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思聪早期小提琴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合集下载

思乡曲

思乡曲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男,广东汕尾市海丰人。 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广州艺术音乐系 主任、上海中华音乐学校校长、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1950年后任中央音 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等职。 1967年在“文革”中被 迫出走美国,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 《思乡曲》作于1937年。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 省的学生唱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流亡关内。马思聪行走北国之后 折回广州,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它拨动了 不少当时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 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 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并且 一直流传下来。
听、唱、背
1、聆听“音乐主題”,感受音乐的速度、情绪。 2、跟琴视唱“音乐主题”,并能背唱以上音乐旋律。
活动与练习
以《思乡曲》为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乡愁》。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 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 、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 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 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 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 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
思 乡 曲
马思聪 曲

漫谈马思聪的《内蒙组曲》

漫谈马思聪的《内蒙组曲》

漫谈马思聪的《内蒙组曲》作者:李欢欢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1937年,马思聪创作了《内蒙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和《第一回旋曲》(原名《绥远回旋曲》),这两部作品标志着马思聪小提琴音乐创作的成熟,并“开始进入利用民歌来创作的新途”。

正是马思聪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了解到热爱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马思聪;小提琴曲;《内蒙组曲》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153-01《内蒙组曲》包括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史诗》、第二乐章《思乡曲》、第三乐章《塞外舞曲》分别采用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和第三乐章《虹彩妹妹》的音调进行创作。

马思聪在民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他的艺术想象力,成就了这部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中的精品。

我们可以从《史诗》庄严、朴素的独特旋律中感受到塞外辽阔土地的气息、自然风光的奇异、质朴人民的真情;从《思乡曲》悠长、哀婉的旋律中听到背井离乡的游子对故土思恋的哀歌;从《塞外舞曲》欢腾、跳跃的旋律中体验到人民群众热烈歌舞的动人场面。

《城墙上跑马》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内蒙古民歌,它表现了漂泊在外的青年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思聪选择这样的民歌作为《思乡曲》的主题,既是战乱年代人民生活的切实写照,也是有感而发的自然流露——作为一个曾经长期留洋在外的年轻艺术家,他对思乡之情是有着深切的感受的。

更为不幸的是30年之后的1967年,马思聪在“文革”中被迫出走异国他乡,而且一去不回,客逝异国,备尝思乡之苦,“忧美”的《思乡曲》,不期成了马思聪一生辛酸的隐喻。

《思乡曲》包括五个段落,后四段都与以《城墙上跑马》为基础的主题段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根据联系程度的多少,作品在整体结构上整合为结合变奏原则的复三部曲式。

呈示部为三段式。

第一段(1~16小节)是主题的陈述,旋律与原基本民歌相同,并反复了一遍。

浅议马思聪为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浅议马思聪为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奏鸣曲》 。1 9 3 6 年, 去北平, 由于发现京韵大鼓的艺 术魅力 , 他从此开始重视 中国民间音乐 , 这成 为马 思聪创作的转折点。 1 9 3 7年 。 担任中山大学教授。 同
小提琴的学 习过程中 , 由于反复的练习背诵 , 马思 聪对古典 、 浪漫 、 印象主义的典范作品是 非常熟悉 的。 这种熟悉不是一般从事作 曲 理论的专家们所能 达到的。因为他是直接接触 , 而且熟练到可以背诵 的程度。1 9 3 7 年抗日战争开始后 , 马思聪辗转于西
中国留学生。在法国时, 马思聪已被称为中国音乐
神童, 此美誉在国内亦广为传播。 1 9 2 9 年回国 , 在上
海、 南京、 广州等地举行 了 独奏音乐会。1 9 3 0 年, 拜 法国作曲家毕能蓬为师学习作曲。1 9 3 1 年, 马思聪
再次赴法国留学 , 第二年归国, 任 中国第一所私 立 音乐学院院长。同年 ,他创作了 《 c 小调弦乐四重
的代表作。 马思聪 1 9 3 2 年 回国定居并开始他在国内外的
最为突出。 主要代表作有, J 、 提琴曲 《 内蒙组曲》 《 西藏 音诗》 一回旋曲= 》 《 = 牧歌》 《 秋收舞曲 山歌》 《 双小 提琴协奏曲》 , 交响音乐《 山林之歌》 《 第二交响曲》 , 大合 唱《 祖国》 《 春 天》 . 舞剧《 晚霞》 , 歌剧《 热碧亚》 等。 小提琴 曲 《 内蒙组曲》 是马思聪的成名之作 , 尤其 是其中的《 思乡曲 《 塞外舞曲》 已成为饮誉中外的 优秀中国小提琴代表作。 马思聪曾说过: “ 一个作 曲
使他演奏自己作 品时具有了民族化、群众化 的风
格。为了更生动地表达中国语言 的韵味, 为了调式
恋、 挚爱、 忧患和渴望归乡的心情、 心理。 《 思乡曲》 问

