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图的教学评价

合集下载

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析

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析

学的物理知识 . 还 能 不 断 地 整 合 所 学 的物 理 知 识 . 使 旧 知 识 和 新 知 识 很 好 地衔 接 , 做 到 温故 而 知 新 。 在 教 学 过程 中 。教 师 应 用 概 念 图 进 行 教 学 有 助 于 提 高 学 生 整 合 物 理 知识 的能 力 。 学 生在 绘 制 概 念 图 时 。 可 以清 晰 地 认 识 和 了 解 各 种 物理 概 念 之 间存 在 的 关 系 。 实质上 , 概 念 图 就 是 将 相 关 的知 识 进 行 适 当 的 浓缩 。 应 用概 念 图 不仅 可 以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还 可 以锻 炼 学 生 的横 向思 维 能 力 , 使 学 生 积 极 地 思 考 所 学 的知 识 。 这 样 就 可 以 营造 出一 种 轻 松 的 学 习氛 围 . 使 学 生 更深 入地 理 解 各 种 物 理 概 念 之 间 的关 系 。 2 . 概 念 图 的应 用 有 利 于 提 高 学 生 的 自学能 力和 创 新 能 力 在 初 中 物理 教学 中 ,教 师 通 过 概 念 图 的 形式 可 以 将 学 生 不 明 白的 知识 清 晰地 表 达 出 来 。还 可 以 利 用 概 念 图 对 所 学 的 知 识进 行有 效 的 复 习 、 预 习 和练 习 。 教 师通 过 对 概 念 图 的 分 析 和 讲解 , 可 以 鼓 励 学 生 积 极 地 思 考 教 师 所 讲 的 内容 。 最 后 让 学 生 通 过 自己 的思 维方 式 整 合 物 理 知 识 .并 解 决 在 预 习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疑难 问题 。 这 样 的 物 理教 学 过 程 . 不 仅 可 以锻 炼 学 生 的 思维能力 , 还 可 以 提 高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基于概念图技术的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基于概念图技术的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种能形象 表 达某个 主题 有关 概念及 其关 系 的 图
解。
通 过 对概 念 图 及应 用 技 术 支持 学 习 的研 究 . 我 们认 为可 以将 概 念 图作 为一 项学 习工具 来 支持
学习. 从而 形成 一套行 之有 效 的教学模式 。
使用 它的必要 性 : “ 概 念 图”是 一 种知识 以及 知识 之 间的关 系的 网络 图形 化表 征 .也是 思维 可视化 教学 模 式是 在 一 定 的理 论 指 导下 建 立 的 , 它 为教 学模式 提供 了理 论依 据 .是教学模 式 深层 内 的表 征 概 念 图由关键概 念 、 一般概 念 、 具体 概念 、 隐 的灵魂 和精髓 .它决 定 着教 学模式 的方 向性 和 实 例等从 上 至下 的 四个 层 级 组 成.所 以 一般制造
高 我 们期望 通过 探 索基 于概念 图技术 的教 学 模 以“ 机 械制 造 技术 ” 课 程 为 教学 内容 . 开 展 为 式 的改革 . 为该 课程 的教 学改革 提供新 的突 破 口。 期一个 学期 的三轮 以概念 图教学模 式 的行动 研究
二、 概念 图教 学法 建立 的理论 基础
期 望 通 过 探 索 基 于概 念 图技 术 的教 学 模 式 的 改 革 . 为 该 课 程 的 教 学 改 革 提 供 新 的 突 破 口。
【 关键 词 】 :概念图 教 学模 式 行 动研 究


教 学现 状
独特性 基 于概念 图技术 的教 学模 式 的理论 基础
《 机 械制造 技术 》 是高 职高专 院校机 械类 专 业 主要包 括有 意义学 习理 论 、图式理 论 与双 重编码 的 主干课 程 .对学 生 的职业 能力 培养有 非 常重 要 理 论 。

