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国与日本是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一直都是双方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双边贸易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双边贸易的现状中,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日本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根据数据,两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超过了3000亿美元。

日本主要出口汽车、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和化工产品等商品到中国,而中国则主要出口电子设备、纺织品、玩具和家具等商品到日本。

双边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

贸易不平衡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明显高于进口额,导致中国在双边贸易中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

这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需要加强合作,推动更加平衡的贸易。

双边贸易还面临一些的贸易壁垒和争端。

日本对中国的一些商品实施了高额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了中国商品的进入。

两国在一些敏感领域,如农业和汽车等,存在贸易争端和对抗。

这些贸易壁垒和争端限制了双边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除了以上问题,中日之间的政治因素也会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

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一直都存在一些紧张和敏感的问题,如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双边贸易的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中日两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贸易合作和互利共赢。

两国可以在贸易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减少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两国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减少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

加强政治和外交沟通,解决政治问题,为双边贸易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也是重要的。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合作,减少贸易壁垒,解决政治问题等,可以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互利共赢。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精修订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精修订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一、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概况1、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日本的纺织工业在全国约有160个基地,雇用人员68万人,占全部制造业用工的10%,再加上纺织批发和零售等有关人员在内,总人数达到183万人。

目前,日本的纺织工业以高新技术为背景,其产品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信息工程、工农业、军工用品、航空航天和建筑土木等非服装领域也有多种用途,广泛地支援着其他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日本有不少世界着名的纺织品企业,如东丽公司、钟纺、东洋纺、龙吉尼卡和远东纺织等,其销售额一直排在世界前100强。

今日2005年以来,日本纺织行业的生产明显下滑,上半年日本大部分类别的化纤生产产量环比下降了%,为47474吨,1-6月累计生产化纤286618吨,同比下降%。

长丝类纤维6月份的产量下降了4%,为43066吨,1-6月累计生产263653吨,同比下降%。

6月份化纤纱的产量下降尤为严重,仅为5911吨,环比下降%;1-6月累计生产34061吨,同比下降%;6月份面料的产量保持平稳,长丝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亿平方米,同比下降%;短纤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05年日本棉纺织能力继续急剧萎缩,进入6月份棉纱的产量环比下降%,棉布的产量环比下降%,降至亿平方米,此外,6月份棉布的装运量也非常小,下跌了19个百分点,只有亿平方米。

1-6月累计生产棉布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日本的纺织技术领先世界,但它的服装产业在达到顶峰后开始萎缩,其生产规模和产量趋小。

日本已经由纺织品服装净出口国转为纺织品服装净进口国。

日本的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新产品开发、纺织机械设备、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将技术与面料的完美结合使得各种新型面料精品甚多。

日本机械、电子工业的繁荣更为纺织机械的现代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日本纺织业

日本纺织业

日本纺织业日本纺织业:高端产品极具竞争优势在日本明确提出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作为基本国策后的近十余年,日本纺织企业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

靠着日益积累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策划能力,日本的纺织产品重新在国际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日本高端纺织品极具竞争优势靠研发优势立足202X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亿美元。

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位列第二,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

202X年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亿美元。

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位列第二,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

从以上数据看,日本纺织服装市场对中国产品有着极大的依赖性。

长期以来,日本从海外特别是从中国大量进口纺织品服装,使得日本传统的量产中心型的产业结构无法维持下去。

在中低档产品领域日本根本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

近10年来,日本纺织制造企业数及就业人数减少40%-50%。

但是另一方面,日本纺织业长期积累下来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策划能力,使得日本纺织业在高端纺织品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日本纤维产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新纤维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

在研发方面,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企业都拥有很高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商品开发能力。

特别是,高性能纤维及下一代纤维的开发、致力于保护环境及节能等技术水平很高,这些技术日本处于世界最尖端水准。

在应用技术方面,一种新材料被开发研制后,很快转化为划时代的新产品,这是日本的强项。

惊人的研发效率日本纺织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速度飞快,以下对今年部分企业的主要新品作了粗略收集,以便让大家对日本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个感性的认识。

1、高难燃性防火纤维6月份,日本钟渊化学工业成功开发出难燃纤维Kanekalon Protex。

Kanekalon Protex具有很高的难燃性,尤其是和棉、嫘萦等纤维素材料进行交织及混纺组合,且Kanekalon Protex遇热即收缩形成碳化层,故安全性比溶融型的聚酯和亚克力纤维还要高。

