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投稿格式

合集下载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3.12.15•【字号】•【施行日期】1993.12.15•【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1993年12月15日四川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15日公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下简称《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三条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自然资源开发、生产建设及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水土保持法》、《条例》和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负责对所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保护。

造成水土流失的,应负责治理。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水土保持工作列为重要职责,应当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鼓励开展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水平,推广水土保持的先进技术,有计划地培养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人才。

第六条四川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

市(地、州)、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主管本辖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事务。

水土保持监督队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有关部门按照《水土保持法》和《条例》及本办法规定,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作好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工作。

永葆初心 砥砺前行——庆祝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成立70 周年

永葆初心 砥砺前行——庆祝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成立70 周年

观察Observation“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千古轩辕昂首柏,青筋傲骨立苍莽。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荒山浊水的苦难形象在人们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人水和谐、绿水青山成为黄土高原人民的世代期盼。

黄河宁,天下平。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在长期实践中,擘画出水土保持事业光明的发展前景,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河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寄予殷切期望。

70年来,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在党的领导下,在黄河治理保护、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大潮中砥砺前行、努力探索,敢于先行先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

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生态状况呈稳中向好趋势,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相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曾经留下无数荡气回肠诗篇的黄土高原,正在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一、70年回顾(一)曲折历程为战胜洪水,确保黄河安澜,探索泾河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区治理措施和当地生产发展之路,以及治理黄河水害的措施,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选定黄河中游最大、最完整的一块塬地———董志塬,作为探究泾河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起点。

1951年1月,西北黄河工程局根据黄委的指示,派出由14位风华正茂的年轻技术人员组成的泾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队,冒着严寒,历经三天四夜,在沿途各乡镇武装力量的接续护送下,来到甘肃庆阳地区庆阳县西峰镇,在全面开展泾河流域水土流失调查的基础上成立了陇东水土保持工作站,以首任站长王书馨为代表的14位科技工作者,积极组织、指导开展群众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拉开了陇东泾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试验推广工作的序幕。

中文环境类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及投稿周期整理

中文环境类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及投稿周期整理

700 平均1个月,官方2个月后没结果即无望 1个月 433 平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核心,CA,Р .Ж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双月刊 0.531
33 生态科学 34 环境工程 35 给水排水
核心
双月刊
0.418 0.395 0.327
100 1915
官方1个月,3个月没回复即无望 1320 平均1.9个月 1、3个月 偏工程
9 水科学进展 10 中国农业科学 11 环境科学 1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1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4 生态学杂志 15 环境科学学报 1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7 生态环境学报 18 水土保持学报 19 微生物学通报 20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SCD 核心期刊 半月刊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1.377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150 280 平均6个月 中科双高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3、6、12个月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核心,CA,CBST,Р 月刊 .Ж .,E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1.291 145 981 平均1.6个月,一般3个月内 2、3个月;多数为1个月; 核心,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双月刊 1.247 100 250 平均2个月 平均3个月 1、3个月
核心,CA,Р .Ж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半月刊 0.73 核心,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月刊 0.723
CSCD 核心期刊 月刊 中科双高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0.71 CBST300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平均3个月 核心,CA,CBST,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月刊 0.632 CSCD 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0.54 CA 化学文摘 150
核心,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双月刊 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月刊