概念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

概念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

《概念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1.现状述评:科学概念是科学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容,儿童学习科学意味着修正和拓展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从而能更系统性地认识自然,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概念教学也成为科学探究教学中的重点,随着课程改革浪潮的有序推进,科学探究过程取代了自然常识告知,亲历参与取代了纯粹结论灌输。

这是科学课程教学的进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对科学课堂的过程设计与实践过程往往满足于被活动表象所充斥,而缺失了活动本身所应有的价值和涵,活动过程显得苍白而无力,造成“活动有余,思维不足,概念混淆”的局面,学生探究活动后,还是停留在“好玩”的层面上,对所建构的科学概念不是很清楚,甚至不能用概念来解释问题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因此,如何建构有效的科学探究过程,促进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概念的整体联系是我们急待研究的问题。

其中概念图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既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又能形成整体思维能力。

2.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大量网络文献检索,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运用概念图工作、学习至今,案例很多,成为中小学教学常用方法;国1999年引入概念图,也有一些概念图教学的文章,以“概念图教学”在CNKI和“Google”网页收索,关于概念图运用到中学物理教学、生物教学等理科教学、医学教学、工程问题研究很多,在市教育局教研室上收索到瞿晓峰老师的物理学科概念图运用研究论文、林关于概念图的研究论文,但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的案例几乎空白,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信心。

3.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鉴于此我们设计了《概念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主要在科学教学中,应用以概念为核心创建概念图的策略,引导学生以框图的形式将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进行重组和优化,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结构的掌握,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

基于概念图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概念图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过不断的概念 的上位 、 下位和组 合学 习 , 使得新 旧知识不 断建立联 系 , 进而促使认知结构进 一步分化、 整合 。 ( 概念图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三)
如前所述 , 学生在绘制概念图过程 中要进行新 旧知识对比 , 通过应
Hale Waihona Puke 参 考 文献 : [] 1 永刚. 概念图作为教 学评价工具的发展【. J 学科教 育. 0 (7 . ] 2 40 ) 0 [  ̄t :p bi b g l cia o &l h - iyD 5 16 . 2 h p /ulh l . o h . m o b ?da l = 139 t/ s ob g n c g b r
《 新课程 》
21年5 8 00 月2 日
基 于概 念 图教 学模 式 下 的 初 中数 学教 学策略研 究
⑩湖南省衡东县第八 中学 武新生

归纳整体知识 。 要 :初 中教 学课程标准》 《 强调课程实施过程 中学生 的主动参 识 的学习归纳学习方法和技巧 , 三、 概念图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概念 图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教师应用概念图教学和学生利
识的学 习情况, 掌握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以及存在 的错误 , 在加深 对



两 对 分 平 一一_j 一 级 边 别 行J -一 一一 一 -


学生学习的基础上 , 可以采取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学方法完善教学 , 高 提
教 学 水平 。

。 ’ 。



奥苏贝尔提 出的认 知学 习理论认 为,有意义学 习必须具备 以下前
与, 培养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 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笔者认

基于概念图的研究性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概念图的研究性教学设计案例

的求知 欲和解决 问题 的 积极性 .
变为 “ 流程 ” ,考试 方式 由卷 面 考试 转 变 为 网
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指导学生如何用 络在线 测试 ,实时 给 出答 案 ,以便 于 当场 解决 建 气垫导轨研究小车在斜 面上的运动 ,并要求各组 问题. 上 述 改 革举 措 体 现 了 “ 构 主 义 ” 的 学生计算出每次小车动量的变化量,并试图找出 教 育理 念 ,建构 主义 提倡 在教 师指 导下 的、 以 其中的规 礅 让学生 自主积极 的进行探究 学 习者 为 中心 的学 习 ,也 就是 说 ,既强 调学 习 ③ 教师介 绍 冲量 、动量 的概 念 和动量 定理 者 的认 知 主体 作 用 ,又不 忽 视 教 师 的指 导 作 的 内容 ,并且 指导 各组 学生 协作 制作 出一 幅有 用 ,教师 是 意义 建构 的帮 助者 、促 进者 ,而不

