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技术和测试标准分析-发布版

合集下载

移动支付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移动支付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2 ) 病毒黑客威 胁 日 增 。随着移动 支付业务 的 蓬勃发展 , 智能手机平台逐渐吸引了计算机犯罪分 子的注意力 , 而智 能手机操作系统尤其是 谷歌安卓 系统的开放性、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来源 的多样性、 智 能手机远高于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安装更新频率 以及 智能手机永远在线 的特性 , 决定 了用户更 易受到病
购到的“ 伪基站” 、 Wi — F i 信号分析仪等设备即可完 成对 G S M 和 Wi — F i 信号 的拦 截和窃 听, 手机银 行 客户端软件通过此类 网络传输数据和接收密码验证
短信, 存在着卡号、 密码泄露的风险;
的地理位置 、 登录 I P 、 密码错误 次数等信息 , 建立每 个用 户 的行为 模式 , 银行 后 台 系统 对 每次 授 权 验 证 请求均进行行为模式的分析 , 一旦发现行为异3 ) 手机失窃。手机 的随身携带特性 决定 了手 机银行客户端软件面临非授权操作 的几率远大于通
件, 启动软件并登录账户 , 然后通过软件提供的菜单 向银行后 台服务器发起查询 、 转账 、 支付等请求 , 服 务器进行身份验证之后响应请求进而完成业务。
过计算机登录的网上银行 , 加 之许多手机银行客户
络传输支付指令 的支付 方式 , 常见的有手机银行 、 WA P 银行 、 短信银行。 目前 , 移动支 付的最 常见形 式 还是手 机银 行 。 手机银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针对智能手机 开发的移动应用程序提供金融服务 的业务模 式, 这 类应用程序 目前主要 以谷歌公司的 A n d r o i d 系统和 苹果公司的 i O S系统为平台。手机银行的操作流程 是用户首先在智能手机下载安装手机银行客户端软
2 . 1 手机银行客户端安全风险因素

(完整版)统一支付清算平台业务规范1.0.0

(完整版)统一支付清算平台业务规范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统一支付清算平台业务规范C M C C M o b i l e W e a t h e r F o r e c a s tS e r v i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 I II 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3.1.术语、定义 (4)3.2.缩略语 (5)4业务概述 (5)4.1.业务概念 (5)4.2.业务开放范围 (5)5业务特征 (5)5.1.概述 (5)5.1.1.业务功能 (5)5.2.业务功能 (7)5.2.1.平台及商户接入 (7)5.2.2.商户合同管理功能 (7)5.2.3.统一支付功能 (7)5.2.4.支付对账功能 (7)5.2.5.支付对账差异调整功能 (7)5.2.6.验证对账功能 (7)5.2.7.业务稽核功能 (8)5.2.8.统一清分处理 (8)5.2.9.统一计费处理 (8)5.2.10.统一结算功能 (8)5.2.11.结算报账功能 (8)5.2.12.风控管理 (8)5.2.13.其他功能 (8)6业务流程 (9)6.1.典型业务流程 (9)6.1.1.商户接入及审核流程 (9)6.1.2.统一支付业务流程 (10)6.1.3.资金源对账处理流程 (11)6.1.4.业务稽核流程 (12)6.1.5.验证对账流程 (13)6.1.6.统一清结算流程 (14)6.1.7.结算报账流程 (15)7业务管理要求 (15)7.1.商户资料管理 (15)7.1.1.商户分类 (15)7.1.2.商户资料管理要求 (16)7.1.3.商户资料审核要求 (16)7.2.商户合同管理 (16)7.2.1.商户合同管理要求 (16)7.2.2.商户合同审核要求 (16)7.3.统一支付管理 (17)7.3.1.统一支付接入要求 (17)7.4.统一清算管理 (17)7.4.1.统一清算业务要求 (17)7.5.业务运营管理 (17)8统一支付清算业务风险控制及管理 (17)8.1.用户黑名单管理 (18)8.2.用户白名单管理 (18)8.3.商户黑名单管理 (18)8.4.商户白名单管理 (18)8.5.用户交易限额管理 (18)8.6.商户交易限额管理 (18)9统计分析 (18)10编制历史 (19)前言本标准对统一支付清算业务提出业务要求,为开展全网移动商盟业务提供统一支付清算的支撑。

