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全身型(GRTH )
• 与垂体TSH肿瘤鉴别: • TRH刺激后TSH增高 • T3抑制试验时血清TSH浓度下降 • 血清α亚单位与TSH的摩尔浓度比例<1 • 垂体MRI检查无大腺瘤
垂体选择型 (PRTH)
• 临床表现有轻度甲亢症状 • 本病的外周T3受体是正常的,仅有垂体的T3受体选择性缺陷。这种缺陷
病因
• 位于3号染色体的编码甲状腺受体β链(TRβ)基因发生点突变,导致T3 与受体结合障碍,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减低
• 这种突变的发生率1/50,000
全身型(GRTH )
• 临床表现有甲状腺肿、生长缓慢,发育延迟,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和静息 时心动过速
• 无甲减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被增高的甲状腺激素所代偿 • 75%患者具有家族史,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血清TT4,TT3,FT4、增高(从轻度增高到2-3倍的增高)TSH增高或者
• 一过性新生儿甲减治疗一般要维持2-3年,根据甲状腺功能的情况停药。 • 发育异常者则需要长期服药
感谢聆听
临床表现
• 嗜睡、精神异常,僵木甚至昏迷 • 皮肤苍白、低体温、心动过缓 • 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
治疗
• 去除或治疗诱因 • 补充甲状腺激素 • 保温 • 伴化可的松200-400mg/天 • 其它支持疗法
中枢性甲减 (central hypothyroidism)
服药方法
一般从25-50μg/天开始,每1-2周增加25µg,直到达到治疗目标 缺血性心脏病者起始剂量宜小,调整剂量宜慢,防止诱发和加重心脏病
影响因素
影响L-T4的吸收的因素 肠道吸收不良、氢氧化铝、碳酸钙、消胆胺、硫糖铝、硫酸亚铁、食物纤维 添加剂等 加速L-T4的清除的药物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132页】

第1部分
3
前言
原则: • 实用性 • 公认性 • 先进性 • 时效性
精选2021版课件
4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精选2021版课件
5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共11项内容
一、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TT4 TT3 FT3 FT4)
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
精选2021版课件
前言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
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是国际国内趋势
制定《指南》有利于规范和提高我国甲状 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促进国人健康
2005年10月开始编撰《指南》
17位内分泌专家、2位核医学专家
精选2021版课件
2
前言
《指南》分六部分: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碘缺乏病 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
⑥中枢性甲减(垂体性和下丘脑性)
FT4低 TSH正常或轻度增高,应怀疑中枢性 甲减
⑦不适当TSH分泌综合征(垂体TSH瘤和甲状 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诊断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TSH正常或增高
精选2021版课件
17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 TPOAb • TgAb • TRAb
精选2021版课件
18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32
降钙素(calcitonin,CT)测定
• MTC以外疾病也可以引起CT增高,包括:
①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和肠道类癌和所有神经 内分泌肿瘤
②良性C细胞增生,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 病,分化型甲状腺癌
中国甲状腺病诊疗指南-甲状腺炎Word版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
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其病因不同,组织学特征各异,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
病人可以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有时在病程中3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甲状腺炎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lditiB),又有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巨细胞甲状腺炎、非感染性甲状腺炎、移行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等多种称谓。
本病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
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持续甲减发生率一般报道小于10%,明尼苏达州一项160例28年随访研究达到15%。
国外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0.5%一6.2%,发生率为每10万人年发生4.9,男女发病比例为l:4.3,30一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热或疟疾等)之后。
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有与HLA-B35相关的报道。
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
二、临床表现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有研究发现该病有季节发病趋势(夏秋季节。
与肠道病毒发病高峰一致),不同地理区域有发病聚集倾向。
起病形式及病情程度不一。
1.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等,体温不同程度升高,起病3-4 d达高峰。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PPT课件【132页】

3-40 1.5-20 <10 <2
-
27
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 血清Tg测定的临床应用: (1)非肿瘤性疾病 ①评估甲状腺炎的活动性,炎症活动期血清Tg增高 ②诊断口服外源甲状腺激素所致的甲状腺毒症,血清 Tg不增高 (2)分化型甲状腺癌 作为DTC的肿瘤标志物,监测其复发,具有很高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前提是TgAb阴性。
• 动态平衡
• 过量的碘经肾脏排出,测定UI水平可评估机体 碘的摄入量。
• 国际上规定采用学龄儿童的尿碘反映地区的碘 营养状态。
-
34
TRH刺激试验
• 原理:基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主要用于中枢性甲减病变位置(下丘脑或垂体)的 确定。
• 试验方法: TRH 200-400ug 5分钟内静脉注射。分别于注射前
TRAb阳性提示存在针对TSH受体的自身抗体,但是 不能说明该抗体具有什么功能。Graves病患者存在 TRAb一般视为TSAb。
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 甲亢
甲状腺刺激阻断抗体 (TSBAb) 甲减
个别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可以出现TSAb和
TSBAb交替出现的现象,临床表现甲亢和甲减的交替
变化。
如果基础和激发后CT水平均测不出,才能排 除存在残留肿瘤组织或复发的可能性。
②鉴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II型
90%以上合并MTC,且为主要死亡原因,主张
对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常规监测血清CT,以排
除MTC和MEN II型的可- 能性。
32
降钙素(calcitonin,CT)测定
• MTC以外疾病也可以引起CT增高,包括:
• 激发试验的意义:
①当基础CT仅轻度增高(<100 ng/L)时,术 前证实MTC诊断
最新《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第四代
TRIF 0.001 mU/L A
建议选择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 定
• TSH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0.3-5.0 mU/L 转换为对数后呈正态分布
• 经严格筛选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志愿者 0.4-2.5 mU/L