l ・ 8
基 于 概 念 图 的 研 究 性 教 学 设 计 案 例
第 2期
①物理现象演示 :分别让两只粉笔从相同 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网络信息时代的中职 的高度 自由落 下.让 学 生看 到直 接落在 地 面上 物理 教学模 式 的最 大 特征 是 :实现 教 师角 色 、 的一支粉笔裂成了几段 ,而落在一本作业簿上 学生地位 、媒体功能、教学进程 、考试方式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场线 ,光芒四射 ;孤立负点电荷的电场线 , 万 5 总结 回昧式结课 一含蓄深远、回昧无穷 箭穿 心 ;等 量异 种 电荷 的 电场线 ,藕 断 丝连 ; 等量 同种电荷的电场线 ,背道而驰;等量异种 在一堂课结束时,用准确简练 的语言,以 浓郁 的色 彩 、艺术 的含蓄 ,提纲挈 领地把 整个 正对平 行板 间的 电场 线 ,齐头并 进 ”等 .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能从效果上、从艺 课的主要 内容概括归纳 ,给学生以系统、完整

基于概念图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概念图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旨在通过对概念图理论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文章首先介绍了概念图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背景,然后阐述了基于概念图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原则和方法,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基于概念图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本文旨在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视角,以期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推动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design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research.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design of mathematical large units based on concept maps, aiming to provide a new teaching design concept and method formathematics educators by conducting in-depth analysis of concept map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concept maps and their application backgroun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n, it elaborates on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unit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concept maps.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mathematical unit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concept maps is analyzed through specific cases, an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evaluated.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design for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promot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二、概念图的理论基础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cept maps概念图,又称为概念映射或概念构图,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达复杂知识结构的视觉工具。

基于概念图的教学设计——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

基于概念图的教学设计——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
目的 是 促 进 学 习 者 的 学 习 川。 教 学 设 计 的 目的 是提 高教 学 效 率 和 教 学质 量 ,更 大 幅 度 地 提 高 学 习 者 各 方 面 的 能 力 ,使 学 习 者 获 得 良好 的发 展 。教 学 设 计 必 须 建立 在对
般 为 7 个 学 时 ,课 堂 讲 授 和 上 机 实 践各 3 学 时 。 教 学 2 6
I s r c o D s n a e o C n e t a s C m u e C u e o n a n o r e a a E a pI/ L t u tin e b s d n o c p M p : o p t r u r F u d t C u s s s n x m / i n i g l t i o e
6 2
李 武 基 概 的 学 计 宪 : 于 念图 教 设
教学 园地
基于概 念 图的教 学设计
— —
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 程为例
李宪武 山东女子 学院教务处 济南 2 0 0 502
摘 要 概念 图作 为 一种 教 学工 具和 教 学策 略在 教 学 过程 中得 到 广泛 的应 用 。 以高等 院校 中普遍 开 设 的计算 机 文
计 算 机 文 化 基 础 是 高 等 院 校 非 计 算 机 专 业 开 设 的

据 教学 内容 的所 在结 构 设计 合理 的教 学计 划 。概念 图作 为 一种 教 学策 略 , 可 以将 学 习 内容和 学 会 如 何 学 习 结合 为 一体 ,在 教学 中被 广泛 采用 。
门 计算 机 基 础 课 ,属 计 算 机 方 面 的 入 门课 程 ,涉 及 计
学 中 成 为 一个 系 列课 程 ,学 习者 所 具 备 的 知 识起 点 差异 非 常 明显 。 同 时 ,计 算 机 知 识 内容 不 断 更 新 ,教材 内容 相 对 滞 后 , 如 何根 据 每 一 个 学 习者 的 自身情 况 , 帮助 学 习者 树 立 完 成 学 习 的 自信 心是 首先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笔者 从 最 具 操 作 性 和 指 导性 的教 学 模 式 入 手 ,在 传 统 的课 堂

