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复习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复习提纲

1. 21世纪的学校领导者的最基本要求是:

2. 创新性学习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一是预见性,二是参与性。

3. 校本管理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1)学校是决策的主体,即决策应在学校范围内作出,游离于学校之外的行政组织的作用应当减弱;(2)学校是改革的主体,即有效的学校改革不仅依赖于外在程序,更依赖于校内参与者分享决策的制定

4. 学校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安全第一”“珍惜生命”“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协调治理”

5.才能和学识是非权力型影响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学校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才能和学识有哪几方面?

(1)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指精通或熟悉一个特殊的或专门的业务领域,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具有所管理的具体业务的知识、技能。平时下属和群众常用“内行”和“外行”来表达这层含义。

(2)人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沟通的技能,激励方面的技能。处理人际冲突方面的技能。校长是同人打交道的,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内部、外部的,人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提升校长的管理才能是非常必要的。

(3)观念和视野。正确的观念和开阔的视野,可以保证你做正确的事情。许多时候,校长看问题看得不远、不深,问题出在其缺乏一种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往往与其观念和视野有关。有时候,事情做不好,不是具体的方法不对头,而是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就不对头,这往往也是观念上出了问题。

6.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

生存环境恶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7.研究21世纪的学校管理需要解决哪几个层次的问题?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五、重建“绿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种常规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旧的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8. 塔形结构的科层型组织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

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

①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是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的一种进步。它可

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

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

组织的成员都在不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

性,影响组织效率.

由此看来,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

功能。这就要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避免其负功能,即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制定规则来促进

组织运行,但又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9. 在管理理念上校本管理与传统的学校管理的最大区别是:

校本管理与传统的学校管理是不同的,传统的学校管理是外部控制管理,而校本管理则是学校主体的自主管理。可以通过对校本管理理论和外部控制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来说明校本管理的基本理念。

1.目标多元化原理。在传统的外部控制管理中,学校的教育目标被认为是简单的和统一的,教育环境几乎被看作是固定不变的,学校缺乏改革的愿望,教育管理趋向于标准化和稳定性。但在校本管理中,基于学校服务对象的多元性,学校教育目标被看作是多元的,教育环境被认为是复杂的和变化的。所以,学校就需要不断地改革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2.结果相等原理。在外部控制管理中,人们认为实现管理目标应该有标准的方法和程序,而且这些方法和程序适合于所有的学校。相反,校本管理是建立在结果相等的原则基础上。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实现目标有不同的方式。管理的弹性受到了重视,学校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自己管理。由于当前教育的复杂性和学校之间的差异性,用一种标准的结构来管理所有的学校是不实际的。所以,结果等同原则鼓励分权,让学校有丰富的活动空间,发展和制定出自己独特的教学和有效管理学校的策略。

3.分权原理。分权和集权是两种不同的管理原则。集权原则与标准的组织结构、标准的管理方法和标准的管理程序是一致的,这就需要集权管理。在集权的严格控制下,学校很少有决策权,学校的任何事情都要请示上级权力部门。结果是学校所碰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分权管理是校本管理的重要方面,和结果相等原则是一致的。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难免会碰到问题和困难,学校应该有权及时有效地解决所发生的问题。换一句话说,分权管理原则强调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自主管理系统原理。在传统的管理看来,学校是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工具或在外部监督下被动的执行系统。学校的作用是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办公室被动地接受命令,他们自己没有决定的权力。校本管理并不否认学校要实现教育政策的目标,需要上级部门的领导,但学校的教育、教学、人事、财务等等问题的解决不是上级能够解决得了的。需要学校自己去解决。这就需要学校成为自主管理系统,有权制定办学方针、教学目标和管理策略,有权分配人力和物力资源,有权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

5.创新原理。人重要还是组织结构重要?传统的组织理论认为,只要组织目标和任务是明确的和清晰的,组织结构的因素需要受到重视,理想的组织结构或精致的系统可能被设计出来,组织成员就可以根据组织的规章制度或在外部管理控制下有效地工作。传统的学校管理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结果是扩大了学校系统的外部控制的权力和官僚机构。这就出现了这样的循环:外部控制越是强化,学校成员就越依赖于外部权力,创新就越少。同时,为了改善学校的低效率或无效,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教育行政部门或办学部门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会有更多的督导和控制。这显然是没有效率的管理。而校本管理认为,学校管理目标是不明确的,学校组织结构是松散的,与人际关系理论和现代行为科学理论相一致,人们开始十分关注人的因素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有学者建议采取“松——紧并存的策略”。从紧的一面来看,就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明晰的命令、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工作程序,以保证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从松的一面来看,需要在学校的层面上扩大分配和使用学校资源的权力,鼓励学生家长、教师、学生和校友的决策参与。

10. 哪些原则是校本管理的基石(校本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二、科学性原则三、社会性原则四、民主性原则五、整体性原则六、责任制原则七、规范性原则八、教育性原则九、效益性原则

11.在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责任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坚持责权利的统一责任制、要覆盖全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要形成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责任链接、责任制的检查和考核要制度化。

12.影响学校管理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

人格的力量才能、和学识资历、和背景情感领袖魅力。

一、品格因素是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前提因素

品格因素是指领导者的道德品质、人格、作风等,它集中反映在领导者的言行之中,是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前提因素。如果一个领导者具有优良的品格,如公道正派,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等等,会使下属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感,更具有号召力,吸引人去效仿。有道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知识能力因素是领导者打造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核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