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报告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报告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报告

共 1 页第 1 页

批准:校核:主检:试验单位(公章):

签发日期: xx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制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docx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委托单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施工部位环境条件温度:°C 湿度: % 样品名称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质量标准GB8076-2008 样品描述淡黄色粘稠液体仪器名称电位测定仪、电极、搅拌器代表数量6t 试验方法电位滴定法 样品批号样品来源 生产厂家试验日期 序号试验项目规定值试验结果 1 氯离子含量X Cl(%)0.1 0.08 结论:经检测,所测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标准及《xxx工程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标准》的要求。 备注: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批准: 审核 试验: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记录表 委托单位 委托单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施工部位 环境条件 温度: °C 湿度: % 样品名称 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 试验依据 GB8077-2012 样品描述 淡黄色粘稠液体 仪器名称 电位测定仪、电极、搅拌器 代表数量 6t 试验日期 外加剂类型 GOR 型高性能减水剂 试验次数 1 2 外加剂试样质量m (g ) 2.1280 2.2260 硝酸银溶液当量浓度c (mol/L ) 0.10 0.10 空白液 加1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01(mL ) 10.48 10.43 加2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02(mL ) 20.37 20.43 加外 加剂 试验 加1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1(mL ) 13.33 13.34 加2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2(mL ) 18.35 18.53 氯离子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V=[(V 1-V 01)+(V 2-V 02)]/2 0.42 0.51 氯离子含量:X Cl =[(c ·V ×35.45) / m ]×0.1 0.07 0.08 氯离子含量平均值X Cl (%) 0.08 备注:

抗氯离子渗透性

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综合指标-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其研究现状 摘要:结合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现状,在近年来基于氯离子渗透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分析了将抗氯离子渗透性作为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于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规范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氯离子抗渗;综合指标 Aggregative indicator evaluating the durabil ity of HPC:Chloride ion resistance and present status BA Heng jing ,ZHA N G Wu man ,DEN G Hong wei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models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 status of the durability of HPC, the chloride ion resistance was used as an aggregative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durability of HPC. The import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were analyzed, which had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constituting standard of the durability of HPC. Key words :HPC;durability ;chloride ion resistance ;aggregative indicator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土木工程界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十分关注,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我国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很多章节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耐久性规定。同时,我国第一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及施工指南》也在2003年底正式颁布实施,该指南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了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要求。大量科研成果的取得和国家规范的实施将实现混凝土结构全功能设计的目标向前推进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目前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评定没有统一的指标和方法,对其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抗钢筋锈蚀性、抗碳化性、抗碱—集料反应性、抗磨耗性、抗火性等等的试验和评价,基本上仍沿用对普通混凝土的试验和检测方法。但是,由于低水灰比、以及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的掺入,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因此,普通混凝土的一些试验和检测方法已不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更无法将耐久性指标融入到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中。 我国规范一贯按承载力极限状态来设计结构构件,再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来校核构件的设计思想,这样就决定了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应在肯定原有结构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补充耐久性方面的要求,使得所选用的混凝土材料在满足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足够的耐久性,在工程选材的环节把好“耐久性”关,实现从源头上解决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因此,目前亟待解决问题是:创建一个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评价指标,该指标能够将各种环境因素影响效应集于一身。将其作为指导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统一标准,便可以消除混凝土耐久性参数众多,各参数之间相关性难于把握的客观制约,为实现完全规范化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内外学者[1~4 ]经过大量调查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是由于氯离子侵入到混凝土钢筋表面,并达到一定临界浓度时引起的钢筋锈蚀所致;钢筋锈蚀使其

继续教育——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电通量法

第1题 测试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的仪器设备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范围应为()V。 A.0~60V B.0~30V C.0~80V D.0~70V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 批注: 第2题 温度计的量程应在()℃精度为±0.1℃ A.0~50 B.0~100 C.0~120 D.0~300 答案: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 批注: 第3题 电通量耐热塑料或耐热有机玻璃试验槽的边长应为()mm,总厚度不应小于()mm。 A.155mm,50mm B.150mm,50mm C.150mm,51mm D.150mm,55mm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 批注: 第4题 电通量试验用溶液NaCl应为()%的质量浓度。 A.2

