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案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

案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撰写人:牛连红【案例描述】学生曾做过这样一道题:2012年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1元,2013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那么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是?元。
所有学生看到这道题就开始埋头与题目中出现的几个数字纠缠,左算右算理不清。
学生在熟记商品价值量的相关知识后,埋头算了很久却选出了错误答案。
【诊断分析】原因1:受到数学学科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认为题目中所出现的数字都是用得上的,一定需要计算。
原因2:没有区分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导致与价值量的相关比例关系混淆。
【策略步骤】措施一,夯实相关比例关系,去除思维定势。
在政治学科部分出的考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不是考察数学知识和能力。
只要比例关系记住、记准、会用就能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不用数学计算。
像上述这道题的关键考考查点就在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在经济学知识中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无关的。
所以此题无需计算,直接可得出答案仍为1元。
措施二,先入海,后出水。
为解决此类计算问题,可以先抛给学生部分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先入题海。
然后带着学生一起归纳在在做题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表述。
如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述多为“社会、普遍、行业”的等。
对于个别劳动时间的表述多为“该企业、某公司、A集团”的等。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从题海中“出水”。
【效果检测】2011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13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感悟思考】对于概念的应用,首先要做的是教师对概念的详细讲解。
帮助学生从学科知识上清楚的区分。
其次就是要将学科知识生活化,即帮助学生区分清楚在做题过程中对于概念的不同表述。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文献综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社会必须用来满足生产和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全部劳动时间。
本文将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列宁的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以及中国学者的研究等方面,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意义和发展进行综述。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必须按照工作日的正常劳动时间支付工资。
这里的正常劳动时间指的是“由它的自身性质规定的、采取技术上必要的或接受的社会要求为界限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还强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资本家必须按照工作日的正常劳动时间支付工资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产生的基础。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详细讨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和意义。
他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由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生产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的必要劳动所需的时间”。
他还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各个生产部门间比较的基础,它的长短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
二、列宁的论述列宁在《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强调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性。
他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基础,也是判断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他还指出,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通过控制市场和生产力来压缩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加速剥削和资本积累。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深入研究。
阿曼多·科斯塔里加在其著作《资本主义批判》中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只有实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真正缩短,才能减少工人阶级的劳动负担和改善生活质量。
乔恩·埃尔斯特和约翰·蒙德在《资本主义的繁荣与衰落》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取决于生产力水平,还受到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
四、中国学者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学者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了深入研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这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现有的生产条件下,这既不是说将来,也不是说过去,而是指现在社会上的技术水平;它指的是在一定的生产部门(或社会水平里),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例如,社会上有4个纺织厂,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规格、型号均相同的一匹布,甲工厂用时4个小时,乙工厂用时5个小时,丙工厂用时6个小时,丁工厂用时7个小时;甲乙丙三家都是采用机器生产,而丁工厂是采用手工生产,那么计算纺织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5+6)/3=5小时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和产品质量的情况,由于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工人,大家的工作强度和效率都各有不同,所以生产出同一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决定这一商品的价值量时,不能用效率快的或者效率慢的来衡量,应该取现有生产条件下,大多数厂家的平均生产水平来衡量,因此:例如:社会上有4家纺织厂,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规格、型号均相同的一匹布,甲工厂用时4个小时,乙工厂用时5个小时,丙工厂用时6个小时,丁工厂用时7个小时;那么在这个例题中,这四个厂家的用时均不同,甲(4小时)、乙(5小时)、丙(6小时)、丁(7小时),这些都叫做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是在衡量社会上的平均水平,则是(4+5+6+7)/4=5.5个小时。
因此社会上的纺织厂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5.5个小时。
什么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什么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1、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
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
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
2、剩余劳动时间,意思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间以外的部分。
在剩余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剩余的产品或剩余价值。
与“必要劳动时间”相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扩展资料:
劳动时间:
1、定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2、区别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其区
别有三:
第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第二,两者的对称不同。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于个别劳动时间而言的;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于剩余劳动时间而言的。
第三,两者的属性不同。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必要劳动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剩余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A.12元 B 12.5元
C.18元 D.18.75元
5.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 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 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 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 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C 20元,元 D 8元,16元
3.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8倍,且5件A商品 = 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 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 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4.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 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 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 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 用货币表示为
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
反比
× 反 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数量
=
反比
个别劳动时间
正比
反比
价值总量
可以把这些正反比总结成这么几句话来记忆: 社会的与个别的无关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成反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成正比 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总量成反比 个别的不能影响价值量 社会的不能影响价值总量
计算题专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六个概念的正反比关系 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价值量 价值总量
▪ 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生产者生产某件东西的 劳动效率.如甲公司生产铅笔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是1000只/每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0页PPT文档

