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纵隔子宫不完全纵隔子宫

合集下载

超声诊断学教程第六章子宫及其附件疾病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学教程第六章子宫及其附件疾病超声诊断

第六章子宫及其附件疾病超声诊断第一节正常盆腔1.正常子宫(uterus)据宫腔线与颈管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分前位(角度<180度)、中位(角度180度)、后位(角度>180度)。

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宫腔线居中,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月经第4-6天,内膜为一薄线状回声,排卵前后,内膜呈三线二区回声,内膜增厚;黄体中后期,内膜更厚,回声增强,三线消失,呈高回声状结构2.卵巢(overy)卵巢位于子宫两侧,髂内血管内侧。

周边皮质有卵泡而回声偏低,中间髓质回声较强,髓质内有血流信号。

每个月经周期一般有一个优势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

3.输卵管位于卵巢上方,超声一般不能显示,当盆腔内有较多积液时,超声有可能显示正常的输卵管。

当输卵管积水、积脓、内有占位时,超声可以显示。

第二节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

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1 .输卵管妊娠(tubal pregnancy)包括: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输卵管峡部妊娠、输卵管伞部妊娠、输卵管间质 部妊娠。

发病率按排列顺序递减,前三者超声图象相似,后者不同(1) 输卵管壶腹部、峡部、伞部妊娠囊或胚芽和胎心搏动。

(2)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输卵管间质部肌肉较厚破裂时间推迟,甚至可达孕16-18周,一旦破裂出血甚猛,危及生命。

图象:子宫增大,一侧宫角突起,内见胚囊,胚囊上部围绕肌层缺少或不全,宫腔内无胚囊。

注意与子宫角妊娠鉴别,宫角妊娠胚囊位于宫腔的角部,随着孕 期可逐渐向宫腔内生长至晚孕。

可在 B 超监护下行刮宫术。

(3) 子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孕早期输卵管未破裂、流产时,宫腔内未见胚囊,在一侧卵巢旁见到完好的胎少见。

孕囊种植在宫颈管内。

子宫体略大,内口未开;子宫颈膨大,内塞满胎物。

注:与难免流产,胎物流入颈管内鉴别,此时宫颈内口扩张第三节子宫疾病1.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肌瘤分:肌壁间肌瘤:子宫增大,肌层内一实质性,有一定界限的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 周边血供呈环形。

妇科子宫解剖知识点总结

妇科子宫解剖知识点总结

妇科子宫解剖知识点总结子宫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之一,是孕育胎儿的重要器官。

子宫的解剖结构包括子宫的形态、位置、壁层结构、腔体结构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子宫的解剖知识进行详细的总结和介绍。

一、子宫的形态子宫是一个呈倒置梨形的器官,上部较宽,称为子宫底;下部较狭窄,称为子宫颈;中部为子宫体。

子宫的上边缘称为子宫体角,两侧连接输卵管。

子宫体前后有一个浅沟,称为子宫体前后纵隔。

子宫的大小和形态在不同的年龄和生理状态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孕前和未分娩的妇女中,子宫大小约为7~8厘米长、5~6厘米宽、3~4厘米厚,约相当于梨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子宫的位置子宫的位置位于盆腔中,子宫颈朝向阴道。

正常情况下,子宫体位于骨盆的中央,与骶骨相对,与膀胱和直肠相邻。

但由于子宫的位置受到盆腔器官的重力作用、患有子宫下垂等因素的影响,子宫的位置也会有所变化。

三、子宫的壁层结构子宫壁主要由三层组成,从外到内分别为腹膜层、肌层和黏膜层。

腹膜层是子宫的外层,由一层腹膜覆盖。

肌层是子宫的中层,由厚厚的肌肉组织构成,除了支撑子宫的形态外,还负责子宫的收缩。

黏膜层是子宫的内层,称为子宫内膜,这一层组织在月经周期中会有周期性的增生和脱落,并在怀孕时起着重要的滋养和保护作用。

四、子宫的腔体结构子宫腔位于子宫内膜之内,是子宫内腔的一部分。

子宫腔的形态一般为三角形,其具体形状和大小会因为孕育、生理期、年龄、病变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子宫腔内还有数条长短不一的脊状突起,称为子宫腔棘,其主要功能是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

