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系统简介
水源多联机空调系统

谢谢大家!
d.针对工程设计人员,详细地分析建筑负荷特点,找到系统运行时
间(h)最长的工况,选用该工况下性能最优的系统(部分负荷性能好的 系统),保证”长h”使用时系统的耗能”Kw”降低。
七、能效比 能效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制冷量
与实际输入功率之比。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
4242水冷多联空调系统水冷多联空调系统水环式水冷多联空调系统主要是通过水环路将分别独立设置在建筑物水环式水冷多联空调系统主要是通过水环路将分别独立设置在建筑物各不同分区中的多个水冷多联机组连接起来构成的以回收建筑物内部各不同分区中的多个水冷多联机组连接起来构成的以回收建筑物内部余热如内区朝南区朝北去等为主要特征的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余热如内区朝南区朝北去等为主要特征的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整个系统是通过水环路将各个水冷多联机组的主机连接起来实现热统整个系统是通过水环路将各个水冷多联机组的主机连接起来实现热量转移以达到制冷热的目的
多联机空调系统
一、多联机概述 多联机空调系统,又称为变制冷剂流量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简 称为多联机。近几年来,多联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空调系统,由于其 系统简单、设计灵活、舒适节能、安装简便且可靠性能高等特点, 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国内空调领域中一种极其重要的 空调形式。
二、多联机容量及冷媒的使用 目前,国内容量基本都能达到8-48HP之间(如海尔、三星),而三 菱电机的变频多联机容量则发展到了5-54HP;美的的数码涡旋多联机D系 列第三代也发展到了8-64HP;大金的VRV的第三代其容量则已经由原来的
内的余热;后者则以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冷
热源。
4.2、水冷多联空调系统 水环式水冷多联空调系统主要是通过水环路将分别独立设置在建筑物
多联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多联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嘿呀!今天咱们来聊聊多联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呢!
首先呀,啥是多联机系统?哎呀呀,简单说,它就是一种能同时给多个房间或区域提供制冷或制热服务的空调系统哇!
那它到底咋工作的呢?1. 压缩机制冷制热呀!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呢!压缩机就像个大力士,把制冷剂压缩,改变它的压力和温度。
哇塞,这压力一变化,温度也跟着变啦!制冷的时候,把室内的热量带走;制热的时候,又给室内送来温暖。
你说神奇不神奇?
2. 制冷剂的循环呢!制冷剂在系统里跑来跑去,经过冷凝器、蒸发器这些部件。
在冷凝器里,制冷剂把热量释放出去;在蒸发器里,又吸收热量。
哎呀呀,就这么循环往复,不停地工作,保证室内的温度舒适。
3. 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哇!这个也很重要哟!它能根据室内的温度需求,调节制冷剂的流量。
温度高了,多流点制冷剂进去;温度低了,就少流点。
是不是很聪明?
4. 控制系统的指挥呀!多联机系统还有个聪明的大脑,就是控制系统。
它能监测各个房间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然后发出指令,让各个部件协调工作。
哇,这就像个大管家,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5. 室内外机的配合呢!室内机负责把冷量或热量送到房间里,外机则在外面努力工作。
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为我们打造舒适的环境。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多联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有点明白了?哇!反正我觉得这多联机系统真是太厉害了,能让我们在不同
的房间都享受到合适的温度。
你呢,是不是也觉得很神奇呀?。
多联机工作原理

多联机工作原理
多联机是一种集中供热、供冷、通风的空调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混合气体制冷循环:多联机内部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件构成混合气体制冷循环。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混合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将气体冷却成液体。
液体再经过膨胀阀进行节流,降低压力并且膨胀为气体,在蒸发器内吸收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2. 分布式设计:多联机内部设置有多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
室内机安装在不同的房间内,通过管道连接到室外机。
这样的设计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房间的供热、供冷、通风需求。
3. 节能模式:多联机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室内环境的需求进行智能调节,实现节能效果。
室内机具有独立的温度感应器,能够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整制冷或制热的能力,以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
4. 管路布局:多联机系统的室内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到室外机,通过这些管道,冷媒能够在室内和室外的不同部分流动。
管道的布局要合理,确保冷媒的流动平稳,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多联机利用制冷循环原理,通过一个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的组合,实现对不同房间的供热、供冷、通风的集中控制,以满足不同房间的舒适需求。
多联机工作原理

多联机工作原理
多联机工作原理是指通过一台中央控制设备连接多个室内机,实现单个室外机同时为多个室内机提供制冷或制热的功能。
这种系统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组成:室外机、室内机、冷凝器、膨胀阀和制冷剂。
室外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并通过冷凝器将制冷剂冷却成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室内机。
室内机通过蒸发器将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气体,吸收室内的热量。
然后,制冷剂再次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管道返回到室外机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膨胀阀位于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用于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
它可以确保制冷剂在不同的室内机之间均匀地分配,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制冷负荷。
整个系统中的制冷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冷剂在不同的状态下,能够吸收和释放热量。
通过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循环往复,制冷剂能够带走室内的热量,并将其排放到室外。
最后,中央控制设备起到连接和控制室内机和室外机的作用。
用户通过中央控制设备可以选择不同室内机的运行模式、温度设定和风速等参数。
中央控制设备会将这些指令传递到室内机和室外机,从而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总结起来,多联机工作原理通过一台中央控制设备将多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连接起来,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往复实现多个室内机的同时制冷或制热。
这种系统在能耗和空间利用上是非常高效的,非常适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和多户住宅等场所。
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在现代生活中,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能源高效、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那么,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热泵技术来进行空气调节的系统。