B.3 C.4 D.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5题 电通量试验用溶液NaOH应为()mol/L的摩尔浓度。 A.0.3 B.0.4 C.0.5 D.0.6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6题 电通量抽真空设备的烧杯体积应为()mL以上。 A.500 B.800 C.1000 D.110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7题 电通量试件应为直径()mm,高度()mm。 A.100±5mm,50±5mm B.100±1mm,50±2mm C.90±5mm,51±5mm D.90±1mm,50±1mm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8题 电通量试验宜在试件养护到()期进行。 A.56d B.60d C.28d D.30d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9题 对于掺有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可在()龄期进行。 A.56d B.60d C.28d D.30d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0题 试件浸泡1h后恢复常压应继续浸泡()h。 A.20?2 B.22?2 C.18?2 D.19?2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1题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引用标准 1.1 JTJ270-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1.2 GB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1.3 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二、混凝土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1.1 DY-2501A型氯离子检测仪 2.2 实验前的准备 2.2.1 电极的处理 取下探头的橡胶帽,检查并添加探头中的电极溶液,保证溶液不少于容积的四分之三,在测量时打开填充孔的口子是电极溶液处于正常大气压下。将探头放入蒸馏水中活化,活化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 2.2.2 配制标准溶液 配制浓度为0.5%和1%CL-的NaCl标准溶液。 2.2.3 将氯离子测试探头接到检测仪的主机端口。 2.2.4 接上电源线,按下电源开关,准备进行标定。 2.3 检测仪的标定 2.3.1 检测仪在使用前要先进行活化和标定。 2.3.2 按“Power”键开启主机,进入测试准备就绪模式。

2.3.3 打开加液孔的盖子,将氯离子测试探头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棉纸彻底擦干。 2.3.4 将测试探头浸入配制好的0.5% NaCl标准溶液中,摇晃探头五次左右,选择“CAL”进入标定模式,按“TEST”键开始标定,LCD 显示屏显示“Calibration 0.5%”,按“TEST”开始标定。当显示屏底部出现“Calibration 0.1%”,说明0.5%标定结束。 2.3.4 重新使用清洗液清洗探头,用棉纸彻底擦干,然后将测试探头浸入0.1% 标定溶液中,摇晃探头五次左右,按“TEST”键开始0.1%标定,当显示屏显示“Calibration End”,说明0.1%标定结束。2.3.5 查看标定SLP值,其正常允许范围在90%-110%之间,超出正常范围,检查探头表面和标定溶液状态,用砂纸打磨探头或者更换标定溶液,然后进行重新标定。 2.4 新拌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的测定 2.4.1 将探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待用。 2.4.2 选择“MODE”键,用方向键选择“Water”模式,选择“FUNCT”进入设定模式,分别按“4(DATE)”、“5(DATA)”、“6(CL-/NaCl)”设定日期时间,质量和测试模式。 2.4.3 将探头插入混凝土中,待探头稳定下来,按“TEST”键开始重复测试(设置仪器为四次连续测试)。 2.4.4 按“PRINT”键打印试样测试结果报告,或按“MEMORY”保存结果。