五、子宫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子宫的血管主要由子宫动脉和子宫静脉组成,主要负责供应子宫的血液。

子宫的神经系统主要包括来自腹部神经丛和会阴神经丛的神经纤维,它们负责控制子宫的收缩、舒张和感觉。

子宫是重要的生殖器官,掌握其解剖知识对于了解妇科疾病和进行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子宫解剖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超声诊断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并一侧宫腔不全流产1例

超声诊断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并一侧宫腔不全流产1例
1 9 1 1 2—1 5 9 9, 4: 8 8.
2 3 加强 防寒耐寒的锻炼 .
可在每年 5~ 9月 的缓解期进
2 B s a a V, ai j nJ 李定 刚, 庆 义 .治疗 性锻 炼 [ . ni 魏 M] .北
京: 华夏 出版 社 .9 9 4 0 18 :1.
行, 先用冷水擦 头面部 , 逐渐 扩展至 四肢 。每 次洗脸之前 , 先用冷水刺激两侧鼻翼 , 然后洗面部 。冷水磨擦可增 强皮 肤对寒冷的适应 力 , 提高机 体 的耐寒 能力 , 减少 冬季发 病
次数 。 24 适 当进行体育锻炼 指 导病人在缓解 期根据心 肺功 .
3 邓星奇 , 王树云 , 罗艳 蓉 .长期 家庭氧疗对慢 性 阻塞性 肺疾病患者生命质 量的影响 [ ] J .中国康 复 医学杂志,
2 0 ,6 2 :5 0 1 1 ( )8 .
( 稿 日期 :0 0— 1 6 收 2 1 0 —1 )
取坐 位或卧位 , 用鼻 吸气 , 口呼 用
气, 呼气时 I唇缩拢似吹 口哨状 , : 1 持续慢慢 呼气 , 同时收缩 腹部 。呼与 吸 比为 2 1或 3 1 7—8 ̄/ i, 次 1 : :, .mn 每 O一
2 n。 0 mi
1 周示枋 .呼吸 系统疾病康 复[ ] J .中国康 复 医学杂志,
膜样改变 。嘱患者充盈膀胱 后再次检 查示 : 孕囊位于 右侧
宫腔 , 侧官腔呈蜕膜样 改变。综合数次 超声检查 , 虑 : 左 考
( 收稿 日期 :00— l 0 2 l 0 一1 )
呈前位 , q0 5c 67c 8 1c 轮廓欠清 晰 , 大d . m× . m× . m, 形态
饱满 , 肌层回声欠 均匀, 子宫横切 面示两个 官腔回声 , 两宫

纵隔子宫 病情说明指导书

纵隔子宫 病情说明指导书

纵隔子宫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纵隔子宫概述纵隔子宫(septate uterus)是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后,中隔吸收的某一过程受阻,形成不同程度的纵隔子宫,分为完全纵隔子宫和不完全纵隔子宫。

可表现为反复流产、月经量过多、痛经等。

一般经过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子宫正常解剖形态和功能。

英文名称:uterus septus其它名称:子宫纵隔相关中医疾病:月经不调、闭经、不孕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发病部位:子宫常见症状:月经量过多、痛经主要病因:两侧副中肾管融合后,中隔吸收的某一过程受阻所致检查项目: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碘油造影、宫腔镜检查重要提醒:本病可导致不孕症发生率增高,因此,一旦确诊此病,需及时接受治疗。

临床分类:根据中隔末端在子宫腔内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完全纵隔子宫和不全纵隔子宫。

1、完全纵隔子宫纵隔末端到达或超过宫颈内口,外观似双宫颈。

2、不全纵隔子宫纵隔末端终止在内口以上水平。

二、纵隔子宫的发病特点三、纵隔子宫的病因病因总述:子宫的胚胎发生来源于副中肾管,在胚胎发育的5~6周,双侧副中肾管中段与尾端融合,发育形成子宫和阴道的上段。

约在胚胎发育的12周末,融合的双侧副中肾管中间的隔膜吸收、退化,形成正常的子宫腔。

在这一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副中肾管中间的隔膜不消失或消失不完全,可形成程度不同的子宫纵隔。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纵隔子宫的症状症状总述:子宫的胚胎发生来源于副中肾管,在胚胎发育的5~6周,双侧副中肾管中段与尾端融合,发育形成子宫和阴道的上段。