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移动应用接入安全与检测指南

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移动应用接入安全与检测指南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2016-12 发布2017-XX 实施发布修订说明Q/CUP 008-2006目次修订说明 (I)前言 (III)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移动应用(APP)接入安全与检测指南 (4)1 范围 (4)2 适用对象 (4)3 规范性引用文件 (4)4 术语和定义 (4)5 APP软、硬件要求 (4)5.1硬件设备 (4)5.2软件设计 (4)6 安全要求 (4)6.1软件安全要求 (4)6.2信息安全 (5)6.3管理安全 (5)6.4风控要素采集上送要求 (5)7 应用服务方安全检测要求 (7)7.1概述 (7)7.2主要检测内容 (7)7.3检测列表 (9)7.4认证流程 (9)7.5检测周期及费用 (9)8 应用服务方入网流程及要求 (9)8.1应用服务方入网资质要求 (9)8.2应用服务方接入流程 (9)附录 A 应用软件APP检测列表 (10)A.1 软件安全测试要求 (10)A.2 交互及UI测试要求 (15)附录 B TEE可信执行环境 (18)B.1 软件安全要求 (18)B.2 检测要求 (18)前言本指引以《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QCUP067-2016)、《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QCUP 053-2016)、《银联卡消费类二维码业务指引》等为基础,根据中国银联二维码产品方案的要求,对接入银联二维码网络、开展银联二维码业务的应用APP进行了规定,包括软硬件要求、安全要求、入网指引、检测要求等内容。

本指引由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组织制定。

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移动应用(APP)接入安全与检测指南1 范围本指引对接入银联二维码网络、开展银联二维码业务的移动应用(以下简称APP)进行了规定,包括软硬件要求、安全要求、检测要求、入网指引等内容。

