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水稻育种
高档优质抗病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隆晶优4013

duction technology of this combinationꎬ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large-scale promotion
25 0 cmꎮ 稻谷长粒形ꎬ 淡黄色ꎬ 稃尖紫红色ꎬ 有短
芒ꎬ后期转色好ꎮ
2 2 产量及产量构成
父本华恢 4013 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于
隆晶优 4013 有效穗数 273 1 万 ~ 297 5 万 / hm2 ꎬ
2006 年用“ 华占” 作母本与中间材料 “ 华 2836” 杂
每穗总粒数 161 0 ~ 179 1ꎬ结实率 81 8% ~ 85 3%ꎬ
发展ꎮ
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
组多点品比试验ꎬ2017—2018 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
游晚 籼 中 迟 熟 组 区 试ꎬ 2018 年 进 入 生 产 试 验ꎮ
2020—2021 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麦茬籼稻组区
试ꎬ2021 年进行生产试验ꎮ 2019、2022 年分别通过
1 选育过程
Seed Industry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ꎬNingxiangꎬHunan 410604ꎬChinaꎻ 3 Yuan Longping High-Tech Agriculture
Co Ltd ꎬChangshaꎬHunan 410125ꎬChina)
Abstract:Longjingyou 4013 is a new combination of high-grade high-quality resistant late rice selected by self-bred three
水稻三系杂交制种与两系杂交制种的优势比较

产 . 均 产 量 5 82 g 比对 照增 产 l . , 1 个 参 平 4. 。 k 1% 居 1 7
试 品种第 2位 该 品种适 宜河 南省 各 地夏播 种 植及 黄 淮海 区域 夏 播种植
35 合 理 灌 既 .
玉 米 大 喇 叭 E期 发 生 干 旱 ( 称 “ l 俗 卡
脖旱”, )将影 响抽 雄 和小 花分 化 ; 穗开 花期 玉米 需水 抽 量 最多 . 玉米需 水 的临界 期 , 是 此期 干旱 将影 响 玉米散
3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31 播期 和密 度 鹰 丰 6号 适 宜播 期 为 5月 2 . 5日至
粉 . 至 造 成雌 雄 花期 不 遇 , 低 结 实率 ; 浆 期 是产 甚 降 灌 量 形成 的关 键 时期 , 遇 干旱 , 若 灌浆 受 阻 。 粒重 下 降 , 减
产 严重 。 因此 . 浇好 拔节 和孕 穗灌 浆水 。 要 36 防治 虫害 . 玉 米螟 是 玉米 中后期 的主要 害 虫 . 在 大喇 叭 口期 及穗 期使 用 药剂 进行 防治 37 适 时收 获 当玉米 子 粒乳 线 消 失 、黑层 出现 、 . 苞 叶干枯 松 散 即完 全成 熟 时收 获 .可 以最 大 限度 地获 得 较 高产 量 . 防止 收获 过早 造成人 为减 产 。
( 稿 日期 : 0 11 . 1 收 2 l . 10 )
6月 1 0日.适 时早 播更 能 发挥其 增 产潜 力 。每 6 7 2 6m 种植 3 0 ~ 5 0株 . 50 4 0 高肥 地 可适 当增 加密 度 。 32 及 时定 苗 . 在 3 4叶期进 行 定 苗 。拔 除小 株 、 ~ 弱 株 、 株 、 杂株 , 病 混 留下健 壮植 株 , 证 留下 的植 株 均匀 保
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隆晶优8129_的选育

15--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引用格式:黄 振,彭 勇,杨定照,等. 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隆晶优8129的选育[J]. 湖南农业科学,2023(10):15-18.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10.004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越来越青睐优质稻米,市场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因而除了抗病、高产、广适外,培育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意义也十分重大。
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高产、多抗、优质和广适的杂交水稻品种,经过多年攻关,于2014年成功选育出抗病、优质且广适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隆晶优8129,并于2018年通过了国家华南早籼、华南感光晚籼、长江中下游晚籼的品种审定,2019年通过了湖南省晚稻迟熟组、广西省桂南迟熟组品种审定,2021年通过了国家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审定。
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稻20186003、桂审稻2019042号、湘审稻20190075和国审稻20216037。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 母本来源隆晶4302A 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夏季用携带香味基因fgr 的新香B 作母本与南美热带粳稻资源光叶B 作父本远缘杂交,2004年春季在海南用其F1作母本与中间材料0878(华37B/Ⅱ-32B )作父本杂交,后代经湖南、海南两地一年两季穿梭种植,通过人工干预与自然筛选双重压力选择法和分子标记辅助定向选择具有香味且外观品质优良的单株自交加代,再用野败型不育系金23A 与具有香味且外观品质优良的单株测保,后代通过fgr 、Wx 等品质基因型与外观表型鉴定相结合,逐代选择优良单株连续回交,定向培育而成[1]。