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随后阐述了研究意义。

在通过对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探析、设计与制作、教学应用案例分析、效果评价以及优化策略的讨论,全面探讨了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理论基础、设计与制作、教学应用案例、效果评价、优化策略、实践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往往面临着理论概念繁多、抽象性强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利用概念图这一有效的教学工具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探索其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的阶段,对其具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化策略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有必要对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其理论基础、设计制作方法、教学应用案例、效果评价以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联想,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完整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通过概念图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概念图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概念图的教学评价
一、概念图简述
概念图(Concept Mapping)也叫做概念构图或概念地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D.Novak)博士提出的,是一种用来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规则的工具。

它的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即符号所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适当观念建立起联系。

这种联系是某种合理的逻辑关系,新的概念、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中、命题之间有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组合关系三种关系,绘制概念图就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一种教学技术。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也能很好地支持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的构成主要由节点、连接和命题三个部分构成:节点表示概念,指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通常用几何图形、图案等符号来表示;连线用于连接节点,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连线可以是单向的、双向的或任意方向的;命题,指连线上的文字,用于描述节点(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图中除了以上三个部分,还包括层级,层级通过把概念放在不同的层次来表示概念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和相关关系。

一般来说,概括性最强、最一般的概念处于概念图的最上层,从属概念放在下层;具有组合关系的概念和处于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之间可以用横向连接、交叉连接、超链接来体现层级关系。

不同的图形代表在思维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想法,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图像、符号来表示人脑子中的认识。

对于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属性的图形单元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线选择不同的颜色,以使概念的层级关系和分类明朗清晰。

二、概念图教学评价研究
诺瓦克除了强调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级,他还提出了概念图的评估方法,这为概念图成为一种教学评价工具奠定了基础。

传统的评价很多是以测验的形式进行,当然,测验的题目类型也许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测验过于依赖学生的回忆和再认能力,单凭测验成绩也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组织之间的差异。

而使用各种图形、颜色图形表征人脑中知识结构间联系的概念图相对于传统的测验在教学评价方面显然占有很大的优势,这也使概念图发展成为一种教育评价工具。

概念图作为评价早有研究,它也是伴随着概念图的研究进行的,诺瓦克(1983)在美国两所中学的7年级和8年级做过概念图方面的研究;同年他把7年级学生
的概念图成绩和作为美国有些州官方教育机构为评价初中学生学习水平而制定的标准化考试的SCAT的成绩做比较;马克汉姆(Kimberly M.Markham)(1994)用概念图评价了大学动物学选修课中,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与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概念图的差异。

国内的教育研究人员、一线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概念图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应用。

三、概念图评价特征
概念图的评价分为三个:评价任务、作答方式和评分体系。

这三个组成部分也决定了概念图评价的特征。

1、要求学生提供表明他们在某一领域的知识结构信息的任务
概念图的评价任务可以是多样的,有的要求学生用纸画出完整的概念图;有的是在教师绘制的概念图上画上连接线或填上节点;也有让学生构建一定层级关系的概念图。

评价任务包含三个任务的变量:任务要求、任务规范和内容结构。

任务要求是指当学生在构建概念图时对他们所作的要求,如构建一个概念图、在概念图中填空。

任务规范是指对完成任务的一些限制条件,规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制定不同的规范。

如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使用提供的概念或概念间的连接;要求学生在两个节点之间使用一个以上的连接等。

内容结构是指针对于不同的具体的内容,应该有相应的要求和规范,例如,若概念图的内容结构是上下位的关系,那么所绘出的概念图应该是层级式的。

2、学生的应答方式
应答方式是指学生作出的反应,它因给定的任务不同而异。

反应方式也包含三个变量:反应形式、反应方式特征、绘图者。

反应形式是指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是口头、文字还是以计算机等。

反应方式的特征根据任务的不同而变化,通常适应于某种特定的任务。

比如,给定概念填写框架图则要求学生在概念图的空白节点填写给定的概念;如果要求学生画出概念图而没有给出概念,则反应方式就是向学生提供绘制概念图的信息,要求学生画出相应的概念图,这种任务学生得到的指导相对也比较多。

