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风荷载模拟
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分析与设计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著。
然而,高层建筑由于其独特的特点,面临着风荷载的挑战。
风荷载是指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所承受的力,其大小以及作用方式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分析与设计十分重要,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一、风荷载的基本概念风荷载是指由于风力作用产生的力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吸引力以及剪切力等。
它是建筑物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物的高度、形状、表面积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其高度较大,表面积较广,因此所受的风荷载也较大。
二、风荷载的分析方法针对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分析,通常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主要方法。
风洞试验是指将建筑物的模型置于风洞中,通过模拟风的作用,测量建筑物所受的风荷载。
这种方法具有直观、真实的优势,能够为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另外,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风场进行建模,从而预测风荷载。
这种方法可以对不同情况进行模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普适性。
三、风荷载的设计标准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标准来规范风荷载的计算与设计。
以中国为例,我国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风设计规范》中规定了不同地区和不同高度的建筑物所应承受的风荷载系数。
设计人员在进行风荷载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标准,并合理应用。
四、风荷载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风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需要被充分考虑和应用于结构设计中。
根据风荷载的特征,可进行结构抗风设计,采用合理的布置形式、减小结构自身的风阻系数,提高结构的抗风能力。
此外,合理的刚度设计和振动控制措施也是保证高层建筑稳定性的重要方法。
五、风荷载分析与设计的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分析与设计,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
某城市要建设一座100米高的办公楼,设计师需要进行风荷载分析与设计。
重庆某高层建筑脉动风荷载模拟

作者简介 : 刘锟
男 18 出生 9 3年
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 目: 上海市重点学科 建设 项 目( 3 2 B0 )
维普资讯
第 2期
刘锟 等 : 重庆 某 高层 建 筑脉 动风荷 载模 拟
2 9
3 顺 风 向脉 动风 荷 载 的 仿 真 模 拟
系数 ( 引; )为 高 度 处 的脉 动 风 压 高度 变 化 系 数 ; ( )为 高 度 处 的 脉动 风 压 系数 , ( = ) 05x 5 . 3 “6(/ O 一, l 表 征地 面粗 糙 度 的 系数 ; i 各 层迎 风 面积 ; 为保 证 系数 或 峰 因 1 zl ) O为 ) A()为
风振响应控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 而由于高层建筑高度均 比较高 , 对于高层建筑风振 响应 的直接动力分
析 比较 困难 , 无法 得 到建筑 的风荷载 的时 程样 本 曲线 。 因此 , 对 此 高 层 建筑 的多 维 人 造 脉 动风 荷 载 的 应 时程样 本 曲线进 行模 拟 , 将来 对此 高层建 筑 的风 振控 制研 究奠 定基 础 。 为
6 0。
() 3 计算 不 同高度 处 的脉动 风荷 载互 功率谱 密度 函数矩 阵
S( , ) = s ( ) , () 3
式 中 , r ) 规格 化 的单边 D vno 风速谱 , ,0)=2 3 ( ) , 中 , = 120 / 1 n = s( 为 aepr t s (9 x/ n 1十 其 0 n v , o  ̄ 2r 。 o ,, 为距 地 面 1 l / r 0I 高度 处 的平均 风速 。 l
P o ( ( , A i/ = ) ) ( ) ( ) (i= 12, ,4 , … 7) () 1
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分析

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分析高层建筑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其设计和建造必须考虑到各种外部力的影响,其中风荷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风荷载分析成为了设计师和工程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首先,在讨论风荷载分析之前,我们需要了解风的基本原理。
风是空气运动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力量。
当风吹过建筑物时,会产生侧向压力和吸力,这就是风荷载。
这种风荷载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和组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准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风荷载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建筑物的高度、形状、表面积和材料等。
不同高度处的风速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高度进行分段计算。
同时,建筑物的形状也会影响风荷载的分布,例如圆柱形和方形建筑物所受到的风荷载分布不同。
此外,表面积和材料的不同也会影响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然后,风荷载的分析方法也是多样的,常用的方法包括等效静力法、风洞实验和计算流体力学等。
等效静力法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通过将复杂的风荷载问题转化为等效的静力荷载问题来进行计算。
风洞实验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风场进行物理实验来获取数据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准确的风荷载分布。
