功能性材料技术、盐碱土专用种子处理技术等,并结合沟渠设计、土地平整、秸秆腐熟还田、土壤培肥等配套措施,不仅使作物在全生育期提高综合抗盐碱性能,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胡树文说。

该团队2016年开始在吉林省大安市的2000亩重度盐碱地进行改
良示范,经过1年的改良,今年的水稻长势更加喜人,亩产将稳定在千斤以上。

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技术措施

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技术措施

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技术措施一、水稻育苗在水稻育苗期间由于盐碱地区土壤PH值很高,不能满足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要求,需要把PH值降下来,防止水稻苗期生病,育出健壮秧苗,保证大田生产需要。

1、育苗地的建设苗床要选择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苗床之间再挖出30~50厘米的排水沟,床面要高出地面10~20厘米,并用客土及农家肥混拌施于苗床地表培肥地力。

通过挖沟筑高台,可以降低苗床水位,防止床面出现返碱现象,通过施用有机肥,在培肥地力的同时,又起到中和土壤酸碱度,降低PH值的作用。

2、选择良种盐碱地区种稻要选择耐盐、耐碱性较强、有较好抗病性的的品种,且生育期不能过长。

3、物资准备(1)工业浓硫酸。

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水田需要准备工业浓硫酸50公斤,主要用于床土调酸使用。

(2)腐熟的有机肥。

一般每规格在60米×6.4米的苗床需要腐熟农家肥3~4立方米。

(3)每苗床360平需生物菌肥20-40公斤拌苗床土施用。

4、配制床土(1)配制酸化土小样。

将过筛的床土与农家肥按3:1的比例进行混拌后堆成梯形长条堆。

取一定数量的床土围成一个圆型坑,将硫酸(每苗床大约使用100公斤)倒入其中,硫酸与土壤接触后,会变成黑色糊状,并产生大量水蒸气,一定要进行搅拌,等到床土变成黑色块状时,将其堆起,酸化土小样即制作完成,用塑料布将其盖严待用。

注意: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前一定要穿好防护用具,包括口罩、橡胶手套及护目镜等,调酸过程中不要让硫酸溅到衣物及皮肤上,如有硫酸溅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到医院治疗。

(2)研磨化肥。

将硫酸铵、二铵、硫酸钾按每栋大棚30、30、15公斤的使用量用粉碎机粉成粉状待用。

(3)配制床土。

酸化土小样闷1~2天以后将其和粉碎好的化肥一同扬于床土堆上,混拌均匀并过筛,堆好盖严备用。

二、本田管理1、农田水利建设水田建设要有完善的灌排水系统,要做到灌、排自如才能种好水稻并获得高产。

在保证充足灌溉条件的同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充分满足泡田洗碱需要,是水稻高产的必要条件。

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探讨

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探讨

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探讨盐碱地是指土壤盐碱度较高的土地,通常不适宜用于农业生产。

我国盐碱地面积广阔,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盐碱地改良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海水稻”种植技术应运而生,被认为是一种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希望能为盐碱地的治理和农作物种植提供一些参考。

一、盐碱地改良措施1. 土壤改良盐碱地的土壤盐碱度高,通常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石灰化、石膏改良、有机质施用等。

石灰化是通过施用石灰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提高土壤的碱性,减少土壤盐碱度。

石膏改良则是通过施用石膏来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有机质施用则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这些土壤改良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盐碱地的盐碱度,提高土壤的适宜度,为后续的农作物种植创造条件。

2. 排水排盐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高,需要通过排水排盐来降低土壤盐分。

盐碱地一般集水不易排水不畅,导致盐分积聚。

改善排水状况是排盐的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修建排水沟、设置排水管道等方式,改善盐碱地的排水条件,降低土壤盐分。

在排水的还可以适当进行盐分冲洗,将土壤中的盐分冲刷掉。

3. 植被恢复盐碱地的植被覆盖度低,土壤裸露,也会导致土壤盐碱度升高。

对盐碱地进行植被恢复也是一种改良措施。

可以通过种植耐盐植物、建设人工林等方式,增加盐碱地的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的风蚀侵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二、“海水稻”种植技术“海水稻”是一种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品种,它具有很高的耐盐碱能力,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的理想水稻品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具体内容。

1. 品种选择在种植“海水稻”前,首先需要对品种进行选择。

目前有许多具有较强抗盐碱性能的水稻品种,例如南海一号、珠江稻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并且产量稳定,是在盐碱地上种植的理想品种。