Kanekalon Protex可以和棉、羊毛等天然纤维及所有的纤维进行混合而达到此防火需求,可大幅解决以往天然纤维难燃制品手感不良、吸湿性及透气性不佳的问题,同时将天然素材优异手感与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日本服装市场分析

日本服装市场分析
4、纺织服装消费概况 日本是一个高度信息化、消费成熟化的国家。目前其消费市场的具体
特征表现为: 1 市场规模巨大,消费呈现多元化; 2 年轻群体消费实力较 强且数量庞大; 3 品牌忠诚度高; 4 崇尚新奇化和个性化的产品;
5、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 日本已经从原先的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转为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
我们为什么要做日本市场???
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分析 (一)日本纺织服装市场 1、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纺织工业曾是日本的基础产业,产值约占日本整个工业的 1/3。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纺织服装业都是日本最大的工业部门,其纺织品出口额占 当时日本出口总额的 50%以上。20 世纪 60 年代起,随着日本工业中心的转 移,纺织业逐渐萎缩,纺织服装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从 1950 年的 24.6%, 下降至 1998 年的 3.0%,纺织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 的比重也降至 2.0%。
2、贸易结构 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主要来自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其次是欧盟和美
国。中国是日本第一纺织品服装供应国,服装占日本进口份额从 1993 年的 62.1%增长到 2004 年的 95%,10 年增长了近 30 个百分点。 意大利是日本 第二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也是欧盟成员国中出口日本纺织品服装最多的国 家。 日本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中国 是日本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纺织品市场行情作业第一大市场,其次是美国。
联系电话:021-60913182
手机:13262812687
传真:021-51714598
QQ:2851709028
邮箱:shLeabharlann nghaifumao@公司名称:上海福贸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 1951 号格兰大厦 403 室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情况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情况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情况在跨入近代社会的时候,中国与日本几乎处于相同的困难境地。

国门被迫打开,西方物美价廉的商品铺天盖地而来,社会旧有的经济秩序与基础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面临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的危险。

当清朝政府开始兴办洋务,对现有经济制度进行有限改革的时候,在日本,倒幕废藩后成立的明治政府,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进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开始了闻名于世的“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得两国从此走上了不一致的进展道路。

日本逐步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并最终进展成为军国主义,而中国则慢慢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中日两国近代社会不一致的进展历程,在同时期双方的商品贸易中,特别是作为要紧交易商品的棉织品贸易中,有着充分与清晰的反映。

对中日近代棉织品贸易的研究与考察,不仅能够使我们熟悉其贸易本身的进展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从一个侧面增加对两国近代社会不一致进展道路的认识与懂得。

本文论述内容的时间下限为“九·一八”事变前。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贸易的性质开始发生转变。

中日近代商品贸易在19世纪70年代往常,基本处于进展停滞状态。

要紧原因是日本政府对中日贸易采取了限制压缩政策。

铜,是当时两国间最大宗的交易商品。

清朝政府鼓励中国商人从日本输入铜,以供国内鼓铸货币之需。

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铜从日本输往中国。

“顺治迄嘉道年间,常与[日本]通市。

江浙设官商额船,每岁赴日本办铜数百万斤。

”(注: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9,第47页。

)为了阻止铜的大量外流,日本幕府政府于十八世纪初颁布命令,限制来日中国商船数量及每只中国商船贸易额。

而且,这种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力度也越来越大。

准许赴日中国商船的数额,颁布该政策之初的元禄元年(1688)为每年70艘,到宽政二年(1791)缩减到每年10艘。

每只商船的额定贸易数量从最初的钱6,000贯,降到2,740贯。

浅析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浅析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浅析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浅析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双方贸易背景及现状的挖掘,从中日间的贸易现状及特点出发,对其间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及前景作了相应阐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展开区域性合作与交流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字:垂直分工体系、贸易摩擦、可持续性发展、双赢背景:从汉代开始,我国就与日本有贸易上的往来,自此以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19世纪的被迫开放国门,抑或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主动接纳,再到如今21世纪在经济上的息息相关,对中国而言日本是第一贸易伙伴,对日本而言中国是第二贸易伙伴,如今中日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和日本无法回避、需认真对待的双边贸易,期间所产生的问题以及摩擦及其发展,如今仍是众多国人关注的热点。

