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孝感为什么要放走广水

孝感为什么要放走广水

孝感为什么要放走广水今年9月,湖北省的孝感市发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将进行一次“放走广水”活动,将大量的污水排放入湖北汉江,改善孝感环境污染情况。

这一举措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人不明白孝感市为什么要放走广水,本文将以此为话题,阐述孝感市放走广水的重要意义及其细节。

首先,孝感市放走广水可以减少地方污染。

孝感市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这也导致当地的环境污染水平不断提高。

污染的源头是当地的部分工业园区,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氨、氮等有毒物质,大量的污染物最终下沉到地下水,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地表水质,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通过放走广水,可以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排放入湖北汉江,从而减少地方污染,起到改善当地环境污染的作用。

其次,孝感市放走广水还可以节省当地水资源。

孝感市地处边缘地区,水资源短缺,居民的饮水要求一直以来都是孝感市的重要关注问题。

放走广水有助于节约当地的水资源,弥补水资源的缺口。

汉江流域较为广阔,放走广水可以减少当地水资源的枯竭,节约水资源的利用。

此外,孝感放走广水还能够调节汉江的水位,维持汉江和湖北省的水环境平衡。

汉江流域位于湖北省境内,流域面积广阔,近年来出现了流域水环境失衡的情况,水位持续降低,缩短汉江本身的灌溉距离。

孝感市放走广水可以缓解汉江流域的水位,有助于在全行汉江流域内保持水环境的平衡。

综上所述,孝感市放走广水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节约水资源,调节汉江的水位,维持汉江和湖北省的水环境平衡。

同时,在放走广水过程中,孝感市还必须配备充足的技术设施,加强工程管理,密切监测污染物的变化情况,确保活动的安全可持续性。

以上为“孝感为什么要放走广水”的论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深入理解孝感市放走广水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改善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孝感市放走广水,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环境污染,还能够减轻全行汉江流域的水位,维持水环境的平衡,为湖北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力发电和工业生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力发电和工业生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力发电和工业生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3.11.04•【字号】鄂价环资规[2013]186号•【施行日期】2013.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力发电和工业生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鄂价环资规〔2013〕186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物价局、财政局和水利(水务、水电)局:为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推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29号)及《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鄂发〔2011〕1号)和《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5号)等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调整我省水力发电和工业生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水力发电地表水水资源费标准为0.005元/千瓦时。

二、工业生产取用地表水水资源费标准为0.15元/立方米。

三、除上述两类以外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我省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征收对象、征收权限、计征方法、收费管理及有关事项的规定仍按《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费〔2009〕168号)和《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水利厅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鄂财综规〔2009〕7号)文件精神执行。

四、本通知规定自2013年12月1日起执行。

各地要切实做好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及衔接工作,保证此项价格政策得到平稳、有序执行。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21修正)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21修正)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21修正)【发文字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00号【发布部门】湖北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29【实施日期】2021.09.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1992年3月14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7月21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5年9月23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12月1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2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9年11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21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集中修改涉及长江保护法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第三章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第四章水资源配置和节约用水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地理真题(Word版,含解析)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地理真题(Word版,含解析)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2021年3月23日,台湾运输船“长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后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船身(30.01°N,32.52°E)卡在河堤之间,导致双向航道堵塞。

据此回答1~2题。

苏伊士运河是()A.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C.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D. 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2.2021年3月23日,台湾运输船“长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后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船身(30.01°N,32.52°E)卡在河堤之间,导致双向航道堵塞。

据此回答1~2题。

“长赐”号搁浅点最有可能位于()A. 甲B. 乙C. 丙D. 丁3.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14.1178亿。

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变化折线图,回答3~5题。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之日,地球大致运行到如图中的()A. ①段B. ②段C. ③段D. ④段4.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14.1178亿。

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变化折线图,回答3~5题。

第三次人口普查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主要原因是()A. 出国人口增加B. 人口死亡率增加C. 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D.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5.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14.1178亿。

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变化折线图,回答3~5题。

折线图反映出我国人口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持续增长,其中增长速度最为缓慢的时段是()A. 1953年~1964年B. 1982年~1990年C. 2000年~2010年D. 2010年~2020年6.如图为我国某高铁线路简图,该高铁全长2252公里,是目前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