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探讨

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探讨

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探讨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过高,使土壤失去良好的耕作条件的一种土地类型。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不当的耕作管理,盐碱地的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业生产。

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的探讨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盐碱地改良措施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

物理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排水和改良土壤结构。

由于盐碱地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的积聚,土壤的水分渗透能力较差,导致土壤排水不畅,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进行排水工程是物理改良的主要手段。

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也可以提高盐碱地的耕作条件。

化学改良措施主要包括追肥和石膏施用。

盐碱地中由于离子的影响,土壤的蓄肥能力较差,因此需要通过追肥的方式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而石膏施用可以通过与土壤中的钙离子结合,减少土壤中的钠离子和碱性物质,从而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生物改良措施主要包括进行盐碱地适应性农作物的种植和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

适应性农作物是指具有耐盐碱特性的作物,在盐碱地中能够正常生长和产量较高的作物。

在盐碱地改良中,种植适应性农作物是提高盐碱地利用价值的一项重要措施。

而土壤改良则是通过引入土壤微生物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方式,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盐碱地的耕作条件。

“海水稻”种植技术是一种利用含盐灌溉水种植作物的技术。

在传统的农田中,使用淡水进行灌溉,而在“海水稻”种植技术中,使用的是含盐的海水。

相比传统灌溉方式,“海水稻”种植技术具有以下优势:节约淡水资源,解决了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能够利用盐碱地进行种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海水稻”具有一定的抗盐碱特性,能够在含盐环境中生长,增加了盐碱地的种植品种选择空间。

