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类产 品及 精神文 化性劳 务的 占有 、 赏 、 欣 享受 和使用 等 。其实 质是 对社 会及 他人 提供 的精 神财 富 ( 质形 物
收 稿 日期 :0 9—1 20 2—1 0
基金项目: 安徽科技学院校思政教育研究课题项 目( 宣字 [0 9 5号 ) 20 ] 。
2 A h i c n ea dT cn l yU iesy F n ag2 3 0 , hn ) . n u Si c n eh o g nvr t,e g n 3 10 C ia e o i y
Absr c Cut r lc n u to s a m p aa tp r f alr u d c n u p in o o lg su e t , n ti fu t a t: l a o s mp in i n i o n a to l o n o s m to f c le e t d n sm t n adpoiigrl e one esrs og ietes d ns o o e i cl a cnu pi ,n rv n a dcu t p b ms n ul o d et m r aue ud t et. t h u
Ke r s: le e sud n s Cu u lc n u to Miu d rtn i g; i a c y wo d Colg t e t ; hr a o s mp in; s n e sa d n Gu d n e
的、 精神 的 、 文化 的消费 , 文化 消费成 为大学 生生活 消费 中 的主要 部分 。大学 生 文化 消 费 的 目的和功 能就
教 育学 的意 义来 说 , 为 了培养 人 、 造 人 、 是 塑 教育 人 、 高人 的素质 , 提 为社 会造 就 合 格 的建设 者和 管理 人
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以石家庄市为例

关 键 词 :大 学 生 文化 消 费 石 家庄 市 当前 石 家 庄 市 大 学 生 文 化 消 费 的 总体 状 况及 分 析 文 化 消 费是 人们 对精 神 文 化 类 产 品 及 其 精 神 文 化 劳 务 的 占有 、 欣赏 、 享 受 和 使 用 的 总 称 …。 为 了 了解 当 前 石 家 庄 市 大 学 生 消 费文 化 的 真 实 情 况 ,笔 者 于 2 0 l 2 年1 月和2 0 1 2 年6 月 分 别 在 河 北 师 范 大学 、 河 北科技大学 、 石 家庄铁 道大学 、 河 北 经 贸大学 、 石家庄经 济学院 、 石 家庄学 院 、 石家庄信 息] 一 程 职 业 学 院等 七 所 高校 对 大 学 生 消 费 文 化 的 基 本 状 况 进 行 了 问 卷 调
参考文献 :
要 的 。
4 . 健 康 身心 素 质 的拥 有 大 学 阶段 是 人 一 生 的 最 重 要 阶 段 。是 记 忆 力 和 身体 状 况 最佳 阶段 , 又是品德 、 信念 、 个性形 成的时期 , 还 是思维 活跃 , 创 造 力 上 升 的 阶段 。 通 过 阅 读 红 色 经 典 , 接受红色教育 , 能 促 进 大学 生 形 成 良好 的 心理 素 质 。 红 色 资 源 中 的英 雄 形 象 身 上 都 有 着 顽 强 的毅 力 。 坚定的信念 , 他 们 在 困 难 和 死 亡 面 前 不低 头 .不 屈 服 .这 样 的精 神 面 貌 正 是 当 今 在 和 平 年 代 成 长 起 来 的, 大 多 数 又 是 独 生 子 女 的 大学 生 极 为缺 少 和需 要 的 。 鲁 迅 先 生很早 就注意 到只有健康 的身体是无 . } _ f j 的, 必 须 先 有 健 全 的 心智 。 一 个 健 全 的人 是 身心 健 康 的人 . 而 心 理健 康 比 身体 健 康 更重要 。 当代 大学 生 因 为从 小 在 家人 溺 爱 的环 境 中 长大 , 生 活 条 件 随 着 社 会 物 质 财 富 的增 长 而 提 高 .他 们 没 有 经 过 苦 难 和 挫折 , 所 以耐 挫 力 普遍 较 弱 。他 们 在 上 大 学 之 前 , 几 乎 没 有 独 立处理过事情 。 上大学后 , 离 开 了 父母 , 学 习独 立 生 活 , 遇 到很 小 的事 情 , 就不知如何 处理 , 心理压 力很大 , 有 的 不 知 道 与 人 沟通 , 少 数 则 因 为 家境 贫寒 而 固守 在 自卑 的幻 影 里 。 长期 的压 抑 情 绪 和 脱 离 实 际 世 界 会 导 致 心 理 疾病 。 近年来 , 学 校 已经 开 始 关 注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设 有 专 门 的 机 构 和 部 门 做 一 些 心 理 疏 导 。 而 阅 渎 经 典 文 艺作 品尤 其 是 红 色 经 典 能 教 育 大 学 生 拥 有 坚定的意志 , 顽 强 的毅 力 , 优 秀 的 品德 . 远 大 的理 想 , 乐 观 的精 神, 形 成 健 康 的心 理 , 远 离 心 理 疾 病 。学 习 红 色 经 典 能 有 效 预 防心理疾病 , 较 之 出现 心理 问题 了 然 后 治 疗 要 早 先 一 步 . 效 果
大学生消费建议和意见内容(精选11篇)

