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程 第2章 艺术
【2024版】社会学概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的学说:①科学的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③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3、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5、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6、欧洲在二战后的发展特点: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7、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美文欣赏和实践训练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评《文化素养高级教程》

出解释 ; 导读部分有作者介绍、 选篇的思想 内容和艺术特 色分析等, 尽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选文 ; 思考和练习
是选 文体 现 了人 文 性与 文 文教 育 的 基 础 , 语 文 又 是 从 文 学 出 发 的人 文 读 但 本, 而不是 从思 想 出发 的人 文读 本 。 本 教 材立 足文 学 立
生掌握实用写作 、 演讲与 口才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从而达
评《 文化素养高级教程 》
云 慧霞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北京 朝 阳区 10 2 ) 009
摘 要 :文化素养高级教程》 《 一书 , 以审 美性 与 实践性 为价值 目标 , 过精心 选取 趣味性 、 通 可读 性的文章
吸 引学生阅读 , 并通过 实践训练达到全 面提 高大 学生文化素养的 目的。其特 点主要体现在 : 文性与文 学性相 人
一
些年来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借鉴和确
立新的教育理念的基 础上, 以审美性与实践性为价值 目
标, 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 的结合, 以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提 高文学素养。 …一方面通过精心选取那些趣味性、 可读性
的文章 , 吸引学生去阅读 、 欣赏和玩味, 在丰富的趣味中感 受文学的魅方和语言的魅力; 另一方面通过实践训练使学
习中, 有选篇、 注释、 导读、 思考和练习四个部分: 选篇 以 “ 好文章” 为选文标准, 并尽量选择权威版本 , 以保证知识 的准确性 ; 注释部分主要集 中在古文部分 , 对疑难字句做
人文素养教学计划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人文”一词,古已有之。
在古汉语里,最早的“人文”是与“天文”和“地理”含义平行的词汇,泛指除天文和地理之外的人类的一切文化现象。
现代则专指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包括民族习惯和地方风俗,而“人文科学”正是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的科学。
所谓人文素质培养,是相对于科学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并不包含对人文的研究。
也就是通过知识传授、引导教育、亲身感受、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格、气质修养,从而对受教育者的一生产生积极的作用。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的过程中,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教育哲学理念。
反思一下人类历史行程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展望新世纪的社会生活图景,我们就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人文素养基础教程》内容涵盖中外历史、文化、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伦理、心理学等多门现代人文知识。
基于职高学生初中已学习过相关知识,拟以开设讲座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优秀的文化知识,并把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好其他课程及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实用教程》课程标准

《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实用教程》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2)04课程名称:《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实用教程》学分:2学时:32学时(含实践性教学)适用专业:工学院各专业开课学期:一年二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引领学生走进经典的世界,与名人智者进行多种层面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情怀,使他们的内心更加丰富、充实,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学好本专业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基本要求: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实用教程》中第一、二单元的篇目进行精读和范读,并以此为线索进行拓展阅读,注重学生诵读能力的训练;第三、四单元在进行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加强实践环节,切实提高表达能力与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说明:本课程选讲篇目由任课老师在教材范围内自主选择,本教学大纲仅提供教学进程范式,不作为篇目选择依据。
(三)重点和难点:本课程是由四门课程整合而成,既包括文学欣赏、应用写作,也包括演讲与口才和交际礼仪等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就业岗位的多元化等特点,确定本课程的重点为两部分:即应用文写作与职场交际。
本课程通过四大模块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欣赏与应用文写作水平,锻炼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学生中小学已有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文学修养与各种能力。
为工学院的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实用教程》,李霞芬、文安乐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度。
2.《应用写作》,张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度。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文学鉴赏(6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本单元旨在通过一些经典的诗歌的朗读与鉴赏,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掌握一定文学鉴赏的方法。
人文素养英语阅读教程第二册华东师范

人文素养英语阅读教程第二册华东师范
摘要:
1.介绍人文素养英语阅读教程第二册
2.华东师范大学的特点和优势
3.该教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该教程的适用对象和价值
正文:
人文素养英语阅读教程第二册是由我国知名高校华东师范大学编写的一本英语阅读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秀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在我国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所学校不仅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而且他们编写的教材也因其高质量和实用性而受到广泛好评。
人文素养英语阅读教程第二册是一本针对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教材。
它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通过阅读英文文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教程中的文章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阅读,让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也能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
该教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阅读技巧的介绍和实践、阅读理解练习、阅读文章的分析和解读等。
教程的特点在于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自主探索和理解文章的意义和内涵。
此外,教程中的练习设计也很有特色,既有传统的阅读理解题,也有开放性的问题和讨论,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人文素养英语阅读教程第二册适用于大学生英语阅读课程,也适用于那些
希望通过阅读提高自己英语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学习者。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语言文化教学

2 2 全新 的教育 新理念 .