• 我国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1.0-1.9 mU/L 是TSH的最安全范围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 定
共11项内容 一、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TT4 TT3 FT3 FT4) 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三、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TPOAb TgAb
TRAb) 四、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五、降钙素(calcitonin,CT)测定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六、尿碘测定 七、TRH刺激试验 八、甲状腺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FNAC) 九、甲状腺超声 十、甲状腺核素检查
汰。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 TPOAb的临床应用 ①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Graves病) ②TPOAb阳性是干扰素α、IL-2或锂治疗期间出现甲减的
危险因素 ③TPOAb阳性是胺碘酮治疗期间出现甲功异常的危险因
素 ④TPOAb阳性是Down综合征患者出现甲减的危险因素 ⑤TPOAb阳性是妊娠期间出现甲功异常或产后甲状腺炎
的危险因素 ⑥TPOAb阳性是流产和体外受精失败的危险因素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TgAb是一组针对甲状腺球蛋白(Tg)
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多克隆抗体,以IgG为 主,也有IgA和IgM抗体。一般认为 TgAb对甲状腺无损伤作用。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13/48
试验室检验
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测定 sTSH或uTSH测定是诊疗甲亢首选检验指标,
可作为单一指标进行甲亢筛查。
甲亢:TSH降低(<0.1mU/L) 但垂体性甲亢不降低或升高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22/48
判别诊疗
亚甲炎:有发烧等全身症状 甲状腺肿大疼痛(放射) T3、T4↑、TSH↓ 131I摄取↓ 对激素治疗有特殊效果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23/48
判别诊疗
平静型甲状腺炎:甲状腺无痛性肿大 病程呈甲亢-甲减-正常过程 甲亢阶段:T3、T4↑ 131I摄取↓ 甲减阶段:T3、T4↓ 131I摄取↑
131I摄取: 普通情况下不需要 与亚甲炎、产后甲状腺炎、碘甲亢判别
Graves甲亢 结节性甲肿伴甲亢 高功效腺瘤
亚甲炎 产后甲状腺炎 碘甲亢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18/48
试验室检验
同位素显像—甲状腺结节性质判定
高功效腺瘤、结节
无功效者
热结节
冷结节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19/48
诊断
Graves甲亢:临床甲亢表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T3、T4↑ TSH↓ 或伴有突眼、胫前 粘液性水肿等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33/48
治疗
抗甲状腺药品
严重副作用—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缺乏危及生命,通常发生在最初大剂量治疗2-3个月内及再次用药 1个月内。
预防—在治疗早期应每七天查白细胞一次,若白细胞少于2.5×109/L, 中性粒细胞少于1.5×109/L应考虑停药。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导读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导读一、本文概述《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是一部全面、系统、权威的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
本文导读部分将简要介绍该指南的编纂背景、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并熟悉这部指南的精髓。
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等权威机构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部《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甲状腺疾病诊治标准。
指南内容涵盖了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甲状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指南还强调了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和综合管理,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导读部分将重点介绍指南的主要章节和核心内容,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指南的要点和精髓。
通过本文的导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规范,提高临床工作中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甲状腺疾病的分类与诊断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的学科广泛。
在《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甲状腺疾病被详细地分为了几大类,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瘤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中国甲状腺病诊疗指南-甲状腺炎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
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其病因不同,组织学特征各异,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
病人可以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有时在病程中3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甲状腺炎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lditiB),又有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巨细胞甲状腺炎、非感染性甲状腺炎、移行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等多种称谓。
本病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
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持续甲减发生率一般报道小于10%,明尼苏达州一项160例28年随访研究达到15%。
国外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0.5%一6.2%,发生率为每10万人年发生4.9,男女发病比例为l:4.3,30一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热或疟疾等)之后。
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有与HLA-B35相关的报道。
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
二、临床表现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有研究发现该病有季节发病趋势(夏秋季节。
与肠道病毒发病高峰一致),不同地理区域有发病聚集倾向。
起病形式及病情程度不一。
1.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等,体温不同程度升高,起病3-4 d达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CONTENT
1. IBS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发
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 IB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流程 3. IBS 的治疗及预后
10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
IBS的诊断应基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进行
➢ 临床病史 ➢ 体格检查 ➢ 最少限度的实验室检查 ➢ 结肠镜检查或其他适当检查(有临床指征时)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3
中华消化杂志 2016.
