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甲醛成核剂研究进展
聚甲醛生产工艺及国内发展状况的研究

Ab t a t T e a t l r v d d ab ifi t d c o n t e p p ris a p ia in , r d c in p o e s a d d - sr c : h r c e p o i e r r u t n o h r e t , p l t s p o u t r c s n o i e n o i o e c o o
万 ta --以上 , 而需 求量 仅 3 0 10万 t 右¨)而 发展 左 】, 聚 甲醛 项 目是 解 决这 一现 状 的一个 有效 途径 【。 2 1 聚 甲醛 又名聚氧化次 甲基( 文名 Pl xm ty 英 oy y eh— o
品、 管道及配件、 精密仪器和建材等领域。其消费结 构 大约 是 电子 电器 行业 占 4 %,汽车 制造业 为 5
化
学
工
程
师
C e cl E gn e hmia n ier 文章编号 :0 2 12 ( 0 2 0 — o 70 10 — 4 2 1 )2 0 4 — 3 1
・
21 0 2年第 0 期 2
冀 t : :・ -:
谜
牛
磊, 范娟娟 , 茂 辉 黄
( 河北省煤化工 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 河北 邢 台 0 4 0 5 0 1)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聚 甲醛的性能 、 应用领域 、 工艺 以及 国内聚 甲醛的发展状况 , 对国内聚甲 生产 并
醛行业 现存 的一些 问题提 出了建议 。 关键词 : 聚甲醛 ; 性能 ; 用 ; 应 生产
填料填充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度, 良好 的尺寸稳 定 性 , 优 良的耐腐 蚀 、 自润滑 和抗 蠕变 性 能, 特 别是 具有 突 出的耐疲 劳性 能 , 已广 泛应 用于机 械 、 电 子、 汽 车 等行 业 。但 是 , 由于 P O M 的结 晶度较 高 ( 一般 达 7 0 %一8 5 %1 , 结 晶晶粒较 大 , 导致其 冲击 韧性低 , 限制了其应
用 范围 , 因此需通过增 强 、 填充、 共 混等方法对 P O M 进 行改
能力 , 改善 P O M 的成 型收缩 率 、 耐蠕 变性 , 提高 P O M 的热 变形温度 。一 般常用 的是 G F和 C F 。纤维一般 能赋予复合 材料高强度 、 高模量 等力 学性 能 , 在树脂基体 中, 纤维主要起 承载作用 , 并且 由于取 向不 同形成 网状 结构束缚 基体 , 减少 磨 损量 , 提高耐磨性 ] 。 G F能够有效提高 P O M 的力学性能 , 但使其摩擦系数增 大 , G F与 P T F E或 G F与 P T F E和有机硅 复合使 用 , 可 以在改 善耐磨性 的 同时 提高力学 性能。C F增 强P O M 的力学性能 比 GF增强要 高得 多 , 其摩擦 系数 下降 , 耐磨 性显著提高 , 并且 可以消除制品的表面静 电。由于纤维
p a r t i c l e , o r g a n i c /i n o r g a n i c il f l e r mi x t u r e , me t a l a n d me t a l o x i d e wa s s u mma r i z e d . Th e e f e c t s o f il f l e r s o n t h e mo d i i f c a t i o n o f P OM
我国聚甲醛改性研究进展

我国聚甲醛改性研究进展赵香歌【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9(045)011【总页数】2页(P136-137)【关键词】聚甲醛; 改性; 性能发挥【作者】赵香歌【作者单位】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河南开封 47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6聚甲醛改性是当下乃至未来我国工业生产及相关领域重点研究议题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阶段关于聚甲醛改性进展研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问题解决,如共混改性、填充与增强改性,聚甲醛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包括聚甲醛材料的具体应用领域、聚甲醛材料的发展前景等,本次研究对聚甲醛改性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聚甲醛概述随着我国工业技术及化工模式日益创新,金属材料作为生产加工及化工生产重要组成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聚甲醛也称其为“聚氧化甲烯”。
通过对聚甲醛分析研究后发现,其分子中含有链节,即CHZ 一。
聚甲醛是一种密度较强、熔点较高,且结晶性较好的工程塑料。
聚甲醛主要特点如下。
1.1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该塑料材质不会受其任何冲击影响导致机械化失效。
