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案例看如何建立适宜的供应商管理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个案例看如何建立适宜的供应商管理战略

电子制造商在采购过程和管理供应商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产品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供应环境剧烈变化,制造商必须具备情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同时全球化市场拓展进程也在不断深化,跨地域的采购变得越来越普遍,制造商必须突破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在全球范围更加积极地开发与管理合适的供应商。

对于电子制造商来说,和不同规模、不同行业领域以及不同供应市场的供应商打交道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当然,供应商管理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多年来,业内一直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笔者希望通过对以下三家电子公司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大家因地制宜地制定供应商管理策略,提升管理供应商的水平。

案例一:某电子公司的采购经理刚刚获悉,在提供给客户的设计方案中用到的一款IC器件在3个月前供应商就已经停产了。但制造部门已经利用该器件的库存进行了生产,并开始陆续交货。客户现在有新的订单进来,采购部门却无法获得之前所采用的IC器件,而这一器件的库存也已全部用完。现在需要采用新的器件重新设计方案,然后给客户确认,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可是新订单却要求

下周就要交货。

这是典型的情报管理与风险管理失效的例证。该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只停留在一般的交易买卖阶段,与供应商之间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沟通机制与信息反馈机制,这使它未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供应市场变化的关键信息,造成了公司的重大损失。

电子行业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对采购情报管理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大型公司已开始设置采购情报管理的职位,专门从事对供应市场环境调查和行业情报收集,包括供求关系、原材料行情、价格信息、货源信息,为采购决策和执行团队提供最新的商业信息,以便他们能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快速做出响应与正确决策。

案例二:某家大型电子企业集团制定了年度供应商实地考察计划,要求每季度对所有的100多家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这意味着每年度采购部门要拜访400多次供应商。采购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感觉力不从心。

这家公司建立供应商实地考察计划的初衷很好,但缺乏策略的应用。如果他们能应用分类管理策略对供应商进行ABC分类管理(如图1),采购部门就可以针对供应商的类别制定“供应商考察计划”(如表),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而采购部门考察供应商的工作量也大为减少,由每年400次减少到200多次。

案例三:某家电子企业开始拓展全球市场,全球的采购比重逐年增加,因此成立了集中采购组织。但是,它很快发现集中采购组织和分散在各地区工厂的分散采购常常存在责任不清的问题。而且,在过去三年供应商合格清单中,供应商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供应商数量不断增加意味着该公司的采购系统没有建立起供应商的

优胜劣汰机制,对供应商群体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电子制造商需要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绩效评估管理体系,以提升供应商的竞争优势。供应商数量逐年增加,势必造成采购谈判筹码的减弱和供应商管理成本增加,而且,如果要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制造商必须对供应基础进行不断更新和优化。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对于全球跨国公司采购部门的调研结果显示,在降低采购成本的举措中,采购经理普遍认为降低供应商数量是

所有举措中贡献最大的。企业全球化竞争战略,需要全球化的采购策略。但是,全球化采购策略使供应商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全球采购组织与各分部采购对于供应商管理的职责分配,这涉及对于物料的分散和集中管理的策略。

最佳的做法是,电子厂商首先建立起AVL(许可供应商)数据库,然后将各分部的采购需求上报到集中采购组织。接下来是对所有的需求进行衡量,评估是否应该实现标准化,将普通物料的需求汇集到集中采购组织,以便实现批量采购折扣,特殊的采购需求则分配到各个工厂,以便获得快速反馈。

此外,还需要制定采购协议和供应商关系策略:对于普通材料的采购需求由集中采购组织负责选择供应商,并谈判签订总量购买合同;特殊材料的采购则由各工厂的采购团队自己负责,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谈判签订协议。普通材料的供货由各工厂的采购团队决定,他们根据采购合同负责管理供应商订单的履行。最后,电子制造商应根据供应商的业务状况和环境变化及时更新AVL数据库。

依据物料种类与供需对比建立适宜的策略

为更好地体现采购的价值,提升供应商的关系价值,制造商需要对供应商的类别和关系进行明确的定义并依照执行。采购策略矩阵工具是一个帮助定义供应关系不错的工具(如图2)。

根据物料的采购金额和供应风险,我们可将采购的物料划分为四个种类:价值大、风险高的物料属于战略采购,供应商管理重点应该侧重于追求技术合作;价值大,风险低的物料属于杠杆采购,重点在于寻求采购成本最优;价值小、风险高的物料属于风险采购,保证连续供应是策略重点;低价值、低风险的物料属于交易采购,策略重点在于提升作业效率。

利用采购策略管理矩阵工具,制造商可以制定相对应的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策略,但还需要对自己与供应商做力量对比,分析供求关系。根据采购商和供应商的实力高低,我们可以将他们两者的关系分成四个象限(如图3)。

当处在第一象限,供求双方势均力敌,相互依存度较高。双方关系侧重于追求双方合作,形成生命共同体,取得双赢。当处在第二象限,采购商处于优势地位,管理供应商侧重于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培育辅导,追求持续改善。

当处在第三象限,供求双方对彼此都无足轻重,关系极不稳定。应采用灵活策略,甚至需要整合部分供应商,缩减供应商数量,实施集中采购,将其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第二象限。

当处在第四象限,形势对供应商有利。采购商需要发挥其智慧,在情势不利的情况下扩大自己的筹码,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如果可能,尝试发展为情势相当的第一象限。

采用合适的供应商管理策略不仅为企业带来成本和风险的降低,同时也带来了采购部门效率的提高,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情形做好分类管理,对症下药,同时还需要做好情报和风险管理,并设定好集团采购和分散采购之间的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