马思聪小提琴独奏曲音乐语言的多样性

马思聪小提琴独奏曲音乐语言的多样性
要 主题 ( 1 1 第 — 6小 节 ) 是 这 样一 个 结 构 : 段 似 乎 由 对 比 的 两 大 句 组 成 8+8的 结 构 , 每 一 就 乐 但 个 大 句 的 内 部 都 又 可再 细 为 4+4的 同 头 异 尾 关 系 两 个 句 子 , 个 主 题 形 成 a+a +b+b 结 构 的 整


以 乐 段 为 中 心 的 基 础 结 构
采 用 这关 , 民歌 的结 构 模 式 、 示 及 萌 芽 的 旋 律 展 开 呈 形态 , 自然 对 以 后 的 句 法 产 生 或 多 或 少 的影 响 , : 用 上 下 旬 的 结 构 , 用 中 国 民 歌 中 的 “ 头 ” 如 采 运 合 和“ 尾” 变 的方 法 来 贯 串 、 系 乐 句 或 段 落 间 的 旋 律 发 展 关 系 , 用 前 后 递 承 的旋 律 写 法 来 使 旋 律 联 运 连 绵 不 断 地 发 展 , 句 法 多样 性 和 复 杂 化 等 等 。 使 1 方 整 性 的乐 段 结 构 。 马 思 聪 的乐 曲主 要 主 题 一 般 都 采 用 乐 段 的 陈 述 方 法 , 有 方 整 性 特 . 具 点 。 最 为 典 型 的 是 同头 异 尾 的 两 乐 句 乐 段 , 大 部 分 主 题 都 由 具 有 合 首 关 系 的 上 下 两 句 构 成 。 绝
其 是 他 的小 提琴 独 奏 曲 (马 思 聪 小 提 琴 曲集 》 , 量 多 、 量 高 、 传 广 , 他 的 小 提 琴 音 乐 创 作 《 )数 质 流 在
中 占有 核 心 地 位 。 在他 的 独 奏 作 品 中 , 往 往 根 据 音 乐 内 容 、 裁 与 思 想 感 情 的 不 同 需 要 而 灵 活 他 体

马 思 聪

马 思 聪

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

马思聪1923年和1931年两度赴法国学习音乐,主修小提琴与作曲。

学成归国后,一直从事音乐创作、演出和教育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文革”期间他受到迫害,于1967年到美国定居。

马思聪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作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西音乐艺术的融合,以精湛的西洋音乐技巧,出色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内涵与文化底蕴。

马思聪是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开拓者,他以卓越的演奏与创作,使源自西方的小提琴音乐成为了中国音乐的一部分,并在中国广为传播。

马思聪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先驱之一,他促进了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培养出一批蜚声世界乐坛的人才。

马思聪是在法国接受的音乐教育,从事小提琴音乐创作,则始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初期。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一些“现代派”已经开始他们的探索外,后浪漫主义风格的创作手法仍然非常盛行。

所以采用民间流传的音乐素材和民歌来写作,是很常用的方法。

马思聪的大量小提琴曲,包括这个时期和以后的创作,都带有这样的色彩。

这里想要叙述的《思乡曲》和《第一回旋曲》都创作于1937年,它们也都是采用民歌的曲调素材写成的。

我们中国民族众多,是个民歌大国。

无论汉、满、蒙、回、藏,和其他民族,都有着数量多和音乐素材丰富的民歌。

写作这两首乐曲,就是用了内蒙古民歌的素材。

《思乡曲》原先是马思聪写的大型管弦乐曲《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

《绥远组曲》又称《内蒙组曲》,这是因为“绥远”是旧地名,后来它被划入内蒙古的缘故。

但现在的音乐出版物上又把此曲称作《绥远组曲》,所以我也跟从此说。

马思聪有多量作品采用内蒙古民歌作为创作素材,我想这不但是内蒙古民歌大多具有豪放、朴实、深沉兼具的特征,同时还和它们的曲调舒缓可歌,又能适应各种心情的可塑性有关。

《绥远组曲》中的三个乐章分别叫做《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

由于马思聪的管弦乐作品非常小提琴化,它们都可以用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这样的形式来演奏。