大学生消费建议和意见内容〔精选11篇〕大学生消费建议和意见内容〔精选11篇〕大学生的消费是很随意的,因此需要一些建议,要合理的。
下面就是WTT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消费建议,有用。
大学生消费建议和意见内容篇11.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主要是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
作为一个纯消费者,经济来大多靠家庭,要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一是增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才能;二是克制攀比心理,培养良好消费风气;三是制定一份合适自己的消费方案。
2.建立安康的消费文化环境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还需要建立安康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那么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消费自主同时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消费要求给予区分,加强劳动教育,促成节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
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表达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局部。
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立的重要组成局部,并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稳固和开展。
4.建立安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当大学生受到享乐、拜金、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假如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
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安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缺乏安康的消费文化方式的引导,基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宏大的影响作用,摒弃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消费行为,积极扶持和建立大学校园新风气、推动新消费文化的生长。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老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开展,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宏大的市场,如何标准并合理的开展这样一个市场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与背后折射的青年思想动向研究

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与背后折射的青年思想动向研究当前大学校园是青年人追求知识、成长、自由的地方,也是流行文化最为活跃的地方。
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青年文化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折射着青年思想的动向。
本文将结合实际调研和分析,探讨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与其背后折射的青年思想动向。
▌1. 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1)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普及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们离不开手机,喜欢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新闻、交友、分享生活。
他们经常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社交互动,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
(2)娱乐明星追捧大学校园中,明星娱乐文化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大学生们热衷于关注明星的动态、听取新歌、观看综艺节目、追剧,他们对于娱乐明星的追捧不亚于对学业的追求。
(3)追求自我表达大学生喜欢通过自己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行举止等方式来表达自己。
他们追求个性化,有一支追求时尚的群体。
他们喜欢尝试新事物、新潮流,常常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潮流。
▌2. 背后折射的青年思想动向(1)个性与自我表达当前大学生更加重视个性和自我表达,他们追求自由和个性化,对于传统观念有较强的抗拒心理。
他们通过穿搭、言行举止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2)消费文化的影响娱乐明星文化的流行也折射出大学生对于消费文化的追求。
明星代言的产品、大学生追逐的潮流服饰等都在表现着他们对于消费文化的追求。
他们向往着明星的生活方式,追求着与明星同样的消费体验。
(3)信息获取与碎片化阅读随着短视频和快速阅读的盛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加碎片化。
他们更喜欢通过短视频、微博等方式获取信息,喜欢快速获取信息的快感。
但这也导致了他们对于深度阅读和思考的丧失。
▌3. 对青年思想的启示从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和自我表达,消费文化对于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与此信息获取方式的碎片化和快餐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们对于深度思考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精神文化消费的研究——基于课外阅读视角

状 态 良好 , 积极上 进 , 国忧 民忧 己的 意识 强 , 有 忧 如
8 . 的在校生 经常 ( 95 以一 周至 少浏 览一 次 新 闻 为
收 稿 日期 :0 1 2 5 2 1 一O —2 基 金 项 目 : 南省 教 育 厅 一般 资 助 项 目“ 实 科 学 发展 观 与 当代 大 学生 的精 神 文化 消费 研 究 ”o c 1 ) 湖 落 (8 2 6 。
有 3 . 的学生 回答 逃过 课 ,. 的 学生 回答 自 15 45 己网络 游戏成瘾 , 在一本 院 校有 l. 的学 生 回答 88 逃 过课 ,. 的学生 回答 自己网络游戏 成瘾 。再 如 28
技术 学 院) 总计 1 2所 学校 在 校 生 的 随 机 问 卷 调 查 ( 发放 l O份 、 1 0 各 O 总 2 0份 , 回有 效问卷 1 6 收 1 6份) 统计后 的数据显 示 , 目前 在 校大 学 生在 整体 上 精 神
业 技术 学院 、 南铁道 职业技术 学院 、 湖 湖南 交通 职业
度成天 睡觉 , 爱读 书 、 课 现象 比较 突 出, 不 逃 在职 业 技术 学 院 有 高 达 4 . % 的 学 生 回 答 逃 过 课 , 28 有 6 5 的学生 回答 自己 网络 游 戏成 瘾 , . 在二 本 院校
质人才 的愿望 , 较好 的满 足 了现代 化 建设 对 高 素质 人才 的需求 , 成绩 斐然 。
根 据 我 们 在 长 株 潭 地 区选 取 的 一 本 ( 潭 大 学 、 湘
湖南师 范大学 、 中南 大学 、 南 大学 ) 二 本 ( 南 工 湖 、 湖
现代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