海边暴露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

文章编号:1007-046X(2013)06-0036-04 生态建材 海边暴露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f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o Chloride Ion Permeability under Sea Environment 马志鸣1,赵铁军2,王鹏刚2 (1.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 2.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033) 摘 要: 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在海边大气区、潮汐区、水下区进行暴露试验,同时测定氯离子含量随深度 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实际海边暴露环境下混凝土的损伤程度大小为潮汐区>水下区>大气区,试件内 氯离子含量随着暴露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随时间水胶比的增加而减小。对于水胶比相同的混凝土试件,掺 入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抵抗氯离子侵入的性能。 关键词: 暴露试验;氯离子;渗透性;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U528.2 文献标志码:A 0 前 言 氯离子是造成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足,提前发生破坏,使结构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以往对于氯离子的研究仅仅是在试验室环境下,通过氯离子毛细吸收试验和氯离子自由扩散试验,综合评定混凝土结构的抗氯离子侵入性能[1-2]。然而实际环境中氯离子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同时与其他因素耦合作用,加速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劣化速率,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提前破坏,但对于实际海洋环境中有关氯离子的侵蚀作用机理研究较少[3-4]。 本文从实际环境出发,使混凝土试件直接暴露在海洋环境中,研究混凝土结构在海边暴露环境下的氯离子侵入情况。同时,由于海洋不同区域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的作用机理不同,故本试验测定试件在大气区、潮汐区、水下区等不同位置氯离子侵入试验,从不同角度分析环境对试件混凝土结构氯离子侵入的影响。本试验用配合比为青岛海底隧道所用高性能配合比,模拟实际混凝土结构构件 36COAL ASH 6/2013在实际暴露环境中氯离子侵入的作用机理,为今后实际工程中配合比的研发和结构的防护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1 原材料与配合比 本试验所采用混凝土原材料均来自青岛本地,试验用配合比为“973 项目”子课题,海洋腐蚀环境下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了项目中的青岛海底隧道所用 4 个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不同水胶比及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试件抵抗氯离子侵入的影响,具体配合比见表 1。 Abstract:Concrete Elements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were tested under exposure to sea air zone, tidal zone and underwater environment. Meanwhile, the curves of chloride Ion content with deep chang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injury of the concrete sample was tidal zone> underwater> air zone under sea exposure environment. The content of chloride increased with prolongation of sea exposure period, and depressed in pace with increase of water/cement ratio. The concrete mixed with mineral admixtures such as fly ash could effectively heighten concrete performance on anti-chloride for the samp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me water cement ratio. Key words:sea exposure test; chloride; permeability; durability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973项目(2009CB623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项目(50739001)表 1 混凝土配合比 kg/m3 组别水泥矿粉粉煤灰硅灰砂石子水减水剂 A C30 360 720 1 080 190 2.16 B C30F20SL30 180 108 72 721 1 082 187 2.52 C C50F20SL30 230 138 92 690 1 150 161 4.6 D C80F20SF10 290 116 58 696 1 044 139 14.50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试验方法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试验方法 B.1适用范围 B.1.1本试验方法以电量指标来快速测定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适用于检验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B.1.2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直径为95±2mm,厚度为51±3mm的素混凝土试件或芯样。