陈蓉晖小提琴曲《思乡曲》赏析

陈蓉晖小提琴曲《思乡曲》赏析

陈蓉晖小提琴曲《思乡曲》赏析
《思乡曲》是马思聪(1912-1987)于1937年所写《内蒙组曲》的第二首,是最著名的代表作,主题音乐来自绥远(内蒙中部地区)民歌《城墙上跑马》。

视频制作:孙松岩演奏嘉宾:陈蓉晖背景图片:台湾秦宗摄影作品作曲家钟情于所热爱的内蒙沃土,慢板,以如歌似诉的旋律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野火烧过的地方,又奏起了思乡曲。

曲子里,没有黄昏的苦烈,没有子夜的吟叹,只有灰烬中盎然破土而出的绿意,再有就是对生命回归的呼唤。

留恋在国土的灵魂,禁锢在他乡的身躯,浓浓的乡愁,化不开的思念,这时回忆起少时在故乡的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只有把这些,寄托于这一首《思乡曲》。

猜你喜欢真正的87版红楼梦原唱,音频首发唯美音画|在那遥远的地方
美国名歌|哦,苏珊娜、故乡的亲人
一首老歌《在乌克兰辽阔的原野上》
新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
邓丽君一袭旗袍淡淡幽情国韵天香宛若天籁《倾国倾城》
|人|文|之|窗|第486期。

中音史资料

中音史资料

中音史资料小曲:被认为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建立在声腔基础之上的一字多音的民歌,较之于建立在“声韵”基础上的一字一音的古代民歌有着更加动听的旋律美感。

小曲其艺术形式音乐结构:1 一曲的变体 2 一曲前后分开3 一曲重叠运用 4 多曲连成一套 5 曲间加帮腔开门六喜:说明我国民间音乐已经具有一定高度的发展。

木卡姆:概念是新疆维吾尔著名的古典音乐,是由声乐、器乐、舞蹈组合而成的一种大型套曲。

音乐结构:1 穷拉额曼即“大曲”2 达斯坦即“叙事套曲”3 麦西热普即“歌舞套曲”。

纳西族音乐大致包括“热美磋”“白沙细乐”“洞经音乐”三个组成部分弹词:曲种分苏州、扬州、长沙、四明南词、绍兴平湖掉。

伴奏乐器: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

演唱形式:一人的“单档”二人的“双档”三人“三档”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梆子腔又称乱弹、秦腔或西安秦腔。

梆子腔是戏曲音乐板腔体首创剧种。

梆子腔的音乐特点:其曲调主要根源与陕、晋、陇东等地的民间曲词其音乐特点是声音高亢激越气势雄壮既适合表现慷慨激昂和凄楚悲切之情,又具有活泼流利和插科打诨之趣,他属于板腔体,唱腔由一个基本曲调,按角色要求和剧情产生变化,一般分为华音和苦音两大类。

花音又叫欢音,用来表达欢乐的音感,苦音又叫哭音,用来表达表达悲伤的情感,由于梆子腔的音乐风格粗犷有力,文字通俗易懂,很受北方各地群众的欢迎。

皮簧腔:西皮与二黄相结合的声腔。

皮簧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

琵琶音乐清明时期我国琵琶再度出现了艺术高峰时期,以反弹琵琶与唐代拨弹琵琶的艺术高峰相辉映,名曲众多,成为一个时代特色的艺术。

新法密率:即十二等程律,朱载堉的“新法密率”理论,不仅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同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反映我国明代在世界律学研究领域中所具有的领先地位。

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学说,也是我国明代最重要的乐律理论成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