计算流体力学是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模拟风场的流动情况,更加精确地分析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
风荷载分析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还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在我国,有关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规范主要包括《建筑抗风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细则》等。
这些规范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不同地区的设计和建造中都提供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最后,风荷载分析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
由于高层建筑所受到的风荷载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的荷载组合,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通过对风的速度、方向、周期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物所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分析是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3 .中南 建 筑 设 计 院 。 武 汉
【 要】 利用 A S S C X软件对相邻两个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摘 NY — F 通过比
较发现在风致干扰情况 下 , 由于气流 的脉 动性显 著增加 , 个高层 建筑 的荷 载作 用较单 体建筑情 况下 明显增 大。 两
【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荷载; 数值模拟 ; 干扰效应
【 中图分类 号】 T 9323 U 7.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0 — 84 21 )2 04 — 3 0 1 66 (020 — 05 0
在我 国现 代进 程 中 , 涌现 l大量密 集 的建筑 群 , 『 这 是顺应 城市快 速 发 展 的必然 结 果。风 在相邻 建 筑 物之间流动时会互相 干扰 , 受扰 时 的风 荷载 作用 与单 体建筑时风荷载 的作 用相 比有 较大 的变化 , 有时前 者 的风力会 大大超过后者 的风力 , 这就需 要在抗 风设 计 中考虑建筑物 居住 者 由于 风致 振 动产 生 的不 舒适 性 问题 。 由于风 荷载 规 范对 干扰 效应 的指 导性 条文 较 少; 目前国 内外的相关研 究主要 是针对 特定 工程 的风 干扰特性 … , 包括数值模拟和风洞 试验 。 Q sL 等通过风洞试验研究 了上海金茂 大厦周 围 i
层位移角/ d t a
P, N k
图3 10 重现 期 的 风荷 载 0年
图5 层 位移 角
表1 为单体模 拟和干扰效应模拟 的等效静力风荷 载数值 比较 , 可见干扰 效应 的影 响导致基 底剪力 和倾
型 为两 个 相 邻 建 筑 , 者 间距 5 m, 长 和 宽 均 为 二 0 其
1 m, 8 高度为 9 m, 0 数值 风洞 长 为 40 宽为 14 高 0 m, 4 m,
高层建筑风荷载吸吹气控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在位置方面,当吸吹气口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时,对风荷载的控制效果最为显 著。这主要是因为吸吹气口在顶部可以吸引来流,减少建筑物迎风面的风压, 从而降低风荷载。在尺寸方面,吸吹气口的宽度对风荷载的控制效果较为显著。 当吸吹气口宽度较小时,对风流的扰动作用较强,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风荷载。 但是,当吸吹气口宽度过大时,会导致风流在建筑物表面的绕流加剧,反而增 加风荷载。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吸吹气口的宽度。
结论
本次演示基于CFD技术对建筑结构风荷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不同建 筑结构和不同风速下的应力、变形、能量耗散等现象。通过与传统设计方法进 行比较,表明CFD技术在提高计算精度、优化设计方案、降低结构风险等方面 具有显著优势。然而,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风场模拟的准确性、计算成本 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二、高层建筑风荷载
1、风荷载定义:风荷载是空气流动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和剪力。这种压力和 剪力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形状、高度、风速、风向以及与风向的相对位置。
2、风荷载类型:根据风对建筑结构的作用方式,风荷载可分为基本风压、脉 动风压和湍流风压。基本风压是指在平均风速下,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静 压力;脉动风压则是由于风速的随机变化产生的动压力;湍流风压则是由于建 筑物表面附近气流的不规则流动产生的动压力。
文献综述
高层建筑风荷载吸吹气控制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目的是通过在建筑物 表面设置可调节的吸吹气口,控制风流的流动,以降低风荷载对建筑的影响。 根据文献综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在数值模拟方面,研究者们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高层建筑风 荷载吸吹气控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其中,Kim等(2015)通过数值模拟 方法,研究了吸吹气口的位置和尺寸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 控制策略。实验研究方面,研究者们通过风洞实验和实地测试等方法,验证了 吸吹气控制在降低高层建筑风荷载方面的有效性(Wang et al., 2018)。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般矗立。
然而,这些高耸的建筑在面对大自然的力量——风时,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风荷载,作为作用在高层建筑上的重要外力之一,其准确计算对于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至关重要。
风荷载是什么呢?简单来说,风荷载就是风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或吸力。
当风吹过建筑物时,由于建筑物的阻挡,风的流动会发生改变,从而在建筑物表面产生不同的压力分布。
这种压力分布会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作用,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变形、振动甚至破坏。