因此,机械性能是聚甲醛主要特征之一。
1.2 具有良好的电性能聚甲醛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材料,而是在电性能方面较为突出的一种特殊材质。
1.3 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耐磨性主要是指该材料的整体耐磨损特点,即不会因外界因素而造成的结构性损坏及影响。
1.4 具有良好的尺寸性尺寸性稳定性主要是指聚甲醛的尺寸规格相对较为科学。
1.5 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及耐疲劳性主要是体现在该工程材料可以抵御较为清强烈的化学侵蚀。
通过相关数据研究后发现,聚甲醛已经逐渐取代铝、锌、铜等相关有色金属,已经成为较为实用及理想的工程塑料。
2 现阶段我国聚甲醛生产现状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研究,发现我国聚甲醛在开发研制中具有阶段性发展,最早在1959年开始研发进行。
中科院化学所、吉林化工研究院、四川联合大学等。
助剂化学-成核剂简介

成核剂简介天津大学求是学部查浩3010210060一成核剂概述1成核剂概念成核剂是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不完全结晶塑料,透过改变树脂的结晶行为,加快结晶速率、增加结晶密度和促使晶粒尺寸微细化,达到缩短成型周期、提高制品透明性、表面光泽、抗拉强度、刚性、热变形温度、抗冲击性、抗蠕变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新功能助剂。
成核剂作为聚烯烃的一种优良的改性助剂, 加入少量就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透明度、热变形温度和制品的强度, 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应用性能, 因此,它的开发和应用受到普遍关注。
成核剂由于可以加快结晶速率,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半结晶聚合物的结晶过程。
针对不同的物质,成核剂又有不同的种类。
例如,目前聚丙烯( PP) 成核剂的种类就有很多,按成核剂诱导生成的PP结晶形态不同可以分为α成核剂、β成核剂和γ成核剂。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助剂,它具有改变树脂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和球晶尺寸,进而提高制品的加工和应用性能之功效。
聚合物的结晶改性已成世界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的主要内容,它们与填充/增强改性、聚合物共混改性和化学交联改性一并构成了完整的聚合物改性体系。
经成核剂改性后的聚合物,不仅能保留聚合物原有的特点,而且性价比也优于许多透明材料,其热变形温度高,刚性好,屈服强度高,结晶速度快,加工性能好,使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透明性要求高,需高温下使用的器具。
结晶改性所得的基料价廉易得,且结晶改性技术难度低,灵活性好,简单易行。
因此,目前结晶改性已成为最活跃、最常用的有效聚合物改性方法,成核剂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功能型助剂。
2成核剂作用原理结晶型高聚物有多种结晶形态,在不同的结晶条件下可以形成单晶、球晶、树枝状晶等。
结晶型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一般生成球晶极其不完整,它是高聚物结晶的最常见的特征形态,是由一个晶核开始,以相同生长速率同时向各个方向放射生成的,聚合物熔体冷却过程中,分子链排列成有规结构,处于熔融状态的大分子链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但在某些区域会出现几个链段聚集在一起呈现有序的结晶,一旦有序尺寸达到了临界值,便稳定存在而形成晶核。
聚甲醛纤维的全球新进展

规模 , 是对 于聚甲醛纤维 的生产应 用大 多只停 留在研究阶 但
段 。 甲醛纤维 的制备研究率先 是在 16 年由美国的Alet 聚 90 br G- l a 等发 表提 出的 , Wi ims l 随后 经过 改进 , 9 9 于1 6 年通过熔
料、 三菱 瓦斯化 学公司、 韩国工程塑料公司宝泰菱工程 塑料 有 限公 司及杜邦—旭化成聚 甲醛有 限公司。
尽 管 聚 甲醛 的 生 产 技 术 已 经 成 熟 且 已 形 成 一 定 的 生 产
成质 量分 数为5 %的聚甲醛溶液进 行静 电纺丝 。 h nre T o te 等 也l 同年发表了另一种静 电纺制聚甲醛 纤维的方 法, 于 采用聚
聚 甲 醛 ( oy x meh ln , OM ) 名 聚 缩 醛 , 一 P lo y tye e P 又 是
聚 甲醛 纤 维研 究 尚不成 熟
聚 甲醛 的 生 产主 要 集 中在 美 国 、 欧 及 日本 等 工 业 西 发 达 国家 和地 区 , 国外 聚 甲醛 生 产厂家 主要 有 Du o t P n、 Cea ee B F、 io a 东丽 、 ln s 、 AS Tc n 、 旭化成 、 AT、 Z 三菱 瓦斯