在《 师说》 中给教师的最基本 的定位 。但 是 , 现代大学 生 的各 方 面素质越来越高 、 知识 面越来越宽 , 现代 高校教师也要树立 教育 新理念 : 当“ 书匠 ” , 当教 育 专家。一 名大 学教 师搞 不 不 教 要 搞科研正是 区分二者 的重要标 准之 一。一个 优秀的大学英语 教 师, 除了应有 扎实的英 语实 践能力 外 , 还要 具有一 定 的教 育学 、
华北煤 炭医学院学报 2 1 年 9月第 1 01 3卷第 5期
JN r hn ol dcl n esy2 1 et1 ( ) o hC iaC a i i ri 0 1Sp,3 5 t Me a U v t
・2 73・
我们针对不同 的教学 内容采 用多种教 学方 法 , 打破 了 以教 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 , 选择多种有关本学科教 学信息 的载体 ,
[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 师 教师素质 语言文化 素质教 育
河南开封
45 0 ) 7 04
质偏 低 , 就可能片面逐物 、 利是图 , 以成 为和谐 社会 的积极 唯 难 因素 , 而且即使因其对某项技 术操作 表现 出了较娴 熟的技 艺而 得 到录用 , 也往往 由于其 人文底蕴 不足 , 缺少 发展后 劲 , 在激烈
近利 的倾 向。学生对 自己专业 以外的 知识与 教育 , 其是 那些 实践证明 , 尤 随着社会进 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 人们对英语 教学和
言文字等方 面的素质未能得 到应有 的提 高。大学 生如果 人文素
【 基金项 目】 南 高等 教 育教 学 改 革研 究 省级 重 点 项 目( 号 : 高 河 编 教 [0 6 12 。 2 0 ]0 号)
艺术概论说课

“艺术概论”说课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一千多所高等院校中,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二开设了艺术类的公选课或通选课,“艺术概论”在这一趋势下也成为了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事实上,教育部从2001年起,就已将“艺术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专业必考科目之一;之后,教育部办公厅又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这份文件向全国普通高校推荐了8门艺术类课程,列在第一位的就是“艺术导论”即“艺术概论”,可见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以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分析艺术门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是我校音乐专业、美术专业新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主要利用形象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对大量中外优秀的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建筑、园林、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作品的接触,学会运用艺术学的基本理论,鉴赏与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并且能够自己动手撰写出文艺评论文章,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 “艺术概论”课程对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学会以科学的和理性的眼光来分析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提供理论指导,对于传授学生全面的艺术常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审美情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对“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特点分析等进行具体说明;一、教学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大量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实例与图片资料,把艺术理论的学习与艺术作品分析结合起来,对艺术的本质与构成、艺术的来源、艺术鉴赏与批评、各艺术门类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析与探讨;使学生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了解关于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及相关领域发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二课程的具体目标1.初步了解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最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理念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2.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和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努力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门艺术的特殊规律;3.了解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的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特点;5.