2015年通过湖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隆晶优8129的选育黄 振1,彭 勇1,杨定照2,陈 勇2,胡圣国1,白珍安2,秦 鹏2,杨远柱1,2,3(1. 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25 ;2.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125;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25)摘 要:隆晶优8129是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优质香稻不育系隆晶4302A 与自育的恢复系华恢8129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
最新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学号 094120311 姓名徐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09应用生物教育B课程名称作物学通论教师及职称龙维彪开课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上学期填报时间 2012 年 12 月 20 日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生命科学学院 09级应用生物教育B 徐娟 094120311【摘要】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所谓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
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结实。
(2)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仅可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3)恢复系。
其花粉授予不育系的雌蕊,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又恢复了可育性杂交水稻就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三系法杂交稻的由来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代优于双亲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具体地讲,杂种F1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率、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诸方面比双亲优越。
杂种优势可分为超亲优势、平均优势和竞争优势。
人们常说的杂种优势利用通常是指利用作物的竞争优势。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雄性不育恢复系(R)来配制杂种一代。
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故称为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用此法培育的杂交水稻简称为三系法杂交稻。
2、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选育: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系首先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株,其次是有能把雄性不育株的不育特性传递下去的保持材料,然后通过测交和连续成对回交,完成全部核置换之后就可育成三系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同型保持系。
(1)、雄性不育株的获得:获得原始的雄性不育株,可从大田自然群体中寻找或通过远缘杂交产生。
国审三系杂交水稻国豪优2115高产制种技术

国审三系杂交水稻国豪优2115高产制种技术吴泽江1 徐黎峰1 侯锡学1 李守国1 周 雷1 吴 凡1,2(1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621023;2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621023)摘要:国豪优2115是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自选三系不育系国豪1A和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雅恢2115,于2016年配组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该品种中大穗型、米质好、耐高温、抗性好、熟期合适、优质高产。
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06072。
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国审;水稻;新品种;国豪优2115;高产;制种技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大米的品质、口感等要求越来越高。
现阶段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在品质和产量方面遭遇瓶颈,育种家们纷纷在品质、抗性、产量上寻找突破点,确立了株型较紧凑、穗盖叶、高产、稳产、抗性好、优质广适的选育目标,国豪优2115正是在这个选育目标的指导下选育的。
对国豪优2115进行了小面积制种和200hm2以上大面积制种技术探索,绵阳地区夏季制种,表现出抗病、抗倒、异交结实率高、制种产量高等优势,每hm2平均产量为3.0t,最高产量可达4.5t。
结合绵阳近几年气候特点及制种资料分析,对其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做了归纳总结。
1 选育经过1.1 母本三系不育系国豪1A 国豪1A是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宜香1B与自育中间材料(金23B 后代)1222杂交,再用金23A与国豪1B连续回交育成的。
在绵阳市经开区4月下旬播种,平均播始历期73d,株高77cm,分蘖力中等,主茎叶片数12片左右,叶鞘、叶耳、柱头、颖尖紫色,穗长24.0cm,穗着粒150粒;保持系千粒重26.0g,长粒型,平均粒长9.7mm,长宽比3.6。
1.2 父本恢复系雅恢2115 雅恢2115系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3年夏在雅安用泸恢17×IRBN92-332的F3抗病中间材料与泸恢17回交,经南繁加代,连续单株择优育成。
湖北省三系杂交稻育种发展概述及展望

收稿日期:2017-09-14基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07-620-001-03)作者简介:杨金松(1964-),男,湖北黄梅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资源创新工作,(电话)027-********(电子信箱)yang.js0311@。