B.1.3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掺亚硝酸钙的混凝土。掺其它外加剂或表面处理过的混凝土,当有疑问时,应进行氯化物溶液的长期浸渍试验。 B.2试验基本原理 B.2.1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氯离子能通过混凝土试件向正极方向移动,以测量流过的混凝土的电荷量反映渗透混凝土的氯离子量。 B.3试验设备及材料 B.3.1试验装置如图B.3.1 B.3.2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直流稳压电源,可输出60V直流电压,精度±0.1V; (2)塑料或有机玻璃试验槽,其结构尺寸如图B.3.2所示; (3)铜网为20目; (4)数字式电流表,量程20A,精度±1.0%; (5)真空泵,真空度可达133Pa以下; (6)真空干燥器,内径≥250mm; B.3.3试验应采用下列材料: (1)分析纯试剂配制的3.0%氯化钠溶液; (2)用纯试剂配制的0.3mol氢氧化钠溶液; (3)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 B.4试验步骤 B.4.1制作直径为95mm,厚度为51mm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或90d,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 B.4.2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施涂于试件侧面,必要时填补涂层中的孔洞以保证试件侧面完全密封。 B.4.3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将试件放入1000ml烧杯中,然后一起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启动真空泵,数分钟内真空度达13Pa以下,保持真空3h后,维持这一真空度注入足够的蒸馏水,直至淹没试件,试件浸泡1h后恢复常压,再继续浸泡18±2h。 B.4.4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份,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用橡胶密封环或其它密封胶密封,并用螺杆将两试验槽和试件夹紧,以确保不会渗漏,然后将试验装置放在20~23℃流动冷水槽中,其水面宜低于装置顶面5mm,试验应在20~25℃恒温室内进行。B.4.5将浓度为3.0%的NaCl溶液和0.3mol的NaOH溶液分别注入试件两侧的试验槽中,注入NaCl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负极,注入NaOH溶液的试验槽的铜网连接电源正极。 B.4.6接通电源,对上述两铜网施加60V直流恒电压,并记录电流初始读数I0,通电并保持试验槽中充满溶液。开始时每隔5min记录一次电流值,当电流值变化不大时,每隔10min 记录一次电流值,当电流变化很小时,每隔30min记录一次电流值,直至通电6h。 B.5试验结果计算 B.5.1绘制电流于时间的关系图。将各点数据以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对曲线作面积积分,或按梯形法进行面积积分,即可得试验6h通过得电量。当试件直径不等于95mm时,则所得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研究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研究 摘要:引气剂是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之一,许多文献表明掺加引气剂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而且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增加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易侵蚀、冻融的环境中。本文对掺加引气剂混凝土的氯离子抗渗性指标和混凝土抗冻性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引气剂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引气剂;耐久性;渗透性;抗冻性 前言 混凝土引气剂是最古老的外加剂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应用于混凝土抗冻工程中。引气剂在国外已较为普遍的应用于混凝土中,尤其是日本,大部分的混凝土应用引气剂。目前,在我国的混凝土工程中,引气剂的使用并不普遍,只有水工和港工混凝土明确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剂,还有是对抗冻性有要求的北方,在混凝土中也要求使用引气剂来提高抗冻性。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不仅有利于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本文利用ASTM C1202标准试验方法对掺引气剂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快冻法试验方法对引气剂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引气剂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1 试验原材料 水泥:浙江三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狮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宁波某发电厂生产的Ⅰ级粉煤灰。 细骨料:河砂,细度模数MX = 2.83,属中砂,级配Ⅱ区。 粗骨料: 5~25mm的碎石。 减水剂:浙江五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减水剂。

