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共29张PPT)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西汉建立,定都长安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 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 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反抗秦的 农民阶级 民战争 暴政 楚汉 战争 战争性质 农民战争
封建地主 封建统治阶级内 帝位之争 阶级 部争权夺利斗争
课堂速记
时间
秦朝大事年表
论从史出
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 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 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 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 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 先是黥面(即在脸上刺字,是 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 (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 而后刖(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 (拦腰斩断),最后是醢(音海,即剁 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 受罪….即诛九族和连坐法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 历经十年,先后灭掉六国,建 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 。 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后,认为 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三皇五帝, 自称“始皇帝”并希望自己的 帝国千秋万代。
第一篇 秦的暴政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秦的暴政”,然后 思考:
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成语五: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 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刘邦
项羽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杀人者死,伤 失民心。 “约法三章”,得民心。 人及盗抵罪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 离,实力削弱
社会矛盾激化
第二篇
揭竿而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31张PPT)

又(七2十)多繁万重,的每徭年役征和调兵服役役的(不修下骊三山百陵万、人阿。 房宫、长城等)
秦始皇陵
空心砖
修长城
阿旁宫
材料三:
• “五人盗, 赃一钱以上, 斩左趾, 又黥[qíng]以为城旦(脸上刺刻涂 墨,判为刑徒)。”——秦简记载
•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 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 ,溃而叛之。——《汉书·刑法志》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此语一出,秦颁行了哪一项措施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B D.诛尽百家学者
2.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
C 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
3.(2019·山东临沂·3)“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
楚汉战争
前206年—前202年,项 羽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 权进行的战争。
1、成语典故中的历史
汉王刘邦
约法三章 刚愎自用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江东父老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暗度陈仓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咸阳 鸿门
鸿沟
垓下 西楚霸王 乌江
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 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入关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 年,仅存十几年,传位二世,威名 显赫的大秦帝国便在讨伐声中走下 历史的舞台,谁应为大秦帝国的灭 亡负责?
秦始皇陵
空心砖
修长城
阿旁宫
材料三:
• “五人盗, 赃一钱以上, 斩左趾, 又黥[qíng]以为城旦(脸上刺刻涂 墨,判为刑徒)。”——秦简记载
•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 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 ,溃而叛之。——《汉书·刑法志》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此语一出,秦颁行了哪一项措施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B D.诛尽百家学者
2.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
C 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
3.(2019·山东临沂·3)“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
楚汉战争
前206年—前202年,项 羽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 权进行的战争。
1、成语典故中的历史
汉王刘邦
约法三章 刚愎自用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江东父老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暗度陈仓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咸阳 鸿门
鸿沟
垓下 西楚霸王 乌江
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 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入关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 年,仅存十几年,传位二世,威名 显赫的大秦帝国便在讨伐声中走下 历史的舞台,谁应为大秦帝国的灭 亡负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共28张PPT)

课堂小结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重大事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
成语竟猜
本课涉及到的成语 较多,你知道多少呢?
请你猜猜看,下列 图片和文字指的是秦汉 时期的哪个成语。
• 农民一年的收获眼睁睁地被官府掠夺;
• 一贯谨慎小心却突然被捕入狱的平民, 因为他的邻居犯了罪;
• 市场上鞋子不好买,拐杖却畅销,因为 被砍掉脚的人太多了。
深度思考:过分奴役人民的统治者最终会激起 人民的反抗。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赋税
3.严酷的刑法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பைடு நூலகம் 陈胜吴广起义
B
2.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 A.匈奴的进攻 B. 农民起义 C. 宫廷政变 D.武装夺权
C
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D
4.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 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之争
借古鉴今
从项羽争夺帝位的 失败和秦朝灭亡的共同 原因中,你能总结出什 么历史经验教训?
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夸其功
谴其暴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
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 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 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 亡了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共26张PPT)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公元前209年
领导人: 陈胜、吴广
起义地点: 大泽乡
政权名称: 建立“张楚”政权 结果: 起义失败,吴广、陈胜被杀
意义:①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 民起义。 ②他们的革命首创 精神(第一次大规模 的农民起义;建立了 第一个农民政权“张 楚政权” ;第一次 提出了斗争的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鼓舞了后世 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 反抗残暴的统治。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
(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 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 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 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 五市一区,
楚汉之争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刘邦 进驻咸阳,废秦法, “约法三章”,得民 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破釜沉舟
秦的暴政
长城
阿房宫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严安传》
秦朝法律告示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 令…。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 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 然后劓([yì]即割鼻子,也是 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 (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 腰斩断),最后是醢([ hǎi], 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 和邻里都要受罪。
陈胜、吴广起义
起义的原因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 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 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 会爆发吗?
