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高考真题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墨实验高中卓峰班物理3-5 测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36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144 分。
每题给出的选项中, 1-26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7-36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
B.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
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
2.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3690Kr )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4090 Zr ),这些衰变是()
A.1 次α 衰变, 6 次β衰
变 B.4 次β衰变
C.2 次α衰变
D.2 次α 衰变, 2 次β衰变
3.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
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
n=2
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 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
给n=4 能级上的电子,
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
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
已知铬原
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
为 E n
A,式中 n= 1, 2, 3⋯表示不同的能
级,
A 是正的已知常
数。
n 2
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A. 3A
B. 7A
C. 11A
D. 13A
16 16 16 16
4.在核反应方程24 He 147
N 178 O (X) 的括弧中, X 所代表的粒子
是()
A. 11 H
B. 21 H
C. 01 e
D. 01 n
5.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
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 等效替代
B. 控制变量
C.科学假说
D.数学归纳
6.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1530 P 3014 X 94 Be 12 H 105 B Y 24 He 24He 37 Li Z
其中
A. X 是质子, Y 是中子, Z 是正电子
B. X 是正电子, Y 是质子, Z 是中子
C. X 是中子, Y 是正电子, Z 是质子
D. X 是正电子, Y 是中子, Z 是质子
7.如图,当电键 K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 2.5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
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
数小于
0.60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
等于P
0.60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
功为()
V
A
A.1.9e
V B.0.6eV
C.2.5e
V D.3.1eV K
8.下面是一核反应方程12 H 13H 24He X 用 c 表示光速,则()
A . X 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质量
乘
2
c
B . X 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质量
乘c2
C. X 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质子的质量和,再乘
D. X 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中子的质量和,再乘
9.一根粗细均匀长
1.0m 的直玻璃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将它竖直地缓慢插入深水池中,
直到
管内水面距管上
端
0.50m 为止。
已知水的密度
为
1.0× 103kg/m 3,重力加速度为 10m/s2,
×105Pa,
则这时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
A. 9
m B . 9.5m
C. 10
m
D. 0.5
m
10.图中画出了氢原子
的 4 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
处在 n=4 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
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
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 2.22eV 。
在这些光
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
A .二种
B .三种C.四种D.五种
11.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 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
对于爱因斯
的质能方程 E=m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E=mc 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
B. 根据E=mc2可计算核反应的能量
C.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释放能量,表明此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
第1 页
---
D.E=mc 2中的 E 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2.21eV ,用波长为 2.5× 10-7m 的紫外线照射B. 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m m 1 +m2-m1
12.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
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 108m/s,元电
荷为 1.6× 10-19C,普朗克常量为 6.63×10-34J s,求得钾 C.辐射出的
光子的能量 E=(m3-m1-
m2)c
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
A. 5.3×1 0
1
4
B. 5.3×
10
1
4
-
19 H Z, 2.2J
H Z, 4.4×
10 J
C. 3.3×1 0
3
3
D. 3.3×
10
3
3
-
19
H Z, 2.2J
H Z, 4.4×
10 J
D. 光子的波长
h
( m1 m2m3)c2
13. 某原子核A Z X 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
由此可知
A . A=7 , Z= 3
B . A=7 , Z= 4
C. A=8 , Z= 3 D . A=8 , Z= 4
14.现有三个核反应:
232402351141921
①11 Na 12 Mg 1e ② 92U 0 n 56 Ba 36 Kr 30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裂变,②是β 衰变,③是聚变B.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
C.① β衰变,②裂变,③聚变D.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15.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
A . 裂变,核燃料为铀 B. 聚变,核燃烧为铀
C. 裂变,核燃烧为氘
D. 聚变,核燃料为氘
16.使用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开。
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
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17.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
光子。
已知质子、中子、氘
量
分别为 m1、m2、
m3,普朗克常量为 h,真空中的光速为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
是
1 3
1
1 H+ 0
n1 H+
---
18.一个92235U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
U 10 n X 9438 Sr 210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5
92
A . X 是原子核中含有86 个中子
B. X 是原子核中含有141 个核子
C.因为裂变释放能量,根据E= 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
D.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
19.14 C 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 年的放射性同位素。
若考古工作者探测某古木中14 C 的含量为原来的
1,则该古树死亡时间口中距今大约为
4
A .22920 年B. 11460 年 C. 5730 年D. 2865 年
20.现有 a、b、c 三束单光λa>λ>bλc。
用 b 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
效应。