材 料 中最 佳 , 有 很 好 的 抗 蠕 变性 和应 力 松 驰 能 力, 期 使 具 长
用尺 寸 稳 定 。聚 甲醛 耐 一 般 化 学 试 剂 , 良好 的耐 油 、 有 耐 农 药性 及 较 好 的 电性 能 , 用 温 度 范 围较 为广 泛 , 使 可
在 一4 ~1 0 0 0 ℃长期使 用。 其纤 维制品几乎完 全继 承了聚甲 醛树 脂的所有优 良特 性 , 具有 高强高 模及优 良的尺寸稳 定 性 、 稳定性 、 热 耐碱耐化 学腐蚀 、 耐光 及优 异的耐磨损 等性 能, 是一种综 合性能十分优异的商性能纤维 , 前景良好。
成核剂Millad NX8000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07 .
R4 R3
R2
R5 O
O
R1 HO
(
R R1
O
O )n OHR5
R2 R3
R4
图1 成核剂NX8000的结构
Fig.1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ating agent NX8000
注: n为0,1或2;R1~R5是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烯基基 团,R独立地选自非氢基团,包括烯基基团(如烯丙基)、烷
摘 要: 综述了聚丙烯用第四代透明成核剂Millad NX8000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Millad NX8000的分子
结构属于山梨醇与烯丙基苯甲醛在酸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山梨醇二缩醛。聚丙烯的雾度随着成核剂加入量的增加
而降低;与HPN-68,NA-11,Millad 3988,NCME801,NAA-325及纳米SiO2成核剂相比,用量相同时,Millad NX8000对 聚丙烯雾度的改善最明显;采用Millad NX8000成核剂时,聚丙烯加工温度低,碳排放低,加工成本低。
Abstract: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transparent nucleating agent Millad NX8000 for polypropylene are reviewe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Millad NX8000 belongs to the sorbitol diacetal produced with sorbitol and allylbenzaldehyde by acid catalyst. The haze of polypropylen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nucleating agent. The addition of Millad NX8000 improves the haze of polypropylene most significantly than HPN-68,NA-11,Millad 3988,NCME801,NAA-325 and nano-SiO2 in same amount.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the carbon emission and the processing cost are low when Millad NX8000 nucleating agent is used to modify propylene.
浅谈聚甲醛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聚甲醛的发展和应用自1959年美国杜邦公司成功开发聚甲醛(Polyxymethylene,简称POM)并工业化生产以来,POM以其优异的性能在汽车、电子电器、日用消费品、机械工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并迅速发展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
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POM有“夺钢”、“超钢”之称,具有良好的的物理机械性能、耐化学品性,使用温度范围较广,可在-40℃~100℃间长期使用。
POM以低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的成本,正在替代一些传统上被金属所占领的市场,如替代锌、黄铜、铝和钢等制作许多部件。
目前,POM已经成功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仪表、日用轻工、汽车、建材、农业等多种领域。
且在很多新领域的应用,如医疗技术、运动器械等方面,POM也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1、2]。