本指引涉及的APP要求仅针对持卡人使用侧,其他情况(例如商户侧等)不在本指引规定范围。

2 适用对象本指引适用于加入银联网络开展二维码支付业务并提供移动应用(以下简称APP)的应用服务方。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技术白皮书说明书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技术白皮书说明书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 )安全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V1.0 发布日期 2020-05-19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值得信赖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新城路2号网址:https:///cn/PSIRT邮箱:****************客户服务传真:*************目录1简介 (1)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华为的最高纲领 (2)2基于芯片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安全 (4)麒麟处理器集成安全芯片 (4)敏感个人数据在安全加密区处理 (5)EMUI安全加固及安全强制管理 (6)3安全业务访问 (7)密码复杂度 (7)图形验证码 (7)帐号保护和多因子认证 (8)风险操作通知 (8)启发式安全认证 (8)儿童帐号 (8)帐号反欺诈 (8)保护帐号的隐私 (9)4加密和数据保护 (10)EMUI数据安全 (10)加密密钥管理和分发 (11)认证和数字签名 (12)可信身份认证和完整性保护 (13)信任环TCIS (13)5网络安全 (14)安全传输通道 (14)云网络边界防护 (14)安全细粒度VPN保护 (15)主机和虚拟化容器保护 (16)多层入侵防护 (16)零信任架构 (17)漏洞管理 (17)运营审计 (18)6业务安全 (19)云空间 (19)天际通 (20)查找我的手机 (21)浏览器 (21)钱包/支付 (22)业务反欺诈 (24)7应用市场和应用安全 (25)应用市场和应用安全概述 (25)开发者实名认证 (26)四重恶意应用检测系统 (26)下载安装保障 (27)运行防护机制 (28)应用分级 (29)快应用安全 (29)软件绿色联盟 (30)定期发布安全报告 (30)开放安全云测试 (30)8 HMS Core(开发者工具包) (32)HMS Core框架 (32)认证凭据 (33)业务容灾 (34)华为帐号服务(Account kit) (34)授权开发者登录 (34)反欺诈 (34)通知服务(Push Kit) (34)身份认证 (35)Push消息保护 (35)Push消息安全传输 (36)应用内支付服务(In-App Purchases) (36)商户和交易服务认证 (36)防截屏录屏 (36)防悬浮窗监听 (36)禁止口令密码输入控件提供拷出功能 (36)广告服务(Ads Kit) (37)高质量的广告选择 (37)反作弊系统 (37)数据安全 (37)云空间服务(Drive Kit) (38)认证授权 (38)数据完整性 (38)数据安全 (38)业务双活与数据容灾 (38)游戏服务(Game Kit) (39)数据保护 (39)用户授权 (39)用户身份服务(Identity Kit) (39)钱包服务(Wallet kit) (40)系统环境安全识别能力 (40)卡券数据安全(仅中国支持) (40)运动健康服务(Health Kit) (41)用户数据访问控制 (41)数据加密存储 (41)线上快速身份认证服务(FIDO) (41)本地认证(BioAuthn) (42)外部设备认证 (42)数字版权服务(DRM Kit) (43)硬件级安全运行环境 (43)安全视频路径 (43)安全时钟 (44)DRM证书认证 (44)安全传输 (44)机器学习服务(ML Kit) (44)ML算法包APK安全 (45)数据处理 (45)近距离通信服务(Nearby Service) (45)定位服务(Location Kit) (46)用户授权 (46)数据存储 (47)位置服务(Site Kit) (47)地图服务(Map Kit) (47)情景感知服务(Awareness Kit) (48)分析服务(Analytics Kit) (48)服务端防仿冒 (48)数据安全传输 (48)服务器数据隔离 (49)动态标签管理器服务(Dynamic Tag Manager) (49)防仿冒 (49)有限的API代码执行权限 (50)动态标签代码安全管理 (50)安全检测服务(Safety Detect) (50)系统完整性检测(SysIntegrity) (50)应用安全检测(AppsCheck) (51)恶意URL检测(URLCheck) (52)虚假用户检测(UserDetect) (52)9隐私控制 (53)本地化部署 (53)数据处理清晰透明 (54)最小化数据获取 (54)数据主体权利与隐私控制 (55)数据处理者义务 (56)数据隔离 (56)差分隐私 (56)联合学习 (57)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57)10安全和隐私认证及合规 (58)ISO/IEC 27001/27018认证 (58)ISO/IEC 27701认证 (59)CSA STAR 认证 (59)CC认证 (59)PCI DSS认证 (60)华为帐号EuroPriSe认证 (60)11展望 (61)关注安全技术,保护用户并对用户赋能 (61)巩固防御机制,提升安全能力,共建安全生态 (62)做好准备,应对颠覆性技术带来的威胁 (62)A缩略语表 (64)注:由于不同型号或不同国家市场特性的差异,部分能力仅在部分市场可用,具体以产品说明为主,本文其他地方不再单独说明。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要求
学生应掌握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应用模式 等知识,熟悉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运营、推广等实践 技能,具备一定的项目实践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适用对象与先修课程
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电子商务、计算机 、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以及对移动电子商务感兴趣的其 他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先修 读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网络、 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具备一定 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商务素养。
02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 础
移动互联网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
包括蜂窝网络(如2G、3G、4G、5G )、Wi-Fi、蓝牙等。
移动网络技术
移动Web技术
包括移动Web设计、开发、优化等。
涉及移动网络架构、协议、标准等。
移动终端设备与技术
移动设备类型
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 戴设备等。
移动操作系统
如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
显著差异。
移动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步骤
制定营销策略
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制 定相应的移动营销策略,如短信 营销、APP推广、社交媒体营销 等。
确定目标受众
选择合适的移动营销工具
根据营销策略的需求,选择合适
的移动营销工具,如短信群发平 台、APP开发平台、社交媒体管
理平台等。
分析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 择适合的移动步骤
02
1. 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2. 学习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手段;
03
实验内容和步骤设计
3. 掌握移动支付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4. 完成支付功能的开发和测试。
实验报告格式及提交方式