引气剂:上海枫杨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J - 2水溶性混凝土引气剂。 2 试验方法 2. 1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按ASTM C1202 - 97 进行,试验龄期为28d。 ASTM C1202 - 97 是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选定的标准试验方法,试验的具体方法:50mm厚, 100mm直径的水饱和混凝土试件,两端水槽所用溶液分别为3. 0%NaCl和0. 3N NaOH,在60V的外加电场下,持续通电6小时后测定通过混凝土试件的总电量,用通过混凝土的电量高低来判断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按照混凝土6小时通过的总导电量,根据导电量大小,把混凝土对氯离子渗透性分成不同等级。根据混凝土的导电量,可以判断氯离子渗透性的高低。如表1: 2. 2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抗冻性试验采用北京燕科新技术总公司生产的DTR 一1 型混凝土快速冻融实验设备,按照GBJ82一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的“快冻法”进行。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冻融循环若超过200次,则停止试验,以动弹模量的损失来衡量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好坏。 3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选用了0.3、0.4和0.5三个不同的水胶比,以不掺引气剂的混凝土为基准配合比,掺入引气剂的混凝土为对比混凝土,研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各混凝土的配合比如表2。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其操作简单、性能优良、试验可靠,得到广大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 主要使用于混凝土抗渗性能和抗渗标号的测定。同时也可利用它做建筑材料透气性的测定和质量检查,在生产、施工、设计、教研等部门广泛使用。 执行标准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力学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T249-2009《混凝土抗渗仪》、 T0528-94《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 技术参数 1、试验大压力:1.2Mpa(试验压力可调为1.3Mpa); 2、试验压力分辨率:0.01MPa; 3、试验压力示值相对误差:±1%; 4、试验压力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1%; 5、整机结构形式:立式结构,可同时做四组试件,每组均可自动升降,整机结构简单合理,高一组放试样高度1500mm;