农林类期刊等级划分

农林类期刊等级划分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

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

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

1 土壤学报A +2 作物学报A +3 中国农业科学A +4 中国水稻科学A +5 水土保持学报A +6 农业工程学报A +7 土壤A +8 园艺学报A +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 +10 植物病理学报A +11 果树学报A +12 玉米科学A +13 茶叶科学A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A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A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A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A1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19 麦类作物学报A20 中国生物防治A21 植物保护学报A2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A24 华北农学报A25 土壤通报A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2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28 农业现代化研究A2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30 大豆科学A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32 棉花学报A3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A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A3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A3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37 新疆农业科学A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A39 核农学报A40 江苏农业学报A41 分子植物育种A42 农业机械学报A4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4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A45 农药学学报A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47 农药A4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A49 植物保护A50 杂交水稻A5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A52 江苏农业科学A53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A54 西南农业学报A55 中国土壤与肥料A属于B+类的有:(81 种) :水土保持通报、浙江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业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气象、花生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蔬菜、昆虫天敌、节水灌溉、浙江农业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亚热带农业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烟草科技、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内蒙古农业科技、热带作物学报、西北农业学报、中国稻米、世界农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湖北农业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种子、杂草科学、现代农药、作物杂志、福建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管理、中国南方果树、中国农史、中国果树、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作物研究、广东农业科学、高等农业教育、中国棉花、农业科学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中国马铃薯、农药科学与管理、河南农业科学、黑龙江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山西农业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湖南农业科学、食用菌、耕作与栽培、贵州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中国水土保持、植物检疫、天津农学院学报、农业质量标准、宁夏农林科技、陕西农业科学、粮食储藏、北方园艺、茶叶、大豆通报、河北农业科学、吉林农业科学、福建茶叶、天津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教育。

《林业科学研究》投稿指南

《林业科学研究》投稿指南

《林业科学研究》投稿指南《林业科学研究》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营林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任务是及时反映以中国林科院为主的营林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科技动态和信息等。

《林业科学研究》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已被AJ.U I N I TI (俄罗斯《文摘杂志》)、BA (美国生物学文摘)、C AB (英联邦农业和生物科学文摘)等国外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性期刊收录。

1 征稿范围111 学科内容本刊征稿范围包括:林木种子、育苗造林、森林植物、林木遗传育种、树木生理生化、森林昆虫、资源昆虫、森林病理、林木微生物、森林动物、森林土壤、森林生态、森林经营、森林经理、林业遥感、林业生物技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学科及其相关学科。

综述栏目以学科带头人和资深专家撰写的、在系统研究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揭示重要领域研究进展、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稿件为主。

112 项目来源本刊优先录用国家基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高新技术等)的科研成果的稿件;同时征集和录用国家林业局科技攻关、省部级重点攻关、中科院创新工程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项目中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的论文。

2 投稿与稿件处理(1)由于电脑病毒和网络不稳定等原因,本刊暂不接收电子邮件投稿,请作者将电脑打印稿一式二份邮寄至编辑部或直接送至编辑部。

(2)编辑部在收到稿件6个月内,通知作者处理意见,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如需退稿请来稿时声明。

(3)请勿一稿两投,如发现一稿两投时,编辑部有权撤稿,并要求作者支出相应的版面费。

(4)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节,涉及到学术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同意。

(5)作者文责自负,稿件发表后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文章版权归编辑部所有(包括光盘和网络版,如作者不同意加入光盘和网络版,请在投稿时声明)。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摘要:当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建设推进,再加之,国内自然灾害天气增多,对土壤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

目前比较严重的就是水土侵蚀、水土资源流失的问题发生,这影响到了我国的工程建设作业,也会影响到农业发展。

本篇文章就针对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对存在问题作出深度的研究,对于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过程的机理及相应水土流失模型,都要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水土流失给国内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要研究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合理措施。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研究引言:土壤是国内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活动基础,农林牧副鱼等都是以土壤作为基础,然而土壤质量会影响到农业行业的发展,也会危及到社会公众的生存安全。

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规模的扩,社会上异常自然灾害发生,及土壤经营化肥大量使用就会对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水土资源的流失,造成土层被破坏是常见的问题。

水土资源流失也会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影响到土壤固化,对国内居民生活及生产都带来巨大的危险,因而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相关工作研究,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水土保持着研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生产,人们安居乐业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要不断扩充新理论,加大科研机构与社会企业的联合,来重点研究理论体系。

一、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研究的需要(一)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研究社会需要水土流失是一种自然现象,产生这种现象,多数是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会危及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带来负面的影响。

土壤被侵蚀、水土资源的流失会直接导致土壤内部的肥力下滑,也会出现土壤退化,不能够适应当前农作物林木生长要求,会影响到当地产业的发展,不能够适应当前农作物因素的生长,严重影响到当地产业的发展。