有关研究发现,让学生构造概念图比填充概念图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但如果概念图来自学生的论文或口头报告,教师只能从文章或报告中提取重要的概念为学生绘制相关的概念图。

3、一致的评价体系
诺瓦克对概念图测试的成绩计分方法被认为是很有效的。

他将层级式概念图分为四种成分:命题、层级、横向联系和例子(如图1)。

每个概念图中正确的成分赋予一定的分数。

其中每一个有效的命题被赋予1分,每一个有效的层级被赋予5分。

横向联系如果正确,每一个赋予10分。

马克汉姆等人对这种计分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增加“分支”一项。

他们认为分支代表了知识领域中分辨能力的进步。

第一级的分支每个正确的给1分,次级的每个分支3分。

当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会被采用,各种成分的组合分数越高表示学生在概念图所反映领域的认知水平也越高。

第二种计分方法是将学生的概念图与相关学科专家的概念图相比较,计算两者互相重叠的部分,然后得到学生和专家的概念图符合的百分比,百分比越大也就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得越好。

第三种方法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用命题、层级、横向联系、例子四项计分标准先给标准概念图打分,再用学生的得分除以标准概念图的得分,最后得到一个百分数。

评价任务、作答方式和评分体系构成了概念图的评价技术。

各自不同的变量组合便决定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是不管何种组合形式都是为了测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概念间的联系。

四、概念图教学评价的应用
概念图不仅可以演示教学内容和作为学生认知的工作,还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概念的理解的变化,即教师评价学生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评或者组间互评的工具。

1、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工具
在传统测验中,教师只能检查学生某个学科知识体系中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孤立的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期末复习时让学生绘制某学科的知识结构或者某个知识点所涉及的概念,从而了解学生知识组织的情况,还可以发现学生理解上的问题所在,也便于教师对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握,也就是对学生做出总结性评价,要求学生提供表明他们在某一领域的知识结构的任务。

用概念图不仅可以进行总结性评价,还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

一方面是教师绘制概念图讲解课程知识,让学生完成节点、连接词、层级等;另一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概念图整理已有知识或新学习的知识。

教师从绘制出来的概念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的思维习惯以及学习风格,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概念反馈”及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应的指导或调整教学策略。

2、作为学生自评或互评的工具
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经常画出一些组织图来辅助自己整理知识。

概念图能够更加系统地反映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节点的设置可以检查自己是否将学过的关键概念回忆起来、通过节点之间的连线检查自己是否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理清、通过层级来分清概念之间的从属以及层次关系。

学生可以徒手绘制,不受场所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便进行自我调节。

学生利用概念图进行自评不必和别的同学比较,这只是了解自己不同时期的学习状态,所以不易产生紧张或自卑的心理。

概念图还可以作为学生组间互评、组内互评的工具。

互评主要是对别人的工作、成绩、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它不同于自评和集体测试,不是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让别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定性的评价。

目互评的方式更多地用于小组学习时组员之间的评价,对组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反馈。

学生可以把每个小组作为一个节点,小组任务完成过程的优缺点作为下一个层级的节点,当然也可以把小组各个成员的表现作为下一层级的节点。

或者对任务步骤做出概念图,通过这样的概念图,老师可以从组内互评中较真实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学生也可以针对概念图反映的情况,进行讨论交流。

总之,概念图可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进行反思,从知识的引出到知识的表征再到知识表征的评价,反映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概念理解的成长和变化。

尤其是专门的软件的出现,如MindMapper、In-spiration等,使得概念图的使用更为广泛。

这些概念图工具软件界面简单、操作直观、容易上手,能集图片、声音等各种更能真实反映人的思维的媒体形式于一体,使概念图评价更有效地应用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