6、试件密封大压力:4.0MPa密封压力分辨率:0.01MPa; 7、试验压力方式:自下而上加压; 8、试件放置形式:小端面向上,大端面向下,完全符合国标JG/T249-2009《混凝土抗渗仪》中4.1.1的要求 9、工作方式:全过程由计算机全自动控制,一键操作,自动试验、无需任何密封材料(自动密封、自动加压、自动恒压、自动脱模),且自动判断渗漏、记录渗漏时间及压力; 10、试件密封方式:四组可同时进行试件密封,且试件总密封时间不超过5min; 11、一次可作试件数:24个; 12、试模几何尺寸(亦称主模):模腔上口直径:φ175±5mm模腔下口直径:φ185±5mm高度:150±5mm 13、试件桶材料:高强度板材一次压铸成型; 14、试件密封材料:特殊耐磨、耐高压进口材质; 15、电源:380V-50HZ; 16、功率:700W; 17、外形尺寸:950×2200mm; 18、质量:≈2000kg; 产品功能及特点

混凝土检测报告

检测技术站关于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检测项目的情况汇报 公司领导: 根据公司要求,检测技术站要做好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检测项目的准备工作。对于此项工作,检测技术站非常重视,9月底成立了以站长助理施洪景同志为组长,刘斌、罗海峰同志为副组长的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订工作计划: 由于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检测项目对于检测技术站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9月底项目组长施洪景同志召集项目组全体人员,就目前检测技术站的资质、试验能力、开展本项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研讨,组织大家学习了相关的规范、规程,制订了工作计划。 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用于洋山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公司混凝土预制品分公司和检测技术站于十月份在混凝土预制品分公司进行了试拌试验,外加剂和掺和料由建科院提供。根据检测技术站的具体情况,今后工程中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第一次的配合比设计由建科院提供,以后的配合比设计由检测技术站提供。 2、第二次的高性能混凝土试拌试验工作由公司混凝土预制品分公司和检测技术站于十二月份在混凝土预制品分公司进行,掺和料为高细度的矿粉,外加剂由傅得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目前

试块还在养护,尚无试验结果。 三、开展氯离子检测项目 1、相关资质申请 由于氯离子检测是属于甲级试验室的检测项目,而检测技术站是乙级试验单位,需要破格申请相关资质。经公司与交通部质监总站和上海港口质监站多次联系,目前交通部质监总站已口头同意公司在洋山工地试验室开展氯离子检测项目,具体事宜委托上海港口质监站办理。 2、具体检测项目的确定与相关规范的收集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耐久性检测中氯离子检测应包括氯离子的渗透性、氯离子的扩散性和氯离子含量三项内容。经调查,氯离子检测项目执行标准没有国标,只有行标,分别为JTJ270-98《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和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此外可供参照的还有美国标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电子显示标准检验法”。我站目前已对美国标准进行了中文翻译并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上述规范的学习。 3、具体检测项目的参观学习 氯离子检测我站从未涉及过,社会上能开展氯离子检测项目的单位也较少,经调查,上海港湾设计研究院(原三航科研所)在开展这项工作。经多次联系,在副站长陈俊带领下,检测技术站4名同志参观了上海港湾设计研究院混凝土耐久性检测试验室。初步了解了氯离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方法 B.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法(或称RCM法)测定氯离子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非稳态迁移的扩散系数来确定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B.2 试件尺寸和数量 B.2.1试件尺寸:直径为(100±1)mm,高度为(50±2)mm的圆柱体试件。 B.2.2 试件数量:每组试件数量为3块。 B.2.3试件成型时应使用不含钢纤维、碳纤维等导电物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 B.3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溶液和指示剂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溶液和指示剂应符合GB/T 50082的有关规定,其中RCM装置的电源应能稳定提供(0~90)V的可调直流电。 B.4 试件制作 B.4.1试件制作应符合本标准7.1节的规定,在试验室制作试件时,宜采用Φ100mm×200mm试模。 B.4.2应在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前7d加工成标准尺寸的试件。应先将试件从正中间切成相同尺寸的两部分(Φ100mm×100mm),然后从两部分中各切取一个高度为(50±2)mm 的试件,并应将第一次的切口面作为暴露于氯离子溶液中的测试面。 B.4.3试件加工后应采用水砂纸和细锉刀打磨光滑,加工好的试件应继续浸没于水中养护至试验龄期。 B.5 试验步骤 B.5.1RCM法试验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a)首先应将试件从养护池中取出来,并将试件表面的碎屑刷洗干净,擦干时间表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应采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应精确到0.1mm。应将试件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置于真空容器中进行真空处理。应到5min内将真空容器中的气压减少至(1~5)kPa,并应保持该真空度3h,然后在真空泵仍然运转的情况下,将用蒸馏水皮遏制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注入容器,溶液高度应保证将试件浸没。在试件浸没1h后恢复常压,并应继续浸泡(18±2)h。 b)试件安装在RCM试验装置前应采用电吹风冷风档吹干,表面应干净,无油污、灰砂和水珠。 c)RCM试验装置的试验槽在试验前应用室温凉开水冲洗干净。 d)试件和RCM试验装置准备好以后,应将试件装入橡胶套内的底部,应在与试件齐高的橡胶套外侧安装两个不锈钢环箍(图B.1),每个箍高度应为20mm,并应拧紧环箍上的螺栓至扭矩(30±2)N?m,使试件的圆柱侧面处于密封状态。