第1卷第2部分移动终端支付应用软件安全规范解析

第1卷第2部分移动终端支付应用软件安全规范解析

ICSQ/CUP中国银联移动支付技术规范1 卷:基础规范第移动终端支付应用软件安全规部分第2范Mobile Payment SpecificationsVolume 1 Basic SpecificationsPart 2 Secure Specification of Payment Software in Mobile Terminal 发布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次目............................................................................................. 1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3支付应用软件的结构和定义 (1)4支付应用软件的安全要求 (7)前言《中国银联移动支付技术规范》共分为四卷:——第1 卷:基础规范——第2 卷:智能卡支付技术规范——第3 卷:移动互联网支付技术规范——第4 卷:短信支付技术规范本部分为第1 卷的第2 部分。

本部分包含了对移动终端支付应用软件安全功能方面的规定。

本部分由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柯斯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金雅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成都中联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联通华建网络有限公司、上海翰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柴洪峰、徐燕军、康建明、徐晋耀、单长胜、于晓滨、鲁志军、李伟、谭颖、李洁、吴水炯、齐宁、何朔、史大鹏、廖志江、周新衡、童益柱、李同勋、杨夏耘、申莉、曾诤、李竹、边罡、麦博奇、杨志勇、王超、钱菲、袁捷、郑元龙、李言平、唐邦富、陈明垓、卢文青、惠锦华、罗俊、梁万山、张晗、于卫国、李一凡、吴俊、罗雯、丁义民、王晓丹、邹重人、谢辉、张志茂、雷霆、陈波、张江涛、徐伟、郭伟、罗海云、李峰、李茁、陈跃、罗劲、赵亮、倪国荣、刘风军、肖波、嵇文俊、陈孜、诸中林。

系统架构设计师一本通-精华知识点

系统架构设计师一本通-精华知识点

系统架构设计师一本通-精华知识点一、系统架构基础概念。

1. 架构定义与目标。

- 系统架构是对系统的组成结构、元素间关系、系统与环境间关系等的高层次描述。

其目标包括满足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如性能、可靠性等),并为系统的演进提供框架。

- 例如,企业级信息系统架构需要考虑不同业务模块间的数据交互、用户访问权限管理等多方面因素。

2. 架构视图。

- 逻辑视图:描述系统的功能组件及其关系,关注系统的功能需求。

如电商系统中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处理等功能模块的逻辑关系。

- 物理视图:涉及系统的硬件、软件在物理环境中的部署。

例如,服务器的分布、网络设备的连接等。

- 开发视图:着眼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模块划分、代码结构等。

对于大型软件项目,合理的开发视图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

- 进程视图:主要针对系统运行时的进程、线程等的交互与调度。

在多用户并发访问的系统中,进程视图能帮助优化资源分配和提高响应速度。

3. 架构风格。

- 分层架构:将系统按照功能层次进行划分,如常见的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每层有明确的职责,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这种风格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微服务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小型、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例如,在电商系统中,用户服务、商品服务、支付服务等微服务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组合和演进。

- 事件驱动架构:基于事件的产生和处理构建系统。

在物联网系统中,传感器产生的事件可以触发相应的处理逻辑,如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温度后触发报警机制。

二、需求工程。

1. 需求获取。

- 与用户、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采用的方法包括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

例如,开发医疗信息系统时,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等不同角色的访谈,获取他们对系统功能和操作流程的需求。

