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促炎、抗炎介质在创、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及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促炎、抗炎介质在创、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及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促炎、抗炎介质在创、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及脓毒症发生发展
中的作用
于燕;杨红明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8)004
【摘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MARS)均是引起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基础.了解促炎介质与抗炎介质在创、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及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治疗,改善预后.笔者对此做一简要综述.
【总页数】2页(P312-313)
【作者】于燕;杨红明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全军烧伤研究所,北京,100037;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全军烧伤研究所,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6.54
【相关文献】
1.烧伤后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从机制到临床治疗 [J], 李俊聪;姚咏明;杨红明
2.促炎及抗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作用 [J], 吴荣谦;宋旭华;徐迎新;孟宪钧
3.幼儿特重度烧伤伴烧伤创面脓毒症、创周蜂窝组织炎一例 [J], 王良喜;孙曙光;王

4.脓毒症患者联合使用前列腺素E1的疗效及对促炎及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 [J], 蔡金亮;谢文杰;罗建芬;余庆华;黄裕鹏;王美力
5.烧伤与脓毒症的促炎和抑炎反应在靶向治疗中的价值 [J], 黄涵柽;曹俊;文航华;汪普求;张希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面脓毒症名词解释

创面脓毒症名词解释

创面脓毒症名词解释《创面脓毒症(篇一)》咱们今天来说说创面脓毒症这个事儿。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就像一个小小的蛀虫能把一棵大树慢慢掏空一样,创面脓毒症能把一个人的健康给折腾得够呛。

创面脓毒症呢,它和普通的伤口感染可不一样。

普通的伤口感染可能就是伤口有点红肿、疼,就像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有点发炎,抹点药水过几天就好了。

可创面脓毒症就像是一场更凶猛的“暴风雨”袭击了伤口。

这时候的创面啊,就像一个被恶魔入侵的小世界。

病菌在创面上大量地繁殖,它们就像一群强盗,在伤口里横冲直撞。

这些病菌产生的毒素就像是强盗放的火,在身体里到处乱窜。

身体的反应可就大了,人可能会发烧,就像身体里燃起了一把火,热得难受。

还可能会觉得特别虚弱,就好像被抽干了力气一样,连走路都觉得费劲,就像背着重重的石头。

而且啊,创面脓毒症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呢。

它就像一个邪恶的源头,把毒素通过血液这个“河流”,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比如说肝脏,本来肝脏就像一个勤劳的工厂,在身体里解毒、合成各种有用的东西。

可这时候,被创面脓毒症带来的毒素一搅和,就像工厂里进了捣乱的坏蛋,肝脏的工作就乱套了。

肾脏也是,肾脏像个过滤器,本来好好地过滤身体里的废物,现在被这些毒素影响,也没法好好工作了。

那这创面脓毒症是怎么来的呢?很多时候是因为创面太大了,就像一个大大的城门被攻破了,病菌就容易进去。

比如说大面积烧伤的病人,那烧伤的创面就像一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废墟,病菌特别容易在这种地方安家落户。

还有就是伤口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就像家里打扫不干净就容易滋生蟑螂一样,伤口要是脏脏的,病菌肯定高兴得不得了,就会疯狂繁殖。

这创面脓毒症可不能小瞧它。

要是不及时处理,后果可严重了。

就像小火苗不及时扑灭就会变成大火一样,创面脓毒症要是不赶紧治疗,可能会让人陷入更危险的境地,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啊,对于伤口,尤其是大的创面,一定要好好照顾,不能让创面脓毒症这个“恶魔”有可乘之机。

重症烧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研究

重症烧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研究

重症烧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6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

在经肠道进食普通食品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对照组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试验组通过鼻饲或口服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两组治疗第10、20和30天的体质指数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第10、20和30天体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1.2 补充营养量两组均按第三军医大学营养公式计算营养物质的补充量,糖∶脂肪∶蛋白质=(50~60)∶(20~30)∶(15~20),非蛋白质热量与氮之比为(418~628)∶1。