一、聚甲醛发展历史简介聚甲醛行业自1959年由杜邦公司成功工业化后,一直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我国研究和生产聚甲醛几乎和杜邦、塞拉尼斯等公司POM生产同步,但是,由于一直没有解决消耗和工艺放大后的核心问题,发展十分缓慢,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还停留在千吨生产装置阶段,无法和国外POM生产厂商竞争。
1.国外聚甲醛生产发展历史工业上生产聚甲醛有气态甲醛法和三聚甲醛法两种方法。
三聚甲醛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开发,以三聚甲醛为主或加入少量共聚单体如二氧三环聚合而成,即目前有均聚和共聚两种制法,所得的产品也分别称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
均聚工艺以美国杜邦公司为代表,该工艺路线由于甲醛提纯工艺复杂和后处理封端技术上的困难,使得均聚产品耐碱性、耐热性差,且生产成本较高,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问题,近几年来在国外发展不快,代表企业有美国杜邦公司,日本旭化成公司。
共聚甲醛生产工艺以塞拉尼斯公司的技术为典型代表,该工艺制得的共聚产品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热老化性、耐热水性、耐碱性、耐油性、化学稳定性并且易于加工,且其填充玻璃纤维后机械性能有所增强,鉴于其产品质量优于均聚甲醛的优点,使得世界上共聚甲醛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均聚甲醛产品产量,现在世界上75%的聚甲醛为共聚产品。
聚甲醛生产工艺及国内发展状况的研究

聚甲醛生产工艺及国内发展状况的研究牛磊;范娟娟;黄茂辉【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聚甲醛的性能、应用领域、生产工艺以及国内聚甲醛的发展状况,并对国内聚甲醛行业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The article provided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production process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status of POM.Finally,some of suggestion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omestic POM industry were put forword.【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2(026)002【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聚甲醛;性能;应用;生产【作者】牛磊;范娟娟;黄茂辉【作者单位】河北省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邢台054001;河北省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邢台054001;河北省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邢台05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2.3近年来国内煤化工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致使一些大宗化工产品的产能过剩,因此,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已经成为煤化工下游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我国甲醇产能严重过剩(预计2012年,甲醇产量将达到5000万t·a-1以上,而需求量仅3100万t左右[1]),而发展聚甲醛项目是解决这一现状的一个有效途径[2]。
聚甲醛又名聚氧化次甲基(英文名Polyoxymethylene,简称POM)是一种乳白色不透明结晶线性聚合物。
按分子链结构的不同,分为均聚甲醛[CH3COO-(CH2O)n-COCH3] 和共聚甲醛[-(CH2O)n-(CH2O-CH2-CH2)m-][3]。
聚甲醛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刚性和硬度,且摩擦系数小,耐磨耗,尺寸稳定性好,是仅次于聚酰胺(PA)和聚碳酸酯(PC)的第三大工程塑料,常用来代替Cu、Zn、Sn、Pb等有色金属,享有“塑料黄金”的美誉[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邦 和 日本旭化成公 司生产均 聚 P M 外 . 他厂商 O 其 都生 产共聚 P M 与其 他工程塑 料相 比 .O 具 O PM 有优 良的耐疲劳和耐 磨耗 性能 、 小 的蠕变 性能 , 较 广泛 应用于汽车 、 械 、 表等领域『] 机 仪 】。由于 P M - 2 0 结 晶度 高f 般为 5 %~ 0 . 品存 在缺 口冲击 一 0 6 %1制 强度低 、 型收缩率 大等缺点 改进 P M 性 能 成 O
综 述