混 凝 土 抗 渗 试 验 报 告

probl ems that ca nnot be ignored. Some leaders unwilli ng to do masses w ork, masses concept weak , on ma sses feeli ngs not dee p, pendulum not are wit h masses of relationshi p, think ma sses w ork is revol utionary war era of thi ngs, now obsolete ha s, buried busi ness work, ig nored ma sses w ork of situation com pared General ; some lea ders not do masses work, old method regar dless of with, ne w not w ith, not understa nd masses psychologi cal, not understa nd masses wishes, not said masses lang uage, w ork method simpl e stiff, caused m asses of confli ct and antipathy ; some lea ders can't do masses work , Faced wit h a lot of contradi ctions among the people worry a bout fear, pa nic set in e ncounter group eve nts, a nd some are even mi smanaged, inflame, so work ha s suffered heavy losses, a nd so o n. T hese probl ems we are soberly aw are, enhancing t he party's r uling capa bility, t he mai ntenance a 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adva nce d nature and purit y, and to e nha nce t he ability of party committees a nd lea ding ca dres are g ood pe 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 nd is g ood at doi ng mass w ork, ha s be come t he ne w urgent situation strengt heni ng the party's gover ning capa city-buil ding tasks. Com bine d pra ctice of maintaining flesh-and-blood ties w ith the ma sses, urged the broa d masse s of party member s and cadre s, especi ally all levels ... Processing to im prove as a g uide t o the country. "" What I di d is summed up these new t hing s, be promote d. "This i s a vivid ma nifestation of the Deng Xia opi ng's mass. Deng al so put people "support doe s not support", "agreed not t o agree", "happy ha ppy", "promise not to promi se" as a starting point a nd destinati on of devel opi ng guideline s, policie s, and as the only standard for measuring complia nce with the wishes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Under the gui dance of De ng Xia opi ng the ory, Central Governme nt adopt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measures to strengthe n link s with t he masse s. In De cember 1989, t 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made on adhering t o and perfecti ng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 l consultation under the l eadership of the Chi nese Communist Party, cl osely for CPC and the democratic partie 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 n the part of the masses t hat they conta ct, 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the mass line ,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March 1990, the 13 ple nary session adopted t he de cisi on on stre ngthe ning conta cts with the masses of the Party noted that "create d and devel ope d in the l ong str uggle of the party's mass li ne, is to reali ze the party's ide ologi cal line, the fundame ntal politi cal and orga nizational work r oute", ca n always maintai n flesh -and-blood tie s and devel opment of the masse s, is dire ctly related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ise a nd fall of the party and State. In September 1994, 14 adopte d by the plenary sessi on of the Party on strengtheni ng de cision on several major issues of party buil d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 cisi on of the party's lea ding bodie s and leadi ng ca dres should develop a democratic style of work, come from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toget her, sti ck to the mass line. Party of 13 se ssi on four i n the plenary yi hou, to Jiang comrade for core of party f third generati on Central led coll ective, banner De n g Xia o-ping's the ory great flag, insi sted li beration t hought, a nd facts, and times, in bot h at home a nd a broa d political st orm, and economic risk, severe test before , relies on party a nd people, defended China feature s Socialist, created social i st market new system, created f ull open new sit uation, adva nce party of construction ne w of great engi neering, founde d "three a repre sentative" important thought, Continue to steer t he ship of reform and openi ng up forward on the right. Comrade Jiang Zemi n sai d: "strengtheni ng and improvi ng the party's mass work n the new sit uation, it is of de cisive significa nce to consoli dating the r uling F oundation of the party. "T hroug h our party a nd some of the w orld's major lessons lear ned from the succe ss of the old party of the party, Comrade Jia ng Zemin pointe d out :" t he biggest politi cal adv antage of our party is in close conta ct with the masses, the most dang erous after the ruli ng party was divor ced from the masses. "He said:" our reform and constructi on, only the understa ndi ng, support and parti cipation of the people, people's e nthusiasm a nd creativity into full play in or der to adva nce; the lea dership of the party, only t he tie and wi n the mass es embra ced, can be consoli dated and strengt hene d. "He poi nted out that strengt heni ng and improvi ng the party's work style constr ucti on, mai ntaini ng the party's flesh-and-blood ties wit h the masses is t he core pr oblem, the key is to do solid w ork, impleme nt, resol utely oppose a nd over come formalism. Comrade Jia ng Zemin stressed t hat all the w ork and poli cies of the part y, are in compli ance with t he fundamental i nterests of the overw 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 opl e to the highe st degree, t o the majority of peo ple are not satisfie d with the fundamental gui deli nes, strive t o make our w orkers, farmers, intelle ctual s and other pe ople e njoy ... Singl e, everyone se emed to know. But well k now n does not mea n perfect. S ome party members a nd l eadi ng cadre s, consi der conta cting their small de partments, within a small cir cle of pe opl e, or conta ct individual ow ners, the entrepre neur, is the masses, t his idea is obviously not corre ct. T he Comm unist Party of China, pe ople shoul d have thre e characteristi cs. First, t he pe ople sh oul d be the most social, i s a Department withi n the scope of the majority. Specific to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departme nts, especi all y the cadres working i n the Central and State organs, mass is t he 1.3 billion Chine se pe opl e, work for the party members a nd ca dres, masses are the land withi n the jurisdi ction of the common pe ople. The second chara cteristic of the masse s, is that we have common intere sts. Masses are manifestations of each spe cific people, but the crow d is a comprehensive politi cal concept, refers to people wit h common political a nd e conomi c interests i 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 n the i nterests of the masses is large , if you do not find the i nterest in doing mass work, the party members a nd cadres, will be i n a passive position. T he third chara cteristic of the masse 混 凝 土 抗 渗 试 验 报 告 工程名称 ---- 报告编号 MJT-2013-P-0003 委托单位 ---- 委托日期 2013年 08月10 日 抗渗等级 P6 成型日期 2013年 08月10 日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试验日期 2013年09月07日 外加剂品种及掺量 贺兰县金贵镇UEA-WF 型膨胀剂 10% 龄 期 28天 水泥品种、等级 胜金关P ·O42.5 掺 合 料 粉煤灰(大唐国际) 石子产地及品种 三关口5~25mm 碎石 取样人及证号 黄旭东 砂产地及品种 西吉中砂 见证人及证号 ---- 工 程 部 位 ---- 抗渗试验情况(渗水高度mm ) 1 53 2 51 3 72 4 49 5 70 6 74 实测抗渗等级 P >8 依据标准 GB/T 50082-2009 结 论 试验结果符合抗渗等级P6的技术要求 批准: 审核: 试验: 试验单位: 西吉县美家特砼业有限公司 (章) 报告日期: 2013年 09 月0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