伤后第1天补充总量的1/4,第2天补充总量的1/2,第2天补充总量的2/3,第4天及以后补充全量。

1.3 营养支持方法两组患者均在伤后12~18 h内开始少量胃肠道进食,能口服者可口服或吸管吸入,对口腔黏膜损伤及张口困难者,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鼻饲饮食。

两组患者每日均所需营养的1/2通过进食普通食品补充,另外1/2试验组通过鼻饲或口服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的能全力补充,对照组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营养液补充。

营养液的成分:10%葡萄糖溶液、50%葡萄糖溶液、18-复方氨基酸溶液、3-复方氨基酸溶液、20%脂肪乳溶液、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三磷酸腺苷针、辅酶a针、正规胰岛素针24 u、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等。

营养液的配制和使用:根据病情需要在无菌室内将上述营养成分按比例加入3 l装静脉营养袋中。

使用静脉输液泵由中心静脉置管将营养液在16~24 h内均匀输入体内。

1.4 营养护理1.4.1 口服饮食的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认识到严重烧伤后补充营养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经口进食;各种营养成分应平衡供给,如新鲜菜汁、鲜果汁、鲜奶、肉汤、米汤等;应掌握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电解质液开始,如无异常,可给予米汤、牛奶、肉汤、鱼汤等,并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注意烹调口味,以增进患者食欲;患者腹胀时,要减少食物摄入量,必要时应用胃动力药物以促进胃肠排空功能。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机制及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机制及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PV A)和聚氨酯泡沫(PU)。

目前大部分直管式产品采用白色PV A材料,其立体空间结构良好,内部具有大量相互贯通的微孔,展现出强大的毛细虹吸作用,同时具有优异的弹性、韧性、吸附性和透水性。

该材料在接触酒精时会溶解,在接触碘剂时会变成蓝黑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失去水分而变硬,但再次浸入水中可恢复柔软状态。

然而,PV A使用时间较长或封闭不良时可能会干燥变硬。

PU常用于吸盘式产品,为黑色或米黄色,其本身性质干燥柔软,清洁状态下一般不会出现干燥变硬,而且其立体空间均匀。

然而,当分泌物积存在PU表面时也会影响引流效果。

PU材质较细软,在直接接触创面时,肉芽组织会嵌入其中,导致分离困难,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在PU下垫以其他敷料。

2NPWT技术促进创伤修复的机制密闭式结构的物理隔离作用及持续抽吸的生物力学效应是NPWT的基础功能机理,而由此又引发一系列独立且又相互作用的修复机制,帮助创口实现强效愈合与恢复。

2.1防止细菌入侵并抑制细菌增殖负压封闭的贴膜可以实现创面与外界环境的隔离,有效阻止外界细菌污染。

NPWT技术创造了低氧或相对缺氧状态,从而抑制了创面细菌的生长。

同时,通过由内而外的引流,形成清洁的局部微环境,防止细菌向创面内侵袭。

在负压状态下,细菌细胞膜所受的内外压力差会破坏细菌膜的完整性,使细菌难以存活,发挥抑菌作用[10-12]。

谢振兴等[13]利用猪背创面模型研究发现,相较于纱布处理组,NPWT组细菌数量显著降低,并发现-250mmHg(1mmHg=0.133kPa)负压处理的抑菌效果[(118±24.0)CFU/mL]最为明显,较纱布组[(780±77.3)CFU/mL]降低了85%。

在一项小鼠烧伤创面脓毒症模型的研究中,NPWT也被发现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侵袭和增殖,从而降低早期死亡率。