痛彻心扉的思念——试析马思聪艺术歌曲《长相思》

痛彻心扉的思念——试析马思聪艺术歌曲《长相思》

求马思聪 的古诗词 艺术歌 曲 《 长相思》 中的诗情诗意与曲情曲意。 关键词 :《 长相思》 马思聪 艺术歌 曲 诗情诗意 曲情曲意 音 乐是 表 情 的艺 术 , 声 乐 的 艺术 魅 力 与 美 感 效 应 , 绝 大 部分 取 决 于 声 乐 的情 感 表 现 。所 谓 “ 丝 不 如 竹 ,竹 不如 肉 ” , 是 指 声乐是 以人身为乐器的艺术,在表情上 的更具有优越性。“ 表情是歌唱的灵魂 。因此 ,只有当声音和表情 同样 的完美时, 歌 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 。 ”0 “ 表情 ”是歌唱的最重要 目的,歌唱技术要服从于 “ 表情 ”需要 。而要做到很好 的表情 ,除了 声音、身体形态等因素,充分深入地 了解所唱歌 曲的特定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 ,体验其所蕴含 的情感至为关键 。 古诗词 艺术歌 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 声乐体裁 , 它最显著的特 征是歌词来源于古典诗词 。中国古诗词 艺术歌 曲一般都有着高远的意境、丰富深邃的文化 内涵 ,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 的韵味与魅 力。演唱者更是应该理解乐 曲的情 感 内容和展现 出来的情绪状态及其变化 ,知晓 曲中人物 的形象与心境 , 做到全身心地溶入 到所 唱歌 曲的情感语境之 中。出于 此 种 目的 ,本 文 试 着 来 探 析 马 思聪 为 李 白诗 谱 曲的 艺 术 歌 曲 《 长相思 》1 9 8 7 ) ,广东海丰人 ,是 中国著名的作 曲家 、小提琴演奏家 。1 9 4 9年秋,他担任中央音乐学院 的首任院长。 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三四十 年代为早期 ,五六十年代为中期,七八十年代为晚期。 。声乐作品在他 一生 中各个时 期都有创作 ,有声乐套曲 《 阿美山歌》 ,舞剧 《 晚霞》 ,歌剧 《 热碧亚》等等 。艺术歌 曲主要有 《 古词七 首》 、《 雨后集》 、《 李 白诗六 首》 、《 唐诗八首》等。《 长相思》是马思聪晚年避居美 国时为李 白的六首诗谱 写的艺术歌 曲之一,其它 五首为 《 长相 思》 、《 将进酒 》 、《 行路难》( 一) 、《 行路难》( 二) 、《 关山月》 、《 渡 荆 门送 别 》 ,这 六 首 诗 抒 发 了或 怀 国 思 乡 的痛 彻 ,或 壮 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 远回旋曲》 《 远组曲》 绥 和 绥 。他 曾 说过 “ 虽然 没 有 去过 我 绥 远 , 从 绥 远 的 民歌 中我 能 想象 塞 外 的 黄 沙 、 笳 、 宇 和 但 胡 庙 驼群 的景 象 。从 这 两 部 作 品 中 , 逐 渐 摆 脱 了 欧洲 音 乐 对他 ” 他 的影响 , 自己 去 创 作 民族 的 音 乐 , 是 马 思 聪 音乐 创 作 的重 它
山 东 省农 业 管理 干部 学 院学 报
21 0 1芷
第 2 卷 8
第 6期
试论马思聪早期小提琴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刘 戈
( 江 大 学 艺术 学院 , 长 湖北 荆 州 4 4 2 ) 30 3
摘 要 : 思聪 先 生是 我 国著 名 的作 曲 家和 小提 琴 演 奏 家 。他 一 生 作 品数 量 众 多 , 别 是 小 提 琴作 品的 创 作 成绩 马 特
节 龙 舟 竞 渡 的 铿 锵 锣 鼓 , 爱 唱 圆 润 委 婉 的 地 方 戏 曲 , 还 他 他
热 衷 于学 弹风 琴 和 吹 口琴 . 些 对 他 以后 的音 乐 创 作 起 了很 这
要 转 折 。他 利 用 一 些 突破 的特 性 的 民 歌作 为 其 写 作 的动 机 , 有 时采 用 一 个 、 两个 或 多 个 曲调 将 它 们 发 展 。 既表 现 出小 提 琴 丰 富 的音 色 , 又使 情 感 的 表 达更 为 细 腻 。
二 、 弦 的构 成 和
曲》 原名《 ( 绥远组曲》 、西藏音诗》 《 )《 、 牧歌》 《 、 第二 回旋 曲》 、 《 山歌 》 《 、 慢诉》 《 、 跳龙灯》 《 、 跳元宵》 等独奏 曲, 以丰富多 都
尤 为 突 出。本 文 以马 思 聪 早 期 的 小提 琴 作 品 为 研 究 对 象 , 曲调 、 弦 构 成 、 声 织体 等 方 面对 其 代 表 性 作 品进 从 和 和
行 分析 , 以 窥 见他 的早 期 音 乐风格 的 艺 术特 征 和 创 作 理 念 , 可 以期 对 欣 赏、 演奏 马 思聪 早 起 小提 琴 音 乐 作 品提 出
《 绥远 回旋 曲》 即《 ( 第一 回旋 曲》 与《 ) 绥远组曲》 即《 ( 内
蒙 组 曲 》 都 是 根 据 绥 远 民 歌 而 作 。 13 在 广 州 中山 大 学 ) 9 7年
当 教授 的 马思 聪 , 人 民火 热 的救 亡 运 动 中 得 到启 发 。他 在 在 香 港进 行 义 演 、 参加 救 亡 音 乐 活动 。在 此 期 间 接触 到 一 些从 北 方来 的 进 步 人 士 , 听 到 一 些 民歌 。 此 基 础 上 他 开 始 构 也 在
哥 马 思 齐 到 法 国 去 学 习音 乐 , 小就 接 受 了系 统 的 西方 音 乐 从 教育 . 为他 后 来 的音 乐 道 路 的 发 展打 开 了坚 实 的基 础 。 13 91 年 秋 回 国 , 广 州 创 办 私 立 广 州 音 乐 学 院 。解 放 后 , 担 任 在 他
马 思 聪 的母 亲 会 唱 一 些 海 丰县 的 民歌 . 思 聪 幼年 是 听 马

