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合成工艺的改进
头孢噻肟钠合成及工艺流程设计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头孢噻肟钠合成及工艺流程设计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引言头孢噻肟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合成头孢噻肟钠的工艺流程设计在保证高产率和优良品质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环保、安全和经济性等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头孢噻肟钠合成及工艺流程设计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主体特色1:采用改进的催化剂头孢噻肟钠的合成中关键的一步是进行头孢类药物的母体化合物噻唑酮的环化反应。
传统的工艺中,常使用恶嗪作为催化剂。
然而,恶嗪存在毒性,对环境和人身健康有潜在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研究者采用了改进的催化剂,如有机碱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这些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选择性,而且更环保安全。
此外,研究表明,改进的催化剂在头孢噻肟钠合成中还可以提高产率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特色2:新型溶剂的应用在头孢噻肟钠的合成中,溶剂的选择对产率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传统工艺中,常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
然而,这些有机溶剂不仅对环境有污染,而且还存在易燃、爆炸等安全隐患。
因此,寻找一种替代溶剂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采用新型溶剂,如超临界流体和离子液体进行头孢噻肟钠的合成。
这些新型溶剂具有低毒性、无挥发性和高溶解性能等优点,对环境友好,且能够提高合成效率和产品品质。
特色3:优化反应条件在头孢噻肟钠的合成中,反应条件的优化对产率、选择性和反应速率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工艺中,反应温度和时间较高,反应物用量大,反应过程复杂。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研究者通过合适的温度、压力、溶液浓度等参数的优化,实现了显著的改进。
例如,采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不仅可以提高产率和选择性,还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此外,适当调整溶液浓度和pH值等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合成的效果。
创新之处创新1:绿色化合成头孢噻肟钠合成中的特色之一是绿色化合成的应用。
绿色化合成是指在合成过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绿色化合成,研究者改进了催化剂、溶剂和反应条件等方面的技术,并开发了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
头孢哌酮合成工艺的改进

中 国 药 科 大 学 学 报Jou rnal of Ch ina Pharm aceu tical U n iversity 1997,28(5):264~266头孢哌酮合成工艺的改进徐云根 吉 民 华维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研究室,南京210009) 摘 要 以72A CA 为起始原料,经与12甲基四氮唑252硫醇缩合,再与D 2(2)222(42乙基22,32二氧代212哌嗪酰胺)222(42羟基2苯基)2醋酸缩合得头孢哌酮。
方法A 和方法B 的总收率分别为38.2%和34.2%。
关键词 头孢哌酮;抗生素;合成;72A CA 头孢哌酮(cefop erazone ,1)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为抗绿脓杆菌的一线药物。
国内从1985年开始生产原料,临床需求逐年上升。
但由于产品质量等问题,其针剂所用的原料,主要依赖进口[1]。
因此研究其合成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综合文献报道[2~6],头孢哌酮的合成方法大致有:混合酸酐法、酰氯方法、硫酯法和72氨基取代基分步缩合法。
考虑到原材料的来源、成本及收率等因素,本文选择酰氯法进行研究,并对文献方法,特别是后处理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
由72A CA 合成 ,文献[7]用三氟化硼2乙醚络合物为缩合剂,收率82%,但产物 呈浅黄色,质量较差,用其合成 时,粗品精制困难。
本文改用浓H 2SO 4为缩合剂,收率虽为65%,但 为白色晶体,质量较好,用其合成 时,精制比较容易。
由化合物 经 再与化合物 合成 ,参考文献[3,4]方法,对粗品进行酸2碱处理,所得的 为浅黄白色固体,熔距10℃以上;本文改用乙腈2水(3∶1,V V )混合溶剂于40~45℃进行重结晶,得到的 为白色晶体,经理化测试,质量优于中国药典95版的标准。
462实验部分熔点用b型管测定,温度计未校正,红外光谱仪为PER K I N2ELM ER983;比旋度由PE2241M C旋光仪测定。
关于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优化对策解析

关于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优化对策解析头孢呋辛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合成工艺的优化对策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的优化对策进行解析。
一、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概述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是通过开环化合物头孢菌素C与呋辛烯经一系列反应合成而成。
合成工艺包括头孢菌素C的结构改造、呋辛烯的合成及改造、头孢菌素C与呋辛烯的环化反应、以及后续的酰化、酰胺化等步骤。
二、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的优化对策1. 原料优化:优选高纯度的原料有助于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质量。
选用优质原料和改进原料配方,可降低杂质含量,减少副反应的产生,提高头孢呋辛钠产率。
2. 反应条件调控:反应条件的优化对于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进行精确控制,可提高合成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纯度。
3. 催化剂的优化选择: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效率和产物质量有重要影响。
优化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可增强催化作用,提高头孢呋辛钠合成过程的效率。
4. 反应中间体合成与转化:通过优化反应中间体的合成和转化过程,可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
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合成路径,有效控制反应的副产物生成。
5. 产品分离与纯化:产品的高效分离和纯化是确保合成工艺的核心环节。
采用合适的分离技术和纯化方法,如结晶、溶剂萃取、薄层色谱等,可去除杂质,提高头孢呋辛钠产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6. 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合成工艺中产生的废物和副产物的处理与回收是提高工艺可持续性的重要环节。
采用环保的废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回收技术,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节约资源成本。
三、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优化的意义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的优化对策,一方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头孢呋辛钠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优化工艺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应用。
头孢呋辛钠的合成工艺优化对策还有助于扩大产量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医疗领域对抗菌药物的供应。
头孢哌酮酸合成新方法

