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前的树》教案

【教材依据】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第四篇,自读课文。

【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精神为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活动为中心,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语文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设计理念] 坚持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的培养,渗透职业教育。[教材分析]

《窗前的树》是当代女作家张抗抗的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排在散文单元的末尾,不仅语言美,情感美,而且结构也美。文章开篇点名了主角—窗前的洋槐;接着一次写了洋槐春夏秋冬的四时的姿态,作者用她的生花妙笔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生活中极为普通的洋槐树,但作者与它为邻,满是欣赏。于是,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那么,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那将是一件美妙无穷的事情。

[学情分析] 本节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的年龄在16---18岁之间。因为是职高学生,所以学生普遍基础差,语文水平一般。但学生总体课堂纪律良好,能认真听讲。该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以下能力:遇到生字生词能自己通过工具书解决;初中接触过状物散文;能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初步读懂散文;对散文有一定认识和见解;能够通过网络等搜寻积累资料,

能制作简单的p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赏心悦目、撩人心魄、生机勃发、衰而复荣、败而复兴、无言以对”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掌握总分式结构的特点,理清思路。

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领会洋槐树的形态美,欣赏文章的结构美。

2、讨论总结表达技巧,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体味文章语言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作者借洋槐寄寓的情感,欣赏文章的情感美。

2、培养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

【教学重点】学习并鉴赏文章的语言、情感、结构之美,领会并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难点】领会借物抒怀的手法。

【教学方法】《窗前的树》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状物散文,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生成探究法”、“分组协作讨论法”、“点拨法”等教法,以学生自读自品为主,通过圈画并分析关键语句,来鉴赏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同时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更深层面探究散文的主旨,理解其中所折射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感悟作品的情感美。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做好有效的课前预习,做好分工协作,筛选有效信息,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适当点拨,提升认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各组分工协作

第一组任务:运用网络查阅有关作者张抗抗的资料(;通过查词典掌握“赏心悦目、撩人心魄、生机勃发、衰而复荣、败而复兴、无言以对”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第二组任务: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理解本文总分式结构和横向思路,欣赏文章“充满建筑学的匀称比例”的结构美;

第三组任务:找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明确其表达技巧,从而欣赏文章的语言美;第四组任务:找出作者用生花妙笔充分展露洋槐的形态美的句子,体味作者与洋槐树之间的“神秘的默契”,根据课后第二题、第三题,体味文章的情感美。(让学生在个人完成、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二、教师做好多媒体教学课件,适时点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语设计

本单元,我们从那“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我的空中楼阁》一路走来,到达了西藏阿里,遥望了那传说中的《离太阳最近的树》,听到了近代环保之父的呼唤—《象山那样思考》,认识了了人类的无知悲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一棵树——一棵生长在张抗抗窗前的洋槐树,看看这棵树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出示洋槐树图片,点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由第一组同学展示搜集的资料,教师点拨。)

张抗抗,女,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当代女作家。祖籍广东新会,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6年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黑龙江国营农场)上山

下乡八年,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当过农工、砖厂工人、通讯员、报道员、创作员等。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毕业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2009年11月13日,被聘为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以上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并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出示幻灯片做小结归纳。)4、重点词语(小组学生负责交流,老师指点,课后能独立完成第一题即可)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美。(第二组完成)

第一部分(1-4):总起——窗前的槐树。

第二部分(5-12):分写——四季的槐树

第三部分(13-14):总结——窗前的槐树

教师小结:课文开篇即点名了文章的主角——窗前的洋槐,接着依次写了洋槐春香秋冬的四时姿态,结尾小结。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脉络。如此简洁明晰的思路,正如苏联著名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说过的“散文英充满建筑学的匀称比例”。

四、从探究写作技巧入手,欣赏文章的语言美(第三组完成)

1、探究讨论:文章的语言很美,你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句子么?能说出语言美在何处么?

2、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并进行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