这一效果可能是由于NPWT能够减少伤口表面的细菌增殖,降低细胞因子的血清浓度,并防止内脏器官受损[14]。

4烧伤

4烧伤

估计烧伤深度应注意
以潮红、起疱、烧焦来区分Ⅰ 以潮红、起疱、烧焦来区分Ⅰ、Ⅱ、Ⅲ度烧伤。 度烧伤。 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同, 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同,同样热力所致烧伤也不一 厚的如背部,足底。薄的如手背、耳后。 样。厚的如背部,足底。薄的如手背、耳后。 同一部位因年龄、性别、职业、工种等不同而不相同。 同一部位因年龄、性别、职业、工种等不同而不相同。 小儿皮肤较成人薄,女性较男性薄。 小儿皮肤较成人薄,女性较男性薄。小儿烧伤往往深度 估计偏浅。 估计偏浅。 皮肤的隔热作用较大,散热也慢,烧伤后, 皮肤的隔热作用较大,散热也慢,烧伤后,一定时间内 热力仍可渗透,因而早期估计深度往往偏浅。 热力仍可渗透,因而早期估计深度往往偏浅。 烧伤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致。 烧伤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致。酸烧伤表层蛋白凝 皮肤变色,易估计偏深。而碱烧伤使脂肪皂化, 固,皮肤变色,易估计偏深。而碱烧伤使脂肪皂化,有 继续加深过程,易估计偏浅。 继续加深过程,易估计偏浅。 伤后48小时左右,烧伤深度可加深。 48小时左右 伤后48小时左右,烧伤深度可加深。
百年烧伤医学进展
1951年 Wallace创用九分法诊断烧伤面积 1951年 Wallace创用九分法诊断烧伤面积。 创用九分法诊断烧伤面积。 1962年第三军医大学创用中国九分法 年第三军医大学创用中国九分法。 1962年第三军医大学创用中国九分法。 1951年 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烧伤研究组。 1951年 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烧伤研究组。 1942美国 美国Cocoanat grove夜总会大火 夜总会大火, 1942美国Cocoanat grove夜总会大火,重视呼吸道烧伤 1958年 上海瑞金医院救治89%烧伤病人, 89%烧伤病人 1958年 上海瑞金医院救治89%烧伤病人,揭开了我国救 治烧伤的新纪元。 治烧伤的新纪元。 1963年 Teplity提出烧伤创面脓毒症 1963年 Teplity提出烧伤创面脓毒症 1963年Wallkev建立假单孢属烧伤败血症动物模型 建立假单孢属烧伤败血症动物模型。 1963年Wallkev建立假单孢属烧伤败血症动物模型。 1965年 瑞金医院创用大张异体皮打洞, 1965年 瑞金医院创用大张异体皮打洞,嵌入小片自体 皮的方法,提高了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水平。我国烧伤 皮的方法,提高了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水平。 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1975年 Tangekovic创用削痂疗法 创用削痂疗法。 1975年 Tangekovic创用削痂疗法。 1984Gallico首先成功培养自体表皮细胞覆盖烧伤创面 1984Gallico首先成功培养自体表皮细胞覆盖烧伤创面

烧伤感染的防治与探讨

烧伤感染的防治与探讨
格 的 消毒 、加 强 营养 支持 、避 免滥 用抗 生素 及注 意体 内正 氮平 衡 等综合 措 施 ,才 能更好 的预 防控 制 感染 的发生 。
【 关键 词 】 烧伤 ;感 染 ;致 病 菌 ;,床 分析 陆 中 图分类 号 :R4 64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7- 14 (0 2 2 0 1- 2 6 1 89 2 1 )2- 2 5 0
(1 8 4 42 7
色念珠 菌 ,具体如表 1 。 在 15 不同烧伤 面积患者 中共有5例 (2 %)出现感染情 况 , 7例 6 3. 0 如表2 ,共有 5 例患者死亡 , 占感染烧伤患者 的8 3 如 表3 . %, 9 。
1 . 1资料 选择 我院2 0年 6 至2 1年5 08 月 0 0 月收治 的 15 7 例烧伤 患者 ,其 中男
15 ,女 7例 ,年龄26 岁 ,患者烧 伤深度 Ⅱ。~ 0例 2  ̄8 m。,其总烧伤面 积 为 1% 8 %。采集患者创 面分 泌物于3 ℃环 境下进行细 菌培养并根 1~ 7 5 据 《 院感染诊 断标 准》进行分析 归纳总结 。 医
2结