盐碱地改良措施与“海水稻”种植技术的探讨是解决盐碱地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的改良措施,可以改善盐碱地的耕作条件;而通过“海水稻”种植技术,可以利用含盐灌溉水种植作物,解决淡水资源短缺和增加盐碱地的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碱 地 水稻种植 技术
口 李 伟 华 我 国 的盐 碱 地 具 有 分 布 广 、 面 积 大等特点 . 近几年来 , 由于 我 国农 业 的 发展 。 我 国耕 地 资 源 已 经 全 面 挖 掘 , 所 以, 盐 碱 地 得 到 了一 定 的 关 注 , 怎 样 挖 掘盐碱地 的利用潜力 、 让它变成 良田 , 已 经 变 为 我 国 的 当 务 之 急 。故 为 了 可 以 更 好 地 运 用 盐 碱 地 种 植 水 稻 ,本 文 主 要 对 盐 碱 地 水 稻 的种 植 技 术 开 展 讨 论。 1盐碱 地 的 特性 我 国 的盐 碱 地 不 少 .其 中黑 龙 江 省 的盐 碱 地 耕 地 面积 就 接 近 7 0 0万 亩, 具有 p H值 高 ( 8 ~ 9 ) , 含碱性 强 、 苏 打种 类多 . 通 透性 差 、 土壤 粘重 、 土 壤 冷浆 、 养 分释 放慢 、 有 机质 含量低 、 土 壤 基 础 肥 力 低 等 特 性 。 因为 它 自身 的 这 些 特 性 ,决 定 了 其 不 适 合 用 于 水 稻
用。
的不 同 生 长 期 ,需 要 的水 量 也 是 各 不 相 同的 . 时少 时多 . 所以。 针 对 水 稻 的 需 水量 . 应 该遵循 “ 多排少 补 ” 的 原 则 开展排 灌 , 如: 在插 秧到完 熟期 内 , 水 田切勿断水 , 更 禁止重晒水 田, 此 时 期 水 需 求 量 较 大 。 这 就 需 要 良好 的排 水 系 统 .不 但 可 以 全 面 满 足 泡 田洗 碱 需 要. 还可 以做到 排 、 灌 自如 。 为 水 稻 高 产 给予 一 定 的条 件 。 5 . 2放 水 泡 田 、 降 低 盐 碱 性 。 我 们 说 的开 发 其 栽 培 水 稻 ,就 是 把 土 壤 中 的 盐 碱 性 减 少 ,可 以保 证 水 稻 自然 生 长 。当 中放 水 泡 田就 是 一 个 实 用 有 效 的 方法 。 放 水 泡 田应 该 有较 长 的 时 间 , 通常应 3 - 4天 。 由 于 土壤 盐分 溶 解 于 水 需 要 有 一 个 时 间过 程 .时 间越 长 溶
3 . 2采 选 轻 盐 碱 性 或 中 性 土 作 为 床 土 。在 育 苗地 、 品种 采选 之 后 , 应 该
的种植。 可 是 为 了改 变 此 种 状 况 , 我 国 从8 O年 代 开 始 , 就 已 经 投 入 了大 量 资 金 ,开 展 实 验 与 研 究 。通 过 多年 的 努 力。 已 经 有 明显 效 果 , 水 稻 产 量 已 经 能 达到 每亩 4 0 0 ~ 5 0 0 k g 。所 以我们 可 以 看 出. 改 良它 . 对 我 国 的农 业 生产 具 有 极其关键的意义 。 2盐 碱 地 水 稻种 植 技 术 2 . 1 采 选 其 品种 。 其 所 要 种植 的 品 种 应 该 可 以符 合 耐 碱 性 较 强 、 耐盐 、 有 较 好 抗 病 性 等 要 求 ,其 中 如 :松 粳 1 号、 绥粳 1 号 、 合江 2 2号 、 东农 4 1 5 、 寒九 蘖 多、 生育旺盛 、 抗 逆性强 、 白根 多 、 产 量 高等特点 。 所以 , 它 们是 第 一 可 精 选 的 耐盐碱品种。 2 . 2提 前 准 备 好 所 需 物 资 。 在 育 苗 前, 应该 提前准备所用 物资 , 以备 不 时 之 需。 一 是 有 机 肥 的准 备 。 应 该 准 备 够 用 的 腐 熟 的有 机 肥 , 通 常条 件 下 , 倘 若 根 据每 栋大 棚 的规格 为 6 O米 x 6 . 4米 计 算 。应 该 需 要 腐 熟 农 家 肥 3 ~ 4立 方 米。 二 是 对 工 业 浓 硫 酸 的准 备 。 因 为其 盐 碱 性 非 常 强 ,为 了 减 少 床 土 的盐 碱 性 , 运 用 工 业 浓 硫 酸 开 展调 酸 。 需 求 量 通 常是 每公 顷 水 田 5 O公 斤 。 3水 稻 育 苗
解的盐分越多。 5 - 3 适 当施 肥 。 它 的水 稻 施 肥 要 按 照 增 施 有 机 肥 为 主 ,合 理 控 制 化肥 施 用量 . 深层 施肥 , 少 量 多次 等 原 则 开 展 施用。 这 是 由于 其 盐 性 偏 重 , 施 用 的 化 肥 量 切 勿 太 多 ,而 且 其 氮 的挥 发 损 失 比 中性 土 壤 大 , 相 对 比较 。 深层 施 肥 效 果 应 该 好 于 浅 层 施 肥 .并 且 要 分 次 施 肥, 做到少量多次 。 5 . 4培 肥 地 力 。水 稻 收 获 后 , 也 必 须 开 展 稻 田护 理 。 落实秸秆还 田, 培 肥 地 力 。如 此 不 仅 可 以便 于增 加 土 壤 有 机质含量 、 提升土壤理化性质 . 还 能 够 提 高 土 壤 肥 力 , 让 低 产 田 变 为 高 产
非 常 慎 重 的一 项 工 作 就 是 对 床 土 的 采 选, 在采选床土时 , 尽 可 能 采 选 轻 盐 碱 性 或 中性 的 。同 时 床 土 中必 须 施 用 一 些肥料 。 以利于降低盐碱性 、 提 高 床 土
肥力 。 3 _ 3 通风炼苗 。 为 了 推 动 稻 苗 茁 壮
3 . 1 育苗地的采选 。 育 苗 地 的采 选 也是它增产 、 育 壮 秧 的关 键 环 节 之 一 , 切 勿 忽 略 。不 同 的 区 域 对 育 苗 地 的要 求也是不 同的 , 切忌一概 而论 , 应 该 做 到 因地 制 宜 。 如 : 北 部 区域 , 苗 床 应 该 采 选 设 在 地 势 较 高 的 地 方 ,且 棚 与棚 之间再挖 出 3 O ~ 5 0厘 米 的排 水 ,床 面 应 高 出地 面 l 0 ~ 2 O厘 米 ;可 是 西 部 区 域就有一些 不同 , 因为 西 部 风 沙 不 少 , 通常运 用地下床 ( 地下 1 0 c m) , 如 此 方 可 有 利 于保 墒 保 温 。可 是 不 管 采 选 什 么 地 带 作 为 育 苗 地 。均 应 该 施 用 有 机 肥 , 以起 到 增 强 土 壤 、培 肥 地 力 的 基 础、 降低 P H值 、 中 和 土 壤 酸 碱 度 等 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