它由室内机、室外机和一系列连接室内和室外机的管道组成。
室内机分布在不同的房间,而室外机负责产生和吸收热量。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压缩、换热、蒸发和冷凝等过程。
室外机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将其送入室内机。
室内机内部的蒸发器通过膨胀阀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放松,使其温度和压力降低。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了室内空气的热量,并将其吸走。
这样,室内机会产生冷气,从而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
随后,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到室外机的压缩机中进行循环。
在室外机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会升高,然后通过换热器将热量释放到外部空气中。
这样一来,制冷剂再次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可以继续循环使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还具有制热功能。
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热交换过程会相反,即室内机吸收外部空气中的热量,然后将其释放到室内空气中,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温度。
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还能够实现变频调节和集中控制。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需求来调节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节能和舒适的效果。
而且,多联机系统可以将冷气和热气通过主机交换器进行互相传递,实现室内外的冷热空气的共享利用。
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以其高效、安静、节能和环保的特点逐渐成为了当今家庭和商用空调系统的首选。
通过了解其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现代空调系统的运行机制,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合理地进行操作和维护,从而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对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浅析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摘要】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供冷方式,通过一个主机连接多个室内机,从而实现多房间的空调控制。
本文从介绍多联机空调系统、分析其重要性以及研究目的入手,详细探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系统架构及组成部分、性能优势和应用场景,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
未来发展趋势方面,提出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展望,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对于解决多房间空调难题,提高空调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趋向智能化与节能环保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空调体验。
【关键词】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应用、工作原理、设计要点、系统架构、性能优势、节能环保、展望、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介绍多联机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控制多个室内机的空调系统,通过一台主控机连接多个分机,实现对不同房间的独立控制。
这种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室内机,提高空调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比传统的单一室内机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节能效果。
多联机空调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主控机和多个室内机,主控机通过管道连接各个室内机,实现室内机之间的通讯和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主控机对各个室内机进行集中控制,调节温度、风速等参数。
多联机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办公室、商场、酒店等场所,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的空调需求。
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空调系统,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灵活性和效能。
在今后的发展中,多联机空调系统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节能的空调体验。
1.2 重要性分析1. 节能环保:多联机空调系统采用多台室内机连接至一台室外机的方式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同时调节多个室内机的温度,实现局部控制,避免浪费能源。
多联机空调系统采用变频技术,可以根据室内实际需求智能调节制冷/供暖效果,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 灵活性和舒适性:多联机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实现分区控制,满足不同区域的温度要求,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多联机工作原理以及优势

多联机工作原理以及优势
多联机工作原理是指通过将多个室内机连接到一个室外机上,实现整体的空调系统运行。
室外机的压缩机通过冷媒的循环过程将室内的热量吸走,然后将冷气输送到各个室内机中。
每个室内机都有自己的控制面板,可以独立控制温度和风量。
多联机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节省空间:多联机只需要一个室外机,而不需要每个室内机都有一个对应的室外机,因此可以节省室外机的安装空间。
2. 灵活性高:多联机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室内机的数量。
当需要增加新的室内机时,只需连接到现有的室外机上即可,不需要重新安装新的室外机。
3. 节省成本:相比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较低。
而且每个室内机都有独立的温控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在每个房间独立调节温度和风量,从而实现个性化的舒适感。
4. 节能环保:多联机的室内机可以独立运行,不需要所有的室内机都一直运行,从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节约能源。
而且室内机之间的冷媒管道较短,减少了能量的损失。
总之,多联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多个室内机连接到一个室外机上实现空调系统的运行,具有节省空间、灵活性高、节省成
本和节能环保等优势。
这使得多联机成为了现代家庭和商业空调系统的理想选择。
空调制冷第三讲(1)多联机新技术介绍

5、直流变频空调器的优点
运行效率高 调速性能好 转速范围宽 转矩大 噪音低 能效比高(与交流相比较);
6、变频空调主要元器件
变频模块
变频模块是实现由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从而驱动压缩 机运转的关键器件,又称为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模块。它是一种智能的功率模块,它将6个 IGBT管连同其驱动电路和多种保护电路封装在一起, 从而简化了设计,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从其驱 动电路使用的电源数目又可分为单电源与四电源两种。 主要厂家:日本三菱、三洋、东芝
4、交流变频空调器原理
交流变频控制的关键点:V-F曲线与死区 时间 V-F曲线: 死区时间:
4、交流变频空调器原理
•PWM示意图
AC 不控 整流
DC PWM 逆变
AC
调压调频 图 c
5、直流变频空调器原理
从整机形式上看,直流变频可分为全直流变频 与部分直流变频。 全直流变频是指压缩机、室内外风机均使用直 流无刷电机,部分直流指只有压缩机使用直流 无刷电机。
压缩机不同
定速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不可变。E.g. 50Hz 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频率可以变化。 E.g.