读图回答6~8题。

该高铁沿途没有经过的省会城市是()A. 南昌B. 长沙C. 武汉D. 贵阳7.如图为我国某高铁线路简图,该高铁全长2252公里,是目前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

2011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

2011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精神,抢抓重大机遇,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认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一)全省水利面临的新形势。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水利建设成就巨大,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水利大省。

水利为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水利有优势,也有忧患,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全省防洪薄弱环节突出,长江、汉江防洪保护圈没有完全形成,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湖泊堤防基础差,分蓄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滞后,水库涵闸泵站病险多,洪涝灾害依然是我省的心腹大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严峻,水资源供给矛盾依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农田灌排体系不全,灌排设施老化失修,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和排涝标准明显偏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依然是影响我省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水利设施薄弱依然是我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防洪、供水、粮食安全乃至经济、生态、国家安全。

我省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抢抓重大政策机遇,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水利工作科学定位、统筹谋划、全面部署,凝聚全社会力量,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09.06.09•【字号】鄂价费[2009]168号•【施行日期】2009.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费〔2009〕168号)各市、州、县物价局、财政局、水利(水务、水电)局:为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可持续利用,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和《《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85号)及《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8]79号)的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我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征收范围及对象(一)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利用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电站等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二)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家庭生活、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年取用地表水水量在3000立方米以下、取用地下水水量在1500立方米以下的取水免征水资源费。

对农业生产取用水目前暂不征收水资源费。

(三)其他不需申领取水许可证,并免征水资源费的情形按《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第四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执行。

二、征收权限按照《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5号)第三条的规定,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取水审批权限负责征收。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试行)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试行)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试行)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06.05.19•【字号】鄂价费[2006]96号•【施行日期】2006.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试行)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费〔2006〕96号)各市、州、县物价局、财政局、水利局:为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国办发[2004]36号)、《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鄂政办发[2005]98号)、《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85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规定,经省政府同意,决定调整全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征收范围及对象(一)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利用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电站等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二)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家庭生活、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年取用地表水水量在3000立方米以下、地下水水量在1500立方米以下的取水免征水资源费。

对农业生产取用水目前暂不征收水资源费。

(三)其他不需申领取水许可证,并免征水资源费的情形按《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第四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执行。

湖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湖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总 则 法 律法 规 对流 域管 理 机构 管 理 权 限 有 特殊 规
第 二章 第 三章 第 四章 第 五章 第 六章 第 七章
管 辖 权 限 和 范 围 定 的

从 其规定

取水 许 可 的 实 施 第 三条
县 级 以 上 人 民 政府 水 行政 主 管部 门

以 水定
协调

建设节 水 型 社会


根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需



量水 而 行

因水 制 宜

全 面 提髙 水 资 源 利 用

水法



取 水许 可 和 水 资 源 费 征 收管 理 条 例

效率
支撑经济社会 可持续 发展
湖 北 省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和 国 水 法
取水许可 实 行分级审 批 部 门 负 责审 批并发放 取水许 可证
。 。
流 域管理 机构 审 批 权 限 以 下 的下 列 取水 由 省 第 七 条
人 民 政府 水行政 主 管 部 门 负 责 审批并 发 放 取 水 许 可 证 可证
: 一
下列 情形 不需要 申 请 领取 取水许
责水 资 源 费 的
第 第



总 则
征收

管理和监督

第 四条
取水 许可 和 水 资 源 费 征 收 工 作应 当



为 了 规范 取用 水行 为

加 强 取 用 水 按照 规 范 透 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简介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4位。

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武汉市。

宜昌市、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湖北省的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水力资源居中国第4位,地表水体积占中国第10位。

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

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与源出边境山地的众多河流,共同汇注长江。

省内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万多公里。

湖北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35.9亿立方米,折合深度为557.3毫米。

其中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006亿立方米。

其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其趋势是由南向北,由东、西向江汉平原腹地、由山区向平原逐渐减少。

此外,全省过境容水量约有6338亿立方米,因而有丰富径流量可供调蓄利用。

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达3308.1万千瓦。

省境淡水湖泊众多,有“千湖省”之称,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洪湖、梁子湖面积均在200平方公里以上。