病 原 菌 情 况 :本 组 检 出病 原 菌共 1 株 ,革 兰 阴 性 杆 菌 6 株 1 7 3 (38%)主要 为 :铜绿假 单胞菌及大 肠埃希菌 ;革 兰阳性球菌4 株 5. 5 9
在 治疗烧 伤的过程 当中,对烧伤患者 应采取严格 的消毒 隔离 ,以 减少及 阻止病原菌 的侵人 。特别 是对 大面积 的严 重烧伤患者为 预防感 染应早封 闭烧伤创面 。本研究结果表 明 ,感染率 的升高是 随着烧 伤面 积增大 而增 大 ,烧伤 面积 较大患者通 常营养不 良,且皮肤抵抗力 及机 体免疫力均 明显下 降,病 原菌微生物极 易在创面增 长及繁殖 ,此 互为 因果关系 。因此需要加强 患者的营养支 持 ,提高机体 免疫力也是 很重

烧伤外科-王国胜

烧伤外科-王国胜

我国烧伤医学的成就
1、深入对严重烧伤早期损害的研究 2、重视烧伤后感染,提出肠源性感染和浓毒症的发病 机制 3、创新使用各种手段处理复杂烧伤创面 4、开拓电烧伤防治的研究 5、阐明了吸入性损伤的机制及防治思路 6、烧伤后代谢营养支持的成就 7、探索烧伤的病理研究,总结出各类烧伤的基本特点 及演变规律 8、烧伤复合伤的研究成就
植皮(游离皮片移植1)
供皮区的选择:特 重烧伤,皮源极其有 限,头皮是人体极其 可贵的皮库,可反复 取皮20余次,而不影 响毛发生长。
植皮(游离皮片移植2)
自体游离皮片的制作 与移植:大面积深度烧 伤创面需尽早、尽快清 除坏死组织,及时用自体 皮、自体皮加异体皮覆 盖,切削痂后的新鲜创 面或经清创后的肉芽创 面尽量不暴露为好。
烧伤后切痂(1)
烧伤后切痂(2)
• 深二三度烧伤创面,可用滚 轴刀将坏死组织削除,不能 保留坏死组织,否则会影响 皮片或微粒皮成活,一般于 伤后一周内手术。
植皮
• 皮肤组织来源:自体皮、同种异体皮、异种皮 • 自体皮移植方法:游离皮片移植、皮瓣移植 (带蒂皮瓣、游离皮瓣) • 大面积III°烧伤植皮术:大张异体皮开洞嵌植自 体皮、自体微粒皮 、网状皮片 • 失败原因;感染、血肿、坏死组织、皮片移动、 皮片质量 • 感染创面处理:湿敷、半暴露、浸浴
植皮(游离皮片移植4)
• 微粒皮制作与应用:取头皮 或自体皮之刃厚皮剪成1mm微 粒,用漂浮法使其均匀分布 在丝绸布上,由于电荷作用, 微粒皮真皮会朝向丝绸,再 把粘有大量微粒的丝绸平放 在异体皮的真皮面上,用干纱 轻压,异体皮的真皮有较强 的粘附力,微粒皮会均匀铺 在异体真皮面上,将此大张 异体皮放在切削痂肉芽创面 上,缝合固定及微粒植皮
1、早期及时补液,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 血容量性休克 2、深度组织烧伤早期切除,自、异体皮覆盖 3、及时纠正休克,控制感染 4、形态功能恢复