头孢哌酮酸合成新方法
韩新正;高得瀛;李文杰;李宏德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15(42)21
【摘要】以7-ACT(7-氨基头孢三嗪)1、HO-EPCP(D-2-(4-乙基-2.3-二氧代-1-哌嗪酰胺)-2-(4-羟基-苯基)-醋酸)3为原料,以易于回收的二氯甲烷为溶剂,经过7-氨基头孢三嗪硅烷化、D-2-(4-乙基-2.3-二氧代-1-哌嗪酰胺2-4-羟基-苯基)-醋酸酰氯化、缩合反应得头孢哌酮酸5.摩尔收率达到90%.
【总页数】2页(P58,55)
【作者】韩新正;高得瀛;李文杰;李宏德
【作者单位】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200;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200;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200;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
【相关文献】
1.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替硝唑随机对照治疗产褥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J], 李莉
2.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进口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胆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 静艳;邱萍;王桂良;文萍;颜志婷
3.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J], 金石;黄金花;徐泽龙;郭云波;文
毅
4.HPLC法同时测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中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含量 [J], 刘守琼;汪健;姚迅;邓斌
5.头孢哌酮酸度、比旋度与溶解性关系的实验观察 [J], 张大莲[1];娄小娥[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金石;黄金花;徐泽龙;郭云波;文毅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年(卷),期】2004(014)003
【摘要】目的设计新的头孢哌酮钠的合成路线.方法头孢哌酮钠的三位合成采用三氟化硼工艺,反应中采用绿色环保溶剂碳酸二甲酯,使生产成本降低,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结果与结论以7-ACA计,经3步主反应制备得到头孢哌酮钠,总收率为
55.08%,在合成中间体7-ACT盐酸盐时,使用污染少、易回收的碳酸二甲酯作为反
应溶剂,符合环保、安全生产要求,且未见相关报道.其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得以确证.
【总页数】3页(P158-160)
【作者】金石;黄金花;徐泽龙;郭云波;文毅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哈尔滨,150086;辽宁省药品检验所,辽宁,沈阳,1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
【相关文献】
1.载体催化法合成第三代头孢菌素母核7-ANCA [J], 贾爱琼;赵经伟;汪令;张晓
2.头孢哌酮钠溶媒法合成研究 [J], 宋迎;苏玉清;许彦
3.2-乙基己酸亚锡催化合成丙交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J], 李自力;王宏雁;张玉军
4.合成氨生产合成工段工艺研究 [J], 李长新
5.合成氨生产工艺及KBR合成氨工艺研究 [J], 崔俊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孢—搜狗百科

头孢—搜狗百科抗菌谱与头孢噻肟近似,对⾰兰阴性菌有中度的抗菌作⽤。
对⾰兰阳性菌的作⽤强,主要敏感菌有⾦黄⾊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嗜⾎杆菌属、奈瑟菌属、⼤肠杆菌、肺炎克雷⽩杆菌、沙雷杆菌、各型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等。
绿脓杆菌、肠杆菌属对本品也敏感。
产酶⾦黄⾊葡萄球菌、耐氨苄青霉素的流感嗜⾎杆菌、耐第⼀代头孢菌素和庆⼤霉素的⼀些⾰兰阴性菌常可对本品敏感。
头孢功能:临床主要应⽤于敏感菌所致的肺炎、⽀⽓管炎、腹膜炎、胸膜炎,以及⽪肤和软组织、尿路、胆道⾻及关节、五官、⾯等部位的感染,还⽤于败⾎症和脑膜炎。
注意事项:过敏者禁⽤,青少年、⼉童使⽤本品,偶可致胆结⽯,但停药后可消失。
药名:头孢氨苄cephalexin(先锋霉素Ⅳ、头孢⼒新、苯⽢头孢霉素、克相福⼒克斯)功能:本品抗菌谱与先锋霉素Ⅰ相似,其特点是⼝服后易于吸收,在胃液中稳定,并由于本品⼏乎⽆变化的从尿中排出,故尤宜⼝服⽤于尿道感染,以及痈疖、脓肿蜂窝组织炎、创⾯感染等。
注意事项:对青霉素过敏者慎⽤。
药名:头孢孟多Cefamandole(头胞羟苄唑、头胞羟唑)作⽤机理:为⼀⼴谱⾼效的抗菌素,兼有第⼀代和第三代头抱菌素的⼀些优点,对⼤多数⾰兰⽒阳性菌的抗菌作⽤优于第三代头抱菌素,⽽对⾰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较第⼀代头抱菌素为强。
功能:临床⽤于除绿脓杆菌外的敏感菌引起的胆道、呼吸道、⾻、⼼内膜、腹腔及软组织等的感染。
注意事项:对头抱菌素过敏者禁⽤。
对青霉素过敏者慎⽤。
在抗⽣素市场中,头孢类抗⽣素占据着较⼤的份额,⽽其相关中间体也连带着表现出可观的市场潜⼒。
⽬前,头孢类抗⽣素中销量最⼤的品种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钠、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和头孢呋⾟(酯)等,相应的中间体包括7-ACA、7-ADCA、GCLE、氨噻肟酸、AE-活性酯、三嗪环、四氮唑⼄酸、甲巯四氮唑、HO-EPCP、甲氧胺盐酸盐、呋喃胺盐(SIMA)以及氯磺酸异氰酸酯等。
医药中间体7-TMCA及其合成头孢哌酮新工艺研究