湖北省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三系杂交水稻科研大协作的重要成员,经过本省水稻科技人员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诸如红莲型细胞质和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利用、选育了大量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等,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水稻生产做出了贡献。
总结取得这些研究成果的经验,对湖北省的三系杂交水稻育种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所益处。
1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研究成果20世纪在以野败为代表的三系杂交水稻研究的全国大协作中,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湖北省水稻科研工作者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发现了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1]和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2],并成功实现了三系配套、选育出一系列品种应用于生产,为丰富三系法杂交水稻的细胞质类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1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及利用研究武汉大学朱英国于1972年利用红芒野生稻为母本与江西地方品种莲塘早为父本杂交的后代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并经过回交,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onglian-typ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HL-CMS)[3]。
通过进一步杂交转育,相继转育出红莲华矮15A、中锋1A、1024A、B 杂金A 和泰引1A 等多个不育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
在20世纪80年代分别转育成红莲型青四矮2号A 及丛广41A,90年代又培育出粤泰A、超泰A、珞红3A、珞红4A 等多个不育系。
红莲型不育系与其他类型不育系相比有很大不同,细胞学观察表明,不育系花粉败育特征为圆败,败育时期属于二核期。
遗传学研究表明,红莲型属于配子体不育类型,与单核期花粉败育的野败型水稻不同,恢保关系与野败完全不同,恢复谱也比野败型广泛,因此红莲型细胞质是杂交水稻新胞质[1]。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瑜香优191_的选育

引用格式:虢婷婷,杜洁莹,徐叔云,等.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瑜香优191的选育[J]. 湖南农业科学,2023(10):11-14.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10.003杂交水稻具有杂种优势,产量高、稳定,抗病虫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1],而中国粮食的增产,主要靠提高水稻单产,杂交稻增产潜力比常规稻 大[2]。
因此,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应用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3]。
稻瘟病感染遍及世界稻区,是稻作生产中的三大主要病害之一[4],我国各大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导致水稻减产10%~100%。
水稻资源中本身就具有稻瘟病的抗性基因,选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5]。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优质稻的需求不断增加,选育高产、香型、抗稻瘟病的杂交新品种需求尤为突出[6-9]。
因此,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自选母本瑜香178A与自选恢复系R19–1配组育成三系杂交晚籼早熟新品种瑜香优191,该品种株叶形态好、熟期适宜、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杂交稻新品种。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1.1 不育系瑜香178A的选育瑜香178A是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013年春季在海南崖城以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的恒丰B为母本、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泰丰B为父本进行杂交,定向选择耐高温、抗倒的F2代优良单株,并在F3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与不育系恒丰A进行测交,对保持不育彻底的株系进行加代回交, 2017年冬在海南陵水入选株系表现基本稳定,农艺性状整齐、败育完全、镜检花粉不育度达到100%,将该株系命名为瑜香178A。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瑜香优191的选育虢婷婷1,杜洁莹1,徐叔云2,王 佳1,阳 研1,王艳红3,魏中伟4,周 静1(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2. 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常德415000;3. 娄底市农业农村局,湖南娄底 417000;4.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125)摘 要:瑜香优191 是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自选母本瑜香178A与自选恢复系R19–1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籼早熟新组合,该品种株叶形态好、产量高、熟期适宜、抗稻瘟病、香型、米质优、适应广,2022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20236)。