30Hz~120Hz。
控制器不同
变频空调器的控制器远比定速空调器复杂。
输出能力不同
在一个工况下定速机只有一个能力输出 变频机的输出能力是一个范围
1、变频空调器与定速空调器的区别
IPLV平均4.50,全系获取节能认证 现行国标1级能效3.60(≤28kW)、3.55
4.50
4.50 4.57 4.47 4.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9年开始着手开发耗电少的节能型机器
1982年针对中小型建筑的节能多联机系统完成 1987年针对大中型建筑的节能多联型机器完成
·开发多联机时的观念(日本)
多联机的发展背景
高效节能
★独立控制 ・每个房间单独控制 ★输送能耗降低 ・泵、风扇能耗 ★压缩机容量可控 ・与室内机输出相
7.00 制冷COP
6.50
12HP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室外气温℃DB
3.00 39 37 35 33 31 29 27 25 23 21 20 18 16 14
多联机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多联机在部分负荷时的效率更高
额定COP仅仅代表额定工况下,空调系统的能效,而建筑的实际负荷会因为气温 变化、人员变动、使用习惯等因素而不断变化。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膨胀水箱
末端 风机盘管 FCU
末端 空调箱 AHU
锅炉
·水-空气系统
优点 ✓可对各机组进行调 节,实行个别控制
✓可根据负荷改变增 设风机盘管
✓与全空气系统相比, 风管所占空间小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缺点 ✓各室均设置有机组, 保养工作量大
✓安装水配管,故有 可能发生漏水现象
✓新风送风量少造成 全新风制冷运行困难
(进行铭牌值测试时,要求连接系统中最低静压的风管机) ③考虑了整个系统的耗电情况:
IPLV(C)值为系统值,考虑了室内外机总的耗电量
IPLV(C) = 0.05 × A + 0.3 × B + 0.4× C + 0.25 × D
A-----机组100%负荷时的运行效率 C-----机组50%负荷时的运行效率
间的3%不到。因此,考虑空调是否节能应该考虑其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
多联机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不同开启情况的效率
COP 4.60 4.40
10HP
4.20
4.00
3.80 3.60
制冷COP 制热COP
3.40
连接率%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不同室外温度的效率
A房
B房
回风
温度感应器
供、回水管
·定风量系统
优点 ✓ 可集中进行运行保 养·检修
✓ 过渡期可采用直接 送新风方式
✓ 可采取高洁净度的 新风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缺点 ✓ 风管所占空间大 ✓ 各空间的温湿度控 制难,耗能较大 ✓ 风机动力要求大
·变风量系统
排风
新风
空调箱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A房
VAV BOX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空气调节系统
AHU
全空气系统
FCU
FCU
FCU
AHU
空气-水系统
FCU
全水系统
多联机(室内机)
·风冷型和水冷型
热源:空气
冷凝器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热源:循环水
接冷却塔
冷凝器
风扇
节流元件
压缩机
蒸发器 风冷冷热水主机
节流元件 蒸发器
水冷冷水机
压缩机
·系统比较
中央系统
全空气系统
主机+空调箱+风管 主机+空调箱+VAV BOX
400 320
350
300
200
100
0
2007
2008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概况
(单位:亿元)
420 345
2009
2010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概况
·主流机型市场占有率
30.0%
29.0%
25.0%
20.0% 15.0% 10.0%
5.0%
7.6%
3.7%
8.2%
11.2% 4.8%
15.3%
4.0%
5.2%
15.3% 其它 25.9% 26.4% 26.3%
其它 5.5% 5.5% 6.2%
·2010年主流机型市场占有率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概况
中央机组 35.5%
420亿
多联机组 33%
其它 26.3%
水地源 5.2%
多联机的发展背景
多联机的发展背景
·开发多联机时的社会背景(日本)
1979年 ,日本面临 ● 由于石油危机,石油不足 ● 电力不足 ● 能源价格高涨
·不同空调系统的节能性比较
空
气
系
传统
统
中
央
空
调
水
系
统
风管(空气)
空气的搬送热量=2.4kcal/kg(温差10℃时)
水冷式
铁管(水)
多冷
联媒
机
系 统