己酮可可碱在烧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己酮可可碱在烧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h e mo r h e o l o g i c a n d mi c r o v a s c u l a r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h a v e s o n i c p o t e n t i a l b e n e f i t s o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h y p e r t r o p h i c
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 , P T X治疗组家兔 伤后微血管 清晰度好
于电伤组 , 微动、 静脉和 毛细血管直 径均大 于 电伤组 , 微动、
静脉及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均快于 电伤组 ; 在微 血管 周围状态 方面 , 治疗组 的渗出和出血情况均轻于 电伤组 。上述结果表 明, P T X对高压电烧伤导致 的 B C M障碍具 有明显改善作 用。  ̄ L  ̄ - l , 张庆富等 在 家兔 高压 电烧伤 动物 模 型 中的研 究发 现, 高压 电烧伤导致家兔远隔皮 肤及 创面皮肤微循 环灌注量
烧 伤后受损 的肠道屏 障 、 肺脏 、 心脏及脑 功能 、 调 节烧伤后免
疫 功能以及对烧 伤后瘢痕增生 的抑制作用进行综述 。

予P T X治疗后 内毒 素含量 下降 , 表明 P T X具 有拮抗 内毒素
的作用 。同时 , 张庆富等 对高压 电烧伤家兔球结膜微 循环
( b u l b a r c o n j u n c t i v a mi c r o c i r c u l a t i o n ,B C M) 变化和 P T X 的 干

P T X与烧伤及溃疡创面的关系
在一项前 瞻性 随机对 照研 究 中 , S h o ma 等 … 观察了在传 统治疗方法 上单 独加用 P T X或者同时加用 P T X和蜂蜜对放 射性烧伤创面的影响 , 作者 检测 了放疗 保乳后 烧伤 的面积 、 疼痛程度 、 关节 活动 限制情 况 以及创 面渗出情 况后发 现 ,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 削痂手术 ¨ 。唐益忠认为¨ f , 尽快尽 可能彻底地 清除感染 灶 才是 根本 的病 因治疗 。在 手: 术时机的选 择上 , 不过 于追求
脓毒症 : 体温 > 90 ① 3.℃或 < 55 , 3.℃ 连续 3d以上 ; ②心率 > 10  ̄mn③ 白细胞总数 > 20× 0/ 2 / i; 0 1. 1 L或 < . ×1 / , 40 0 L 其
2 引 发 创 面 脓 毒 症 的病 因
可能多地去除感染创 面 , 以达到 扭转病情的 目的u 。 3 3 伤后 2 4 t . 4~ 8 内尽 早 给予 胃肠 道 营养早 期肠 道 营养 :
严重感染也是脓毒症 的发病诱 因。
3 创 面 脓 毒 症 的 防治 要 点
e e S C 提出了“ i ,C M) n 急性炎性反应综合 征” “ 及 多脏器 功能 障 碍综合征 ” 两个 概念。会议上推 荐 的一 系列: 语 被 国际学术 { 之 界广泛采纳 。经过 1 O年的 实践。2 0 0 1年底 在华 盛顿 由危重 症医学会 ( C M) 欧 洲加强 治疗 医学会 ( SC 、 国胸科 SC 、 E IM) 美 医师协会 ( C P 、 A C ) 美国胸科 协会 ( T ) 外科感 染学会 ( I ) AS、 SS 等共同组织国际脓毒 症定义 会议 , 重新 修订 并完 善 了原 有定 义的诊断标准 。将器 官功能损伤 、 液动力学变化 、 血 免疫与生 化等指标加入到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中。修 订后 的条 目更 全面
地 反 映 了机 体 对感 染 的反 应 , 利 于 临床 医 生进 行 临床 诊 有
断 。
3 1 充 分认 识防治休克 的重要 性 : . 积极 抗休 克补 液 , 速和 快
有效复苏 , 不但要 纠正 显性失代偿 性休克 , 而且要纠 正隐性代 偿 性休克。根据 病 情 , 合理 制 定补 液方案 , 通过 患 者生 命 体
4h 是维持 内环境稳定 的关键 时机 , , 把这 一时段称 之为“白金
时间” 段 ] 。
我 国学 者曾提 出烧伤创 面脓 毒症 ( unw u dspi) B r on es 的 s
诊 断标 准 : 凡临床上具有 细菌学 证据 或高 度可 疑感染并 符
合 以下前 4条
中中性 粒 细胞 >0 8 或 幼稚 粒 细胞 >0 1 ; 呼吸频 率 > .0, .0 ④
2 8次/ i; 临床表现 : a rn⑤ 精神抑 郁 、 烦躁 或谵语 , 胀 、 腹 腹泻 或
消化道 出血 。现就烧伤创面脓毒症 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全身情况 的调整 , 以免失去手术 时机 。在 切痂面积 上 , 一次尽
大前沿课题 。
膜水 肿 , 管通 透性 增加 , 大 了烧伤 患者 的早期 抗休 克难 血 加 度 。肺部损伤影响肺部通气及换 气功能 , 影响氧合 , 更加重 机 体组织 、 细胞的缺 氧。气管切 开后 , 开放 , 气道 肺组 织与 外界 直接接触 , 又因严重烧伤后免疫力低 下 , 易发生感染 。肺 更容
3 2 及时合理处理创 面 : 除坏 死组织 和感染灶 , . 清 减少 细菌
和毒素 的吸收是 最根 本的治疗 在患者基本条 件及 医疗单 位 .
技术允许情况 下进行 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 切痂植皮 。对那 些入 院晚、 感染重 , 其是合并创 面脓毒症甚 至脓毒性休克 的 尤 患者 , 在改善和稳定患者全身状况 的同时 , 可尽 早进行创 面 也
紊 乱和凝血系统异常 , 救治原则应强 调防重于 治 , 即加强 对其
生命器官的实质细胞缺氧和代谢 障碍。休克复苏后组织缺血
再灌 注产 生大 量 自由基 , 以避 免的造 成组织 和细 胞的再 灌 难
注损伤 、 ]休克易诱发内源性感染, 最主要的是肠源性感染的
发生 , 因为烧伤早期 的细菌毒素主要来 自肠道 。 23 吸人性损伤也是诱 发脓 毒症 的主要原 因 : 在 中、 度 。 存 重
部感染 、 面 留置导管 感染 以及存 在糖尿病 等基 础疾病 所致 创
1 脓 毒 症 的 概 念
19 年美 国胸科医师协会 ( m Ha oee f hspy 91 A ecnc l e h lg o c t
s i sA C ) 危 重 症 医 学 会 ( oiy o ri l Hem d. ia ,C P 和 cn Sc t fc t a cr e i e ic
吉林医学 2 1 4月第 3 0 2年 3卷第 1 O期