IBS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
全球IBS发生率约为11%,欧美国家成人患病率
为10%-20%,中国为10%左右。
IBS在世界各国的发病分布
Lovell RM, Ford AC.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Jul;10(7):712-7214
鉴别诊断
➢ 炎症性肠病(IBD)、乳糜泻、乳糖不耐受和显微镜下结肠炎 ➢ --需要通过有限的化验检查来准确鉴别这些疾病
11
常规实验室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CRP:几乎所有患者都应检测。 ✓ 甲状腺功能 ✓ 乳糜泻血清学检查:经验性治疗无效的IBS-D亚型和IBS-M亚型患者均应
行乳糜泻血清学检查。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杨丽 华西医院消化内科
2018-4-20
目 录
CONTENT
1. IBS定义、流行病学、病因、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 IB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流程 3. IBS 的治疗及预后
2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国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 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频率和/或性 状)的改变,缺乏临床常规检查可发现的能解释这些症 状的器质性病变。
IBS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 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
精神、饮食等因素常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
改变;几乎所有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腹部不适,部位 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排便或排气后缓解,极少有睡眠 中痛醒者; 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和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 痛等精神症状; 一般无明显体征,可相应部位轻压痛,部分可触及腊肠样肠管 ;直肠指检可感觉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Mujagic Z, Jonkers DMAE, et al.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 Jun;29(6):651-656.
IBS的病理生理
Maura Corsetti et al.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1-9. 8
➢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13
使用“25%原则”对IBS进行亚型分类
IBS便秘型(IBS-C):>25%坚硬/块状,<25%松散/水样; IBS腹泻型(IBS-D):>25%松散/水样,<25%坚硬/块状; IBS混合型(IBS-M):>25%坚硬/块状,>25%松散/水样; IBS不定型(IBS-U):<25%坚硬/块状,<25%松散/水样。
12
IBS的罗马IV诊断标准
➢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 一种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 反复发作的腹痛(abdominal pain),最近3个月内发 作至少1日/周,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 ①与排便(defecation)相关;②伴有排便频率 (frequency)的改变;③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15
罗马IV标准中IBS各个亚组的定义
100
25%的粪便
是分类的阈值
75
Bristol 1型和2型
硬粪或干球粪 %
50
Bristol 1型和6型
IBS-C IBS-M 25
IBS-U IBS-D
Bristol 6型和7型
0
0
25
50
75
糊状粪或水样粪 %
Lacy BE, Mearin F,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6;150:1393–1407
多种因素和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胃肠动力学异常: 内脏感觉异常 肠道感染治愈后 胃肠道激素 精神心理障碍
6
全科医生认为引起IBS的常见病因
一项在欧洲11个国家的针对全科医师的18 个问题的调查问卷研究表明,医生认为引 起IBS的最常见的病因是精神因素,内脏高 度过敏,肠道动力改变,人格特质等
中国人群IBS的发病概况
➢ 中国人群IBS患病率为 1.0%-16.0%
➢ 总患病率为6.5% ➢ 发病高峰年龄为
30~59岁; 女/男=2:1
女性
肠道感 染史
饮酒
中国人群
患IBS的
危险因素
食物
焦虑 过敏
抑郁
张璐, 段丽萍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14,53(12;969-975. 5
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诊断须根据至少14天的患者报告;根据有症状大便的比例,计算主要排便 习惯依据至少出现1次异常排便的天数,近3个月内平均发作至少1日/周。
14
ristol 粪便性状量表
( The 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 )
1型为分离的硬团 2型为团块状 3型为干裂的香肠状 4型为柔软的香肠状 5型为软的团块 6型为泥浆状 7型为水样便
✓ 粪便分析(细菌、寄生虫及虫卵):对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有一定
意义,特别是在感染性腹泻流行的发展中国家。
✓ 粪钙卫蛋白检测:有助于鉴别IBS与炎症过程(主要为小于50岁的非IBS-
C患者)。
结肠镜检查
✓ 有报警症状或征象 ✓ 无报警症状或征象
所有50岁以上患者(非洲裔美国人为45岁以上);结直肠癌家族史(依据个人 风险:患者年龄、症状类型、特殊遗传背景等);慢性水样腹泻;每日排便大 于6-10次;对经验性治疗无效的持续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