约在胚胎发育的12周末,融合的双侧副中肾管中间的隔膜吸收、退化,形成正常的子宫腔。

在这一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副中肾管中间的隔膜不消失或消失不完全,可形成程度不同的子宫纵隔。

纵隔子宫怎么检查出来,有什么方法

纵隔子宫怎么检查出来,有什么方法

纵隔子宫怎么检查出来,有什么方法一般检查纵膈子宫的方法是有三种的,可以利用子宫输卵管造影、彩超、宫腔镜检查来进行诊断纵膈子宫是否存在的。

如果发现有纵膈子宫,应该及早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把伤害减到最低。

诊断方法
1、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是子宫纵隔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2、阴道四维彩超于来经前检查诊断较准确;
3、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更能直接准确判断子宫纵隔的类型,是诊断子宫纵隔的“金标准”,区别完全性或不全性子宫纵隔,
同时可诊断宫腔其病变。

在行子宫纵隔切除术前,应常规行宫腔镜检查。

常规疗法
子宫纵隔引起流产和早产相对危险度5%-95%不等,所以一
旦发现,应当提前治疗。

在宫腔镜手术问世前,治疗子宫纵隔手术方法是经阴道或经腹部节除纵隔组织,前者手术操作困难,具有盲目性,使纵隔切除不全,效果差;经腹部手术即是在子宫底
作横形切开,剪切纵隔,或正中切开子宫体修剪子宫纵隔,并进行子宫肌壁重建。

以上无论哪种术式都会使子宫及腹壁留有瘢痕,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甚至引起子宫粘连,对今后妊娠有一定影响,而且需避孕几年才可怀孕,并多需剖宫分娩。

宫腔镜切除子宫纵隔是微创外科治疗,宫腔镜子宫纵隔节除术是切除血管的胚胎残留组织,术时无明显出血,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放环,并且用人工周期防止粘连。

在腹腔镜监护下,在宫腔镜直视下用冷剪将“纵隔”横向剪
开,子宫的横径会立刻缩短,鞍形消失,放生物防粘膜及安太专研技术生物防粘梨型支架防粘连。

经治千余例,术后造影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达90%以上。

再孕成功率95%以上。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31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分开至宫颈内口及以下
双子宫(两个宫颈管)
宫底凹陷
分开至宫颈内口以上
双角子宫
内膜呈“Y” 宫底正常
内膜呈管状
距离<1cm 距离>1cm 未见残角 见残角子宫
弓形子宫
宫腔内分隔达宫颈 内口以上
不完全性 纵隔子宫
宫腔内分隔达宫 颈内口及以下
单角子宫
完全性纵 隔子宫
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诊断思路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子宫畸形诊断思路双子宫两个宫颈管分开至宫颈内口及以下宫底凹陷宫底正常分开至宫颈内口以上双角子宫内膜呈yy内膜呈管状距离1cm距离1cm弓形子宫宫腔内分隔达宫颈内口以上宫腔内分隔达宫颈内口及以下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完全性纵隔子宫未见残角见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感谢您的聆听
class Ⅶ:己烯雌酚(DES)相关的子宫畸形(diethylstilbestrol-related abnomaly)
10
二:子宫畸形分型
先天性无子宫 始基子宫 幼稚子宫
副中肾管发 育不全
纵隔子宫(完全性、部分性) 弓形子宫
副中肾管融 合不良
中隔吸收异 常
双子宫 双角子宫 单角子宫(或/并残角 子宫)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4
简介
子宫畸形是苗勒氏管 畸形的一部分,有时
伴有肾脏畸形。
子宫畸形发生率: 一般人群:0.1~3.5%不孕女性:3.6%Fra bibliotek反复流产性女性:
5~13%
子宫畸形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闭经或月经失 调,子宫内膜异位
5
目录
生理解剖