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以艺术作品为核心的艺术现象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达到初步具备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理性的观察、分析、评价艺术现象的实践能力;二、学生特点分析“艺术概论”是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即使对于读过一两年专业本科的学生来说,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本学期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音乐系和美术系大专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从高中毕业,从年龄和心理特点上说,理性和抽象性思维尚未建立完善;从学习经历上说,她们对大学的课程和授课方法都是陌生的;而要想学好艺术概论,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掌握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与艺术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加深对艺术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我们的学生还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再加上艺术方向学生的特点就是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重感性,而理性思维较为欠缺,因此如何能化深奥为简单,将理论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减轻和消除学生对理论课程的抵触或畏难情绪,这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授课中,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使课程学习难度适中,并且放弃纯粹抽象理论的陈述,更多地给学生广泛涉猎各种艺术门类的机会,获取丰富的艺术实证资料,同时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和抽象的思考问题,建立起课程知识构架的基本轮廓;另外我还会从“重要性”和“趣味性”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艺术概论的兴趣;在接触课程之初,就把艺术概论的性质、作用及其和本专业其它课程的联系等问题跟学生讲解清楚,使学生意识到本课程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而产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有趣”会使艺术概论不再刻板和冷冰冰;比如在讲到摄影艺术时,谈到摄影的分类,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举例时,学生们看到的黑白照片是美国电影明星费雯丽的经典老照片,彩色照片的例子就是正站在讲台的老师的照片,我想学生们会在惊讶之余开怀地笑吧;同理,按题材区分摄影作品可以分为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等,我给学生们呈现的是我校艺术节的舞台摄影、菁菁校园的风光摄影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牢记这样的分类方法,更能感受到艺术不再那么遥不可攀,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只要善于发现,人人都是艺术家;三、课程内容分析艺术概论简明、概括地介绍艺术的基础理论,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研究艺术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从而指导人们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充分发挥艺术的各种功能的学科;从内容上说,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艺术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艺术创造以及艺术批评等方面;从教学的整体目标上说,教学的重点将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形成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方面;艺术概论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总论,系统论述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第二部分为艺术种类,把艺术分为5大部类包括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16门艺术,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为艺术系统,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进行了全面介绍;本课注重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此外还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授课形式上配备了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深入浅出、例证丰富,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艺术概论在教学上体现了开放性、逻辑性和知识与思维能力培养并重的特点;开放性指艺术理论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强调多方面介绍各种不同的观点,启发学生思考各种理论观点的特点,注意艺术实践对理论思想的影响,尤其注意不使“艺术理论”成为讲授老师个人见解的课堂,鼓励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独立思考;逻辑性指理论课程的讲授要把各种观点、理论、思想讲清楚,无论是整个课程,还是每一个问题,都要条分缕析,有层次地进行分析;强调讲究逻辑性是讲清楚复杂、抽象的理论问题的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培养并重指艺术理论课不仅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讲授理论观点形成的方法,把思维方法的讲授溶入对理论知识的分析之中,在讨论和作业的讲评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用不同的方法思考问题;四、教学资源分析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本教材以理论范畴和艺术活动的构成为逻辑框架,通过描述、比较和分析艺术实践检验的各种理论观点,对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作了简明、系统的介绍;本教材着重强调了对各种艺术形态描述的客观性,以突出多样性、实用性和艺术观念的开放性,该教材比较注意教材的通识性、趣味性、生动性,避免产生过于抽象、枯燥,脱离艺术活动实际的毛病,能较好地为学生们所接受;五、过程方法设计鉴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与讲授具体