当水土资源被侵蚀,就会造成土资源淤积在河道内,造成河道堵塞,影响到下游居民的生活,这将不利于河流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土壤侵蚀严重会影响到土壤内部的水量,会对大气产生负面潜在的影响。

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一、引言水土保持是指通过科学的措施和方法,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水土保持的实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并探讨其重要性及实践方法。

二、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1. 综合治理原则水土保持应当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最佳效益。

2.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为主是水土保持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通过采取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的措施,预先避免潜在问题发生。

这包括合理规划建设项目、科学选址、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等。

3. 治理与恢复相结合原则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应注重治理与恢复相结合。

对已经发生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同时,也要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修复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依法管理原则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法进行,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并严格追究违法行为的责任。

5. 经济合理原则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成本效益等经济指标,并合理利用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

6. 科学技术支撑原则科学技术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支撑。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有效性。

7. 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是水土保持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共同推动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围。

三、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洪涝灾害发生,并提高土地的质量和产能。

此外,水土保持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恢复,增加生物多样性。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

第40卷第5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Vol.40No.5 2008年9月JOURNAL OF SI CHUAN UN I V ERSI TY(ENGI N EER I N G SC I ENCE ED I TI O N)Sep t.2008文章编号:100923087(2008)0520032206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第宝锋1,崔 鹏2,艾南山1(1.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摘 要:分析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根据分异性、地带性、等级性、共轭性、主导因子及县域完整性等原则,参考我国各类生态及自然区划成果,建立基础图谱数据库;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分区单元,搜集了全国2861个县级行政区的基础资料,建立专题图谱数据库;采用GI S技术,选择气候、植被、土壤、地貌、土壤侵蚀类型、人口密度等关键性指标,通过因子叠加的分析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将全国(除台湾、海域)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区(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半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半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和14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

湿润、半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自然条件好,可以植树造林;而在半干旱、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仅能在局部地段植树,但不宜大面积造林。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则;指标;分区;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The Study of Reg i ona li za ti on on Ecolog i ca l Restora ti on i n Ch i n aD I B ao2feng1,CU I Peng2,A I N an2shan1(1.School of A rchitecture and Envir onment,Sichuan Univ.,Chengdu610065,China;2.Chengdu I 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 onment,CAS,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Devel op ing nati onwide ecol ogical rest orati on researches for s oil and water conservati on are p r oposed in China.I n this paper,op ti m al conditi ons of ecol ogical rest orati on were analyzed abide by the p rinci p le of heter oge2 neity,z onati on,grade,conjugacy,p ri m ary fact or and county land integrity.The s pecial mapp ing database was de2 vel oped,based on the ra w materials of2861counties.W ith the app licati on of GI S,choosing the key act ors,such as cli m ate,vegetati on,s oil,physi ognomy,the types of s oil er osi on,and populati on density,the nati onal area,ex2 cep t TaiW an and mariti m e s pace,was divided int o4first2level ecol ogical rest orati on domains and14second2level ecol ogical rest orati on regi ons by the way of adop ting super posed analytical method and superincu mbent partiti on method.Hu m id and Se m2hum id ecol ogical rest orati on domains have better natural conditi ons f or aff orestati on.A rid and Se m i2arid ecol ogical rest orati on domains are only fit f or afforestati on in brush2fire area.Key words:s oil and water conservati on;ecol ogical rest orati on;p rinci p le;indices;regi onalizati on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00多万k m2[1],若收稿日期:2007-12-04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KZCX2-Y W-302);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资助(2006BAC10B04)作者简介:第宝锋(1978-),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水土保持,山地环境及GI S.E2mail:di w ubf@g 按1km2平均50万元的治理费用计算,需要数千亿元资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月 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V ol. No.
卷(期):起止页码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th. Year
收稿日期:年-月-日 修回日期:年-月-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名称”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

E-mail : ×××
责任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

E-mail : ×××
— 副标题 (3宋体居中)
作者A 1,作者B 2,…
(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712100,陕西杨凌;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
摘要
英文题目Author
(1.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712100, Yangling, Shaanxi ;2. 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100083, Beijing :China
Abstract
Key words
正文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致谢
[1]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