三系杂交水稻生产

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种子(F1),即生产用种。 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杂交种后代(F2)的育性、农艺 性状等将会发生很大的分离,所以杂交种(F1)种植后不能 再利用,需要每年繁殖不育系制种,才能保障大田生产用种。
在水稻三系中,不育系是关键和基础。
二、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生产技术
——三系法
一、水稻概述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花器小而繁殖系数低,人工去雄配
制杂一代成本高而困难。 杂交水稻的制种,是以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雄性不育恢复系 作父本,父母本按照一定的行比相间种植,花期相遇,母本接 受父本的花粉而受精结实,生产杂交种子,是一个异交结实的 过程,因而杂交稻制种又称为水稻的异交栽培。
2、花期预测和调控
由于年度间气候的变化和栽培管理的差异,有时还
会花遇不好,需要进行花期预测和调节。
2.1 花期预测:
花期全遇的标准:“头花不空,盛花相逢,尾花不丢。”
常用幼穗检查法:不育系始穗前30天左右开始,
每隔3天对父母本分别剥取主茎和分蘖的幼穗进行 观察、判断。
时期 发育阶段 1 第1苞原基
力授粉不能保障制种产量,因而杂交水稻制种必需进行人
工辅助授粉。
目前主要使用3种人工辅助授粉方法:绳索拉粉法、单 竿赶粉法和双竿推粉法。 开花期每天在10:30~12:30于父本散粉高峰期赶粉 3~4次,轻推、重摇、慢回手。遇阴雨天抢雨停间隙或雨 后现晴及时赶粉。
人工辅助授粉
丰产制种田
(四)创造父母本同壮的高产群体结构 1、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制汕优63组 合较适宜的抽穗扬花季节一般在8 月上旬。因为长江中、下游这一
带多数年份6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三系杂交稻的发展选育
4.3 四川 冈、D型杂交稻的选育
周开达院士
• 1965年开始,四川农业大学的周开达等利用非洲引进的Gambiak、 Dissi 52/37等籼稻品种开始三系杂交稻的研究。
• 1972年育成冈朝1号A。
• 1975年实现三系配套,次年投产。
• 1982年育成D汕A,配组出D优2号、D优63等;
株高 正常
矮5—10cm
较高
分蘖力 正 常
分蘖力强,分蘖时间长 较强
抽穗期 正 常
迟3天左右,包颈
迟
开花 习性
花时早,开花时间短 花时较分散 而集中
花时较晚,开花时间较 集中
花药 形态
体积较大,饱满,金 瘦小,乳白、淡黄色或 体积较大,饱满,金黄
黄色
水浸状
色
花 粉 圆球形,对I-KI溶液 不规则,对I-KI溶液不 圆球形,对I-KI溶液呈
• ① 平均优势(V%)
V%=100×(F1—MP)/MP
杂种一代某一经济性状测定值偏离双亲平均值的比例。
• ② 超亲优势(V%)
V%=100×(F1—HP)/HP
杂种一代某一经济性状测定值偏离高值亲本同一性状值的比例。
• ③ 竞争优势(V%)
V%=100×(F1—CK)/CK
杂种一代某一经济性状测定值偏离对照品种或当地主要推广品种
• (1)种间核置换
野生稻和栽培稻、光身稻×栽培稻之间的核置换。如野败型的 不育系二九矮4号A、珍汕97A、华矮A等。
• (2)籼粳亚种间的核置换
即籼稻和粳稻间的核置换。如滇—型不育系红帽缨A等。
• (3)地理远距离或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的核置换
如以西非晚籼冈比亚卡为母本,中国矮秆籼稻为父本,经过复 交和核置换育成的冈型不育系朝阳1号A冈。
败育时期较晚,型等不育系。
2 获得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途径
• (1)自然变异和人工诱变
自然突变产生不育系,或者人工利用理化因素诱变。产生的多为 普通的隐性核不育,难以找到保持系,无法利用。
• (2)远缘杂交
通过野栽交、光身稻×栽培稻、籼粳交等方式产生的不育系,如 华矮A、 BT型不育系等。
4. 三系杂交稻的发展
4.1 国外
• 1958年开始,1966年育成BT型台中65A,1968年实现三系配套, 但在日本是粳稻,优势不强,未能应用于生产。
4. 三系杂交稻的发展
4.2 中 国
袁隆平院士
• 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水稻的杂种优势的利用.
• 1970年,发现花粉败育型野生稻,三系杂交稻研究开始有突破;
1.1 按恢保关系分类
• (1)野败型(WA) 以野生稻花粉败育为母本,籼稻栽培品种
为父本进行核置换育成的不育系。 冈型、D型、矮败型、印尼水田谷型等不育系的恢保关系基本
相同。如珍汕97A、冈46A、 D62A、Ⅱ-32A等。
• (2)红莲型(HA) 以红芒野生稻为母本,以高秆早籼莲塘早
为父本进行核置换育成的红莲A、粤泰A等不育系。
同一性 状值的比例。
3.1.3 杂种优势的表现
• (1)营养优势:植株比较高大,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等。 • (2)生殖优势:穗大粒多,大穗优势明显等。 • (3)抗性优势:常表现出杂种一代的抗性增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 (4)品质优势:接近双亲平均值得情况居多,也因组合各异。
R
F1
A
3.1.4 杂种二代及以后各世代的杂种优势表现
细胞质的不育基因:S 可育基因:N。
• 二型学说、通路学说、能量学说等 。
4.2.生理生化基础
• 与物质运输和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酶的活 性、内源激素、质体基因和产物、核基因及其产物等有关,很复杂, 目前尚无大家普遍接受到解释。
二、不育系的选育
1 优良不育系的选育标准 2 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3 我国生产上常用的九类主要不育系 4.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不育系选育
• (3)地理远距离或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杂交
如以西非晚籼冈比亚卡为母本,中国矮秆籼稻为父本,经过复交 和核置换育成的冈型不育系朝阳1号A不育系等。
• (4)基因工程
利用转基因等技术,获得新的不育系。
4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机理
4.1.遗传基础
• 三型学说
rr
rr
rr
RR
S
N
S
N
rr
Rr
S
S