中日贸易现状: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幅为9.5%左右。

目前,中国已处于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的地位。

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而且会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

一,中日经贸结构上的互补性首先,从资源上看,中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方面要超过日本。

就拿资本资源为例,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资本总量的9.4%,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而且资本储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日本的资本资源则占世界资本总量的6.9%,其原因在于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都限制国外资本流入国内,同时又鼓励本国的企业去海外投资,使日本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

但中国在知识技术资源、国际资源方面则落后于日本。

就拿知识技术资源为例,目前,日本的知识技术资源是中国的8倍。

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 1.85%,而日本则占14.7%。

中日纺织品贸易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日纺织品贸易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日纺织品贸易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兰丽丽 陈琼 蒋小良日本是全球排名第四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

据IHS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纺织服装产品实际消费额达到534.26亿美元。

日本纺织服装市场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2017年该国共进口纺织服装产品405.26亿美元,占总消费额的75.85%,日本进口纺织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并且预计中短期内这一趋势仍将保持。

日本纺织品生产和消费市场概况纺织服装行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工业部门,日本在化纤技术、纺织品染织水平、新产品开发能力、纺织机械设备研发创新、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以及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这得益于日本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繁荣,日本纺织机械的现代化进程显得尤为迅猛。

但是,由于近10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不景气,导致市场消费倾向发生了新变化。

日本消费者对中低价位的纺织品和服装的购买需求呈现扩大的趋势。

日本消费者对环境保护意识较高,对环保产品也表示出很大的兴趣,购买衣服时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价格、款式、质量和性能,同时出现了追求安全性、耐用性的倾向。

中日纺织品贸易概况据日本海关统计, 2017年,日本是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第五大出口市场。

2017年我国出口到日本纺织品服务贸易额203.3亿美元,实现了0.05%微弱增长,纺织品出口43.6亿美元,增长3%,服装出口159.7亿美元,下降0.7%。

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增长2.6%,单价下跌3.3%,但目前日本仍是我国中高档产品主要外销市场。

中日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中日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

一是日本消费市场的需求。

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其纺织服装市场需求持续下降;二是日本纺织品相关标准法规要求苛刻,尤其是在涉及到有毒有害物质等化学安全方面要求更高,影响日本贸易进口;三是我国纺织行业竞争不断加大,人力成本增加,原料成本上涨,利润率不断下降,导致纺织行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影响出口纺织品贸易量;四是由于出口纺织品贸易以美元结算,人民币贬值短期将利好纺织业,但从长期整体国际贸易和中日贸易环境来看,形势依然严峻。