那么,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除 了个数与平均数的关系以外,还能互相影 响吗?
个别劳动时间
大部分 小部分
社会必要动时间
对于那小部分劳动时间而言,它们并不计入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这个平均数的计算,所以不会影响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而那大部分个别劳动时间数量非常多,所以其中的 某一个个别劳动时间变化时,对这个平均数的影响是微乎 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影响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2、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 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9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 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 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9年的价格分别 为( )
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
反比
× 反 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数量
=
反比
个别劳动时间
正比
反比
价值总量
可以把这些正反比总结成这么几句话来记忆: 社会的与个别的无关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成反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成正比 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总量成反比 个别的不能影响价值量 社会的不能影响价值总量
反过来,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时,也无法确 定某一个个别劳动时间也会变化。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也不能影响个别劳动时间。
同理,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也不能相互影 响。
价值总量是价值量的总和,即:
价值总量=价值量×商品数量
商品数量即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商品数量)
2020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劳动价值

2020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劳动价值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劳动价值1、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量的内在尺度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应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
2、劳动时间的种类: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某个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花费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同种)使用价值(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生产领域)中实现的。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生产不同种商品的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存在复杂程度的差别。
简单劳动是指不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的倍数。
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换算,是在社会的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在流通领域中)自发地进行的。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
4、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具体)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产品)的效率,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总产量/总产值。
所以,与劳动生产率相关的有三个指标: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总产量即产品数量总和),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价值数量(总产值即所有产品的价值量之和),单位使用价值所包含的价值量(单价即一个产品的价值量;单价=总产值/总产量)。
具体而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商品的总产量增加,总产值不变,单价下降。
反之则相反。
也就是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总产量)成正比,与单位使用价值所包含的价值量(单价)成反比,与单位时间生产的价值(总产值)的数量没有联动关系。
新最新时事政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解析(1)

一、选择题1.我省某面粉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后,该企业①缩短了个别劳动时间,生产的面粉价值量降低,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②成本降低,赢得降价空间,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③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总量④提高了整个面粉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商品价值量,促进了面粉行业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
其原因是A.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B.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C.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D.甲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3.下表为某国M商品的生产情况,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分别是A.2.5小时 50元B.4小时80元C.6. 25小时125元D.6.25小时80元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A.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D.生产商品时的劳动强度5.2018年某地生产一台知名品牌产品可以在本地市场上卖100万元人民币。
2019年生产该产品的全世界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了25% ,可喜的是该厂的先进技术使自己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但是国内通货膨胀率为2%,美元由去年1美元兑换6.25人民币元升值4%,其他条件不变,2019年这件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每台大约应卖______万美元。
()A.20.61B.12.30C.24.60D.78.466.人们常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好货也便宜”的现象,市场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②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③该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④该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了供小于求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7.M商品的价值量为150元,某企业生产1件M商品,需要1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把 斧 子 ==== 15公斤大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
= 10克黄金
(固定的一般等价物)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二、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商品。
思考:
1、货币有没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
货币依然是商品 是充当一般等价 物的特殊商品 金银天然不 是货币,但货 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在扩大的物 物交换中,人们 的交换活动会出 现什么困难呢?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把斧头 1匹布 一般等价物:就是从 = 2只羊 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 50千克盐 (一般等价物) 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 10克黄金 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 其它商品 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Hale Waihona Puke 想一想:用“贝壳”“羊”作为一般等价物 有什么不足之处? 1把斧头 1匹布 50千克盐 2只羊 其它商品
1、价值是劳动创造的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 源泉,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 经济关系。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因 此交换要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实行等价 交换,“任何的不劳而获都是对劳动的盘剥”。 3、为了使劳动实现公正的等价交换,从人类 理想社会的价值取向上必须取消私有制。
3、货币和金、银是什 么关系?
议一议:
一般等价物为什么最终 都集中在贵金属上?
金银的优点:
体积小、价值大、 便于携带、久藏不坏、 质地均匀、容易分割, 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 物。
金银 固定地充 当一般等 价物时, 就是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一、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想一想: 羊和石斧的使用价 值不同,为什么2只羊=1 把石斧?
2只羊
= 1把石斧
(等价物)
等价物:能够表现其他商品价 值大小的商品 (1)偶然的物物交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想一想: 2只羊 =
1匹布 50千克盐 1把斧头 10克黄金 其它商品
(等价物)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比 反比 无关
反比
社 会 劳 动 生产率 商品价值总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个别劳动 时 间
无关 反比
反比
个 别 劳 动 生产率
正比
如果1双皮鞋 = 2件衬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现在 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1倍,而生产上衣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1半,那么,一双皮鞋可以换( 8 ) 件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