若分别用 a 光束和 c 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A.a 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 c 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a 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
D .c 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21. 某核反应方程为21 H+ 31 H 42 He+x 。
已知21 H 的质量为 2.0136u ,31 H
的质量为 3.0180 ,42 He 质
量为 4.0026 u, x 的质量为 1.0087u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 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 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 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 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22.卢瑟福通过对 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第 2 页
---
---
( C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 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7.据新华社报道, 由我国自行设计、 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 (又称“人造太
阳” )
23.质子( p )和 α粒子以相同的速率在同一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 轨道半径分别为 RP 和 R , 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
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
的是
α
周期分别为 TP 和
T α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2 H 13H 24He 01
n
A . R P ∶R α=1∶ 2, T P ∶ T α= 1∶2
B . R P ∶ R α= 1∶ 1, T P ∶ T α=1∶1
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
是 C . R P ∶ R = 1∶ 1, T ∶ T = 1∶ 2 D . R ∶R =1∶ 2, T ∶ T = 1∶
1
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235 1 141 92 1 α P α P α P α 92
U 0 n 56 Ba 36 Kr 30 n 24..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的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1. 62eV — 3. 11eV ,下列说法错
误 mc 2
的是
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E
A .处于 n = 3 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
n = 3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n E/eV
∞ 0
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E 1 mc 2 4 -0.8 3 -1.5 2 2 -3.4 C .大量处于 n = 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
D .大量处于 n = 4 是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 3 种不同频率的 1
-13.
1327 Al+ 24 He →
+ 1
0 n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8.铝箔被 α 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 可见光 1
1
25.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以频率为 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 K 时,有光电子产生。
A . 0 n 是质子
B . 0 n 是中子
由于光电管 K 、 A 间加的是反向电压,光电子从阴极 K 发射后将向阳极 A 作减速运动。
光电流 i
C .X 是 1428 Si 的同位素
D . X 是 1531 P 的同位素
由图中电流计 G 测出,反向电压 U 由电压表
V 测出。
当电流计示数恰好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
称
为反向截止电
压
U 0。
在下列表示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图象中,错误的是 29.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U 0
A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i
B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A)
(B)
光 C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O
O ν
电子 D .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I
K 30.三个原子核 X 、Y 、 Z , X 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 Y 核, Y 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 Z
并反向电压和频率 ν一定
截止电压 U 0 与频率 ν的
A
G
4
光电管 放出一个个氦(
时,光电流 I 与光强 I 的
关系
V
2He )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 核比 Z 核多一个原子
关系i I
B.X 核比 Z 核少一个中子
(C) (D)
C.X 核的质量数比 Z 核质量数大 3
O I O
t
D.X 核与 Z 核的总电荷是 Y 核电荷的 2 倍
10 -9
2= 2. 2 MeV 是氘核
合
光强 I 和频率ν一定时,光强
I 和频率ν一定时,光
31.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
△
m,相应的能量△ E=△
mc
光电流 i 反向电压 U 的电流
i 与产生光电子的时间
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能量小于 2. 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B .用能量等于2. 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C.质子和中子都带正电D.原子核的质量数一定等于电荷数
的动能之和为零
C.用能量大于2. 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的动能之和为零
第3 页
---
D .用能借大于2. 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r 和一个中子,它们
的动能之和不为零
3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
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33.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A) 94 Be 42 He 126 C X (B) 147N 24He 178 O X
(C) 20480 Hg 01 n 20278 Pt 211H X (D) 23992U 23993Np X
34.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 年联合国第58 次大会把2005 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 年前发表了5 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
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
正确的是 ( )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35.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
A .当用频率为 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 2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
0 0
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ν0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
D.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36.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 u 或夸克 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 u 或反夸克d )
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 为元电荷。
π +
—
u d u d
π
带电量+e - e + 2e 1 e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π+由 u 和 d 组成
B .π+由 d 和 u 组成
C.π—由 u 和 d 组成D.π—由 d 和 u 组成
n
∞
4
3
2
1
2 1
e e
3 3
()
En/eV
-0.85
-1.51
-3.4
-13.6
---
第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