现代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方法、行为2011年04月07日至09日,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在读大专、本科生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其中专科学生63人,本科学生87人;男生75人,女生75人,男女比例约为1∶1。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吃饭穿衣花钱最多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调查和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其中,在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
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6.1%,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4.3%。
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
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
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

的客 观需 要。 “ 文化 ,从广 义 上讲 ,是 人 类 社会 历 史实 践过 程 中所 创 造 的物 质 财 富 和精 神 财 富 的总 和” ,消费 文化产 品是 大学 生 进 行 自我 发 展 与 自我 完善 的路径 之一 ,从 这个 意义 上来说 ,形 成 良好 的 文化 鉴别 能力 与文化 消 费习惯 是优 秀大学 生必 备 的 良好 素质 。 因此 ,我 们 只有加 强对 大学生 文化 消费 现状 的研究 工作 ,探 寻大 学生 文化 消费 的基本 特征 与现 存 问题 ,才能选 择科 学 的方法 引导 大学 生文化 消 费 ,帮 助大 学生健 康成 长 。
Vo. . 19 No 1
F b., 2 1 e 01
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
刘洋,刘天奇 ,李晨 曦 ,刘衡 宇
( 宁医学 院 ,辽 宁 锦州 1 10 ) 辽 2 0 2
【 摘 要 】大学生是文化 消费者的组成部分 , 也是 未来文化 消 费阵营 中的主要 力量 。研 究 当代 大学 生文化 消 费现状 , 分
青 年人 。青年 人是 未来 的希 望 ,也是文 化消 费的主 力 军 ,更是 最容 易被外 来文 化所 改变 的人群 。随着
了满 足 自身的享 受 、发展 需要 、获得 社会认 同等较 高层 次需求 的有 目的行为 ,都 属于 文化 消费 。它是 人类摆 脱 纯 粹 体 力 劳 动 后 产 生 的较 高 层 次 消 费 需 求 ,是 现代 社会 发展 的必 然产 物 。
助 于我们 创造更 多 适 合 当代 大 学 生 文 化 消 费 口味 、 适合 国情 的好 的文化 作 品 ,推 动社会 主义 精神 文明
建设 。
念 。美 国前 国务卿 杜勒 斯 曾经说 :如果 我们 教会苏
大学生消费情况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2篇)