那么,如何计算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风速是一个关键因素。
风速通常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来确定的。
气象站会记录不同高度的风速数据,但这些数据一般是在标准高度(通常为 10 米)测量得到的。
而对于高层建筑,我们需要将这些风速转换到建筑物所在的高度。
这就需要用到风速的垂直分布规律,一般可以采用指数律或对数律来进行转换。
其次,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也对风荷载有很大影响。
比如,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是圆形、方形还是其他不规则形状,都会导致风在其表面的流动情况不同。
建筑物的高度、宽度、长度以及立面的变化等都会改变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
另外,建筑物所在的地形和周边环境也不能忽视。
如果建筑物位于山区、峡谷或者靠近其他建筑物,风的流动会受到地形和周边建筑物的干扰,从而改变风荷载的特性。
在计算风荷载时,还需要考虑风的脉动效应。
风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具有随机性和脉动性。
这种脉动风会引起建筑物的振动,甚至可能产生共振现象。
为了考虑风的脉动效应,通常会采用风洞试验或者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获取更准确的风荷载数据。
风洞试验是一种在实验室中模拟风对建筑物作用的方法。
通过在风洞中放置按比例缩小的建筑物模型,然后测量模型表面的风压,再经过一定的换算和分析,就可以得到实际建筑物的风荷载。
风洞试验的优点是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风的作用,但成本较高,而且试验结果可能会受到模型制作精度和试验条件的影响。
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计算与控制

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计算与控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在城市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高层建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风荷载的计算与控制。
高层建筑由于露出在地表面上,很容易受到风的影响,进而引发意外事故。
因此,对于风荷载的计算与控制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风荷载的计算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基础。
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的形状、高度、材料等多个因素有关。
科学准确地计算风荷载可以为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包括静力风荷载法和动力风荷载法。
静力风荷载法通过简化模型,计算出风荷载的分布情况,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初步设计。
动力风荷载法则通过考虑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利用振动理论,对高层建筑的风荷载进行更加精确的计算。
其次,风荷载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
一旦高层建筑的风荷载超过其设计限值,就会导致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风荷载。
常用的风荷载控制方法包括增大结构的刚度、减小结构的敏感性和采用减震措施等。
增大结构的刚度可以通过加强构造节点的连接、增加抗风墙的数量等手段来实现。
减小结构的敏感性则需要在设计阶段尽量避免结构的共振频率与风的自然振频率接近,以减小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而采用减震措施则可以通过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阻尼器、风振防护装置等来消除或减小风荷载的影响。
除了计算和控制风荷载,高层建筑还需要对风荷载进行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风荷载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风荷载超荷等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用的风荷载监测与评估方法包括传感器监测、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验模型测试等。
传感器监测可以通过在高层建筑中布设风速传感器、加速度计等设备来实时记录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数值模拟分析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高层建筑受风荷载作用的过程,以评估其破坏风速和破坏部位。
实验模型测试则是通过搭建高层建筑的缩比模型,对其进行风洞实验或水槽试验等,以获得真实的风荷载数据。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荷载分析与控制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荷载分析与控制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高楼大厦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风荷载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荷载分析与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一、风荷载分析风荷载分析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计算和分析。
风荷载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风速和风向、地理位置等。
在进行风荷载分析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风洞实验。
风洞实验可模拟实际风力对建筑物的作用,通过测量建筑物的振动和应力变化,评估其抗风能力。
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得到建筑物的风荷载数据,还可以为设计工程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另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数值模拟。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可以对建筑物在不同风速和方向下的风荷载进行模拟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建筑物的风荷载,帮助设计师合理设计建筑结构。