省内浅层地下水储藏量丰富,估计为265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约每年为355.7亿立方米,略等于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36%。

地下水水质清洁,储量稳定。

我们来看看湖北省的降水情况
湖北年平均降水量1180毫米,折合降水量2193亿立方米。

由于受水汽来向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

这样就导致有的地方发洪水了,有的地方放还是干旱天气。

从河流、湖泊、水库的分布和多少来看湖北的水资源情况。

一.河流
湖北河流众多。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并有洞庭湖的湘、资、沅(yuan第二声)、澧(li第三声)四水和汉江汇入干流。

省内中小河流密如蛛网,河长1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0条,河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700多条。

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228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

二.湖泊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

但由于过度围湖填湖,使湖泊面积普遍缩小,不少中小湖泊完全消亡。

据统计:目前该区域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为958个,比上世纪50年代的1106个略有减少。

但现存的湖泊面积为2438.6平方千米,只有上世纪50年代的34%。

湖北全省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为217个,比上世纪50年代的522个减少了一大半。

三.水库
据统计:湖北现有各类水库5838座(已减至5825座),总数位居全国第五,是全国的水库大省。

其中,大型和中型水库的座数分别为53座和234座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三。

小(一)型水库1084座,小(二)型水库4465座。

全省水库承雨面积5.9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自然面积的32%,总库容260亿立方米。

根据我的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湖北省境内水系发达,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无疑是一个丰水省份。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所谓湖北水多,实际上是过境客水量大,加上特殊气候原因造成湖北降雨多集中在每年4到9月,导致这些过境客水及降水大多以洪水的形式流失。

湖北年平均入境水量为6355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干流4149亿立方米,洞庭湖水系1855亿立方米,汉水331亿立方米;湖北年平均出境水量为7310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干流出境7289亿立方米。

显然,湖北缺乏水。

据统计:湖北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3.5%,列第10位,人均占有量为1731立方米,列第17位,只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73%,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警戒线。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湖北省的水资源所存在的问题:
我在网上查到了一份2011年3月21日湖北省正式发布的《2010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公报》显示,尽管“千湖之省”湖北省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但干旱缺水问题同样日益突出,水生态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中小河流湖泊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公报》,2010年湖北省降水偏丰,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268.72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22.5%。

但是偏多的降水却带来了地表水水质比往年略有下降的结果。

2010年全省地表水监测河流总长8385.5公里,其中劣于三类的河流占到了总评价河长的22.8%.2010年全年期共评价26个湖泊,评价面积1552平方公里,其中劣于三类水的湖泊共有15个,评价面积占到了总评价面积的51.6%。

其主要污染物包括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

湖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难以控制,而国家目前尚无法律法规限定农业面源污染截污方式,因此大量降水容易将农业污染物直接冲入水体。

据统计,2010年湖北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9.62亿吨,废污水入河量为34.74亿吨。

不过,得益于水资源丰富,水体自净能力强,湖北水功能区达标率为52.4%,高于42%的全国平均水平。

关于湖北省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我举武汉的东湖为例吧。

我们来看一下东湖。

(照片三张)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城区,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是西湖的六倍那么大,但是收入却不及西湖收入的十分之一。

(照片武汉东湖10万斤鱼因污染死亡。

)东湖每年的旅游收入大概是四千万,但是治理污染已经花费十几个亿了。

东湖的水质为劣五类,劣五类是个什么概念呢,劣五类的水质人体不宜直接接触。

而在用水方面,湖北尽管总体上供水充足,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上气候变化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湖北部分时段、部分区域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即降水集中时,洪涝为患,降水较少时,局部地方干旱缺水。

在这种形势下,提高用水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据统计,2010年湖北省年人均用水量473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28立方米,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166立方米,这一指标高居全国第五。

这也表示湖北省在用水方式上较为粗放,应进一步提高节水意识。

湖北省为了缓解水资源现状所采取的措施
湖北省将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在水质性缺水地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在资源性缺水地区,积极推进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

同时开展“百河(湖)保护行动”,一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为重点,全力推进洪湖、梁子湖等重点水体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

在制度措施上,湖北将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度和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

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考核的结果将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