根本原因: 秦朝的暴政
项 羽
刘 邦
项羽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主 力 刘邦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共24张PPT)

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共长万 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修驰道
秦始皇陵兵马俑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车士俑
文吏俑
束颈的铁钳
秦朝刑具
铁桎(zhì 脚镣)
按照国家规定: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 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砍断左右趾 (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 (hai,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 罪….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基础关
3、秦朝的都城在(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邯郸
4.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 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 史称
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之争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爆发的地点是( ) A、陈 B、沛县 C、大泽乡 D、渔阳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朝的暴政
繁重的徭役 ④③②① 修修造修 弛筑骊建 道长山阿 城陵房 墓宫
沉重的赋税 残酷的刑罚 秦二世更加残暴
缴收 国获 家的
2
3 上
/Hale Waihona Puke 等单 10 死 多刑 种就
有 车 裂
政姐任 治妹意 十和屠 分文杀 黑武他 暗大的
臣兄 ,长
秦始皇陵遗址
修长城: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 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政权:在陈建“张楚”政权 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 农民大起义。
修驰道
秦始皇陵兵马俑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车士俑
文吏俑
束颈的铁钳
秦朝刑具
铁桎(zhì 脚镣)
按照国家规定: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 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砍断左右趾 (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 (hai,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 罪….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基础关
3、秦朝的都城在(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邯郸
4.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 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 史称
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之争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爆发的地点是( ) A、陈 B、沛县 C、大泽乡 D、渔阳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朝的暴政
繁重的徭役 ④③②① 修修造修 弛筑骊建 道长山阿 城陵房 墓宫
沉重的赋税 残酷的刑罚 秦二世更加残暴
缴收 国获 家的
2
3 上
/Hale Waihona Puke 等单 10 死 多刑 种就
有 车 裂
政姐任 治妹意 十和屠 分文杀 黑武他 暗大的
臣兄 ,长
秦始皇陵遗址
修长城: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 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政权:在陈建“张楚”政权 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 农民大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共29张PPT)教育课件

什
么
很
头
试
常
变
成
我
自
己
你
部
多
时
完
弄
。
但
戏
候
在
这
样
做
时 现 镜 有
场
一
个
就
穿
我
不
想
后
不
好
的
后
和
尔
是
等
我
果
就
戴 。
是 东
得
你
可
希
当
你
真
以 的
■电你是否有这样经历,当 你在做某一项工作 和学习的时候,脑 子里经常会蹦出各 种不同的需求。比 如你想安 心下来看2小时的书,大脑会 蹦出口渴想喝水, 然后喝水的时候自 然的打开电视。。 。。。。,一个小 时过去 了,可能书还没看2页。很多 时候甚至你自己都 没有意思到,你的 大脑不停地超控你 的注意力,你就这 么轻易 的被你的大脑所左右。你已 经不知不觉地变成 了大脑的奴隶。尽 管你在用它思考, 但是你要明白你不 应该隶属 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 有你的大脑,并且 应该是你可以控制 你的大脑才对。一 切从你意识到你可 以控制你 的大脑的时候,会改变你的 很多东西。比如控 制你的情绪,无论 身处何种境地,都 要明白自己所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一、秦的暴政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秦的暴政”,并结合材 料,然后思考:
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 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 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 征调四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 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 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共26张PPT)

0 0 0 0
1 2 3
0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0
0
0
任务一
【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 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0
0
0
0
秦的暴政
任务二
【七嘴八舌】观看微课:秦的暴政,并阅读课本第47页至第48页的内容,包括相关史 事、材料研读回答“秦暴政的表现”。
播放课件素材—微课:秦的暴政
0 0 0
0
秦的暴政
1.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在公 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 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
余人”。其手法极其手法残忍
,残暴。
0 0 0
0
秦的暴政
2.赋税沉重
口赋
赋税
田租
0 0 0
杂赋
赋税占到农民收 入的三分之二
0
秦的暴政
其他 100万
楚汉之争
目的 交战双方 结果
0
争夺帝位 刘邦PK项羽 刘邦获胜 项羽 刘邦
0
0
西楚霸王
汉王
0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 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 刘邦得 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民心 项羽刚愎自用 刘邦善 ,不善于用人 于用人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 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羽失 ——《史记·项羽本纪》 民心
束颈的铁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3
0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0
0
0
任务一