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第6页
临床应用
宫颈检验 可显示宫颈管各层结构,甚至2mm 大小那氏囊都可显示,对后倾后屈子宫、陶 氏腔观察尤为方便
宫内膜观察,在整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回声 强度与厚度改变都能清楚显示,并准确测量。 内膜观察质量显著地强于经腹扫查。TVS观 察正常子宫内膜血流偶呈点状,普通经腹扫 查则完全不显示血流。在增厚子宫内膜内有 异常血流信号时,需做深入检验以排除恶性 肿瘤存在,是早期普查内膜恶性肿瘤一个无 创方法
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收缩 期峰值流速(MAX)-舒张末期流速 (MIN)/时间平均最高流速(TAMX)
收缩期/舒张期比值(sistolic / diastolic S/D)=收缩期峰值流速 / 舒张期流速
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第16页
以上3个指数用来评定被测血管收缩期和 相关舒张期血流状态改变,RI和PI能在 一定范围内反应被测血管远端阻力和动 脉管壁弹性等原因。普通而言,妇科恶 性肿瘤血管网丰富,走行紊乱,管腔形 态不规则等,血流频谱测定多呈高速低 阻状态,此时RI<0.4,PI<1.0,而良性 肿瘤者周围和内部血管均较少,血管腔 形态规则,RI>0.4,PI>1.0
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第21页
单角子宫,其外形呈梭形,宫体多偏向 于完全发育一侧,另一侧子宫形成残角
纵隔子宫,其外形完全正常,宫体内有 综合回声,将宫体分为对称两部分,其 纵隔有完全和不完全两种。纵隔子在横 切时,于中央部见到一垂直屏幕实性低 回声带,宽度不超出1cm,此为纵隔之 回声
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第7页
输卵管 部分病例TVS能够观察到输卵管间质部, 输卵管因积液(水、血、脓液)肿胀时,可清 楚地观察到,并能与卵巢相区分,腹腔内有积 液时可显示弯曲输卵管

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发表时间:2016-10-28T16:23:06.98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作者:姜珊[导读] 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的超声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诊断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超声科天津 300100【摘要】目的探讨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患者57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超声诊断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子宫宫腔均存在长短不一的纵行光带,同时胎位异常、早产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的超声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诊断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超声诊断;胎位异常;胎膜早破【中图分类号】R8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069-01在子宫畸形当中不完全纵膈子宫比较常见,对非妊娠女性而言通常情况下没有显著的临床反应,因此往往遭到忽视。

只有经过宫腔手术、妇科检查、宫腔镜检查或者是超声检查等才可以发现子宫当中的异常光带[1]。

本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完全纵膈子宫中晚期妊娠患者,对比该病患者同正常妊娠女性在超声检测方面存在的区别,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患者57例为研究组,妊娠14-40周来我院接受超声检查,诊断属于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并且经过剖宫产或者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证实。