细胞核的不育基因:r 可育基因:R,并且R对r为显性;
1.2.可恢性好
恢复品种多、亲和力强,与多个恢复系杂交F1结实率高而稳定。
1.3. 异交习性好
1.4.配合力高
要求不育系应当有优良的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好,容易组配出强优组合。
• 将杂种第一代这种超亲现象应用于农业生产,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 益,称为杂种优势利用。
• 早在2000年以前,中国古代观察到马、驴杂交产生骡子。
• 玉米较早开始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始于20世纪 中叶。
3.1.2 杂种优势的衡量指标
• 杂种优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正向优势,也有负向优势。常用 的杂种优势衡量标准有以下几种:
前言
• 不育系的选择实质上就是保持系的选育。
A
B
• 核基因决定了绝大多数遗传性状,因此,有怎样的保 持系,就决定了有怎样的不育系。
• 常用的不育系选育方法:测交筛选、 人工杂交制保
1.优良不育系的选育标准
1.1.不育性稳定
败育彻底,不育度、不育株率高;不育性不因回交代数提高而变化,也不因 环境条件变化而波动。
等将会发生很大的分离,所以杂交种(F1)种植后不能再利用。 • 需要每年繁殖不育系,配制杂交种。 • 在水稻三系中,不育系是关键和基础。
3. 三系杂交稻的理论基础
3.1 杂种优势的概念
3.1.1 杂种优势现象
• 杂种优势(Heterosis):是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
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双 亲的现象。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
主讲人:王玉平 博士
四川农业大学 水稻研究所
前言
第一讲:三系杂交稻概况
第二讲:三系杂交稻的选育
一、水稻雄性不育性 二、不育系的选育 三、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 四、杂交稻组合选配 五、多点及品比试验和审定
第三讲:三系杂交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的徘徊与世纪末的突破 二、杂交水稻是稻米优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水稻的超高产育种 四、中国以外的杂交稻
或不能产生正常花粉;雌性器官正常,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的 品种或品系。
.保持系(maintainer line , B ) 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保持不育
性的品种或品系。 能自交结实,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所得后代 是不育系。
.恢复系(restorer line, R ) 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恢复正常结
• 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中发现,在杂交水稻中,上位性效应是水稻杂种 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
• 在我国超级杂交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初步发现在杂种优势的表现中 很多基因的显性作用、超显性作用比较明显。
• 由于杂种优势是很多基因相互作用、调控和表达,以及各种生理机能 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还难以比较合理和完整的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 机理。
• 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F1,从F2开始便发生性状分离,优势逐代衰退。 • F2群体内的个体间差异很大,生长不整齐,在生长势、抗性和产量等方面
均比杂种F1显著下降。 • F1的杂种优势越大,F2的衰退现象越明显。
所以杂交种(F1)种植后不能再利用!
3.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3.2.1 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学解释
前言: 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
高秆品种的育种
常规稻
矮化育种
理
杂
想
交
株
水
型
稻
育
育
种
种
第一次绿色革命, 增产20%
第二次绿色革命
包括三系杂交稻和两 系杂交稻;占我国水 稻播种面积的50%,
产量却占60%
中国超级稻育种
第一讲:三系杂交稻概况
1. 三系的基本概念
.不育系(male sterile, A ) 指雄性器官退化或发育不正常,无花粉
色。如野败型、冈型不育系等。
• (4)圆败型:花粉主要在双核期败育,败育花粉大多数呈圆
形,对碘—碘化钾基本不着色。如红莲型、滇一型不育系等。
• (5)染败型:花粉主要在三核期败育,绝大多数花粉外部形态
正常,能被碘-碘化钾溶液着色,但是生殖核和营养核发育不正常, 导致败育。如包台(BT)型不育系等。
1.3 按核置换类型分类
呈蓝黑色
染色
蓝黑色
结 实 自交结实
自交不结实
自交结实
2. 三系的关系
保持系
不育系
恢复系
Rf
×
×
F1
2. 三系的关系
• 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获得不育系种子,保持系自交仍是保持系。 • 恢复系自交仍是恢复系。 • 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种子(F1),即生产用种。 • 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杂交种后代(F2)的育性、农艺性状
1.5 按遗传特点分类
• (1)孢子体不育
花粉育性受孢子体(产生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 本身的基因无关。
在孢子体阶段开始败育,即在单核期开始败育,败育比较彻底,育性稳 定,多为典败型。如野败型、冈型、矮败型等不育系。
• (2)配子体不育
花粉育性直接受配子体(花粉)本身基因型控制,与孢子体无 关。
• 1972年,育成二九南1号A,珍汕97A、V20A 等野败型不育系。
• 1973年,找到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恢复系泰引1号、IR2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