【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 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0
0
0
0
秦的暴政
任务二
【七嘴八舌】观看微课:秦的暴政,并阅读课本第47页至第48页的内容,包括相关史 事、材料研读回答“秦暴政的表现”。
播放课件素材—微课:秦的暴政
0 0 0
0
秦的暴政
1.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在公 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 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
余人”。其手法极其手法残忍
,残暴。
0 0 0
0
秦的暴政
2.赋税沉重
口赋
赋税
田租
0 0 0
杂赋
赋税占到农民收 入的三分之二
0
秦的暴政
其他 100万
楚汉之争
目的 交战双方 结果
0
争夺帝位 刘邦PK项羽 刘邦获胜 项羽 刘邦
0
0
西楚霸王
汉王
0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 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 刘邦得 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民心 项羽刚愎自用 刘邦善 ,不善于用人 于用人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 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羽失 ——《史记·项羽本纪》 民心
束颈的铁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精品课件

陈胜、吴广起义
观察并思考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想一想这两个成语从何而来?
渔阳
咸阳 函谷关
陈
大泽乡
大泽乡起义
dazexiangqiyi
攻县城
gongxiancheng
占领陈,建政权
zhanlingchen,jianzhengquan
挺进关中
tingjinguanzhong
墓 人盗墓,命令工匠装了不少机弩。如果
有人进入陵墓触动机关,便能自动把来 人射杀。骊山陵是一座宏伟而又堂皇的 地下宫殿,从秦王嬴政即位的那年(前 246)开始修建,一直到前210年死去, 足足修了36个年头。
LISANLINGMU
THE GREAT WALL
长 城
- 束颈的铁钳 -
- 铁桎 -
拘系罪人双脚的刑具,即脚镣
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
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 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 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
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 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 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
年的战争,即从公元前206年 到公元前202年……史称“楚 汉之争”。刘邦于公元前202 年建立了西汉王朝。
楚汉 观 察
争 之
并 思 考
刘邦 秦朝最终是被
灭亡的
秦朝的起止时间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时间 战争双方 结果 特点
公元前207年 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 项羽取得胜利 以少胜多的战役
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 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鹿为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 境地 。
四面楚歌
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约法三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揭 竿 而 起
此成语的意思是砍了树枝当武器,举起竹 竿当旗帜。和 “逼上梁山 ”意思相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破 釜 沉 舟
此成语比喻不留退路 ,义无反顾。其作用是 置于死地而后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项 庄 舞 剑 , 意 在 沛 公
鸿门宴
此成语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 所指 。即醉翁之意不在酒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楚汉战争
PK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汉王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三、楚汉之争
1、人物:
“西楚霸王”项羽VS“汉王”刘邦
这些史实反映秦朝什么社会现象?
徭役繁重
刑法残酷
秦朝法律严苛,民众不慎一人触犯法律,亲族和 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 赃物在一钱以上,斩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 ,判为刑徒。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 就有车裂、腰斩、活埋10多种。
这一记载说明秦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焚书坑儒
相关史实
二、秦末农民战争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1.时 间
公元前209年
2.地 点
大泽乡
3.领导人
陈胜、吴广
4.直接原因
戍边遇雨误期
5.政权、口 号 “张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始皇禁锢人们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 藏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史书、医药、 种植及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460 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同学们,你知道这件史实是什么吗?秦始皇 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秦二世胡亥统治更加残暴
用大量宫女连同工匠给秦始皇殉葬。 杀害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 对民众剥削残酷,穷奢极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课堂小结
秦 朝 的 暴 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农民 起义
陈胜、吴广 前期 起义
后期
项羽、刘邦 领导农民军
楚汉之争 西汉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 民大起 义(共24 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 民大起 义(共24 张PPT)
学习目标
1、秦的暴政的表现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 口号、政权、地位、结果、意义 3、项羽、刘邦在灭秦中的贡献 4、楚汉之争的人物、原因、性质、启示 5、评价秦始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客观评价秦始皇
【答案】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统 一了六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政治上,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经济文化上,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 发展和国家的巩固。
秦的统治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他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 的收获上缴国家,农民受到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农民 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这又说明了什么?