二、风荷载控制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风荷载控制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关键。
风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稳定性和振动控制方面。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设计师通常会采用一些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例如,在设计过程中使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横截面形状,增加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使用合适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抗风性能;在建筑物的顶部设置风阻板或加固设备等。
此外,要控制建筑物的振动,防止共振现象的发生。
振动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振动控制的问题。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建筑物的结构中设置阻尼器或减振器,通过吸收和消散振动能量来降低结构的振动水平。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空气动力特性来控制风荷载。
例如,在建筑物的外墙上设置适当的外立面,可以起到减小风压和风荷载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荷载分析与控制,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建筑风荷载模拟摘要:两个高层建筑之间的风荷载现在是建筑工程业人士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有效的检测两个高层建筑之间的风荷载问题,成为越拉越多人困扰的问题。
本文在介绍从测量高层建筑之间的风荷载的方法上入手,从而探讨适合高层建筑风荷载测量的方法,关键词:高层建筑风荷载模拟前言: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林立而起,相应的高层建筑之间的风荷载的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目前在我国没有对于大型的、跨尺度的空间架构建筑风荷载模拟的方法,要确定跨尺度空间结构高层建筑的风荷载作用,就要测定出相关风时速的曲线以及相关数据。
本文就谐波叠加法、线性滤波法和小波分析以及脉动风荷载模拟给予一定的介绍。
在风的时程曲线中,一般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长周期部分,值常在10分钟以上;另一种是短周期部分,常仅有几秒种左右。
由于风的长周期远远大于一般结构的自振周期,其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作用。
脉动风是由于风的不规则性引起的,它的强度是随时间按随机规律变化的,由于它的周期较短,因而其作用性质是动力的,会引起结构的振动。
1 脉动风荷载模拟脉动风就离散化为作用于每一个质量集聚点的离散化脉动风荷载,其值可近似用该质量集中点处的脉动风压乘以相应作用点的作用面积来求取。
由于脉动风压为高斯平稳随机过程,且其具有空间相关性的特点,故对高层建筑的脉动风荷载必须建立起它的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密度函数。
相关人士根据世界上不同地点、不同高度测得的90多次强风记录,给出了如下形式的脉动风速谱:,其中的脉动功率风速谱的计算方法是;k是与地面粗糙度相关的系数。
脉动风荷载模拟通过脉动风速谱推出脉动风压谱,进而求出规格化的脉动风压谱,并对其进行复共珑分解。
根据国内相关的建筑结构规范,考虑脉动风的竖向相关性,建立了脉动风荷载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矩阵。
2 谐波叠加模拟谐波叠加法是基于三角级数求和的频谱表示法,其基本思想是将随机信号通过离散傅立叶分析变换,分解为一系列具有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波或其他谐波。
谐波叠加法简单直观,数学基础严密,模拟效果好,是模拟脉动风速时程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其工作量巨大较为费时间。
3 线性滤波模拟目前最常用的是用线性滤波法中的自回归法来模拟随机风场中的多维风速时程。
m个空间点相关脉动风速时程v(t)可由下式来模拟:k是与地面粗糙度相关的系数。
脉动风荷载模拟通过脉动风速谱推出脉动风压谱,进而求出规格化的脉动风压谱,并对其进行复共珑分解。
根据国内相关的建筑结构规范,考虑脉动风的竖向相关性,建立了脉动风荷载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矩阵。
2 谐波叠加模拟谐波叠加法是基于三角级数求和的频谱表示法,其基本思想是将随机信号通过离散傅立叶分析变换,分解为一系列具有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波或其他谐波。
谐波叠加法简单直观,数学基础严密,模拟效果好,是模拟脉动风速时程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其工作量巨大较为费时间。
3 线性滤波模拟目前最常用的是用线性滤波法中的自回归法来模拟随机风场中的多维风速时程。
m个空间点相关脉动风速时程v(t)可由下式来模拟:其中x、y、z为坐标向量矩阵;p为ar模型阶数;δt是模拟风速时程的时间步长;ψk为ar模型自回归系数矩阵,为m×m阶方阵;n(t)为独立随机过程向量,n(t) = l·n(t); nj(t)(j =1,…,m)是均值为0、方差为1且彼此相互独立的正态随机过程; l为m阶下三角矩阵。
4 小波分析模拟小波分析是脉动风速时程属频率变化激烈的时变信号,因此具有良好时-频窗的小波变换分析,可以很好的描述脉动风速时程的时频特性。
运用此方法相关的函数表达为其中是随机信号,为基本小波或者小波母函数,为傅立叶变换。
小波分析模拟具有自身良好的时频特性,符合脉动风速时程变换的特点,因此小波作为一种新的模拟手段,在结构风工程的研究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结语;通过对以上风荷载模拟方法的介绍,我们知道,脉动风荷载在测量上具有很高的精确度,但是计算量很大,不是很实用。
而线性滤波法相对比较除了在时间步长的选择上比较难以外还是很适合的。
小波分析模拟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模拟方法,可以很好的模拟风速,而测量的结果可以和预想结果很好的符合,是未来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小说借赵辛楣的口说道:“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⑧可谓一语中的。
生活表面的所谓高尚和暗地里的低劣品性紧紧相依,使人与人之间的城墙越砌越高。
三、社会大围城的坚不可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⑨钱钟书曾在《围城》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⑩而这类人在社会大围墙内的左冲右突就构成了其中的故事。
事实上,《围城》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人类在社会围城内无助无奈的永恒生存困境。