大学生消费情况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2篇)大学生消费情况社会实践报告篇1一、前言社会实践的缘由和目的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生活在物质产品相对比较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年代里, 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拥有全新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对于网络消费更容易接受和推崇。
所以,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标准,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健康的消费。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大学生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并且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在消费这方面的观念和趋向,以及对大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根据老师的要求,对现在大学生每个月生活成本进行调查。
社会实践的对象和范围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全国普通的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过本调查报告是通过网络直接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将问卷在网上发布,被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完成问卷调查,可以进行统计。
主要针对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每个月的生活费用的一个调查再由各组员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讨论后对大学生生活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二、社会实践的具体调查报告(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种种现状当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在父母在我们的眼里,就像是我们永远的债主,不断的向他们索取。
然我们却还像未长大的小树苗,永远的庇佑在大树的怀抱中,这是许多大学生目前的生活方式。
根据我们进行的调查和访问,60%的同学一学期平均出去集餐的次数为三次,同学聚会、朋友过生日、谈了男女朋友、拿了奖学金等等都是我们同学出去吃喝的理由。
这样算下来,消费也是不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消费作业
第 1 页 共 2 页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与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转而寻求精神上的消费,
文化产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在文化消费的人群中,大学生因受教育水平高,观念新潮,思想
开放,课余时间丰富,经济来源有保障,更是是精神文化消费的主力军。
一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特征:
1)消费内容的丰富性。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
学习消费(学费、书费、考证费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
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等四大块。除了基本生活消费外,大学生用于精神文化消费的数
额在不断增长,构成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对象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既包括文化教育、绘画、雕塑、书法、摄影、阅读图书、报刊、看电影、电视,欣赏音乐、
戏剧、听广播或演讲等,也包括上网学习、聊天、玩游戏、通信、交际联络,还包括旅游、
恋爱、健身、舞蹈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
2)消费层次的多样性。精神文化消费是分层次的,既有消遣型、娱乐型、享受型的精神文
化消费,也有社交型、发展型、智能型的精神文化消费。从调查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精神
文化消费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和跨层次性,这主要与精神文化消费主体的素质、文化修养、价
值取向、兴趣爱好以及收入水平等因素相关。大学生消费的各种不同的精神文化产品能够满
足他们不同的需要,既有高雅与低俗之分,也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别,既能供人娱乐消遣,愉
悦身心,也能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也可使人储备知识能量,发展多方面才能,为社会
做出更大贡献。显然,积极的、高雅的精神文化消费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它能
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并能给社会发展以长期的、深远的影响。相
反,低级无聊、庸俗不堪的精神文化消费则使人低迷堕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消费追求的时尚性。内心丰富,热情奔放,思想活跃,张扬叛逆,敢于冒险,易于接受
新事物是当代大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反映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就是热烈地追求时尚
与新颖,任何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都使他们新奇渴望,大胆追求,力图表现时代,引领
时尚潮流。由于青年大学生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因而对于精
神文化消费的追求也是注重其能够反映时代潮流与风格,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调查资
料表明,各类手机等在大学生中不仅机型新、时尚前卫,而且更新换代速度快,在大学几年
中因追求手机机型的时尚新颖而换两机、三机的人并不少见。特别是一些畅销书籍、流行歌
曲等,更是几天之内可以迅速地在大学生中传遍,但用不了多久,大学生们又会追求更新的
畅销书籍、流行歌曲等。
4)消费心理的独立性。从调查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带有追求个性与独立,
表现自我,冲动性强的特点。他们非常喜欢那些能体现自我个性的商品,要求商品能有特色,
具有商品个性,并能体现自我特点,以此来满足追求个性美与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同时,
青年大学生心理的又一个典型特征,是情感丰富强烈而又不稳定,情景性强,感染性大,极
易冲动。例如在精神文化产品的购买上,他们的冲动性购买,多于计划性购买,选择商品时,
也往往忽略综合选择商品,单就款式、颜色、形状、价格等某一方面的因素,就可以使他们
激情涌起,成为他们购买商品的理由。
二 当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娱乐性消费多发展性消费少。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的取向来看,大学生除必须
文化消费作业
第 2 页 共 2 页
上完成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外,在其活动及课外阅读的选择上,多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
较少考虑社会发展或未来职业所要求的个体综合素质。这种现象在低年级的同学身上尤其明
显,他们追求休闲,享受快乐,在许多大学生中去网吧的比去图书馆的多,在网吧娱乐的比
学习的多,他们热衷于低层次、带有炫耀性、摆阔性、攀比性的精神文化消费,而不愿或没
有能力欣赏高雅艺术、高品位的文化作品等。对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特别是发展性精神
文化消费的投入较少,有的同学甚至连上课用的教材也干脆一省了之。
2)消费层次低。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性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弱点,
再加上可供大学生消费的精神文化产品良莠不齐、繁多芜杂,因此一些低层次、格调低下、
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充斥。一方面是由于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制作、销售领域不能严格把
关,精品意识差,或者只顾自身的经济利益,牟取暴利,迎合人们的一些低级趣味。另一方
面是大学生自身受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上一些不良消费现象的影响,使得不少大学
生成为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和光盘及一些假冒名牌产品的主要购买者,而且大
学生又是互联网上的主力军,但他们对各种网络信息的捕捉与选择难免会受到不良甚至暴力
凶杀、淫秽色情信息的影响,同时由于电脑软件的隐蔽性与极大的发散性,其危害是极大的,
必须引起全社会和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非理性消费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
加上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难免出现非理性消费行为。大学生非理性消
费行为主要表现为: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赶潮消费、“面子”消费而导致的突发
性高消费行为。他们以购买使用名牌手机、服饰等为荣,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三星”、“诺基
亚”、“摩托罗拉”等名牌手机并不少见。例如有的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
行的手机,不惜节衣缩食,或沦落为校园“负翁”。有的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
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追求虚荣,盲目攀比消费是目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
重视和研究的欠缺。从社会层面来看,一是理论界对精神文化消费问题的研究比较缺乏,
4)物质生活的消费研究少于精神文化消费的研究,对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研究就
更加欠缺。二是文化企业对大学生文化需求把握不到位,文化产品供给与青年大学生精神文
化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三是文化经营行为发生偏差,诱使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发生扭曲。
从学校层面来看,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 特别是管理上则存在着一种以不出事为
原则的指导思想,有短期行为的倾向。从家庭层面来看,大多数父母关心的是孩子的钱够不
够用,饭吃得饱不饱,衣服穿得暖不暖,而对于他们该读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参加什么活
动,钱花到了什么地方,就缺少必要的关心。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具有培养人、教育人的特殊功能。培养自律能力,克服盲从心理。
从众心理,本属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盲目从众去“随大流”、“跟感觉”,则是有害无益
的。在文化消费中,有的人碍于面子,怕他人说自己“不合群”,于是随波逐流,把精力消
耗在无休止的消遣娱乐之中。克服盲从心理,应重点强化自律能力。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
理和自我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如演讲辩论、座谈讨论、读书汇报、等等,自觉培养思想观点
能自辨、行为情绪能自控、工作学习能自主、生活服务能自理的“四自”能力,真正提高自
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