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音乐史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在教学中我将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渐进性;本课程重点介绍不同理论学派的观点及其发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将抽象的理论置于其发生的历史中,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概念有生动、具体的感受,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尤其注意与当前艺术实践的结合,注意用艺术理论知识解决学生自己在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中遇到的问题;这些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艺术理论;1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育中,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基本原理,用启发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等内容;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的作用;运用艺术教学课件形象地、生动地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3开展课堂专题讨论,对有关艺术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争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将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师生双向互动的开放式教育;4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理论课堂教育之外,通过到图书馆、网上查阅资料,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掌握课堂教学所讲的内容;5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专业,用中西艺术创作的方法指导艺术实践,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六、教学评价设计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的考勤、课堂讨论提问、课后作业占成绩的20%;无故旷课4次以上,取消其评定成绩资格;1.要求学生在进行艺术理论的学习同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2.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上收集资料进行专题讨论3.要求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时写出观后感想4.要求学生在观看完设计作品时进行艺术评论5.要求学生在课程当中主动参加1到2次艺术专题讲座七、其他说明一实践教学内容及环节的确定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每学期保证6-8课时的实践教学,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本着科学、安全、方便、节省的原则实践教学环节,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增强信心,拓宽视野,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艺术概论的根本法则;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主要以课程学习的形式进行,一般在课后来进行读书与论文写作等实践环节来加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一般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此外,也可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可以安排一次或二次有组织的相关问题的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来进行;二本课程所用参考书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2.艺术概论,郭青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3版;3.艺术概论,高师艺术概论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2005年4月第9次印刷;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艺术一词给人一种至高无尚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艺术概论的根本法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其生命力在于对人的实践行为的概括和指导;理论如果不联系实际,就是教条,不但无益甚至有害;艺术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辟地理解专业课所讲授的内容,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艺术感悟力;反过来,较高的艺术感悟力对于提升我们的艺术理论水平,促进我们对艺术现象的理论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的价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趣味,丰富人生经验,健全人格,从而“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
大学人文教程课件

– “大学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教授不关心学生,或 学生一开始就应独立地承担一项研究工作。恰 恰相反,虽然学生有自由,但他需经历一段艰 难的学徒期后才能获得独立地位。” (弗莱 克斯纳)
比较弗莱克斯纳与纽曼的 理论:
• 牛津、剑桥式的寄宿制
• 剑桥历史人文荟萃,极富“磁场效应” 的文化价值
纽曼 对“博雅教育”的倾空神往与竭诚鼓 呼, 动力源自 他对个体生命意义的价值自觉, 或曰 “博雅教育”本是其 想播撒到大学园地的人本理念种子。
“我们要使人性变得完美,不能靠消 除人性,而是要为人性添加一些超越自 身的东西。并指引它瞄准比自身更高的 目标。” ——纽曼