21 7 ・ 6
烧 伤 创 面 脓 毒 症 的研 究 进 展
赵 全 ( 津市 第四医院烧伤整形科 , 天 天津 302 ) 020
[ 关键词 ] 烧 伤 ; 创面脓毒症 ; 进展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 、 、 烧伤 休克 、 大手术后常见 的并发症 , 是刨伤 、 烧伤等 危重 患者重要 的死 亡原 因之一 。脓 毒症 的本 质在于机体过度释放众 多介 质引起 炎性 反应 失控 、 免疫 机能
吸人性损伤 的烧伤 患者 , 伤后 即导致皮肤 及肺部损害 , 气管 黏
基本发病 因素如创 伤 、 克 、 休 感染 的早 期处 j 消除或减 轻脓 里,
毒 症的发生与发展… 。由创伤导致 的脓毒症 和多器官功 能障 碍综合征 ( D ) I U内的病 死率 高达 6 % , MO S 在 C 0 并呈 逐 渐上 升趋势 。因此 , 研究 已成为 现代 危重 病急 救 医学 的重 其
征、 量、 尿 中心静 脉压等指标 的监测 , 活掌握单位 时 间内输 灵
入的质和量[ 1
。早期治疗 的好 坏 , 全局性 的影 响 。美 是带
国 Soe和 Pp 把伤后 4 tn ae 8h称为 “ o m ” 提出多项 早期 Gl t e , di 治疗的应对措施 。我国经过 多年 来的研 究和实 践 , 识 到严 认 重烧伤早 期 及 时正确 地急 救是 非常重 要 的 , 别 是伤后 2— 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