养 家
上 缴
糊
城
兵马俑
材料: 据史书有数字记载,秦朝人口约有2000万。而修阿房宫和 骊山陵达70万人,打匈奴、筑长城30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 计有150万。再加上修筑驰道的、建筑离宫的,更有大量日夜奔 走于途的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足有三百万人。
2、原因: 争夺帝位 3、结果: 项羽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刘邦取得胜利,建立西汉。
4、性质:
为争夺天下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材料研读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进入 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 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 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起义灭秦
项羽
项
羽
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
刘邦
刘邦攻入咸阳,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请你猜猜看,下列图片和文字指 的是秦汉时期的哪个成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此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但他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统治过于残暴,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引 起了人民的不满,导致秦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成语竞猜
本课涉及到的成语较多,你知 道多少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一、秦的暴政
秦 始 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秦 二 世
繁重的徭役 沉重的赋税 残酷的刑法 焚书坑儒
统治更加残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收揽人心,善用人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借古鉴今
从项羽争夺帝位的失败和秦 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你能总结 出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6.地 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结 果
起义失败了
意义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
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 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 境地 。
四面楚歌
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约法三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揭 竿 而 起
此成语的意思是砍了树枝当武器,举起竹 竿当旗帜。和 “逼上梁山 ”意思相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破 釜 沉 舟
此成语比喻不留退路 ,义无反顾。其作用是 置于死地而后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项 庄 舞 剑 , 意 在 沛 公
鸿门宴
此成语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 所指 。即醉翁之意不在酒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楚汉战争
PK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汉王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三、楚汉之争
1、人物:
“西楚霸王”项羽VS“汉王”刘邦
这些史实反映秦朝什么社会现象?
徭役繁重
刑法残酷
秦朝法律严苛,民众不慎一人触犯法律,亲族和 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 赃物在一钱以上,斩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 ,判为刑徒。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 就有车裂、腰斩、活埋10多种。
这一记载说明秦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焚书坑儒
相关史实
二、秦末农民战争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1.时 间
公元前209年
2.地 点
大泽乡
3.领导人
陈胜、吴广
4.直接原因
戍边遇雨误期
5.政权、口 号 “张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始皇禁锢人们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 藏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史书、医药、 种植及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460 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同学们,你知道这件史实是什么吗?秦始皇 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秦二世胡亥统治更加残暴
用大量宫女连同工匠给秦始皇殉葬。 杀害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 对民众剥削残酷,穷奢极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课堂小结
秦 朝 的 暴 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农民 起义
陈胜、吴广 前期 起义
后期
项羽、刘邦 领导农民军
楚汉之争 西汉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 民大起 义(共24 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 民大起 义(共24 张PPT)
学习目标
1、秦的暴政的表现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 口号、政权、地位、结果、意义 3、项羽、刘邦在灭秦中的贡献 4、楚汉之争的人物、原因、性质、启示 5、评价秦始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客观评价秦始皇
【答案】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统 一了六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政治上,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经济文化上,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 发展和国家的巩固。
秦的统治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他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 的收获上缴国家,农民受到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农民 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这又说明了什么?
养 家
上 缴
糊
城
兵马俑
材料: 据史书有数字记载,秦朝人口约有2000万。而修阿房宫和 骊山陵达70万人,打匈奴、筑长城30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 计有150万。再加上修筑驰道的、建筑离宫的,更有大量日夜奔 走于途的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足有三百万人。
2、原因: 争夺帝位 3、结果: 项羽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刘邦取得胜利,建立西汉。
4、性质:
为争夺天下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材料研读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进入 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 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 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起义灭秦
项羽
项
羽
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
刘邦
刘邦攻入咸阳,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请你猜猜看,下列图片和文字指 的是秦汉时期的哪个成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此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但他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统治过于残暴,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引 起了人民的不满,导致秦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成语竞猜
本课涉及到的成语较多,你知 道多少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一、秦的暴政
秦 始 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秦 二 世
繁重的徭役 沉重的赋税 残酷的刑法 焚书坑儒
统治更加残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收揽人心,善用人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借古鉴今
从项羽争夺帝位的失败和秦 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你能总结 出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6.地 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结 果
起义失败了
意义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
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4张PPT )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 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