大学特权的合理性并不在于它们能 招纳富人的子弟并使它们无害于社会, 或招纳穷人子弟并教会他们如何赚钱, 而在于它们不断地在我们眼前呈现体现 对人类最高能力持久的信任的教育机构 时所体现出来的永久价值。整个世界以 ——赫钦斯
往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需要这种象征。
在不朽经典面前:
“现在世界所说所想的东西几乎没有 什么是新鲜的”,经典作家“探测了人
“大学惟一的生存理由,即 在不受功利或‘结果’的压力牵 制的情况下,为追求真理提供一 个天堂。” ——赫钦斯
赫钦斯所说“真理”包含两部 分……
此“真理”是大学最应该 做的事,包含两部分:
1. 认知层面:真诚地献身于知识的进步。 2. 价值层面:“发掘出我们人性的共同 点”。
– “对于人而言,理性和心智是大自然为 之奋斗的目标。因此,应该从公民的角 度出发进行公民的培养和道德训练。”
赫钦斯借用巴特勒的话说赫钦斯在此所担当的使命无异于是在人类的忘川打捞一艘沉沦甚久的文化巨轮期盼发掘出我们共同的人性要素因为它们将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将我们与人类以往的最佳思维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世界的基础且命之一是它将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终极性的优质思想资源且深远地影响到他的生命全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艺 术
第二节 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概述
一、什么是书法 所谓“书法”,特指用毛笔将汉字艺术化的书 写方法。 二、怎样学好书法 首先,培养兴趣。 其次,勤学善练。 再次,循序渐进。 最后,学以致用。 三、文房四宝 笔 、墨、纸、砚
学书四法
一、笔法 1.姿势 2.执笔 3.运腕法 二、墨法 浓墨、淡墨、干墨、湿墨 。 三、字法 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汉字的点、画、撇、捺、 钩、挑等写法,即汉字的字形安排、结构、笔划组 织。 四、章法 章法,是指一幅作品的整体布局和安排。一件 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和印章三部分。
五、《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这首幻想曲是俄罗斯作曲家、古典音乐 的奠基者米哈伊· 伊凡诺维奇· 格林卡在1848年 写成的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作品。 这首乐曲采用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 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 《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两个俄罗斯主题, 不论是体裁或是性格都迥然相异,一个抒情、 富于歌唱性、速度缓慢;一个欢乐、活跃、 快速。格林卡选用两个对比强烈的主题,旋 律是在四度音程范围内的下行音阶式进行, 使两个旋律在发展过程中相结合。收到了良 好的效果。
三、听松(二胡独奏曲) 此曲由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创作。乐曲 的曲调刚劲有力,起伏跌宕;结构前后对称,主体 突出。通过对松涛的描绘,借物咏怀;赞颂民族英 雄岳飞军威的同时,也倾注了作者刚直不阿的性格 和坚定自信的意志。 全曲除引子和尾声外,分三个段落。引子气势 宏伟,犹如呼啸震荡山谷,使人感受到一种坚毅不 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乐曲旋律酣畅流利,一气呵成。全曲速度与力 度倏忽多变,具有戏剧性的效果。在演奏上,大多 采用一音一弓的奏法,即使极快速度的十六分音符 也是字字清晰有力,使乐曲气势豪爽奔放。
四、蜀素帖 米芾是“宋四大家”之一,其书法各体 兼备。《蜀素帖》,行书,绢本墨迹。北宋 元祐三年九月米芾在绢素上书写的诗,又称 《诸体诗》。书七十一行,六百五十八字, 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笔法丰腴流畅,瘦 硬不露骨,肥美含谨,结字多倚斜倾侧,在 险峻中求得平稳;由于书写在绢上,并有乌 丝界栏约束,笔墨稍嫌拘谨。这是米芾中年 时期的得意之作,行笔速度极快,所以其书 法气势跌宕,恣意纵横,锋出八面,左转右 折,自然天成。
第二章 艺 术
第一节 音乐艺术欣赏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
一、 基本乐理知识 1.五线谱 2.节拍与节奏 3.速度标示法 4.调式 5.曲式 二、常见的声乐体裁 1.民歌 2.抒情歌曲 3.康塔塔 4.歌剧
三、声乐的演唱类型 1.独唱 2.齐唱 3.重唱 4.合唱 5.对唱 6.轮唱 7.领唱与合唱 8.无伴奏合唱 四、器乐体裁 1.奏鸣曲 2.交响曲 3.幻想曲 4.狂想曲
四、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1.实体性 2.单纯性 3.象征性 4.装饰性 五、雕塑艺术欣赏要点 1.仔细品味雕塑作品的形式美 2.在环境中欣赏雕塑美 3.感悟雕塑的象征美
雕塑作品欣赏示例
一、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是世界闻名的佛教雕塑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大同五周山北崖。因其山势波折如 云,故名云岗 。云岗石窟依山开凿,始于北 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东西绵延 1公里,现存大小洞窟53个,佛龛1100个,大 小石雕造像51000余身。1500多年来,云岗石 窟经风雨地震虽有损坏,但近百年中人为破 坏更为严重,帝国主义国家博物馆中藏有从 中盗窃的佛头达数百之多 。
一,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四、祖国母亲在召唤 1967年,前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坡长为一公里的玛玛 耶夫岗顶上,建起了104米的巨型雕塑《斯大林格勒大 血战纪念碑》综合体的主雕——《祖国母亲在召唤》。 这是一个愤怒的母亲形象。她正一脚前跨,急剧地转过 身来,挥动着手中的长剑,好像在向自己的儿子发出 “保卫祖国”、“保卫母亲”的庄严号召。那波浪般的 衣纹和掉落在肩上的头巾,更加强了这一动作的急剧性, 充分表现出母亲的愤怒、决心和正义者必胜的坚强信念。 母亲身高52米,剑长30米,剑是钛金属,在阳光照射下 放射出璀璨光芒,更增添了壮美气氛。各城市的巨形雕 塑遥相呼应,形成了前苏联城市雕塑的独特风味和审美 情趣。
西方绘画
一、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1.弗洛伦萨画派。2.威尼斯画派。 3.枫丹白露画派。 二、17、18世纪欧洲绘画 1.巴洛克。2.罗可可。 三、19世纪欧洲绘画 1.新古典主义。2.浪漫主义。3.现实 主义。4.印象主义。 四、20世纪欧洲绘画 1.野兽主义。2.立体主义。3.达达主 义。