(一)自然天性在家庭围城中的受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许许多多的家庭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
人格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
”11方鸿渐的性格是在多重挤压下形成的,家庭就是塑造他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说一开始,方鸿渐的生活就在父亲的安排之下,他没有选择。
唯一有过的叛逆想法是要自由恋爱,却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戛然而止。
在封建家长制的威慑下,方鸿渐只能压制自己的个性和欲望。
留洋回国后,仰仗着周家才出国深造的方鸿渐又不得不低着头做人。
在生活面前,个人是渺小的,在远离家的监督下,或许能够相对自由,但回到固定环境,这种自由就受到限制。
有人说西方精神的浪漫与东方精神的拘谨使方鸿渐养成了双重性格:“玩世不恭”与“合同随俗”。
12由于家庭是塑造人格的基石,生活在父亲封建思想及岳父礼教权威下的方鸿渐自然变得犹豫不决、合同随俗。
更因为有过远离家庭,远离男权,接受西式文化熏陶的光阴,使方鸿渐骨子里少了点对女性的霸权,遗留下更多的软弱退让。
否则,婚后作为一个生活在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时代的方鸿渐,又怎会对孙柔嘉百般忍让,千般后怕?(二)西方自由思想在中国封建文化围城下的叹息在方鸿渐的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崇尚西方的民主、自由,强调人的个性发展,追求人性的解放,认为个人不应受无道理的外力的束缚。
这种民主自由思想的涌入对中国封建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但是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方鸿渐、赵辛楣们回国后沉沦、潦倒、一事无成,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都说明了西方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失败。
小说借赵辛楣之口说过:“中国真厉害,天下无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
”13现在连拿着这些东西的人也一齐毁了。
美国汉学家大卫·西奥图·赫斯特指出:“这部小说和它的主要人物方鸿渐的性格都反映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旧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毫无意义地留连下去,但新的秩序尚未诞生,因而无法根据新秩序来讽刺和超越旧的社会准则。
”14方鸿渐、苏文纨、鲍小姐等就生活在这个新旧交替的社会。
他们留过洋,受过西方自由观念的熏陶。
可他们的中国血统又让自由思想大打折扣,尤其是方鸿渐。
在中西文化夹击下,他不知所措,自我释放的内在个性与外部世界的古板封闭严重对立,使他堕入异化、孤独、无助的精神苦闷境地。
方鸿渐想要的自由恋爱输给了父亲方遯翁的包办婚姻;因为方遯翁的家长威严,方鸿渐弄了张假文凭;与周家闹得不愉快时,方遯翁说鸿渐一定有行迹不检的地方,以后鸿渐的事还要由家长做主……,可见西方的自由思想只起了一点皮毛作用。
要知道,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层层包裹的这座围城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个性自由,在这座围城下,西方自由思想只有深深地叹息。
(三)女性意识在男权文化围城中的无奈中国封建文化讲究“三从四德”,“内外有别”,“男尊女卑”。
虽然《围城》中出现了些许女性独立的苗头,譬如鲍小姐大胆的妆容及和方鸿渐的暧昧,可以看出她挑战封建礼教的勇气;苏文纨与曹元朗的婚姻虽比较草率,但她不选赵辛楣,而宁与自己有那么点志同道合的曹元朗在一起,也体现了新氛围下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加。
可毕竟鲍小姐有所遮掩,苏文纨带着赌气情绪。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家波伏娃曾经说过:“女人不是生就成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
15确实,在男权文化的压迫下,女性只有无奈。
方遯翁是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他时时刻刻在传输着男权文化。
在讨论苏文纨是否适合方鸿渐时,他就发了一通感慨,认为读了书的女人是最难驾驭的,道出自古以来的一个通理“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
16 即便他的思想在随着时代进步,即便他让儿子赶上了“留洋”的新潮,但原则性问题是不会改变的。
男人的地位要巩固,男人的权利要握紧。
再怎么开放,女性在他们眼里还是无才便是德。
在男权文化的大城内,女性悲剧性宿命将是注定的。
可见,社会就像一座坚固的围城,人们在里面不断挣扎、抗争,但永远难以突破。
《围城》是人生的一种隐喻,是一部探讨人类命运的哲理性小说,“围城”是人们无法摆脱,无法超越,而不断循环往复的永恒困扰。
它寓意着人生的悲哀,现实生活的无奈。
社会的阻隔,人性的劣根都把人类围困在一座永恒的城墙之内,人们只能在宿命中叹息,在生存困境中徒劳地挣扎。
作者简介:陈雪雪,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2010届毕业生;张岚,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注释:①孔庆茂.名家简传书系·钱钟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7.105②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113③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50④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286⑤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338⑥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300⑦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250⑧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215⑨马克思.马恩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6.2.56⑩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1[11] 张厚粲.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201[12] 巴人.读《围城》.小说月刊?.1948.7[13] 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233[14] 杨志今.怎样评价《围城》?.新文学论丛.1984.(3)[15] [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24[16] 钱锺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