- 收集业务流程、规则等信息。

对于金融系统,需要深入了解各种金融业务的交易规则、风险控制流程等需求。

多种移动支付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多种移动支付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向市场 。o
参 考 文 献
例 如 : 电话 、短 信 功 能 等 。与此 同 时 ,非 接 触 界 面 可 以 实现 非 接 触 式 消 费 、 门禁 、考 勤 等 应 用 。并 且 由于
支持 空 中下 载相 关 规 范 ( T 和W B 范 ) ,R I — OA l规 FDSM I 卡 的用 户 能够 通 过 空 中下 载 的 方 式 实 时更 新 手 机 中的 应 用 程 序 或 者 给 账 户 充 值 ,从 而 使手 机 真 正 成 为 随 用 随充 的智 能化 电子 钱包 。 优 势 :R — I 更 容 易 让 运 营 商 控 制 产业 链 ,且 用 F sM 户使 用 门槛低 。
手机 变成 为 非接 触式 手机 支 付终 端 。 劣 势 : 智 能 s 卡在 远 程 支 付 上 效 果 较 好 ,容 易 被 D
市场 接 受 ,但 在 现 场 支 付 时 ,需 要 通 过 外 挂 异 形 卡 的
蔷 言
sp a Ms s
N F C
Is ; 能D KI FM 智 s — 卡
用 目标之 一 是取 代 智 能卡 ,因 为N C 发器 可 以直 接集 F收
成 到手 机 中。N C 非 接触 读 卡器 、非接 触 卡和 点对 点 F将 (er t—er P e — o P e )功 能 整 合进 一 块 单 芯 片 ,实 现 手机 与 P S 或 读 卡 器 之 间 的通 讯 。优 势 :N C 有 工作 稳 O机 F具 定 、支 持 主/ 动 通信 模 式 、支 持 点对 点通信 、支持 高 被 加 密 、高安 全性 、产 业链 完整 等特 点 。
实 现 方 式 : S M a S 术 融合 了D 卡技 术 和 s M Ip s技 I I 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及 SE 的相关标准既包括普通 SIM 卡的机卡接口指令、鉴权算法、STK 指令等方面的技术和测试标
准,也包括多应用管理协议及安全机制等行业内标准。下表列出一些经常用到的可信元素 SE 相关标准。
负责的标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准组织
主要内容
ISO 7816-3
Identification card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Part 3: Electronic signals and transmission protocols.
NFC手机应用受理环境
电子钱包
移动支付应用
公交应用
门禁等企业应用
读海报标签
可信元素 SE
NFC手机
应用管理系统
图2
3 当前国内外移动支付标准介绍
(1) NFC 手机标准系列 NFC 手机内部可以分为三大核心模块,包括 NFC 控制器及 RF 天线、基带处理器模块、安全元素模块。 其中安全元素模块会在可信元素 SE 中单独介绍,基带处理器模块实现 GSM、EDGE、TD-SCDMA、UMTS、 CDMA 等无线通信协议,此类标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ISO/IEC
智能 IC 卡电气信号指标和传输协议 的规范
ISO 7816-4
Identification card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Part 4: Interindustry commands for interchange.
STK 交互能力、OTA 空中数据传输能力。此外,在 NFC 手机支付中,还支持以下功能。
z 支持应用安全交易逻辑和安全数据存储,并实现应用的动态下载、安装、删除、更新
z 支持对用户空间和应用数据的安全隔离,支持不同行业的独立发应用发卡和授权
z 提供各类支付需要的对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证书能力
z 支持和 NFC 控制器或基带控制器的双向通信
ISO/IEC 智能 IC 卡标准机卡接口指令的规范
全球两大阵营的 NFC 商务模式剖析
TS 51.011 TS 51.014
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 - M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of the SIM Application Toolkit for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 - ME) Interface ".
ISO/IEC ISO/IEC ISO/IEC ISO/IEC ISO/IEC
具有近距离非接触功能的 IC 卡物理 特性规范
具有近距离非接触功能的 IC 卡射频 功率和信号调制解调接口规范
具有近距离非接触功能的 IC 卡初始 化和防冲突功能要求的规范
具有近距离非接触功能的 IC 卡传输 协议规范
具有中距离非接触功能的 IC 卡相关 规范
1 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支付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手机、 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交易。例如:乘车、买票、停车、购物、博彩 等等。移动支付通过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的结合,融合了移动电话、RFID 卡和 手持 POS 的功能特点,提供随时、随地、随身、随心的电子商务服务。
SIM 卡 OTA 空中传输数据短信协议和 安全机制规范
TS 102 613
UICC-CLF interface, Physical and data link layer characteristics(SWP)
ETSI
NFC 控制器和 SIM 卡间的 SWP 单线协 议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规范。
3GPP 3GPP
手机终端和 SIM 卡的接口规范,包括 指令、文件规格、鉴权算法等