合 成树脂及 塑料,0 ,7 )7 202( :5 1 3
CHI NA YNTHET C S I RES N I AND L T CS P AS I
聚 甲醛 成 核剂 研 究进展
张敏 宏 1 , 2 史 建 公 1 , 2 赵桂 良 1 , 2 刘 志 坚 石 勤智 杨 万泰
4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材 料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 京 ,0 0 9 . 北 10 2 )
摘
要: 综述了硅藻土、 胶 、 脱土 、 硅 蒙 滑石 粉 和氮 化 硼 等 无 机 成 核 剂 , 聚酰 胺 、 酸 盐 等 有 机 成 核 剂 对 聚 甲醛 羧
(O 结 晶性 能 和力 学 性 能的 影 响 。 由弹性 体 和 滑石 粉组 成 的 复合 成 核 剂 不仅 可 使 P M 的球 晶 尺寸 减 小 至 21 m, P M) O . 更 重 要 的是 使 P M 的成 型 收缩 率 从 33 降 至 20 O _ % .%。 开 发 P M 成 核剂 一 是要 根 据 P O OM 的 结 构 特 征 , 过 分 子 设 通 计 , 成 适 合 P M 专 用 的系 列 成 核 剂 ; 是 通 过 对 现 有 成 核 剂 的 物 理 或 化 学 复 合 , 发 复 合 成 核 剂 , 挥不 同 组 分 合 O 二 开 发 的 协 同 效应 关键 词 : 聚 甲醛 成核剂 复 合 成 核剂 结 晶
土 是 P M( 5 1 O M2 0的有 效 成 核 剂 . 加 入 质 量 分 数 在
为 01 05 时 . .%~ . % 可使 P M 的球 晶 细化 、 晶峰 O 结 温度 和结 晶起始 温度提 高 . 并不改 变 P M 的 晶 且 O 型 . 不会影响 其结 晶度 硅 藻土对 P M 的拉伸 也 O 强度影 响很小 .可大 幅度 提高 P M 的冲击强度 O 硅藻土质量分数为 0 % 时冲击强度为 1. k/ 2 . 5 4 J . 4 m 在 01 时达 到最大 (6 J 2。 . % 1 . k/ ) 徐卫兵 等[ 3 m 6 1 研究 发现 . 加入 硅藻 土使 P M 球 晶细化 他们计 算 了 O
剂 . 变Leabharlann 晶形态 , 改 减小 结 晶尺寸 , 提高抗 冲击 可
性 能 。本 工 作 综 述 了 P M 成 核 剂 的研 究 进 展 。 O
1 无 机 成 核 剂 11 硅 藻 土 .
的途 径 有 :1 提 高 加 工 设 备 质 量 . 格 控 制 加 工 ) 严
的 结 晶过 程 ; 时 , 降 低 了半 结 晶时 间( 和 同 还 £ 1 P M球 晶径 向生长 的单位 面积 的界 面活化能 . O 结 晶速率常数 1 增大 。 徐卫 兵等 在共 聚 P M( 9 0 中加 入一 种无 O M 01 机 晶体 矿粉 ( 作成 核剂 。 A) 结果 发现 : 加入该 成核 剂 A不 改变 P M 的晶体 结构类 型 .但 使其 晶面 O 问距 明显 增大 ( 表 2 : P M 球 晶细 化 。 晶 见 )使 O 结
不 同 温 度 下 纯 P M 和 含 硅 藻 土 P M 的 A rm O O va i 指 数 ( )见 表 1 。从 表 1 出 , P M 的 n小 于 n( ) 看 纯 O 含 硅 藻 土 的 P M.说 明加 入 硅 藻 土 改 变 了 P M O O
聚物 以环状 三聚 甲醛为单体 .在浓硫 酸或 阳离子 交换树 脂催 化下 得 到三氧 六环并 精馏 为高 纯 品 . 后者与 少量共 聚单体 f 如二 氧 五环1 路易斯 酸 下 在 开 环 聚 合 为 共 聚 甲 醛 结 构 式 为 - (H0 C 2) 一
速 率 加 快 , 晶过 程 为异 相 成 核 三 维 生 长 过 程 : 结 含 成 核 剂 A 的 P M 具 有 较 高 的 缺 口 冲 击 强 度 徐 O
条件 : )I 2  ̄ A成核剂 结晶型高聚物的冲击强 度与
球 晶 大 小 和 分 布 有 关 通 过 在 P M 中 加 入 成 核 O
( . 国石 油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催 化 剂 北 京 燕 山 分 公 司 , 京 ,1 2 0 ;2 中 国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 1中 北 040 .
催化 剂 分 公 司 博 士 后 工 作站 , 京 ,12 0 ;3中 国石 油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催 化 剂 分 公 司 , 京 ,10 1 ; 北 040 . 北 0 0 1
中图分类号 : T 1 . ; Q 3 65 Q 342 T 2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 3 62 1)3 0 7— 6 0 2 19 (0 00 — 0 5 0
聚 甲醛 (O 是 一 种 热 塑 性 工 程 塑 料 . 为 P M) 分 共 聚 物 和 均 聚 物 均 聚物 以 三 聚 甲醛 或 甲醛 为 单 体 . 含 有 阳 离 子 型 催 化 剂 f 三 氟 化 硼 乙醚 络 合 在 如 物 ) 惰 性 溶 液 中 聚 合 , 构 式 为 一 (H O ; 的 结 C ) 共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