第 7卷
第2 1期
20 07年 1 月 1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 1 7 No 2 o . .1
No .2 0 v 07
17 .8 9 20 ) 15 0 .3 6 11 1 ( 0 7 2 —5 20
S in e T c n lg n gn ei g ce c e h oo y a d En i e r n
7T A, 称 r T A A,国 内 称 7 A A 3 -MC 又 I —C 1 E - C -一 MMT 化 学 名 为 : - m n -一 ( - e y— t zl-一 , 7A io3 ( 1m t l e ao 5 h tr e
y)ti ty)cp -一m_一 abxl cd 结 构 式 1一 o h1一eh3e 4 croycai, h me i 如下 :
作者简介 : 书志 (92 ) 男 , 刘 16一 , 河北省 石家庄市 , 高级 工程师 ,
硕士 。研究方 向: 半合成抗生素 、 生物工程设备 。
hdoyhn1aecai。分子结构如下 : yr p ey)c i c x t d
维普资讯
2 期 l
过 滤 , 真 空 干 燥 箱 4 ℃ 左 右 干 燥 , 到 白 色 用 5 得
固体 。
3 试验结果和检验
HC . N 1 H2
本试 验 共 重 复 8批 , 量 检 验 采 用 中 国 药 典 质 20 05版规 定 的检测 方法 , 据如 表 1所示 。 数
COOH C H3
(07年 1月 ) 室温 下存放 没有 发生外 观颜 色 20 在
改变 。 。
4 结果讨论
抗生素头孢哌酮的合成工艺改进

抗生素头孢哌酮的合成工艺改进魏文珑;常宏宏;李俊波;延秀银;王志忠【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09(34)1【摘要】固体光气与D(-)-α-(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酸反应制得D(-)-α-(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酰氯,结构经1H-NMR、IR确证;采用新型催化剂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催化7-ACA与1-甲基-5-巯基四氮唑反应制得7-氨基-3-[5-(1-甲基-1,2,3,4-四氮唑基)硫甲基]-△-3-头孢-4-羧酸盐酸盐后,再与D(-)-α-(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酰氯进行反应制得头孢哌酮,产物结构与文献报道一致.反应总收率为58.30%.【总页数】3页(P34-36)【作者】魏文珑;常宏宏;李俊波;延秀银;王志忠【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24;长治医学院药学系,长治,046000;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1【相关文献】1.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J], 金石;黄金花;徐泽龙;郭云波;文毅2.头孢哌酮钠结晶工艺改进 [J], 魏瑞萍;胡昌勤;侯秉章;薛晶3.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张樱4.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及分别联合其他抗生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对比研究 [J], 贾宇驰; 吴晓妹; 张利娟; 祁伟5.头孢哌酮等七种常用头孢类抗生素在犬胆汁中药代动力学测定 [J], 孙桂华;赵树进;黄小让;徐本发;詹纯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应用化学
指导教师:魏文珑
20070401
头孢哌酮合成工艺的改进
2.金石.黄金花.徐泽龙.郭云波.文毅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的合成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14(3)
3.周晓靓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头孢唑肟丙匹酯的合成工艺研究[学位论文]2005
4.刘书志.吴英绵.杨波.卜欣立.郭英.尚平.LIU Shu-zhi.WU Ying-mian.YANG Bo.BU Xin-li.GUO Ying.SHANG Ping医药中间体7-TMCA及其合成头孢哌酮新工艺研究[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1)
5.黄建军.罗春.黄敏康头孢哌酮中间体7-TMCA合成工艺的改进[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23(6)
1.李俊波4-乙基-2,3-双氧哌嗪酰氯的气相色谱分析[期刊论文]-化工中间体 2009(10)
本文链接:/Thesis_Y1203091.aspx
作者:李俊波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被引用次数:1次
1.魏文珑.常宏宏.李俊波.延秀银.王志忠.Wei Wen-long.Chang Hong-hong.Li Jun-bo.Yan Xiu-yin.Wang Zhi-zhong抗生素头孢哌酮的合成工艺改进[期刊论文]-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