手机终端和 SIM 卡的 STK 接口规范, 包括 STK 指令格式、STK 事件处理机 制等
TS 23.048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3GPP (UMTS); Security Mechanisms for the (U)SIM application toolkit; Stage 2
ISO 10373 Test standard for contactless card
ISO/IEC 针对非接触 IC 卡的测试规范
ISO 18092 ISO 21481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Interface and Protocol ECMA-352: NFCIP-2 - Interface and protocol
2) 应用管理系统是实现应用发行与管理相关的平台集合, 该部分功能包括支付类应用程序管理、订 购关系的管理、应用下载和个人化处理、应用状态管理、应用密钥更新等。
3) 商户终端是实现现场支付需要的 POS 终端和相关管理平台的集合,该部分功能包括 POS 终端现 场交易功能、POS 终端配置与管理、POS 终端与支付业务平台的交易接入与转发等。
移动支付技术和测试标准分析
中国移动 李琳
摘要:近年来的国内外移动支付业务试点逐渐开展,不同国家地区的业务发展模式和产品方案不 尽相同,业务规模也参差不齐,移动支付的标准决定着产品兼容性,也是用户方便安全使用移动 支付业务的保障。本文介绍了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移动支付系统架构和标准体系的划 分,对当前国内外主要的移动支付技术和测试标准进行了介绍,并剖析了标准背后的产业链各方 之争。 关键词:移动支付 标准 NFC 可信元素 SE TSM 受理环境
支付业务系统
支付、鉴权、 清分清算
用户终端 SIM卡
非接触通信模块 手机终端
支付交易
非接触 POS
商户终端
图1
基于以上移动支付系统架构的多个功能模块来考虑,可以将移动支付标准按照如图 2 中的 NFC 手机、 手机内安全元素、应用管理系统、手机支付应用受理系统、移动支付应用五方面来划分,从而构成整个移 动支付系统的较全面的标准体系。
ISO/IEC ISO/IEC
NFC 通信协议接口规定的规范,如 P2P 协议规范。
定义了卡片功能和读写器功能的切换 条件及流程
ISO 28361
ECMA-373: NFC-WI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Wired Interface
ISO/IEC 定义 NFC 收发器和射频前端的通信 协议
全球两大阵营的 NFC 商务模式剖析
NFC 控制器也称 NFC 芯片,其功能主要是 z 支持非接触通信信号的调制解调,并对非接触现场交易应用提供必要的电能 z 支持不同通信模式的手动和自动切换 z 支持广泛应用的 ISO 14443 Type A/B RFID 协议及点对点通信协议 z 连接近场通信射频天线,并支持对安全模块的双向通信 涉及 NFC 控制器及其连接的 RF 天线方面的相关标准侧重在与手机内 RFID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 输协议、天线射频指标方面的技术和测试标准,主要标准见下表。而在 NFC 控制器、RF 天线外形方面,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标准,更多是芯片和天线提供商根据自己的不同产品型号而开发设计。
2 移动支付系统架构和标准体系
移动支付业务跨越传统电信、金融、公交等多个行业领域,涉及庞大的产业链也带来移动支付系统的 复杂化。一个完整的移动支付系统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简单来说可分为四大部分:支付业务处理系统、 应用管理系统、商户终端、用户终端。移动支付系统构架参考图 1 所示。
1) 支付业务处理系统是实现支付能力相关的平台集合,该部分功能包括账户管理、帐务处理、清分 对账、清算结算、支付业务逻辑处理等。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负责的标 准组织
主要内容
ISO 14443-1 ISO 14443-2 ISO 14443-3 ISO 14443-4 ISO 15693
Identification cards —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 Proximity cards -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cards —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 Proximity cards - Radio Frequency Power and Signal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cards —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 Proximity cards Initialization and anticollision Identification cards —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 Proximity cards Transmission Protocol Identification cards —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 Vicinity cards
在国内,2006 年到 2010 年全国移动支付用户年增长在数百万户,年交易额增长率约为 70%,中国移 动从 2003 年开始推出手机钱包服务。该服务通过将用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号绑定,用户就可以通过手机 进行网上支付。国内的其他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近年来快速兴起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也陆续推出了 基于不同通信渠道的手机银行业务,为用户提供个人理财、外汇服务、投资理财等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