生 创 作 了相 当数 量 的 、 种形 式 的小 提 琴 曲 , 写 了歌 剧 、 各 还
舞 剧 、 响 音乐 、 种 形 式 的 室 内乐 、 型 合 唱 曲 、 及 一 定 交 各 大 以
数 量 的群 众 歌 曲 、 术 歌 曲 、 艺 民歌 改 编 曲 等 等 。 在 上 述 众 多
这 些 歌 声 成 长 的 。 13 9 5年 创 作 的 小 提琴 独奏 曲《 篮 曲》 摇 可 以被 视 作 中 国小 提 琴 音 乐 开端 。 第 一 部 分 正 是 这 样 的 一 首
“ 亲 的歌 ” 母 。原 民歌 称 为 “ 白字 调 ”在 “ 字调 ” 。 白 的名 下 有 多 种 曲 调 。 个 音 乐 主题 曲很 美 , 情 也 很 真挚 , 这 感 可惜 在 音 乐 的
发 展 过 程 中没 能 保 持 民 间音 乐 的纯 朴 格 调 。 该 说这 首 乐 曲 应
在 和声 运 用 上 较 之 在 此 之前 所 创 作 的 作 曲有 所 突破 和创 新 . 但 在 小 提琴 独 奏 部 分 , 乐 风 格统 一方 面 还 有 些不 足 。 音
了 中 国音 乐协 会 副 主席 , 央音 乐 学 院院 长 等 职 务 。 马思 聪 中
彩 的 民族 音 调 为基 础 , 自由 地运 用 多 种 现 代 多 声 写 作技 巧 和
小 提 琴 演 奏 的特 殊 语 言 、 殊 技 巧 . 现 出深 沉 广 博 的 民族 特 表 精 神 和恬 淡 素 雅 的抒 情 风 格 。


曲调 特 征
马思 聪 少 年 时 曾学 过 一 些 中 国乐 器 的演 奏 , 喜 欢 端 午 他
体裁作品中 , 以他 所 写 的 小 提琴 曲影 响 最 大 、 就 最 突 出 , 成 也 最 鲜 明地 体 现 了他 的 艺 术 个 性 和 特 色 ,具有 重要 的 研 究 价
值 。特 别 是 他 的 早 期 小 提 琴 作 品在 和声 技 法 民族 化 方 面 作
出了 很 多 有 益 的探 索 。像 《 摇篮 曲》 《 一 回旋 曲》 《 、第 、 内蒙 组
有 益 的理 论 参 考 。 ‘
关 键 词 : 思聪 ;小提 琴 曲 ;曲调 ;织 体 写作 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 图分 类 号 :672 J4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7 4 (0 1- 6 04 — 2 10 — 5 0 2 1 )0 - 1 10
马 思 聪 (9 2 18 )广 东 海 丰人 , 生 于 书香 门第 。他 1 1— 9 7 , 出 从 小 就 显 示 了 自己对 音 乐 的爱 好 和 才 能 . 良好 的 家庭 环 境 使 他 从 小 接 受 了 丰厚 的传 统 文 化教 育 。 1 岁 时 马思 聪 跟 随大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