五、器乐的演奏类型 1.独奏 2.重奏 3.管乐合奏 4.弦乐合奏 5.管弦乐合奏 六、音乐的种类 1.单声部音乐 2.复调音乐 3.主调音乐 4.纯音乐 5.标题音乐 6.轻音乐 7.爵士音乐
音乐作品赏析示例
一、十五的月亮 石祥作词,铁源作曲,创作于1984年。歌 词具有我国民谣朴实无华、琅琅上口的特点。 每段只有短短的几句,但人物形象塑造的很鲜 明,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把爱情的 美、心灵的美、意境的美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歌曲的曲调吸取了北方民歌的一些素材, 以叙事歌的手法,按字行腔的原则,以五声徵 调骨架的调式,匠心独具、细致入微地塑造了 鲜明、生动、准确的音乐形象。
第二章 艺 术
第四节 雕塑艺术欣赏
雕塑概述
一、雕塑的含义 二、雕塑的产生与发展 三、雕塑的分类 按其采用材料的不同,可以把雕塑分为石雕、 铜雕、木雕、牙雕、泥塑等。 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雕塑分为圆雕、 浮雕和透雕等。 按其所起作用不同,可以把雕塑分为纪念性 雕塑、架上雕塑和园林雕塑。 按其制作手法不同,可以把雕塑分为写实和 写意两大类。
二、龙门石窟 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口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的山崖 上,布满佛教石窟,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现存 窟龛20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奉先 寺建于唐代最盛时期,是最大的像龛。奉先寺像龛前, 曾有木结构建筑,后被毁。龛南北宽36米,东西长41米。 龛内主尊卢舍那坐佛是释迦牟尼半身像,通高17.14米, 头高4米,耳长1.9米。保存完好的佛像头部造型,饱满 秀丽,轮廓极为优美。雕刻者突破佛经束缚,融进中国 女性优美的外部特征:螺形发髻,额部宽广,眉如弯月, 丰颐秀目,鼻梁笔挺,厚唇小嘴,嘴角微翘,带有笑意, 身姿端庄稳重,流露出高贵典雅的气质和雄图大略的英 雄气概。
四、第五交响曲(《命运》) 《 第五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 凡· 贝多 芬于1808年完成的。 第一乐章强调表现紧张的悲剧性因素,音响顽 强、威严,甚至凶险;鲜明的力度对比、紧张的和 声活跃地进行,造成了一种惊慌不安的情绪。 第二乐章宏伟而美妙的音乐,用二重变奏曲式 写成;这一主题是贝多芬用民间小歌曲的旋律提琴的音色,使它显得格外地美和 充满热情。 第三乐章是一首别出心裁的诙谐曲,用复三段 体形式写成,它是两种对立力量展开紧张斗争的广 阔场所。 最后乐章是凯旋的进行曲,构思宏伟,表现手 法丰富多彩。
三、落霞孤骛图 作者唐寅,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 县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少年即有才名,29岁中应天 府(南京)解元。后在入京会试因考场舞弊案牵连下 狱。由于仕途不得志,绝意进取,以诗文书画终其一 生;性格狂放不羁,才华横溢,自谓“江南第一风流 才子”;绘画技法全面,吴门派中自创一格,行笔秀 润缜密,潇洒清逸。 《落霞孤骛图》是唐寅的代表作。画中高山丛林, 临江一座水阁,阁中一人独坐眺望,远处落霞孤骛, 烟水微茫,景物十分辽阔。构图不俗,画法工整,线 条变幻流畅,山石轮廓用较干的笔皴擦点染,风格潇 洒苍秀,是其盛年得意之作。
绘画作品欣赏示例
一、游春图 作者展子虔,曾历任北齐、北周、隋三朝的大 夫。他是绘画的多面手,特别是他的山水画对唐代 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张彦远称他为“唐画之祖”。 《游春图》是画家留存下来的惟一作品,描绘人 们在春光明媚的野外郊游的情景。画面有“远近山 川,咫尺千里”之感。远山用单线勾勒,填以青绿, 山脚用泥金,金碧富丽;近处的树勾出树干,作上 叉如鹿角的树枝,松身不画鳞,直接以赭石填染, 松枝不画细针,只用石绿沉点;人物用笔点成后, 再加重色于其上,勾线分出衣褶。
三、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石 窟艺术的总称。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 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 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 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 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 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 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
二、兰竹图 作者郑燮,字光柔,号板桥,江苏兴华 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板桥 的绘画艺术,以画竹最为著名。他画的竹, 不求“真相”,但求“真魂”,虽然“形模 难辨”,却具有“精神骨力”;多“清瘦秀 逸”,比兴象征意味很浓。 他《兰竹图》,浓墨画兰竹,淡墨画石, 兰竹在石中丛丛撇出,生机勃勃;以草书中 竖长撇法运笔,多而不乱,少而不疏,体貌 疏朗,笔力劲峭。
第二章 艺 术
第三节 绘画艺术欣赏
中国绘画
一 、秦汉绘画 1.壁画。 2.帛画。 3.画像石。 4.画像砖。 二、魏晋南北朝的绘画 1.人物画的新时期。 2.山水画的兴起与画 论。 三、隋唐绘画 代表作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和《萧翼赚兰亭图》等。 四、五代两宋元绘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绘画中最杰出 的作品之一。 五、明清近代绘画 代表人物朱耷,号八大山人。
二、卡秋莎 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勃兰切尔于1938年用诗人伊 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写成的抒情歌曲。 歌曲的内容是希望身在边疆的战士坚守岗位、 保卫祖国,表达了姑娘的爱慕之情。歌曲采用f小调, 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共有十六小节, 结构规整而又对称,旋律婉转而又动听,每句歌词 均配有四小节长度的曲调,即一个乐句。 第一乐句 叙述平稳,旋律自然;第二乐句是它的引伸发展, 以完全终止收尾。第三乐句“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 上”其音调翻至高音区,情绪显得热烈而激动;第 四乐句又渐渐退落下来,并变化再现第二乐句的终 止旋律,自然地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