孕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1±1.2岁。

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产妇57例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3±1.1岁。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阴道纵隔(longitudinal vaginal septum) 阴道纵 隔为双侧副中肾管会合后,其中隔未消失或未完全消 失所致。可分为完全纵隔和不全纵隔。 ❖临床表现 阴道完全纵隔者无症状;不全纵隔者可有
性生活困难或不适,分娩时胎先露下降可能受阻。 ❖处理原则 切除纵隔,创面缝合以防止黏连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四、子宫发育异常
4.双子宫(uterus didelphys) 双子宫为两侧副中肾 管完全未融合所致,各自形成子宫、宫颈和阴道。每 侧子宫均有附件。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 ❖处理原则 一般不予处理。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四、子宫发育异常
5.双角子宫(uterus bicornis)和弓形子宫(arcuate uterus) 双角子宫为子宫底部融合不全呈双角者所致 ;弓形子宫为子宫底部稍下陷呈鞍状,也称为鞍状子 宫。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 ❖处理原则 一般不予处理。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三、先天性宫颈闭锁
先天性宫颈闭锁(congenital atresia of cervix)较 为罕见。 ❖临床表现 周期性的腹痛,经血经输卵管逆流入腹腔
,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 ❖处理原则 可选择穿通宫颈,若宫颈未发育,可行子
宫切除术。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四、子宫发育异常
1.先天性无子宫(congenital absence of uterus)两 侧副中肾中段未发育所致,常伴有无阴道,但由于卵 巢一般发育正常,因此第二性征的发育不受影响。 ❖临床表现 原发性闭经。 ❖处理原则 一般无需治疗。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四、子宫发育异常
2.始基子宫(primordial uterus)又叫痕迹子宫,系 两侧副中肾管会合不久后又停止发育。多无阴道,子 宫极小,无宫腔。 ❖临床表现 原发性闭经。 ❖处理原则 一般无需治疗。
学习目标
1.掌握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护理 2.熟悉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临床表现和处理。 3.了解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发病机制。
4.学会配合医师对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者进行诊 治 5.能对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案例导入
18岁女性,无月经来潮伴有周期性下腹痛,检查 未见阴道开口,粘膜表面无蓝染,未见粘膜膨出。肛 查扪及向直肠突出的包块,直肠腹部诊可在下腹部扪
2020/5/15
8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二、阴道发育异常
2.阴道闭锁(atresia of vagina)为尿生殖窦未形成 阴道下段。 ❖临床表现 与处女膜闭锁相似。 ❖妇科检查 无阴道口 ❖处理原则 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2020/5/15
9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二、阴道发育异常
2020/5/15
5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一、处女膜闭锁
处女膜闭锁(imperforate hymen)又称无孔处女 膜,为尿生殖窦上皮未能贯穿前庭部所致。 ❖临床表现 (1)周期性腹痛
(2)无经血排出
2020/5/15
6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一、处女膜闭锁
❖妇科检查 处女膜向外凸,表面呈紫蓝色,无阴道开 口。 肛诊:阴道内有球状包块向直肠突出
3.阴道横隔(transverse vaginal septum)阴道横隔 为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的尾端与泌尿生殖窦相接处未 贯通或部分贯通所致。 ❖临床表现 不完全性横隔位于上部者多无症状;完全
性横隔有原发性闭经。 ❖处理原则 切除横隔,缝合切缘粘膜面以防止粘连。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二、阴道发育异常
第十四章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袁倩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本节知识点
❖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病因及分类 ❖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临床表现及处理原
则 ❖ 女护性理评生估殖器官护发理育问异题常的护护理理目标 护理措施
知识要点 技能要点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四、子宫发育异常
3.子宫发育不良(hypoplasia of uterus)又叫幼稚 子宫(infantile uterus)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形成子宫后 发育停止所致。宫体与宫颈之比1:1或2:3。 ❖临床表现 月经稀少或初潮延迟,婚后不生育,常伴
痛经。 ❖处理原则 雌激素加孕激素序贯周期治疗。
❖处理原则 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手术。
2020/5/15
7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二、阴道发育异常
1.先天性无阴道(congenital of vagina)先天性无 阴道为双侧副中发育不全所致 ❖临床表现 青春期后无月经来朝,或婚后性交困难。 ❖妇科检查 无阴道口 ❖处理原则 婚前行人工阴道成形术。
思 及腹腔内一较小包块,压痛明显。 考 1.患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目前该患者主要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3.护理人员应如何对患者进行解释与指导?
第一节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
育异常
胚胎发育过程中,异常因素可导致发育异 常。常见的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包括:
①正常管道形成受阻所致异常 ②副中肾管衍化物发育不全所致异常 ③副中肾管衍化物融合障碍所致异常
四、子宫发育异常
7.单角子宫(uterus unicornis) 只有一侧副中肾管发 育形成单角子宫。未发育侧的附件和肾多缺如。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妊娠后可出现流产或早产。 ❖处理原则 单角子宫不予处理。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四、子宫发育异常
8.残角子宫(rudimentary horn of uterus) 一侧副中肾管 发育正常,另一侧发育不全。常伴该侧泌尿道发育畸形 。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也可出 现痛经或子宫内膜异位症。 ❖处理原则 一经确诊应进行手术, 切除残角子宫。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ate uterus) 纵隔子宫为两侧副中 肾管融合不全所致。分为完全纵隔子宫和不全纵隔两 类。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 ❖处理原则 腹腔镜监视下行子宫镜手术切除纵隔
完全纵隔子宫
不完全纵隔子宫
第一节 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