中日两国产业贸易的优劣势与竞补性

中日两国产业贸易的优劣势与竞补性
有优势
技术合作:中日两国在技术领域存在互补性,可以共同研发新技术 技术引进:日本在汽车、电子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中国可以引进学习 技术输出:中国在5G、高铁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可以输出到日本 技术交流:中日两国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共同提高技术水平
中日两国产业贸易互补性强,双方在多个领域存在互补性
中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具有优势,日本在高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具有优 势
加强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贸易平衡与多元化发展。 鼓励中日两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强中日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贸易平衡与多元化发展。 加强中日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贸易平衡与多元化发展。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制定针对性的营销 策略
中日两国产业 贸易的竞争激 烈,导致价格
战频繁发生
市场饱和,需 求增长缓慢, 企业利润空间
受到挤压
技术壁垒高, 难以突破,导 致产品同质化
严重
贸易摩擦频繁, 影响两国贸易 关系的稳定和
发展
PART FOUR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产业互补:中日两国在产业上存在互补性,如中国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具有优 势,而日本在高科技、金融等领域具有优势。
PART THREE
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 产业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 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产能过剩
中日两国贸易不 平衡的主要原因 是日本对华出口 产品结构单一, 而中国对日出口 产品结构多样化。
日本对华出口产品 主要集中在汽车、 机械、电子等领域, 而中国对日出口产 品则涵盖了纺织品、 服装、玩具、家电
电子产品:日 本在电子产品 方面具有优势, 而中国在电子 产品制造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纺织技术领先世界,但它的服装产业在达到顶峰后开始萎缩,其生产规模和产量趋小。日本已经由纺织品服装净出口国转为纺织品服装净进口国。日本的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新产品开发、纺织机械设备、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将技术与面料的完美结合使得各种新型面料精品甚多。日本机械、电子工业的繁荣更为纺织机械的现代化提供了便利条件。东京作为世界四大时装之都之一,拥有三宅一生等许多国际着名的时装设计师。日本本国开发出优秀的设计作品,送到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去加工,成为日本服装企业的发展之路。
???2003年,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共240.5亿美元,增长10.7%。其中进口服装171.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1.3%,纱线和织物分别进口10.6亿美元和10.3亿美元,分别增长15.55和13.8%。
???日本于2003年4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普惠制,包括床上用品等三种共六个税号的中国产品被取消了普惠资格。在日本新的普惠制中,日方制定了低标准的普惠制停止实施措施,即"来自某受惠国的进口超过进口总量的50%和10亿日元即可取消普惠资格"、"由于普惠产品进口急剧增加而导致国内产业受损,进而采取普惠制紧急停止措施",而且在反倾销、保障措施等国际通行贸易保护措施中,进口国对其进口数量的时间考核范围均为3年,日方此次也缩短为2年。可以肯定,纺织服装等传统对日出口产品会受到影响。
3?美国?664?626?666?3.05?2.6?2.5?6.38
4?越南?543?578?662?2.5?2.4?2.48?140.65?0.73?25.58
20?伊朗?20?28?49?0.28?0.37?0.59?78.32
资料来源:GTI之日本海关统计
???2、2004年全年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前20位国别(地区)排序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序号?国别(地区)
进口金额?占比%?04/03%
???今日2005年以来,日本纺织行业的生产明显下滑,上半年日本大部分类别的化纤生产产量环比下降了2.7%,为47474吨,1-6月累计生产化纤286618吨,同比下降1.5%。长丝类纤维6月份的产量下降了4%,为43066吨,1-6月累计生产263653吨,同比下降2.7%。6月份化纤纱的产量下降尤为严重,仅为5911吨,环比下降12.2%;1-6月累计生产34061吨,同比下降15.3%;6月份面料的产量保持平稳,长丝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0.7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8%;短纤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1.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6.7%;2005年日本棉纺织能力继续急剧萎缩,进入6月份棉纱的产量环比下降15.6%,棉布的产量环比下降14.8%,降至0.35亿平方米,此外,6月份棉布的装运量也非常小,下跌了19个百分点,只有0.16亿平方米。1-6月累计生产棉布2.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7%。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本的高科技纤维产业,特别是功能纤维和超强纤维,已经在总体上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的PAN基碳纤维总产能已经占世界总产能的3/4,产量占70%。聚芳酯纤维、PBO纤维、聚乳酸纤维等,最早都起源与美国,但是最终的产业化都在日本得以实现,超强PVA纤维也是日本独有的高科技纤维产品。日本是技术领先的纺织大国,其纤维面料产品档次高、技术超前、制作精良,在国际市场素以花色多、批量小的人性化服务着称。日本最重要的面料生产基地之一是石川县,在那里生产的高附加值、高功能性合成纤维在世界面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5?台湾?270?287?344?3.79?3.8?4.13?20.05
6?越南?209?242?284?2.92?3.21?3.41?17.3
7?泰国?212?229?264?2.97?3.04?3.16?15.09
8?印度尼西亚?174?162?160?2.43?2.15?1.91?-1.6
9?德国?139?138?144?1.95?1.83?1.73?4.43
???日本的纺织机械质量可靠、设计新颖。其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和后整理机械的性能可与欧盟的纺织机械制造强国相媲美。