水的搬送热量=5kcal/kg(温差5℃时) 铜管(冷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冷媒的搬送热量= 49kcal/kg(蒸发温度0℃时)
約7.4kW
风冷式
約4.7kW
运送100,000kcal/h 的热所需的电力
式唯一,过渡期 但存在混合损失, 设备较多,运行成
对应较差
能耗大
本偏高
设备费用
低
高
·全水系统
优点 ✓可进行个别控制
✓水管输送形式,输 送距离长,安装空间 小于风管系统
✓随负荷变动对应快, 舒适性较好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缺点 ✓水管连接,存在漏 水隐患
✓需要追加新风系统
·水-空气系统
冷却水泵 水管 冷热水泵 换向阀 水冷主机
·多联机系统
室内机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冷媒管 室外机
·多联机系统
优点 ✓可进行个别控制,随 负荷变动对应迅捷, 使用舒适性高
✓一次换热,直接膨胀 式系统,节能性好
✓施工简便,周期短
✓日常保养简单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缺点 ✓设备初投资较高
✓需追加新风系统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概况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的变迁
500
B房
传感器
供、回水管
·变风量系统
优点 ✓可进行个别控制
✓可节约运转费用
✓与定风量方式相比, 对风机所要求的动力 要求小
✓随负荷变动对应迅 捷,使用舒适性高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缺点 ✓因需VAV装置及空 调机调节风量装置, 故初期设备投资费用 高
✓风量减少会造成空 气分布的不良
·全水系统
制冷和制暖时,使用阀门进行切换。
多联机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某办公楼全年的建筑负荷特性
百分比
平均值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容量
9% 18% 27% 36% 45% 55% 64% 73% 82% 91% 100%
建筑负荷在40~70%间的比例约占全年总时间的70%,而100%负荷只占总时
冷却塔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冷却水泵
膨胀水箱
风机盘管
小空间建筑
风机盘管
小空间建筑
风机盘管
小空间建筑 热源机机房
风机盘管
小空间建筑
楼面过道
电热锅炉
水冷冷水机
冷热水泵
·风机盘管
2管式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3管式
4管式
管路连接 特点
进水管×1 出水管×1
进水管×2 出水管×1
进水管×2 出水管×2
整个系统工作模 可同时制冷制热, 可同时制冷制热,
11.2% 末端 11.9% 11.3% 11.2%
变频多联 数码多联 水地源
26.6% 3.6% 4.8%
27.8% 3.9% 5.2%
29.0% 4.0%
多联机 30.2% 31.7% 33.0%
5.2%
水地源 4.8% 5.2% 5.2%
模块 4.9% 4.8% 4.8%
单元机
15.5%
16.1%
·部分负荷的构成
①室内机的开启情况 ·会议室、洽谈室平时不开启 ·加班时需个别开启
多联机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多联机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部分负荷的构成
② 外气温度的变化(优于设计温度)
制热期间 外气温度 发生时间
制热额定工况: 7℃
③ 外气温度的变化+室内机开启情况
制冷期间 外气温度 发生时间
制冷额定工况: 35℃
B-----机组75%负荷时的运行效率 D-----机组25%负荷时的运行效率
IPLV(C) 综合反映了多联机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根据统一的方法进行
测试,更能合理地体现多联机产品的节能性!
多联机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多联机在部分负荷时的效率更高
定频
空调容量
变频
空调容量
负
房间负荷
负
房间负荷
荷
荷
空调容 量浪费
空气-水系统
主机+风机盘管+空调箱+风管
全水系统
主机+双管道风机盘管 主机+三管道风机盘管 主机+四管道风机盘管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分散系统
全冷媒系统
整装式空调系统 多联式空调系统(VRV)
·全空气系统
膨胀水箱 冷热水泵 水管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风冷型主机
末端 空调箱 AHU
·定风量系统
排风
新风
空调箱
常见中央空调系统
一次 冷 二次 冷 换热 水 换热 室
媒
系
传达给冷媒(过热度)统
内 侧
冷媒
空气
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