???日本有悠久的缝纫机生产历史,在目前世界缝纫机领域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地位。特别是日本制造的平缝机产品系列、特种机、专用机和高档辅助设备等,其工艺水准、产品质量和综合功能居世界领先地位。近三十年来日本缝纫机制造技术发展很快,在产品多样化、交货期、推销能力及售后服务方面,日本占有相当优势。着名的日本缝纫机企业,如兄弟工业公司、重机公司、田岛、大和、利是、美洲虎等专业缝纫机厂商生产的各种高档缝纫机设备占据很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以重机为代表的先进企业已全面推出各种无油缝纫机、低张力平缝机,重机公司研发开发的CAD服装设计系统等推动了服装产业的进步。
14?马来西亚?94?88?94?1.32?1.17?1.13?6.59
15?新加坡?70?76?77?0.97?1?0.93?2.15
16?沙特阿拉伯?100?79?74?1.4?1.05?0.88?-7.17
17?英国?71?66?69?0.99?0.87?0.83?5.1
18?印度?45?51?67?0.63?0.68?0.8?30.81
???多年来,日本的化纤企业在应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进行新材料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2004年,日本开发新型抗菌无纺布;2005年生产具有保湿效果的Purecare附着丝胶或胶原,它是突出保健功能的纤维产品;推出新型光纤保暖外套;2005年日本一进国开始生产聚乳酸纺粘布;推出可治皮肤病的T恤、改性莱泽诺娃羊绒;已经开始启用棉布光照漂白技术等。
???据海关统计数据,2001年日本进口纺织品47.5亿美元,进口成衣191.5亿美元,两项合计239亿美元,占该年全球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3615.7亿美元的6.6%,位列全球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家和地区第四名。2001年,日本出口纺织品61.9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1469.8亿美元的4.2%,位居全球纺织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第7位。成衣出口排在前15位出口国家和地区之外(其中排第15位的中国台湾出口额24.8亿美元)。
???2004年日本纺织品服装贸易统计
1、2004年全年日本出口纺织品服装前20位国别(地区)排序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序号?国别(地区)
出口金额?占比%?04/03%
??2002
2003
2004?2002?2003?2004?
?全球?7,141?7,541?8,338?100?100?100?10.57
???日本在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新产品开发、纺织机械设备、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机械、电子工业的繁荣更为纺织机械的现代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日本发展纺织服装业的主要措施有:拨出预算供中小型纺织厂进行技术升级,以创新纱类和染色技术;增加经济产业省的预算,加强商品的促销和直销力度;增加日本贸易振兴会的预算,以促进中小厂商的产品出口;此外,日本政府筹措资金支持纺织企业进一步研发多种高科技纤维,提高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鼓励纺织服装高等院校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加强服装品牌的国际经营,提高日本服装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从而带动其高质量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日本政府筹措资金鼓励纺织企业进一步研发多种高科技纤维,提高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并鼓励纺织服装高等院校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加强服装品牌的国际经营,提高日本服装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从而带动其高质量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
一、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概况
???1、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
???日本的纺织工业在全国约有160个基地,雇用人员68万人,占全部制造业用工的10%,再加上纺织批发和零售等有关人员在内,总人数达到183万人。目前,日本的纺织工业以高新技术为背景,其产品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信息工程、工农业、军工用品、航空航天和建筑土木等非服装领域也有多种用途,广泛地支援着其他工业的生存和发展。日本有不少世界着名的纺织品企业,如东丽公司、钟纺、东洋纺、龙吉尼卡和远东纺织等,其销售额一直排在世界前100强。
???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展览会、时装周及纺织机械展览会:日本全国最高级的时装展览会—日本国际时装博览会(InternationalFashionFair)的展品类别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服装类的所有细目。
???日本大阪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被称为世界四大着名纺织机械展览会之一。
???近年来,日本纺织服装业在制定发展计划时,采取了大力发展纤维、染色等中上游产业的方针,以确保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日本的纺织服装贸易
???日本纺织品所需天然原材料的80%、服装等成品的50%依赖从国外进口。2003年,日本的纺织品进口额达231亿美元,出口额为70亿美元。
???受日本经济衰退影响,日本的纺织品服装进口持续三年下降。在日本市场,中国产品以71.24%的占有率稳居供应国之首。第二、三位供应国意大利和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31%和3.05%。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国内市场中进口服装和纤维产品所占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以服装为例,进口服装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以件数计算由1997年的70.6%上升到2002年89%;进口纤维制品在日本国内市场的比例也由1997年的55%上升到2002年的70%。以金额为标准计算,进口所占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为52.8%(服装)和33%(纤维制品)。可以看出,日本对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低档产品上。
1?中国?2,792?3,175?3,538?39.1?42.11?42.43?11.43
2?香港?862?873?986?12.07?11.58?11.83?12.89
3?美国?507?520?590?7.1?6.89?7.08?13.56
4?韩国?464?435?424?6.49?5.77?5.08?-2.65
???2002年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221.4亿美元,同比下降7.36%,占全球纺织品、成衣进口总额3706.9亿美元的6.0%。其中进口纺织品45.4亿美元,进口成衣176.0亿美元。2002年,日本纺织品的出口60.3亿美元,同比下降3%,占全球出口纺织品总额1521.5亿美元的4.0%,出口成衣排名在前15位国家之外(其中排第15位的菲律宾为26.1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